来自深渊早早被视为黑深残经典,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黎明卿篇章。
但观众如果是因为「想再看到更加耸人听闻的情节」,而觉得对比之下生骇村不过如此,恐怕会辜负来自深渊的更深层内涵。
在我看来,生骇村的精彩程度不亚于黎明卿篇章,但同时必须承认,生骇村的故事并没有讲好:谜语太多,以至于挤压了本该详细的人物刻画的比重;价值点不明确,深刻性仅体现在偶发的台词,而非完整的逻辑上;人物关系的展开并没能牢牢嵌在世界观的展开中。
相比于动机明确、做法明确、意义明确的黎明卿篇章,生骇村太多的语焉不详,太多的顾此失彼,以至于观众(至少是我)有零碎的感动,有在一两句台词中get了作者意图的感觉,但却没有了更深入且整全的思考。
如何写自己的观后感呢,我选择从三个蛋是什么的讨论来梳理自己杂乱的想法,毕竟整个故事的转折点就发生在「欲望的摇篮」的出现。
是「欲望的摇篮」,还是「实现愿望的蛋」初看伊噜缪咿生小孩的情节,我也感到强烈不适,那么多重要的事情,为什么偏偏选择了「生小孩」的愿望?
大家难免会把矛头指向作者:是为了画出最残忍的剧情?
毕竟「吃小孩」的确算得上人类残忍之最;还是对女性价值的物化?
好似女性的价值仅在于可生育的子宫。
但当我再次回想「蛋」的名字时,发现干涉器说的是「欲望的摇篮」,用人类的话来说才是「能够实现愿望的蛋」。
欲望,愿望。
二者虽都是人的主观欲求,但却有着细微的区别。
「欲望」是更接近人的本质的存在,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潜存于无意识中,而「愿望」一定是显意识的能动作用。
「欲望」是混沌的,「愿望」是清晰的。
「愿望」是人类通过自身的能动性,将「欲望」以社会化的实现方式定义后的结果。
蛋的功能不是实现愿望,而是具象欲望。
为什么最好让儿童来使用蛋,因为儿童的欲望是简单的、纯粹的、直接的。
即使将儿童的欲望具象化,其结果也相对简单直接明了。
而成人的欲望是复杂的,不明朗的,相互纠缠的,一旦被具象化,其结果不可预测,无法对应,甚至很难说得上被满足。
第一个蛋:伊噜缪咿的欲望第一个蛋是布耶可放在伊噜缪咿身上的,那个时候伊噜缪咿正在昏迷中,也不知道蛋的功能,但她自己还是发生了变化:虽然身体还在「非人化」,但感觉不到痛了。
我倾向于将这个变化理解为欲望的具象化,而非愿望的实现。
对还是儿童的伊噜缪咿而言,「不痛」就是那个时候最直接的欲望。
第二个变化则是生出了小孩,说是小孩,其实更像是「惨剧终末」。
同理,我认为这也不是愿望,而是伊噜缪咿的欲望。
由于不能生育导致被族人抛弃,可以说,「生育」构成了伊噜缪咿作为人的命运(root)。
因此,比起一般的人类,「能否生小孩」对伊噜缪咿来说,是关乎「我是谁」的本质问题。
正因为如此,伊噜缪咿已经不能视作纯粹的儿童,在这个问题上,她的欲望并不简单纯粹。
然而,「欲望的摇篮」并不能明晰「欲望的社会化形式」,即「愿望」,它的功能只是将欲望具象化,所以,伊噜缪咿最终只是give a birth,而不是have a baby。
这个荒谬残忍的结果,是伊噜缪咿的复杂欲望的具象化。
从这个意义上,最初试图用蛋拯救伊噜缪咿的想法,一半成功了,一半失败了。
成功在伊噜缪咿有「儿童」纯粹的一面,比如她想身体不痛,于是真的不痛了;失败在伊噜缪咿也有「成人」复杂的一面——什么是生育?
甚至,什么是人?
什么是我?
成人总是难以给出清晰的答案,不是吗?
第二个蛋:瓦兹强的欲望说实话,瓦兹强到底想要什么,我看完也没明白。
一下子希望法普妲摧毁村子,一下子自己又去拯救村子;一下子希望继续冒险,一下子又放弃前进,甚至我都不知道他最后是怎么死的,或者死了吗?
在莉可的推测中,瓦兹强是希望莉可使用「欲望的摇篮」,让全村的人继续冒险。
仔细想想,这一点是有可能实现的,因为莉可想要冒险的欲望就是强烈而纯粹的,她即使濒死也会抱着这个欲望不放。
如果莉可的说法是对的,那么第二个蛋和第三个蛋必须放在一起推测。
布耶可病倒之后,伊噜缪咿诞下的生命体有了“食用可救人”的功效。
而据瓦兹强自己所说,他正是在布耶可病倒后使用了第二个「欲望的摇篮」。
因此,第二个蛋具象的很可能是瓦兹强的欲望。
他当时的欲望应该是:让“㓻甲”的人们,包括自己,活下来。
瓦兹强是「尽力而为」的个性,他完全有可能这么做。
第三个蛋:伊噜缪咿的欲望我们知道最后伊噜缪咿体内有三个「欲望的摇篮」,那么第三个蛋是谁的欲望?
这个欲望又是什么?
附着在第三个蛋的欲望,我认为是「让无法前进的人们有栖息之地」。
否则无法解释伊噜缪咿的身体为什么会突然跑起来,又在深渊的中心边缘处突然停住,然后化作村庄。
并且我认为,这个欲望依然是伊噜缪咿的欲望。
因为莉可的推测还说了,瓦兹强是尽力而为的人,也是和她一样憧憬冒险的人,因此瓦兹强的愿望不可能是为大家建造这个村庄,毕竟连瓦兹强自己也无法离开村庄。
因此,这只可能是伊噜缪咿的欲望。
但这个欲望并不纯粹,事实上,第三个欲望如同第一个欲望,也是复杂的。
它包含了伊噜缪咿对死去的孩子的悲鸣、对吃下孩子的村民的憎恨、对自己成为牺牲者付出惨痛代价的愤怒,也包含了伊噜缪咿自己对村民的爱。
因此作为第三个欲望具象化的生骇村,看起来才会那么盘根错节,自有一套生态:有变成「清算者」的亡者灵魂,有变成「惨剧终末」的村民,有必须「等价交换」的严格规则,也有自行繁荣生长的村落文化。
关于深渊:深渊从来不是隐喻来自深渊有很多很多缺点。
我深知这一点,每次和朋友聊到这部作品时,也会先介绍它的种种缺点,比如人物毫无魅力,比如前面的情节极其无聊,比如道德嫌疑。
但我也知道,这些缺点也源于它的优点。
正如有个网友说的,不像其他二次元作品要么用人物讲故事,要么用情节讲故事,来自深渊是用世界观讲故事。
几乎所有人都会认可,来自深渊的世界观塑造得很厉害,很耳目一新。
新在何处?
不是设定得多复杂,也不是设定得多宏大,恰恰相反,来自深渊的世界观非常简单:这个世界有一个深渊,越到深处越无法返回,甚至所求永不可得。
但总有人一往无前。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世界观,却将勇气和冒险的意义推到了极致。
是的,极致。
极致到我甚至感到了一种深刻甚至让人窒息的浪漫。
因为这并不是隐喻,这就是现实,我们所在的现实。
你说时间可以倒退吗?
你说存在过的生命可以从来不存在吗?
难道这不就是所有人都无法归来的深渊吗?
我们出生,我们活着,我们有了思考。
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深渊。
不是吗。
「我要下去」「我要成为探窟者」「我想一直一直冒险下去」 为什么来自深渊的世界让我着迷?
因为它讲述的不止是现实,还有一群心甘情愿前进冒险的人,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不知道前方是祝福还是诅咒,但永远想尝试,永远敢尝试,永远向前看,永远不回头。
这就是我想要的生命。
冒险从来不是一种选择,冒险就是生命本身。
一直前进,前进到无法前进为止。
那个时候,可能是无路可走的时候,可能是不想再走的时候,也可能是生命终止的时候。
不知道生命终止的时候,我们是否已经抵达了这个世界的终点?
不知道这个终点是否曾有人抵达过?
如果生命最后一刻也无法抵达,这就是绝望吗?
是啊,每个人都会死。
所以深渊的前方必然是绝望。
但希望在绝望之前,你至少已经实现了梦想。
先夸夸。
生骸之村的设定非常不错,主观的价值被村子赋予了客观的意义,由此衍生出法仆塔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此外莉可和嘛啊啊,雷古和法仆塔,娜娜奇和米蒂,还有三贤,这些剧情的排布结构都是没什么问题的,前期逐步深入后期来点回忆杀和补全伏笔。
结局是法仆塔实现了价值(镀金),雷古直面了过去(镶银),娜娜奇告别了米蒂(顶蓝),莉可得到了升级(戴白)。
其他人都挂了。
可喜可贺。
问题在演出上。
后面的集数都很多聚焦在煽情上,但除了机器人的煽情做的还不错,其他的演出都...不尽人意。
三贤死的搞笑很一个白给,一个给长颈鹿搭桥被掏空,一个临走前半死不活抱着孙女哭...布耶可应该死在台阶上,我觉得是比较好煽情的,非要跟法仆塔再拉拉扯扯;贝拉弗直接上去送了,那你好歹把战斗做一做啊,有这么缺经费吗,这么大条蛇就扯两下一爪子就没了?
(一心求死也好歹把演出做做好啊)袜子强这么狠的人居然直接被脑内推理打败,最后死的像个小丑,我不能接受。
倒是嘛啊啊的牺牲,分镜做的不错。
其他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分镜了。
煽情多可以理解,穷嘛,但你做的烂就是要被说的。
还有就是全员哭哭啼啼的,很倒人胃口,虽然主角都是小孩但这泪量...然后就是节奏问题,也是深渊第一季的老毛病了。
很多桥段我都有一种在故意水时间的感觉,故意把拉长某些动作...话说这么多煽情是不是也都在水时长啊...那既然如此为啥最后一集还这么长...叙事节奏也很奇怪,就无论遇到什么剧情高潮还是怎么的,一直是那个节奏,给人一种乏味的感觉。
战斗的bgm太柔和了,就很怪。
为数不多的亮点是法仆塔卖萌。
法仆塔真可爱。
外形是我看过这么多番里面最有特点且好看的那一批了(或者就是第一),表情也都很生动。
声优声线也不错。
就是煽情太多了一直哭哭哭,哭起来就很难听,想掐死的那种难听,也难为声优了。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
欢迎讨论。
一些博主和网红有一个陋习或者说怪癖就是自发化身“能量审核员“或者”主旋律警察“在一些动画里寻找“正能量”和“主旋律”乃至“合家欢”和“圆满结局”,嘲讽、打压“负能量”和“非主流”,忽视个人体验,鼓吹无边无际的“宏大叙事”。
我觉得任何对于艺术起码有一丝了解的人都不会有这样的无理诉求。
像《来自深渊》这样的动画,它的定位就并非儿童向,一些观众非要让任何影视作品都能给儿童看,这个要求未免太过苛刻,并不公允。
他/她们揪着它的血腥、暴力和“不道德”出拳而对它想表达的人性的内核和界限、道德的矛盾和困境、人生哲思以及作者为了守护这个内核所做出的剧作上(包括世界观的建立、剧情设定、角色成长和彼此守护等)的努力、绘画的精致和文化、神话、宗教的巧妙隐喻的融入等置之不理是很偏颇的。
漫画作品就像文学和音乐作品一样,非常需要艺术性的“合拍”,比如有一些动漫我不论怎么努力都不能代入,但是比如《冰果》、《只有我不在的街道》和《来自深渊》,虽然前两个属于比较日常向的,后一个是探险向的,类型算是两个极端,但我都不需要任何刻意的努力,就一下子可以被吸引进去,可以感到角色性格、话语、场景和配乐所带来的共鸣。
因此,一个人实际上可以与多种艺术类型共鸣。
《来自深渊》里娜娜奇的朋友上升的过程中化成一堆烂泥,完全成为了一个瞪着大眼的行尸走肉,这确实有点恐怖。
娜娜奇让雷古用火炮把它杀掉,这确实也虐心。
可是不正是这样的故事奠定了娜娜奇是谁、让他成为那个被无数人动容和爱戴的角色吗?
这难道不是一些日本动画中悲惨和诗意的共存吗?
事实上,我认为我们从一个孩童成长为一个大人,我们的艺术审美也应该变得成熟、多面,我们不应该是一个只能接受喜剧、只喜欢合家欢的个人了,我相信人们对于艺术创作里的“黑暗元素”的接受度往往代表着人们艺术审美的成熟度,对于“正能量”的追求是审美低下、心智幼稚的表现。
我们要把这些网红当作反例,不以狭隘的视野恶意误解他人的艺术审美,不要直接否认别人从艺术作品里获得的内心体验,更不要习惯于片面的对于现实和人性的粉饰。
今年的7月夏番,着实有些萧条。
对比3月春番《间谍过家家》《夏日重现》《派对浪客》三强争霸的局面,压根没有能打的新作出现。
不过,一部暌违已久,炸裂回归的续作力挽狂澜。
刚播一集,豆瓣评分立马飙到9.5。
可爱的人设、绝美的画面、动听的配乐、诱人的美食的包裹下,竟然藏着一个丧心病狂的故事。
内容开始前,up必须郑重警告。
米娜桑千万不要被《来自深渊》“人畜无害”的外表所迷惑!
如果草率的以为这只是个贯彻“友情、努力、胜利”的小孩子探险故事,那必然会被后期突如其来的黑化剧情所戕害。
《来自深渊》主线故事包含TV动画版第一季(2017)和《深魂的黎明》(2020)。
(TV动画版共13集,2019年被剪辑成《启程的黎明》《流浪的黄昏》两部剧场版院线重映,补番时二者取其一即可,B站版本有部分删改)第一季在台湾播出时,内容评级一路从辅12级升级到辅15级,而第十集和第十三集则直接转为限制级,仿佛让人看到一部作品成长的轨迹(笑)。
未成年的小观众不建议入坑观看,成年的各位大朋友,建议浅尝TV版魅力后再酌情是否观看剧场版。
故事发生在一个架空世界,在大海中央出现在一个垂直的无底深渊——大洞穴“阿比斯”。
深渊每一层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怪物,还散落着高科技的“遗物”。
人类为获取遗物,千百年来不断“入坑”探险,而“阿比斯”并非善良的无条件给予,每个探窟家都深受“阿比斯诅咒”的折磨。
“阿比斯”宛如一个捕获猎物的陷阱,进入时没啥异样,但当探窟家上升离开时,就会触发各种并发症。
从越深层爬升,归途所造成的负荷便会越沉重。
主角莉可在一间专门培训探窟者的孤儿院的长大。
有一天在深渊第一层野外训练时,捡到了一个从深渊最底层爬上来,失去记忆的机器人男孩雷格。
雷格有着部分机械身躯,能发射出毁天灭地的炮火,堪称顶级遗物“奈落至宝”。
莉可的母亲是最高级“白笛”探险家,自从下潜进入深渊第六层后,一去不返。
随着雷格一同到来的,还有母亲从深渊底层传来的信息。
于是,莉可和雷格偷偷进入深渊,一个要寻找母亲,一个要寻找记忆。
TV版前段主要是交代基本设定+建立男女主羁绊,欢乐有趣的探险日常让人身心愉悦。
中段来到第二层逆之森监视基地,遇见第一个白笛“不动卿”,这部分内容是很王道的升级试炼过度。
同时,面恶心善不动卿解答了少许莉可的身世和母亲的谜团,同时布下更多关于深渊的伏笔。
但莉可出生于深渊6层的一系列设定,已经让小部分敏锐的观众(包括机智的在内)发觉事情并不简单。
TV版后段,二人下潜到深渊第三层,大刀才正式抡起来。
在故事前半段雷格是无敌机器人,对付深渊的低级怪物没有难度。
但来到第四层,怪物难度三级跳,莉可被怪物袭击中毒病发。
画风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欢乐热血治愈向变成血腥猎奇黑暗系。
残害女主的手段,从毒发七窍流血,到大小失禁,再到锯手截肢求生。
糟心级别直通地府。
人物越是柔美可爱,受虐的惨状越是恐怖骇人.利用个中反差达到突出惊悚的效果,正是作者处心积虑、精巧残酷的“险恶用心”。
在危急时刻,本故事的第三主角,外形可爱的兔人娜娜奇出场,及时为莉可解毒,教雷格打败怪物,并带他们回自己的小屋疗伤。
而娜娜奇和“宠物”米蒂的故事,更是极致虐心催泪。
娜娜奇和米蒂被深渊6层的白笛“黎明卿”抓去做实验,用以观察从深渊7层猛然上升的后果。
最终,二人都成为“生骸”。
娜娜奇还能够以非人的“兔子”外形存活,米蒂却因承受了双倍的诅咒,变成了无法沟通、无法“死去”,却能够感受到痛楚的怪物。
“黎明卿”也成为关键人物,正式拉开了剧场版《深魂的黎明》(堪称精神污染级别的残忍)的大幕。
讽刺的是,这个有着“黎明”之名的男人,却为娜娜奇、米蒂,甚至自己的女儿普鲁修卡带来了无尽的黑暗。
“弹药包”也正式成为跟“大哥哥”齐名的“阴间反人类冥场面”。
原作者土笔章人在访谈中曾提到:我不想画‘只要努力就会变强’的故事,而是即使弱小、受伤,仍不停前进、不轻易放弃的精神。
在主角团的设计上,土笔章人采取了十分工整的象征手法:
无坚不摧、有着强大火力的机器人雷格,代表“肉体”;沉着冷静、谨慎细致、以谋略和工艺技术克服难关的生骸娜娜奇,代表“智慧”;积极开朗、不断前进,不惧挑战的白笛之子莉可,代表“精神”。
类似的人物分工,我们还能在谏山创《进击的巨人》的主角团三人组身上看到。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角色处理方式。
越是深沉的绝望和残酷的命运,越能通过对比映照出希望的可贵。
同时,颂扬着即使身处绝境之中,依然能保有人性和美德的善念,正是莉可这名主角所代表的意念。
观众往往将讨论重点落在恐怖猎奇的情节,然而这并非作者的本意(至少,不完全是)。
在故事中,通过莉可的行动,着重强调即便不断承受磨难,也依然一往无前的信念。
在手掌遭受致死剧毒时,为了抑制扩散只能断臂求生,但在极度痛苦中她仍坚持从手肘前端折断,而非由更好操作的关节下手:
《来自深渊》无疑是歌颂人类勇气的赞歌。
即便在向来百花齐放、各种题材似乎都已挖掘殆尽的日本动漫界,《来自深渊》也是其中非常特殊的一部。
作为最新篇章,《烈日的黄金乡》的故事将朝着不同的新方向发展,血腥虐杀比例减少,猎奇+哲理思考比例增加。
即将登场的“生骸村”,更是把虐心扭曲,提升到全新的高度。
作为动漫史上的别开生面的一页,错过这部精彩好看的作品,无疑相当可惜。
今年的”七月霸权“,你敢入坑吗?
*二刺猿的小明还聊了很多其他动画,感兴趣的小伙伴去瞅瞅吧*夏日重现◎ 良心神番,必须吹爆!
这次保证不烂尾,可以放心追了… 间谍过家家◎ 一集飙到9.5!
无敌好看,口碑逆天!
年度霸权,来了…… 鬼灭之刃·游郭篇◎ 一集飙到9.5,年度最佳&史诗第一,霸气回归!!!
外之国的少女◎ 真·艺术品级别的作画!
好番没人看,真愁人……平家物语◎极致惊艳,美到窒息,一集封神!
全程目瞪口呆,这才是真正的高级国王排名◎一集封神,王炸团队又放逆天大招!
年度霸权没跑了白金终局◎全网下架,举国封杀,挡不住他飞升成神漂流少年◎ 一集顶礼膜拜!
7月霸权实至名归!
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百感交集,泪流满面!
旷世神作终完结,世间再无EVAEVA系列解析◎10年了,终于又等到这「永远的神」 致不灭的你◎逆天高分9.8,一集封神!
绝了,飙泪,起立鼓掌!
薇薇 -萤石眼之歌- ◎逆天开挂,集集高潮!
4月霸权当之无愧,良心神作必须吹爆!
鬼灭之刃◎10天100亿, 狂破日本影史纪录的《鬼灭之刃》何德何能?!
进击的巨人 ◎逆天高分9.9!
史上最牛神作(没有之一),看完刷新认知工作细胞◎刷爆B站,炸翻热搜,官媒表扬!
这扒开肉体的霸权神作,季季9.6京阿尼-专题◎永远的京阿尼,永远不会忘记……魔方大厦 ◎ 家长举报、腰斩下架!
30年前的「童年阴影」,你真看懂了吗?
天书奇谭 ◎ 中国动画天花板,38年前的顶级巨作,为啥这么 降世神通◎16年前「火遍全球」的中国风,这么牛X的巅峰神作,为啥再也拍不出?
彩云国物语◎ 9.6分「绝美中国风」,居然是日本人拍的魔道祖师◎集集高能,这才是顶流国产IP的正确打开方式天官赐福◎感天动地、让人哭瞎的绝美社会主义神仙兄弟情,来!
了!!
白蛇2青蛇劫起·追光动画◎苦等三年的国产黑马,果然炸了!
刺客伍六七◎炸了!
开分飙到9.5,国产良心一集封神雾山五行◎一集飙上9.5,狂吹不怕被打脸,这国产神作不爆,天理难容!
枕刀歌◎一集爽爆!
「国产9.1」已封神,没人吹我来
如果说黎明卿仿佛上世纪疯狂科学家的范本,那么黄金乡则讲述了一个更老套的寓言故事。
最初,阿比斯的种种特性让人感觉像是深海或者深空,那种令人窒息的严酷却令有强烈好奇心的人类更加向往。
作品里的每个人似乎都有着这样的秉性,我以为是真正的探险故事。
但是作者啊,为什么故事的每段高潮总是靠着对女童的剥削来推动呢?
是不是所谓深渊,只是张大了嘴要吞食掉一个个可爱的女孩子?
那些“不存在于此世的风景”,只不过是为了搭起一个宏伟的展现人性的舞台么?
一次次地献祭女童,可能会一次次成功赢得观众的热情,但是这样的故事真的还能称得上是好故事吗?
对于故事的创作者而言,比起奇妙又符合逻辑的想象力,猛烈的情感冲击也许容易得多。
既然作者选择了这样的剧情构建方式,说明他就只有这个水平:能编织迷面,却难以想象好的谜底。
我对最终要揭露的真相不报期望。
来自深渊这漫画对探窟家的实力描写手法我超喜欢,既不是搞个数字升级级别糊弄人(你骂谁),也不是流行的op巨人妇联这种组团耍杂技卖艺,也不是新时代叠装备整手艺活,其实算是王道日式srpg道具+属性+策略+探索的风格(虽然游戏倒不是……)。
不过这类作品描写角色很强并不容易,不是写个数字战斗力xxxss级或者搞个很屌的特技能蒙混过关的,强悍的角色都是通过他(她)发挥的作用和对故事的推动力来表现的,从这一点来说又很类似历史系作品,但历史作品事先有知识知道谁是谁,幻想系纯靠作者刻画,就比较困难了,不动卿是武斗系所以登场也是设定相对不复杂的时期,然后道具系黎明卿相关才把深渊设定的物理面讲清楚一点了。
整个生骸村增加一些非人类设定的补充,然后要进第七层了,第一层就描述的人类社会的总体轮廓才算真正入手了。
这个故事其实是回环的,越到后面,物理上和第一层越无法沟通,但是实际上读者才是越开始理解第一层所形成的社会像。
当前我非常不喜欢《来自深渊》,主要是因为生骸村的设定和剧情。
生骸村相当于独立的一个小世界,其内部上升诅咒可忽略不计。
整个生骸村的故事说明白了,观众只是在看伊尔缪伊和村民的恩怨而已。
而这个所谓恩怨就是村民为了求生吃了伊尔缪伊的孩子,说到底也就是一个集体强制牺牲个人利益的简单故事,再辅以一点日式的物哀和被牺牲的怨灵复仇的剧情,根本没有弹药箱或者莉可的本质那样震撼人心。
但是作者为了让这个故事丰满起来,强行填充了一堆生硬又无聊的设定,例如:1.伊尔缪伊和维可的生育执念(快把这两位请到春晚宣传三胎!
),连自己都活不下去了,还不甘心自己生不了娃,进而引申出一堆母女情和百合搞姬的桥段,十分没有说服力。
甚至愿望蛋的一系列后果也都是生育导致的,就是莫名其妙的执念产生了莫名其妙恶果而已。
2.维可的形象塑造,唯一的剧情贡献就是念前情提要,讲故事。
之前三贤时期没有什么作为,被封印在角落之后一百五十年没有什么作为,给主角讲完故事后,又忘记上升诅咒的存在,上楼梯莫名其妙死掉了。
3.价值、清算和欲望的设定,算是建立了生骸村内部的一套规则,但是和主线与发刀子基本上没有关系,就是在剧情前期,去展示生骸村萌萌哒下的恐怖,在剧情后期,解释为什么村民要引入鬼怪来猎杀。
价值和欲望的设定,与故事结尾法普塔的转变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也很牵强。
4.再虐米蒂,这就不说了,真没意思。
5.贝拉弗的形象塑造,也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
话说把贝拉弗和袜子强这两个人的设定,合成一个人不好吗?
一个野心勃勃的、关心大多数人的、性格残酷的、语言温和的、信心十足的领队,像黎明卿一样的人物。
6.愿望蛋,这本身就有点玄幻色彩在里面了。
我觉得科幻和玄幻的分界线就是设定是否严格,而“许愿”这个设定就非常不严格。
并且,剧情上选择了一个有莫名其妙生育执念的、病痛得糊里糊涂的、心理年龄幼小的小孩子去许愿,最终结果就非常不可控了,有一种强行虐心的感觉。
如果伊尔缪伊是个大人、稍微理智一些,就可以许愿自己屁股上长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大肉瘤子,每天割下来煎炒,足够所有人吃饱喝足还能治病。
而不是一方面想要小孩,一方面想拯救大家,事情最后成了这样能怪谁呢?
你还都怪深渊恐怖、袜子强冷酷吗?
7.最后混乱的大战,法葡挞、三贤、雷古、机器人、巨型生物和村民的战斗十分混乱,法葡挞立场的改变也很生硬,三贤啥的好像也没怎么出力,反正大家乱打一通,最终只有法葡挞和主角团活下来了。
我觉得观感和《黑袍纠察队》第三季最后一集的感觉一样,人物目的混乱不清、左右横跳,战斗也是乱七八糟。
拿尖刺捅雷古肚脐眼这个桥段绝对是作者性癖之一,还是非常令人反感的性癖,让我看了非常不舒服。
嘛啊啊捏伤小兔子,眼球、屁眼爆出同样如此。
就像一个动漫里的人物喜欢拿指甲刮黑板,并且这个桥段还经常出现,是不是非常讨厌?
砍腿砍胳膊、虐杀和畸变桥段我都可以接受,但是这种伤害式的暴露性癖,我表示无法忍受。
这不是虐童的问题,就是单纯的想让人有幻肢痛的桥段而已。
你拍一个视频,详细描述拿钳子掀起别人脚指甲的画面,我也绝不想去看的。
粘一些知乎的问题:问:一直没看懂嘛啊为啥要捏兔子啊 ?
答:就是把小孩的某种好奇懵懂懂的天性夸张的放大化,就像小时候会不自觉的揪着虫子腿上玩或者踩死蚂蚁,但是虫子这玩意又不会喊疼,也没有人和虫子共情,但是土笔老贼把这一特点移植到人能共情的生物上了。
法普塔对雷古,嘛啊啊对兔子。
揣摩一下估计是想恶意的表现一下生骸的思考方式和人不一样吧。
只能说作者非常喜欢这种“懵懂无知地伤害他人”的桥段,即使受害者在惨叫或者哀求。
非常莫名其妙令人厌恶 。
很同意生骸村的水平比之前下降了,例如三贤的存在感不强,价值的概念跟主线没什么联系,法布坦的态度转变有点牵强。
作者的想象力是蛮强的,只是各种有趣元素并没有像黎明篇里那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希望之后的篇章可以补回来吧。
剧透警告!!!
本季第一集便交代了探险家的来历,一群被社会抛弃的底层人民,希望通过攫取深渊之宝来改变命运,因此相比第一季开篇探险已成产业,整个群岛富有活力这个背景,第二季更加沉重,一股宿命感扑面而来,深渊也在此与欲望彻底划上等号。
当深渊在本季彻底与欲望划上等号后,关于深渊的一切设定都显得如此真实,我们一无所有时,唯一的正向思维便是努力改变实现欲望,刚开始你不知道代价是什么,于是你闷头前行,只希望改变人生,当你走的够远想回头时,却发现要付出代价,只能继续前行,希望找到至宝来平衡代价,但当你靠近至宝时,回头便等于了选择死亡,留在深渊成了死亡之外的唯一选择,选择在深渊中生存的人们在长期的煎熬中,有的人失去了人形,有的人甚至失去了心,勇者斗恶龙的故事便在这里往复循环,永不停止。
阿飞正传里有一句台词,“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
”同样在向深渊前行的朋友,你们又在第几层呢?
十分打给土笔章人的故事。
仔细思考了下,六层的诅咒:“无法维持人的形态”之中的意义。
这种“人的形态”指的不仅物质形态上,同时还有无法维持正常人的意识形态的意义。
因为为了活着,下到钟楼的人们不得不抛弃人骄傲的心性,选择吃掉新生儿来维持生命的生存方式(贝拉弗引以为傲的美丽的眼睛变为了两个贪婪的嘴)。
但对于抛弃人性,六层的深渊也赋予了人们实现自己愿望的能力。
所以在这一章节,土笔章人用黄金乡居民和法卜塔的故事阐述了他的欲望观:“在‘想要活下去’的欲望面前,人还能够保持自己的人性吗?
”土笔章人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同时他也对“为了自己的欲望而选择抛弃自己的人性,通过蚕食他人的价值过活”的做法带来的后果给出了回答,留在母体内依靠“母亲”的力量存活下来的黄金乡居民们最后只得接受被“母亲最后的孩子”吞噬殆尽的命运。
完成原初弑母夙愿的法卜塔要如何在前行中遭遇自己的珍视之物和存在价值—哈库,人又要如何超越自身欲望和价值的桎梏,去成为超越人的存在,“实现梦想后,再陷入绝望吧”奈落之底最终会以何种形态向莉可一行人讨回实现梦想的代价,期待接下来的故事!
实话实说,第一次看第二季的时候真的觉得这作品就是神作无疑。
但有时间静下心来看第二遍的时候,反而看出了很多问题。
前9集真的很优秀,整个剧情衔接很紧凑,双线叙事神秘感满满,而且也埋了很多伏笔。
但最后几集,尤其是最后一集,首先剧情就很不合理,甚至可以说很离谱。
主角团,跑了又回来,回来没说两句又跑了,就很傻。
角色内心独白一个接一个,出现的莫名其妙,讲的无非就围绕那几个点。
还有那个独眼小妹,维可好不容易爬上去的楼你给人家又扔下来去,搞得跟为了维可牺牲似的,结果最后还是被主角团给带上去了,我都不知道这部分意义何在。
总之,最后几集逻辑乱的一塌糊涂,拖了整部动漫的后腿。
其实土笔像之前第一季和剧场版那样把故事讲清楚,观众也是买单的。
为什么又要再虐米蒂和娜娜奇一次
就嗯想造些感人场面,尬的受不了
辣鸡变态小日本,第一季我当成奇幻冒险,很好。但是微微闻到了变态的味道,看了剧场版黎明,直呼受不了上当受骗。第二季直接好家伙,作者就是变态辣鸡小日本,狗改不了吃屎,创造可爱美好的形象,然后极尽变态所为去破坏,然后扯一堆狗屁没有的哲学,看得我作呕。
可爱画风下,残酷扭曲又能做到逻辑自洽
「I still remember you, the time we shared the love you gave. Though everything has changed, you push me to live on.」
外表的可爱使得故事看起来更加绝望狰狞(K)
忘记打分了补一个,只记得结尾战斗很混乱,中段节奏又太拖,动画二期是不如前面的剧场版和第一季的,当然原作本身也有这个问题,总之蛮遗憾的(k神的音乐倒是一如既往地好)
看得好痛苦,这么苍白的剧情内涵(真的有这东西吗?)混乱的人物关系 稀烂的剧情 教科书一样扁平无聊的人物刻画,如果你们管这种元素堆砌但完全失败的垃圾叫神作的话,那确实业界早就已经完蛋了😇另:高水平的作品叠加触手高潮脸等等恶心的元素尚可用蹩脚的修饰语美化成所谓的黑深残标签,但是这种烂番叠加恶心元素,除了作者死了以外再没别的话可说。崔秀彬宫脇咲良你们推荐这种垃圾真是既厕品又恶心。
大家好,我是甘嘉探险队的领队瓦兹强。我们的队伍曾经缺衣少食,并且被假水病所折磨,但是现在,伊露缪伊带来的孩子们救我们于饥饿当中。尽管如此,仍有一人没有从地狱中获救。为了让贝拉弗不必为吃下伊露缪伊的孩子而痛苦……今天大概是疯狂星期四,V我50,我请他去吃点别的,相信这一定能让他振奋起来!
很久没给日漫五星了,希望这季不要让我失望,继续痛痛痛痛
ltp去亖
来自深渊是我看过最做作的番,作者夹带炼铜私货暂且不表,它最大的问题是故意黑深残,主角没有代入感,大人捏得一个比一个变态,虽然给他们做了苦难的过去,但既没有让他们变得生动,也没有让他们的经历值得同情,总之都是一些讨嫌的角色在演一部自以为很酷的变态番。却暴露了作者既不酷也不变态的事实。
9/10 总算是看完了, 好看爱看
感觉第二季什么都好,但就是不好看,完全没有第一季的新鲜感和惊艳感。
自己脑子里那点恶趣味自己憋着吧!真的是受不了,要找深度我也没有堕落到要在这部作品里找深度的程度
一个生孩子,然后报酬的事和深渊第一季可以说是毫不相关主角丽可几乎可以不存在
深淵的世界就是陰暗的重口的,深淵會放大人性的弱點和陰暗面,沒有「淫」才是不合理的。但我不能接受把母愛描繪的如此無用,布耶可哭了整整兩集差點要了我的命,煽情賣慘請適可而止。在如此完美的世界觀下搞日式矯情這一套,這一季對我來說已經沒什麼深度了。膚淺。
生来的使命只是与生俱来的 但要成为怎样的人 是你自己的价值 是因为遇见的人经历的事而成就的你自己。深渊越往下 越有更多的所无法承受的 但索性我们的主角团们 依旧有这样探索的勇气 勇往直前。
对于生骸村里的居民间的关系状态以及他们与主角团之间的羁绊刻画得还不够,以至于后面的情感深华上没办法共鸣,给人一种强行煽情的感觉。
不管是情节还是视觉都让人感到不适,还有那么多儿童涩情,后悔看第二季,为啥会有9点多分,赞成把作者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