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说,如果女主换年轻20岁的王姬,至少可以获地区大奖,可惜了。
谁的演技在线与否,一目了然。
梅是行走江湖的,狠劲辣味几乎没有,反而见人爱人,没有一点江湖儿女情仇,在澳门赌场那种地方怎么可能生存下去。
反观其他演员,基本演技在线,但是在女主的“努力”下,陪着大打了折扣,因为她一直出现在几乎每个镜头。
看看刘嘉玲那个语气、那种眼神!
人家成这么大的名不是没有原因的。
只能说她不太适合这种角色,估计导演或者制片也是无奈之选,资本说了算。
借用片中所有男主经常说的,能换个人吗?!
没觉得这部电影烂,网络评分竟然低成这个样子!
我主要驳斥三个说法,同时墙裂推荐这部电影。
第一,这片儿都是赌徒喜欢看。
这话说得没错,有过这种经历的我确实很喜欢,但也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判定这部电影烂呀。
《破冰行动》 上映的时候,我看了两集实在忍不下去,后来想明白了:可能是因为普通观众根本接触不到剧里边的事情看着新鲜,而我以前的工作比较关心新闻,早就在新闻里把那些事儿看得不厌其烦了,所以再看到这部剧里各种卖关子、铺垫伏笔就觉得装X。
《妈阁是座城》 正好相反,反而是对电影中一些情节比较熟悉的人,看着分外有感。
电影我很喜欢,也更加期待严歌苓的原著。
第二,不相信有梅晓鸥这样的叠码仔相信爱情,也不相信史奇澜这样的赌徒从良,这类人主要是豆瓣党。
从2002年开始,豆瓣党就不再相信“正能量结局”,那一年张艺谋的《英雄》上映,豆瓣一水儿差评。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英雄》成了被低估的影片。
豆瓣党差评这部电影,也是因为不相信赌场叠码仔会点火烧钱、会朝海里扔钱、会免除几千万债务……针对这点我想说:越是看过、经历过一些黑暗的东西,越会相信世界上确实存在真善美这回事,电影只不过是把真善美存在这种情况展现出来,并且是以不完整、横截面的形式展现,这很难理解吗?
想再共享一个观念:剧情是电影里很不重要的一个层面,如果那么抠情节去看小说呀。
第三,全片最后一个镜头,白百何对着黑底白字朗读PPT的,绝不是原著的意思,甚至不是原片的意思,这必然是受到某种不可抗力的影响,稍微靠谱点的影迷,应该明白这点呀。
想再说说段凯文和史奇澜两个角色。
段凯文这种“人倒式不倒”的人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有一类人“stay hungry,stay foolish”,他们是“stay 逼格,stay 架势”,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因为坏,而是欺骗自己到了自己也信的地步。
我就见过一个人,他的座右铭是“只要明天不死一切都OK”,情形类似段凯文。
还有那个文艺赌徒史奇澜,不怪梅晓鸥(白百何饰)被她驯服,像他这样好赌的艺术家,既浪漫柔情又精彩刺激,简直是“流氓会武术”的高端升级版,特别吸引那些见过大世面的女人。
白百何这次演得挺好的,但也没有什么类型的突破,都是演一个不管不顾的小妞,就是她擅长的“小妞电影”,别人赌钱她赌感情,到底赢了还是输了?
大家自己去理解吧。
汤唯演过一个有关赌博的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两个对比后,我还是更喜欢《妈阁是座城》,这大概就是观众缘吧。
再次向大家推荐这部电影!
演员的演技我觉得很不错了,感情色彩丰富,表情到位,喜怒人生,仿佛整个放荡不羁的人生都浓缩在这两个小时里了。
剧本写的有点烂,就很多人说的,最好女猪脚很作,为了两个赌徒赌上了自己全部家当,甚至是孩子以后的读书钱。
但是感情不是说陷进去就陷进去的,总有一个过程,如果说男演员长相一般,甚至不堪入目,是不是结局就不一样了?
只是想说女主莫名其妙就爱上了艺术家,而段老板也是同样莫名其妙,在赌场玩几次就像被下了药一样疯狂的输出,你以为这个技能不需要攒怒气值么?
再说说女主角的选择,从一开始就不让人理解,从工作到感情,虽然达到了想要的故事效果,但感觉有点是失真了,有可能会有女生在爱上一个人之后会抛弃一切,但在感性的背后总要有一个理性的故事作支撑。
如果不懂梅晓鸥的选择,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是不懂女人,女人有时候就是会这样的。
她爱上前夫的时候还很稚嫩,她以为在赌场撒娇耍赖,用肚子里的孩子威胁就能唤醒他的爱和良知。
她遇到段凯文的时候,段凯文潇洒又慷慨,其实准确地说,如果这个男人不穷,那他几乎是没有缺点的,至少他不吝啬。
梅晓鸥这样年纪和阅历的女人,真的很难拒绝一个成功、骄傲、体贴、大方、风度翩翩的男人。
他保持着自己的神秘感,不讲太多琐碎的事情,走之前他会陪她去海边散步,岁月静好的他让人很有安全感,身家过亿的他愿意在路边给他买小吃、在长椅上像个孩子一样聊天。
相信那份暧昧和崇拜,是梅晓鸥始终无法处理好这份感情的原因。
第一次见到史奇澜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并不爱他,但就是觉得,他和自己遇到的所有男人都不一样,对一个女人来说,不一样是很重要的。
她总是一身西服,看起来雷厉风行,但她受这些情感和男人的牵绊,在菲姐面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以大部分人都是会求仁得仁的,梅晓鸥的一生,从来都不是很想要钱的,包括最后发现儿子赌博她一气之下把钱烧了,在海边把史奇澜赢来的钱洒了,都能看得出,她不爱钱。
所以最终,她浮沉半生,却也孑然一身。
整部电影,把女性的软点刻画得棱角分明,看起来让人无法理解,而实际上却更像是每个情感细腻的女人的选择。
因为最近偶然看到了几条澳门相关的新闻,发现自己对于叠码仔这个行当还是挺感兴趣的。
在遍寻相关资料无果之后,我还是决定回到这部电影中,透过作者和导演的视角,再来窥探一下赌徒和相关行业从业者的心理。
初看这部电影是当时看完小说后恰逢电影上映,和家人一起前往影院观看的。
当时的我比现在更缺乏艺术品鉴能力,看完只觉得电影把小说具象化了,关于情节、拍摄手法等基本上是说不上好也谈不上坏。
最近由于看电影时带了更多的目的性,有了期望失望就多了许多。
赌徒的人性这些写在电影脑门上的东西,我都已经熟知;情情爱爱我也不大想再深入探讨;除此之外,我好像就一无所获了。
因为喜欢严歌苓的小说,也挺喜欢白百何身上的俏而不娇,皮而不作的小妞劲,又是赌场这么刺激的场景,所以一直挺期待这部电影,感觉正常发挥都应该是部带感又有深度的片子。
可惜失望了,各个维度上的。
时间线拉的太长,人物过于多,导致每一条叙事线都没讲明白,让观众看得有点莫名其妙,这感觉就像去店里洗头,小哥永远挠不到最痒的那块头皮。
真的有点白瞎这么多大腕客串,还有这天然极具戏剧和人性张力的舞台背景。
白百合以前的作品有的我喜欢,有的我一般,但这部人物可以说是塑造的挺失败的,看来她还不会演一个熟女。
就算我从来没去过赌场,按照想象也知道在赌场混生活的女子没有那么干净的道理。
她可以在和艺术家的感情戏里面露出她最擅长的那种纯洁少女笑颜,但是为什么面对每一个男人都是这副面孔?
理论上,面对中年男人大老板段总,该是一个带着点风尘的抚媚来逢场作戏;面对老尚,这个害她老公染上毒瘾又一手带她进入赌场谋生的男人,该再多一点愤恨和不谙世事的生疏;面对儿子,再多一点作为单身母亲的委屈和疲惫;面对艺术家,也要再多一点理性和感性的挣扎;还有老猫和华仔这些角色,看似和她的关系也不简单,但是都没拍出来,让观众想在任何一个角色身上投射感情都困难。
明明可以是一个在平淡和欲望中挣扎飘荡的精彩极了的小人物,但是却拍成了这样一个没有说服力的圣母爱情故事。
她那些烧钱撒钱的举动,动不动三千万欠债不要了,拿自己的别墅给人家抵债,看着让人发笑,当我随着观影过程,慢慢接受这是一个爱情故事的设定,我都可以不计较,但是偏偏这爱拍得太省略了,怎么动的心怎么就深爱了,完全看不出来。
没想到片尾字幕放出的彩蛋,终于有那味儿了。
穿着艳丽深V的连衣裙,镜头暧昧的从半露的胸前移到轻轻捻动着的耳坠,小鸥轻笑着和段总在夕阳里无言对视着;在河边灯影里,史崎兰温柔的看着许愿放河灯的小鸥,在阳光正好的午后,小鸥和史崎兰嬉笑打闹翻倒在白色的床单上;细雨里的夜晚,老猫等在在小鸥家楼下,还有默默跟在焦急飞奔的小鸥身后,像极了一个安静的守护者。
这些解释了正片里令人困惑的地方,小鸥为什么那么自信段总不会骗她,为什么和史崎兰那么纠缠不清,老猫又为什么对小鸥那么好,全片唯一没有伤害过小鸥的男人就是老猫了吧。
再配上白百合版小小鸟,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
这才是电影本来可以表现的,但是真的没有拍好。
华哥靠托底够狠起家,因为大陆的事情垮台。。。
澳门关闭所有赌厅,叠码仔都去当导演司机什么的。。。
这全中了呀?
全是踩这个电影的,没有人夸一下电影有多nb,提前三年预言到了这一切的吗?
电影挺真实的,白百何也不光是圣母心啊,内心也希望赌客能翻本的。。。
正常洗码都不希望客人输到不能翻身的好吗?
这是一部好电影,希望不要因为豆瓣的评分就错过它。
豆瓣很大一部分用户有这些臭毛病:崇洋媚外,厚古薄今,自以为是。
里面的演员演技都很棒,特别是段总,真是非常真实。
以前有个赌博的亲戚,本来也是个小老板,家里背景特别好,在家人的帮衬下,也算是小富了,后来染上赌博,结果骗遍亲人朋友,最终众叛亲离,倾家荡产,再无人信任,现在穷困潦倒。
还有一个家庭背景非常差的亲戚,也是赌博,没有倾家荡产的资格,只是让老父老母老无所依,记忆特别深刻的是,他向我父亲借了几千块钱,用来买电脑学习,以后赚了钱会还,我父亲说好,然后对我和妹妹说,这个钱百分之九十九肉包子打狗,结果不出所料,而我父亲说是亲人,愿意给他这百分之一的机会,但是不会再有第二次,后来我很少见到这位亲戚了,听说一直打光棍到现在,没有祸害到其他人。
这两个人,我都能在段总的身上看到一些影子。
赌徒的话,真是一个字都不能信。
最后再说说豆瓣评论,非常多可笑的言论,比如“我没去过赌场,但是肯定和电影里面的不一样”,就像是叛逆期的蠢小孩一样的话语,希望这是未成年人写的评论,因为小孩子可以被原谅,成年人就需要自己给自己负责了。
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部电影我看到就是那些赌徒们的挣扎和不可救药,其实赌场到底是否真实,感情线是否奇怪都非关键所在,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能让人看到赌徒的真实状态,感谢这部电影,希望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引以为戒。
最后一句:人贵有自知之明。
谨记。
影片是围绕晓欧情感世界里遇到的三个重要男人展开的,这三个男人都是彻头彻尾的赌徒,晓欧和他们即是报复,也是爱恨交加,她恨毁了自己家庭和生活的前夫,所以她也恨赌场记得那些男人,但是她活在赌的世界,离开了赌,她自己也活不了。
她一步步的带着段凯文,史奇澜们走向人生毁灭的深渊,却又不时在他们快要跌入的时候心软的去拉一把,正因为此,她也讲自己的生活弄得支离破碎,华仔问她,其他的叠仔女要么赌,要么不赌成为老板,你不赌,却没有成为老板,为什么?
她没有赌,却也没有成为老板,她的钱连同她的别墅,都输给了情感,她成为不了赢家,因为比赌场更可怕的是感情,她输了一次又一次,却又不停地继续陷入其中,她明明知道段凯文在拙劣的表演,却毫不犹豫的借给他200万,她有内疚感,也有负罪感,但是这是她自己选择的,她即对这三个男人有感情,也不得不亲手把他们送进赌场毁灭。
这是一部好的电影,我不觉得它是在劝人戒赌,因为人生中赌场处处都在,爱情,事业,亲情,是个人就离不开这些,是个人就一生都在赌,只不过有的人赌钱,有的人赌情,有的人赌命。
故事是好的,电影也不错,可惜看完了一地鸡毛,我倒情愿她把再次进入赌场的史奇澜,彻头彻尾的还给小小,这样的晓欧会更加洒脱。
评分低了,至少有7分的,白百何是个好演员。
这种女性叠码仔不是应该干练,妩媚吗?
说起台词来,还奶声奶气?
白百合演技上来说绝对不算差的,或者是在她擅长领域里算好的,但是在这个角色里只能说不合适,或者说没有突破。
毫无诚意的表演。
就像靳东不管是演老总还是演律师还是演大夫,都一个样。
这样的演员,距离成为一个好演员,还差十万八千里。
对比一下吴刚。
在各类作品中表达的形象都有不同,不同的人物性格在他的表演下都趋于合理。
又长又臭。节奏太平 十几年的变化用旁白带过。看得出想塑造出形形色色不同性格的人物角色,但每一个主要人物都不够。感觉导演想表达很多东西,但手太小 抓不住。
很喜欢白百何的穿衣风格,这部电影里面估计有几十套了。小赌怡情,大赌害人。里面有一句话说的好,戒毒不等于不赌,沾了不醉才是。
两星半。凯文段要是最后翻盘了那还怪好玩儿的、然而并不能。白百合的长相我真的是很喜欢啊。
对于一半台词都是内心独白的电影自觉低看一眼,小说已经够莫名其妙,电影还真能更莫名其妙啊,“赌我已经戒了,现在的问题是戒不了你”可以稳居年度土味台词第一名了。我最吃不消的选角居然是吴刚,看吴刚跟女人调情就像撞见爸爸摸单位年轻阿姨屁股(虚构)一样尴尬……
一条通往人物内心深处的幽暗之路被挂上了七彩神灯,新时代的中国不再有法外之地,也不再有感情的藏匿之所。人与人之间没有秘密,撕裂了皮囊剖开了心肺,摊开在阳光之下,让我们来一场彻彻底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样的故事需要王家卫式的无穷尽隐喻进行托底,跌入谷底的白百何,依然相信有一天她还能翻身。
细节太多漏洞,完全不符合澳门赌场这种江湖,按照梅这种行事根本就不可能生存下来,故事也不可能成立,这应该不仅仅是审核的原因,感情线也莫名其妙的,但是挺耐看,属于人成活。
好赌的人几乎都没什么好下场
两颗星给吴刚…我严重怀疑李少红是否会电影叙事……
严歌苓的本子还是很成熟的。
禁赌宣传片 槽点太多都不知道从哪里说起,片名是澳门是座城但是全片几乎没有澳门的环境展示,北京澳门海口哪里哪里都一样,女主人公的做事逻辑多次让人感到诡异无法理解,以至于同场次在后期应该是泪点的地方观众笑场。吴刚的表演应该是仅有的亮点,相信我,已经很努力的在找优点了,能别看就别看 真的
和喜欢的人一起看的。后来他说现实生活中…怎么会有梅晓鸥那样的人啊?本来想回答“我啊!”但终究没有说出口。这年头,重感情值几个钱啊!喜欢又有什么用呢?
一个晚上,只能造一种孽……
适合做纪录片,但做成了平淡的流水账,还是内地视角的
赌场里守得住做有情人,所以称得上奇女子。赌场内外,群像刻画成功,大小角色各有生命力。段凯文的赌徒形象入木三分,可以影史留名。电影硬件也是豪华制作,被湮没的上乘佳作
我的焦点全在晓鸥身上。
难道我看电影麻木了?这种非常有代入感的电影为什么分这么低?
卡司真的都很喜欢,但剧情是硬伤。赌场里的女人都得是卑微的花瓶嘛??ヽ(#`Д´)ノ
为什么其他人都在变老,白百何永远那么年轻
男人戒不掉赌,女人戒不掉情。啰里八嗦就讲了个这个。
虽然顶着严歌苓老师的同名小说和芦苇老师的改编剧本的名头,可是电影的故事还是没讲好,原因在于导演并没很好地表现白百何角色的情感纠葛和矛盾,看上去缺乏合理逻辑,我看不明白角色活着的理由。白百何演的比较好了,只是某些地方还是让我想起黄小仙。吴刚老师演的真好,是用眼神来演戏,那种眼神中的奸邪让我觉得可怕又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