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
Unrueh,Unruh(德),Unrest(英),Désordres(法),Маятник(俄),精准的骚动(港),瑞士钟表师(台)
导演:西里尔·舒布林
主演:阿丽莎·米洛戈雅多瓦,伊丽莎维塔·科丽曼,欧嘉·布什科娃,塔蒂安娜·库敏斯卡,米克哈尔·布什科夫,弗雷迪·穆勒,克拉拉·戈斯汀斯基,阿列克谢·伊夫斯
类型:电影地区:瑞士语言:瑞士德语,俄语,法语,英语年份:2022
简介:新技术改变了19世纪的一座瑞士制表小镇。约瑟芬是一位年轻的制表厂工人,负责生产机械表机芯中来回摆动的摆轮。自从对金钱、时间和精力的运用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后,她开始投身于当地制表工人组织的无政府主义运动,并在运动中结识了俄国旅行者彼得·克罗波特金。详细 >
看得很懵
影片过于形式化的古典主义风格,夹杂了钟表厂女工的日常劳动和生活的桥段,另外还有工厂管理者以及保安的各型各色,总的来说比较枯燥的对话和内容让人提不起精神和兴趣。
特别喜欢的议题,钟意这些经过打磨的台词,部分人物的表演无法传达出历史性质。联系上钟表还是觉得玄乎,不过工厂市政的探讨很有意思。钟表的摆动和无政府主义的摆动很动人,解释资本主义的相关问题,应该算是资共双方都爱看的片。
#12thBJIFF# 大量的中远景群像辅之以钟表摆轮的机械噪声构成了一座卡夫卡式的anarchism类移轴微缩剧场。
看完电影我只知道一件事,北京时间的下午2点多,是瑞士时间的上午8点多。
【3+】2025.04.11|23.213.1688
#BJIFF 2025 能感受、理解主题,虽然具体运作的过程,这样一部电影如何形成的过程还看得不太清晰,但这也不是我要思考的事情了。
能清醒着看完已是敬意
2022BJIFF 资本家说出“无政府主义者的报纸让我度过经济危机”的时候是这个片子最让我发自肺腑赞美的时刻
社会变革前(幽雅)的一瞥
台词都是无政府与无秩序,画面内都是钟表装配流程中机械具有的绝对秩序。包括整个小镇使用四套时间也是无序与有序的设计。最后点题的总结陈词与全片最后一个镜头实在是太刻意了。但说实话,一套完整的钟表制作流程远比这种计算过多的电影来的有趣。
如果这片93分钟都只拍做表估计会更好看。另外一部讲无政府主义的片却从声音到构图拍得如此设计感十足,也是挺讽刺的
校准钟表,录入电报,拍摄人像,绘制地图…我无比着迷于这些繁琐细致的手艺活所共有的一种缓慢与耐心,它与大片的绿色交织,形成影片独特的平和气质。机械化让这些手艺“淘汰”或“进化”,那种带人情味的缓慢也随之烟消云散,它给我留下的滋味是怀旧的#Pompidou
媒介的政治,时间的政治…(最震撼的一幕不是最后一幕摄影机的摆动,而是倒数第三幕时男女二人在斜阳森林中的交谈,女钟表工人双手的影子在克鲁泡特金的胸口的摆动)
最特别的就是没有局限在所谓科普的范围里,平淡无奇的视角,却到处都是暗流在涌动。环境音的出色运用,有如潜水一样,可以浸入到其中。从而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决绝,没有煽情。4.0
比格挺高。
没有任何戏剧冲突,演员也没有表演,在克制中失去主题
小镇亦有时差。角落的窃语似在密谋,当时空单位被切割至足够小,便如宣言般响亮,足以在静止的人物状态中洞穿其逃亡的姿态。
#2022BJIFF#No.1 影像风格很特别,要么是特写,要么就是没有明确主体的镜头,人物被放在画面的一角;没有任何运动镜头。叙事也挺有意思,明明是个不平静的故事但弱化冲突,没有任何关于人物动机和心理状态的描绘,观众被放在一个完全局外人的视角。而且没有配乐,这就像是打开了一段记忆,留下的只有钟表的滴滴哒哒、鸟鸣、还有轻轻拂过树叶时沙沙的风声。每个人都只能了解钟表的其中一道工序,但都不可或缺。对这个小镇的四种时间印象时刻。如果时间也能被操纵,对普通人来说实在太可怕了。(是不是头一次看暂无评分的电影
#BJIFF2022# 社会变革前的一瞥,感受着旧世纪瑞士的时间与节奏,温和的节奏也让我睡的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