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为了人民的名义大结局根本不愿意浪费时间看这种弱智剧。
一星都嫌多,套路老掉牙好吗?
一定要英雄救美出场吗?
马可披着头发的样子分分钟让我跳戏,又是走错了片场一样。
看张馨予一脸装纯意淫的样子就恶心,尴尬症犯了。
前几天弄出个微博小号的事博眼球就为了这部低智商的剧,一星给沈眉庄和乔振宇。
历史总告诉我,通常服装大俗大艳的剧,剧情也会非常不靠谱。
我妈,作为一个资深的烂俗国产剧爱好者,硬是撑了几分钟还是换台了。
历史书上的屈原是怎样的,家国情怀,博闻强志,志向远大,楚辞的开创者。
如今那些追着看这部剧的人中,他们眼中的屈原又会是怎样的,山鬼是献给梦中情人的?
历史上莫愁女确有其人,但与屈原并无暧昧关系。
为了将杰克苏小言发展到底,编剧不遗余力让脑洞开展使这两人扯上关系,不仅是梦中情人,甚至相爱。
彼此间相遇也是各种小言俗套的英雄救美的方式,鼓风机吹啊吹,头发飘啊飘。
套用到任何一部偶像剧男主身上都不违和,所以,为何要给屈原的一生加上这段生硬的感情戏。
电视剧界如此发展下去,孔子孙子孟子李白杜甫唐宋八大家也迟早要走上这条玛丽苏的康庄大道。
剧中的张仪画着烟熏妆,额前留有一戳挑染成白色的秀发。
女性角色们都是一水的韩式半永久眉毛和穿戴着色彩夸张的服装、头饰。
楚王也定是个黄金迷,头饰是金灿灿的,服饰是金色的,宫殿是也金碧辉煌的。
前几集剧情讲楚怀王恭贺秦王拜张仪为相,但是: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张仪,公元前328年秦王拜其为相。
原来马可饰演的屈原当时不过十二三岁竟能与张仪争辩,当真是“神童”。
不仅是时间线错乱,剧中屈原说自己姓屈,可《史记》里写的明明白白:“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 所以人家明明姓芈。
若只是戏说屈原,可偏偏在通稿里宣传自己是以史为鉴,传承中华文明精髓的历史剧;在官微里夸着自己的服饰多么考究,楚怀王穿着和风料子的外套,甚至在周天子仍在的情况下戴12旈?
(注: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
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
不过是借着屈原之名拍的玛丽苏古偶剧,其中历史错误随便百度都能发现问题。
改编屈原可以,但也要尊重历史,做到真正的以史为鉴;如果只是想拍个言情剧,那就不要假借屈原之名,在千年后的今日毁了他的名声。
昭碧霞本心许苍云, 奈何苍云为自家门客, 父亲轻视, 并将其逐出家门. 碧霞不惜与父亲翻脸, 陪他考取功名, 不离不弃. 奈何才华一般, 考取功名屡次失败, 赌博借酒以浇愁.天意弄人, 不曾想苍云谎言相向, 早已有家室, 心中期许尽失. 意欲投河, 却得屈原一救. 为报屈原救命之恩,应允圣上赐婚, 嫁予屈原. 苍云白狗, 白驹过隙, 碧霞因了解屈原为人而爱上屈原. 而屈原也因其贤良淑德而爱上她. 有儿有女, 本是恩爱幸福一家, 奈何造化弄人. 屈原因执意推行变法, 得罪权贵, 遭到报复. 碧霞为救屈原, 为其挡箭而死. 从此两人阴阳相隔. 世事无常, 当初真心付错了人, 而今挚爱在身旁, 奈何其回应太晚!
作为一个路人,我不粉任何人,不黑任何人,单纯就一部讲述历史的剧而言,导演以及编剧真的太不走心了,你们把历史剧拍成偶像剧,台词尴尬,特效辣眼,用点心何以至于才开播几集就这么多一星,我现在在外面做家教,那个小孩子跟我说他要看思美人,我心里都吓了一跳,生怕电视剧误导了他,中国现在用心做影视的人越来越少了,大量使用流量小鲜肉而不是用心的拍好的东西就是中国大部分影视公司的现状,可现在的观众不像前两年那么好糊弄了,时代在发展进步可有些导演编剧的思想觉悟一点都没进步,得让达康书记给你们上上课了!!(敲黑板!)我是一个资深的追剧党这么多年来国内国外大大小小的追了不少,从开始的只看脸到后来开始看剧中的台词功底,文化底蕴,服装设计,人物配置演技,我们不是不鼓励创新可历史剧的创新也得基于历史啊,夸张的表演,俗套的剧情,让我一个热爱历史的人完全没眼看,我忍痛看了一集,就为了来豆瓣劝说大家不要看这种东西,从导演到演员都把观众当傻子一样,不知道广电审批怎么过的,这种东西早点撤下去,别误导青少年了!坦白讲这部剧我一星也不想给,但是没有零星这个选法…于是这一星给你们的偶像。
……………………………………分割线……………………………既然有喷子说我没说这部剧有什么bug,那我现在就说说,免得有人说我没读过历史。
1.称呼问题:历史上屈原是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剧中出现了“我们屈家”这种东东,不想说话…还有“公子”与现代汉语不同,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诸侯称之为“公”,诸侯之子称之为“公子”,汉代之后才演变为读书人或达官贵人的尊称。
他能不能被称为公子尚有待商榷,即使被称为公子也不是“屈公子”而是“公子原”或者“公子平”此处参照“公子小白”就可知道。
还有楚怀王的娘亲一出场就被一干人等称为“太后”,这个时候的芈月还是芈八子还在给秦惠文王当妾,是不能被称为太后的,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错误!2.年代问题:历史上秦相张仪死于公元前309年,范睢死于公元前255年,你把这俩人放一个朝堂上你在搞笑?
更何况张仪是一代名相,你弄这个男不男女不女的造型是几个意思?
3.服饰问题:虽然编剧号称先秦时期的衣服就是如此花花绿绿但是我还是不信在科技如此不发达的时期能染出这么五彩斑斓的衣服来!还有莫愁女作为一个街边艺人能穿着丝绸制的衣服?
不太符合她的身份吧。
4.网友们所谓的“梦内梦美人,梦醒思美人”其中的“美人”指的是“君王”之,“思美人”也不是思念美人而是劝谏君王的意思。
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诗人,不忧心国政反而跟莫愁谈起了恋爱,excuse me?我可没有站在什么道德的制高点,说的都是事实,可能还有没说全的后续补充,说剧好看的,麻烦睁大你的眼睛看一下豆瓣评分好么,麻烦翻一下这部剧的导演编剧都导过写过些什么“大作”好么?
别上来就喷,我不黑你们爱豆,只针对这部剧,连实话都不让说了么?
我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而是希望现在拍电视剧的,特别拍历史人物的,能正视存在的问题,用点心,批评是为了剧的进步。
看了两集,我从细细分析一下。
首先声明这部剧是爱情剧、历史剧。
我不用正剧标准来评,时间越早的古装剧台词中的用语越难把握,很多现在常用语的典故都没出来,实在难度大,所以这个我就不挑了,关键地方编剧还是很注意了,比如张仪言志吟的是《诗经》中的:“知我者为我心忧”。
关于服装、宫殿、礼器等很多细节的东西我觉得剧组还是用心的,从楚庄王时代开始楚国的物质力量持续上升,文化厚积薄发,虽然有“吴师入郢”但后来经过昭王惠王宣王威王历代明君,到楚怀王执政时楚国应该算得上世界第一大国,楚宫宏伟、服装华丽、礼器精美瑰丽是能够做到的,可以看《楚国八百年》了解。
不过我是感觉色彩太鲜艳了,可能当时审美就这样,历史上如何我有点懒没查资料。
下面开始找问题了,我主要分析屈原本身和《思美人》这部爱情、历史剧两个大方面来看。
我发现几个问题:一、关于屈原作品的创作时间好像有点问题,前两集中出现的《东君》《山鬼》出自《九歌》,现在多认为作于屈原任三闾大夫时期,剧中屈原尚未入仕途,只是文学侍从,好像有问题,还有从他教育两位王子,我不清楚这是不是文学侍从的事 二、在大君寿辰上吟诗时为何插播的是屈原和莫愁女和山鬼的故事,他吟的是橘诵和爱情怕是无关吧!
怎么触景生情,由诗抒情这样的场景也生不出爱情之类的情吧,而且有些混乱。
三、关于人物塑造。
对于屈原,我想说,剧组给的人物性格设定是挺好,青年时的屈原有放荡不羁、年少轻狂的一面,聪慧有才学,家境又好,还有父母兄弟疼爱,他是一步步成长为爱国诗人,改革家的,我看得出剧组这样设定,但是问题就在于没有表现好,人物个性、性格特点是从语言、行为体现,不是靠口号式的话或者过于直白概括的评价。
还有一点虽然他诗感情直白但不代表平时说话这样。
从台词来看,觉得剧中人物情商普遍很低,对话实在听不下去了,直白不说逻辑还乱,哪里有点权利上层人的特点,这只能解释为编剧太不用心,懒得雕琢。
和《琅琊榜》对比就知道,以大太监为例:老天,这样的人也能做大太监,那张嘴、那情商我也是无语了,随口批评议论文学侍从,看看高湛,虽然有年龄差,但是我觉得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不至于成这样吧!
其它人也好不到哪。
目前看秦国的人物塑造好一点,张仪和秦王还算可以。
我想说既然拍宫廷权谋,能不能学学《琅琊榜》剧组,人家拍架空都能这么用心,拍实际历史人物,不毁可以吗?
四、关于剧情安排。
关于屈原和莫愁女的认识是不是太狗血了?
男女主矛盾,男主深情送药,在外等着下雨,后来救了女主父亲。
还有两个人的相处方式有点不合正常理逻辑,有点夸张了,特别是女主的性格,其实那几次一点矛盾很好解释清的,只是发现他们解释都没有重点,屈原只会说:误会误会,听他们讲话好累,使拍爱情剧也不是这么拍。
关于后妃和大臣乱搞,这种对白怕是看了几十回了,不动脑的剧都这么演的。
动脑的会拍出二人的真情与无奈,而不是偷情场景。
五、关于莫愁女对屈原诗的解读,她老问悲不悲,我总觉得尴尬,我总觉得编剧在敷衍观众,毕竟楚辞确实难懂。
但是既然拍屈原,连楚辞都不好好解读几首,说不过去吧?
不分析了,总结一下就是:人物平面化、简单化、剧情幼稚化,人物和剧情逻辑都混乱,该花心思的地方都没花。
精力花太多太形式上了(形式也重要)我真的很心累,剧是真的很无聊,还是低头读点《楚辞》更有趣。
我眼中的屈原是这样,政治眼界立于时代最前,但是政治手段权谋不行,他是有政治才能的诗人(这其实很难得的,历史上政治才能与诗才兼备的人真的不多),他的聪慧、机智,博学决定了他的政治眼界、他的情感真挚,性格正直决定了他的诗才,以上决定了他的高傲,也觉定了他不懂权术,也不屑去懂(这和他所受的贵族式教育也有关)。
这不是缺点,是优点,但是在当时的国内国际政治环境和他辅佐的怀王个人能力不足,也注定了他的悲剧。
——————————————————下面是之前写的其实我还没看,看了宣传片,我一直喜欢屈原,从思美人一开始宣传就在期待,难得有一部从屈子少年时期开始讲的作品,屈原的历史材料并不丰富,楚辞又难懂,拍起来难度真的很大,而且很容易招黑,对屈原了解较多的会骂:你拍的是屈原吗?
我屈家这样的bug都出来了(关于屈原的姓氏我也没太注意),对屈原不了解的人也会骂:搞基拍80集,关于他和怀王的关系还真不是剧组搞事情,关于这个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他们关系确实很好,知己的关系,没你想的那么复杂,你会想多是因为所处的环境和当时不同,对言行含义的理解会有偏差。
二、他们确实是基友,毕竟闻一多先生也考证过。
事实是,我想剧组拍出的是他们推想出的真实,模糊不清,仁者见仁,腐者见腐。
关于演员,我对怀王和张仪都挺满意的,马可我挺喜欢他的,这个年龄段的演员里演技算好的了,不过演屈原还是差了点,如果让老戏骨来可能又怕关注度会不够,毕竟拍的时候还没有出《人民的名义》。
这样的剧难拍还容易找骂,能拍是勇气呀,所以四星预定,先看剧去了。
回来再评。
看完第一集,觉得剧本有问题,台词太空了太直白了,人物刻画不到位,人物形象是从台词和行为突现的,不是把自己的性格、追求、理想挂在嘴上,编剧为什么不向《琅琊榜》学学台词,晚上回来具体分析。
美人,在屈原的词里,是对楚王的赞称,他毕生都在求美人美政,思美人兮,路长漫漫不可及。
《思美人》这部剧巧妙的保留了这层含义,但并没有就此放弃美人直观的意思,美女如云,是我看这部剧的第一感观。
“幽兰花异芬芳,含风影自香,问君可有识得她芳踪。
”这里我不谈屈原的宏才大略、九死不悔,不谈服化演技,更不谈历史,只谈谈里面的几个女人,她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是明显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的。
1、莫愁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莫愁是楚国奇女子,前任大楚巫与庶民所生的女儿,亦是屈原诗中的山鬼,她痴情决绝,性情倔强,我行我素,从女奴变身大楚巫终生不得婚配,因其出身的特殊,她与屈原注定有缘无分,驾舟去远的结局,成为了她一生爱情的悲剧。
2、田姬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田姬是秦女,善歌舞,心思缜密,因受张仪的恩惠,倾心张仪,她被张仪安插到了楚宫,负责为秦国及齐国传递情报,并离间齐楚两国,伺机破坏齐楚联盟。
她尽心尽力,幻想着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和张仪双宿双飞,得来的却是张仪被驱逐的结局,她也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张仪手里的一枚棋子,楚王才是真正爱自己的人。
为了弥补愧疚,楚王被秦王囚禁之时,田姬前往陪同,并密谋带楚王逃跑,不料被秦军发现,逃跑失败,田姬成为了两国斗争的牺牲品。
“谁许尘缘命数难弃,谁分输赢天下如棋。
”可以说田姬是《思美人》里面结局最凄惨的女人了,被所爱之人利用,却一直在伤害真正爱自己的人,效命了一生的秦国,却视她如草芥,插曲《天问》响起的时候,只觉得惨烈至极。
3、昭碧霞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逭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横流涕兮潺浚,隐思君兮陫侧。
昭碧霞出身高贵,蕙质兰心,精通音律,曾真挚的爱过一个她唤为云哥的男人,却发现那人不思进取,品德有亏,并早已有了妻子,她心灰意冷,投水求死被屈原救下,从此暗生情愫,接受了与屈原的政治联姻,温婉娴静的她处处以夫君为重,也因此得到了屈原真正的爱。
然而幸福的日子白驹过隙,因屈原得罪了朝臣,昭碧霞被刺杀,红颜命陨。
4、郑袖她是亡国公主,有着骨子里的骄纵,楚王将她虏至楚宫,她与初恋藕断丝连,而后又和庄乔真心相爱,她将赌注压在了儿子子兰的身上,子兰在撞破她与庄乔的奸情之后,逼死了将军,并将她关在笼中,郑袖用簪子刺吼而死。
5、嬴盈她问:“你的心死过吗?
”她是秦国公主,嬴驷之妹。
出身高贵,容颜姣好。
为秦国的利益和睦被迫远嫁到楚国,她不争世俗,却深陷后宫争斗,为楚怀王生下一子“子秦”却遭郑袖妒忌,早早夭折。
丧子之后,嬴盈郁郁寡欢,又因秦楚交战,嬴盈备受冷落,她做梦都想回到故乡,最后独自承担下了与秦国通敌的罪名被赐死。
6、芈八子她是秦惠文王爱妾,却一直活在对楚国的痛恨之中,她以为楚王不念兄妹之情用她来联姻,一生都在算计楚国,心狠手辣,手腕强硬,在儿子囚禁楚王之后,才知道这辈子都错怪了自己兄长,却又无能为力,无法相救,只能由楚王客死秦国。
“问天,今夕复何夕,为何风吹红尘花落满地。
”直到结局,才知道《思美人》的“思”字有多么的沉重。
个人微信订阅号:恋上糖果甜
《思美人》是我看过的最烂的“历史传奇剧”,半颗星给我爱豆乔振宇的美貌和演技,另半颗星给剧里的音乐,毕竟歌是真的好听,作曲人简弘亦和金岐玟辛苦了,他们被这扑街剧连累了。
作为颜控属性很重的演员粉,女主进宫前的我槐相关戏份还是看得挺开心的。
虽然这剧打光时常不在线,剪辑烂得想让人拽着剪辑师衣领问“学校为什么会放你这种垃圾毕业!
”,虽然片里镜头的角度时时很奇葩,虽然我槐的戏份主要在为屈原和后宫里赢妃和田姬这两个剧组关系户服务,角色的智商时高时低,剧内逻辑时时不能自洽,虽然……尴尬……不过老乔的演技是出彩的,在人设矛盾重重的情况下,老乔居然用他的表演挽回了一部分逻辑。
这个时期还是可以好好欣赏老乔用演技立起来的颜值的。
待到女主进宫,楚怀王变成一见女主就初恋情怀+霸道总裁附体的智障,一边狂撩后宫妃子,一边和女主玩心跳回忆,整体感觉就不对劲了。
后来对女主强暴未遂戏码出来,我的心顿时拨凉拨凉的——当年屈原对女主整天恋爱脑的时候我选择了无视专注我槐,如今轮到我槐对女主恋爱脑,便有了误杀友军的愧疚……话说女主你武力值那么高,在军营里能一脚踹飞未来的楚国大将为什么会被经常生病的我槐一推就倒?
你可以一个鲤鱼打挺飞身而起像你在我槐面前闹自杀那场戏一样凌空翻转七百二十度后踹飞我槐再把他揍成猪头的……以你的武力值真的办得到。
于是乎,不由掩面长叹,堂堂大楚的恋爱戏份已尽掌握于一妇人之手,没有人再可以逃脱女主的魔爪。
这时候,我看《思美人》这剧的步骤从开着电视机玩手机→听到我槐的声音→看电视吧,变成了开着电视机玩手机→听到我槐的声音→再听一耳朵→嗯,没有女主→看电视吧。
尽管这种看片方式很羞耻,但对于一部开头就是急支糖浆广告和玛雅金字塔的片子,一个和范睢同朝的妖艳贱货张仪,一个COS唐伯虎的屈原,我……除了专注我槐的戏份,还能做什么……其实我也想萌一下楚怀王和屈原的千古君臣CP,对于这剧里屈原总爱无脑怼怀王的情节我倒是没什么反感。
春秋无义战,战国时代也没什么忠君爱国的慨念,君王为求人才而忍耐士的坏脾气的例子太多,士越怼君越宠的例子也很多,但架不住我不爽啊。
别人家表演出来的CP感是宠怼细无声,把“我对你这么好不是因为我想日你而是想你帮我治好国家”/“我爱怼你不是因为我想被你日而是你看着就一张怼怼更健康的脸”这种FEEL传达出来了,到这片里就成了赤裸裸的卖腐。
楚怀王对屈原各种无脑吹,屈原表现出来的智商又对不起楚怀王的无脑吹。
百度百科里的屈原会打仗会管理地方政府,剧里的屈原政治问题找我槐替他解决,军事问题有女主暗搓搓替他出谋划策——说到这里我又想起这剧里战争戏楚国只胜过一场,因为那场仗女主有参战。
总之,剧里的君臣CP,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没有。
简单粗暴的暧昧台词,有。
稍有越界的肢体接触,有。
腐女也要讲情调意境的好吗,这样虽美貌却是个无脑吹的我槐,这样虽然感觉上没什么大错处却不知为何就是想揍他的屈原,叫人怎么萌得起来……不过即使如此,我都没弃剧,我觉得自己对老乔的爱还是很深刻的。
再后来君臣离心我以为我槐会去虐屈原,结果倒是我这个观众先被虐了。
屈原擅自训练军队在战国时代不算大事件,编剧把它渲染成大事件,我也就信了。
然而这大事件的解决方法是女主去找我槐求情,我槐再度智商下线地对女主哭诉你只帮屈原肯定跟他有一腿,不谷好生气哦。
女主则正义凛然地说没这回事!
我要一死以证清白!
接着拔剑七百二十度凌空转圈,我槐上前空手接白刃,之后女主脱掉了衣服,扑了上去……我也不懂其中的逻辑是什么……待我槐终于完成了“巫山云雨”这个典故之后,发现床上一处可疑痕迹,立刻悔不当初——女主竟然是处!
屈原私自训练军队没有错!
不谷冤枉了屈原!!!
……我很绝望。
这一处的逻辑我也看不懂……编剧的思维一定不在凡尘。
总之,我被这脑残的剧情一路虐着虐着……仍然没有被虐习惯。
后来我槐去武关了,以为他终于不用为男女主而智商下线,没想到还有个剧组关系户在武关等着他。
历史上楚怀王被囚三年,逃魏逃赵的戏份都没有,变成被妃子营救失败。
而这个妃子,是编剧虚构出来的角色,用来捧自己名下经济公司签约艺人的……这一边我槐眼睁睁看着爱妃被带走,老乔演技炸裂哭得撕心裂肺,那一边剧组以AV视角拍出了侵华日军侮辱花姑娘的感觉。
我的心麻木中透着悲桑——妈蛋喜欢老乔有什么错!
为什么我得在欣赏老乔演技时被迫看AV!!
再到我槐第二次救援行动仍然是女人主导,宣太后对着我槐下跪说她对不起楚国,我已是内心平静毫无波动→→先玩手机,有空再看电视吧= =最后扣一下题,所谓毁容式剧情,就是稀烂的剧情让我从期待看到绝望,最终专注于手机,连我槐的美貌吸引力都变淡了。
然而这并不是向烂片的妥协,因为我知道,胜利的曙光就要到来——《思美人》这破片已经完结了,我槐的78集完全版CUT会扑天盖地而来。
而我——可以挑战逻辑正常点的部分反复看很多次!!
PS:对于中国影视的现状,有句话如此形容,“当制作团队发现观众shi也吃得下去的时候就不会认真做菜了”,我想我就是那个一边吃shi一边生气剧方居然给端了盘shi上来的娱乐圈生物链的最底层——粉丝。
有时候面对shi不是喜欢它,而是最珍爱的东西不小心混在了shi里面,我们只好拨开那些shi,好让别人看到珍宝的光辉。
完毕。
思美人剧情拖沓,拍成言情剧,屈原整个傻白甜。
屈原和楚怀王成了情敌。
主角是屈原,却花大量篇幅讲后宫争斗。
服装花里胡哨,马可的造型非常不适合他。
张仪的迷之发型。
历史人物谈谈恋爱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能耽误正事。
思美人言情比重太大,本末倒置。
历史常识逻辑bug一大堆。
屈公子是神马称呼?
秦以前只有国君的儿子能叫公子,屈原叫公子,是要犯上作乱吗?
楚怀王不谷不谷自称,是布谷鸟成精吗?
芈八子跟她儿子抱怨被迫和亲,秦王听到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媳妇看不上他,而是爱妃对楚国如此深仇大恨,何仇灭楚大计不成。
果然是干大事的。
但是逻辑在哪?
芈八子不是王后,她的儿子不是太子,不是继承人。
他们恨不恨楚国有神马用?
张仪训练了一个妹子准备献给楚怀王。
这妹子想献身给张仪,张仪虽然喜欢她,但是为了计划不碰她。
张仪你碰了又怎样呢?
当时人没有处女情结,吕不韦就把自己的妾送给异人。
汉武帝的妈是二婚,还有孩子,汉武帝不以为耻,把他姐姐找回来封赏。
给两星全是因为歌曲好听。
老实说,这部剧跟真实历史有些不符,而且存在为了美化屈原美化楚国而带有一些抹黑其他国家,看看在剧中,秦国都成大反派了,忽略了秦国的优点,这让学历史的我有些不忍直视,最好还是不要拿给没学过历史的小朋友看了。
再说说演员,女主我不了解,不加评论,而男主呢,千玺演的小屈原不错,很帅,也很仙,但看第一集时,从千玺演的小屈原到马可演的屈原转变,我只有一个想法,屈原长大以后长残了。
如此说明这了一个事,想用真实的历史来写爱情,很难,所以最好能用架空,要不然写一平民老百姓的爱情故事也不错。
最近又看了一些关于屈原的资料,他算哪门子民族英雄,还老自夸自己德才兼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我呸,这货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什么是德啊,能上马统领三军使将士们不枉死是德,文能治国安邦使百姓不受冻馁之苦是德。
可屈原他占哪一样呢,他只会坐而论道,夸夸其谈。
这叫伪君子。
还竟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别人进行道德绑架,别人污秽不堪,就他屈原白莲花。
明明没什么实干能力还孤高自许,目无下尘。
亏我曾经还被他迷的不要不要的,当时真是年幼无知啊!
歌曲挺好听的
什么鬼。?,?,?超级难看的剧,男主拜托好好接剧
很美
好吧,为了老乔看的 。
戏说改编浪漫化神话化都不是问题,但是三观不能阴不能黑
和人民在一起放,像是让一个考清华的和专科生当同桌,没有对比没有伤害
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烂,还是有点意思的,屈原感情线还挺虐的。
啦啦啦,完美,喜欢( •̀∀•́ )~千玺弟弟好帅,哈哈哈,萌萌的~
演员和剧情不予评价, 但至少美术有努力在做, 戏服和配饰都不是2元店买来的, 对于国产剧来说,还是值得鼓励的。
我是水军,
差, 差, 差, 不能更差了....!
一般
感觉挺好看的呀,服装,演技,剧情都很好,特别是那背景音乐,听着很刺激,振奋……
看着有许多bug
思美人这剧组油猫饼,你都找了乔振宇这样的演技派演楚怀王,为毛线要找马可、张馨予这样男女主来尬演?演技好的都只能给鲜肉作配,这是什么道理!
喜欢莫愁的素衣长发,简单发饰,配乐都很好听,看到有一张好看的剧照下面有一条评论说“满身的娼门气。”嘲讽演员本身也就罢了,仅是个虚构角色,何必刻薄至此。
为了乔乔和四字弟弟~
感觉应该学习一下历史知识了
这个。。。真的。。。看得我有点难受 不过意外发现张馨予颜还不错
清楚地记得这个剧接档人民的名义,硬把5%的收视拉到扑街,还有各种搞笑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