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默杀

默殺:無聲之地,A Place Called Silence,默杀(2022版)

主演:尹馨,廖宸颐,纪亮竹,黄健玮,张世,李沐,庹宗华,刘引商,吴慷仁,施名帅,高英轩,张少怀,谢盈萱,陈珮骐,马力欧,钟采轩,罗光旭

类型:电影地区: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新加坡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2

《默杀》剧照

默杀 剧照 NO.1默杀 剧照 NO.2默杀 剧照 NO.3默杀 剧照 NO.4默杀 剧照 NO.5默杀 剧照 NO.6默杀 剧照 NO.13默杀 剧照 NO.14默杀 剧照 NO.15默杀 剧照 NO.16默杀 剧照 NO.17默杀 剧照 NO.18默杀 剧照 NO.19默杀 剧照 NO.20

《默杀》剧情介绍

《默杀》长篇影评

 1 ) 愿无人沉默

上影节选到了好片,我个人观感是五星。

这一场在天山,还是导演见面会场次。

见面会上才知道原来默杀源于导演在研究生时期看到的社会新闻的想法,然后用电影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其实是真正的柯导的处女作。

说回到电影本身(有剧透,高能预警),我个人觉得最抓我的地方其实是连环杀人凶手本身其实也是一位父亲,我觉得他在没黑化之前在学校端着蛋糕本来是要给在特教班的女儿过生日的,但却目睹了惨剧,然后奔向自己的女儿,却再也得不到回应,那个情绪的张力,让我很绷不住,我觉得这个表演的情绪非常真实到位;当然这是一个细节,从整体来说,前半部分看着是一个合格的犯罪惊悚片,我个人觉得镜头感也不像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导演,尤其是场景和镜头质感,我觉得很到位,有一种脏脏的高级感,而后半部分的不断反转,虽有一些分量堆叠过重之感,但也让节奏和张力在最后达到了高潮,故事的反转也让我有一种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之感,而在福的一句“她自由了”,让我有一种向死而生的感觉,让全片最后不完全是一种灰暗的基调了,我挺喜欢的。

升华一下,我觉得默杀的“默”字,也给了我一些体会,如果李小姐在发现学校的四大天王在欺负特教班的学生能够极早制止,如果校长能够更早的不纵容自己的女儿,如果李小姐能在二婚中保护好自己的女儿并及早勇敢的站出来。。。

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但但凡有一个人站出来不沉默的话,后面的恶的链条或许就会被斩断,在这里面成年人应该承担起责任,因为青少年并不能完全认识到恶的后果,他们只会通过试探大人的反应来划定自己行为的底线,直到给自己敲响了丧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古话早就告诉了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恶。

愿我们都能被公平善待,愿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成长,愿我们面对恶都能站出来,不再沉默!

 2 ) 整剧阴霾且压抑

《默杀》,坦率的讲,不怎么推荐,整片比较压抑,且整剧内容在

传递的信息绝对不是积极向上的,故事开篇是某女子中学聋哑女生被其他女生欺负,然后欺负人的女生相继被杀,校工是犯罪嫌疑人,而之所以杀掉这几个经常欺负人的女生,是之前校工的女儿也是因为这几个而死,给校工通风报信的是聋哑女生,而聋哑女生从小被其母虐待,而其母又遭受家暴,又把其父杀死埋在桔子树下,该剧不宜年轻人观看,影响他们对生活的憧憬及期待。

 3 ) 一段公案

看豆腐渣工程新闻,突然想通了这两年观众和影视公号都难以厘清的一段公案:为什么《默杀》在短短两年内,被原版导演以几乎全篇一比一复刻自己抄自己的方式,换演员重拍了一遍,然后才能在内地公映?

原版《默杀》本已在2023年6月就顺利参展了上海国际电影节,说明肯定是没有原则性大问题的,顶多需要通过各种成熟的“技巧”修改一下,怎么会最终闹到要全篇回炉重拍才能上映的呢?

几个流行的的原因都有难以自圆其说之处:原因1.男主演员黄健玮2023年6月之后卷入多起猥亵旧案,被台湾咪兔运动批斗为“劣迹艺人”,导致影片无法继续发行。

此说难圆之处有三:一是时间对不上,猥亵事件从2023年6月发端到发酵历时一年多,确实影响了影片在台湾本地的发行,但内地这边因为对咪兔和对岸话题的双重打压,几乎没有媒体或观众炒作此事;二是该角色虽是男主,但一半以上的戏份都是雨衣背影棒球帽络腮胡戴口罩造型,换演员重拍或者AI换脸都很容易操作,参演重拍版的邢佳栋在《大秦帝国崛起》里就曾全部四十集重拍+换脸过王学兵演的白起。

三是原版虽然在台湾无法找到发行方,但并没有商业纠纷,且在司法对黄健玮做出无过错判决后,原版影片最终也在2024年10月以马拉西亚进口的名义在台湾上映了,而此时距重拍版在内地上映还不到3个月。

原因2:大尺度校园暴力、教会学校的宗教背景、批判性涉警等敏感题材无法过审。

2023年前后正好是同为校园暴力复仇题材的2部《黑暗荣耀》合规正版上线内地流媒体平台,几乎没有删减,说明此类题材已经基本脱敏了。

教会背景和涉警也早已不是问题,重拍版一开始就字幕说明故事背景是“太平洋某岛国”的华人女校,陈思诚团队本来就是“环大陆坏警察”模式的始作俑者,完全可以在原版上稍加修饰,没必要为此全篇重拍。

从最终上映版本比较,重拍版在某些血腥暴力的尺度上甚至比原版还大一些。

今晚在新闻的启发下重新对比,发现两版电影中最重要的校园暴力高坠场景有个细节上的修改:原版的体育馆顶棚天窗是一块薄薄的有通风间隙的圆形玻璃,是存在原始设计缺陷和安全隐患的,本身故事设定也是教会学校资金缺乏体育馆年久失修,所以男主女儿的失足高坠死亡的原因,校园暴力只能占一半,另一半是建筑本身的设计缺陷和学校维护保养失职,也正是因此。

男主之后对校长、神父的复仇也都更有合理性。

而重拍版的体育馆顶棚天窗,虽然也是玻璃的,但却专门改成了金属框架加固的六边形穹顶结构,并且重拍版男主女儿的高坠瞬间是没有给出正面镜头的,通过这个关键场景修改和后续剧情的暗示,男主女儿是不堪忍受欺凌后,自己用力跺碎了玻璃顶棚自杀的,这样建筑设计本身是没有责任的,校方也只有对霸凌行为失察的责任而没有对建筑维护保养不到位的责任。

但就是这一点点修改,导致重拍版男主对校长女儿和教会人员的复仇动机和故事逻辑上就都出现了牵强之处,重拍版评分比原版低,这应该是很重要的原因。

想明白了此处核心场景的修改原因,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非要如此兴师动众的重拍才能上映。

2023年7月和11月,黑龙江齐齐哈尔和佳木斯接连发生两起体育馆顶棚坍塌事故,死伤者全都是中学师生。

电影不但不许联想现实,还要主动替现实涂脂抹粉。

 4 ) 很有幸能在SIFF看到一部大概率只会环大陆上映的中国台湾惊悚悬疑片

#第25届SIFF# 豆瓣简介很有问题,跟剧情也完全没关系。

尽管tpp的简介过于冗长,但至少搭边。

一部牵扯校园暴力的台式悬疑片,误导成了女儿失踪案背后的社会人性原本觉得是一部平平无奇的惊悚悬疑片,最后层层递进的反转又反转,还是有那么点精彩的审查制度真的很大程度在影响电影的内容类型。

同一位导演拍大陆片和台湾片,完全不一样大陆片就是规规矩矩的悬疑推理片,湾湾无论是镜头语言都可以称之为血腥惊悚,还是内容呈现上的尺度也是很劲爆最后的恶女逃脱真的很爽到作为导演内容构思和制作的处女作,不过还是《误杀》这种容易爆票房的商业片才能够上映。

导演要先有商业价值,才好探索一些艺术价值现在看的确有些青涩,剧本也不是多么出彩某种意义上是独立版《嫌疑者X的献身》+为她人做嫁衣的《彷徨之刃》「我只是妈妈」这可以算是华人社会最可怕最变态的一句话,打着为你好or是你最亲近的人,却对你施以不可磨灭的伤害“我老公种的菜”可真是一语双关女儿给我一种文淇妹妹的感觉,演的角色也和《血观音》里文淇妹妹很像。

一直以来都在装哑,华语片很需要这样的恶女形象,看似是个受害者,狠起来才是那个提线其他木偶的操纵者,将手机放进惠君柜子后,出来迎面4个被害的施暴女生那一抹邪笑,有那么点瘆人。

最后逃脱可以算全场唯一好结局张世印象里都是演一些搞笑的角色,这次正经起来演刑警一点也不出戏,真的老戏骨作为父亲为女儿报仇一连杀了4名校园霸凌特教学生的女生,以及知情隐瞒与施暴者蛇鼠一窝的牧师。

但本质他又是善良的上帝啊佛祖啊,这部电影对宗教的描写,让我对于宗教形式难免产生邪教的认知人家小孩意外离世,牧师来了一句“这是上帝的旨意”???

喂喂喂 那这样还信个屁满天神佛啊徐妈(是叫这个名吧)有点搞笑,很多老年人都多少有点拎不清。

敢于独自来找连环杀人犯的李小姐,这样的狠人你还敢跟她上车,还不乖巧懂事。

男主背着牧师上来,躲在边上的徐妈真的很韩式恐怖另外一部上影节《白日之下》讲述了记者报道真相的社会意义,这一部则是黑了一波为了流量夸大其词误导民众的记者。

刑警学长说得对,公仆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了记者没有主流价值观束缚,没有审查制度绑架,创作起来就是随心所欲。

可怜人与可怜人抱头取暖,最后明明那么有能力的刑警只能提早退休,这个世界就这幅烂样了电影不能拯救世界,它只是世界的某一种呈现

 5 ) 沉默,也是一种武器

作为柯汶利的长片处女作导演,本片相当纯粹的探讨了在一个宗教氛围中,在表面信仰坚定实则被现实摧毁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不同关系之间隐藏的罪孽。

沉默竟然也成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最后一样武器,甚至是主动出击获取自由的唯一道具。

作为强剧情片,开头的冲击感和节奏感把不幸坐在第一排观影的我给牢牢掌握。

原本影片到中后段陷入僵局还暗忖有些冗长,没想到下一秒层层相扣直到片尾都有新的信息,片名的“默”,被导演在影片中层层解构,信息量和细节刻画上都做的很精彩。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再这样严肃和紧张的影片氛围里,导演依然执着的加入了许多冷幽默的点,甚至贡献经典台词,调节整体节奏。

警察那边学长这样的角色也给了台词暗示背后发生的一些故事。

角色塑造上来说都是比较丰满的。

尤其是母亲一角,她的决绝和悲剧性显而易见但是这里探讨她和女儿接近于病态的关系和控制欲,也没有完全将她放在完美的正面来刻画,这还是很新的一个角度,也可以在影片中途误导观众,制造迷雾。

以及结局的走向是很早就做了铺垫,也比较合理的罕见的光明走向,令人身心舒畅。

不得不说是值得和大家分享和推荐,也遗憾无法上线的一部好片。

 6 ) 没看出来有什么区别。。。

PS:偶对了,参与霸凌的那几个小女孩长的还都挺好看的,哈哈哈,也算是赏心悦目。

PPS:mmp,最后的爆闪主创名单真是闪瞎了我的眼……

其实我没看出来这一部和之前上的那部有啥区别……也有可能是国内那版太拉跨了?

说出来我自己都不信,明明主线故事一模一样(或者片子偏god的话题似乎更多一点?

),2022版我愣看了45分钟才想起来剧情是啥……唉,整个故事来说2022版比2024版似乎流畅一点,当然了,其实也有可能是因为之前看的也忘得差不多了的原因,咳咳咳。

所以我对这个作品的评价和之前2024版一样。

以下:

坦白说我不喜欢这个片子,一方面是因为故事太过于悬浮,这种单纯的为了反转而反转的剧情,放在其他领域其实倒还好,但是将校园霸凌这样的严肃题材做成这样的反转爽剧,说真的,挺恶心的。

(不知道是哪个傻逼编剧写出来的这个傻逼剧本儿,全员全是杀人犯,我靠,这片子但凡要从小姑娘视角再拍一遍,绝对妥妥的中国版的《孤儿怨》,真TMD,死者死不瞑目啊。

)另一方面,这女性、哑女、家暴、校园霸凌、原生伤害、单亲家庭、 继父强奸继女,这真的是,BUFF都叠满了,果然中国人有独属于自己的霸凌套路!

(以后不许再说“美式霸凌”这个词儿!!!!

哈哈哈,要换成“中式霸凌”,哈哈哈)严肃的说就是,这片子拍出来就是一坨屎,我不否定它的剧本很扎实,但是TMD……就……没经历过霸凌的人看这片子会觉得痛苦,经历过霸凌的人觉得这群编导演都是tmd是弱智吧……真是……一言难尽,不说了PS:这……小彤以身入局,胜天半子????

说这么多其实真的一星都不想给,但是我还是想校园霸凌这个题材和话题能被更多人关注到,索性给个五星吧,希望世界上不会再有受无妄之灾的孩童,也希望这种傻逼电影少一点,以上。

 7 ) 默的做法

2022版比2024版好太多了,无论是视听语言还是演员的表演,都要更好,更别说相互之间的结合了。

这电影主要在于“默”这个字怎么出表达。

社会上的沉默,媒体只是一味的报道,在整个电影当中,媒体的报道没有一点正面的影响力,反而不断的制造恐慌。

这种媒体报道的恐慌,不断给警察和学校施加压力。

警察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会发布虚假的信息,或者透露太多的案情信息,从而影响案件的侦破。

学校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让学生不断的沉默。

警察和学校是在媒体的影响下,两个相互的反面。

应该沉默的警察反而发声,应该发声的学校,发而沉默。

这两个有明显的位置互换的关系,都造成了反面的影响。

从个人层面,霸凌的发生,同学间的沉默。

家暴的发生,邻居的沉默。

都是一个个围绕在身边的个体沉默,导致的群体性沉默,酝酿出霸凌坠楼和错手杀爹事件的发生。

这些个体的沉默都是导致惨案发生的帮凶。

从社会的沉默和个体的沉默结合将,小彤的爸爸,小彤的妈妈,小彤,惠君,惠君的爸爸。

等人推向了悬崖。

那么在最后小彤整场的策划都是无声的反击,最后镜头解密给到了小彤,发而是这个最沉默的人,主动打破了僵局。

用沉默击败沉默。

这就是整个戏好的地方。

形式和内容一致。

观看起来非常的舒服,这种整齐的美感。

 8 ) 万字图解——两版默杀主要区别

当天出资源马上就补了一下,以为会比内地版尺度更大,其实并没有,反而出血量,砍杀镜头,惊悚氛围营造都要更弱化,唯一加强的就是宗教元素,但我对这部分比较无感。

故事结构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叙事逻辑跟一些细节有差别。

1.开片直接出三杀画面,节奏较快,但尺度较小,砍杀时间较短,惊悚感营造不足

2.修屋顶的不是林在福,这样林在福在校庆绑走小彤的逻辑性就差一点

3.这里霸凌小彤的只有安琪一个人,尺度比内地版涂胶水要小,安琪发现了小彤被打的细节,误以为小彤有受虐癖,出现在李涵跟校长提换班时的闪回,这里霸凌没有给啥直接理由,内地版是说李涵勾引她爸校长

4.接回开头三杀的补充,三人是在霸凌小彤时被杀,小彤在场目睹了全过程,有可能是跟林在福串通好的,但没交待这次霸凌的起因经过,出现在女警问话时的闪回,逻辑跳脱,后面也没回补这个坑

5.三个人分开抛尸的,尸体很完整,尺度也比较小

6.明确点出李涵是再婚,陈明章是小彤继父

7.没有说林在福是新住户,悬疑感藏的更好

8.杀安琪这段调色太亮,惊悚感营造不足

9.这个开幕式彩蛋里藏尸很有创意,这个倒吊的惊悚感更足,内地版正吊小腿还勾着,很出戏

10.尸体陆续被发现算个bug,你怎么在不特殊处理尸体的情况下,还藏尸一周,再分开抛尸

11.这里霸凌惠君的尺度也很小,远不如内地版

12.多出了记者的部分,小彤或林在福把手机内容曝光了

13.没有偷拍者跟警官是父子这一层关系设定,而且跟内地版一样,偷拍能拍到屋里的镜头就很bug

14.接回杀安琪时的补充,补了双方的正面对话镜头,尺度也很小,出现在准备杀牧师时的闪回

15.黄健玮这段镜头演技炸裂,连摔带爬

16.尹馨这段镜头演技炸裂,张力十足

17.吴慷仁这段镜头演技炸裂,家暴部分比内地版长一点,尺度大一点

18.多了一段林在福胁迫小彤,两方沟通后才相互帮助,但与给手机那段又有点逻辑矛盾,这里小彤第一次说话了,内地版小彤全片没开口

19.弑父那段是趁他躺沙发时小彤干的,出血量更小,尺度更小,内地版是直接在浴室解决的

20.最后结尾是李涵疯了,在医院假装跟老公打电话,内地版则没疯

 9 ) 国内在去年翻拍过此片,但是力度明显比湾湾的弱一点。总之一切恶果是有原因的。

国内在去年翻拍过此片,但是力度明显比湾湾的弱一点。

总之一切恶果是有原因的。

国内在去年翻拍过此片,但是力度明显比湾湾的弱一点。

总之一切恶果是有原因的。

国内在去年翻拍过此片,但是力度明显比湾湾的弱一点。

总之一切恶果是有原因的。

国内在去年翻拍过此片,但是力度明显比湾湾的弱一点。

总之一切恶果是有原因的。

国内在去年翻拍过此片,但是力度明显比湾湾的弱一点。

总之一切恶果是有原因的。

国内在去年翻拍过此片,但是力度明显比湾湾的弱一点。

总之一切恶果是有原因的。

国内在去年翻拍过此片,但是力度明显比湾湾的弱一点。

总之一切恶果是有原因的。

国内在去年翻拍过此片,但是力度明显比湾湾的弱一点。

总之一切恶果是有原因的。

 10 ) 默杀

柯汶利导演实际上的长片首作《默杀》,非常纯熟的犯罪/惊悚类型片,粗砺的影像风格其实挺像郑保瑞叶伟信等一众香港犯罪片导演,低照度、小景别,剪辑流畅,偶尔用升格表现杀戮场面,色调总是黑黢黢的,间或渗出一点血的红。

不说像杜琪峯是因为他在另一个段位,很多作品拍得精致且艺术,台词量低,转场也不快,镜头叙事性极强。

而柯导目前仍然属于粗暴生猛那一挂,但完成度不俗,可以提供爽快的视听体验。

女主想象女儿遇害场景的平行蒙太奇、DV风格手持摄影;男主发传单的长镜头调度,打造木船时的配乐和音效剪辑,都很见导演功力。

案中案的结构营造了有层次的悬念感,虽然分开来看,家暴和校园霸凌都不算新颖的主题,但糅合在一起,就支撑起了较为饱满的剧本骨架。

影片的张力没有随着第一重悬念的解开逐渐瓦解,而是用新的戏剧冲突重新牵引住了观众的神经。

有悬疑属性的片子不便说太多,推荐肯定是推荐的。

对犯罪片来说不算血腥,没有虐杀戏,但有一些露出眼睛的尸体镜头和大量出血的暴力场面,大陆院线即使上映也大概率会剪掉三五分钟,所以能在影院看全片很是欣慰。

非常有趣的是自己抢的票不好,前排把角,画面畸形,看校长的脸快变成暴走漫画了。

走到最后面发现入场台阶尽头有个小椅子,是员工偶尔引导观众的时候用的,问了工作人员说可以坐,于是就坐在墙角看完了。

一百来人的小厅,这个位置的观感竟然还挺不错。

在此感谢那位工作人员,和那把小椅子。

《默杀》短评

25th#SIFF#第二场。原来《默杀》才是柯汶利的长片处女作。从具体执行来看,视听语言已经相当纯熟了。影片融合了校园霸凌、家暴等诸多社会议题,导演有意识地运用恐怖片的手法来处理现实主义题材,这与故事的底色非常契合。全片氛围到位,节奏利落,悬念贯彻到底,层层的反转既提升了观赏性,同时也揭露了人性之恶,并直指「罪与罚」的主题。从本质上看,这是个复仇故事,它模糊了善与恶的界限,以暴制暴,撕破黑暗,窥见光明,让人在极度冷冽的氛围中感受到一丝温暖。值得一提的是,老太太的角色有不少黑色幽默戏份,也有表意:旁观亦是罪恶。

5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夏日国际电影节#所有的悬疑部分都强行闪回解释动机。又想要悬疑压迫感,又硬塞笑点。妈妈的战斗力好强。一个简单的复仇故事加了太多议题进来,显得非常刻意和生硬。谢盈萱出场很惊喜。

10分钟前
  • 留下来
  • 还行

你们在哪里看的?

15分钟前
  • 正在输入
  • 推荐

剧情反转在意料之中,镜头调配和色彩很棒,加一分给福禄寿豆豆的片尾曲《你可听见了嘛》!豆豆熟悉的声音出来的时候才发现是她们的歌,差点流泪了,带有宗教色彩的歌词太适合这电影啦!

20分钟前
  • Yoshik
  • 力荐

相比于《误杀》有陈思诚全方位的监制把控,这一部《默杀》才算是柯导执掌大权的首部长片。有着之前被外界盛传的“好看”传闻下终于能在出现资源后一睹真容,结果发现这部原版的观影体验甚至不如去年上映的国内特供翻拍版。可能就是因为有再次翻拍的机会,柯导才会在许多细节的处理上精益求精。虽然两部电影在很多镜头前几乎是1:1复刻的关系,但原版明显更加强化了宗教的比重,但好像整个宗教也只是个勾人的符号并没有很好的能和剧情联系上。相比于内地特供版对许多演员的夸张化处理,原版则明显克制收敛了很多,但奈何架不住跳脱的剪辑和过快的时间安排导致让很多角色没能拥有内地版更加细腻的刻画空间,这也许就是原版不如内地版的最大原因。

24分钟前
  • SC🏀
  • 较差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人在绝境下的力量,否则终将自食其果,当然,与人为善应当是为人处世的首选准则,若做不到这点,至少不要辱人、欺人,因果报应,屡试不爽,莫种恶因,得恶果。

29分钟前
  • 深海石
  • 推荐

真正的好电影不需要高大华丽的视觉制作源于生活好的剧情才叫电影,学校霸凌这个常见的题材能拍的剧情起伏跌宕又有以暴制暴有这些就叫好电影了。

33分钟前
  • 不要伤害杰西卡
  • 推荐

是个简单而直给的故事,少女的一出巧妙的借刀杀人。但画面色彩暗 剧情衔接和推进突兀 人物的情绪来得莫名其妙 就没个正常人。最后的巧思大概算是“这是我老公种的菜了” ,有点子幽默,但看得很累

37分钟前
  • Joyce鱼样年华
  • 较差

风太大,特地等原版,两星有余

41分钟前
  • 大胃
  • 较差

用老公种的金桔就是好吃。2o25.2.19于田村山南路

43分钟前
  • 八宝山火葬场
  • 推荐

就是一模一样…不用浪费时间了,甚至大陆版拍的更好更精致,湾版看起来穷穷的

46分钟前
  • 我不想去远方啊
  • 较差

“沉默杀人”,沉默的堆积最终会引发震耳欲聋的后果。李涵、徐妈、校长、保安、偷窥男、甚至处处宣扬神爱世人的牧师都在沉默,这种现象蔓延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最初由礼堂滴落的一滴水开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雨也越下越大,最终几名霸凌者和陈明章都死在滂沱大雨中。

50分钟前
  • 日生辛瓜辛
  • 推荐

2023 金鸡影展|据说是六七年前就拍好的,后面补拍了一些镜头。有演员的表现问题(说的就是妈妈),也有导演的慢镜头自我陶醉原因,前面所有的剧情都入不了戏。直到吴出场…… 映后导演说没有2的话女主就还有个美好人生有笑到。片尾曲惊喜,没想到在这里再听到福禄寿。

51分钟前
  • 時錐
  • 还行

先看的翻拍,后看的原版,完全没有区别,这钱真好赚。

54分钟前
  • 休止豆
  • 较差

有点羡慕我朋友的,没看新版直接看的这一部

59分钟前
  • 一只混乱的喵
  • 推荐

花圃被挖开时,女孩也得到了真正的自由,男人没说谎,她一直被“埋”在花圃里,从噩梦开始的那刻。没有多高级的东西但足够踏实的一部电影,比许多故作高深或者无意义炫技的电影好太多,是可以继续期待发展的导演。-2023厦门金鸡

1小时前
  • 林莫得意斯康
  • 推荐

7.5/10,六点几分不至于吧😳

1小时前
  • 枯藤小树
  • 推荐

其實是個特別簡單的復仇爽片,而且還不需要字幕結局收尾,但目前8.4有點太誇張了。

1小时前
  • 水怪
  • 还行

【SummerIFF2023】精彩但是要素過多,有點重點失調:沈默殺人,上帝無聲,性侵家暴霸凌擺在一起著實有點過了,到最後又變成一個救贖的故事。很多反轉很多鋪梗,可能做成電視劇會更好,插敘也會更自然。

1小时前
  • 橋本喵
  • 推荐

没人靠得住只能靠自己,假装文明众人,人物明显有很多支线,但是没看见开始结果

1小时前
  • 心灯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