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忽至
...Y de Pronto el Amanecer,And suddenly the dawn
导演:西尔维奥·盖约齐
主演:胡利奥·晶,塞尔吉奥·埃尔南德斯,马格达莱娜·穆勒
类型:电影地区:智利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7
简介:年迈的作家潘乔·维罗索回到家乡追忆往昔、寻找写作灵感,在儿时好友重聚和回忆的双线叙事中,一群人的命运、一个时代的画卷徐徐展开。影片采用第一人称,过去和现在双线交织的叙事手法,用如诗如画的影像和语言展现了智利的乡村,以及一代人是如何在传统和现代的冲击中成长的。详细 >
长大后回老家收集故事,说实话没看懂
因为这片子的叙事手法和我拍的片子相似,才看的这部电影。整体挺棒的,以作家写自传体小说为起点,逐步展现儿时/童年的记忆与现在的惆怅,最后展现了和老友的争执与和解。片子对男主塑造非常完整。潘乔青年时期作为一个写死亡悼词的诗人,有着自己积极善良的心态,有着对死者的尊重。潘乔描述自己的过去时又想着自己能飞,成为童话里的故事。同样,片子很好平衡了童趣、死亡、爱情,最诙谐幽默的莫过于面对心爱之人被抢走,对心爱的人说我们需要“孩子”作为盟军了。展现过去部分的调色风格偏黄偏朦胧,与冷冰冰的现在形成鲜明对比。导演在映后交流中说了拍摄的初衷,源于50年前去过智利最南端岛屿的记忆,他与一个在当地成长的作家合力完成了这个故事。主题虽然凝练不深,但是片子却带来了一种过去与现在交织的奇妙感。
花三个小时看这些破事我真是疯了。人生建议:如果你不是特别有名的,请不要写自传,更不要拍出来。
7.8低了,值个8.5吧。喜欢智力乡村的色彩。还有那段属于卢西安诺的音乐。
非常好看!色彩,构图,还有美丽的智利乡村!别那么老了再开始寻觅吧,记忆里的遗憾就当做某种恩赐好了,就像《路边野餐》,原来的归原来,往后的归往后。
生活对你苛刻,你不必一直当英雄,也可以像其他普通人一样,在普通的地方,过平淡普通的生活
太抽象了………全程想看懂但是看不懂😢 觉得这种善恶喜厌还有人物都鲜明的题材更适合编成舞台剧🤷🏻♀️
终于借着爱奇艺送的会员把这个看了
看了半小时实在看不下去了,一看才看了1/6…除了风景很美没有其他想说的
南美文学性的气质;充斥着诗意般现实主义。从三个不同时期的自己出发叙述。前后部分风格切分,前半部分儿童时期的幻梦,后半部分的现实沉重,三小时过长讲的过于杂碎,使得充满美感的分线人物有点迷乱,被海卷走的捡螺女,藏在树洞下的“精灵”,带着面纱的女巫,死在追光中的父亲…等等,但是作为回忆录真的的美的太朦胧了。
充满诗意,多次落泪,太美。
哎,看一半没看下去…
死亡诗人继承了错误的名字,重返故里填补过去的空白;扔掉堵耳朵的蜡,要与塞壬一同高歌;没有面孔的女人,树下的精灵,拾贝小姑娘消失在海浪里,爱情同盟永不出现,谁也逃脱不了白色恐怖的滴答秒针……南美魔幻现实的诗意盎然
要静下心来慢慢看的文艺片,过分诗意啦
这年头还有人这么拍电影,很老派的气质,像是1970年代的老片。这样的电影其实很不讨巧,一方面有着鲜明的作者色彩,一方面故事情节又有着很强的类型片技巧,讲一个老头终于有勇气回到故乡,直面内心的恐惧和遗憾,故事从头到尾使用插叙的方式,对白诗意,细节处理耐人回味,是一次很享受的观影体验。
本质上所有的自传都是自恋的衍生品,可这样的衍生品是有其意义的,不然活着也没有意义。
开始以为是地久天长 中间觉得是罗马 最后发现是索尔之子 片子风格老派略显冗长 但是人物形象丰满而且很有质感 成长和历史杂糅在一起 那是那一个人的人生 放下该放下的 记得该记得的
面世两年还没有资源流出的原因纯粹是因为翻译太难太多了吧。双线叙事加上近200分钟的时长,其实容量比较稀薄,故事情节也可说是老套平淡,不过观影时间并不觉得漫长,海岛上极具风格的老建筑,优美的异域风景,入戏的演技。也许导演最想传达的是乡愁和回忆和解的独特味道吧。
长达三小时20分,像一首忧伤的散文诗,贯穿影片的是凄美的音乐,静谧的智利乡村风光,颇具文采的独白。除了部分镜头稍有刻意和部分节奏驾驭有点不足外,整部的观感很不错,甚至可做风景宣传片和风俗考片。另外其实更喜欢前半部分,后面Rosita的部分风格和前面有出入。7.5分另外跪求原声。
上一部智利电影还是《那年阳光灿烂》,本片拍得不算好看,前半有点魔幻色彩,后半太过矫情有点让人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