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情节很简单,应该是为不到12岁的小朋友创作的但是适合所有长不大或不想长大的人,还有那些摸爬滚打多年心已经早已枯萎找不到一点童真的感觉的,其实在这里面,也能找到最简单的快乐吕克贝松从来不乏创意,再加上神来之笔似的笑料让你在惊讶和笑声中合不上嘴。
而这部运用大量3d动画技术制作的超现实童话故事又绝对是自第五元素以来最有想象力的一部!
不管是充满神话色彩的剧情设置,3d人物场景设计还是那充满戏剧性的丰富的角色性格,都是惊喜!
这可是小吕同学号称作导演的最后一部电影了,如果他足够信守诺言的话,也许会专心作他的制片或是监制,挖掘一批像他那样具有创造性的导演既然我们没有机会去电影院欣赏他的其余9部作品,这最后一部也是完美的结尾就一定要支持以下啊!
应该做到:电影院正价观看亚瑟一次有能力者不防:请最好的同性朋友再看一次+让男/女朋友请自己看一次另特喜欢本片和小吕者:期待金版D9早日上市吧,还有吕克10部全集不久之后应该也会面市哦
说说《亚瑟》吧。
看完它我只是深深的体会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我真的老了。
曾经这样经典的剧情我会看的目不转睛,可是现在看来却真的很想骗小孩子的把戏。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巧合?
成人世界有怎么会赋予一个十岁的孩子这样那样的使命?
一千岁的公主和十岁的小男孩相爱?
坏蛋捉住了他们却只是说几句俏皮话就放他们自由逃生?
国王和臣下没有任何的区别,不高高在上也不机制多谋?
诚然每个孩子小时候都会幻想自己是英雄,身上肩负这重大的使命,在魔法奇幻的国度里斩妖除魔,拯救世界,但那真的只属于十岁的幻想,而非现实的世界。
大人们是不会喜欢这部动漫的,不是因为他们不理解,而是因为他们看得太透。
不过话说回来,影片中有个小细节确实让我印象颇深,就是小男孩回到现实世界后用一颗网球摧毁了整个邪恶王国。
当看到这一幕时,我脑海浮现的句子竟然是“当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不是吗?
看似恶魔的M,强大而危险,蛮横而邪恶,他拥有可以让其他七大王国颤抖的军队,可是也只是在毫米王国的世界里作威作福,一旦在更大的世界出现,他也不过是一个厉害一点的小蚂蚁。
现实生活不也是如此吗?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有些人穷其一生只知道邻里街坊鸡毛蒜皮的小事,有的人世界各地经营投资享受无比广阔的人生,眼界决定生活,生命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关于邪恶的M,却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邪恶.他看起来没什么可怕的,除了长相丑陋,除了尖尖利指挑食晚餐的恶心,除了一些贪婪无休的欲望...就是这么有点恶俗而已.曾经是个英雄,被胜利冲昏头脑,在自我膨胀的欲念中逐渐堕落沉迷.他不可怕,却是可悲.他曾经拥有创造一切的力量,也许当初他也曾经像亚瑟一般跋山涉水去探询理想国,他当时渴念的也许并不是财富与权势,他也许曾经同样爱上过另一个赛琳娜...可是,无止的欲念摧毁了他自己,与邪恶的交媾让他彻底腐化,沉沉坠入无底深渊. 这个邪恶的M,相比别的恶魔,更多面一点,更立体一点,也许就是更现实。
总之这部影片更适合孩子们去看,如果你已经童心不在,还是选看别的片子吧,因为我们已经体会不了那份纯真,那对世界的无尽幻想。
我们真的已经长大。
打的分主要代表的就是我的情感分和影片的技术分!
做得实在是太棒了,就喜欢国外这样做片子:看似是针对孩子们的可是老少咸宜!
:)大人来看也根本不会觉得幼稚,这就是电影文化啊……向大家极力推荐,我现在还在等会不会出珍藏版的盘呢…………
说来也好笑,这部片子竟然是在越南看的。
去年春节,我和老婆自助游到了越南会安,一个像丽江一般充满小资情调的小镇,却比丽江幽静。
小镇到处是被恬静安详的植物包围的酒馆和餐厅,以及散漫的人。
由于是自助游,我和妻子没有人管,到了会安租下了旅馆,在就近处吃了PHO(越南米粉),恰好碰到两个讲中文的游客,连忙上去攀谈,得知对方是马来西亚人,一男一女,男的是新加坡的摄影师,很健谈,讲到越南似乎如数家珍,我问他会安有何好玩的,他便说,如果去过中国的丽江,这里就没什么意思了。
“那顺化呢?
”我又问。
“顺化?
如果你去过中国紫禁城的一个角楼就可以不去了。
你们还没去河内吧,河内一定要小心出租车宰人,我推荐你们去河内的巴沙,哦!
不过如果你们去过云南的元阳,那里也可以不去了!
”他斩钉截铁地说出这番话,让我和妻子面面相觑,突然对此次旅游的意义充满了疑问。
马来西亚人看我们这种表情,似乎为了弥补,连忙给我们推荐了一家会安的小餐馆。
他拿出一本旅行书,把书翻开,那一页有他给我们推荐的那家餐馆介绍。
“你看,这家餐馆很出名,如果不去才算是白来了。
”接着,他左指右指,推着我和妻子懵懵懂懂地去了。
其实会安也没他说的那么无聊,那里遗留了一些古老中国的痕迹,很多当地人都是中国人,保持着汉族的传统,咖啡馆和小酒馆也有特色。
马来西亚人推荐的那一家,有对老外母女在里面跟着厨师学炸春卷,嘻嘻哈哈的,手忙脚乱却也自得其乐。
可惜会安的确太小,我们逛了一上午,基本就逛得差不多了。
下午天气炎热,本来睡了午觉准备出去走走,一打开门,一股热浪,实在没了出去的勇气,于是打开电视乱翻。
正好就看到几个古灵精怪的精灵在里面跳来跳去,看起来挺好看的。
越南的电视有很多欧美台,有几个台老演电影,不过都没翻译,全是英文。
还好,光看图片也能了解个大概齐。
这部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就是我和妻子凭抽象理解观看的影片。
不过我们算是看了一部真正的原版电影,连字幕都没有。
那天下午除了看这部电影之外还看了两部电影,但其他两部我都忘了什么电影了,唯独对这部电影印象很深。
虽然电影的对白听不怎么明白,但情节我觉得不错,后来回到国内,一天无意中又看到这部片子,才知道这部片子的中文名字。
很多人评价这部片子的艺术性、美学意义和哲学内涵抑或其他,而这部片子对于我而言就是2008年会安慵懒的一个下午,外面阳光明媚,屋内虽拉着窗帘,却依然光影斑驳,一把老旧的吊扇,一台咕咕作响的空调和躺在床上两个聚精会神看电视的人。
我又忆起那房间的味道,想起沉淀在会安里的那份思绪,虽然前途已经被马来西亚人批驳的一无是处,而我仍然充满期待。
当我在会安小旅馆里看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的时候,我一边欣赏的剧情,一边期待我下一个旅行目标。
而会安,也并没有在与丽江的对比中渐行渐远,相反,却越来越在我心中清晰美妙起来,没有浮躁和喧嚣的会安,在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的陪伴下,让我对旅行有个一个新的认识。
傍晚时分,当我和妻子再次走在会安宁静的街道,街边亮起了灯笼,店里的小贩仍然顽固地做着各种手工艺品,当我们路过一个家庭旅馆的庭院,看到一个戴着眼镜被三四个小孩围着修自行车的老大爷恬然自信的表情,才发现,会安的美,原来就在这里。
开场发现中文配音,顿时感觉很不习惯,虽然原版法文估计也听不懂,但是总觉得怪怪的,加上亚瑟进入小人国之前的情节相当的没意思,所以隐隐有失望涌上心头。。。
然而,熬过了最早的20分钟,故事一下子脱胎换骨了。。。
小矮人太可爱了,而主角长了一脸的雀斑不说,连小人公主脸上居然有泪痕+雀斑妆!!!
爱死我了。。。
接下来马上恶搞了石中剑的故事,让我开始傻笑。
亲吻的时候耳朵一阵乱舞。。。
公主胸衣的带子问题。。。
上发条的逃命玩具车。。。
唱机上的舞蹈格斗。。。
让人意想不到的笑料层出不穷。。。
还有真实世界和小人国的世界结合之秒是之前怎么也想象不到的。。。
公主太可爱了!
很独立的一个女性。。。
卡通片里面这样评价,似乎本身就很搞笑。
晤~法国人拍的动画片的确和好莱坞的有人文气息。
或者说,公主就是一个野丫头,有点傲慢,有时又很聪明。
只是,只要卡通人物退场,影片就立马失色。
里面最有趣的角色全部是卡通角色。。。
真人部分真的不好玩,虽然编剧也竭尽全力地让每个角色没心没肺地搞笑,但是结果让人失望。。。
美中不足。。。
特别推荐:中间部分,有个小角色是讲广东话的,这个配音实在是神来之笔,绝赞!
只要这个角色开口,就是全场爆笑。
滿京城都沒找到一家放映原聲《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的電影院,于是只好去看了中文版的。
這是我看電影的怪癖吧,要看原聲的,何況《亞瑟》有麥姐,有DAVID BOWIE,還有Snoop Dogg。
不過中文版的配音還是很贊的,主要是,編譯的腳本寫得不錯,比如那個“包里裝了什么咚咚”,還有京腔的“再見了您吶”,還有在小河溝里的那段粵語對白“冇悶忒啊”,都好搞笑!
而且如今的中文配音終于能夠按照英語發音來讀人物名字了(比如影片一開始外婆大吼一聲Arthur),以及一些很細節的“OKAY”、“Hi”,若干年前還是會被生硬地再翻回“好的”、“你好”的。
同時,中文版沒有玩明星的噱頭,配音演員都不是什么大腕,而且給Selina還是媽媽配音的狄菲菲同時也是配音導演的說,贊等有了好一點的DVD,還是要看原聲的。。。
特別是DAVID BOWIE……還有配樂,很熟悉的就是那段PULP FICTION里的舞曲,后來在公主打架的那場戲里還惡搞了那個舞蹈。。
好玩好玩 轉念又想了一下,PULP FICTION是Quentin Taratino的作品吧。。
還有max的造型,應該是按照Snoop Dogg來的吧【其實俺也不清楚他長啥樣,俺對R&B不是那么感冒的說】——嗯,想起國產的《寶蓮燈》里二郎神的造型也是按照姜文來做的,雖然畫風還是有點呆板-。
-電影里的3D做的好漂亮!
http://www.blogcn.com/User4/firenze/blog/51531435.html
Luc Besson的电影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让人感动的痛彻心腑的,例如《碧海情深》《杀手利昂》;另一类还算好看,但是不能让人那么动心,例《第五元素》。
《亚瑟》这片子,看之前就觉得应该属于第二类,期望值不是太高,甚至做好了失望的准备。
不过真的看下来,感觉却远远好于期望值。
《亚瑟》的故事其实并没有多少新意。
真人与动画的结合在《兔子罗杰》的时代还算新鲜,而到了现在几乎所有需要面对的问题都被解决了。
缩小的人物在平时熟悉的环境中冒险,这是《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的主题。
而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同时面对危机,依靠孩子对危机的化解来拯救成人世界,这是大量儿童电影中出现过的主线,因为这符合孩子们作英雄的梦想。
至于一个能干而出身尊贵的女主角和一个出身平凡而更加能干的男主角,这是《星球大战》系列的伟大传统。
这些元素放在一起就成了《亚瑟》。
照理说,应该不能给人什么惊喜了。
然而《亚瑟》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的人物和细节。
不仅几个主要人物,亚瑟和公主刻画的活灵活现,而且一干配角,亚瑟的奶奶、国王、酒吧老板什么的,都非常有趣。
而且人物形象设定,我个人感觉是非常可爱的。
亚瑟的雀斑和蒲公英头发都让人印象深刻。
电影中的细节异常丰富有趣。
例如国王的坐骑啊、酒吧的唱片什么的。
所以整个观影过程非常抓人,很容易入戏。
我看得非常开心。
而电影的弱点在于,他的故事结构太简单了。
虽然细节丰富好玩,但是凑在一起,却没有讲出一个精彩故事。
或许还是把目标观众设定为低龄儿童了吧。
另外,这片子的国语配音不错。
我有一次是被配音逗乐的。
而且在估计如果是看原音,那段的妙处我可能理解不到。
IMDB得分5.1(613人投票),我打7分。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人家十岁就已经学大人拍拖打波,还海誓山盟.早熟吖...也许孩子还看不懂里面的性暗示对白,不过有一天他们会明白的,而那些无耻的大人们就躲在角落里嘿嘿地偷笑!故事结构很老套,日本早期奇幻动画用烂的套路,虽然视觉部分很精彩,不过要真的想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建议还是看拇指姑娘或者爱利丝漫游仙境.花小妖说,视觉上的震撼,是可以随着科技和时间被替代的。
但思想在你心房上划过的痕迹,却是无法轻易被磨灭的。
很赞同,而影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郁金香里面睡觉的一幕,塞琳娜辣手摧花,倍培塔倒头便睡,早上醒来塞琳娜走出花房都有种美仑美幻的感觉,印象深刻.要是可以做成桌布就好了...成功的奇幻作品总能给予人更为巨大的想象空间,去揭示和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儿时每看完一部奇幻动画,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那些梦幻般的场景和居民,做梦都想着到"那个世界"生活,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成熟起来,这样的梦变得越来越少.从这一点看,亚瑟的迷你王国做得还不够,商业因素太重,对异世界的生活描写仍然不够深入和细致,这就很难让人产生更多华丽的幻想和联想.看完后并没有一种生活于其间的冲动,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观察身边事物的微观角度,也许一些人,在路过一个小水洼,一小块荒草地的时候,会去关注或想象一下这一砂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内在本质.有人说中文配音的亚瑟配得不好,明显的青春期嗓音变化,但亚瑟才10岁.这个我倒没有感觉出来,不过塞琳娜的配音值得一提,=======詹佳=======上海电影译制厂演员综艺节目电视及广播主持人。
1984年出生,籍贯上海。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青春甜美的形象,同样甜美动听的声音,6岁时便开始文艺之路,参加各类广告及电视剧的拍摄,以及电影电视的配音至今已有几千余部。
主要配音作品《ET外星人》、《精灵鼠小弟》、《狮子王》、《亚瑟和迷你王国》、《孽债》、《剑鱼行动》、《上海一家人》、《哥斯拉》、《芝麻街》、《三毛流浪记》、《极地特快》、《加菲猫》、《蝙蝠侠》、《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穿普拉达的女王》、《博物馆奇妙夜》、《甲贺忍法帖》、《哆拉A梦大雄的恐龙》、《哈利波特》系列等。
主要广告作品《舒服加》《百事可乐》《KFC》《海尔冰箱》《龙凤食品》《马自达汽车》等主要影视作品《天才的杂技演员》《浦东歌谣》《欢乐家庭》等 (转自百度百科)长得也挺甜美可人.
作为一个欧美动画电影迷,基本上我是不会错过每一年的动画佳作的,这两年3D技术突飞猛进,随着潮流特别迷恋皮克斯的作品,像《超人总动员》《赛车总动员》都是我的心头好。
至于吕克•贝松高调宣扬的收山之作——《亚瑟和迷你墨王国》更是不容错过了。
但之所以想要表达一下自己的观感,是因为在看过影片后,对当下人们对这部电影似是而非的轻视和漠然深感不平,因此要试着以我粗浅的喜爱和认识为这部电影正名。
一、童心不容易童心是一个说烂的话题,但回过头想,能在一部电影里真正体现出童心,真是难而又难。
《赛车总动员》里有童心,但说到底它更是成年人对童年的缅怀,当悠扬的美国乡村音乐响起在破败的66号公路上,很难说如今的孩子们能够得到等同于大人的情怀。
《美丽人生》里有童心,老爸为儿子所营造的战争游戏让孩子看到了人生的美丽,虽然我们都被感动,但这种美丽实际上只是一种欺骗。
《亚瑟和迷你墨王国》里面有着吕克•贝松童年时代一半的自己(吕氏自语),而另一半是他试图满足当代孩子审美喜好的童心。
他所营造的神奇世界不是成年人的视角,而是搭建在回溯到自己童年之后,反观当下孩子内心感受的基础之上的,这个难得的叙述视角的正确,决定了这是一部真正为孩子而拍的好电影。
看《变形金刚》长大的一代是幸福的,因为《变形金刚》满足了半大男孩的全部梦想,虽然它的质量看起来不怎么样。
同样,看《天线宝宝》的三岁小朋友也是幸福的,因为那里有他们的大乐趣,虽然在很多人看来简直就是弱智。
二、难得的新意《亚瑟和迷你墨王国》的世界是每一个时代里每一个孩子所梦想过的世界,亲近泥土和草地时,我们都曾对那个神秘而黑暗的世界有过不切实际的幻想。
吕克•贝松为我们还原了这个幻想,而且美轮美奂。
在菜地的深处,不仅有蚯蚓和大青虫,还有梦幻般的小人和邪恶的坏蛋。
小人国里有漂亮的公主和淘气的王子,而坏蛋想要统治整个地下王国,却终于被变身王子的亚瑟所打败。
故事看起来有点庸俗,但这个自古不变的人类的童年主题绝对是百说不厌,代代流传。
问题是如何说出新意,并非标新立异,而是符合当下儿童的审美认知。
吕克•贝松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做到了这一点。
迷你墨王国里的人物就是当下儿童的缩影,如果说善良勇敢爱幻想的亚瑟还没出什么大格的话,那个酷酷的塞琳娜公主却是一副新新人类的模样,她敢在亚瑟面前拿自己的胸脯开玩笑,也敢在危难时刻与亚瑟一吻定情。
而屁屁的倍塔爱耍宝、重情义,也像极了现在的某些小屁孩。
三、出色的效果《亚瑟和迷你墨王国》的特效体现了不同于好莱坞华丽风格的质朴感。
将现实中的景象和3D技术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奇幻而真实的感觉。
说实话,它也许没有《赛车总动员》那种超华丽的技术,也不如看《超人总动员》时感觉每一个角色都有演技,但这种真人与动画的结合——并非《空中大灌蓝》那种人与动画出现在一个画面里——还是十分具有梦幻感和真实感的,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感受在电影中有着神奇的交叠,而且一点也不显得生硬,即使弗雷迪•海默饰演的真人亚瑟与3D动漫亚瑟的长相有着巨大的差异。
四、还是那个贝松有人说吕克•贝松是法国的斯匹尔博格,这更多是从他监制了无数烂片的角度来讲他对法国电影工业的贡献,我觉得从电影观念和个人喜好的角度讲,他更像是蒂姆•波顿,虽然他没有波顿走的那么远。
吕克•贝松是那种具有真正电影天分的导演,他无需苦大仇深般去讲述故事,却同样能够给我们带来感动,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爱《碧海蓝天》《杀手莱昂》的原因。
其实我更喜欢《第五元素》这样凌厉而另类的片子,其中的奇思妙想也许会令人不快,但绝对不会让人失望。
《亚瑟和迷你墨王国》里面正是有着类似于《第五元素》的另类精神和独立态度。
比如亚瑟、塞琳娜和邪恶的玛塔扎德在酒馆里争斗时,竟然出现了摇滚、DJ等酷玩元素,敢在儿童电影里混搭这些元素,吕克•贝松的个人风格依然鲜明。
五、等待被认可的经典天才的导演也许会有不合时宜的作品,但不会有纯粹的失败之作,即便是贝松不怎么招人待见的电影也都独树一帜、并不流俗。
而这部走在个人风格与中庸流畅之间的为儿童而拍摄的作品,在很多人的眼里似乎不复贝松的固有特色,因而有了各种各样的批判,这其实是看轻了他的意图,又漠视了他的苦心。
因为谁又敢说儿童电影是好拍的呢,事实是真正好的儿童电影——融会了儿童的情趣和电影的品质的电影——实在是少之又少。
《哈利•波特》很好,但与其说它是儿童电影,不如说是魔幻电影。
还要补充的一点是,真正适合孩子看的电影也一定适合成年人看。
这里面不仅有纯正的童心能勾起我们的回味,也有返朴归真、大智若愚的人生真意让我们感动。
电影里的世态炎凉在孩子看来是正义与邪恶、英雄与坏蛋的对决,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它让我们明白纷繁复杂的人生有着最简单的道理,而也许只有孩子才会真正认清。
咦,演Arthur的小男孩怎么这么眼熟?
他曾被另一位奇幻大师选中,在《查理的巧克力工厂》中。
《Arthur and the minimoys》,真的很cool,表现在,真人与美仑的动画间自然的切换,在迈克斯的店中很high的高潮,如《指环王》观看过程中的紧张和亲历感,星爷电影式的一贯结尾的畅快和解恨感。
只是,Arthur的动画形象难看了点,也许是法国人的审美,脸上有大麻子,还比女友矮了一截。
赛琳娜公主也没小时候可爱,任性刁蛮,Arthur凭什么爱上她?
至于迈克斯和玛塔扎德的形象很有创意,值得表扬。
是谁在已出品的正版碟上写的简介?
此人完全没看懂电影嘛。
Arthur只是意外的解救了外公,这不是他进入迷你国的初衷。
最后,我要强烈的劝大家看这部会让所有只要不麻木的人就会感动的电影。
向导演致敬,同时他也是编剧。
除了美国奇怪天才的蒂姆伯顿,还有一个《Arthur and the minimoy》之父吕克贝松。
这个是 猴急 那个么
我觉得一般——是造型的问题?
在网上没有搜到原声版,只好看了国配版,配的还不错,但是效果不怎么样。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这就是一部寻找并且实现梦想的过程。
嗯!还是在电影院看爽~只是国语配音又破坏了我所有的心情..真不好啊.3D设计还行,有新意但是奇幻得太有限度啦.人物造型里我只喜欢傻瓜王子弟弟..觉得Arthur的外婆好漂亮,并且喜欢她的小房子.(我也想像A的妈妈那样在这样的美景里出生哦哦).Club里的音乐用得太不好了.打架那段应该来段狠的,而不是SB disco/吗的.
可能是有中文配音的缘故,真的不喜欢
平平凡凡,毫无特点,哄哄孩子尚可。
看头很赞,是我喜欢的类型,直到进入迷你王国
乱七八糟的感觉.吕克·贝松这次让我很失望.
08.8.1又见奇幻精灵事件簿中男孩,片末是他在唱rap吧,蛮有意思的小帅哥,长大后不要变丑就好。跟麦姐谈恋爱,真是个大胆的小朋友。我就觉得国王音色熟悉,看完片末演员名回头去听果然是这家伙。其实声优都很不错,真的。而且鲍伯伯也是。鲍伯伯真是让我欢心。吕克贝松这个胖子。这片子完全很美国。
10岁的小朋友也要爱情,还要经过欲望的考验?雷死我算了
吕克贝松所谓的最后的作品……其实本片虽是动画片,但是故事很成人化,并不是特别适合孩子看。
总觉得情节设置得有点空洞,但不管怎么样,是吕克贝松指导的第一部动画片。
当时被他“一辈子只拍十部电影”迷住了,觉得这人真牛逼。然并卵。。。
看了一半睡着了,小孩有潜力长大肯定帅,动画也太扯了。
2.5 cute
十岁的小孩订终身英雄取公主神马的也太扯了吧,以人类对战反派虫子们也太扯了吧。。。
作为娱乐片,失败
不好也不坏~~给小孩儿看不错~~老姑娘我看得不是很有耐心。你看我写评论的耐心都没有~
又见弗莱迪海默年少时,为啥他总是一副很可怜的样子。。。动画片部分的人设实在无爱,不过小孩子看应该蛮好。公主的声音太老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看的是配音版本,所以印象恶劣。但鉴于这是一部吕克·贝松电影,所以我看完了他。 至于其他的,我没什么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