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新的题材讲了一个旧到不行的故事,东亚二代移民女爱上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精英白男,空有一身天赋最后在跟男朋友去岳母朋友家的公司上班和继承父亲家里的华人超市之间选一个,简单来说,在男朋友和爹之间选一个,当然按照白男逻辑选了一腔深情的傻白甜白男。
这是全球疫情的后遗症吗?
经济下行,阶级固化,所以连思想都倒退到王子拯救灰姑娘的那一套了?
——反什么父权,亚裔女向父亲不只是低头那是磕头,而且磕头回礼的只能是她爹不能是她妈。
东亚女带入一下感觉真实到窒息。
当然了,能怀抱一个“傻白甜男主爱上我”的梦想还是不错的,毕竟这个故事像是在告诉我们:别幻想了,你想既不靠爹又不靠男朋友混出头来,建议穿回上世纪八十年代吧。
虽然嘴这么毒但我给它打了三星,不管思想多旧画面和视觉技术一如既往地在线,不像有些国产故事不仅给人喂屎还把屎做得很难吃,我不说是谁。
片中哭了三次,印象最深的是阿波带着小焰去看时光花,花沉在海底因为她的火光而绽放,实在是太美了美死了。
虽然充满了社会暗示/父权逻辑/高高在上的白人主义,两位主角的感情描写还是比较真诚的。
什么时候迪士尼能写一个女主角既不选爹也不选男朋友的故事呢?
她非得要爱吗?
她被困住了,她非要被另外一个人爱才能拯救出来吗?
“福建少女阿珍”,我为你祈祷。
我作为女性,全心全意地祝福另一位女性。
莉莉丝,逃离伊甸园吧。
作为本届戛纳的闭幕片,我很是期待,但又根据外媒和影评人的评分评价,说几近是皮克斯历史最差,又不敢抱有很多期待了。
看完成片,我的评分:8.7!
「爱情浓度好高!
」,这是我在观影时感叹的。
虽然皮克斯的动画没有全部看过,但还是看了很多经典的,回顾了一下,这确实是皮克斯第一次做爱情浓度这么高的电影,罕见。
“父母未完成的梦想传承给了子女”,这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影片中是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子女以继续完成这份事业,相似的话题,虽说主题不算新颖,但确实还没有动画电影讨论过这个,还算是挺有看点的。
火、水、风、土四大元素的碰撞,有趣且好笑,带来了很多欢乐。
要我说影片还可以提升的点,爱情的萌发感觉有点太快和顺利了,毕竟传统观念的桎梏还是很深的应该,打破上有点缺少描摹了;同时结尾感觉有点普通,比不上前面;另就是相对于其他几部经典的,深度上还可以再挖一下。
这部肯定不算皮克斯中最优秀的那批,但绝不差,皮克斯讲爱情,发现我是喜欢的。
可能是对《心灵奇旅》印象不是很深刻了吧,我甚至觉得影院出来后的感受比前者更好。
没有让我失望,皮克斯!
水沁下,润微茫,我如晚露独自凉。
火炎上,莫可当,卿作朝暾艳澄塘。
金风玉露千古事,衣袂燎天何煌煌。
何惶惶,卿过澈虹妆,卿槃如凤凰。
如凤凰,沙融琉璃璧沉光,江河淼淼濯万疆。
感卿一回顾,横波久久香。
何敢舍卿去,宝鼎驻鸳鸯。
注:宝鼎驻鸳鸯的说法,其实有一些宫体诗的意味在里面,其实很想换一种,但是不太拿得准。
第一次写古体诗,模仿了王勃《秋夜长》的体式,还是十分惭愧的。
如果说电影延长了我们的生命,那动画无疑是给这份延长加了一种梦幻的滤镜。
看完电影,感觉导演想表达的太多,而最近整个市场上政治正确/二极管思维/看不见的审查风险盛行,如果用真人电影来呈现的话,无疑会有引发争议的风险,而动画则给了一层缓冲,一层滤镜,你可以选择你看到的故事,或者仅仅把它当成一个童话。
第一层内核是贫富差距,疯狂元素城里有水火风土四种元素,但是风/土二族基本是背景板按下不表,镜头基本就是在水火二族,火族基本上就是住在城市郊区,水族基本住在城市的高端公寓里,而这个故事的内核,其实就是两个不同族群,不同阶层之间的青年男女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
你有没有想起罗密欧与朱丽叶,王子和灰姑娘,rose和jack,等等等等?
偶然的命运让他们相遇,该死的爱情让他们冲破各种藩篱,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各种伟大的爱情故事的开头?
第二层内核就是个人和家庭的和解。
孩子在面对父母一生的心血和期待的时候,是否有勇气和权力选择自己的梦想?
当ember混杂着惊慌/迷惘/烦恼说出那一句,“那是老爹的梦想,但是我从来没想过我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的时候,是老友记里的Rachel,唐顿庄园里的edith和sybil,是所有忍痛把自己的人生和家庭的梦想割裂开来而成长的年轻人,也是所有觉醒个体意识勇敢反抗命运和不公的女性。
第三层内核我甚至觉得看到了某宗教/某种族的影子,来自沙漠,火爆的性格,相似的文字和语言,赐予祝福的跪拜礼,不与外族通婚的习俗,不让进体育场的歧视,当然这个话题不可以说太细,也只是我个人模糊的感觉,也许导演想要传递出开放和包容的想法,所以选择了用动画来模糊化的处理。
这些话题,在真人的世界里,要么略显老套,要么略显沉重,要么容易踩雷,只有用动画层层包装出来,像一罐给所有人准备的糖果,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口味,而这些糖果的包装纸,就是皮克斯擅长的各种特效和小细节,比如wade和他多愁善感的一家,比如ember用火来熔化金属和沙子,比如像魁地奇一样的风族比赛,比如水族在体育馆制造的人浪,比如土族情侣互相摘苹果,比如wade把身体变成透镜点燃爱情熏香,整个元素城里各种有趣的小细节,看来都可以让你如同心有灵犀一般莞尔一笑。
幸好,ember看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花朵,wade没有被蒸发在烟囱里,wade和ember可以拥抱在一起,ember爸爸和妈妈也接受了ember不想接受小店的事实,祝福她去远方追梦,也祝福她和外族甚至世仇交往。
幸好就算生活很苦,我们还有做梦的权力。
(2021年短评)还是《元素世界》吧,不要搞标题同质化啊…好吧,最终译名还是老土的《疯狂元素城》。
而剧情也如这译名一般老土。
皮克斯已然形成了一套催泪连招:亲情和解、爱情或友情感动、自我成长。
这部用得更露骨且生硬些,《Coco》《Soul》也有用这类套路,但更沉淀,明里讲死亡与人生,深度与广度下大功夫,加之想象丰富的剧情,感染万人。
《Elements》明显被比下去了,有些浪费了元素这个有趣的设定,单单讲那一套催泪招,观众挨多了也会摸索出防身术,久而久之便对此不感冒了。
皮克斯受迪士尼最近zzzq影响是有的,烂俗情节与爱是一切的假大空不难看出近期迪士尼动画的残影,而为人称道的想象力则是本就该有的,这至少让动画有看头。
我一直认为皮克斯动画老少咸宜,各年龄段看都有收获,因为它独特的深度广度还在,但这部确实失望了。
疯狂元素城 (2023)7.12023 / 美国 / 剧情 喜剧 科幻 动画 奇幻 冒险 / 彼得·孙 / 莉娅·刘易斯 马莫多·阿西
先说优点:画面精美配乐佳,细节到位脑洞大。
水男泪眼汪汪抄罚单很搞笑,全程欢乐治愈加上不出所料的泪点交融,城市全景美轮美奂令人神往,一个半小时畅快淋漓的观影体验,值得二刷。
但是这部片子经不起细品,越品越觉得不对劲:火爸火妈典型的东亚父母人设,加上服装上的盘扣,Fire town名字类似Chinatown,街道位置和牌坊布局梦回北美各大中国城,妥妥亚裔映射没跑。
其它几个主要族裔也一一对得上号:水=白人,影片开头的壁画表明他们是the first wave,城市设计和运营也是主要围绕水族;the second wave是木族,可以理解为墨西哥裔的代表,在城市四处可见,从事闲职或不起眼的工作;the third wave是风族,隐喻黑人非裔,行动迅速块头大,擅长体育,篮球赛清一色此族,水男上司云姐也有该族女子豪爽的大姐大脾气;至于火族,属于被孤立的种族,只在城市边缘的角落独立生活。
城市里没有他们的身影,入境会因为姓名“复杂”而被动改名,参加活动被拒之门外,受邀做客还会收到“高高在上”的称赞:“你的发音真好,居然能听得懂你说话”。
刻板印象真实存在,也不需要遮掩避讳,但如果导演明确地将真实社会“问题”加入作品,应该要起到正向引导和社会启示。
本来以为是一部讲述种族歧视呼吁消除偏见的故事,结果还是止步于小情小爱跨族恋爱而已。
影片的大部分泪点集中在东亚父母子女关系和羁绊上,这些年亚裔导演出彩的作品都有类似经历(全息宇宙,青春变形计等),属于老套但有效的亚裔自我感动。
本人是皮克斯动画的忠实粉丝,对于皮家出品的作品,也一直抱有很高期待。
《疯狂元素城》(后面简称《元素》)自打预告片释出以来,凭借其独特的想象力,让我抱有很高的期待,于是上映第一天就迫不及待去观看了。
但看完之后,内心五味杂陈。
如果是10分的话,我觉得我所给的分数应该在7.5左右,影片有很多让我喜欢的部分,但是也有更多让我失望的地方。
现在简单来说说。
优点:整体来说,《元素》保持了皮克斯动画一贯优秀的画面水准,动作设计流畅,元素世界刻画新奇有趣,尤其是一些浪漫唯美的场面(譬如水底探花、公园约会等),在影院里观赏十分过瘾。
整个影片的配乐是偏向于印度风的,所以异域感强烈,有很多地方让人忍不住想跟着舞动起来,所以从娱乐性上来看,还是一部不错的影片。
但,这是皮克斯的电影啊,如果我们对它的要求仅仅如此,那么未免也太低了吧?
所以,接下来我要着重谈一下它让我感到“失望”以及“乐趣不多”的原因。
缺点:1、元素世界够新,但bug太多有点难入戏。
你敢相信,在所有的元素居民里,“火”人竟然是一种“低等”人?
虽然作为文科生,我对于元素的理解比较肤浅,但是从那个映射真实世界的“元素世界”来看,高楼大厦、地铁电梯无一不是高度工业化的结果,然而这么多工业,竟然没有“火”的核心参与?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以至于男主的妈妈发现女主很会“烧玻璃”时,好像第一次知道玻璃是怎么烧制的,并介绍她去玻璃公司实习,我的第一反应是——之前这么多玻璃制品是怎么烧制出来的?
难道没有“火”的参与吗?
火人在很多城市岗位的参与作用难道不该比云人(或者木人)来得更大吗?
更别提元素世界里,虽然表面看起来祥和一片,但仔细想,连很多基础的设定都无法直视:它们的衣服都是什么材质?
为什么火人可以拿着纸而不会烧掉它?
蒸汽化的水人为什么不会死?
……虽然和一部童话电影较真有点无聊,但相比《疯狂动物城》的自圆其说,“元素城”更偏向于“讲不通就不讲”,期待观众以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的“不自洽”,结果,bug层出不穷的代价就是让观众减少了许多沉浸代入的乐趣。
2、重复“昨天”的故事,且没有新的突破《元素》算是整合了很多迪士尼+皮克斯电影的经典主题:女性觉醒证明自我(类似于《花木兰》、《冰雪奇缘》),本族群文化认同(类似于《青春变形记》、《勇敢传说》),不同族群间的相互理解(类似于《疯狂动物城》、《怪兽公司》),再加一个经典模式: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高难度爱情大戏(例子太多就不列举了),这么多模式糅合在一起,最终呈现的就是一个什么都有却什么都讲不透的尴尬作品——导演可能太害怕出错了,所以酿出了一个平平无奇的平庸之作,白瞎了天马行空的元素城设定(虽然bug多)。
这部电影在剧情方面重复了太多“昨天”,但没有描绘出一个观众从未见过的“明天”——当我们知道火人女主必将“改变自我”、“走出封闭世界”,当我们知道“男主女主必将突破障碍守护一生”,当我们知道女主的父亲必将和女主和解时,那么这部电影带我们的惊喜就越来越少,观看过程就会越来越乏味。
在这里,我想点名表扬一下三年前的《心灵奇旅》,当所有人都以为男主辛辛苦苦获得生命重回人间实现夙愿后会大喜过望,但影片却从另外一个维度飞快给了观众一记“重击”——男主顿悟了:真正美好的不是实现理想的当天,而是你平时所享受细碎小确幸时光的每一天,于是电影瞬间升华了,观众的体验也在那一刻达到了新层次。
这才是创新突破带来的良好体验,但遗憾的是《疯狂元素城》并没有带给我这种感觉。
3、虎头蛇尾,重要的事都没交代完整就算是本片打安全牌,并不想另辟蹊径交出一个大胆突破性的故事,那么规规矩矩将老故事讲囫囵了总可以吧?
然而并没有。
故事的核心危机起源于“漏水”,并且引导着男女主一起调查加强了彼此了解,有点像《疯狂动物城》的动物失踪案,然而相比《动物城》的有始有终有反转,《元素城》的big problem到最后却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更不要提反转了——那个漏水的大坝最后怎样了?
结尾决堤之后,除了升华了男女主的爱情外,难道就没有其他说法了?
这次漏水对于整个城市的影响是什么?
没有大反派作祟吗?
男主多次提到自己的爸爸有什么深意?
……什么都没有交代,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这也太草率了吧?
在首尾呼应完整方面,《元素城》做的甚至不如《熊出没》大电影系列,这未免也太不“皮克斯”了吧?
总体而言,《疯狂元素城》是一部皮克斯阵营里比较平庸的电影,让人难免失望。
假如带小孩子去看的话,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被《元素》五光十色的世界描绘给震撼到,也应该会被各种炫酷动作戏逗得乐不可支;但作为成年皮克斯粉,我觉得还是适当调低期待值,就抱着去看儿童剧的态度去欣赏,应该还会有一个不错的体验。
对了,情侣去看应该还蛮合适的,毕竟这电影的最大核心就是:爱情改变一切!
*****二刷*****因为首刷看的是英文,二刷便看了中文版本,意外发现中文版的体验感是要好于英文版的。
元素城的诸多招牌都已经深度汉化,十分用心。
而且中文配音版加入了符合中国观众口味的接地气翻译,相比英文字幕显得更有趣。
举几个小例子: *火人女主在警告水人男主不要招惹自己爸爸时,说“小心我爸烧开你!
”*女云人在气自己支持的球队不争气时,叫喊的是“你们吹的是球,不是牛。
”*男主妈妈在第一次看到女主时,说了句“你真的美得够呛!
”接着被熏得咳嗽起来。
恰到好处的翻译,让影片也更好看起来。
一句话,中文版真的很不错。
“疯狂”元素“城”,中译名的“疯狂”很无意义,蹭了蹭《疯狂动物城》的热,“城”就更没什么意义了,元素城在绝大多数时候只是一片远景,用以建构主流高尚社会与边缘移民社区片狭间的二元对立主题,这与《疯狂动物城》中不遗余力地刻画动物城的社会结构和群落形态,实在差得太远。
要以水族人的“先进”家庭和生活方式,来“批评”火族人固守传统不愿开放融入主流的“落后”,但这些“批评”处处纠缠着自相矛盾而站不住脚:阿波有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却没有父亲;阿波一家多愁善感眼泪汪汪,为人处事却处处透着一股漠然INDIFFERENCE和WHO CARES;阿波的母亲开明独立,但感觉不到她有多关心阿波交的女友到底是炉小焰还是焰小炉;阿波对炉小焰的一见钟情和张口就来的土味情话,也透一股浓浓的花花公子“渣男味”。
拿着这些“先进”去批评“宁愿继承家业而不愿追逐梦想去玻璃公司上个班”的“不先进”,这看起来更像是迪士尼对自己不自觉的嘲讽。
炉小焰上了班后竖着朝天领踩着恨天高的“归省”,看起来就挺反讽的。
把“去玻璃公司上班”和“追逐自己的艺术梦想”等同起来,在当下的社会情境下,就更可笑了。
迪士尼还是固守着它的大杂烩大团圆,回避任何严肃批判。
从疯狂动物城到疯狂元素城,这些年似乎被“政治正确”裹挟渐深,到今天连做个像样的反派都束手束脚的。
本质上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富家公子和穷家女的刻奇故事,迪士尼保守到都不愿意让双方身份互换一下,让富家女追求一下穷小子看看。
不过话说回来,火族和水族破天荒地结合在一起,最后能生出孩子嘛?
也许回避了这个问题,才算是政治正确吧。
内容中规中矩,形式上有点小意思吧就是味儿太冲了“少数族裔真有意思真神奇,少数族裔的女孩治愈我无聊乏味又富有的生活,而我拯救了她!
”最后那里女领导下乡视察,体验少数族裔风情生活,“啊,我竟然想关掉这样的店”ouch,disgusting!
算了,也不是亚裔男导演的问题,美国这样视角的作品太多了火焰小镇是不是特喵的法拉盛啊
还是很想说说 good dinosaur, onward, elemental 皮克斯这三部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影片居然有着一脉相承的点都有着很有意思的设定:如果恐龙没有灭绝、如果人人会魔法、如果元素们共同生活在一座城都是父子/父女情深,就算爹不在了也不妨碍妈仍然是模糊的背景板,偶尔出现说一句:你爹是个好恐龙/好人/好元素角色都不立体,这里面onward还好一些,另外两部从头到尾没有把主角立起来,失之单薄三部电影宏大的设定下其实出场角色都不多,都是讲了相对简单的故事,但即便如此还是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淡。
恐龙和元素都像炫技之作,特效真是决战CG动画之巅,画面精致得让人几乎屏息,也更惋惜填充的内容没能把这精美的视觉效果更好地留在影史之中这几部电影连起来想,让人觉得有些仓促,都好像是想到了一个很妙的设定,但还没有打磨细致就赶快动工了。
点子有了、技术有了,具体内容呢?
干脆就爸爸和孩子的矛盾吧!
就像这样,多少显得没啥灵魂的影片们就出现了,好玩的设定没展开,角色的性格也没展开,角色们的关系着力也不够。
和以前的作品们比起来,不会让人一直难忘,也不会让人看一次哭一次,不会让人边擤鼻涕边感叹:还得是皮克斯其实如果是别家的作品,大概也不会这样觉得了,只是因为它们是多年来堪称引领着动画电影的皮克斯出品的,才会有很高的期望,才会觉得you could have done better。
这样对仍然每年兢兢业业产出作品的皮克斯也许也有些苛刻吧,不过我作为观众,尤其是动画电影的忠实观众,还是不会停止对皮克斯的关注,会一直积极地等待和观看新作,不会因为某部作品的略显疲态而停止,同时也期待有再被它感动得稀里哗啦的一天其实这么说来我作为观众的要求也挺低的啦,有你陪着我就行了
真受不了这么浪漫的理想主义电影,Wade说“你给我的东西,有的人一生也未得到”的时候我爆哭,东亚人的一生就是在找寻自我以及与家庭和解中成长起来的,可惜不是每一个小火人都能找到治愈她的小水人的😢
水火相容,两人碰在一起就是开水,皮克斯的特效又进一步升级了,展现四种元素的元素城,不同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但是这个剧情,只讲述了不同种族之间恋爱,接管父母的事业还是走自己的人生,还有移民的二代和一代父母之间的纠纷,移民之间的阶级排斥。但是,拿这么具有吸引力的题材,居然把洪水这么重要的剧情线任由洪水泛滥,直接跳转到重建后大结局。蓝焰只是个象征意义,紫焰也没发挥作用。火族后面也没有太大变化,就相当于唐人街。动画可以超越现实,Ember和Wade的主线剧情直接弃掉了,只讲恋爱和梦想。那我问你,明知游轮总是把水冲向这里,为什么一点线索都不去挖掘,故事还能更深,像疯狂动物城那样。男主的工作后面相当于只是个身份。女主小时候不上学吗?一点都没提。只讲爱情故事,完全可以去掉洪水,直接去当实习生
皮克斯已经沦落到讲这种老土爱情喜剧故事了吗
不如译成城市冰火人
题材很好,但编剧真的有问题,故事太片断式了,一段一段的剧情非常不连贯,一开始还以为是有人要故意破坏火焰镇,结果也没有。。外媒口碑崩坏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男女主人设并不立体及很多行为逻辑都很牵强,配角也没有出彩的,所有角色都变成服务于片断式剧情的道具,和《动物城》丰满的男女主人设以及各种出彩配角完全比不了。。总体挺失望的,但作为迪宝宝动画的影迷还是给四星吧!父亲对女儿说“你就是我的梦想”还是泪目了,虽然都是以前玩剩下的。。
有点小失望,元素过于关注在水和火,其他元素基本无提及,以至于趣味性大大减少,虽然水火的描述也很有意思。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旧是土味狗血八点档心,大哥你从移民家庭走出来追求艺术,这就是你的自传啊我的天,把女主角写成这样?? 而且居然把三跪九叩当你的亚裔身份认同和家庭的连接,WOW AMAZING,看得我浑身难受,我的天啊2023年的白人救世主叙事我要疯了,今年最痛苦的观影体验非你莫属^_^
一样是元素人,头脑特攻队里各种情绪小人的特性可能水火不容,但终究众生平等,因此最后大欢乐也逻辑通顺。本片只是假借元素的壳,不同元素与不同阶层族群的对应,具象到几乎是一部社会题材电影,但又顺滑地借水火互融回避了阶层的差异。美国傻白甜阳光富二代爱上了亚洲杂货店主的女儿,告诉她,你很有艺术天赋啊,你看我们家没人歧视你,还会送你去学艺术,这样你就可以摆脱送货的命运了。傻得人只能礼貌微笑。
好莱坞动画照宫崎骏比,缺少的是宫崎骏那种人生阅历。宫崎骏是总想给你点内心力量,而好莱坞动画总想教你点政治正确。硬要说优点的话,就是幼儿看了这片子会明白这么个道理,即在拥抱这个世界的同时做好你自己,只有你达成自我本色和外部世界的平衡时好事才会发生。画面流光溢彩,但剧情平庸,老套而乏善可陈。本质上还是陷入困境的灰姑娘碰见自己的白马王子的新瓶旧酒。转变突兀,剧情很强的断裂感,感觉像是很多独立故事强行拼接在一集。关键情节交代模糊,比如阿水是如何保住安珀的蓝色火种的?水人蒸发后还能凝结这么重要的设定不提前铺垫吗?硬是等到高潮了直接转折合适吗?火人明摆着隐喻亚裔拉丁裔非裔,土和风完全成了打酱油的。水人塑造的太天真幼稚。火人感觉像正常人多了。表现感性不是不行,但水人塑造的像有点啥精神类疾病一样永远在哭。
《罗密欧与朱丽叶》之信了喇嘛教的丑娃娃结局和谐版
好看,最后的父女对拜看哭了,加一星
看得出来想复制疯狂动物城,但是刻板印象太多了,剧情也是足够的老套,甚至于我都能猜出来男主下一句台词是什么,唯一值得夸的就是特效了吧,可是特效这是迪士尼皮克斯本身就该做到的。
从其他大陆漂洋过海前往大城市的两口子在遭遇身份认同问题后于贫民窟安身,并建立起同种族居住地,想着要把家里的商店传给女儿结果女儿不想被家庭束缚住要去追求自我。这个故事是何隐喻想必大家都懂。相比Zootopia本片对城市展现不足,看完后依旧不了解城市生态,且剧情转折过于强硬,去男主家之前从未展现任何束缚,直到看到片尾的亚裔staff名单,恍然大悟。合着本片就是你们这帮润人拍出来输出价值观的,少点白男叙事对谁都好,皮克斯怎么堕落成这样了,与头脑特工队形成鲜明对比
充满了身份政治元素的美式cliché集大成者。不过的确倒是很符合当下美国社会的心态
尽管两个人无比相爱,但是却不能在一起,我解读成同性恋。如果最后水男不复活,我打五分。
硬拗
真的很亚洲,很移二代,带着上一代的希望与爱,在迎合中成长,把一味尽孝消化成浑然不知的本能,害怕别人失望,却习惯委曲求全……想到这,不用提彼此错过的那个夏天(我总想到《断背山》),也可以在饮恨中饮泣。还是那种禁恋故事,水与火,狐狸与兔子,人鱼与人,美女与野兽/泰山/青蛙,王子与王子……一些化解偏见的前提,是出现了更震撼所谓三观的事件,甚至更大的悲剧,而这本身就是悲剧,毕竟我们太多在乎的人,很难提前开明,更重要的是,我们太多人,不敢放过自己,放生自己,放飞自己,而等到飞出去,指不定会发现,仰视过高的地方,无非他人的寻常地表。猪头皮儿是比不过了,但依然是很有趣的故事。能整出彩虹的Wade,还挺适合张敬轩来配粤语版的。
真的好难看,整个元素城设计没有一点亮点而且没有美感,剧情非常非常的俗套,世界观建立参照艾米利亚王国,移民-多种族-种族之间对立仇视,然后爱让世界和平的中心,水族富二代小子家庭接待女主的时候第一句话是,请不要仇视我们,行呀,好一个给资本主义洗地,有钱人就是心胸开阔心地善良,你们都别仇富。从世界搭建也能看的出来水族的世界就是更好,还有就是火爸爸带着一家人背井离乡,搞不懂有什么可伤感的,去了艾米利亚王国生活质量都提高了,移民就是香啊。最后的结尾,女主出去实习,实则跟富二代男主出国生活逍遥自在,靠真爱摆脱原生家庭,现实,这个梦只有在大艾米利亚王国我才感做。所以为什么在元素城里我还要看一群人爱爱恨恨,家庭纠葛,上班工作呢?烦躁格局真小!
有着动画片做大众化选择的固有缺陷:报菜名、奇观展示,以及可能是皮克斯历史上最猛烈的一次说教(至少不亚于《青春变形记》),对节奏造成了很大影响。但是,如果刨去以上内容,会剩下一部五星的小鸡电影。几度看哭。
俗,低配动物城都不够格,0.5魔法级别的体验。摆那么明显的隐喻却没好好利用,只是讲了个普通酸臭爱情故事。不同元素差异的功效只体现在一些小花招上。核心冲突的AB面都相当敷衍。人设尤其男主的人设有些分裂。皮克斯这几年稳定地震荡下滑,你说是迪士尼厂牌太大害得吧,人家还掏钱呢,只有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