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参加《吃货宇宙》的点映,其实最初是被温暖烂漫的画面吸引进行的观影。
画面美感是一部电影尤其一部动画电影中尤其重要的的部分。
饺子、包子、烧麦等等一系列的食物成为一个鲜活的独立的角色,在外形上突出实物特性,通过地域、习俗、习惯赋予其鲜明的性格。
角色本身带入的中国风元素是自然而然的。
动画本就是集想象力而创作的的一种轻松愉悦的艺术表现形式。
《吃货宇宙》中鲜活的形形色色的吃货,在享受视觉美食的同时不知不觉就饿了。
如果可以请把我送去面粉星球。
作为一部优秀的作品必不可少的是正能量,电影中的包子饺子各自通过自己的努力守护着自己在意的。
有些东西往往在失去后才知道格外珍贵。
大多数人都在追求完美,可是完美付出的代价是否是在承受范围内?
完美的标准是不同的,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正是因为独特的自己的存在才让世界充满多样性。
尤其喜欢最后的彩蛋,你见过动画人物拍摄中的花絮吗?
你肯定会喜欢的!
重新出发的中国电影《吃货宇宙》!
上周末在中国导演中心的“影享”活动上看了陈廖宇老师导演的动画电影《吃货宇宙》,观影结束之后免费上了一堂陈老师的课,受益匪浅。
陈老师没有过多的为自己的电影作品解释或者宣传什么,反而把目光聚集到中国动画这一群体上,为中国动画撑了一把腰。
@中国电影导演中心
陈廖宇老师不知道是从哪部中国动画开始,观众对于“中国动画电影”的偏见越来越大,似乎从那时起,中国动画在大众心里一直是以“烂片”的形象出现的。
然而在大家的谩骂声中,中国动画依旧交出了一些不错的答卷,比如2015年的《大圣归来》、2016年《小门神》、2017年《大护法》,再到今天正在上映的《吃货宇宙》,中国动画电影在此时此刻的进步绝不亚于《铁扇公主》、《小蝌蚪找妈妈》、《葫芦娃》在它们所处的年代时获得的成就。
但时至今日,一提起“中国动画”,往往会让大家把它与“中国足球”相提并论,扳着手指算一算,除了美国和日本,我们中国的动画电影为什么不能排到世界前三名,无论是从制作数量上还是从制作质量上,就算不是第三名,退而求其次,数到五也应该能数到我们了吧,但中国足球呢?
为什么一个排名世界前五的要跟一个排名两位数的放在一起做比较呢,一点也不公平。
《吃货宇宙》构建了一个非常常见的世界观,就是我们平时吃的面食,包子、馒头、饺子、面条、窝窝头、油条、法棍、粘豆包、卷饼、月饼、枣糕……当然还有客串的外国“演员”披萨、汉堡、法棍面包等。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被一毛钱硬币砸中的饺子——每年面粉星球下面粉雪的时候,天上就会掉下来一枚硬币砸中一个饺子,这个饺子就会被大家称作“幸运饺子”。
这其实就是我们过年包饺子时的一个习俗,有些地区包饺子时喜欢往里面包一些特殊的馅儿(比如花生、红豆、硬币),谁能吃到这个饺子谁来年运气一定好。
然而在人类看来幸运的饺子在面粉星球上却不是那么幸运,被一毛钱砸中的饺子时不时会卡住,而她的好朋友包子因为身材太胖经常掉裤子(笼屉),面粉星球上的所有居民似乎都有一些小毛病,而且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小毛病也有过不满或者厌恶。
而正是因为大家对自己的不完美有些顾虑时,完美星球的boss打着“拯救不完美”的旗号进攻面粉星球,第一批被抓到完美星球的面食们被大boss洗脑后误以为自己非常完美,曾经的面粉星球居民挂面被改造成方便面后成了boss的得力助手。
一毛钱(也就是那个饺子的名字)和包墩墩(饺子的好朋友包子)也被带到了完美星球,被洗脑的一毛钱不知自己正在协助boss把面粉星球往火坑里推,平时掉链子的包墩墩却成了发现阴谋的小间谍,他奋不顾身的挽救自己的发小和面粉星球的同胞们,最终一毛钱幡然醒悟,相信了自己的好朋友,用身体里的一毛钱拯救了面粉星球的所有居民。
所以这枚一毛钱带来的幸运其实不是属于饺子的,而是属于整个面粉星球,当饺子掏出身体里的一毛钱时,她就有濒临死亡的危险,但紧要关头她还是选择了牺牲自己拯救大家。
幸好导演给了个大团圆的结局,面粉星球回归宁静后,饺子又被一枚一块钱砸中了,这次她的烦恼不是经常卡住,而是头重脚轻了。
作为一部动画电影,不完美是肯定的,陈廖宇老师说“如果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那动画就是遗憾的电影”。
比如完美星球的boss究竟是什么物种,身体里融合了许多水果的身影,但不知道他究竟想要做什么,本来抱着期待看饺子、包子、油条会被改造成什么(就像挂面被改造成方便面那样),结果boss完全是想毁掉这些面食,显得逻辑上有些绕圈。
但这部动画成功在形象塑造上,饺子一毛钱、包子包墩墩、卷饼大饼卷一切(一切叔)等以可爱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足以让每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记住他们。
除了形象塑造上,动画电影对低龄儿童的教化作用在这部电影中依然少不了,电影非常强调“朋友”、“友谊”的重要性,饺子和包子之间纵然有过不理解和不信任,但最终他们都能够和解之间的矛盾,都能够为了同样的目标共同奋战,这样的友情在成人世界里可是很难能可贵的。
不谈对低龄儿童的影响,依旧把目光放到成年观众身上的话,这部动画电影似乎也有句话要说:共性不等于完美,包墩墩发现完美星球的boss的终极目标是把面粉星球的所有面食都变成完全一样的物种,他领悟到大家为自己的不完美而苦恼实际上是各自的特点后,试图击败boss的计划、拯救大家。
这让我想到了以前上小学的时候,我们上课的时候必须双手放在桌子上,把胳膊叠在一起,举手的时候必须呈90度角,校服的领子要翻下来,书本要罗列整齐;再到后来上了高中,我们被要求桌面上不能堆太多书,校服上不能画涂鸦,数学作业本在每页的中间都要画一条竖线分割成两部分……虽然有些规定的确是对我们的成长有帮助,但过分的要求共性只能磨平我们的棱角,还给社会一群看上去一模一样的劳动力。
最后,在这个好片不多的6月份,如果选择电影院避暑,推荐去看一下这部动画电影,导演在这部动画作品中埋藏的笑点和彩蛋如果你都能找到的话,也许你会觉得中国的动画电影真的还不错。
电影推荐度:★★★★☆
今天陪娃看《吃货宇宙》,电影很好看,是本地出品的哦~支持支持原创国产动画。
画面细节还是不错的,台词也很时尚,加入rap和相声元素,对于大人来说,看个稀奇有趣,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冒险和开眼界,原来面食届的美味种类如此繁多啊,拟人化的形象又合理的安排了角色,看完,娃问了很多关于面食的问题也对有些没吃过的产生兴趣!
对于影片中提到的,对于千人千面和完美主义两种理念的追求和讨论,我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如今教育体系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
影片的主旨引发的深层含义是很丰富的!
这是一部我希望你们带着你爱的人,不管他是8岁的孩童,还是80岁的长辈,都能开怀大笑,或是找到热泪盈眶的那种单纯感动的动画电影,你应该走进电影院在大屏幕前,去静静体验内心的快乐,所以,本文不涉及剧透,只讨论热爱。
之前微博上有一个热门新闻,一个大学生带着爷爷去吃汉堡包,然后爷爷屡次拒绝,终于有一次同意去了,吃到嘴里之后,爷爷开心的像个孩子,一直说“真好吃,真好吃”,然后对面这个20多岁的大学生突然就哭了,泪流满面。
这是看完《吃货宇宙》点映之后,我心中一直反复感受到的一个画面,那种感觉如鲠在喉,其实《吃货》是一部非常开心,也很萌的电影,但是它让我想到这个故事,让我想带着我的爸妈,甚至爷爷奶奶走进电影院。
我曾经数次尝试带着父母走进电影院,但是他们会觉得,像《复联》、《星际穿越》甚至《寻梦环游记》这样的片子,离他们太遥远,他们也想看完像我们一样“嗨”,但是始终难以找到那个真正的点,每到这种时候,会很懊恼的抱怨,为什么中国电影没有能让他们“嗨起来”的好IP。
这个世界变化的太快,抛下了老一代人的审美和快乐吗?
其实不然,实在是商业化的氛围决定了整体呈现出来的“大部分人”的观影品味。
电影和动画电影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渐渐模糊了艺术和商业的界限,尤其国产动画电影的环境,这些年一些“现象级”的优秀作品《麦兜的故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等等院线宠儿,打破了中国动画电影“低幼”的尴尬内核,我的父亲在看《大圣归来》的时候,老版音乐《闯将令》一响起,我回头看着父亲前倾的身体,许久他转过身来,眼含泪光,小声说着“英雄归来,英雄归来”,那是十年来,我第二次看见他眼泛泪光,第一次是我考上大学。
那一刻,我对这部片子的感动,大于一切。
并不是说让人好哭的片子就一定是优秀的,但是从这些“现象级”里,我们都能直观的感受到一个共同点——“很中国”。
从美术,到剧情、音乐,他们坚持用最中国的方式,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去讲述一个故事,还原一种态度。
这是《吃货》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动。
《吃货宇宙》的主角是饺子一毛钱,和包子包墩墩,导演在点映之后说过:“对于中国这个最懂吃的民族来说,饺子是当之无愧的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它不仅是一种面食,也承载了中国文化的精神。
”这是中国动画电影人的一种态度,掷地有声。
我特意去查了这部片子的音乐,小柯老师,创作过《稳稳的幸福》、《等你爱我》这些经典歌曲的他,用一种娓娓道来的一贯曲风,将这种诚意更加放大。
片中还有《南征北战》的原声献唱,回来的时候我跟妈妈说了这些,她一直说那真的很好,这些歌手她好喜欢。
之后她问我,“这片子难道是拍给我们看的吗?
”,我说,“拍给我们全家看的。
”“合家欢”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情怀,但是真正能让一家人坐在电影院里,都能看懂,各自找到自己开心或感动点的片子,屈指可数。
所以6月16号,我想应该是我带最多家人走进电影院的一次,孩子,爱人,父母,爷爷奶奶,属于我的“合家欢”,从这个角度上说,《吃货宇宙》带给我的,是最好的记忆。
忍不住点赞ps:《吃货宇宙》早期尝试海外发行时,仅凭借一支海外预告片和一张国际版海报,就将发行权卖到了数十个国家,交易成绩非常亮眼。
该片曾先后在戛纳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美国电影市场(AFM)等多个国际市场上打破中国动画电影的海外预售纪录。
很幸运抽到了《吃货宇宙》的观影机会,提前查了一下剧情,于是特地中午吃得很饱才去,但是看完电影我还是饿了。
对于这部电影,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点吧1.音乐不错,喜欢吃货狂欢节里的RAP,忍不住跟着抖腿,有点像《寻梦环游记》的感觉2.笑点很多,我是90后,很多能看懂,但小孩子可能会看不懂,比如模仿了一些相声演员的风格,还有很多点,如果大家都能get就比较有意思。
主要搞笑的都在前三分之一,后面剧情我不是很感兴趣。
也怼了一些社会现象哈哈,具体就不剧透了。
3.剧情简单,好人坏人很分明,但是更希望坏人也能可爱一点,或者好玩一点。
感觉大通吃是个处女座,有完美强迫症。
4.看得我特别想吃饺子,包子,披萨,卷饼,油条,汤圆......平时不觉得,看电影才想到原来身边成天有这么多面食5.太喜欢包墩墩了,想要身边有这样一个朋友,饺子真的是幸运饺子啊,因为她有包墩墩。
剧情给三星,多一星献给中国动画产业人,希望能出更多好的中国动画电影,我们也不差的,加油!
有幸看了#吃货宇宙#的点映,非常有趣的设定,如果有第二部或者更多,希望可以加入小吃星球、蔬菜星球、水果星球!
星球之间的大战,故事可以更饱满一些。
面粉星球的各种面食角色也和面食现实中的地域特色进行了结合,产生了很多笑点。
暖心又勇敢的包子,不放弃反抗的窝头兄弟,舍己救人的幸运饺子……导演说:“我希望大家看完的反应是看饿了,看到包子饺子下不了口哈哈哈哈”。
电影最后以吃货角色做的花絮还挺逗的哈哈哈哈
这部电影的世界观架构宏大,未来可以衍生出无限的可能,是一部很有潜力的动画电影。
虽然画面制作的精细程度没发和迪士尼相比,但是可以看出来角色形象的制作很用心,虽然用心程度随着角色戏份的减少而显著减少,我看到汉堡居然没有想吃的欲望。
不过,有一个可爱的细节,垃圾星球的机器狗身上长了花花。
有好些精彩的点子,比如一毛钱、天上掉馅饼还有在衣服里手拉手的油条,但是整体编剧功力还是不够。
比如,为什么包子一开始就无条件怀疑大先生,而且还是在其他所有食物都无条件相信的情况下;饺子卡住果冻就会合并,这个设定没有背景,让人觉得是编不下去才这么设定的,有点难接受;开口馒头是怎么把黑化的包子白化的;大先生的真身和他这么做的理由;大先生的制作工厂好像没有完整的建筑设计图,角色只是被安排掉到可以推进情节的地方。
我相信,有这样出彩的世界观的电影,以上的问题肯定是有背景故事的,可是光看这部电影,这些问题确实没能得到解释,而且造成的影响不是让观众期待第二部,而是对这一部会出戏。
包子直男癌式的拯救方式,虽然用意和结果都是好的,逻辑也完全没问题,但是我怎么都觉得有点不舒服。
每个角色介绍文字太多了,又要听台词,文字都看不完就消失了。
配色感觉略有点杂了,包括中西面食也挺杂乱的。
飞船到达后对接的方式,好多美国电影里都是这么做的,但是作为食物宇宙的飞船,完全可以有更出彩的外形和方式,包括很多场景都是。
配音其实很不错,增加了电影的趣味。
但是,洗脑之后变成了台湾腔是几个意思?
虽然吐槽了很多,但是如果出了第二部,我愿意去电影院捧场的。
一星给画面,一星给片花和音乐,一星给面食人设的想法,扣一星剧情。
当时查片子的时候看到场景结构图,感觉还不错就去看了。
主要缺点,且不说人物脸谱化严重,就单单说故事性很弱,虽说这部片子是给孩子拍的,可这不代表要掰开揉碎讲故事,所想表达的内容靠台词,故事浮于表面,而且后期的转折一言难尽。
同样,也有优点。
当时撇了一眼建筑的结构图就决定去看。
事实上影片的部分场景还是不错的。
并且会在包饺子时放硬币的传统被拎出来这点很有趣,可惜后期发展不好。
背景音乐个人挺喜欢。
最后!
片花很好看,很有趣!!!!
吃货星球……首先,什么是吃货?
指喜欢吃各种食物的人,而不是各种食物本身啊!
你这样设定,会让我感觉下一秒就会像香肠派对一样,出现人类将这些食物切掉吃掉……而且这完全就是不合理的设定,既然饺子包子都是面剂子做出来的,那它们为什么会有老幼?
难道真的就只看食物本身的褶子?!
还是说仅仅这就是儿童片,所以就将主角设定为小孩的形象?
如果是这样,那所有支持这个设定的人都可以引咎辞职了!
一个片子不是看你做出来的效果怎么样,是看你这个故事本身!
如果你这个故事根本就狗屁不通没有看的价值,我为什么要花两个小时看这个一个逻辑不通胡乱设计的电影!?
如果这是中国首部技术合格的动画电影,那我也就不苛求它的故事性了,可是部部都是这样,还有夸奖鼓励的必要了吗?
总之,这是个很没有脑子剧情的幼儿片,我现在已经基本对这种造型的国产动画电影绝望了,感觉这部有生搬《疯狂动物城》的嫌疑,但是没有人家那个维系的自然,各种漏洞设定简直不能深究。
就这样吧。
很久没参加亲子活动了,这次是带小东西第一次去看电影。
虽然他经常看汪汪队动画片,但是电影还是第一次。
看着他专注的盯着屏幕,我觉得很满足,因为我本人就特别喜爱电影,要不然我也不可能在电影院打了那么久的工。
我想把他也培养成热爱电影的人。
好了,说这部电影,对于人物的形象我给满分,油条,月饼,包子,饺子,卷饼真是超级接地气,配音也比较接近角色。
里面关于宇宙塌缩,行星中间的通道刻画的有模有样,这个也让我点赞。
不过瑕疵还是有的,剧情有点割接,前段和后段明显不是一个水平,后段非常乏力,全靠对话推进剧情。
诶我们的编剧还是需要继续磨炼啊。
最后竟然有彩蛋,而且彩蛋的质量还不低,承包了我的笑点。
就冲这个彩蛋我给这部动画电影4星!
希望国产动漫继续发展!
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世界知道我们也可也做出优秀的动画片!!!
电影很酷!吃货的宇宙,世界观很有潜力
感觉挺有创意的,面粉星球的各种面食集合,就是没看明白大boss是个什么东西
3-动画制作还可以,影片对吃货的含义是不是存在什么误解,剧情太幼齿,比较适合小朋友看。
剧本也太糟糕了吧…
葛葛,在周末,放这个看哎,葛一岁。
人物只有特点没有性格,儿童形象的包子饺子早恋的剧情也很难感动,反派的外形奇奇怪怪却完全不交代动机前史,闯关小伙伴大多数毫无作用的走马灯轮换。但还是因为电影的诚意和抛的梗给及格分。
挺难接受这种食物真人化的世界观,觉得这不是想象力的体现,反而是受现实的束缚太深。设定太强硬了,但比大护法要轻松流畅,这种隐喻可大可小可高可低,你看看把咱们逼成什么样了,都要拿食物说事了。总体来说可以肯定,对国产良心就是会宽容一些,尽管它没那么好。
分镜和剪辑都很混乱,画面没有重点,导致多处不知所云,说到底还是表达不行啊…
本来期待挺高的,啧啧啧
电影很好笑,人物形象也不错,性格立体,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美食星球加入!
看在国产的份上给4星,美食的idea之前想到过,一直期待被拍,形象刻画不错,可爱的像某宝上的迷你挂饰,剧情还是太弱,虽然我哭了,不知道为什么哭的。。但当然还是4星推荐啦,看看国漫的进步!以及最喜欢窝窝头哈哈哈,傻萌傻萌的~彩蛋不错,超过正片了。。
之前很认真的期待的一部电影,但是,没哭,没笑,全程尴尬情节零散,情绪混乱,画面也很拥挤,除了主角其他人物影响也不好看,最重要的是情怀,渲染了很宏大的情怀却觉得没有表现出来,唱首歌就突然梦想了情怀了吗真的是看完很失落的,我是一个很少看电影会觉得失落的人啊
看着就饿了
前40分钟为止#
陈老师拍得很酷,虽然中间由于讲道理的欲望,叙事有一些失控。但这是一部,中国的,有工业质量的,有主题的,有趣味的,音乐做的很好!
寓意不错
画质还不错其他的真的拿不出手。剧情无聊得要死。尴尬癌都要犯了。整个就是网络词汇大杂烩的一部电影。
静静很喜欢。谢谢独立鱼
最后的花絮还挺有意思
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