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腾讯视频首页的斑斓色彩和清新的感觉让我点开了这部纪录片,完全是个惊喜啊!
在寒冷的冬天其实人们内心的燥热很难祛除,但是来颗水果,就会被它的清甜治愈,像是春日山间的溪泉,也像夏天村口的树荫。
聪明的是没有从最常见的水果切入,第一集的爱玉瞬间吸引眼球。
最喜欢第五集“灵感”,从味(香水),色(柿染),形(果雕),貌(水果插画),声(水果游戏),质(菠萝皮革)分别描写,所以给了五星。
实话实说,水果传这个名字吧,其实有点名不副实,很多水果介绍的不够深入,有几集就介绍的逻辑清晰,紧扣主题,有几集就是一堆评价堆砌起来,与舌尖上的中国的供稿是那种让人想拿小本本记下来的句子相反的是,这些评价很像高中生的作文不华丽又不经推敲。
但是就整部纪录片来看,在四星半的水平。
第一集变身,第二集异族,第四集旅行也是耳目一新的存在,收官的诱惑一集也有点后续发力不足的感觉,想走温情升华的路线但是有点让人看不下去。
总之,冬天看水果传易于除内热,值得一看
第一集!!!!!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7992820没想到竟然在这里看到Marou的巧克力来源———越南的可可种植园!!
心里懊恼的是为啥手里没有拿一块儿Marou来应景。
此时Marou的bean to bar巧克力用来下饭最好不过~
marou的ins/这些都是鄙人的爱啊哈哈哈看完更想去越南marou的店里坐坐,吃一口店里独特的巧克力!!!
如果可以,还想去marou的种植园里打个酱油,看一下那些壮硕的可可果树~尝尝新鲜可可果的美妙∠( ᐛ 」∠)_———————/—/———第二集!!!!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8231176长相奇特的水椰子,神奇的指橙,真的会让人感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这,真的不是外星人来到地球的遗落的种子吗?
怪异坚硬的外表,柔软的果肉,水椰子真是大自然里功力深厚的伪装者,也许,只有人类能看到它们的内核了吧。
长而椭圆的指橙,掰开会有虫卵一样密集的果实,虽然看起来对密集恐惧者很不友好,可依然掩盖不了它在味道上突出的优点。
真的是!!
感谢大自然!
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美好~
观看《风味人间》的时候,腾讯视频“特意”为我推送这部纪录片。
美食总是能引起我很大的兴趣。
大概每周都会去一趟水果店,买的无非就是苹果香蕉橙子葡萄梨,仔细想想,其实好多水果都被我习惯性忽略了呢!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好想大口吃水果!
延时,加速,微距等拍摄手法,展示着水果的色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充满清新活力。
以人文故事为线,介绍水果身世,传授水果知识。
我觉得每一集给现身的水果的内容还不够丰富仔细,不过它毕竟不是一个严肃科普节目,后期部分让我感到给“人文情怀”的时间太多了。
E01: 变身
可可/巧克力是一个大课题呐。
水果店买到的蓝莓大多是智利进口的,为什么少有国内的,而且蓝莓不便宜但是汁多味甜殷实口感的少。
微热山丘的凤梨酥纤维略多味道略酸,是土凤梨对吧?
想酿一次梅子酒!
E02:异族
刺梨已经出现在南方的超市里啦,刺梨汁。
初中时候在汕头沃尔玛买过蛇皮果,好奇的我敢于尝试各种哈哈。
其他的异族,我真是毫无兴趣呢。
E03:滋味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猰㼌(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155150/1.【榴莲】王美友黑刺榴莲园,马来西亚北马,摔一下发酵3分钟。
2.【脐橙】澳大利亚米尔迪拉(墨累河谷),糖酸比高于9,诞生于巴西,新出现棕色果皮脐橙,糖酸比达到12.1。
3.【柠檬】法国芒通弗朗索瓦·马泽柠檬庄园,2月柠檬嘉年华,枸橼和苦橙杂交,糖量是其他柠檬的5到7倍,“HERBIN”柠檬酱。
4.【神秘果】神秘果素抑制味蕾对酸的敏感度提升对糖的感受,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5.【橄榄】福建福州闽侯闽清,涩(单宁)苦(黄酮 多酚)甜(碳水化合物 八种氨基酸),腌橄榄。
6.【百香果】上海,热带水果风味浓厚,适合搭配朗姆酒,腌泡菜,糖醋小排。
黑刺榴莲可能是要到当地才能品尝的美味吧!
橄榄是潮汕人的传统水果呢,提神解腻,超棒。
百香果蜂蜜水好好喝,而百香果入菜,可以一试。
E04:旅行
没想到,椰子是这样的呀,好坚强好神奇!
呜呜奇异果的故乡是河南,从小对它的印象一直是佳沛新西兰,弟弟小时候很喜欢吃黄肉的,我觉得好昂贵。
最近在老家买到“幸福洋”的绿肉奇异果,好吃不贵,汁多肉甜,不过质地偏软喔。
又是云南,有葡萄玫瑰蜜,并没有在市场上遇过,好想尝试一下苹果真是大王呀,最多品种的了,最著名的哈哈是阿嫲拜拜会用的“红富士”,因为这个名字很吉祥。
桑葚也是蛮潮汕的水果诶,妈妈去年酿了好几罐果酱呢。
E05:灵感
我好爱好爱柠檬的芳香!
意大利的香柠檬提供了90%的芳香,柑橘+茉莉花香,想象一下都会感到呼吸通畅。
除了水果忍者游戏,俏皮的创意插画,我很惊叹的是果雕!!!
还有菠萝皮革,生态纺织材料,爱惜动物,保护地球!
水果发电,我希望有机会向弟弟介绍一下。
E06:诱惑
那几句德文我竟然没有听明白。
草莓绝对担得起诱惑这个称谓,甜美芳香,原来它并没有吃起来那么甜。
我只见过蔓越莓干...壮观的红色海洋,搭配火鸡应该是非常吮指不已...软糯甜蜜的无花果十分适合我食用哈哈,上次买了一些回家但是家人似乎不太能接受这个“新新食物”,可是它一点也不年轻,它是圣经里的禁果哇。
金枕头榴莲在南方最常见,我的榴莲记忆始于小学时代,那是尚住在流沙的丹娜姐最喜欢的水果,我们有一次买了一个,开车回饶平老家,熏了一路,回家打开,香!
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吃榴莲了。
兰桑内,姑丈曾从柬埔寨带回来过,清甜,也没有太多印象了。
原来巧克力是可可豆直接研磨烘烤得到的,柿饼表面的糖霜不是撒上去的,菠萝和凤梨是一个东西,蓝莓灌木那么小棵,梅子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木瓜榕和无花果里面会有昆虫卵和尸体,非洲竹芋的果实可以紧贴地面生长,蛇皮果能逃过火山的破坏力,水果中的鱼子酱指橙有点睛之笔的魅力,水椰子像蠢蠢的树懒不屑与人类为伍,脐橙的出现来源于亿分之一的基因突变,柠檬也有含糖量极高的贵族品种,神秘果可以在人的味觉上施展魔法,橄榄是苦和甜织成的味道彩虹,一根藤上可以盛开那么多朵百香果的耶稣受难之花,斯里兰卡的高空椰树与椰树之间连接起的是一家家的生活,椰子是一次次漂洋过海完成自我迁徙,香蕉原来是自由恋爱的意外收获,kivifruit 在远渡重洋的旅行中华丽变身,传教士将葡萄种子埋进土里,就给了后代无尽的玫瑰蜜,富士苹果真的是在日本杂交产生的后代,娇嫩多汁的桑葚是从鸟儿嘴里抢来的美食,香柠檬在指压按摩中交出自己的宝贵精油,是机械化无法带来的纯粹,为了保护自己的后代,柿子们进化出单宁酸与翠绿,小小的柠檬早在人类之前就理解了物理的奥秘褪去生存的忧虑,人们开始在味觉嗅觉视觉上大做文章,而大自然的馈赠无法被替代无法复制,而它从不吝啬,即使是面对贪婪的人类。
除了果实,菠萝叶片中也藏着巨大的力量,也是近乎完美的纺织材料,自然早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答案,人类趋之若鹜的甜美草莓不过是种子的花托,鲜红的外表也只是草莓糊弄人类的伎俩,北美的秋天被水里的蔓越莓染成热烈的大片红,糖包子无花果的美味是亚当夏娃也无法抵抗的诱惑,千钧一发间一颗颗金枕榴莲开启前往远方的旅行,榴莲与山竹原来是一对官方cp,兰桑内的甜蜜是精灵的馈赠,让少女水蜜桃防御我💢的绒毛也是它的晴雨伞,八月炸,我看到它的种子在种子馆里留下备份,预知子像神的名字让人类和动物都为之神往,像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人们对水果的爱恋延续千年,水果的进化也未完待续,在未来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在我看来,《水果传》不仅是一场令人大饱眼福的盛宴,也是一场文化的传承。
我为世界有如此各具风味、各有特色的水果而垂涎欲滴,也为人们在寻觅、创造一次次美妙的碰撞而深深感动。
他们将柿子变成柿饼,那一串串橙的红的包裹着白霜的柿饼让人们四季都能饱尝甜蜜;他们将水果酿酒当做孩子成人的标志,需要挑选重要的一天传承技术;他们从父辈继承果园,将父辈的热爱转变成自身的事业感与责任感;他们终其一生踏遍四方,去寻找绝迹的水果,将种子收藏,若干年后又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象征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延续性;他们挖掘水果身上更精彩的身份,做成了香水、刻成了雕塑、连声音都可以给人带来全新的体验。
我想,种水果的人,爱水果的人应该有极大的耐心和创造力吧!
他们静静等待果实成熟的日子,他们运用智慧将水果的美好保持;水果融入了他们的文化、和对生活甜美、香气扑鼻的期待;能从水果中获得期待的人,心里应该也很甜吧!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写诗的孩子,不会砸玻璃”,现在我也想说“爱水果的人,不会争不会抢” 一年四季季季有水果,这个世上,天天都有甜蜜蜜的人儿
你尝试过了解水果吗?
它可是拥有着智慧、勇气、魄力,并且野心勃勃的旅行家。
【它们依靠风力、洋流、动物的皮毛甚至消化系统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力量,实现着自我迁徙、扩张、进化。
】例如,在海中漂流110天、4800公里的椰子,在找到适合安家的岛屿依然可以发芽。
例如,依靠动物帮忙实现自由恋爱的小果野蕉和野蕉,才解决了种子坚硬难食的问题,生产出了最早的食用蕉后代。
(当然,野生的蕉类并没有放弃自己,因为野生种子中孕育的原始力量依然保管着它们家族的过去和将来。
)【更神奇的是当水果遇到了欣赏它的人类,便随着人类的探索与进步,将自己的旅行提升到仅凭自然力量无法企及的高度。
它们在旅行中实现着家族种类的丰富与品质改良。
也用甜美与营养回馈着人类。
】例如,原产于亚洲的养蚕桑树,在十字军东征时被带到意大利,改良成产食用大果实的桑树。
例如,苹果,在大航海时代随着欧洲人漂洋过海到达美洲,通过杂交选育培育出了国光、蛇果、黄元帅等品种,从美洲再到日本培育出了大名鼎鼎的富士苹果。
【水果的旅行在给人类带来美味之外,还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旅途中的轶事、世界另一端的文明,更不可思议的是冥冥之中也为水果自己保留了一份生机。
】例如,产于中国的猕猴桃,曾引起过众多外国水果探险家的兴趣,但是由于当时对猕猴桃的认识有限,不知道猕猴桃分雌雄株,带到外国的光棍猕猴桃们无法结果。
直到1904年一个叫伊莎贝拉的新西兰女教师幸运的将两雌一雄猕猴桃植株带回新西兰,才有了后来风靡全球的奇异果。
例如,云南的德钦生长着可以酿出令人惊叹美酒的玫瑰蜜葡萄。
这是一百多年前两位法国传教士经茶马古道带来的新奇水果。
此后西方的福音、玫瑰蜜的种植和酿酒法都在这个偏远的村庄扎下根来。
西方曾爆发过一次根瘤蚜虫害,导致法国70%的葡萄园毁于一旦,玫瑰蜜葡萄在法国本土绝迹难寻。
也许法国玫瑰蜜葡萄也没想到自己的家族会在世界的另一端得以保存。
这些还只是水果旅行的故事中的点滴。
更多关于水果的故事看看《水果传》吧,挺有意思的纪录片。
这个周末终于点开了我听说过很久的《水果传》!
第一集就是吃过的爱玉,名字好听惨了,原来本体长得跟牛油果/可可果这么像啊,感觉跟冰粉类似的口感,我可太佩服人类的智慧了,怎么就知道这种果实经过处理之后可以变得像果冻一样Q弹的食物!
可可果也是,原来有这么多颜色!
巧克力被人们精心设计到与人体体温类似的熔点,达到入口即化的效果,这个知识点好神奇啊,以前完全没意识到过!
台湾人民种的菠萝田,叫菠萝的海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还可以看到著名手信凤梨酥的生产过程!
日本人热爱的梅子酒也来了!
原来梅子是被绿色泡成黄色的。
第二集:第一次听说水果猎人这种职业。
话说,这水椰子长得也太像恶魔果实了吧,好大个啊,又特别像动漫里某些果实的原型。
水椰子,里面有晶莹透亮的果肉好可爱的指橙!我怎么从来没在市场见过这种水果啊...?
指橙第三集:第一次听说神秘果,能改变人的酸甜味觉,吃柠檬都是甜的
第四集:几个椰子树之间行走的斯里兰卡椰子采摘者。
第五集:原来柑橘类水果的皮可以出精油!
香柠檬这一集很有意思,都是从水果出发做创意,做水果电池,做染料,做衣服等。
这是一部好看好吃好玩的纪录片,真真 水果盛宴。
拍照角度多变,转场流畅自然,旁白文案精美配音好听,配乐恰到好处。
高超的摄影技术将水果果肉饱满、果汁四溅、充满爆发力的动态瞬间展示得淋漓尽致。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水果的产地,采摘手法,功效,食用方法,也穿插一些人文故事和科普,让普通的水果纪录片更有人情味更有趣味故事感。
水果传 第一季 (2018)8.62018 / 中国大陆 / 纪录片 / 曾欣 苏蕾 罗颖鸾 傅娴婧 胡昆池 郭柳 罗赛 杨骊珠 / 杨燊
《甄嬛传》《芈月传》火了,为什么《水果传》不能,我们的大女主水果子也很美好、励志啊。
比美人更厉害的是,“她”吸引的可不是几个男人,而是数千年来高贵吃货们的爱慕与占有这是一部关于水果的纪录片。
这里介绍的水果,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有常见的平民品种,也有我们鲜少知道的果子。
我们能从这个纪录片中一窥水果里生物学的科学密码,也可以感受到人文的温度。
i水果er绝对不容错过!
从视听的角度来说,用一个字表达:“爽”,两个字:“治愈”。
我最喜欢的一些片段就是水果吐出果肉或是汁水迸出果粒的刹那。
导演会用快速剪辑的方式将这些刹那拼在一起,辅之以汁水流淌的音效,极具冲击力。
本人严重怀疑人类是否具备听了这种声音就会分泌出愉悦物质的本能,看得实在解压。
视觉+听觉微距镜头凸显了水果的缤纷色彩,也在延展观众的感官。
比如看见了柠檬的明黄,饱满的黄,大脑会自然地联系到清新的香味,酸涩的口感(我脑海里浮现的就是柠檬汁滴到猪排上的清新味道),而这种联想反过来也会让这种颜色变得更立体。
于是,观众看到了凤梨的甜蜜,看到了橄榄的回甘,看到了梅子酒的清凉冰霜……视听的美和真实,会把味蕾唤醒一起跳舞。
这是蔓越莓堆!
有韦斯安德森的风格
柿饼的颜色好高级其次,《水果传》的内容策划也能看出幕后团队的用心。
不同于很多美食地理纪录片,用平行的地域或是口味去分集,《水果传》6期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分别是《变身》《异族》《滋味》《旅行》《灵感》《诱惑》。
第一集《变身》就很有趣,讲得是人类为了获得更丰富的口感,进行了各种充满想象力的实验,让水果的形态和风味大变身。
对于一些并不熟悉的水果或水果制品,我们观看其制成过程,就像拆一件礼物,你永远不知道朴实的“包装”下,会变出什么样的惊喜。
比如第一个出场的爱玉,台湾原住民在高空数枝摘下一颗颗其貌不扬的青果,把它削皮烘干打开后,会绽放出类似菊花的外形,而这些花瓣过滤出的汁水,竟能沉淀类似于冰粉的透明固体。
这就是台湾人最爱的古早味甜品“爱玉冰”。
每一个步骤,都会让这棵绿果子彻底变身,仿佛欣赏魔术一般。
后面出场的巧克力,我知道它们的今生,可是不知道它的前世。
而看这部纪录片,我才了解,一颗来自。
胶状的爱玉冰另外,作为一部优秀纪录片,水果科普当然也做得很到位,既有有地理人文角度的宏观呈现,也有生物角度的微观科普。
比较让我映像深刻的是草莓。
草莓是一种含糖量偏低的水果(比蓝莓还酸),可是它拥有300种以上的芳香物质,在味觉上给人们造成一种鲜甜的幻觉……
草莓的味觉欺骗在严谨的纪录片表述中,文案还有一分诗意和两分俏皮,必须是高考满分作文。
(柿饼制作)“接下来,柿子要告别阳光和空气,进入黑暗,开始一场漫长而甜蜜的梦”。
(物种迁徙)“水果,也许它们自己都没想到,它们可以抵达那些无法企及的地方,甚至离开故土的诀别,也许意味着一线生机”。
(菠萝产地)“徐闻是中国最大的菠萝产地,这片菠萝种植地有5个澳门这么大,所以我们管它叫波罗的海”。
(八月炸)“每到8月,它就炸裂,这种行为集富朋克色彩”
“八月炸”裂了这部《水果传》,即是在讲大自然的匠心,它赐予了人类丰富而奇妙的果实;也是在讲人类的匠心:人们会为了追求一种风味,会穿越千里上树下海,会用漫长的时间去等待一种甜蜜,也会用双手的温度,为家人创造一道美味。
甜蜜的水果和童年
一直喜欢吃水果,尤其喜欢甜甜的水果,但因为糖分太高,自己怕胖,并且吃水果成本较高,所以不敢多吃,要不是因为这些原因,大概可以把水果当饭吃吧。
近期到了吃荔枝的季节,发现把荔枝放冰箱冷冻处可以获得不一样的美味,简直可以堪比冰淇淋,惊喜。
里面介绍了一些常见水果的果树,长了见识。
也讲了一些不常见的水果,有些水果想要获取,需耗费不少力气,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吃遍呢。
看着都可好吃了,想吃。
喜欢看美食纪录片,不仅仅讲美食,还讲到美食背后的人和故事。
水果传既然是传记难道不应该从种子发芽成长开花结果食用这条线来吗?无生长过程就算了食用方法也没讲多少,泛泛而谈,慢镜头太多!
¯﹃¯
有点烦解说的这种【腔】,太多莫名其妙的拟人了。
好馋啊!水果丰富了人类的感官和视觉,一点不假。学SCA感官时,老师就一直用新鲜水果和干果引导训练。八月炸的样子太邪恶了!泰国的榴莲马拉松好搞笑,就为了无限榴莲补给!还有原来蔓越莓是生长在沼泽地里的!重复的镜头有点多,可以改进一下。还有,为什么没有芒果?!
一集弃
大半夜凌晨两点我为何要看这个。。。看的一直口水不断,作死吃了颗话梅糖,赶紧灌了两大杯茶水。。。
文案很舌尖啊
看过一集,得说豆瓣的美食片分数还挺客观的,没过9分和过9分的水平和丰满程度,确实不一样
生活中的美好与奇妙远比我们想象的多。生长在沼泽中的蔓越莓,把水果打造成艺术品的果雕技艺,只为吃到新鲜榴莲而环游世界的马拉松跑者……看完人间烟火的风味人间,来尝尝水果传的清新味道
1 就水果说水果,主题很明确,各种近景、特写、微距、慢镜头,节奏活泼流畅,轻松欢快,看完真的好想吃这些水果,这就成功了;2 几乎没有商业广告,而且世界各地异果都有介绍,不单单中国的;3 还有这些热爱生活的人,充满生气。刚从《舌尖3》过来,真是难得的清新。8.5
难看死了
颜色太好看了,镜头拍得也挺可爱,时不时就感叹,这个看起来好好吃,这个怎么没吃过;文案写得比较通俗轻松,尤其喜欢第四集《旅行》,关于葡萄那部分真是好感动
春节看的。太应景了。每一种水果都有想吃的冲动。
太诱人了,看得口水直流啊,尤其前两集那么多从没见过的水果。最大的优点是专注于水果本身,各种特写把水果拍得那么艳丽缤纷,同时也让观众了解水果的前世今生。缺点是部分镜头重复使用频率高,部分人文抒情过多,累赘而做作。
没吃晚饭在大半夜看的好馋,口水直流。片子贴近生活却不落俗套,有趣又长知识。一个地方的水果也是活态的物质文化,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独特的自然条件为果的生和长提供条件,果养育着人,人创造着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更养一方果,人与果互动的过程中,这方水土便在眼前铺展开来。
会讲故事。
感觉节目组没有想好自己的定位,到底是想讲水果、还是讲人;名字叫《水果传》,着墨更多的却还是人,但又走马观花每个人每种水果都没有讲很深,反而花很多时间在一些很虚很空的旁白上,尤其最后两集,似乎是黔驴技穷凑数的
一套适合过年杀时解腻的小片。文案风格感受一下:黑刺榴莲就像长了眼睛,它们中的80%选择半夜零时到三时掉落,所以很少会砸到人脑袋。
讲的是一些不太常见的水果。其实我更想看一些日常的水果。
总体来说可以,主要还是水果这个本身在加持,不是旁白或者纪录片的结构在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