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结尾的字幕告诉我们,埃尔顿最终还是找到了真正爱他的人,并且领养了两个可爱的孩子。
承上,且说说他的父母,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的父母至多也就是不懂得如何表达爱,但内心是火热的,虽然产生了很多矛盾,但不得不说,为人父母之心无比珍贵。
这样比起来,埃尔顿的父亲,自私的要命,如果全世界都反对埃尔顿的存在,那么他的父亲反对的呼声一定大过全世界,他的母亲虽然尽了抚养的义务,但全程没有一丝爱怜,这一点真的替埃尔顿感到痛心。
而且在这件事上,他是完全被动的,是无力回天的。
Spectales and Costume都是外扩触角,包裹你于众人目光前不至于着陆,同时放大你的每一次颤动。
愿有人拨开所有去爱一块海绵。
(看了些短评)私以为这样的真实人物,真正过过的生活,本就经不得事无巨细平摊,音乐剧化的转场衔接把许多记忆碎片变成样板间的道具布景,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赞美的距离,至于所丢掉的情感转变连贯性,可视作对观众的点到为止,只要虚线上每一个圆点都准确,再隔上合适远的距离,怎能感受不到其间贯通,自由蜿蜒呢?
观众不再是审视和把玩,而是受邀共同穿梭回when we were young listening to the radio,更何况是作曲家拿出自己的生命片段作trigger,我都不想追究此间对应,just listening again in his space like mine before.
说实话头一回看人还没死的就出的传记电影的(因为我没看《社交网络》),感觉这种的话本人要很有勇气啊,自己的一生血淋淋展现在世人面前,我反正很难接受🥹 知道我伤疤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就没几个,我果然是卡夫卡吧日记本绝对是不能给任何人看到的😶 这几天连着看的是传记电影,比如《玫瑰人生》跟这部《火箭人》。
主角都是在吸毒喝酒乱性中找安全感的类型,相似地,ta们也有着悲惨的童年(虽然惨没法比,但Edith Piaf从客观条件来说真的是比Elton John要悲哀不少🥲)。
同样,也相似地,ta们的天赋也是普通人所没有的,所以日后的成就是如此绚丽。
周三去A Cappella的排练时,大家听到我说没听过《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又在说“You have to listen to this!”🫠 我寻思你们到底是没看到我的皮肤颜色跟我说英文时候那蹩脚的口音呢,还是你们默认中国也是被英语歌统治的地方啊lol (但大家都很nice在推荐这歌就是了,不是那种居高临下鄙视我的感觉啦)2024年我们表演了三次《I’m Still Standing》,但我没想过背后的作者原来是这样的身世,看了这部电影就更好理解他在这个作品里表达的情感。
最后那首《Rocket Man》很戳我,一如所有跟太空相关的歌曲,例如青峰的《太空人》和David Bowie的《Space Oddity》。
我果然还是很想翱翔在无垠的宇宙里,这是什么厌世情节吗?
要是有机会我是真的很想逃离人类的荒谬啊…看完电影去扒了一下老爷子的wikipedia,还看了一些他最近的clips,希望老头能健康快乐哦~但u1s1他年轻时这么糟蹋身子能活到现在也是挺牛逼的🤣
描述Elton John爷爷生平史的《Rocket Man》火箭人,被影评人和影迷无数次的拿来与《波西米亚狂想曲》对比。
1.前者自定R级,确实更”忠于原味“;后者被May爷爷压榨着拍成了“洁版”,确实平添无数遗憾。
2.两版的演员都为了还原角色使出了浑身解数,扮演Elton的塔伦艾格顿(你们常说的”蛋蛋")奉献了全部的原唱,实力着实了得[赞]事实上歌曲部分是否由演员原唱还是对口型,我觉得根本不是问题,只要达到效果就行(反正也不是本尊来唱)。
3.Mercury毕竟已经作古,所以整个编剧虽然缺乏亮点但颇为封闭完整;而火箭人的原型还健在,所以写到戒毒重生就戛然而止确实有些遗憾了——估计也实在不能写下去了,否则就越来越敏感了。
4.电影本身当传记片来看,让我们重温一下Elton的音乐杰作,Mission Accomplished。
但是编剧导演分明是把它当做了音乐剧的“预演版”,无论是剧情结构还是镜头调度都活脱脱一部音乐剧的雏形。
看来不久之后伦敦西区上演一部最新音乐剧大作《火箭人》是指日可待了——我们的John老爷爷实在是赚钱高手啊,商业闭环了解一下[黑线]……5.编剧Lee Hall就是我最爱电影之一《Billy Elliot跳出我天地》的编剧,而Elton John又是伦敦版同名音乐剧的音乐创作者,可谓渊源很深。
故而本作请来了小Billy——Jamie Bell来扮演Elton的灵魂伴侣兼最重要的合作伙伴Bernie,堪称“历史传承”般的绝配。
发完这条评论我决定立马再看一遍《Billy Elliot》[心]6.自评:3.4/5分。
我还以为是一个科技片 原来是个音乐人传记片You gotta kill the person you were born to be in order to become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一直都欣赏不了这个歌手的歌 记得好像唱过狮子王还有一首写给黛安娜的 王牌特工2里也有他这个本色出演的大明星 但不明白他的音乐 这个片子里的音乐也觉得很一般 我触摸不到这种音乐才华坦白说拍出来的这个人的人生实在没什么值得拍的 滥交 毒品 放纵 身边的人大部分都是利用他而他也没耐心对所有人 别人伤害他他也在伤害别人 所有富有到能随心所欲满足自己欲望的人的人生都和他差不多 简直是模版 "I have fucked everything that moves, and I've takenevery drug known to man, all of them. Do you know what? I enjoyed every last minute of it "反倒是一个极端富有的人却克制欲望 礼貌待人 忠贞不渝 始终上进才是异类 这种人倒是才值得拍一下
电影火箭人上映于2019年。
之前只熟悉一首Elton John的“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童年有经历过《狮子王》的朋友应该都听过这首歌。
可能那时因为年纪与经历的原因,只记住了旋律,却没有认真听过他的歌,也就没有对这个人产生过兴趣。
最近刚好在跟某患者的治疗阶段进展到“内在的小孩“,一个治疗团队的同事便推荐了这部电影《Rocketman》。
从开场的张牙舞爪,掰掉恶魔的犄角,褪去华服后的一身睡衣,到最后与小Regi的拥抱,从电影的角度可以说很形象的描述了Elton在参加成瘾治疗小组一步步打开自己、旧伤痛的浮出、正视问题、接受与放下的心理发展过程。
在这个四口之家里,长期不回家的父亲,对自己毫不感兴趣的母亲,以及这个家里唯一的温暖来源外婆。
小Regi听说爸爸要回来了,就满心欢喜的期待,期待从未得到过的父亲的拥抱。
父亲回到家,别说拥抱,连一眼都不正眼瞧他。
小Regi觉得委屈时,爸爸除了一句“don´t be soft“(别软弱)只剩寂静。
小Regi的妈妈不但没有安慰他反而把一切归咎于他,爸爸不回家不爱自己以及这错误的婚姻都只是因为怀了他…幸好,家里有一台钢琴。
幸好,小Regi的天赋被外婆听见并支持他走上了音乐的道路。
爸爸说:“离我的东西远点,想碰我的CD先请求我的同意。
“爸爸说:“不,我不需要你的CD,因为不是我喜欢的音乐类型。
“爸爸说:“不管怎样他都会变成怪人。
“在Elton面前,爸爸一把抱起起了二婚妻子的孩子。。。
妈妈说:“可以送他去钢琴课呀,这样他就再也不用围着我转了。
管你什么皇家音乐学院的考试,周六我可没空。
“妈妈说:“你是同性恋的事完全不用告诉我,我早就知道了,但是我根本不感兴趣。
“妈妈说:“你注定选择了永远孤独的人生。
“爸爸不是不懂爱,只是从战场归来满心疮痍,需要港湾却没有港湾。
妈妈始终在要求爱,从丈夫那里要求,从儿子那里要求,可因为以前受的伤害而高筑的心墙即包裹了自己,也阻止了别人。
他们唯一的儿子从渴望被爱,一丁点怜悯就被人牵着鼻子走直到遍体鳞伤。
伤心,害怕,失望,愤怒,自毁式行为,以至于浑身竖起的刺把始终支持自己的朋友从身边赶走。
幸好,他还有他的外婆、音乐、朋友、有他抒发自己情感的方式。
从开始不愿接受自己改名,到接受现在的自己,可以拥抱自己内心的小孩。
这不只是一部传奇音乐人的传记式电影。
19年音乐人传记片云集,有创造力的人生总是更吸引人,但是似乎也付出了代价。
这样的故事都有点雷同,天赋异禀,任性自我,成功后遇到一个唯利是图的经纪人,骗财骗色,为了小人丢掉了所有真正的朋友。
他的心理问题仍然是两个老话题,童年阴影造成的自我认同感低。
但这仍然不是不管理情绪的理由。
才华靠的不是毒品和酒精,而是沉浸下来内心的感受,多少艺术家剑走偏峰,找不到创作的初衷和真谛。
去年一部 [波西米亚狂想曲] 横扫全球…不是票房最高,不是口碑最佳。
这部纪录皇后乐队主唱弗莱迪·摩克瑞传奇人生的影片却以经典的音乐回忆打动了全球的观众…
今年英国又出了一部音乐传记电影 ——主角是上世纪60年代发迹便红透大西洋两岸的歌手,他缔造无数唱片奇迹,歌曲征服无数听众…就算你没赶上他的黄金时代,也不要紧!
他曾经写给迪士尼动画[狮子王]的主题曲“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你的童年绝对听过…
你可能猜到了他是谁!
这部新片讲述了传奇歌手艾尔顿·约翰的人生 —— 火 箭 人 Rocketman
今年72岁的艾尔顿·约翰早已成为传说!
他曾有七张唱片登上美国排行榜冠军,六张唱片入选史上最伟大的500张唱片,金曲佳作无数…截至2017年时他的唱片销量达到3亿张!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的造型…他偏爱夸张、极致、多彩、华丽的造型,风格浓烈的舞台表演也对后世视觉摇滚产生深远影响。
他是约翰·列侬儿子的教父,献唱戴安娜王妃的葬礼,还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当面授勋…丰富的人生经历看起来也噱头十足!
戴安娜王妃葬礼上的艾尔顿·约翰但这位载入史册的歌手,也有不堪回首的人生。
酗酒吸毒、同性恋情、家庭失和…几十年的音乐生涯,他的丑闻和八卦几乎没断过!
光鲜的舞台、狼狈的人生…都被这部名为[火箭人]的音乐传记电影所记录 —— 01童年
童年时艾尔顿·约翰就显示出音乐天赋。
耳朵听一遍,下手就能弹。
进入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的他,没准就是位钢琴家…
然而家庭的破碎却让他的人生出现转折 ——他的童年伴随着父母不和谐的婚姻…所以尽管他有着过人的音乐天赋,也从没有获得过父母的关心与褒奖,哪怕连个拥抱都没有!
配合艾尔顿的童年,影片响起“I want love”的旋律…压抑的家中,父亲、母亲、祖母和他唱起这首歌。
童年的他唱出无爱的失落,父亲唱出对家庭的无力,母亲唱出对婚姻的失望,祖母难掩年迈的疲惫…原生家庭的残缺留下了隐形的伤疤。
就像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的表达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当年少的艾尔顿对祖母说:“我希望我能变成别人”
就预示了他借由舞台活成了另一副样子,企图用热情完美的表演自我疗愈那段无人问津的童年。
戏梦人生,可能就是如此… 02巨星
电影[火箭人]还原了艾尔顿·约翰所有经典表演——顺着他的金曲,时间迈入成名后…他结识了经理人雷·威廉姆斯,词作搭档贝尔尼·陶宾,唱片和演出开始起跑,名气在英美同时打响。
包括“艾尔顿·约翰”也是他自己改的艺名!
歌唱事业巅峰期的他曾经带来了太多经典…伴随剧情插入了Border Song、Crocodile Rock、Amoreena、Rocketman等经典歌曲。
墨镜、潮鞋、帽子、耳环…艾尔顿大胆极致,夸张华丽的造型简直就是年代秀!
包括他弹钢琴时跃起的漂浮动作,也原景重演!
人们总用巨星来形容歌手…原因就是舞台上的他们就像“巨星”的燃烧撒下光和热。
但这样的燃烧并不是无限的…每当演出落幕。
剥去浓妆的艾尔顿陷入灰烬般的人生。
03幕后
卸下浓妆艳抹的艾尔顿除了面临遗传脱发问题,还有私人生活中种种的糟心经历…歌王是非多,几乎是乐坛铁律!
成名的艾尔顿·约翰一度因为性取向而陷入困境…1976年他在接受滚石乐队采访时透露自己是双性恋,后来又解释他不敢直接承认自己是同性恋。
乐迷们反应强烈,直接导致他唱片销量下滑!
此外短暂婚姻、家庭决裂也成为热议的八卦…尤其酗酒吸毒几乎要了他的命!
影片中有一段描绘他企图自杀过量服药。
母亲招呼宾客,朋友陪着新欢,而他却抱着酒精和毒品依旧活在“爱而不得”的人生伤痕里…
当他沉入泳池,生死弥留之际…看到的是童年的自己。
穷尽毕生,艾尔顿·约翰也是背着原生家庭的负重者,自怨自艾的溺水是他对爱偏执的渴求。
同样是音乐传奇人物、同样伴随着争议人生…艾尔顿·约翰的传记片[火箭人]自然会被拿来和佛莱迪·摩克瑞的传记片[波西米亚狂想曲]做对比。
无论是艾尔顿,还是佛莱迪。
都在舞台放肆燃烧了隐藏在内心的丰富情感…而幕前幕后却是两个模样!
尽管有艾尔顿本人参与监制,剧本也没有刻意回避他的是非争议,反而很直面的剖析了自己的人生。
因为涉及性爱、吸毒、酗酒等场面…[火箭人]上映就被定位为R级作品,在俄罗斯等国家上映时涉及同性恋的剧情还遭到删减。
出演过[王牌特工]、[飞鹰艾迪]的塔伦·埃格顿饰演了成年的艾尔顿,外形和表演都契合本尊形象…
童年时期的小艾尔顿也和真正的他相差无几,可见他本人对这部自传电影有多掏心掏肺了…
如今的观众对艾尔顿略显陌生,但抛开真实的人物,这部[火箭人]也是一部载歌载舞的精彩故事!
但有[波西米亚狂想曲]珠玉在前。
[火箭人]在豆瓣电影只获得了7.1分,多少被低估了…
相比于[波西米亚狂想曲]在音乐上的震撼人心…这部[火箭人]更像是 ——音乐人版的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剧情由酗酒吸毒的艾尔顿参与互助会展开自述,身着演出造型的他一边诉说人生,一边褪去华服。
此时的他,不再是舞台王者。
顺着他的自述观众能感受到悲伤的童年、轻狂的青春以及成名后的迷途等人生关键时刻…配合音乐场景累积角色的内在形象 ——渴望爱,不得爱(是不是已经很像松子了)
影片还加入了大量的超现实剧情段落…还原他纸醉金迷(现实中的艾尔顿就是购物狂)的巨星生活以及背后情感空虚的内心世界。
像是歌舞片又像是音乐MV杜绝严肃的电影风格,很符合艾尔顿的个人气质!
今年72岁的艾尔顿·约翰和同性爱人结婚,通过代孕养育了两个孩子,慈善事业也没停过…献给舞台的人生在晚年获得了安慰。
相比于佛莱迪·摩克瑞的巨星陨落…艾尔顿·约翰少了些悲剧壮烈,历经波折后的人生感悟更贴合大众平凡人的心理状态。
人人都想活出自我!
因此我们不得不为那份自在毕生追索…
不知道標準是不是被《梅艷芳》電影拉低了,那之後看的人物傳記我都覺得未到最差。
《Rocketman》這部是音樂劇式傳記,介紹Elton John的音樂起源到他addiction rehab部分為止。
可能因為是他本人監修,所以包含了家庭、友情、愛情和事業的關係,大概是195X到1990年左右的分量。
快兩個小時的電影環環相扣,叙事豐富,由家庭的親情缺失,音樂上的啟蒙,跟朋友並肩作戰,又因為友人無法跟他深入分享成功的喜悅,令他遇到愛情上的知音,又因為愛情而收獲事業上的更上一層樓,一幕介紹完他的所有背景和潛在的矛盾,二幕就開始深化,加深講他想從不同的人身上得到認同和愛,以排解他多年的寂寞。
將這一幕推到高潮的便是Elton John因為想出櫃而去見離異父親,卻見父親只對自己身上的榮光著眼,而不是他做的音樂,而他的異母弟弟們卻得到了他一輩子都沒有得到的關愛和擁抱。
他只得從別的墮落方法裡尋求填補這些空虛和寂寞。
然後又逐漸失去自己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愛情。
每條線都扣住,每條線都用簡單直接的台詞和乾淨的鏡頭去叙事,明明沒有賣弄感情,但講的就是感情的發展故事,用歌聲音樂來訴說自己的慾望和心境,扣緊了音樂和人生的主調。
MV式的叙事是不夠深入和挖掘的,但就表達到人生如戲的夢幻和殘酷的現實,用轉接方式來碰撞主角的心境,在多線叙事下已經算是first person POV,從AA group的分享上是一次又一次跟自己的和解。
人生是未完待續的,這個叙事就是選擇點到即止,在片尾才有劇照和真實照片去比較是怎樣還原,而人生的困境又是如此的相似,要每每都仔細講,像紀錄片一樣完全還原是不可能的,卻能貼近真實地點出精要的部分,不拔高,不貶低地去講,才能令觀眾透過別人,一個真人存在的人生,帶著思考離場。
剧本写得不算出彩,搞成了个没头没尾的故事似的,感觉主角换成任何人都行。
歌很好听,但感觉在电影里用得有些泛滥。
感觉更像是一部适合做成百老汇音乐剧的作品仅从传记片角度,成熟过《波西米亚》。
配合艾尔顿·约翰华丽的舞台风格,影片也呈现华丽的视觉风格、歌舞片的和多处想象片段。
去关注他的才华、欲望、童年的不满足以及痛苦,而这些爱与痛,也成为创作的源泉。
当然,最棒的还是音乐,当那些熟悉的音乐从他手中流淌出来,这就是天才,只有崇拜和感动。
音乐人物传记片不是拍成流水账就是卡拉OK或MV,能不能跟《莫扎特传》学学
各种美化、丑化、自我感动,一看就知道这是一部“原型人物自己会喜欢”的电影。但除了拍成歌舞片让电影没有沦为纯粹模仿秀,对LGBT元素的呈现更直接外,各个层面都比波西米亚狂想曲还要糟糕,“脱下演出服回归凡人拥抱自己”的设计假得出奇。
故事有点松散, 感觉音乐传记片已经成了套路,得是gay,有个严厉的父亲,缺爱的童年,成名后的迷失、吸毒滥交,最后迷途知返或者死掉,全程各种金曲串烧齐活儿。
这么努力的蛋蛋值得五星吧
波西米亚开了个坏头。希望今年别再出现这种商业内核令人尴尬的摇滚传奇传记片了
歌不错
如果不是elton john的乐迷,这就是一个两星的挺乏味的mv电影,波西米亚在票房上如此成功,但也只有十万人大合唱的摇滚乐作品能和imax画幅&多声道音轨互相成就互相升华,像片中tiny dancer的片段就远没有我本家在almost famous中清唱的片段动人。预计u2迟早要推出一部传记电影,哈哈哈
小时候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是因为狮子王的主题曲,一度很喜欢他“高雅宽广”的声音。长大之后我在英国再看到他的时候,我以为台上坐着一只火龙果在弹钢琴。这部电影至少让我明白,他要做什么样的自己。他一直如此诚恳,我出再次被他的歌声打动。
我就说有一部很难看的电影忘了标,原来是它
内心没啥波动,好多剧情元素和波西米亚太像了,又缺少像波那样的情感煽动,而且一些东西讲得太快。最终还是因为对于这种一朝成为巨星然后搞砸身边一切最后再重拾自我与所有人和解的这个过程无感了,再拍得没那么特别,就直接是看得没得感情。但是!麦登登在这里实在是HOT AS HELL!真的太帅了,很久没在电影院里感觉一个男人这么帅,和蛋蛋谈恋爱的那几场戏man爆……要命。宝藏男人。
浮华外表之下,从深深宇宙偷窥地球的他的孤独的心,令我印象深刻。此电影劝人自爱。
英国国宝级歌手艾尔顿个人传记电影。比起之前的皇后乐队的传记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来说,在音乐上没那么多燃点,但对于艾尔顿的心理和生活还原的还不错
歌都太耐听了 为歌打五分///二刷啦啦啦啦啦
快进,毫无感觉,我怎么觉得好像比这值得大书特书的名人传记有的是。对艾顿强还停留在唱今夜感受我的爱上,对爹妈来说他是唱风中之烛的人。ps霍华德肥的,侏罗纪3对她没约束力嘛?
男主演得太好了,音乐传记电影就应该这么天马行空地拍……但是,又远不够天马行空,天马行空变成了小点缀,跟波西米亚狂想曲一样透出了拘谨。我心目中最好的音乐传记电影,还是「我不在那儿」。
想说的太多,想放入的音乐太多,节奏感略成问题。另外男主角唱的不差,但音色和Elton John本人差太多,一开口唱我就很难入戏……摇滚明星传记片还像波西米亚那样用原声会好一点
Predictable
到底是rockstar的人生都一样,还是传记电影拍的都一样,反正,有点腻了已经…大家都是drink drug lgbt……
他爱的还是基友哦。。。
大姑妈从不PG13的一生,蛋蛋演的真好,唱功也牛逼。为毛我觉得有一段他带圆框眼镜的时候巨像哈利波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