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有点东拉西扯,可能想做出一部有正面意义的电影,可惜,想象力不够,编剧也不给力,主演电影的人仗着自己的人脉,拖来一些熟悉脸,生拉硬凑成这么一部不知所谓却还能卖上座的电影。
整个电影过程就像之前拍的有部大电影一样,全程数星星。
为导演有这么多的人脉点赞。
现下人的生活节奏变快了,连带着电影的生成也变得快餐式起来。
即使大家都吐槽,都看不上,可依然阻挡不了大家迈向影院的脚步。
这是一个病态的时代。
屌丝男士》!
一部高仿法国幽默短片的网络段子,以一种正确的方式渗透到正确的人群当中,火了,红了,而其最有利的传播形式,就是不断的去迎合这个愈来愈无下限,无节操的环境和人群。
借着《屌丝》的气息,导演感觉自己好似中国喜剧界的旷世奇才,开始拍了一部时下很NB的电影《煎饼侠》。
但,其实我想很严肃的说,请给中国喜剧一点尊严,甚至请给低端一点尊严!
如果把《煎饼侠》跟《人在囧途》放到一起,那么效果就很明显,就是一个绅士和一个屌丝的区别。
后者严谨的逻辑性,细腻的故事情节无一不把电影升华到一个理想的高度,而前者在逻辑上显得一塌糊涂,完全没有了逻辑层次感的存在,这种感觉在国产电影中也算不常见了,真有一种惊讶,惊讶的是怎么可以这么低端!
徐峥可不是演完《春光灿烂猪八戒》就开始导演《泰囧》的,中国导演界的门槛低,但也不能如此不虚心。
对于这样一部低端的作品,写的是不是有点多了?
假如《煎饼侠》是部外国片,那么名字一定是《海扁王3》!
真是没有想到竟是这样一番精彩的体验。
机缘巧合,我在7.4号的凌晨闲来无事,上网想看最近的电影,无意中发现合肥的《煎饼侠》点映是在7.5,还剩票!
便立刻买了2张票,想一定会有东北纯爷们跟我一起去看的。
别说,跟我最熟的小伙伴果然看遍了所有的《屌丝男士》,我俩一拍即合,7.5晚上就坐上了126路出发了。
之前做了一下简单的功课(事实证明网上的预告还是不要看比较好,因为很多笑点都已经在那些发出来的视频里了)。
看完了他写的那一本自传,看完了《屌丝男士》第四季那后面超长的煎饼侠广告。
当那条小龙在墨绿色的荧幕上灵动蜿蜒时,我的心也立刻被吸了过去。
开场便像极了《屌丝男士》,先出场的三位还有那位足疗男和“膝跳反射”哥。
之后便是一部拍一部怎么拍电影的电影。
开始笑点连连。
虽然是在合肥这样的南方,观众们对东北话还是蛮接受的!
我们几个东北小伙也是看的兴奋。
东北F4出来的时候,我靠!
整个电影院沸腾起来了好嘛!
比后面的GHZ出来效果还震撼!
几个人穿着奇装异服在那里打麻将,简直是喜闻乐见的场面!!!
真想再看一遍感受一下!!!
再多的就不剧透了。
你只需要知道,当你听到柳岩和大鹏并排坐,大鹏唱出《恐高的鸟》时,准备好手纸就好了...其实电影究竟好在哪里?
它延续了《屌丝男士》一贯的拼装喜剧风格。
众多明星加盟,各个小故事笑点密集且有始有终,人物性格鲜明。
P.S.衣云鹤的东北话味道贼拉正。
邓超虽被困住了手脚,光靠嘴来“说”戏也一点都不输。
它是大鹏第一部电影,很用心于细节。
前面的节奏有些慢让我看的时候很担心,担心他会不会不像我预期的那样好看,但看到四分之一时我就完全放心了。
中间的煽情和最后的反转说起来也不那么值得让人称道...我认为这部电影最好的地方真的就只在两个字:真实。
记得事前在《屌丝男士》里大鹏很认真的在说,每一个演员都是本色出演。
看完后我深以为然。
大鹏:电影中说当煎饼侠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生活中能拍一部自己为主角的电影也是他的梦想。
在生活中和电影中都是,想以英雄出现在之间,却演屌丝演火了。
在电影中他们偷拍明星,生活中他们“蹭”那些去搜狐参加访谈的明星拍《屌丝男士》。
柳岩在剧中说,你不是恐高么?
生活中大鹏也的确是一个恐高的人,甚至这么多年来,每每坐飞机他还是会紧张到跳起舞来(自传里面说的...)。
在剧中他有一些对未来的迷茫,生活中他也一直专注于眼前的事,并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出现在哪。
在影迷见面会时他说:“我小时候是一个自卑的人。
”听起来真是让人心里有些暖暖的真实感。
和柳岩:柳岩和他坐在大楼的边上,说着“很多人说,我是借胸上位。
”当我看到这里时,我震了一下。
这么直接?
这样勇敢?
不得不说不管出于洗白或是怎样的原因,这都是令人开心的事情。
让我感受到了来自他们心里的话。
早年大鹏与柳岩都还没火,他们彼此互相搀扶,一切闯过难关。
不去猜测他们是否真的有超越友情的关系。
至少当他们并肩坐着,谈着过去那不容易的时光,本身就是满满的泪点啊,后来大鹏的决定也和电影中的一样。
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感受到,这些人物都是立体而真实的。
他们无需拼演技,演的就是他们自己。
而这一切的努力,都源于他们的敬业与认真。
为大鹏和所有演员点个赞。
P.S.还有可爱的袁珊珊,煎饼女孩演的真是秀色可餐!
这电影是搞笑的。
虽然最后男主为了梦想而努力,最后终于梦想实现,好像变成了励志热血剧。
其实这强行的励志,我倒不怎么喜欢。
因为最后梦想实现得太高逼格了,已经算是强加的。
中间是挺好的,故事的过程中,每一小段,有点小感动,小搞笑,个别的地方,还有点煽情,比如说到屌丝,说到胸大什么的。
每一段真实明星的笑点,也挺好笑,比如邓超,吴君吴,都挺喜欢。
如果不强行梦想, 我觉得会更好。
最后的部分,当彩蛋看吧。
原本从屌丝男士看得飞起的我,以为煎饼侠也很搞笑,就拉着男票一起去看。
结果......谁特么说爆笑的,我笑不起来,觉得有些地方略低俗。
这个片子的主要看点还是戏中戏这个设定吧,演员在片中出演的基本都是他们自己,大鹏就是演大鹏,柳岩也就是柳岩。
而其他各种客串明星,基本也是演的他们自己。
从《屌丝男士》走出来的大鹏,想要去拍一部电影,就是《煎饼侠》。
也是因为这个电影,引出了各种故事。
笑点都在蹭戏这件事上,想拍电影,又请不来明星,只能用偷拍、绑架,各种方式蹭戏。
每蹭一段,都会有相应的明星客串,并带出属于他们的笑点。
--好尬,并不觉得好笑。
这种戏中戏的方式,有一个算是巧妙的地方就是,演员在戏中面临的困境,实际上等同于他们在现实中的困境。
比如大鹏想让大家忘掉他在屌丝男士中给外界的印象,不想做搞笑明星,想做(想拍)超级英雄电影;柳岩一直纠结她的胸;袁珊珊也纠结她的演技;诸如这样的内容,会有些额外的趣味出来。
《煎饼侠》更多的看点可能还是明星客串吧,各种明星客串,很多熟悉的梗,这些梗又恰好是与他们每个人对应的,应该还是有人会喜欢吧。
所以,如果想看的话,记得降低些期待,可能还会有点意思。
事实证明,如果对《煎饼侠》没有任何期望,那应该就不会有这篇文章了。
在六月份上海国际电影节听到了一些影片好评,后来又有朋友以股市身家性命担保本片过八亿票房,我突然觉得,也许,《煎饼侠》还可以看看。
跨行来拍电影的人很多,广告圈电视圈作家演员经纪人。
虽然其中烂片也很多,但跨行这个行为本身,总归还是值得鼓励的——无破不立嘛。
况且没有烂片,怎么能显示出好片的身段、地位和价值呢。
不过,打从飞出来“搜狐视频”四个方块大字,我觉得《煎饼侠》有点不妙了。
一直到整部电影看完,我发现它的影像故事并不抓人,中途出去溜达个五分钟十分钟都没什么影响,尿点无数。
你一边玩手机,光靠耳朵听都能知道大概,比如连说带唱的葬礼主持那一整段。
到了大鹏跟柳岩在天台上诉说心中有梦想,每天一碗鸡汤,噢,是每天一张自拍,我就觉得电影毫无看头。
这还玩出真爱了,哄小孩啊。
其实到了这里,《煎饼侠》已经完全拍不下去了。
大鹏突然顿悟了,真心英雄友情岁月更重要啊,他像《大圣归来》的孙悟空一样,挣脱了镣铐封印,然后硬生生接上了尚格云顿和古惑仔,暴走结束。
通俗的说,《煎饼侠》缺乏电影感,画面扁平,打光布景镜头运动都极其含糊,缺乏一般好电影的场面调度设计——基本都靠几个演员张嘴说事,把情节都写在了一张张便秘用力再用力的脸上。
我注意到,《煎饼侠》用最多的电影手法是屡试不爽的分屏技术,表现煎饼侠的出场,扔鸡蛋洒葱花(扔鸡蛋真的不是取材于《少林足球》么),KO对手。
作为一部讲述拍电影的电影,《煎饼侠》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隐藏的固定镜头,不挪也不带切的,包括结尾动作场面,号称偷拍的狗仔摄像机几乎都是缺席存在,真是欺负观众不会拍电影啊。
即便陈小春开口说,这片子肯定拍得挺烂的。
然而,能把搭草台班子和偷拍过程讲得这么无趣,那也真是挺不容易的。
不能因为自嘲屌丝,自认为不专业但大家都很努力,然后就真的把这些玩意当成挡箭牌了。
那台不断在消失隐藏状态的摄像机,包括吴君如的雪茄出场,岳云鹏的河南人身份,片中很多设计,其实是完全敞给观众的,都是这些人物跳出来跟观众说话卖秀,而不是服务于拍摄的山寨电影和整个喜剧故事。
他们放置在故事里,就变成一种极其尴尬、无比拙劣的存在,比如那位间歇性神经痉挛的海哥。
让尚格云顿一字马和古惑仔凹造型这种无来由的乱入,说到底是在卖情怀,而不是真的在搭桥拍喜剧。
有人说,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观众看电影,与专业无关。
煎饼侠的紧身衣明明很健美,柳岩的胸明明很立体啊,哪里扁平了。
作为一部喜剧,《煎饼侠》让我笑了几次,却实在远远比不上《道士下山》,包括不知道哪冒出来的吊威亚技术。
它的笑点,基本上还是来自传统的相声小品类节目,比如宋小宝,大家一起看春晚。
然而,像麻辣小龙虾这样的语言梗,之前已经被吴君如一再口误,说实话毫无笑点,干涩得慌。
我承认《煎饼侠》的想法和方向都是对的,没有整成3D也是良心。
可是,那些赤裸裸的植入广告,生怕别人看不出平安银行的段落,实际上跟以前的国产商业电影没有本质区别。
包括有人引以为亮点的自黑,老实话,如果大鹏这样也叫自黑,那么,娱乐圈明星依然还是带着面具在忽悠,你让那些被朝阳区群众举报的圈内人情何以堪。
观众只不过是满足了一些变相的窥私欲,原来明星们在现实中可能(应该是)这样子的,土豪老板是这样淳淳善诱女明星的,歌手不假唱了嗓子大概就废了。
那结论就是,中国观众太容易满足了。
我对《煎饼侠》的想象,本来应该是假拍电影真做戏。
结果,它还是变成了假拍电影假做戏。
饰演自己的大鹏,落魄只是因为成为了被封杀的明星,而不是真心想拍一部电影却无法完成。
那种无路可逃、全力以赴的情感诉求,《煎饼侠》里一丁点都没有。
有的只是初心,是梦想,是没有人会相信但大家都觉得应该相信的煎饼童年。
无论是把死变态写脸上的经纪人,袁姗姗诠释烂演技的玩法,这种电影充斥了太多鸡肋一样的人物桥段,仍还是处于想一出、编一出的社会主义原始初级阶段。
说一句“再来几口大麻”,喊几句“奔跑吧!
兄弟”,这样的东西就是喜剧幽默了?
这本质上,还是在编网剧杀时间啊,太无视观众的智力。
但,可悲的是……
【木卫二微信公众号:movie432】
当初总是有人说煎饼侠怎么怎么搞笑,所以我去了电影院,坐在了人群中!
我也是抱着笑一笑的心情去看的电影!
然而,或许只能用我自己笑点有点高或者笑点和别人略有不同来解释我真的觉得这部片子达不到喜剧效果!
与其说是喜剧,倒不如说是大鹏创业记!
从大红人一下子跌入低谷的大鹏,在一个老大为了哄喜欢的女孩子开心而让大鹏投拍自己电影的历程!
煎饼侠,大鹏小时候的梦想,然而事情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最终他们组了一个简陋的剧组,准备偷拍,没错,偷拍明星,组成一部电影!
反正在煎饼侠每次出现时,我觉得简直尴尬满满!
印象比较深的是大鹏和柳岩在天台上的一番对话,有点小感慨,娱乐圈那地方,虽然没在里面,但在外面看着,光鲜亮丽的背后想来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吧!
你成功的之前人们当你是无关路人,才不管你有没有这有没有那,然而当你一朝成功了,人们便开始各种挤兑你,她们就是要在你的成功中挖出你不应该这么成功的料,从而强加料进去,是是非非,真真假假,管你,反正都是你!
再一大亮点就是各位不清楚是不是友情出演的明星大腕了,别说大鹏人员还真不错!
当然在这么多明星的支撑下,大鹏的煎饼侠拍成了,他成功了!
最让人动容的一幕当属以后古惑仔亮相那一幕了,天哪,简直激动起来了有木有,一代人的记忆呀!
影院都有人鼓掌了!
郑伊健,陈小春,laughing哥,天哪天哪都好帅,还是那么又帅又剧又有型!
最后他们走时没有回头朝后面招手,真是岁月不饶人,他们也在挥手道别离!
不过影片主题本来就不严肃,对很多人而言很搞笑也无可厚非!
记得电影院我旁边一男的笑的可欢了,还不时朝我看过来,觉得我为什么不笑很莫名其妙吧!
这种行为就比电影还搞笑!
哈哈!
作为喜剧来说,笑点还是有的,故事是以梦想为主题,艰难的拍摄过程也透露出了小人物的大梦想,搞笑中也有励志的喜剧片。
但是作为电影来讲,这只是把一堆小故事凑在一起,故事主线设置的太牵强,很多人物的出场毫无逻辑,鸡汤味太浓,只能算是网剧的加长版,不搞笑的地方我看的时候都如坐针毡,很想快点看完结束走人。
客串明星多,段子也有,但演技都太平庸了,段子也是各种梗是结合,杂乱不堪的感觉,更别说故事的完整性了,所以内地的搞笑片基本上摆脱不了平庸的演技+不停的丢段子+老的嫩的热门明星这一流水线式的模式,很难有更大的突破。
就这种网剧模式的电影还能搞那么多的票房,我也不知道大众的底线在哪里,比这好的电影票房差导致很多导演都不敢拍投资人不敢投资,而这种烂片票房那么高,以后会出现更多这样的电影,我很忧伤。
《煎饼侠》的笑点非常密集,大鹏是个年轻人,所以他也懂得年轻人的笑点在哪里。
同时凭借《屌丝男士》多年的喜剧功底积累,《煎饼侠》在故事和表演上都显得比较成熟,大鹏在《屌丝男士》时期就做了导演,所以执导《煎饼侠》并不生涩。
片中的角色有真有假,但都很真诚,让观众看到了演员较为真实的一面。
大鹏这部《煎饼侠》真实感很强,同时又不忘融入很多戏中戏的夸张场景,各种一槍一战动作场面在片中也是层出不穷,不断出现的客串明星也让人目不暇接。
《煎饼侠》这部戏很好看,因为内容很丰富,故事主线把握的好,始终贯穿了大鹏的一个电一影梦,为拍好一部电一影而不断付出努力,最终让观众看到一个屌丝男士如何成为一个超级英雄。
《小时代4》上映的时候,据说把不少人都看哭了。
而且那种哭,还不是“可TM结束”的喜极而泣,而是真的为时代姐妹花的故事感动落泪的哭。
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看《小时代》咋还能哭呢?
其实就和诈骗电话“我是你东北的蛾子”的原理差不多,它用前三部筛出了那些忍受不了《小时代》的人,剩下的观众是完全与电影契合的,任导演宰割。
《屌丝男士》第一部是2012年播出的,《煎饼侠》是2015年上映的,中间3年的时间,大鹏早就已经有了固定的观众群,把这一批观众送进电影院,然后口碑拉动后面的观众再买票,才是《煎饼侠》的宣传策略。
所以我和身边的朋友推荐的时候都要说,你要是看《屌丝男士》无感,你就别看这个片子了,肯定不好笑。
其实这部电影,完全就是一部行走在捷径上的捡漏王。
第一是观众群选得好,电影基本就是加水泡浮肿的《屌丝男士》,3年都摸清了你的笑点,整部电影密集攻击痒痒肉,是不可能不搞笑的。
当然这部电影稀稀拉拉的讲了半天,笑完以后,出电影院可能啥也想不起来了,不过这部电影的slogan打得好——拯救不开心,又不是拯救中国电影,让你笑就完了,要什么自行车啊。
第二就是题材选得好,最起码那个“梦想婊”说的就是自己,比那个什么花开,靠着情怀说梦想真实多了。
大鹏和本片一众的客串明星,基本演的都是自己,所以也不需要什么演技,观众也不会觉得别扭。
大鹏在电影里展示自己“就是个屌丝”,还是契合了演员本身的状态,扮演别人不容易,做自己很简单,所以大鹏作为主演并没有啥违和感。
第三也就是最关键的一点,档期选得好啊!
前有《大圣归来》,后有《捉妖记》,国产电影的口碑在这个夏天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大家愿意花钱去看个国产片,喜剧这一块又没什么强劲的对手,捡漏捡的恰到好处。
再比对之前上映的《小时代4》和《栀子花开》,这一波国产电影都是合格的,本身就已经很值得鼓励了。
我是看《屌丝男士》的,所以觉得《煎饼侠》符合预期。
在影院里看,很多观众大概和我差不多,大家的笑点很近似,电影结束后,还保留了要看片尾花絮的习惯,很多人都是看到最后才离开的。
有很多人在说这部电影是对梦想的滥用,真是高看这片子了,我觉得充其量就是对明星的滥用,五分钟冒三大熟脸,走个过场就没了。
情怀啥的就算了,情怀是人家的,我看了也无感,所以给了三星。
非要揪着这个点不放,那就真的不开心了。
最后:不喜欢《屌丝男士》的千万别看。
不喜欢《屌丝男士》的千万别看。
不喜欢《屌丝男士》的千万别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省钱。
唯一贡献是“啊~五环~”
#2015SIFF#你可以说它算不上一个电影,但你真的不能说它难看,尤其是对于北方甚至是东北的朋友来说。
所以这部电影的英文名是JB Man吗?
ok,我客观的评论下,电影本身真的很无聊,虽然有很多笑点,但是我真的看不出这电影怎么就成电影了,结果结尾大反转,会有一群大英雄出来拯救整部电影。简直就是屌丝界的开国大典。
把所有董成鹏的段落去掉或许还是个两星,的综艺节目
折腾装修一个月,终于能好好看场电影了。大鹏真的很努力。哄笑到出翔,感动到飙泪。看完不由得湿性大发,特作对一首。上联:看了四季屌丝男。下联:就差一张电影票。横批:必须点赞。
假如我是真的,戏中戏手法表现小人物悲怆史,比路人甲接地气。看漫威不会睡,大咖出现也不觉无趣刷脸,神奇四侠跑酷,桥段有创意,观众笑声爽朗。冠以惊喜之作期待高了也就如此,分手大师也好笑看完想不起讲了啥。看到古惑仔登场一刹那真的飞起来了,从没觉得郑伊健这么帅。
比想象的好看。
董成鹏这个人不想评价 四个字不择手段
一想到今后若干年要伺候被本片逗得嘎嘎笑的观众,眼泪忍不住要落下来。
暑期档热片已经看了两部,煎饼侠和捉妖记,烂成这个样子居然还有很多人叫好,你国不仅影视界完蛋了,连观众也完了
一个人足够努力,就能得到与他努力足够匹配的东西。如果他还有好的人缘,那运气也不会差,天会帮他。
国产
特地看的首映,大鹏导演没让我失望!
我也想做超级英雄…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吃得煎饼,百事可乐。毁誉各半,众口难调。图个热闹,看个脸熟。
预告片比正片好看,整部戏剧情不堪,人物漂移,只有最后五分钟尚格云顿和洪兴兄弟出场让人兴奋一下,可是与尚格云顿的打斗戏过于敷衍,古惑仔也只是打个酱油
真的很一般,但也不至于太烂,和前期牛逼哄哄的宣传不配套,有些场景生搬硬套屌丝男士模式,好在有那么多明星保驾护航,总体也算有个主题,还是给个三星吧
飞机上看的。没啥意思的喜剧生生加一个看似励志感动的梗。
网生代段子手们走向主流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