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摘自百度百科】源赖朝在平治之乱后,于1160年被流放到伊豆蛭小岛,在那里度过了“二十年春秋”。
在伊豆流放的二十年间,正是日本社会动荡的时期。
平氏的专权,激起全国朝野的忿怒,各地武士纷纷举兵起事。
当时的皇室虽对平氏恨之入骨,但是由于软弱无能,难以成为号召全国统一的旗帜,日本面临着分裂的危险时刻。
源赖朝在这一关键时刻崛起,在六年时间征服了所有对手,并通过御家人制度,使全国大多数武士臣服,为避免日本社会的大分裂,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十世纪以后,由于庄园经济的发展,日本的上层建筑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中央集权统治彻底瓦解,先是由藤原氏外戚专权,继之出现太上天皇主政的“院政时期”。
无论是藤原氏方面也好,院政方面也好,虽然拥有大批庄园,但是都没有自己的武装,为压倒对方,两者均需依靠武士集团的支持。
历史事实表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维持日本的统一,推动日本历史的发展,必须开创新的政治局面。
平氏虽然一时威震天下,控制朝政,但出于在政治上因循守旧,步中央集权制下权门贵族的后尘,结果迅即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源赖朝的突出之处,就在于他不因循守旧,认识到皇权的式微,皇室已无实力来维持国家的统一。
但是他也认识到皇室仍然是日本的一面精神上的旗帜,因此,他在承认皇室的前提下,在镰仓建立了武士政权,表面上镰仓政权和京都的朝廷是双重政权并立,但镰仓政权以强大的武力为支柱,在一切大政方针方面,迫使皇室屈服于己。
所以,实质上,镰仓幕府是以武士为主体的中央集权政府。
镰仓政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维护了日本的统一和安定,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正是从这一点而言,源赖朝不愧为日本历史上的英杰。
如果说15集开始小四郎逐渐黑化,那36集就是真的“坏掉了”。
之前的小四郎一点点染黑,但他还在挣扎,稍微有些光照下来,他就试图抓住,让自己不要完全堕入黑暗。
畠山死后,小四郎大概是真的对这个世道无慈悲了。
虽然小四郎也是一肚子阴谋诡计的货色,但他这次是真想救畠山,没想到还是没救下来。
畠山嘴上说都怪听信小四郎才落得如此下场,但最终还是没有杀掉小四郎,那个笑大概是说,知道你没有害我,希望你记得我们之前的对话,为我报仇,你知道该找谁复仇的 / 在权力的漩涡中,每一个人的嘴脸都变得愈发狰狞可恶,父子姐妹老友,通通都翻脸背刺,唉 / 判官九郎义经终于还是死了。
打舅这个版本的义经刚出场那会儿我是很不满意的,总觉得又丑又猥琐还很神经质,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我觉得这就是真实的义经。
谢谢打舅的演出。
直到最后,义经还是太过于轻信他人啊,谁说你死了之后奥州就会安全呢?
千错万错,你身为源赖朝的嫡系弟弟就是错,千罪万罪,在权力的斗争中怀璧其罪 / 小四郎开始黑化了…好难过…真希望大家能永远停留在15集之前 / op好听,非常激昂!
小栗旬演技还挺好的说实话
终于追完了2022年的大河剧《镰仓殿的13人》,对不了解日本史的观众而言,剧集很精彩很抓人,编剧功力确实深厚。
剧情基本上按史实展开,开局仿佛是个喜剧,许多令人忍俊不禁的小细节。
随着故事逐渐深入,喜剧外表逐渐剥落,露出深深的悲剧内核,直至最后一集,主角北条义时在亲姐姐尼将军的啜泣声中喘息死亡,一片黑色中,一切落下帷幕。
对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观众而言,这部剧能让人基本了解镰仓幕府的建立过程。
实际上,日本的政治从平安时代开始,就一直在“下克上”里循环:《源氏物语》作者紫式部生活的时代(公元1000年前后),以藤原道长为代表的藤原氏外戚通过送女儿做皇后控制外孙当天皇来把持朝政,逐渐架空了天皇,以关白身份大权独揽,称为“摄关政治”;之后百余年(公元1100年前后),《平家物语》描绘的时代,公卿贵族把持的中央集权政治逐渐瓦解,公卿眼中不入流的武士阶层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平家最鼎盛时期,相国平清盛不仅架空了天皇,也架空了关白,甚至软禁上皇,俨然无冕之皇;再过几十年,坂东武士与平家宿敌源氏联手推翻平家,建立镰仓幕府,幕府将军通过武力架空天皇和关白;再随后,在激烈的权力斗争中源氏嫡流绝嗣,坂东武士中的北条家族又架空幕府将军,以镰仓幕府执权的身份掌控政治;北条执权也不过三四代人,足利氏就推翻北条,两伙武士阶层各自拥立自己控制的天皇,形成南北朝,经过一系列政治和武力争斗,最终南北朝合流,进入足利氏当将军的室町时代,同样是将军架空天皇;而室町幕府末期,地方武装势力越来越强,以织田信长为代表的强势地方武装开启了日本武将大乱斗的战国时代,最终德川家康苟到最后,建立了德川幕府,进入相对稳定的江户时代,依然是将军架空天皇;直至幕府末期,历史进入近代,萨摩长州的武士阶层发起倒幕运动,逼迫将军大政奉还,政权重新回到被架空几百年的天皇手中;明治维新后,学习西方文化制度的日本逐渐走向军国主义,军部架空内阁,悍然发动侵华战争,而侵华战争的开端九一八事变,正是几个下级军官的“下克上”——可以说,下层攫取权力后架空上层,是日本历史的一大特色。
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人自古以来,信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因此下层获取权力后,一定会杀掉上层,自行取代上层,不可能做出制度化的架空上层这种神奇操作。
而本剧所讲述的历史,正是源氏建立镰仓幕府,又被北条氏架空,北条氏以执权身份大权独揽的这段过程。
平家鼎盛时期,源氏武家头领源义朝被平家击败,身死族灭,他的几个未成年儿子因种种因缘侥幸得活,其中就有源赖朝,源赖朝被流放到伊豆,被当地豪族北条家监管。
当时平家统治国家的方式仍然是摄关政治时代所采取的国司制,以中央名义派国司到地方实行统治,替中央收税断案,征兵徭役。
而当时日本的庄园经济正在兴起,地方上的地主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和土地开始豢养私人武装,地主与国司之间逐渐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
以北条家为代表的坂东地主阶层,不满平家的横征暴敛久矣,遂以长女北条政子招源赖朝为婿,以源赖朝的源氏血脉为旗,号召源氏旧部举兵讨伐平家暴政。
源赖朝集结了坂东地方豪强武装,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史称镰仓幕府,又吸引了他父亲流散在各地的子侄们加入,包括大名鼎鼎的战神源义经。
源义经带领坂东武士阶层形成的军队,为其兄源赖朝先讨伐木曾义仲,再讨伐平家,源义经连战连胜,将平家势力从京都赶至海上,最终在坛之浦海战中,平家余党抱着平家控制的年幼的安德天皇跳海自尽。
源义经在这段历史中浓墨重彩地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在一个人们普遍不知战术为何物,认为战争胜败由武士个人格斗能力决定的时代,他对战争有清晰认识,他认为战争是集体对集体,而集体并非个人能力的简单组合,因此他往往能操作出敌人无法想象的出奇制胜战术,被评价为日本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之一。
但军事天才并不是政治天才,义经大放光芒之后,后白河法皇故意挑拨源义经与哥哥源赖朝的关系,令兄弟之间互相猜忌,终至反目。
源义经逃至奥州平泉,得奥州豪强藤原秀衡庇护,然而行事谨慎能镇住源赖朝的藤原秀衡死后,秀衡的儿子们轻易就被源赖朝分化,做出杀死义经献头颅给源赖朝求苟活之举,而此举正中源赖朝下怀,失去义经的奥州,犹如失去核武的富国,顿时成为源赖朝砧板上的鱼肉。
源赖朝平定奥州,获得全国地方武士臣服,至少在表面上统一了日本。
此时,源赖朝是镰仓幕府的创建者和掌权者,与妻子北条政子育有两子两女,其中两个女儿分别病逝于20岁和14岁,未能成婚生子。
北条氏作为源赖朝的妻族,在镰仓幕府政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源赖朝突然死于坠马,刚刚形成的权力结构顿时失衡,源赖朝的长子源赖家继承将军之位,年轻的源赖家试图依赖自己妻子的娘家比企家对抗自己母亲的娘家北条家,行事独断专横,引起多数御家人(即臣服于镰仓幕府的武士阶层臣子)不满。
源赖家无论是政治手段还是治国能力都不太行,显然不是父亲留下的一群老臣的对手,老臣们形成了“十三人合议制”,即由十三位老臣来决定政事,架空源赖家。
继位四年后源赖家突发急病,比企家和北条家针对继承人位置展开血腥斗争,最终比企家兵败被杀,源赖朝病愈后得知自己来自比企家族的妻子和儿子均被北条家杀害,十分愤怒,欲报复北条家,北条家不得不让源赖家母亲北条政子出面,废黜源赖家,扶持北条政子与源赖朝的次子源实朝(当时12岁)上位。
同时北条政子之父北条时政担任执权,完全架空了源实朝。
很快北条政子又同弟弟北条义时合力驱逐了父亲北条时政,由北条义时担任执权。
之后北条家为了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力,陆续除掉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御家人,包括当年和源赖朝一同起兵造反的梶原景时、畠山重忠、和田义盛等等。
源实朝在位17年,完全是北条家的傀儡。
既然无法在政治上发挥作用,源实朝选择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文学创作上。
他有92首作品被选编入日本和歌专集《敕撰和歌集》,有一首作品收于《小仓百人一首》之中,在位期间,还编订了一部属于将军贵族的专集《金槐和歌集》。
历史上源实朝没有子女,29岁时,死于侄子源公晓的刺杀。
源公晓是源赖家仅剩的最后一个儿子,刺杀源实朝后随即被捕被杀,自此源赖朝与北条政子血脉断绝。
之后,北条家请天皇派来源赖朝妹妹的曾孙继承将军之位,这位曾孙当时仅两岁,北条政子自称尼将军,代理政事,政治完全落入北条家之手。
鸟羽上皇对北条家独断专权不满,发院宣号召其他御家人讨伐北条家。
面对上皇的院宣,北条政子发表了历史上有名的演说,语气强硬,御家人纷纷感服,由北条家带领军队,击败上皇,将鸟羽上皇及其血脉一系的天皇流放,另立天皇。
这是日本史上第一次武士阶层对天皇贵族实行制裁,史称“承久之乱”。
三年后,北条义时死亡,其子北条泰时继任执权。
本剧就在北条义时死亡时结束,毕竟大河剧就是以主角的人生为时间线,《镰仓殿的13人》正是以北条义时为主角的。
以上是我对本剧所涉及历史的介绍,而电视剧本身当然并不完全符合史实,编剧为了戏剧性和人物形象设计,会进行一定的虚构和改编。
在本剧中,北条义时最初只是伊豆小地方地主家的次男,满足于在粮仓盘盘点点算算账的人生,但他的父亲和哥哥姐姐们选择了源赖朝,他也不得不跟随着源赖朝,举起反平家的大旗,掀开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北条义时跟随姐夫源赖朝,看到姐夫如何玩弄权术,如何操弄政治,如何统御人心,如何一步一步从一个流放人犯逆袭为初代镰仓将军,而他自己也从一开始的被迫卷入,慢慢变得越来越主动,越来越游刃有余,越来越被权力侵蚀和异化。
这一生,他杀了许多人,从一开始的心慌手抖,到中间半被迫半主动眼含泪水看着别人因自己而死,再到最后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一边说着我会放他一条生路一边痛下杀手……直到最后,死在一生都和他站在同一边的姐姐北条政子面前,北条政子拿走了他救命的药,哭泣着对他说,这一生你辛苦了,放心吧,我很快就来陪你。
一代袅雄北条义时的一生轰然落幕。
大河剧有个传统,主角一定是善良的白莲花,所有坏事要么是别人做的,要么是迫不得已,正所谓拍谁就要洗白谁。
其实在中国人看来完全没有必要,政治斗争这种事谈什么正义邪恶呢?
中国人看统治者,只关心他是否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至于他的权力是怎么来的,中国人其实接受度很高。
比如李世民,治国能力过硬,即使有玄武门之变的黑点,中国人也认为他是数一数二的史上雄主。
这其实是一种人民史观,即判断历史人物要以他对人民、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来判断,不以他搞政治斗争的手段来判断。
而日本人就接受不了这种人民史观,在日本史学届,普遍还是不能接受北条义时这种架空上峰,自行揽权的行为,所以拍他的故事,还是得各种找补,替他找到政变的合理性。
这种没有太大必要的找补,就让剧情里有些地方显得比较滑稽,比如安排了武功盖世的忍者杀手出来替主角干坏事,又比如丑化源义经,再比如把一些抹杀政敌的行为安排成因为信息传递不及时互相有误会等等。
而我个人最接受不了的,是整部剧都在弱化北条政子这个人物。
在我看来,历史上的北条政子绝对是个吕后或武则天之类的狠人,她和源赖朝结婚可能一开始就是父亲的政治投机,她可没有像一般女人那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始终以北条家的利益为先,对源赖朝既互相利用也互相牵制。
源赖朝建立镰仓殿后,一度有偷娶侧室之心,然而北条政子一把火烧了源赖朝在外面给侧室建的房子,源赖朝知道了也只能乖乖回政子身边,屁都不敢放一个。
源赖朝死后,政子先是和父亲弟弟一起废黜长子,扶立次子,次子死后又追捕杀死孙子,自己把自己整到绝嗣,她以尼将军的身份统治国家十多年,她的权力来源一方面是源赖朝遗孀这个身份可以联合御家人,另一方面是娘家北条家的经济军事实力可以震慑御家人,她对此一清二楚,因此她完全知道该联合谁该打倒谁,简直是个天生的权力动物。
这样一个女枭雄,剧中竟然把她写成一个善良的傻白甜,她和源赖朝结婚是她一见钟情,她婚后只想平安度日而仗都是丈夫父亲兄弟打的,她没有烧丈夫侧室的房子,是源义经个人仰慕她所以替她烧的,她没有害死任何一个人,她的儿子孙子都是她弟弟北条义时杀害的,而她只会哭泣求情……甚至最后她拿走弟弟的救命药水,也是为了阻止弟弟继续杀人。
这个写法,真的是让我无比想吐槽。
除了这些为了洗白主角而搞出的漏洞以及弱化北条政子这个人物以外,这部剧其他部分都很高水准,一些配角形象也深入人心,令人感动。
比如上总介广常之死,比如大姬与源义高的爱情、比如源义经与梶原景时亦敌亦友在战争理解上惺惺相惜,比如源实朝之所以没有生育子女是因为他其实暗恋自己的表兄北条泰时,比如和田义盛和巴御前相伴到老,比如被称为武士之鉴的畠山重忠之死,比如北条义时死前历数自己除掉的人命,正好13人,与剧名《镰仓殿的13人》完美呼应……很多片段都让人泪目,美好的片段有多美好,它们被撕碎时就有多悲伤,这种喜剧逐渐变成悲剧的过程,越发让人深刻理解权力对人的改变和异化。
总结:《镰仓殿的13人》是一部8分以上的好剧,有笑有泪,有张有弛,有不足之处但总体瑕不掩瑜。
如果看过此剧以后能去了解一下背后的历史,就更有意义了。
而历史看得多了,面对我们眼前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往往能多一点平静和坚定,因为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直接关系 坂井孝一《承久之乱》、元木泰雄《源赖朝》(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向井龙彦《武士的成长与院政》、山本幸司《源赖朝与幕府初创》(文汇出版社) 吴座勇一《古代日本的战争与阴谋》(广东旅游出版社) 大背景 网野善彦《日本社会的历史》(社科文献出版社)网野善彦《 日本历史上的东与西 》(社科文献甲骨文)高桥昌明《日本武士史》(社科文献甲骨文)村井章介《日本中世的内与外》、(社科文献甲骨文)桃崎有一郎《京都的诞生》、 (社科文献甲骨文)
弥十郎大河剧首秀演这么重要的角色还挺出彩是真不错👍不愧继承老爹好太郎从歌舞伎“叛逃”到电影演员这边的演技,亦庄亦谐。
说起来,弥十郎其实是大和屋的正根,他爷爷是明治时期的爷爷是十三代守田堪弥,叔爷爷是明治日舞大师七代坂东三津五郎,不过他老爹因为演电影,所以他和他哥其实没享受到歌舞伎御曹司的待遇,大和屋这代的主要人物反而是他太爷爷外孙子(他爷爷养子)的养子坂东玉三郎和他叔爷爷养子的女儿的儿子十代三津五郎。
弥十郎他爸爸临终前把他托付给了歌舞伎异端三代目市川猿之助(香川照之他爹,本剧里文觉的扮演者四代目猿之助的伯父),跟着演了不少超级歌舞伎和古典歌舞伎。
不过弥十郎因为不是主要御曹司,所以演配角演得多。
这部剧里他演得比较好的就是搞笑也好,装傻也好,他都贯穿了“坂东武士”的特征。
軒端の梅よ、春を忘るな。
又到了上帝也要休息的周日,晚上又有《镰仓殿》可看。
只是,今晚是最终回。
漫长人生之旅的终结我从去年开始追大河剧,今年是《镰仓殿》。
刚看完NHK的最终回放送前特番《三谷幸喜の言葉「鎌倉殿の13人」の作り方》,回想这一年的追剧历程,不由有感而发,在最终回播出前为《镰仓殿》提笔写下这生平首篇豆瓣剧评,以作纪念。
就像《镰仓殿》的剧情一样,2022年于我也是五味俱全,值得铭记的一段人生之旅。
很高兴看到《镰仓殿》的豆瓣评分一直在上涨,到今天已经是8.7分了,甚至超过了去年我很喜欢的《势冲青天》。
数个周日晚上(有时资源出的慢是周一甚至周二,笑2333)的观剧体验汇聚成以下感念:1、镰仓不只有《灌篮高手》《海记日记》(当然也都很素晴)。
千年前,这片土地上就有一群坂东武者上演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2、单论演技,小栗旬还是我最欣赏的演员之一,不论是《镰仓殿》的北条义时(小四郎),还是《信长协奏曲》的织田信长(三郎),都演绎的宛如从历史中走出来一样。
3、抬头三尺有神明,或许每个人在降生时就带着神明赋予的使命。
4、要治理世人,首先要变成恶龙。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5、屠龙勇士最终变成了恶龙。
人年轻时的从善如流、单纯率直是难能可贵的。
6、社会很简单,复杂的是人。
人心似海,善恶一念。
7、历史不断证明,情商比智商重要,活得久比跑得快重要。
8、人会有比自己生命更珍视之物,可能是义,也可能是利。
自古舍生取义者大都受到世人推崇。
9、人穷无势的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大家利益冲突少还能其乐融融相处。
10、人是群居物种,特立独行、不近人情者容易被众人针对。
11、了解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更重要的是观其独处之行。
12、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你知道多久的历史,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13、和歌真是很有意境,念/唱起来更好听。
一将功成万骨枯辛苦了,小四郎。
怎么办,家康?
以上。
沪漂的越桑 2022年12月18日
一、观感:1、从画面唯美来讲,确实不如《平清盛》那么美轮美奂2、从选角来看,保持了大河剧一贯的高质素,比较不满意的是义经,可能是因为05年大河剧《义经》泷泽秀明的形象太俊俏的缘故吧!
而在本剧中,初期的义经用力过猛,慢慢才恢复正常。
可是,为何要在剧中去抹黑他义经这个角色呢?
静御前的选角就有点草率了。
在《真田丸》里以一句“大妈累口怕”担当全部笑点的大泉洋太出色了!
小栗旬和小池荣子也是,宫泽理惠……是魔鬼吗?
我爱宫泽理惠……梶原景季的扮演者中村狮童、全局颜值担当富山重忠的扮演者,以及大胡子的和田义盛扮演者也是可圈可点。
重点说下小栗旬扮演的北条义时,从未婚到与八重结婚,比奈续弦,再到第三次续弦,几乎就是人物成长与转变的时间点,将北条义时这这个角色一步一步推上高位,一步一步推向悲剧的最终命运。
3、源赖朝去世以后,转瞬而逝的喜剧风就几乎再也看不见了。
整剧的气氛越来越压抑,越来越窒息。
有点《权利的游戏》的影子4、战争场面过于儿戏,远不及《义经》和《平清盛》5、长泽雅美的灵魂配音不错,可上原结衣,哦不!
新恒结衣有点老了6、其他人在剧中不会老的吗???
尼将军和她的妹子(也出家了)剧终时居然达到颜值巅峰了……7、镰仓殿的13人,这剧名太画蛇添足了!
镰仓13重臣合议并没有表现出来。
整剧的焦点几乎都是围绕“谁会成为镰仓殿”“为了镰仓殿我们要杀掉谁?
”剧名直接叫《镰仓殿》不好吗?
或者叫《义时》不好吗?
8、自《真田丸》后,就没有好好看大河剧,估计日本观众也是一样,你想用个明治时期的小人物忽悠一整年的收视率,或者用明智光秀这个其他大河剧里的油腻猥琐大叔强行赋予颜值再抹黑其他人物是注定会失败的。
9、剧尾为何没有《镰仓纪行》???
去对这个历史时期的诸多人物进行介绍?
10、总的来说,大河剧正在回归,也在创新,该中规中矩一本正经的地方一定还是要保留好。
诙谐搞笑也不能丢,48集《怎么办家康》里的家康看《吾妻镜》这个彩蛋挺有意思的,期待《怎么办家康》快点完播我好一次性看完。
北条义时小四郎大人,挎着脸像苦瓜本山,命苦啊,父亲不靠谱,哥哥不靠谱,姐姐不省心,父亲的续弦野心勃勃,发小转身就卖他,爱慕的女人爱上京城贬来的公子哥,源赖朝公子腹黑政客,只向小四郎倾吐一定要造反的真实心声。
三谷的幽默,一直非常喜欢。
现在才出三集,非常日常的小幽默不停,实在太好玩了。
比如第三集,后母怀孕,孕吐嫌弃父亲的大叔臭。
肯定有不喜欢他将这种幽默带进大河剧的人,这很正常,据说开播在日本收视率不行,但是很是吸引了一些年轻群体的观看。
大河剧的伟光正有时候很腻人的,特别是连续几年都一本正经,更是如此,尤其强行洗白日本古往今来第一反贼明智光秀实在把我恶心坏了。
三谷幸喜编剧的电影“笑之大学”“广播时间”是我非常喜欢的,而“十二个温柔的日本人”更是十二怒行完美的日本本土化改编,上一部编剧的大河剧“真田丸”收视和评价都很高,本剧卡司强大(不过大河剧哪一部卡司会差呢),几个主角那种微妙的幽默感也和剧本极配,从开始这三集看,如果能保持这个水准,会是一部很好看的大河剧。
追了。
按历史关联顺序补一补大河剧,我的第四部大河剧。
北条家也是被平氏压着打的啊…我爱敏敏!
西田敏行爷爷好可爱~近几年的大河剧没点搞笑元素是不成啊…少了点历史的厚重感…义时百分百被叫跑腿,笑死…荣子姐姐的瞪眼演技无人能招架…舔狗的春天…居然真能和八重成亲了…充分说明了男人要去爱,女人渴望被爱…大姬一见钟情义高,好甜甜~两个娃娃可惜了~巴御前好有力量感好赞!
两代丈夫都是有情有义的壮汉呜呜呜…好可怕,源赖朝居然杀了上总介大人,明明是那么信赖你的上总介大人啊,看着他惊恐的喊着小四郎小四郎,我的心都碎了…源赖朝为了大业可以不择手段…连弟弟也不放过…源赖朝四处偷吃真的想打死他…好色每一次都能救你狗命…中川大志好帅啊!
啊啊啊啊!
25集源赖朝去世之后变得好无聊,就是北条家和其他几家御家人互相杀人…狡兔死,良狗烹的故事,我不喜欢…在这部里面,源实朝居然喜欢北条泰时,震撼我一整年…别这样搞了好吧…最强,还是北条政子啊,成为将军的女人(゚o゚;
第三部需要靠长评来记录的剧。
比三谷幸喜另一部大河剧真田丸好看(好笑且燃);片尾观光介绍一如既往有趣;ep1就杀小孩真难受。。
;ep15诛杀大直男功臣兼最大势力御家人上总介,很震撼。。
;ep20,义经死前召见北条那段,BGM很棒,氛围拉满;ep22,中断,八重为救小孩意外溺亡。
小栗旬姐姐打扮成百姓突访消沉的小栗旬,以及本集后半段被派去当小栗旬续弦的比企家侄女造访小栗旬一段,还有更往后,金刚为了保护鹤丸和别的小孩动手后被拉去道歉那段,都有莫名感动;ep23,难得又出现了的色眯眯的镰仓殿还是很好笑的;ep25,全集讲源赖朝坠马过世前,处理得非常有趣,忙忙碌碌神经兮兮,不煽却自带感伤,让人唏嘘;ep31开始,二代目赖家突然病倒后,剧情变得非常沉重(特别是去查了源家三代绝嗣的相关历史),而且还跟ep1一样杀小孩(ep32展开);ep36,讨伐畠山重忠这集,很棒,因家仇向来和畠山不对付的和田义盛,多年相处下来惺惺相惜,双方开战前和田去劝降畠山这段,令人唏嘘,战场上畠山与男主北条义时单挑,获胜而不下杀手放北条走这段也很动人,畠山重忠不逃跑也不回据点招兵买马,只靠一点人马死战到底的气节,令人动容,唯一的不足就是扮演者中川大志还是过于少年感美型帅哥了(虽然这个演员我非常喜欢),观感上对展现畠山重忠的气魄有点打折,另外,本集直接引出男主和父亲的正式对立,男主要开始真正吃鸡了,激动;然而到了ep37,北条家正式决裂前,父亲北条时政带着诀别的心情,带上好酒和土产,找到男主、尼御台等几个大孩子,像很多年前那样欢声笑语的聚了一回,席上还一起回忆已故多年的尼御台大女儿大姬当年教大家的好运咒,很想哭(副线镰仓殿到和田家,听源赖朝当年事也类似);ep38,男主和父亲狱中诀别那段,在麦当劳吃午饭的我眼泪差点掉下来;ep41,像极男主年轻时那种仁慈的儿子泰时喝多后即便再不情愿,还是勇猛且多智地作战,竟然还有些燃;本片个人觉得最不顺的就是男主因为父亲独断专行不适合处理政务而打败父亲把父亲赶出镰仓,但自己接任后却俨然更加独断而狠心,不知道为何有此突变,明明即便到了ep42男主还说自己不想成为执权因为这个职位会让他人联想起他因独断而被赶出镰仓的父亲(虽然ep41射杀和田义盛后还是给了男主一个强忍悲痛的镜头,但也远远不足以扳回我的割裂感),另,ep42最后还能再看到一次北条老爹,挺感动的;ep44.45,这些人穿上朝服,还真帅了一档,自己居然觉得日本朝服意外地很帅,还挺难受的。。
;ep45,男主对太太说,八重和比奈都是更好一些的女人啊,放到这种时间跨度很长的剧里,这类点到过往的话就很打动人;ep47倒数第二集,最后尼将军慷慨演讲煽动御家人对抗上皇,很燃;ep48最后一集,开场时还cue了一下下一部大和剧的男主,有意思,最终男主死亡全剧落幕也处理得不错,感染力挺强;整部剧从头到尾一直处于高水准,难得难得
近几年唯一一部追的大河剧,上了年纪看大河剧有点像在看偶像剧一样乏味…
看了一集
东瀛版司马家与曹家的故事,从这一版人物性格的戏剧化处理上来看,北条义时像司马懿+司马昭,源赖朝像刘备+曹操,源义经像周瑜+关羽。不同的是,日本在镰仓时代就诞生了合议制。追逐权势的男人都不长寿,而温顺贤惠的女人大多早死……回头再看在伊豆生活时的小四郎,就像早早离去的八重一样,恍如隔世。老而不死是为贼,杀伐心重的人,活太久不利于社会。还挺好奇后面北条泰时的人生故事的,金刚被坂口健太郎演绎的好可爱啊。小栗旬的演技很有松弛感,人物的性格变化演绎的自然流畅,黑执权帅啊。
好人和理想主义者在这个世道是活不下去的,所以宗时死了,上总广常被算计绝命,源赖朝恶毒阴狠半天反为他人做嫁衣裳。君臣夫妇父子毫无信任可言,上位者视下位者如草芥。天地不仁,越往后看越怀念曾经相亲相爱的北条家。
看过的最精彩的大河剧。配乐也很棒。有时候听起来像加勒比海盗。
第一集好难看啊,不追了。
三谷幸喜的剧本越拍越精彩。从镰仓幕府建立起来之后的文攻武斗和手足相残的宫斗剧情太好看了
2022.01【A】
权谋恨不得甩对方脸上,稍微一诈一方就和盘托出,就这样还是吸引着你一集一集往下看🤨
镰仓殿的这13个人,在历史车轱辘的行进中,一个接着一个倒下,成为了小四郎一步步迈向远大志向的垫脚石。无论是小四郎,政子,实衣,陆,时政,这些北条家的,还是源氏一族,比企,畠山,和田,三浦等等,他们都在为自己家族的利益,处心积虑,运筹帷幄。没有所谓的好人与坏人,也不存在小四郎黑化一说。一切都是自我为中心的最大利益化而已。这就是人的本性。小栗旬演技确实不错,第一次看他的日剧,又是一部长篇大河剧,挺过瘾的。唯一有点感到不太真实的地方是几个主角的外形少见岁月的痕迹。即使是他们的儿子辈,孙子辈都成年了,但他们的音容相貌依然没有任何变化。
终于追完了。接下来该把新选组补补完了。
卡司都很喜欢,可惜就是不爱看日本历史
实在不喜欢看菅田将晖
播了整整一年,制作成本几乎全是固定的几个内景和旁白带过,支持我看完的本源是小栗旬啊小栗旬~怎么能这么帅啊这么帅~
有莎剧的气质
13人的含义原来如此。前进的道路上必然有牺牲,但牺牲谁,怎样牺牲却不被看重,小四郎的身上有无数人的影子,背负着无数的爱与恨,导致他最后只能作为一个陌生人去面对别人和最初的自己。PS:北条家的每一场家庭喜剧都令人唏嘘
跟《一把青》一样因为害怕后来的发展而放置了半年有余。终于看完,义时的成长变化竟了无痕迹。那么多的流血,终了甚至不知是怎么发生的,只是发生了而已。
披着历史剧外衣的现代家庭伦理剧,前15集三星,15~25集五星,25集之后质量比过山车还癫。编剧似乎很想塑造出一个被权力异化令人扼腕的男主、探讨一些“深刻”的东西,但是看到最后只觉得除了男主,所有人都是毫无政治智慧和成长性可言的癫子。过度追求人情味猛灌鸡汤,让长期手握重权身居高位的角色为了袒护亲人上一秒大吵特吵下一秒含泪和解,围绕着权力与政治展开的故事却拍得如此儿戏,看完实在是没什么反思批判的欲望。对中世日本家系为主导的武家社会有所了解,看的时候更是各种出戏,这剧内在思维体系又儒又现代的,混乱不堪,然而儒家思想在日本被发展也是江户时期的事了。以及编剧是厌女吗?为什么这部剧里没一个吸睛讨喜的女性角色?把日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性政治家北条政子当成男主对立面的阳角来写堪称全剧最大败笔。
看完7集,还行吧,但是对于这种大长篇,只是还行的话我就不打算继续追了
不知历史真假,但加入喜剧元素后,观感要高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