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幕后回来补看幕后的时候“这么屌”看成片的时候“额。。。
不跳着看真的看不下去” 此片在演员和台词的选择上问题很大,金城武的选择真的非常失败,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很难融入进角色中,非常出挑,很现代的脸真的很不合适。
宋丹丹更别提了,表情很僵硬不说,关键气质上我认为驾驭不了本片的这个角色。
章在岩洞里那场的台词我真的完全听不下去,我看幕后筹备的时候emo找了不下十个业内编剧作家来提意见,其结果就这????
玩假勤奋????
很无语。
视听上声音和配乐做的很不错,这个真的要夸,但是摄影上只能说还算可以,有亮点的存在,主要集中在摄影机的运动和调度方面,把打斗拍出侠客的诗意感赵还是做出来了,但是个人不太满意竹林大战那场,因为做的并不极致,而这场要想做好就必须极致。
竹林的缠斗核心我觉得在于动与静的极致碰撞,动要快如脱兔,像风。
静要如止水,如时间凝固。
此处赵过分强调了其中的悠长的诗意性,而忽视了侠客在刀光剑影之间的快准狠,慢悠悠的,打的十分绵软。
其主要我觉得在于帧速率的选择出了问题,把运动拍的太过清晰了。
另外,在氛围营造上,无论是树林还是竹林的打斗戏,环境过于清晰并不好,一方面林中色彩和物体都非常杂乱,重点无法突出;另一方面林中自带的隐秘气质没有拍出来,整体非常平。
因此我个人觉得在早晚的密度时刻,尤其是早上,带有雾气的氛围说不定会更好。
另,但凡武侠就选竹林,真的是把胡金铨摸得秃顶了哈哈哈哈哈哈。
以前看就数着小妹死几次,没顾上看别的,这次好好看一下。
哗,这一看不得了,除了小妹像只猫,死了又活,死了又活,死了又活,诈尸一般的不屈不挠死而复活,金捕头也骑在马上,一时英姿飒爽,一时踽踽独行,一时失魂落魄地去而复返,去而复返,去而复返,百转千回马蹄南去人北望了三番四次,情深若此,我要是小妹,或是我也写小妹,怎么也得让小妹再死而复活一次。
除了金捕头深情如海,刘捕头也神出鬼没突如其来不离不弃阴魂不散地说出现就出现,三个人一路上纠缠来纠缠去,还有就是反反复复滚床单,不对,没床单可滚,先是和金捕头滚了一次野山坡,后来和刘捕头滚了一次竹叶地,最后又和金捕头滚了一次黄花岗,这一次真滚成了,真不容易,作为观众,真替小章难过。
想想她那背,是什么做的?
那么千仞万韧的,硬是不怕地上石子硌?
就是不怕有路人围观?
野山坡和黄花岗还好说,和刘捕头在竹林那次,明明那么多飞刀门的师兄弟姐妹都在那竹林里的嘛。
这片子的剧情太弱,故事经不起推敲,飞刀门安排这么一场三角恋爱,只是为了让县捕大队倾巢而出?
那做什么呢?
难道一个飞刀门还能和一个国家的刑部相对抗?
就算飞刀门是黑木崖,势力强到可以统治武林各门派加黑道还有散仙,实力可以灭掉一个县的捕快,做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的刑部X县分部,死上两三百个六扇门的捕头算什么?
随时可以招聘两三千个。
当兵吃粮,那是百姓的一条出路,公务员职位什么时候都是吃香的,只要有缺,还怕没人?
这三人在前台卿卿我我你死我活了一番,最后全死了,作为背景的飞刀门和县捕队也没个交待,只是有一个场景,来了大批的捕头围巢竹林,意思是不言而谕的,你们这群野路子,是打不过如狼似虎的一群正规军出身的干警的。
既然如此,那安排小妹做花魁,安排老刘做卧底,就没有那个必要了。
因为他们并不能推翻这个统治,MS也没想过要去推翻,只是因为柳老帮主死了,要报仇而已。
武侠世界里的报仇,是冤有头债有主,从来不会去动摇统治阶级。
谁都知道没那个可能,除了陈家洛那个天真的读书人。
主题不明,恋情扯淡,细节粗糙,情节马虎,这个故事失败之极。
虽然人人心里都有一个江湖梦,人人心里都有一把青冥剑,但显然张艺谋的江湖是一张渔网,漏洞百出。
张艺谋的青冥宝剑是一把柴刀,甚至不是飞来飞去会在空中变成飞去来器的飞刀。
十面埋伏确实是一部好电影。
影片制作精良,画面唯美,情节层层推进,结局收获意外之感,是一部能吸引观众倾情投入的影视作品。
观影开始,影片的清丽淡雅的画面就一下吸引观众的眼球,导演大量的使用绿色这种色彩,配以梅花,牡丹,芍药等红色,整个荧幕的视觉效果是震撼人心的,这里先给点个赞!
再来说说影片剧情,编剧刚开始给人的感觉是女主是很弱势的,章子怡的表演也赋予这个角色以生命,最后的结局让人扼腕叹息,不得不说编剧是独具匠心的。
影片整体的造型设计,音乐,布景,灯光,采景都属上乘,推荐十面埋伏。
04年,我才上初中,当时是当三级片看的,看完之后有个爱好就是喜欢深情款款的叫班上的讨厌女生小妹,那个时候,我满脑子都是金城武跟国际章在野地里的故事。
那个时候,好多人说烂,我年少无知,不知道为什么烂,只觉得黄,心想,或许,黄...就是烂吧,现在看来,我真是超喜欢看烂片呢。
如今看了无数韩国电影,刚刚看完群盗,觉得棒子的古装大部分除了制作精良之外故事都不怎么样,当然这跟他们那贫瘠到可怜的历史文化还是有很大关系,唯一出现的值钱字画竟然都TM是唐寅的...不是说宇宙都是你们的嘛...扯开这些,韩国电影也已经甩了我们很远了。
突发奇想便重温了这片子,现在看来,觉得还真TM好看...很多人喜欢调侃人家老谋子是张摄影,我只想说——人家摄影好关你JB事。
十面埋伏抛开音效那些不说,摄影画面应该是可以作为电影学院的教科书的。
老谋子对于商业片的看法是特别文艺的,他把电影跟戏剧融合的特别深入,所以很多地方的安排会显得特别戏剧化,戏剧化之后出现的问题就是科幻,比如突然天将大雪,怎么砍都砍不死之类的,杀个人要翻山越岭.....然后很多人说这也是烂的原因,还是买表去算了。
不过刘德华狂喊兄弟那几下跟宋丹丹核突的来一句:小妹你回来了确实很让人出戏,好像宋丹丹一出现就让人出戏...宋丹丹还是不太适合演正常的片子。
当我发现很多现在回来看这片子的人打分都不低的时候,想起近些年年的国产片,心中莫名的悲哀。
比较经典的是竹林中的杀机四伏、惊悚毕现:飞刀手术刀般精准的劈开竹竿、竹影摇晃、人影浮动、竹竿剑雨般的飞向男主女主、竹竿将二人精准夹住、竹排削尖形成竹排暗器等等,让人不禁称奇,为张艺谋的独具匠心而喝彩。
但是也有人对此总结出:胡金铨是营造竹林氛围,李安是改变竹林性质成为情感交融的工具和暧昧的温床,而张艺谋是很好的开发了竹子的各种功用,应该是一种“奇技淫巧”,嗤之以鼻。
看起来好像有一定道理,而且也够幽默可笑,我们也不能认为说这话的人是别有用心,但是我想如果依他的这种说法,张艺谋早期的片子,例如《红高粱》的“我爷爷向酒缸里浇尿”、《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没有春天”、曹二婶敲脚时那奇妙的、操控大院女人的怪异的声音、《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面的小孩的“倒立看世界”等等为世人称道的“技巧”是不是也都是“奇技淫巧”呢?
有些愚钝低级的刻意玩弄小聪明、小伎俩的行为不足挂齿,可像影片中让人称道的精彩手段也被称为“奇技淫巧”我觉得不妥,或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爱情,没有办法用时间来衡量。
女孩子有时候就那么容易受到那么一点点坏坏笑容的蛊惑,更何况那坏坏的笑容,邪恶地绽放在那么英俊的面孔上。
你进一步,我退一步。
爱情,就在这真真假假中悄悄萌芽。
当一个人,在你的眼前,用他的生命来维护你的生命,这份爱,还会质疑吗?
爱得更自私,更想占有,可他想占有不过是因为他从来没有真正得到。
爱情无法说是谁对谁错,只是在那一刻,就那样对上了眼,无论旁人如何好如何好,也不过是一厢情愿。
你和她的默契,终于还是输给了时间和空间。
爱情就是那么莫名其妙。
她知道他这三年的付出和等待。
她也感激他对她的好。
然而,她骗不了自己,那颗心,已经给了陪自己三天的人。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电影真的是十面埋伏,简直是局中局,刘捕头让金捕头假意接近小妹去追踪飞刀门,准备一举拿下飞刀门,然而随着剧情的深入,却发现刘捕头其实是飞刀门的卧底。
小妹伪装为前任柳帮主的盲女,好似爱上了金捕头,在三天三夜的行程中,金捕头也渐渐被小妹的聪明独立坚强等各种人格特征及美貌所吸引。
在逃亡的路上,小妹给金捕头机会放他走,而金捕头放心不下小妹选择回来,最后落入圈套,于是第一层局揭开,小妹并不是盲人,只是在引诱官府追兵的深入。
金捕头震惊不已,因为他已经彻底地爱上了小妹。
另一条线路,刘捕头深爱着小妹,他为了让小妹对他刮目相待,独自潜入县衙充当卧底,这卧底一当就是三年,他等了小妹三年,为了任务他跟踪金捕头和小妹,看着他们在路上的朝夕相处。
等了三年小妹的他却发现小妹厌恶与他亲热,聪明的刘捕头已然知晓小妹爱上了金捕头。
飞刀门的大姐让小妹亲自杀掉金捕头,而小妹于心不忍,放了金捕头,并和金捕头进行最后一次的亲密接触,金捕头说,“我们两个只不过是两只小小的棋子,不如过如风的生活,只有你和我”,邀请小妹和他一起隐姓埋名浪迹天涯,而小妹放心不下三番五次救过她的刘捕头(个人感觉,小妹一方面是怕刘捕头接受不了,另一方面是害怕刘捕头报复他们)拒绝了金捕头。
金捕头一人远走,小妹独自一人在原地思考,决定追上金捕头和他一起浪迹天涯,而在路上遭遇了因爱生恨的刘捕头的埋杀。
另一方面,金捕头真的是放不下小妹,再一次回来找小妹,却看到小妹受重伤倒在花丛中,此时刘捕头出现,金捕头才恍然大悟刘捕头是卧底。
两个人因为小妹进行了一场生死之战。
就在刘捕头将要杀死金捕头的时候,小妹拔出心脏上的飞刀“你若杀了他,我就用这刀杀了你”,结果刘捕头为了试探小妹是否会真的杀自己,甩出了一滴血而飞刀仍在自己手中,小妹只是选择角度调整自己的飞刀冲击刘捕头的飞刀,而并没有真的杀刘捕头。
最后小妹一人身亡,刘捕头独自离开,金捕头抱着小妹放声大哭。
这个电影的故事情节简单,场景很美,但是结尾之处略显狗尾续貂,不是那么的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有一种故作深沉的感觉,特别是小妹死而复活了好几次真的很容易让人出戏。
但是各个演员都很棒,尤其是章子怡和刘德华,金城武贵在帅。
章子怡演盲人真是非常像,眼睛都不怎么眨,而且哭戏非常自然表情真实。
刘德华把刘捕头的不甘与委屈表现的非常好,连嘴角都是戏。
刘捕头强势,想保护小妹,爱着小妹,不如说是更想占有小妹。
金捕头随意,爱着小妹,并且尊重小妹。
不独立的女性更适合刘捕头,在爱人的怀中安稳度过一生。
而独立的女性,更适合金捕头,被爱着又有自己的生长空间。
镜头很美好,画面太美,演员演技很好,就是故事不怎么样。
从朋友那里得到一段《十面埋伏》的拍摄花絮,很长,有一个多小时。
闲来无事,就看了起来。
虽然这部电影很出名,但是我还没有机会看,看过的人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我也没有太在意。
不过这段花絮却引起了我的很大兴趣,原来鼎鼎大名的导演是这样拍电影的。
张导似乎在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故事的雏形,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电影的故事梗概,大意就是古装版的“无间道”。
可惜的是《无间道》播放太早,而且知名度太高。
所以当人们在《十》中看到刘德华原来是飞刀门设在官府中的卧底时,虽然还是有点意外,但并没有什么构思奇特的惊叹了。
故事的梗概有了,张导就开始构思片子的细节了,次要人物应该有谁,景色应该是什么样的。
也许是因为这是花絮中着重要体现的,以至于我已经误会成张导似乎觉得一个电影景物描写和电影演员的知名度是最重要的,而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无足轻重的,似乎我们的观众都是没见过世面的,一见到华丽的陈设和艳丽的颜色就会激动的昏倒。
张导打算请明星梅艳芳来出演这出戏,于是为梅艳芳来设计一个角色。
花絮中描写:张艺谋和另一个人在设计这个角色。
不是先有角色,后找演员,而是先找演员,后设计角色,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我不是影视界的人,是不是所有的电影都是这样拍出来的?
打算在山花烂漫中拍戏,没长出花就在草丛中拍。
拍了一半,突然下起雪来,就在雪地上拍戏。
不愧为大家,已经达到信手拈来,随心所欲的境界了。
记得有一个故事,是说有一个青年人找到一位著名的作家,请他点评一下自己的作品。
作品中有一段描写一对情侣坐在楼门前卿卿我我,情话绵绵。
作家问青年:“如果地点改在公园怎么样呢?
”青年回答:“更好。
”作家又问:“如果是在湖上泛舟呢?
”青年回答:“那就太好了。
”作家严肃地说:“那么这段删去吧。
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必须而且唯一的。
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它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我想写作与电影虽然不是同一种艺术,但是它也是相通的。
都是通过它的描述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十面埋伏这部电影在拍摄过程中是为了拍戏而拍戏,其中的情节、场景可以随意改来改去。
如果连创作者都没有准确表现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那么观众又怎么能领会它的思想并且产生共鸣呢?
作为一部电影,《十面埋伏》可以姑妄看之。
作为一部经典,《十面埋伏》差的太远。
看之前已经看了对它的如潮恶评,但我觉得张艺谋的片子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在大家都认为张郎才尽的今天,你要在中国影坛找一只比他大的马还真不容易。
前半部让我觉得老张至少摄影的功夫还没有搁下,箭和飞镖的视觉效果也很酷,但自从宋丹丹出现之后,片子就完全变成了宋丹丹的个人风格了,实在让人喷饭。
别的不说,让人插着一把飞刀转山就让人怀疑这是不是周星驰的作品。
很惭愧,到现在才看了这部电影。
色彩真美——真是美,如果你去过敦煌,见过那斑斓的色彩,便知道张艺谋真是色彩大师。
金城武的古装扮相亦上佳。
只可惜拗口的台词令他的魅力减半。
他应该说“……每天我都走在这城市里,这城市里有千百万人……”诸如此类的台词,他应该纯净颓废,而不是道貌岸然,而我依然还是为了他来看这部片子。
三个演员全无化学反应。
所以,层层埋伏下爆发的爱情,在那样绝美的境况生与死的交缠之中。
竟然并不动人。
那时我相信张艺谋没有深深爱过。
他没有。
多么华丽、虚张声势、悲壮、野心勃勃……而全无灵魂的电影,当爱情也变成技术活,你得到的与失去的孰更多。
小时候当三级片看,后来后悔了
故事太差了,从叙事到立意,整个开展,不知道的还以为话剧改编,两男一女的狗血剧,纯爱战士落泪,章子怡演盲女倒挺像的,本来眼神就一点光没有,台词生硬,演技也生硬,不怪演员,怪剧本。这服化道美吗?老谋子的色彩真的很差,当然对世纪初的观众而言有多震撼,就不得而知了。
动不动就撕衣服什么的,剧情更是让人无语。看完这部电影那会儿总感觉是看了部喜剧片。
有的电影在结尾惊艳到我们,从6分升到8分;有的电影在开场10分钟就给了我们甜头,保底8.5;还有的电影,尽管剧情平庸,但画面、摄影、表演可谓惊艳,却因为开片1分钟跃出导演:张艺谋,而让评分乱了方寸。本不该这么高的分数,但也不该落得5.7分的下场,两个不该交融,妄还十面埋伏一个合理的评分。
色彩转换、竹林、舞和鼓都流于形式,没有塑造人物,也没有促进事件,除了视觉以外没有什么信息量要附带(对比卧虎藏龙的竹林戏),比英雄还要单薄无力。视听语言也没有那么美,赵小丁就是不如杜可风。“风一样的日子”这种风质导演拍的台词,张艺谋这种泥土质导演搞出来……就很怪异。另外,刘德华确实丑尬到我了。这个电影就值这个分了一点也不低了。
小章同学你死了又起来 起来了又死 ...如此循环 你到底死不死
刘捕头原是飞刀门在官府的卧底。一朝得见三年未谋面的小妹,刘捕头急不可待地吻向小妹,已移情随风的小妹却几番推阻。从小妹愧疚的泪眼中,刘捕头看见了爱情的无望,他难以接受最爱的人弃自己而去。最后刘捕头则因爱生恨,萌发了杀死小妹的念头。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胶转磁版。距上次看隔了十年以上。仨主角都是最好的年华容貌。在大银幕上充分享受一流服化道美术,以及摄影、视效带来的冲击。再加上梅林茂的音乐,精心制作的音效,的确有浓浓大片感。可惜剧情太烂,以致华而不实,败絮其中。如同满汉全席规格制作的一碗豆腐脑。台词狗血逻辑中二,人物身份关系的转折反转何止生硬,简直是抛弃前文不顾因果的强掰。越到后期越崩坏在狗血中,WTF的尴尬时刻比比皆是。结尾漫天风雪咆哮,演员头发丝却不动丝毫。实在难入戏。武打和舞蹈替身也蛮明显的。慨叹老谋子用烂剧本糟蹋了好班底。两星半
心情复杂,不知道该咋评分…就是说美是真美,帅是真帅,但也只有美和帅了
自己,华星,逃培训班的课去看,骗我爸说一直上课,结果老师打电话告状,被一顿痛骂
章子怡装作失明的样子跳着舞 唱着北方有佳人的样子 别说男的了 我这个女的都心动了 竹林里的那场追逐战 视觉的极大享受 武侠小说里的东方美最大的体现 西方电影是绝对米有办法呈现哒
超美的电影,从布景到妆容服饰到演员。
等你三年的人和陪你三天的人,你选哪个?这片还真是很符合爱情动作片的标准,除了爱除了打还真就是什么都不剩了。张艺谋大片时代的代表作,形式感超强,舞台效果超强,外景超赞,音乐服装摄影无懈可击,就是故事实在烂到了根子上,而且因为之前《英雄》的成功,让张艺谋过分迷信电脑特技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低分? 怒打五星 多好看啊 章子怡多美 金城武多帅 刘德华演的多好 花花绿绿的颜色多动人
引用烂番茄的一句话:The visual splendor of the movie makes up for the weak story.
当艺术片看绝对会有收获.抛开故事不说.片子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看头...
虽然大家都对老谋子的大片不感冒,但是不得不说老谋子的大片是中国唯一担得起大片二字的大片...
还可以吧,撇开别的不说,章子怡的舞很美,金城武很帅。
色彩没得说,美。某些武打场面也很精彩。就是武侠片的魂没有。本以为是大义主题的,结果还是小情小爱。老外看个热闹估计还是会较好的。
细细想来,真的没有想象中和第一感觉那样烂到透,三个人的关系之间的对比也是很有意思的设定……但真的,整个整个故事都狗血得要死,何必要在没人的情况下也演成那样呢……呸![某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