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演技最烂没有之一。
黄晓明除了装逼就是表情淫荡,当然剧情也不好看。
一星给史泰龙。
黄晓明这样的好演员很适合跟他老婆,叶童,马景涛,和导演张纪中配合开拍创世经典。
黄晓明演技最烂没有之一。
黄晓明除了装逼就是表情淫荡,当然剧情也不好看。
一星给史泰龙。
黄晓明这样的好演员很适合跟他老婆,叶童,马景涛,和导演张纪中配合开拍创世经典。
开始正文之前,实在忍不住想说点别的。
关于这几天刷屏的甘肃庆阳“女孩跳楼事件”。
我不想蹭这件事的热点,也不想假借批评蹭热点的名义反蹭热点。
所以,标题没有任何与此事有关联的字眼。
事件不再还原,道理不再阐释。
我只想说:生命是很宝贵的。
请不要轻视自己的生命,更不要漠视他人的生命。
现实不是电影,角色死了可以复活,但我们不行。
从此刻起,善待他人,珍惜生命。
这个世界不够美好,至少别再让它更糟。
《美国丽人》回到正题,今天要说的是一部电影。
片子还没上映,资源(非盗版)、评分就都出来了。
凭借此片,黄教主的职业生涯再创新高(wu)度(dian)。
《金蝉脱壳 2 》
五年前,由老牌动作巨星史泰龙和施瓦辛格出演的《金蝉脱壳 1 》收获了一致好评。
老骥伏枥的两位主演一改往日粗暴无脑的动作戏路,转向这部以越狱为题材的高智商犯罪电影。
虽然这不是史泰龙和施瓦辛格首次联袂,但凭借过硬的剧本质量,《金蝉脱壳 1 》得到了观众认可。
首部叫好叫座,续集自然提上日程。
鉴于《金蝉脱壳 1 》在国内市场的良好表现,第二部变成了中美合拍。
史泰龙还是你大爷,但施瓦辛格换成了……黄晓明。
是的,黄教主这次是真的要“横冲直撞好莱坞”了!
毕竟自己老婆都在《独立日 2 》里大战外星人了。
教主怎能落后,那就一起“ 2 ”吧。
《金蝉脱壳 2 》目前豆瓣评分 3.3……“ 2 啊……刚柴不是说3嘛…”“你说你连 2、3 都不分了,你都 2 到啥程度了…” ——小品《卖车》电影本周五登陆国内院线,但在美国,却直接发售了蓝光碟。
封面套装上,只有史泰龙和巴蒂斯塔,黄教主完全隐身。
至于为什么,不用我说你们也懂。
国外的评分还稍高一些,不过也没超过 4 分。
所以,《金蝉脱壳 2 》可以说是彻彻底底地扑街了。
在其上映时间表中,美国一栏多了一些小字。
也就是说,这片子不会在美国上映,而是直接卖光盘。
简单给大家普及一下好莱坞电影的两道主要发行工序:首先,院线绝对是首当其冲的第一发行渠道。
无论是投入成本较高的商业大片,还是小众文艺的作品,票房都是营收的主要来源。
其次,是 Video 和电视市场。
前者即是 DVD、蓝光碟的租赁和销售,后者就是付费频道和网络的视频点播。
对于版权付费和流媒体点播体制完善的美国来讲,这部分收入同样不菲。
如果一部电影跳过院线直接发碟,基本只有两种可能:1.它扑街了;2.它将要扑街了。
片方对其没有信心,影院不会给排片,有场次也没人看……《金蝉脱壳 2 》就是这样。
小老板,你这个网名起得……没毛病!
看看这些评价你就知道了,完全就是骗观众的圈钱之作。
史泰龙打酱油就算了,圈钱也算了,最起码拍好看一点啊!
我是强忍着悲痛看完了《金蝉脱壳 2 》,观后感一句话可以概括:不该看。
黄教主的发挥倒是非常稳定:全程演技就没在线过。
这是思忖的时候……
这是对话的时候……
这是逃亡的时候……表情敢有一点变化就算我输!
就事论事,《金蝉脱壳 2 》的烂不能完全归咎于黄晓明。
导演也是个深坑。
名字就不介绍了,我也不认识。
此人以前指导的要么是碟市动作片,要么是低成本恐怖片。
基本上没拍过合格的片子。
当然,《金蝉脱壳 2 》也不是完全没有优点。
比如……黄教主的台词很少。
可能片方也知道他英语比较“闹太套”吧。
本想借着知名 IP 进军好莱坞,却沦为了“中国特供”的又一炮灰。
【明明】心里也苦啊!
华人闯荡好莱坞,向来不是件容易的事。
从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到章子怡、周润发、巩俐……再到景甜、李冰冰、范冰冰……
《尖峰时刻》《致命罗密欧》《艺伎回忆录》我们前仆后继地想要在好莱坞争得立锥之地。
但那毕竟还是白种人的天下,甭管在国内有多火,想要获得白人观众的接纳都无异于是从零开始。
毕竟,歪果仁不吃流量咖、小鲜肉那一套。
《加勒比海盗 3 》《生化危机 5 》况且,好莱坞是一片完全不同的天地,白人主宰的电影工业中心。
他们不会让黄种人担任 A 级大片的主演,也不会给予黄种人更多的戏份倾斜。
所以,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华人演员基本只能担任个配角甚至搞笑的跳梁小丑。
《X战警:逆转未来》《金刚:骷髅岛》当然,这种状况正在发生【表面上】的变化。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井喷,大洋彼岸的大制片厂看到了中国观众惊人的消费力。
于是,中美合拍、中国特供变得越来越多。
华人演员也能担纲主角,好莱坞大咖纷纷加盟助阵。
但为什么我说是“表面上”的变化?
这种急功近利且不对等的合作方式所留下的结果就是:中国的金主爸爸掏钱,好莱坞和明星挣钱,然后留下一堆烂片。
最亏肯定还是买票的观众。
针对这种情况,观众该怎么办呢?
没错,就是关注猫视,我 1900 会帮助大家提高烂片鉴别能力,练就火眼金睛,省钱又省心,你值得拥有。
对了,最后,还要真诚地向《封神传奇》、《富春山居图》、《 21 克拉》等那些年我打过一星的烂片道歉。
有了《金蝉脱壳 2 》我才知道: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非常抱歉,我不能提供资源。
第一,毕竟没上映,再烂也得尊重人家的版权,他们不仁,我们不能不义;第二,这片子实在没必要看,完全浪费时间,如果你真的很喜欢黄晓明,去豆瓣看看他写真也行。
END往期精彩回顾「101」收官:国产第一女团出道了?
「扶摇」:出来抄的,最后都火了你爱的人VS爱你的人,该选谁?
打分超过3星的都应该他妈的给他们抓起来,全部关到冥府里和小明哥闹太闹!!!但本人觉得第一大锅还是应该史泰龙来背,真的很气愤,北美不上映,来中国骗中国影迷的钱,简直赤裸裸的资本主义的丑恶嘴脸了!作为龙吹我都没发接受这种自断后路的搞法!以后谁要再搞这种片子,真的莫怪我一直黑你!真的太他妈招黑了,这种电影接都不要接,接了就别怪大家嘴下不留情了!
特地登录吐槽,估计是出版方觉得这片要是骗了票房会被人索赔所以出了网络版,这片tm就是洗黑钱用的吧,我这人看片一般不挑剔,再不好的片,总有他可取的地方,故事设定什么的,只要能在自己设定的框架里自圆其说就没什么问题。
但是这个,这个,这个片。。。
已经到了无法吐槽的地步,你今天要是换个其他的片名,主演、男1号,把黄教主大大的金榜题名,海报让教主沾着三分之一的位置,这就无话可说。
可是无论是演员名,海报,还是之前的宣传片,都给人黄晓明只是配角(或者说是主要角色)这样一样假象。
倒不是不喜欢这个演员,叶问里他配角就挺好的。
除了黄晓明之外的其他几个老外演员,也是不知道从哪去找来的,也是僵硬的很,当然了,人家本来就是走走过场的,这个没什么毛病。
演的最好的,也就是史泰龙了。
黄晓明感觉就是非常认真和卖力,但是,怎么看怎么出戏。
然后再说说整片制作,除去用手就能数的过来的几个外景,整片就是在一个铝合金摄影棚里拍完的,几块布景板,加几个灯条,后面全黑,真特么省钱啊,感觉就和早些年港产的科幻片一个级别,如果还不能理解,想想日本特摄片里的战队基地的布景吧。
一个电影居然使用电视剧级别的布景道具....说完布景道具,再说说特效,其实特效也没啥好多说的,不过从电影开始一个房子爆炸的镜头的我就深深的感到了今天踩到雷了,然后一路看下来,我还非常庆幸下载到了。
也非常感谢放出房的良心。
看完的时候豆瓣是4.0,写影评的时候变成了3.9,看了这么多年的片,第一次觉得被骗了。
你要说那个死亡飞车2不就是第一集好好的大片到了2变成个奇奇怪怪的东西,人家2缩小投资是事实,但是人家也没死命去宣传啊。
这里顺便吐槽一下咱们大陆的演员问题,我个人觉得大陆演员和好莱坞演员最大的区别就是,好莱坞演员你看见的时候,脑子里反应出的就是他/她演的角色(比方“龙妈” 、“星爵”...真开始记名的时候已经是几部戏了),而不是演员的本身的名字。
大陆演员看见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演员本身的名字,这个就很好说明问题了,人家靠的是出演的角色的形象深深印在人的脑子里,咱们是靠各种花边新闻和广告炒作来提高知名度的。
虽然炒作这种事大家都干,但起码人家认真拍片演戏了啊。
人家好的东西没学到,歪门邪道都学会了。
还有就是不得不佩服好莱坞演员的板凳深度和竞争的强度,人家好演员的储备和上岗速度真的是快,快到咱们炒作速度都跟不上。
Steven C Miller。
从看到狮门决定将这个人作为续集导演人选的时候,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因为我知道从这个决定被落实的那一刻起,这部电影就扑定了。
一个连基本的电影故事都很难讲圆的人怎么让他去展示一个完整的越狱过程。
而得之狮门决定直接在北美发行《金蝉2》的碟片,我就知道完蛋了。
挂着史泰龙名字的动作电影直接被甩到碟片市场去发行,这是对电影质量多不自信才做的决定。
史蒂芬在好莱坞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不过在当地和在社交媒体上都有一定的关注度。
而他在豆瓣只是一个鲜有人关注的导演,观众对他的唯一印象是印着他名字的作品尽量不要去碰,对于他本人的经历和生平大家根本没有去了解的兴趣。
就是这么一个导演,却接连得到了三次和布鲁斯·威利斯合作的机会,后来又借着《军火厂》得到了和尼古拉斯·凯奇和约翰·库萨克这些老牌影星合作的机会。
不过这些人在观众眼里早就过气已久,选择和他合作也可能是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给他打工赚零花钱而已。
这些老演员在他的电影里不是陪衬就是反派,最后的结局都难以善终。
老布在他的电影里一次被爆头(《首杀》),一次被刀捅死(《掠夺者》),一次失血过多最后成盒(《终极救援》);凯奇不仅在他的电影里贡献出了生涯最丑造型,最后还被导演专门切了慢镜头特写,大脑壳被枪轰了个稀烂。
我最好奇的是作为一个刚出道没多久的新导演,他凭什么能得到这么好的资源去调配。
终于,在去年年初的时候,看完了凯奇与库萨克合演的那部《军火厂》。
电影所烂之极,终于让我对他产生了兴趣,翻了翻他在IMDB上记载的人物生平。
史蒂芬·C·米勒出生于佐治亚州的迪凯特。
早年由于父亲为他买的一台录像机而产生了对电影的兴趣。
后来随着一系列自己制作的音乐录像带和短片,米勒逐渐开始了自己的电影生涯。
2005年,米勒考入了福赛大学,不久后毕业。
2005年,从福赛大学毕业后,史蒂芬当即从弗罗里达搬走至好莱坞,而在那里他与两位死党一起集资拍摄了他的电影处子作《血肉狂魔》。
这是一部血腥cult片,不仅由米勒亲自导演,电影的后期剪辑和剧本也由米勒完成,而电影的成本也不到三万(虽然低成本不代表低质量,然而很不幸,这部电影从任何角度看都很糟糕)。
2007年十月,《血肉狂魔》在ScreamFest惊悚电影展的中国剧院举行了首映。
帝门影业购买了电影的版权并负责影片发行。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史蒂芬陆续和几家电影公司进行了接触和合作,看到了不少机会,其中包括米高梅《地狱旅馆》翻拍、派拉蒙优势的《墨水》以及未能投产的“52号地区”。
通过这些史蒂芬也慢慢理解了“企业炼狱”的意义。
时间到了2011年。
频频得不到机会的史蒂芬决定回归老本行——拍摄独立电影。
他自食其力,不与任何电影公司和工作室合作,拍摄了两部低成本电影《深度入侵》和《床下魔怪》。
安培林风格浓郁的《床下魔怪》在2012年的幻想电影节进行了首映,之后在全球各地的电影节进行了展映。
在2012年的西南偏南电影节中《床下魔怪》引发了观众和影评人的热烈讨论,甚至有人形容《床下魔怪》是《小鬼当家》和《稻草狗》的结合体。
电影版权后来被锚湾娱乐公司买走。
(然而这部电影的质量同样是不堪直视)安培林风格浓郁的《床下魔怪》在2012年的幻想电影节进行了首映,之后在全球各地的电影节进行了展映。
在2012年的西南偏南电影节中《床下魔怪》引发了观众和影评人的热烈讨论,甚至有人形容《床下魔怪》是《小鬼当家》和《稻草狗》的结合体。
电影版权后来被锚湾娱乐公司买走。
2012年四月,史蒂芬开始着手翻拍《平安夜惊魂》,并且他的电影中第一次出现了大腕——杰米·金和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
锚湾娱乐负责发行本片,并且电影已经在2012年年末公映。
2013年十月,史蒂芬转战动作惊悚片的制作,拍摄了《水下惊魂》。
IFC电影公司购买了电影的版权并且让电影在2015年11月27日成功公映。
2015年,EFO电影公司和磨石娱乐请米勒以背靠背的方式拍摄由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两部动作惊悚片,《终极救援》和《掠夺者》(两部电影都是老布酱油烂片时期的代表作,两部电影在IMDB和豆瓣的评分都不超过6分)。
《终极救援》于2015年12月18日在影院公映。
2016年,米勒拍摄完了两部电影——尼古拉斯·凯奇和约翰·库萨克参演的《军火厂》(原名《南方之怒》),布鲁斯·威利斯和海登·克里斯滕森主演的《第一枪》。
目前凯奇和库萨克主演的《军火厂》在IMDB和豆瓣的评分都已接近四分。
事实证明,童年就对电影产生兴趣的人并不一定就适合这一行。
“作为年轻导演的他究竟能不能推出让观者满意的作品,且看他日后表现。
” 我当时就在最后留下这么一句话。
史蒂芬的电影虽然平均水平差劲,但有些电影也全非一无是处。
《首杀》和《掠夺者》,虽然被不少人诟病,质感还可以。
况且他拍那些电影用的小聪明,不少观众也能注意到。
以至于金蝉2上映之前,我对这部电影做出的评分预期是4.7到6分。
我也在想,再差,也不至于和4.3分的《深海越狱》一样吧。
我在推特上给他留了言,大体意思是相信你这次不会让我们失望。
史蒂芬在上面给我点了赞。
我甚至还想,既然如此,不去电影院支持一下是不是对不起你拍戏多年以来的进步啊。
……总之被自己的毒奶奶死之后,我就扔了十九块大洋和一位宿舍的兄弟在一个屏幕亮度忽闪忽暗的小影院看完了这电影。
3.2分,无论如何也未曾料到的分数,一直高悬在电影的页面上,而且还有着逐渐走低的趋势。
想来也是,史蒂芬这次用了口碑最差的演员,在这个拍片圈钱的行为最遭人唾弃的年代,选择去拍暴死几率最高的合拍片,展示了他最差劲的一次发挥。
而作为核心人物史泰龙这次不出意外被活活挤到了二番的位置上,陪衬。
史蒂芬从影以来各种差劲的拍摄手法,摇晃到死的动作镜头,令人窒息的人物特写,布满漏洞和Bug的故事,闪瞎人眼的五毛特效这次来了回集中展示。
而且作为合拍片,这次他连在电影里塞福利镜头和暴力镜头企图拉回一点分数的机会都没有。
从电影院里走出来之后,趁着那种晕车想吐的感觉,我明白了分数被无限拉低的原因。
现在面对的还是广大的中国市场,潜力无限的史蒂芬这次终于得以一炮成名。
虽然已经很难对他抱以希望,但结合他以前的经历,我倒是希望,如果他选择继续钻研那些从大学时期起就感兴趣的B级恐怖血浆片,或继续拍那些简单粗暴的邪典电影,就算将来没有大的成就,也可能在小众电影圈里树立点个人地位。
就手里掌握的资源和擅长领域而言,他比那些拍不好电影就将锅甩在观众和评分网站身上的某些导演要强太多。
作为已经出道12年的他还能给观众带来什么惊喜,且看他日后表现。
完全冲着第一部让人脑洞大开的剧情才毅然决然地在明知有黄晓明参演的情况下还是买了票。
天真地以为他大概也就在里面打打酱油,没想到这部片除了黄晓明,每个人都是打酱油的,完全是为了映衬教主的光辉形象而存在。
演员表把史泰龙放在第一位,片方你这属于诈骗吧!
在第一部中那种绝望到恐慌的情绪和森森的幽闭感一直持续到男主重新回到自由的世界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才算完结。
第二部中一看到黄晓明那种无时无刻都要摆酷的造型和全天下就老子最聪明你们全是屎的神态,我就知道行了这破监狱就算在天上地下海里教主也是如履平地。
个人推测黄晓明肯定是和我一样爱上了第一部,然后老子有钱,买了版权,导演你来来来,按我的要求量身定做,把故事全放我一人身上,其他人你们通通过来衬托我,衬托勇敢,智慧,冷静,集天下大成于一身的我!
整个故事全是bug,根本立不住!
一个高科技到能不定时自动旋转的智能监狱,居然不舍得在每个牢房里安装一个360度无死角监控摄像头!
是不是没有做好施工预算控制,钱花到这里就没有是吧?
相信我,想要一个人说真话真的不用隔三差五的揍他一顿,有的是办法让他马上说!
立刻说!
这个监狱比上一部人道多了!
唯一拿得出手的方法就是电击加群殴,居然没了!
皮鞭辣椒水老虎凳炮烙啥的别客气都招呼上啊!
摄影师就是个垃圾,银幕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镜头都是近景,满屏的人物大脸,说话给个大脸,打架也给个大脸,还晃个不停,看得特别晕!
尤其是超级多黄教主的各种特写:正面的,侧面的,后脑勺的,眼部的,嘴部的,胡茬的,刚毅的,果感的,思考的,愤怒的……吸收了那么多信号,好怕今晚会梦见教主。
听说《金蝉脱壳3-恶魔车站》马上又要来了!
可能跟2目标一致:不在北美上映属于中国特供专门骗中国人钱的。
最后教你如何甄别好片烂片,记住一点:教主夫妻,烂片重要组成部分!
正说某果上看到了金蝉脱壳2和3,心想着原来自己错过了好电影,一打开真的就是劝退,看了二十分钟看了个寂寞,讲的啥这是,毫无逻辑可言。
感觉2和3真的毁了这个系列,作为一名曾经的航海人,我对金蝉脱壳1还是相当推荐的,因为挺专业的,用到了好多航海知识。
演员当面,黄晓明绝对是个败笔,就一直装就完事了,耍帅有时候感觉很莫名其妙,也许中方投资方给的实在太多了吧
史泰龙拍了一辈子好片子,最后跪在这部电影里,千不该万不该找黄先生来,请来巴蒂斯塔也没用了,真是毁掉了我对史泰龙的好印象,这就是赤裸裸来中国骗钱,豆瓣这3.2分给的挺高了,总会有一些人看电影是看一个人的脸,那么这部片子适合你,这里有你想要的,教主祭天,法力无边!
关键是一大部分都是黄先生的武替,估计看脸的人也不喜欢吧,真是匪夷所思的烂片,烂片中的战斗机
夫妻俩被嫌弃成这样了,还照样日进斗金,真是畸形的电影市场,从小明版鹿鼎记我看了五分钟弃剧以后,只要是他参加的任何电影电视综艺,我都果断调台,太尬了,看他的脸都嫌尬,做为一个从6岁开始看电影长大的80后,对电影品质要求还比较高,评良心说,比黄教主演技差的男演员还真不多。
看那耍帅自以为是的样子就浑身不舒服,不亏装13帝的外号。
第一次写影评。
当然,这算不上一篇影评,因为我不想去讨论剧情的俗套与硬伤,人物的单薄与智障。
我也不想讨论导演技法,故事主题。
从电影的角度,这是部烂片。
但我更想表达的是另一个方面,在观看的时候,有种受到了侮辱的感觉,我恳求大家不要去电影院看这部片子。
本片拍摄周期只有20天,6月29中国上映,美国同步发行DVD。
粉丝们不要因为黄晓明的戏份多过史泰龙,就觉得这是中国人在好莱坞的扬眉吐气。
这片子在美国根本就不上映,仅仅是直接作为碟片发行。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拍给中国人,准备圈钱的片子。
从头到尾呈现出一种特别难看的吃相。
还很谄媚。
请来了奚梦瑶客串,还用了两次青岛话的梗。
我也不知道是黄晓明主演了美国电影,还是史泰龙参演了中国电影。
除他俩外,大部分的人都是一看就知道很便宜的演员了。
这部电影烂,是因为,他们就只想的省钱。
不光是导演技术不行,最主要就是人家压根就没想拍好。
戏份最多的主要场景,监狱,简直不能再省钱了。
那个充满未来感的牢房设计,上海的KTV和密室逃脱做的都比他像样。
那个斗场,就是一块地面都没抹平的空地,然后加上一圈灯,就没了。
其他的任何场景,都没有交代过环境,没有远景镜头,因为交代的越多,需要布置的越多。
服化道这电影不存在。
特效,特搞笑。
所有的戏都是一个全景主镜头,加上只有脸的单人大特写,浅焦,脸动一点就失焦,然后再对焦回去。
质感就像iPhone的自动对焦一样。
背景虚化到根本不需要布置。
这种是国产电视剧的拍法。
最省事的拍法。
但是国产电视剧人家还有过肩呢,这部电影连一个过肩镜头都没有,也是风格了。
故事靠台词交代,甚至还有过嘴型对不上,用的后期音频补丁。
你们是现场也念1234567吗。
飙车戏的音效还不如淘宝上的音效素材包。
匆忙结束的结尾,给人一种接着就要放片尾曲和下集预告的电视剧感。
就算有续集,不代表,这一部可以不用把故事说完。
电影和电视剧不同的就在于,电视剧是开放的,电影是一个闭环。
因为第一部还不错,我知道很多人会想看第二部。
我再次恳求大家不要去电影院看这部片子。
网上有很高清的资源,请不要去给这样的片子送钱。
不要再让片方觉得我们中国,人傻钱多速来。
你觉得拍出这种水平的片子来中国特供上映,是因为看重我们呢还是因为看不起我们呢?
这片子两毛五特效外加教主一言难尽的二头肌,哎,好端端一个电影非得拍续集,还全系中国元素,尴尬!
就仅仅当个越狱片续集,还可以的,不要强加太多其他的因素,电影就是这样。
说这片跟前作不是一个系列我也信,五毛特效,剧情奇烂,黄晓明各种耍帅特写,导演不愧是烂片专业户。可惜这个系列跟《死亡飞车》一样,开篇打响名气,接下来就是走小众烂片自嗨的路线了。另外这片国外发碟国内院线,2还没上映3已经拍了,一个黄晓明一个张晋,摆明了中国特供,花钱看纯粹是交智商税!
这一次黄晓明在《金蝉脱壳2》里面的表现真的可以说是“超出预期”了,本来看之前觉得黄晓明应该是个打酱油的角色,没想到“周树”这个人物完全就是整个电影的线索,里面的武打戏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看不下去,完全的烂片
跟第一部比起來差太多了...黃的演技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教科书式的超级大烂片,服化道故事演技全都不在线
58min之后开始崩塌,导演不在乎观众的智商了,观众也无法直视电影的内容了。
没好好看,但也没那么烂吧?可能是我对动作电影的宽容度高吧。难道真的是小明哥容易招黑?
看黄晓明在雨中、监狱中的几场打戏,还真有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感觉,虽然他不是武行出身,功夫底子肯定没有动作明星那么扎实,但看得出来是下了一番苦功练过的,不然动作会很拖泥带水吧,反正至少这部片子里面,教主的动作戏还是干净利索的。
跟第一部没法比,去电影院因为其他影片开场时间都有点晚,所以看了这个,冥府不知道哪里恐怖,哎,就是一群人打架,再加上点高科技。甚至冥府的全貌都没有😂
什么锅都让黄晓明背?黄晓明成背锅侠客。
还不错
跨国大制作,黄教主的油腻影响了所有监狱里的人
提前看了流出的超清盗版……感谢放出盗版的大神,多亏盗版才免去被坑电影票,这毫无逻辑的剧情,黄晓明全程装酷,史泰龙客串,5毛特效,渣道具配穿帮……找不到任何可以给足1星的理由,可惜最低只能1星
没有第一部好看,加入了黄小明,感觉戏份比史泰龙多,史泰龙毕竟年纪大了,整个情节也就是说越狱的,但就是不怎么精彩
果然是毫不意外的烂片,导演发挥的一直很稳定,史泰龙使尽解数也没有办法拯救这部套路到不行的电影,果然,教主一如既往的负责2。这片子好歹也是个片子,还能比小沈阳的破玩意更低?不科学…
被中方资本绑架的伪续集,使史泰龙在该系列中沦为配角,更像一部中国电影。剧情混乱、毫无动机,每五分钟就会有一场动作场面,就情节而言这就差不多了。我不排斥黄晓明不能打使用动作替身,但频频看出这是替身就太敷衍了。这片还不如《深海越狱》,最要命的是张晋主演的《金蝉脱壳3》也已经拍好了。
看了一,所以来看二,结果,从里到外的渣!
只能说,我们之前对本片的所有不好的幻想都是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