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田嗣治
FOUJITA,藤田嗣治与乳白色的裸女(台)
导演:小栗康平
主演:小田切让,中谷美纪,安娜·吉拉多特,玛丽·克雷默,加濑亮,镰田小惠子,岸部一德,青木崇高,福士诚治,井川比佐志,风间杜夫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法国语言:日语,法语年份:2015
简介:在1920年代的巴黎,日本艺术家藤田嗣治为这城市所爱,他对于裸体女人的独特诠释折服了整个蒙帕尔纳斯艺术圈,他与凡东根、奇斯林、毕加索、蒙迪里阿尼等艺术大师私交甚笃,他的生活可谓多姿多彩,在二战的时候,他回到了祖国日本,他的生活与信仰被战争击碎了,他与自己的妻子隐居在日本北部小城青森,在乡下躲避战争,他也发现一个他..详细 >
每一个巴黎的镜头都美得让人眼前一亮。光和影,构图的安置,对景的收纳,对人体的勾勒,对物的执迷。表达出了一种干净的美,不沾染一点情欲。东方美学里总有一种自律的疯狂。
所以,偏好文艺片的我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影像一次又一次的走进别人的人生,以至于感觉自己的人生在经历了四五年的波澜起伏后过早的进入了平静抑或瓶颈期。别人的人生或许也只是让我更多的体味了不同的展开与结束,静如处子也好,动若脱兔也罢。文艺风情的巴黎搭配诡异不绝的霓虹就像咖啡伴着清酒
小栗康平拍出的那种抓心挠肝的空洞感和藤田嗣治所面临的困境一模一样,简直神形皆备。
可以说是非常难看了
除了狐狸,其他都是假的。
电影非常精致,但也非常无聊。精致的是画面,摄影,试听语言都非常完整,剧作也充分。无聊可能是我的问题,对人物了解不够,叙事节奏注定看着很累很累。
感觉是半部午夜巴黎+半部聂隐娘
鏡頭就像旁觀者。大量的中全景固定鏡頭,極簡的剪輯,如畫一般,時空上有種封閉感。暗調的佈光,一如喧鬧派對後的無盡空虛。無論在法國還是日本,藤田嗣治都有種「異鄉人」的孤獨感。
日本段落救了電影,喜歡加瀨亮講狐狸故事的地方。「時は時だ」
有野心
27岁到法国后名声鹊起的日本画家,晚年回日本被战争裹挟,成了战争画家,战败后一直无法被日本正视。画面很美,固定镜头远景拍摄,好像一直在画卷里行走。从法国的浓郁雅致到日本的淡然雅致。 ——台北 光点影城
导演野心超级大,与其说「藤田嗣治传记片」,不如说「一战前留法、战后归国效力军队、晚年隐居日本山林的男画家的一生」,不必是藤田,也可以是藤苦。是光怪陆离的20年代巴黎、幽然堪比水墨画的日本山林河雾,加上导演本人对人生的思考,总之基本不关藤田什么事。
电影被从时间中点平均分开,近乎韦斯安德森式偏执地分成了巴黎和日本两部分,片尾镜头锁定在藤田嗣治人生最后的终点和平圣母礼拜堂的壁画,终于走完了画家的人生之旅,跟随藤田一同升天。摄影是全片最瞩目的优点,从侯孝贤处承接的全景长镜头叙事,既有着油画取景的风格意识,又符合画家传记的主题需要,还体现着渺小的个体与动荡时代之间的关系。但反过来说,场景间的衔接基本被砍掉了叙事意义,剪辑的去除、情绪的去除,令电影巨量的留白空间需要观众自己做好画家的生平功课,否则甚至无法从藏了两层的导演手法中窥得表达意图。影片最显象的表达是将藤田嗣治的一生用两个地域来隐喻,巴黎的飘在云端,日本的堕入山林,小栗康平不拍藤田执笔,在巴黎只拍刺激艺术家的欲,在日本再拍击溃艺术家的灵,期待一种直接与艺术的共感,无态度、无立场、无情绪。
節奏很慢的片,片段之間留有很多空白,沒有明講發生什麼事,所以他為何突然變成身在這裡、做著這事。對他一無所知的人建議先看關於他的簡介,再欣賞電影中呈現的各場生命片段。
在当下一堆欧美拍摄的人物传记片面前,该片算是个相当的异类了。
前半部在巴黎活色生香的生活到后半段急转直下,摄影到后半段像是一种孤寂的梦境。战争中的日本让康平通过乡村的荒凉展现出来,藤田嗣治好有魅力啊。
我的天,真没看出是小田切让啊!剧情和节奏都苦手,坚持一会就放弃了。
刻在我裆下的法国女人,跃于我心田的日本妖狐
没见到“乳白色”的胴体,反而大部分场景昏暗到没法看。
我很喜欢巴黎的部分,人生目标以前也有过30岁之前再去一次巴黎的计划,可惜已经没法实现了。回到日本反倒让人觉得很平庸,尤其不喜欢那个卖咸鱼的超现实主义部分,压根没必要啊,放在片子里很牵强啊,话剧表现的话,效果会好一些。对这个人物,我是很感兴趣的,只不过导演没往猎奇的那个方向去,追求的还是日本电影的那种温存风,让叔很适合演国际艺术家。我希望有一天能去看藤田的展,见识一下藤田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