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感而发。
或许对于一个肥皂剧而言本不该这么认真,但这个点确实戳到了我。
一边是晓杨和彤彤都因为不甘自己的命运,不愿分开想长厢厮守而相约殉情;一边是孔大爷情场失意头戴绿帽,“被离婚”后想就此了结。
也是命运的安排,他们在河边桥头碰见了。
本来已经壮好胆决心自杀的孔大爷,看到两位年轻人自寻死路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在第一时间喊停了他们。
一个有将死之心的人在最后时刻救下了两个年轻的生命,也救下了自己。
他们的经历或许在当时的自己看来是悲惨和阴暗的,但其实转念一想,在阴暗之中寻找光明,反而会变得更加简单。
像是《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里面的情节一样,电影中欧维的经历或许是巧合,但老孔的情况放在当时的中国其实是真实有可能发生的。
老孔是热心的,他见不得别人寻短见,更见不得两个年轻人放弃了自己的大好的前程,结束自己的性命。
晓杨和彤彤还年轻,他们以为遇到了相濡以沫的爱情,若不能相互厮守便已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殉情这种设定在现在社会可能很少见,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大家都在时代的洪流中无力反抗,唯一能掌控的便是自己的生命。
老孔救下晓杨和彤彤的这一小段情节颇有种中国式的黑色幽默。
在看到老孔匆匆忙忙从爬到一半的栏杆上跳下来,赶去拦住晓杨和彤彤的时候,让人不禁发笑却又忍不住叹气。
老孔对他们说出的苦口婆心的话听上去是在劝孩子们,但其实也是在劝自己吧。
看着身材小小又有点笨重的老孔心急地在孩子们面前边说边跳,仿佛看到了中国版“欧维”的影子。
一个刚刚与死神妥协的人转身就从死神手中“抢回”了两条人命。
也正是他救下来的人让他重新有了生活的勇气。
所以其实很难界定,究竟是谁救了谁,或许,是自己救了自己。
这个剧比较适合晚上没事的时候陪着爷爷奶奶窝在沙发上看,把自己的心从繁忙劳碌的工作或学习中解放出来,感受一下熙熙攘攘的烟火气息。
主人公竹子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女性,面对家庭突如其来的变故,带领着五个孩子坚强的挺过来,并且成为丈夫的精神支柱。
一大家子在那个并不算十分安稳的历史时段里,吵吵闹闹的生活,这里面有着人情的温暖,街道的张婶、孔师傅,他们温暖的心,愿意在别人有困难时伸出的手都是一颗颗亮晶晶的星星,彰显着人性的光辉。
这个剧有一种属于那个时代特有的味道,充满历史感的粮票,还有在工厂里工作的工人们,他们的言行举止到处都能看到独属于那个时代的印记。
再说一下我们的主人公石竹,她是一个在战争年代被解救的女性,她坚强、隐忍。
无论生活给予她什么样的困难,她都能顽强的挺过来。
她带着自己的五个孩子,在那个时代一家人抱团取暖,虽然丈夫被迫与家人分开,她依然能坚守着这个家,守着自己的儿女们。
她勤俭持家,让儿女都能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她做事还有自己的一份衡量,就是所谓的心中有秤,对于儿女的教育也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鼓励儿子帮助朋友。
片尾曲是毛不易演唱的,他低沉的声音有一种特别的叙事感,和整个剧情搭配起来特别有一种“家”的感觉,能够让人一下子就平静下来。
《妈妈在等你》是一个适合搭配瓜子饮料、拉上父母亲朋,一起围着电视看的剧。
有很多哭笑不得的熊孩子搞笑情节,想来那个时候虽然日过的十分辛苦,但是那么多孩子在一起,互相帮助,吵吵闹闹的过日子,也是一种挺安逸的生活。
这是一部挺接地气的亲情剧,不错的家庭伦理剧。
这剧我是绝无可能自己看的。
晚上闲的很,去客厅晃了一眼我爸妈正在看的这部央视的电视剧。
大概通过我妈获取了人物的身份,剧情来到:一儿子犯了事罪,一儿子要抓他,当老妈知道此事后病倒了,处境很危险;画面来到俩儿子在争执,犯事儿的儿子振振有词地说:“你得为咱妈着想啊!
”言下之意是,虽然我犯了事儿,但你不能抓我,不然老妈就又病倒了。
谈话间,病怏怏的老妈走了过来,把犯事儿的儿子一顿打,打晕他后转向警察儿子说:“你满意了吗?
不满意我继续打。
”大意是,“我已经教训他了,现在你作为警察可以放过他吗?
”这两段戏已经令我已经无语了。
母亲病倒能理解,是因为知道乖儿子犯了事儿;但犯事儿的儿子居然能说出“为咱妈着想”这话,我自然没想到;更奇葩的是这妈,真当自己家罚能代替法律??
然后警察儿子,走过来,为犯事儿的弟弟披上衣服,跪在母亲前猛的磕头,然后转身离开。
正当我无语,难道他作为警察要放过罪犯时,转身告诉小弟去抓人,我歇了一口气;看来警察儿子的脑子还是没问题的。
这时,母亲和姐姐,正扶着被打晕的弟弟正准备离开时,抓人的来了。
抓走了弟弟,从警察儿子面前过去,然后姐姐大骂,“我没有你这个弟弟”。
可能这部剧叫做,《脑子都不好的一家人》,或者《三观有问题的一家人》比较好。
这一套剧情下来,不就是强行制造家庭矛盾吗?
把有明确是非之分的法律的问题代入你家的道德人情问题,这能一概而论吗?
到此为止,足够我打一个1星了。
石竹经历了这么多带大了五个孩子,是她支撑起了整个家,给孩子们搭建了一片成长的天空。
我在这部剧里看到的更多,其实是一个家长对待不同孩子的教育方式。
石竹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其实是严厉和温柔并存的,仔细来看她是深深的了解着每一个孩子。
因此对待不同孩子也会有不一样的方式。
在面对老大的时候石竹就是苦口婆心和令行禁止相结合,因为当时丈夫前途未卜,其他孩子还都年幼,所以一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老大的身上,虽然他或许当时也还并不懂得这时要为一家人承担起的责任。
对待自己最疼爱的也是唯一的女儿,石竹的教育更多的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动她,以身作则帮助女儿渡过难关。
虽然最开始不同意女儿和女婿的婚事,但在婚后女婿犯了错误,大家都在劝女儿离婚的时候,只有石竹站出来力挺女儿要振作,因为她知道女婿已经诚心悔过,不能轻易就这样放弃自己的婚姻。
面对老三晓岸的时候,石竹又像是一个有些智慧的长者,因为她读书不多,所以自己对于晓岸的教育也完全是凭借着自己的人生经验。
虽然学识并非渊博,但石竹深知知识的力量,后来晓岸考上大学之后,她没有“以经验论高低”,而是愿意听取他的建议,有事也会找晓岸商量。
而对于家里的双胞胎晓晓、晓风,石竹则是采用了不打不成才的方式,鼓励和棍棒双管齐下,希望能用这样的方式来规范晓晓晓风调皮的行为。
但这种赏罚分明也是建立在三观道义的基础之上。
在知道晓晓、晓风帮助彤彤一家藏起勋章的时候,她并没有对“偷盗”的行为给予惩罚,而是在知道了孩子们明白偷盗不对的前提下对他们帮助朋友的这个做法给予了肯定。
实石竹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在她心里的这杆秤准确的衡量了她自己与孩子们的所作所为。
石竹用自己曲折的人生阅历来教育孩子们,这里面有一些观念放在现代或许不太适用,但也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石竹就像是这个家庭的圆心,孩子们围绕着这个圆心,行走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温暖的亲情细密绵长,如春风润物般无声但却伟大。
齐鲁台放完了。
其实在看的时候,明知道是套路式剧情,仍然有几次忍不住掉眼泪。
演员们的演技值得肯定,特别是老一辈演员。
但是剧情偶尔还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虽然看完第一反应是吐槽,但是当得知接档电视剧是《远方的山楂树》时,我后悔了,多放几集《妈妈在等你》吧,好歹是新剧,好歹不气人。
先说印象最深的一场戏,三儿子晓晓做上了厅长秘书,参加家庭聚餐直接坐主位,还使唤姐夫把茅台换五粮液,紧接着去楼上参加朋友酒局就换了一副嘴脸,虚让着不坐主位不喝茅台,差别明显。
再说让人迷惑的情节。
老江嘴上说着他连竹子都不如,接着就是一幕英雄救美,彰显他还是条汉子。
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实际剧情是,他大摇大摆地进了竹子的厂子,擅自打开了机器,路过一个女工提醒他不能这么做,赶来劝阻的路上她“一不小心”要栽倒在机器上了,老江顺势一挡,救了女工负了伤。
女工感恩戴德,还以身相许,我:???
这要不是老江随便开机器,能这样?
还有快结局的时候,竹子“失踪”了,由此引出亲朋好友满世界地找她。
但她是有明确去处的,完全可以在走之前给邻居说一声,包括后来她女儿一遍遍问她,“你怎么也不跟我们说一声”,竹子也没给出一个答案。
彰显妈妈的重要性当然没问题,但这生搬拉硬凑地,还是有点无语。
最后,想改成三颗星,为啥点不动😫。
这个剧的基调就是很温暖,前期有一点点的动荡,但是感觉只要有石竹这位母亲在,她就能带孩子们坚强的走过来。
这部剧讲的都是家长里短、人世无常,有一些情节会觉得有些突然,但人生本来就是充满各种不确定,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惊喜和惊吓往往接踵而至,充满了不可思议。
整体的风格非常怀旧,可以陪着家中的爷爷奶奶一起观看,有一种看老照片的怀旧感。
石竹的扮演者是张延,以前就看过她演的很多戏,每个角色都很有特点,这次也是。
戏里的几个演员演技还都挺在线,五个孩子时常在一起吵架,经常围着石竹转圈吵闹,熙熙攘攘的烟火气浓厚。
时代感很强,对于90/00后来说,可以当作间接的了解一下那个时代事情的机会。
女主石竹是一位很坚强的女性,她面对命运不公的时候,特别坚韧,就像她的名字“石竹”一样,“石”之坚硬、“竹”之无私,从不轻易屈服,是那个年代坚强、向上的女性缩影。
另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晓晓和晓风兄弟俩,两个人总在一起捣蛋,但承包了剧中很多笑点,充满乐趣。
那个时代没有电脑、手机和网络,但是孩子们可以下河摸鱼,自制弹弓,完全不输现在孩子们的游戏。
石竹是这个家的领头羊,她不愿放弃自己的丈夫,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任何孩子,就凭着心中的那股子劲儿,一直带着全家人奋勇前行,是一个既严厉,又温柔,浑身充满能量的伟大母亲。
《妈妈在等你》就以竹子为广大的母亲代表,让观众感受到了母爱的力量。
1.贪污受贿,当妈的以及一家人都不怪这儿子贪污受贿,反而各种责怪办案的儿子……2.啥,原妻子拉扯带大一群儿子,结果老公回来取了个年轻妻子,关键这一大家子还能和和乐乐,这老头还在家充老子。
总之一堆狗血,乱七八糟!
真是,污了我的眼睛啥啥啥啥啥啥啥张延,男人婆为啥要演这狗血剧!!!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啥时候才能不出这么一堆狗血剧啊
温情大剧《妈妈在等你》开播,关于“中国母亲”的力量,你了解多少?
影视作品里对母爱的诠释层出不穷,不论是虚构类的,还是剧情类的,皆能依靠人的同理心获得一批肯定的声音。
今年春节档电影《你好,李焕英》的爆火更是将“母爱”这个亘古不变的情感话题推向了大众热议的高潮,一举拿下中国电影票房榜第3名的好成绩,欣喜之余我们看到的是影视作品内容创作的新亮点。
不难发现,国产剧和国产电影自去年底开始飞速的成长起来了,《远方的山楂树》、《山海情》、《阳光之下》等一批优秀的影视作品以口碑收视双丰收的成绩,成功拿下了新一批主流市场的观众。
去年开拍的电视剧《妈妈在等你》,今年3月也迎来了属于她的“春天”。
这部播出火爆的温情大剧从创作背景来看,选择了以最具故事感的70年代为起点,以千禧年为落点,横跨中国社会激荡发展的十五年。
在描写波澜壮阔时代发展进程的同时,塑造了多位兼具传统美德与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的中国母亲形象。
虽然故事的背景选择在八九十年代,但是剧中传递出的真情实感,仿佛就在我们身边最近发生。
母亲的关爱与责备,贴心的呵护与倾诉,仿佛就是昨天响彻在我们耳边的声音。
该剧的主创团队为了打造这部诚意满满的现实主义剧作,煞费苦心,在海量的新闻及素材资料中进行严格筛选,最终提取出邓秀枝,王敏,刘静,陈红梅四位母亲的故事,进行艺术性的创作与加工,将中国母亲的典型形象放在波澜宏阔的历史背景和时间跨度中去展现。
在大量的走访、故事累积以及严格的筛选把控后,将这部充满中国母性情操与智慧的年代情感大剧,送达到了观众的荧屏中来。
无数的国人经历过改革开放和港澳回归等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也见证了我们的国家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富裕走向繁荣的辉煌历程。
社会的进步催化着几代人情感的触动。
《妈妈在等你》这部剧中的母亲形象,不仅仅拥有无私的大爱,坦荡的胸怀,而且还在人生逆境中,坚守着母亲的使命和责任。
剧中的主人公是无数个中国伟大母亲的缩影,正是她们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及在苦难中不服输的精神,成就了后代们为了祖国贡献青春,为国家的强大而努力奋斗勇气和气魄。
在她们的身上,也让我们看到作为母亲的无限的智慧和力量,和最耀眼的平凡之光。
剧中最后母子之间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爱的深度诠释,将整部剧的情感浓度推向了高潮。
在大的故事背景下,该剧所展现的诸多家庭问题与人物矛盾,同样值得观众去细细品读。
作为《远方的山楂树》的制片团队,担任该剧总出品人的邹大为,曾在开机仪式上表达过对这部剧的信心,从导演孟亮对该剧的解读中也不难看出,以创作初心为根本,注重作品质量,强化内容为王搞创作,才能走得稳,走得远,唯有好的作品,才能经得起观众和市场的考验。
相信随着剧情的发展,《妈妈在等你》一定会给观众带来更多惊喜。
看一眼胃疼,看两眼确定烂片。
可怜我外婆看的如痴如醉。
话说那个叫扮演彤彤的谁啊...我的天,那个演技...那个在婚礼上看到她爸的表情和姿态,我的妈...长的确实挺好看的,就是那个情景摆出那个姿态表情让我觉得她脑子有问题。
特别搞笑的是有一个镜头,就是她爸跑到她旁边和另外两个人说话,她的侧脸被拍进去了。
效果就是她失踪许久的爸爸在她右边和其他人说话,说话过程中,她还是45度仰望正前方的天空,然后她晕了。
啊,我以为起码要看着她爸晕来着。
而且要晕之前的那个表情...醒过来之后的表情也...话说我一直以为这种狗血家庭年代剧其他地方虽然差的一塌糊涂但是最起码演员的表演都很好来着。
这部剧打破了我这一认知。
不过张延我挺喜欢的。
心疼她的资源,接了这么个破剧。
复婚好难吗?
不复婚还要跟老孔这么近,脑子是个好东西。
还自以为自己把前夫捏住了。
虽然我不了解70年代的人情世故,但,如果女主是有心迎回前夫,为毛不去省城,还要贴住个老孔。
这老孔是个人吗,非要祸害别人才高兴。
所以猪肝台出品,果真爆肝品。
每天7点都是煎熬,有同意的举举爪。
我也要饮单身保身茶,毕竟这剧有毒
家里老人爱看,跟着看了几集,这电视剧传达的是什么狗屎价值观。一个军人出轨了离婚了还理直气壮,一个做警察的儿子秉公执法抓了他兄弟,居然被所谓很伟大的女主角和她一家所有人都当做了敌人。。。。。
主题曲和背景音乐好听。部分剧情和表演略生硬,内容平实,也可以说是毫无惊喜,但总的来说家长里短细细碎碎可以看。布景服化道有年代特色,但还是略生硬不够细腻,比如坐车,车窗外绿幕五毛特效。97年的衣服不这样呀,那是八十年代末的了,九几已经挺潮了。几个儿子好老,尤其少年时代,好出戏。拜托剧组找少年人演少年人好吧。你们大人把年轻人演了,你让年轻人去演什么。几个孩子的名字是 杨柳岸晓风 残月,这个好赞。如果竹子没有离婚,可以再生一个女儿叫晓月。
每次回家必有一部中央八套神剧
齐鲁台报到回校了,不看了
看见是男人婆就看了一会,没意思
跟着大人们一起看了。四川台就爱放这种感动自己的女性牺牲自己为大家的电视剧,希望我以后成为老太太的时候依然能够潇洒自如。ps毛不易的片尾曲是有惊艳到
婆婆在看,跟着看了,觉得还不错
团长和团长夫人,看起来都是急公好义的人,路见不平都要说上几句公道话,甚至上手,霸气。
太好看了
又一部陪爸妈看的电视剧😂😂😂
陪我妈看的
剧情冲突此起彼伏,妈妈太苦了,毛不易的歌好听
三观不正,毒害老年人群体,找的演员儿子你父母看见都老。。。。
剧情可以,但节奏太快
传统的家庭主妇形象,张延演技很有说服力,家里的长辈很喜欢看,因为比较符合他们的价值观吧。虽然有些观念不敢苟同,但能看出这剧是很用心的。
石竹最后陪儿子一起在小镇上,等着儿子出来,又再一次给了儿子新的希望
父母在农业频道晚上在追,我吃饭时也跟着看,还没看完。咋说呢,整体还行吧,但给不了三星。除了竹子,很多人的演技都很尬,彤彤和她女儿是这个剧的颜值担当。彤彤故事线也是真难,下线后我以为要大结局了,没想到还在继续,后面再看看
煽情狗血,误会从来不解释,一味苦情催泪。在央八看到赵迎彤不积极治疗白血病,死活憋着不和亲人沟通引发误会;打电话听到儿子宿舍有女生接电话,老妈就风风火火去南方找儿子;还有误会老婆有新欢,问都不问周青就和刘盼松领证结婚,还一副成全别人的样子……快看吐血了!
感觉还挺好看的
老故事,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