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空间,时间和人》讲述了一艘老军舰上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强奸,谋杀,兵变, 金基德没有给予片中的人物丝毫的放松时间。
电影中的所有人物既没有名字也没有背景,唯一重要的只有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当下”。
在一个戏剧性的人际关系的漩涡之中,一场关于食物和生存的斗争完全转向了荒诞。
2024年3月6日20:18:09(一)一时分不清是韩国还是日本电影,后来发现里面有两国的演员。
(二)说是三级片也不为过。
(三)藤井美菜还是不错的。
(四)总结:食物、暴力、独裁、性、生存,这些复杂的词汇有些时候也非常简单。
饿了就吃,老了就死、累了就歇。
生命并不复杂。
人也是动物。。。。。。。。。。。。。。。。。。。。。。。。。。。。。。。。。。。。。。。。。。。。。。。。。。。。。。。。。。。。。。。。。。。。。。。。。。。。。。。。。
环境教育塑造认知。。。。。。。。。。。。。。。。。。。。。。。。。。。。。。。。。
食色,性也,准确来说这句话更符合男性。。。
食对女性也很重要,可性似乎总是处于被动地位
挺直男艺术的,只是人性种类、物质种类单一了一点,基本上经不起考究。
不过让我挺意外的是里面居然没什么人抽烟。
很少有导演不用抽烟来表现恶人的,这点我很欣赏(因为我真的觉得,以抽烟既叛逆为表现,真的显得很偷懒、俗套和不聪明)。
相比同样直男艺术的《三体》,就更是差太远了。
感觉在直男眼里,女人就只有两种,一种用来发泄性欲的,一种用来自我欣赏延续基因的。
对于女人的原始欲望完全不会描述,真想让他参考一下《娼年》和《女性瘾者》补补知识。
而男人对他们而言也只有两种,一种是内外都只有原始欲望的,一种是装作没有原始欲望的。
就好像男性就是没有感情,就算有感情,也是靠演出来的。
这一点我作为女性没有断言权,但我觉得男人的种类还是挺多的。
而且我不太理解,女人没有水的情况,上起来不疼吗?
真的只要是把下面塞到洞里干擦就能那么爽了?
还是真的太短了,就在洞口咕涌就已经爽翻了?
这种对性爱满足的级别也太低了吧,进洞、摩擦、射就没了,看着好尴尬啊,这么低等级的性满足还能自视神圣,难怪那些强奸犯觉得自己屌炸天,毕竟只要进洞、摩擦、射了,就感觉自己统治了世界,太蠢了。
反正无论片内片外,真正被性满足到的女人趋之若鹜,基本都是演给男人看的,但是反被这些男人自认为自己很厉害,就很讽刺。
这一点妓女把男人下体和癖好拿捏的死死的。
(有一点我真的很不明白,按理从生物构造来说,女性的性欲是应该比男性更强的,但是强奸和色情行业确是男性满足自己搞起来的,而且那些男性向AV剧情台词真的是尬的一批,类别也基本上就是打着人体的花式探索发现实验的牌子,然后就那几个必定项目进行重复再重复,我每次看了只会瞬间风平浪静心如止水,跟看一个打桩机运转没有任何区别。
女性向的就明显氛围在台词氛围内容上优化很多。
完全搞不懂,这就显得男性很低劣啊,但是他们又要说自己是很厉害,但不论行为还是结论,真的完全看不出来厉害在哪啊,自我控制能力越差等于越厉害?
反正越想越觉得,难怪多数男性都活的那么拧巴)同导作品《空房间》对比悬殊太大了。
金基德好像只擅长表达单线人物,这种大世界观的真的不太行。
所以我看着里面所有人互相残杀没有什么感觉,因为我就是觉得里面一个优种都没有(勉强除了老人),所有人都活该,最好都没了。
而且完全没有疾病的描写,看着也挺难受的,潘多拉的盒子里是肯定有疾病的。
女主毫无成长看着确实是难受,我脑海里更希望出现的是,女主去主动跟她儿子繁衍,然后在所有繁衍的后代里筛选优质的种子,劣质的就杀掉,这才比较能符合真正的初始优胜劣汰的白莲花升级后的逻辑。
人性是在男性女性之先的,ta得先是个人,才能去分男人女人。
这点金基德和大刘的写的白莲花都没满足这个点。
不过程心没有到这种后期,应该也不算。
这里的夏娃后期真的是看着很拧巴。
这也很直观的反应出金基德这里对女人的描写纯靠幻想和自我推理。
但是他的《圣殇》的描写又很不错。
可能他只能了解女孩,不能了解女人吧。
不过我挺赞同这个片子的初始生命形成的观点,因为大概率只有恶人才会把延续竞争者,效率的消灭干净,所以哪怕留下的女人是最真善美的,人类也必定有一半的延续是恶种。
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人性总是有丑陋的一部分。
把这个观点表达成这样其实已经算还行了。
只是确实还是很多上面经不起推敲。
都不说女主美瞳戴那么久会瞎,最后还换了新的聚酯纤维的裙子。
她儿子长大也穿的是新的聚酯纤维的衣服。
(逻辑来说不应该是自己做的粗糙的衣服,儿子穿的是脏破的尸体的衣服?
)还有水源的问题,没有虫子,没有疾病…这些问题太让人出戏了,就不是很能接受。
结尾也是收的很仓促,确实一般。
开篇半小时出现的性交镜头真的多……三个妓女好歹是干这个的,有钱赚。
那小情侣女的被轮,女主被轮,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那个扫土的老头,女主每次被上他都在窗口看,而且还是不在一个场景内看,每换一个人换个地方老头都能在窗口准确的看着,你看就看吧、女主男朋友都被杀了,自己也被轮了想跳海你还拦着????
你给拽下来后续好让继续被轮?
啥东西啊这是?
本来性治冲冲来看,结果开始就给我整不会了……
金基德在问答环节说,这部片子表现了“自然观察人类”(nature observing the humankind)。
我愚钝的脑子想了蛮久,才大概猜明白影片如何展现了这点。
只要把片中不说话的老爷子当作自然的化身即可。
第一章“人类”展现了人类世界的全貌,充斥着不平等,暴力,强权,丑陋不堪。
自然静静不说话,只是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以女主男朋友的死为引,拉开第二章“空间”。
经过一晚的混乱,清晨从一片沉寂中醒来,所有人都发现海不见了,乘坐的军舰在天上飞。
舰还是原来的舰,片中人却处于完全不同的空间。
食物的稀缺,引起更大的骚乱。
这里的军舰象征的是地球,军舰所在的空无一物的空间,相当于地球所在的空旷的宇宙(全片最后甚至拉了一个地球的远景让观众意识到这点)。
军舰上紧缺的食物,相当于地球上有限的资源。
地球是一艘军舰,人类社会的本质就是武装的,是暴力的;人类仅仅是在一艘军舰上残杀,为了这么点食物,是不是特别可悲?
老爷子从头至尾只做一件事——扫土做土养食物,完全不管外面如何打打杀杀。
这么看来,老爷子主动干预人类的行为,拦下怀孕的女主自杀,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为什么他独独在乎一个有身孕的女人呢?
因为自地球诞生的46亿年以来,自然只在乎一件事——繁衍,从而继续生存下去。
这是编进地球上所有生物基因里的东西。
自然吞噬了丑陋腐朽的人类的残骸,用它们做土壤;自然不在乎它们是谁,自然只要活下去。
而第三章“时间”结束后,这些种子都长出了新芽,船上也仅剩下女主(记不得三四章的分割点了,如有错误,麻烦评论指出,谢谢)。
时间只要足够长,人类迟早都会自己把自己干掉。
自然最终像耶稣般将自己献身,一是此时繁衍的任务已交由女主完成,二也可看成是自然在赎人类的罪过。
进入第四章“人类”后,船上绿植成荫,女主身穿白裙与纯洁的小男孩在甲板上玩耍,看上去同当年一样美丽动人。
为什么独独是女主活下来呢?
船上那么多男男女女,造人的机会那么多,自然都未曾搭救一个。
因为这艘船上,只有女主,像她的裙子般纯净无暇,象征着人类的美德;即便最后她也在剁人骨吃人肉,但自始至终,她未曾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她只是在守护繁衍的终极使命。
然而,这么美好的姑娘生下来的孩子什么样呢?
当她身着灰衣的儿子第一次摸到枪时,就注定成为一个不伦的恶棍。
这像是人类无法逃脱的宿命,人类的丑陋是客观的,是轮回的,是不因空间和时间改变的。
自然用绿色包裹了这颗星球,他仍在看着,静静不说话。
我十分认同胤祥老师所说的“金基德的新作不仅野心极大地写了韩国和人类的历史,而且再次如「圣殇」般拔高到了宗教的高度。
”这片子视角如此宏大,为什么我还只给了三颗星呢?
第一是,我不喜欢扁平的人物设计;第二是,暴力和性是电影中最夺人眼球的东西,因而在使用时是不是也需要更细致一点。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中的暴力是非常有想象力的。
但是,我不喜欢这些暴力元素被混乱粗糙地塞在了中间两章里;第三,我最无法容忍的是人物很多行为是没有逻辑的。
我后来仔细想了想,可能在自然眼中,人类就是如此的混乱,没有逻辑,肤浅单一,还有疯狂的吧。
不止在自然眼中,即便人类眼中的人类,也是如此。
从这个角度看,电影二三章的暴力与性,真是太有力量了。
问答环节有一位观众问,为什么不能拍一个拥有good ending的影片(具体阐释为有“教育意义”的大团圆结尾)?
现场观众立刻响起嘘声。
金基德说,“我不认为电影需要有所谓的教育意义(此时观众区响起了掌声),我觉得电影需要去抛出疑问。
因为如果一部电影结尾很快乐,让你在感情上感到舒适,这个世界就不会改变了(掌声再度响起)。
我的23部电影作品的结尾几乎都是相似的——这个世界没有希望(掌声三度响起)。
这就是我电影的结局了。
”电影上映后,作品就不属于导演而属于全体观众了。
商业片的目标是让你感到舒服,从而拿到更高的票房;文艺片会有其他“审美”上的追求。
导演表达自己的意志是自由的(痛苦的是预算是有限的),观众打分也是自由的。
片子怎么样,还请各位看后自行评判吧。
几天前看偶然发现这部电影,出于对名字的好奇我看完这部电影。
电影的剧情比较俗套,看到一半就差不多能把剧情走向猜个大概。
前半段和西班牙电影《饥饿站台》差不多。
本以为电影的中心主旨也大同小异,但事实证明韩国导演总是能给我们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不同于《饥饿站台》的偏正面的结局(尽管这个充满希望大结局极有可能是主角臆想的),这部电影把人之初,性本饿(恶),的观点诠释到了极致。
不管是食欲还是性欲,都在电影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部电影主要给我带来了这两个方面的思考。
第一,保暖思淫欲。
在轮船没有失联,食物充足之时,船上的男人不管是小混混,船务人员还是政府议员都在放纵自己的性欲,除了一群靠此为生妓女,他们还将欲望的魔爪伸向普通女性游客。
特别是小混混头目,议员和议员儿子共同犯罪,其中体现的人类对性的欲望令人发指,我认为这里是导演刻意在丑化人性,但在总体剧情上来看也没什么不妥。
最后女主的儿子长大了,靠着之前神秘老人种下的植物和养的鸡也算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这时女主的儿子居然打起了自己母亲的主意,不得不说这个导演对这方面也真是够执着的,这就一转电影结局的基调,本来充满光明的结局一下变得黑暗。
在影片中不断的强调这个点,让人确实有些厌恶。
第二,道德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力。
在得知船远离地面并且基本没有可能回到地面时,船上的人还能称作人吗?
这在《三体:黑暗森林》中作者也对此有过深刻的描写,当人远离了地球,那地球上道德对人行为的束缚就会越来越少最后完全消失。
没有了道德的约束,人们自相残杀,原本无法下咽的人肉随着饥饿感的增加和道德约束力的下降也会和吃普通食物一样。
电影中种种对人类丧失道德约束后的猜想令人脊背发凉。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的思想过于黑暗,细品过后没有二刷的欲望。
PS:韩国小姐姐三围还是可以的,部分片段直接当三级片看😝
我们现在谈论的法律、道德等等,这些在我们眼里已经司空见惯的“现代文明”产物,在人性面前是毫无抵抗力的,可以说在“生存”这个游戏里,这些也只不可是后期添加的“属性”。
影片前半部分讲着人性,“弱肉强食”的社会法则,只要你权力足够大,你会得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奇怪的是这些东西,有时还并不是你有意而为之,总有一些人会主动奉上,时间久了,有些人不免会被这种无形的力量而绑价吧!
最后害人害己。
后半部分就是深厚的宗教气息,当船上的老伯得知女生怀孕,在她身上所做的手势,还有后面的“莫比乌斯环”,便已说明了一切。
船上所有人的举动都是所处那个环境下,正常人应有的反应,所以他们表现出来的各种残酷、荒诞的举动都不足为奇。
试问,我们自己所处在那个环境下,能说比他们表现出更“文明”?
人性嘛,最无法直视的东西之一!
船上的老伯,表现出像个“圣者”,好像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不去改变,可能他自己也知道凭自己这点力量,是无法改变最终结果的,反而会让所有人都失去希望,都将走向灭亡。
老伯更像是“大自然”的化身,我们不需刻意留意它,也不需要对它做些什么,它会自我慢慢的恢复,它会原谅所有人,对它伤害过的还是对它无视的,它会给最后生存下来的人以希望,并扶佑着生命的成长。
女性无论在哪种环境下都是令人心疼的,一对情侣在饥饿下,男方凭着力量会先得到食物,自故自的吃起来,大有“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既视感,而女性起码会先走向伴侣再走向食物。
都已经快饿死,吃根香蕉还要剥皮,唉!
人类那卑微的脸面呀!
另一方面,女性这个身份却成了一种“武器”,是可悲,还是无奈!
影片的结局,很好的映射出《创世纪》的场景,是人性,是欲望,还是这本是已经安排好的。
看金基德的《人间、空间、时间和人》已经有一段日子了,总想写下点什么,却又不知从何写起。
这是一部看起来蕴藏着极大的意义于内的电影,但事后反思,又有一种浅显感,浅显到像是把所有的内容都一股脑儿已然呈现在画面中了一般。
这种矛盾会大大削弱了动笔的欲望。
这是金基德后期的作品,说后期是因为谁也没想到次年上映的《溶解》竟成为了他的遗作。
相比于金基德大部分的作品风格来说,《人间、空间、时间和人》是有些喧闹的,这位从来都在自己的电影将台词吝惜得有些苛刻的导演,这部电影里的对话是大大超支了。
然而,这又是一部颇具金基德风格的电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露骨到几近于变态的画风,加上带着浓重的宗教色彩的寓言,都是金基德的味道没错了。
刻意抹去的人名,男人和女人、丈夫和妻子、主人和过客,人物只是影像化了的身份符号,何况毫无意义的路人甲。
在《人间、空间、时间与人》里,人名同样只是口中偶尔零星的点缀,角色本身则更让人印象深刻。
管理者、权贵、打手、骗子、妓女、平民,一群人被放置于一艘破旧的军舰之上,开启着一场不知从何而起的旅行。
茫茫大海,天然地构筑起了一道与文明社会隔绝的屏障,而这个鱼龙混杂的各种角色,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又自然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社会群体。
这像极了一场没有感情的科学实验,导演将一群玩偶般的生物,丢到一个船型容器之中,然后带着观众,用冷漠俯视的上帝视角,观赏着容器里的玩偶各行其道。
于是,我们看到,权贵与管理者高高在上锦衣玉食,而其他人则残羹冷盘食之无味;我们看到,妓女用身体换取钱财,淫乱之声不绝于耳;我们看到,无助的平民被骗子骗去了所有钱财,还被施以拳脚而无力反抗;我们还看到,打手攀附权贵肆意横行,轮番奸污清白少女,即便杀戮也是轻描淡写。
腐败、贪婪、堕落、凶残,大社会里的恶被压缩在在这艘小小的舰艇之上,白日里的祥和在夜幕的笼罩下暗潮涌动,在一套所谓的秩序规则保护下,包裹着鲜血淋漓的人间惨剧。
只是这样的人间真实却不是故事的终点,当人类被置于隔绝的空间之中,当稀缺的食物成为了生命最大的威胁,所有的人间规则便霎然成为了空谈。
打手换上了军装,手持武器的权贵撕下礼仪的面具,牢牢把持着有限的资源。
直到一切耗尽,人类退化成了野兽,眼见着文明沦陷为地狱般的修罗场。
显而易见的是,这部电影中充满着各式各样的现实隐喻。
金基德作为韩国的先锋导演,更不惮于去表达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堪,只是在他过于极端眼光的审视下,镜头下所传输的价值观,多少会给观众带来不适感。
但也许正是这样的不适感,才是他可以用来唤起共鸣的诱引器。
然而,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各种负能量的视觉冲击之下,这却并不是一部像《莫比乌斯》或是《圣殇》那样暗无天日的黑色电影。
金基德还是习惯性地将他的故事回归到了宗教的主题上去寻找救赎的出口,舰艇上那位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的老人,始终用旁观者的心态默默地收集泥土、播种培育。
他像是来自大自然的使者,漠视着这座修罗场里的种种罪恶,用最大的守护来维持生命的繁衍。
这是自然的使命,人间的荣辱与争夺终究都只是昙花一现,放诸于时间的长河之内,唯有生息繁衍才是得以传承的不灭。
无论是权贵、打手,还是骗子、平民,到头来都只是一抔黄土,种子在尸体上发芽生长、繁荣茂盛,在浩劫的洗礼下,成为了最终舰艇上最后的胜者。
这是人类争斗后的终章,也是地球的发展史,老人用自己的鲜血在船板上走出的,正是这无限繁衍生命的最终奥义。
在众生平等、割肉喂鹰的佛教视角的孵化下,基督教的伊甸园得以重建,浩劫后的诺亚方舟依旧悬在无根的空间之中拼凑出地球上的一块绿洲,夏娃遵从自然的规则将儿子抚养成人,让生物生生不息。
只是当饱餐后的男孩小心翼翼地掀开了母亲的裙角,让故事里的阳光瞬间又陷入了黑暗。
这是金基德的成功,却也又是他的失败。
在这个无边无际的天马行空的故事下,他始终都在揭露在阐述,用一种粗糙的暴力来获取眼球的关注,他的影片里包含了太多的内容,但在这杂乱无章的概念描述中,却始终缺乏价值的提升。
这正是这部《人间、空间、时间和人》所带给我们胸有千言却无法抒发于外的憋趣感,这也是这部电影包罗万象的电影终究无法成为一部优秀影片的最大的绊脚石。
逝者已逝,金基德这位备受争议的韩国影坛奇才,其所创造的电影风格毁誉参半的自成一派,也许已然是对他的电影作品最大的褒扬。
这篇文章转载自百度搜索到的今日头条上的锐泽影娱的一篇文章。
原发于2018年2月23日。
看到觉得写的挺好的就转载到豆瓣上,不做商用。
——————分割线——————金基德的电影在柏林电影节首映,好像是一件再合理不过的工作了,毕竟他这几年栽进政治体裁的坑,太对柏林的食欲了。
新作《人世,空间,时刻和人》已上映,立刻成为了本届柏林为数不多的论题影片——吃人、乱伦、尸身种菜,这么些个关键词光往影片简介里一扔,还能不成为论题电影吗?
金基德一向是个概念现行的导演,估量是一拍脑门想拍个密室屠杀体裁了,所以便有了这部《人世,空间,时刻和人》。
他把一帮退伍军人,一位糜烂参议员和他的儿子,一对新婚夫妻和一干些闲杂人等搬上一条船,聚精会神玩他的人道实验。
可是一条船还不足以成为严厉意义上无法逃脱的密室,金基德再一拍脑门:把船搬到天上吧,看你们这些人怎样逃!
所以便有了本片这套让许多影评人和观众消化不良的硬设定:一艘不知道怎样开到天上的船,带着有限的食物,载着一帮自私贪婪的人。
除了主题骇人,本片的卡司也适当招引眼球。
四年前拍照《莫比乌斯》时掌掴女艺人而被告上法庭的事好像并没有太大影响金基德的艺人缘,这部新片集结了日韩两国不少明星:安圣基、小田切让、藤井美菜、张根硕、李成宰、柳晟范……就算没有他自己的名号加成,《人世,空间,时刻和人》也会成一部极具票房号召力的电影。
金基德完全没有抑制自己的目的,开场刚二十分钟就上强奸场景叠加杀人戏码:蜜月情侣藤井美菜和小田切让,头两个被金基德送上祭坛。
尔后糜烂参议员李成宰带着自己的儿子张根硕纠结退伍军人柳昇范的帮派,占据食物,开始了他们的残酷暴力控制。
所以偷盗、暴乱、谋杀、卖淫……种种丑陋相继演出,最终狂怒而失望的人们耗尽了糟蹋光了食物,无可避免地走向吃人。
与此同时,安圣基扮演的奥秘白叟,在船上的仓库中,悄悄栽培粮食、养鸡,照料由于被强奸而怀孕的藤井美菜。
所有的人由于贪婪而走向死亡的时候,藤井美菜为了维护肚子里的孩子,拿起屠刀,饮血生吃,活了下来。
这个不知在何方的船载着她和她的婴儿,驶向了荒芜的未来。
像金基德这样爱把海量宗教隐喻甩观众一脸(有人能忘掉《圣殇》吗没有),还不担任不解说不寻求合理性的导演,真是寥寥。
简直不存在政治叙事暗线,满是摆在明面上的控诉——还有比人吃人更应战道德的场面吗?
简直每个人物都是功能性压倒性情,暴君、圣女、智者……每个人像带着颜色清楚的戏曲脸谱,在金基德严厉区分的走位空间中推进剧情的前进。
最近一个让我们有这样极点观影体验的,无疑是去年威尼斯的比赛片,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母亲!
》。
但达伦·阿伦诺夫斯基,以视听上的浓墨重彩,与情节上的极简精练,构成比照,加深故事寓言性的深度,拓展诠释空间的广度。
大表姐詹妮佛·劳伦斯一人挑起大梁,自始至终在显微镜式的特写镜头中,奉献影后级别的扮演。
而金基德手里握着一把戏骨,一个也不愿意糟蹋,处处布局,散点开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罗织成一套多层次的人道悲歌。
长达122分钟到的影片被塞得满满当当,尽管观众完全可以预见行将发作的事,但他的的镜头言语,叙事节奏的把控,对艺人的调度仍然把你摁在座位上。
观众们猫挠心一般地想知道,金基德到底要怎样拍下去呢?
这部只要二十万美元成本低电影,无可避免有一种粗糙的质感。
但用艺术说话的金基德底子不在乎。
他诉苦的,只是这笔从韩国和美国拉到的出资,不行他把猪和狮子搬进片场的。
囊中羞涩他才挑选让安圣基在船上养鸡的。
不太能打分…精细琢磨的地方看起来还是很惊艳,把神话从符号具现化到真实世界的时候,亚当的“纯洁”来源于自身的幼稚和罪恶的庇护;上帝的悲悯更多是针对人类这一个物种,而非某个具体的个人(像卢梭那种感觉?
);而夏娃是除了美丽一无所有的工具,陷入无穷无尽被剥削境地的可怜人。
立意是很精巧大胆的,掀开宗教这一维持人类社会道德最古老的方式,揭穿宗教理想化符号背后人性的复杂,这其实还挺痛点的。
但是剧本其实可以再好好磨磨(我觉得),因为在一些细节处理得很粗糙很臆想,才会被大家说疯了。
魔幻现实主义很难逃脱这一点,尺度把握不好就容易让人出戏失去了跟现实互文的震撼。
上帝的角色感觉不应该设计成先知,最好也是个临场应变的普通人。
另外最根本是真到了人吃人的境地,大家也不会上来就自相残杀。
虽然你唾弃道德的外衣,但人真的就不会把它完全丢掉。
当年理查德帕克的案子,那三个船员也是“抽签”来决定谁去死——虽然结果来看显然不是抽签决定的。
但不论如何,真到了那个境地,显然会出现看起来更“合理”的处理方式。
比如某个罪恶的人成为众矢之的被分食,比如某个人犯了巨大的错误被杀死,比如意外死亡的尸体如何处理。
我觉得这个电影最后要达到的目的是说服观众,一步步打破观众的心里底线,做出让观众认为合理的决定,才能达到效果。
观众是不可能代入一个打砸抢的小混混的,更容易代入被小混混欺扰的普通人。
上来直接大乱斗逃杀只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最后的结局镜头表现力太弱了。
至少要在一个瞬间让观众代入儿子视角吧,光掀开纯洁的裙子显然不够。
总而言之还是有点用力过猛,这个题材真的不太好写。
可惜这是金基德遗作,感觉以后也不太能见到有人再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了。
金郎才尽之后,艺术感觉全无,隐喻如此直白、刻意、生硬,较之当年,判若两人。与其强拍自毁,不如早日息影。功遂身退,是为智慧。
也太好懂了,明喻堆积,所以尽失水准。作为影像作品,故意的粗糙更是尽失水准。
金基德式的诺亚方舟,独裁与反抗,食欲与性欲。人吃人,以尸体作为种植的养料。杀戮。对于政治的影射,让人联想到奥威尔的动物庄园。统治阶级的特权和民众的被压迫,屠杀,走狗对统治者的反叛,武器崇拜。老人从未说过话,只是耐心地种植,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坚定不移。最后舍身取义,以肉喂人,这是佛经壁画讲过的经变故事。
作为东方人,觉得这种创世观很傻比。
是不是可以把它当作“人类起源”来看?
脑洞清奇
上来逮着美景光服化道喷就没意思了,金基德中前期拿得出手的代表作都是这种B级味。反正创作于他而言,无非是拍脑门拼灵感,冉冉野心比天高,撞对了就撞对了。这次的局攒得空前大,照着人类简史去拍,但各类明暗喻都像是贴名字给座位,没有人物弧光,也就不存在寓言意义。至于人体盆栽的设计,那是金基德依然保有的悲悯本能。
不管怎么骂他粗制滥造,金基德还是金基德。
人间是强权统治,空间是军事争夺,时间是二者的轮回!
本科生实验话剧?
金基德这次开启了上帝视角:人性之恶、欲望之恶已无法救赎,人类文明吃枣药丸。在人类的尸体上重建大自然的桥段真心让人惊悚。藤井美菜盛世美颜+1星。
这部电影跟金基德在他的巅峰时期创作的那些作品有某些相种之处,都是在一个封闭空间里探讨人的本性欲望和道德人伦之间的冲突。跟之前那些作品不同的是,它已经上升到了政治隐喻甚至人类起源的层面,可是稚嫩的情节编排和粗糙的场面调度又明显支撑不了导演这么大的野心。电影的种种矛盾之处,或许反应了导演的精神状态,以及他最终戛然而止的命运。
#Berlin2018# 爆款诞生!应该进主竞赛啊!虽说看上去仍然是恶趣味和生硬的政治寓言,但金基德的新作不仅野心极大地写了韩国和人类的历史,而且再次如「圣殇」般拔高到了宗教的高度。另外,所有要拍“太平洋大逃杀”的都看看这部片然后洗洗睡吧,能到金基德十分之一的狠劲都审不过,那还拍个毛。
金基德开始有点疯癫了吧。 但是真的很好看啊。 吃人的新诺亚方舟 最后蓝色星球上的最后绿色 拍的震撼。
地球之外,也许有一双眼睛注视着这一切。符号化影像的极端,像是舞台上的提线木偶,每个人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没有逻辑,没有道理,没有动机,只有命运在谱写着一切。于电影是第四面墙外的导演,于我们,又是什么。
第一次看金基德,确实黄暴。我想说两只母鸡怎么生蛋?
何止是负星
已故金导演的电影, 每一部都在挑战普通人的观影习惯和三观. 长大帅的,长大好的,并没有美好的结局. 发过什么毒誓的,都比不过求生的欲望. 偶尔换换思路, 别总活在泡泡里强.
金基德是不是疯了。
想的很好拍出来却漏了沙,金基德还是金基德,电影的底子还在,只是虚浮的东西越来越多。离原来的地方越来越远了。人间,空间,时间和人是一部壳子做的极好的作品,但仔细看就会发现里面的东西少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