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一位工作认识的大叔向我推荐了此片,直到最近才发现了片源,欣喜若狂的一集又一集地跟着剧情彻彻底底的感动了一会。
剧情非常的自然,如同每时每刻在进行的生活,每一个演员的生活与梦想都是大众化的,毫不矫情,没有刻意安排的得与失,平淡吗?
一点都没觉得,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那种共鸣,无法让一颗心保持安静。
三十岁,离我很近了。
甚至早已提前感受这种生活,一路努力的走过来,从对现实一无所知,觉得美好是理所当然,到现在对现实无可奈何,视若不见,倔强的还是追求着美好的东西,没有功成名就,没有轰轰烈烈,三十岁,没有想象来的那么迟,没有想象来的那么美好,梦想的一切还很远很远。
但这就是现实!
无法逃避,只求问心无愧,依然努力!
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很巧的是,我也曾有过这样一位有缘分的朋友,没有要好到无话不谈,相伴左右的程度,但始终若即若离,二十五岁那年,一颗想要安定的心,以为TIMING对了,撞上了另一颗突然表现出爱火的心,不顾一切的燃烧了起来,可是,结局很悲惨,太过美丽的焰火熄灭的总比想象的快,没有走下去,各种理由,再也没有成为朋友,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语的不舒服,再也不能成为朋友,期待着若干若干年后,各自都有归属的那一刻,能够坦然相见,期待着!
"又过了一天,以为青春永驻......." 剧里女主常哼起的这几句是那么的回味动听啊!
2007年,那个时候视频网站刚刚兴起,电视台都在放些什么呢?
想了想,《我叫金三顺》、《浪漫满屋》,《王子变青蛙》,《恶作剧之吻》,如此一看,全都是经过各式包装的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
在那个韩剧仍然流行“三宝”的年代,这部没有出生的秘密没有绝症没有车祸没有撕逼的的韩剧实在没有获得视线关注的要素。
作为同样讲述“人生来到三十岁这一关口”以及“多年好友变恋人”的电视剧,短评里很多人都将它与四年后大火的台剧《我可能不会爱你》相比。
为何两部剧的命运会如此不同?
除了语言的隔阂,演员的名气,观众水平可能还没赶上来等因素外,我想,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在那个造梦的好年代,这部剧是现实的,而又比现实多了点浪漫。
有偏激的短评愤然指责台版抄袭,抄袭是肯定算不上的,至于编剧有没有从此剧获得灵感,那也就编剧自己知道了。
其实,只要稍微梳理人物和故事,就会发现两个故事简直天差地别。
与此剧相比,《我可能不会爱你》梦幻得简直就是个童话。
步入三十岁的程又青,依旧扬着她高贵的头颅,骄傲,自信,事业上小有成就蒸蒸日上,家庭环境温馨父母疼爱,也就感情上暂时失意,但身边还有一个比男友还贴心的李大仁陪伴。
虽有步入初老的惆怅慌张,但依旧自好坏信满满。
如果说程又青的需求已经在马洛斯需求理论的最顶一层,那么本剧女主洪兰熙,三十岁了还在第二层需求垂死挣扎。
寄宿在妹妹妹夫家,在随时可能可能倒闭的小出版社做编辑,改着小黄漫上的错字,去书店偷换书籍摆位,跟印刷厂作家书店轮番扯皮哈腰。
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可是至今仍是自娱自乐。
母亲天天念叨着相亲嫁人,烧掉自己的写作手稿。
芳龄二九的美少女作家都敢出言嘲讽,你很讨厌我对吧,觉得我写的都是垃圾,但我偏偏就是能出书,你却不能。
青春已逝,温饱勉强,尊严没有。
三十岁来临,一事无成,一片狼藉,根本不是自己二十岁想象的三十岁的模样。
这样的三十岁,实在是太可怕了。
洪兰熙唯一的精神安慰剂就是小她八岁还在读大二的棒球手小男友政洙。
政洙对她的爱,热情、真挚,总能让她暂时忘掉烦恼。
但如同酒迟早会醒一样,在快乐过后,这份感情甚至比她的事业梦想还叫闹心。
小奶狗姐弟恋的美好,只会属于女强人,而不是落魄的洪兰熙。
两人所处人生阶段究竟不同,兰熙的烦恼政洙无法理解。
甚至和他说话多少都带着哄小孩的语气。
为了照顾政洙的自尊心,约会只能去吃汉堡炒年糕。
为了配合政洙兰熙穿着年轻女孩的衣服参加校园活动,但这些努力都只是更赤裸裸地提醒着她不再年轻。
而最要命的是,政洙可以就是谈一段热情如火的恋爱,但洪兰熙的恋爱却必须有个结果,要么结婚,要么分手。
一个大二学生,连结婚对象都算不上,更不是“好”的结婚对象。
真爱情至上结了婚,不用编剧观众都可以预见未来婚姻不幸。
怎么看,洪兰熙都应该果断与政洙分手,以免沉没成本增加。
可是她却迟迟迈不出这一步。
她害怕这就是自己的最后一次恋爱,害怕自己作为女人的魅力从此消失,眷恋不肯抽身。
好不容易提了分手,却又在政洙哭着上门诉衷肠时立刻缴械投降。
如果说三十岁是程又青的人生新起点,那么迷茫又不甘,看到现实却还在负隅顽抗的洪兰熙的三十岁,就是在烧尽自己最后的青春岁月,再为自己活一次。
正如剧名“九局下二出局”,比赛的最后一局,最后的翻盘机会。
搬出家里独立生活,工作之余写小说,努力地为自己与政洙的爱情向母亲抗争。
到了三十岁再为自己活一回,说得好听叫浪漫,说得不好听就是脑子不清醒。
来到二十代的尾巴,在内心天平已经朝现实大幅度倾斜的时候,看着屏幕里的洪兰熙总是很容易心有戚戚焉,电视剧的移情作用此刻最大化,总有人挥洒着你已没有的坚定和勇气在替你这么活一回。
只是,如同棒球是概率比赛,在主角99%会被上天垂青的电视剧世界里,洪兰熙的负隅顽抗最后却是一败涂地。
政洙有了更好的前途她必须放手,自己的人生黯淡无光,更不能拖着他与自己共沉沦。
熬夜呕心沥血写的小说最后也没获得征选,努力是不够的,只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就是没有写作天赋。
洪兰熙达成的最大成就,也就是跟老板讨薪。
这部剧没有跟《我可能不会爱你》一样,在每一集结尾得出一条“熟女守则”,来哪怕稍微抚慰一下大龄女性的焦虑心理。
时间单向不可回头,你也只能这么朝前走。
时间多少会让你成熟,但人生的问题一个个接踵而来,不会让你有片刻喘息。
怎么办?
再兵荒马乱,也得接招。
没人能帮你,受着的也只有你。
真的只能一阵苦笑。
不过,这部剧终究带着那个造梦年代的浪漫因子。
本剧最大的浪漫,就是让洪兰熙拥有一个三十年的异性好友并最终成为恋人的卞炯泰。
虽然感情线都简化为多年好友变恋人,但程又青和李大仁,不过是名义上的好朋友,彼此喜欢,只是一个骄傲,一个胆怯,不肯承认,难以开口,才变成一段长达十多年的暧昧。
除了二人装聋作哑,身边所有的人从父母同学到同事甚至各自现任前任都异口同声地说他爱你你爱他。
而卞炯泰和洪兰熙,他们倒不算借着好朋友名义搞暧昧。
是,他们都对彼此曾经有过喜欢的感觉,也承认能维持异性友谊,至少异性吸引力和友谊成分是对半开的,甚至吸引力还要再多一点点。
好感有时会忽然冒上来,但也能压下去。
此等若有若无的情愫稀松平常,还不到爱。
剧里头有句台词,说爱情的发生需要三个条件:timing,feeling,happening。
对于卞炯泰和洪兰熙来说,feeling有了,happening几乎天天都在制造,可惜,就是timing一直不对。
通常偶像剧,男女主的心动总是设计感过强,刚好遇到刚好惹祸刚好出现。
而这部剧,通过男女主十多年的兜兜转转,将“爱情是timing”这一命题诠释得淋漓尽致。
青春时期女孩总比男孩要早熟,兰熙的懵懂心动来得更早些,可是当时的她不知道如何安放这份心动,只能暂时继续与朋友的身份继续相处。
而还未等炯泰意识过来,兰熙已经被自己的兄弟抢先告白,众人喧闹中她也就顺水推舟,开始了初恋。
上大学,炯泰终于意识到自己喜欢兰熙,特地请假从军队回来准备跟兰熙告白,在她家门口等了一夜。
可那夜兰熙却跟新男友去度过了她人生新的一夜。
服完兵役回来,炯泰发现兰熙居然因为情伤变成了抽烟烫头画着烟熏妆的颓废女。
还未等他消化这冲击,炯泰转头就看见了美丽优雅高贵的星儿,完全就是毛头小子心中的校园女神的标准模样,眼睛立刻直了,吭哧吭哧追到手。
再之后,登山出事,星儿突然离开,炯泰陷入情伤,夜夜泡吧撩妹约炮,心门彻底关闭。
兰熙也一边谈着她的恋爱。
总之,谁都不曾为谁故意停下脚步。
其实这样挺好,感情负担不重,承受起来才不会如顶泰山。
作为好朋友,炯泰对兰熙很好,但同时他对其他女人也好,英雄救美好几次,惹得智善努力倒追。
两人交往后,炯泰也算得上一个不错的男友,秀恩爱男友力的事没少做。
兰熙和政洙谈着轰轰烈烈对抗理性的恋爱,炯泰虽对毛头小子嗤之以鼻,但只要兰熙幸福,他也不反对这段爱情。
室友兼好友的身份两人扮演得恰如其分,只是变化在悄然中发生。
某几个moment中,他们偶尔会对对方有突然的生理、心理冲动,他们都意识到这一点,但这种偶然冒起的情绪,挣扎一下,也就消散了。
兰熙为政洙流的泪伤的心,一点都不比后来为炯泰的少,若不是政洙有了更好的前程,估计努力抗争后父母也就松口同意结婚了。
虽然是兰熙在不知不觉中帮助炯泰走出星儿的阴影,但智善能让炯泰再度投入恋爱,必有她的特别之处,换到别的电视剧里,也会是般配一对。
所以,在这部剧中,你很难感受到寻常爱情剧所竭力要表达的“唯一”“真爱”那种强烈的意味。
相反,在这部剧中,你会觉得没有谁和谁是应该在一起必须在一起的。
爱情的产生,不过就是刚好,timing对了。
至于timing是不是命运,那就是个人有个人的理解了。
就我而言,炯泰和兰熙最后在一起,也是“合适”大于所谓的“注定”。
此剧有《我可能不会爱你》无法追及的一点,就是它细致描写了多年好友变恋人的过程。
《我可能》其实是不存在这个过程,因为爱一直在那里,只是等着当事人承认。
而炯泰和兰熙捅破窗户纸后,无论是迷茫、犹豫、悸动、尴尬、前进、退缩,他们两人都会坐下来交流对两人关系现阶段变化的看法,其中也有哭,有骂,有发泄,真诚,真心。
兰熙对进入这段感情的退缩,原因在于星儿,更在于她自己。
她对这段感情是难得的理性,与她面对政洙,面对梦想时几乎是判若两人。
若是她能理智衡量自己的生活,恐怕也不至于到了三十岁还如此狼狈不堪。
兰熙大概是将自己所有的理性都用在这份特别的感情上了吧,才得以让这份友谊维持得如此之久。
也只有在烧得晕乎乎的情况下,才让大脑出现空档,让自己的情感战胜了理智。
她倾注在梦想与年下恋的激情都只是让自己在南墙上撞得头破血流,而这一次,总算用对了地方。
上述的题目好像是在《读者》上无意中看到的,原以为又是写处在暧昧中的男女如何受尽委屈。
看了才知道是写笔者的一朋友无法忍受自己的丈夫与青梅竹马之间的暧昧关系,尽管朋友知道他们之间确实没发生什么,但还是决定离婚。
当时我的感觉是太小题大做了,难道就不允许老公有红颜知己?
看完这部韩剧后发现我确实错了,这种暧昧确实不是常人能忍受的。
此剧用一句话概括:一对从出生就认识的朋友如何由友谊“变质”为爱情的。
炯泰和兰熙彼此在对方的心里占据了任何人无法替代的位置,可以不要爱人但不可以没有彼此。
他们也曾经喜欢过对方,可惜时机都不对,就这样错过了:她喜欢他时他浑然不知,他注视她时她眼里已有了别人。
但这不妨碍他们成为最好的朋友,甚至超越于朋友之上,彼此珍惜。
他们之间一个个时有时无的小动作、心意相同的亲密眼神,怎能让人放心他们就是普通朋友?
一个经典的场景是:聚餐时一个女的故意把水打翻了衣服湿透了,兰熙立刻伸出自己的右手遮住炯泰的眼睛,而非掩护自己当时男友“小P孩”天真无暇的眼睛。
“小P孩”珠正是兰熙的第五个男友,这外号是炯泰起的,因为珠正小了兰熙整整8岁。
网络上很多人喜欢他——很遗憾他不能和兰熙在起,可我不喜欢。
那爱太猛烈了,不是谁都能承受得起的。
她最后放那好孩子走了,因为他未来的路还很漫长。
几个月的同住(注意非同居),让做了30年朋友的兰熙和炯泰发现了心的方向。
他们最后走到了一起,自然而然。
我喜欢炯泰那句话:很感谢终于轮到了我。
是啊,他们各自都谈过了轰轰烈烈的恋爱,结果饶了一大圈回到最初爱恋的人身边。
这部剧另外一个特色是时时强调“30岁”的人生,感叹岁月老去、青春不在,理想与未来。
特别是后面几集他们那群30岁好友老晃来晃去的,让我觉得剧情太拖了。
也许年龄还没到,不能体会到如此沧桑的感觉。
不过还蛮喜欢那个片段:他们在30岁时收到20岁时写下的寄给自己的信,十分残忍而美好。
最后想说,好可惜我没有青梅竹马的蓝颜知己——可以对他撒娇说:“我30岁还嫁不出去的话,你就娶我吧。
”
那时的我们为什么没有在一起,绕了一圈后却又回到了彼此的身边。
2011年火了一部台湾电视剧《我可能不会爱你》,李大仁跟程又青式的爱情成了追捧。
而这部2007年出来的电视剧与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比我可能,我更倾向于这部,因为男主角的设置,李大仁为程又青做了太多,不太符合朋友的身份,是处于友达之上恋人未满吧,而这部的男主角炯泰的角色设置却恰到好处,没有做得太多,跟女主角的相处模式与我跟蓝颜的相处模式差不多,最后的收尾也是,他们彼此告白,却没有着急着步入婚姻殿堂。
看完这两部后的感觉是,20岁的自己有20岁该过的人生,有恰巧出现的人,度过一段段短暂的时光,而你,那个能陪着自己到30岁的你,我们各自过掉了20岁的时光,互相了解对方的所有,跟谁谈过恋爱,第一次在哪里如何,我们那么了解彼此却到了30岁在一起,我想有它自己的理由吧。
20岁的人生没有牵起你的手,30岁的人生有30岁的你牵手,我想这样最美好也最圆满吧。
我们绕了一大圈后在一起,熟知彼此的禁忌,了解过去的种种伤痛与美好,这样的我们才有能力一起走到最后吧。
最近还在看的一部电视剧是《明艳动人的她》,有点差在目前看来。
但是,这部的女主角跟男主角在20岁的时候谈过轰轰烈烈的恋爱,最后男主角却选择了女主角最好的朋友结婚,但是在女主角30岁的时候,他们离婚了,女主角再次碰到了男主角,面对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有自己相处的模式。
我想,自己现在处于20岁人生的开头,有自己该过的人生,会碰见能短暂一起旅行的人,我应该好好体验这样的旅程,或许,跟我牵手走到最后的人不是现在遇到的人,而是身边一直在的人,但是,那我们再各自旅行久点,各自在探寻不一样的人生后,若真是你,我们终会在合适的时间地点牵起彼此的手。
我亲爱的李大仁跟炯泰,谢谢你。
北方南方,某个远方。
摇摆不定的时刻,有人跟我说“梦想,远方,希望,这些词对我来说有很多意义”。
这句话瞬间瓦解了无数的挽留,再浪荡我也义无反顾了。
啊,我还是青春无敌啊,我这么想。
所以仍然憧憬某个远方,所以放不下流浪。
梦想。
庆幸我不是30岁,不像30岁的兰熙得说着对于那难以企及的梦想,请给我最后一次机会努力到可以甘愿放弃吧。
但岁月无法保证30岁的我会和兰熙不一样。
在那天之前,像兰熙一样去努力吧,那么30岁那天,就算我会像她一样不甘心,却也像她一样坦荡。
谢谢兰熙告诉我,梦想,不是非得用来实现的,是用来教你学会绝不对自己后悔和愧疚的。
爱情是,timing。
30岁,是已经懂得爱情没有永远,总会有一个结果的;是打算谈完最后一场恋爱,老老实实相亲结婚去的。
就算以后再也不会有爱情,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但感谢编剧,让兰熙那段陪伴在身边30年温润如水的友谊并不算顺利地转化为爱情。
错过了那么多次,终于遇到了对的timing。
也只能是30岁才有可能啊,因为这时候的兰熙已经学会说:你的心里爱着两个人也好三个人也好,时间留下的痕迹无可奈何啊,既然爱这个人,那就连同他的过去一并接受了吧。
“最近,重新认识了洪(兰熙)小姐。
”“什么?
”“恋爱中的洪小姐,表达自己的感情毫不犹豫,一点都不拖泥带水,直接就说出来。
”“难道就因为如此,我一直谈恋爱不成功吗?
”“我只想感谢能够轮到我。
”叫卞炯泰的那个人这么说。
友谊,万岁。
30岁还单身的话我们就结婚吧。
你是不是也羡慕这样的约定?
可惜30岁的兰熙这样要求卞炯泰同志兑现承诺的时候,卞炯泰同志当即翻脸不认账了。
无力实现的梦想、不如人意的工作、没有未来的感情,眼前一片漆黑。
所以,兑现你的承诺吧,既然我们都30岁了,仍然单身。
30岁的兰熙,面对痛苦第一反应依然是逃避。
但友谊不是用来逃避痛苦的。
友谊是,痛苦的时候有人陪在身边,于是今天再脆弱也好明天也能重新站起来。
它陪你渡过最艰难的时刻。
所以,谢谢炯泰吧。
他说:看吧,你现在最需要的不是男人,而是朋友啊,然后给兰熙一个用力的拥抱。
没有了爱情,我可以独自生活。
而没有了你,我怎么活下去?
——在成为恋人之前以及之后,兰熙和炯泰,这么对彼此说。
青春是,总要盼望着去远方,去找到希望,去实现梦想。
青春是,离不开爱和友谊。
爱和友谊支撑着我去远方。
我渐渐开始明白爱也好友情也好,对方是怎样的一个人,是谁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在一起度过的时间,互相付出的心血。
时间和心血,代表着我们彼此驯养,从此建立世上独一无二的联系。
而这个过程中,平衡是最重要的。
比如异性之间的友谊,像兰熙和炯泰,必须建立在彼此吸引和纯友谊的平衡点上才能维持。
包括彼此的付出,也是非得对等,因为无论爱还是友谊,没有人伟大到只问付出不求回报,一味付出而没有回应,终究落得满身怨恨,无论爱还是友谊都无法继续。
20岁的时候,我遇到这部《九局下,二出局》。
最近,在三年之后,我连续熬夜又看了好几遍。
非常难得一见的韩剧,真实、平淡、温暖,像我们甜蜜而折磨的生活。
像看好书一样,以后,我会隔几年看一次。
直到像剧中的主角一样青春落幕,直到以后缅怀青春。
现在写字对我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我很高兴终于为它留下了一点东西。
这里面包含着23岁的我对生活的理解。
希望30岁的时候,能再重新为它写一点东西,那时候一定会不一样很多。
我从来都相信,30岁的我会比现在的我更美,40岁比30岁更美。
再见,23岁。
第一次看这部韩剧的时候我还是上大学,那时将要实习的时候,百无聊赖的在网上找电视剧,看完了我的团长我的团,实在是没设么可看,看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韩剧9局下2出局,凭着对棒球英豪给我的棒球知识才打开看了,还好是当时手的一哆嗦,否则真得要错过一部很棒的韩剧。
很喜欢片头曲,旋律很好,节奏也很不错,最重要的是歌词很棒,随着一点点的看下去发现那歌词就是在写兰熙嘛,兰熙和炯泰是熟悉到骨子里的发小,那种青梅竹马的默契是会让恋人嫉妒的,所以政朱才会对炯泰充满敌意,在旁人看来,他们分明是结婚已久的夫妻嘛,而兰熙和政朱的爱情则是充满了荷尔蒙的激情碰撞,年轻的政朱给了兰熙对爱情火热和激情,但是面对现实,一个将近30岁的小出版社编辑,和一个大学生投手是不可能有多么美好的结局的,如果真的在一起,兰熙和政朱要克服很多才能练成一段佳话,这部韩剧最好的地方就在于真实,兰熙为了政朱的未来放他走,因为他以后会遇到更多的人,而不是只属于现在和以后的她,到最后政朱流着泪离开泪流满面的政朱,感谢他给自己的一次美好的爱情的时候,我在剧外也是唏嘘不已,这真现实,但是如果真的放在自己身上是否有勇气坚持下去呢?
为了安慰兰熙,炯泰和兰熙去旅行,在旅行中炯泰向熙溪坦白了自己的感情,当炯泰握住兰熙的手时,兰熙很羞涩,炯泰也是,也许就是因为两人都是彼此的初恋,但是都不自知彼此错过,才使得他们在30岁时表白自己的时候犹如初恋的青涩和悸动,那个在这里试着以情侣的约定,让他们有了彼此真正的恋爱的感觉,或许只有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才能真正的爱对方吧,兰熙没有带走那天红色的裙子,因为那是兰熙和炯泰在一起时喜欢的,这不是很好的证明吗,他们心里都有对方。
就在星儿出现的时候,两人又退回了朋友的位置,但是眉里行间都透露出刻意的距离,也许是很在乎才会如此吧,但兰熙搬走后,炯泰终于回到自己的卧室,满室都是兰熙的味道,炯泰是如何不会思念兰熙啊,有的时候嗅觉比视觉的记忆更然人持久,两个人都是那么更狂的思念对方,当兰熙生病的时候因为想念炯泰去他家周围溜达就是为了看一眼疯狂想念的人,而她疯狂想念的人也在因想念她而重游,在他们曾经去的小吃店的炯泰看到他想念的兰熙,尾随她回到他们的家的时候,那个不自主的一吻是一次感情的喷发,两人在电梯里的沉默只是暂时的压抑,回到家中的那个激烈和缠绵的吻说明了一切,兰熙说喜欢你真好,满的到了胸口,这次他们终于说出口,终于彼此牵手成功了,最后炯泰等兰熙下班,兰熙对同事说那个小伙是我的时候是何等的骄傲,是啊,我爱的人也爱我是何等的骄傲和美好啊。
在自己30岁的时候收到20岁的自己写给自己的信的时候会是怎样呢,自己是否已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自己预期的一样呢。
十之八九是不如意,是啊,我们都会如此,兰熙和炯泰也是如此,但是生活要继续,至少他们都找到了彼此的爱情,并能够一直走下去,其实有这些就够了,不是吗?
之前兰熙的桌上总有一支玫瑰,一直在猜会是谁,在最后炯泰说求婚没那么容易的时候找到了答案啊!
原来你一直在那里啊!
二十几岁的时候看完《92》,很激动。
第一集开篇中年老母怒斥大龄女儿不仅不考虑人生大事,反而白吃白住在家里,竟捣鼓些不靠谱不赚钱的玩意。
这位妈妈简直是全天下所有家有剩女的母亲的代言人,讲话的气势和台词和我妈如出一辙,当时一把老泪就在我眼眶里打转转,同理心立刻泛滥,深切感受到大龄剩女的焦虑和躁动,母女俩唇枪舌战,鸡飞狗跳,简直就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当时的大龄剩女如我被剧情深深吸引,拍案称奇,甚至感同身受不得不粗糙一下:“我册那……”!
看完全剧更是激动到无法用言语形容,纵有千言万语,最后却什么也说不出。
三十岁后再看《92》,一样的母女大战,想起我那年方尚幼牙牙学语的女儿,苦笑中幽幽叹息,姜还是老的辣,中年老母完全就是提炼了岁月的精华,人生的睿智,骂得有水平有觉悟,句句见血,声声剜肉,实在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人似乎一定要踏实地过完这些岁月,心才会慢慢承认那些原本就懂但装作不想懂的道理。
十几二十岁的时候,特向往白富美的奢华,却又喜欢灰姑娘和高富帅的爱情。
装B的一塌糊涂。
随着年岁的增长,屌丝的特质也慢慢定性,等到了终于相信白马王子死光光的时候,最喜欢看的就是平凡但有魅力的男人和平凡但又聪明的女人的故事。
战战兢兢的社会人士,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有那么点拨云见日的气氛,对于要走的脚下的路越来越顺从,虽然还不是那么成熟,但再也不是稚气未脱的样子。
这是成长的宣言,看起来有那么点积极向上,对于我却是悲伤的告白。
曾经看戏的时候一直都只关注了情感,而现在开始理解女主的职业设定。
一个执着于写小说的编辑,在一次次投稿失败后,认清了现实的真相,在30岁后终于决定做好编辑的本职工作,放弃了成为一个作家的梦想。
小时候觉得梦想很伟大,认为每天的生活都会更靠近理想一步;进入青春期后,才发现理想根本就是天上的星辰,遥不可及;工作后,再也没有激情去寻找梦想,疲倦时偶尔自嘲一下那些不太记得的梦想。
于是,看到30岁的女主那么努力想要成为作家,似乎很勇敢,却让我觉得很徒劳。
执着也许的确是成功的要素,但不知为什么,在30几年的人生中,执着变成了我内心的污点。
执着的人充满了怨念,身边也是死伤无数。
30岁后的我,很清楚能够理解女主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作家。
那个暗恋投球手的清纯女高生将真实的生活演绎成了文字,真情实感最打动人心;那个神经质且多愁善感的老处女漫画家足够感性,有那么一个虚幻的空中花园区别于现实世界,自娱自乐不亦悦乎,小众杀手,死忠无数;那个玩弄了女主的人渣马峰春,笔名小云,把“贱人就是矫情”推向了极致,走火入魔的境界堪比九阴真经,如入无我之境,别具一格。
所以女主不能成为一个写小说的作家,因为她太理智了。
我觉得写作不是天赋的问题,是性格使然。
一个务实的人无法编出一个虚幻的故事,作者本身无意识地否定了自己的作品,所以不可能说服读者。
这就是写者和观者的心有灵犀。
但是女主却很适合做编辑,把握结构,调整节奏,揣摩心理,务实的人非常适合在已有的条条框框中找高潮,寻亮点。
就女主的职业设定来看,她所有的彷徨和挣扎就是一场和时间的战争。
写小说获得成功成为了她评价青春的武器,她一直执着的不愿意为青春划下句号,因为她不愿意承认青春已渐渐远去,一直积极写作的她,渴望成功来证明青春的无价,却始终无功而返,尴尬地站在了30岁的起跑线上,既懊恼又悔恨。
放下那些不适合自己的贪念,顺着人生的道路张开双臂迎接命运,也许青春的退场只为了教会我们放弃执念,过了这道坎,会知道怎么舒服的走进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只是30几岁的我,和兰熙一样死拉活拽的延误了青春的顺利退场,在心有不甘中走进了人生的下半段,却发现这段道路仍旧坎坷崎岖,较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苦恼和担忧的事情不一样了,痛苦和焦虑却变本加厉。
所以,文学作品始终要高于生活,因为创作可以随性逗点,生活必然无奈前进。
“只是非常宝贵的东西,消失了一样的感觉。。。
早知道不那样做了。。。
原来那样就已经够好了,好好地维持下去就好了。。。
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样做。。。
”他喝醉酒,眼眶有点红红地在自说自话,后悔不已自己稍早时的冲动行为。
他们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这样的地步,也许慢慢来,她会真的卸下心防。
最近看一部几年前的韩剧,话说论坛上好多人推荐,说平淡中见真情,年轻浅的不够懂,讲得这么玄,我就打开PPS瞄了几眼,挑了据说最精彩的一集开始看。
男女猪脚从学生时代开始就陪伴彼此身边,他是她的蓝颜,她亦是他的红颜。
成长路程中所有的欢乐啊,悲伤啊,狼狈也好,荣耀也罢,都在彼此眼中见证,我想就算再怎样不堪的一幕,都可以很坦荡地在对方面前呈现吧。
但其实在他们的另一半眼中,对方永远是心里的一根刺,恨不得狠狠踩踏并连根拔去。
他们自己都没有发觉,只要他们2个同时存在一个空间,连空气都变得暧昧不已。
就算吵架了冷战了互不理睬,她还是那么自然地在他喝完啤酒时顺手给他杯子满上,然后他们都看到坐在他身旁的,他的女朋友那举着酒瓶的手停在半空中,倒也不是,放也不是。
朋友间讨论爱情是什么,她说爱情对于她是timing,轮到他时死活讲不出词来形容,被大家集体鄙视之。
其实只因为他想说的已经从她的口中说出来了。
他一直缺乏一个对的timing来和她重新相遇,然后得以相爱。
她因为家庭革命被老妈赶出家门来,他二话不说让出睡房让她安心住下,天天准时下班回家给她做饭,或者等她做饭。
后来他和前女友复合,他说我们之间根本没有发生什么,你不要多想。
他前女友幽幽地回一句说,就是因为没有发生什么才最担心,那要多珍惜对方,才能忍住不让自己去做些什么呢。
这句话真的完全震撼到我了。
之前我总觉得男猪是个花心的人,一夜情,对前女友念念不忘,和公司新人立马陷入热恋,等等等等,完全不符合完美男人的条件。
但是细细回想,就像他前女友所说的那样,正是因为太在乎了,他才会让自己变得那样不在乎啊,那样他才可以安全地以朋友的身份陪在她身边,不被她潜意识里排斥,能够继续参与她生命里接下去的时光,能够继续在她需要人陪伴的时候陪伴她,哭泣时拥抱她,有了新的恋情时祝福她,哪怕自己内心痛苦到不行。
这种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状态,真的好折磨人。
从最初的学生时代开始的喜欢,自己都没有发觉,但当明白时已经无法回头的爱恋,只能以异性好朋友的身份在她身旁看着她与别人分分合合,却连奢望都不敢去想自己会有拥有她的一天。
如果是在20岁的年纪里,我真的只会看了后一笑了之吧。
因为太年轻,这么沉重的感情我无法体会与品味,我无法想像这样用几乎整个青春来恋着并陪伴一个人的岁月,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撑过来。
还好最后他们走在了一起,没有辜负之前30年的纠缠。
她说,失去你就等于失去了我整个人生,他说,对我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现在看来,30岁其实真是谈恋爱最好的年龄啊,对象年龄可大可小,虽然被社会摔打更现实,但生活也会筛选更适合对方的伴侣。
最喜欢的是男主,非常靠谱的伴侣类型,帅气十足,看似花心,实际上却很专一;女主有点别扭,老是人间清醒,自己把自己搞得很可怜,不是活该么?
最讨厌就是女主的妈,因为大龄不婚,把自己女儿骂成狗......不打招呼就登门,到女儿家随便探查,每个房间都要巡逻,大小事都要叽歪,母爱搞到这个份上,真是不如没有。
暑假的时候太无聊了,所以看了很多片子,打发时间浪费精力...原以为这也只是一部很普通的片子。
看了几集就发现里面的旁白很出彩虽然不懂打棒球里面的规则,但是被解说的还是很通俗易懂讲的不仅仅是关于爱情的故事其实更多的讲述的是成人之后,我们在面对各种压力时应采取的积极姿态。
很高兴在那时发现了这样一部轻松又有内涵的迷你韩剧
其实女主很幸福,虽然30岁事业爱情看似都不“成功”,但能为理想执着的努力着,青春岁月里丰富多彩滴恋爱过,到了9局下2出局滴此刻还能和小自己8岁滴小男生来一场要死要活轰轰烈烈得不要不要滴恋爱,你还求啥?关键人还就是有一份嫉妒不上羡慕不来的30年友情变爱情。爱一个人连他的伤口一起都要爱。喜欢这句
奇怪的剧名大概挡住了许多观众。。。很喜欢,这类的韩剧的确不多。从设定来说比《我可能不会爱你》更令我喜欢。台词有很多不错的,但是整体把握一般般。演员和导演传达的可能也和剧作家的有偏差。不过真的很喜欢。
还行吧... 女主衣服不好看... 男主越看越帅哒...
唉,实在是看不下去,一集弃
节奏有点慢,两人状态真实。
三十岁可能也是不错的年龄吧。没有完全成熟,但稚气已腿,看起来有点沧桑,青春的伤痛依稀在脸上,但风度翩翩。——《9局下2出局》
看完之后心想,啊,原来也有这样简单地只描绘生活的样子的韩剧啊。因为不知道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大概工作与家庭的艰辛也应该是同等程度,每走一步都觉得艰难无比。兰熙幸运的地方就在于,她还有这样好的窝边草可以吃一吃,而我却没有。因此感到万分悲痛。
四年后的台剧我可能不会爱你红得一塌糊涂,但被模仿了主题和诸多桥段的92当年在韩国本土收视率并不高。韩国主妇的口味果然被模式化的韩剧惯坏了,又或者她们自己就每日生活在挣扎犹豫却动弹不得的生活中所以才对此类贴近生活的剧不感兴趣?男女主都很可爱,剧拍得虽不够精致但值得一看。
前面几集觉得不错 看到一半觉得很无聊 决定弃剧~ 喜欢这个剧的人必须有符合此剧的价值观--亚洲男权社会之下的剩女心态以及一定的现实主义; 看惯美剧的女性主义者也许会突然对之嗤之以鼻。 我还是更喜欢《需要浪漫2012》
看两集,看走势各方面都比不上 我可能不会爱你
这是一部旧的电视剧却在今年这个冬天看暖了整个心!在三十岁的岁月里看了一部三十岁的剧,各种温暖各种感动,各种感情各种暧昧,三十岁静止又萌动的心!
力荐!!
还是挺喜欢的一个片子。。。08年的时候就觉得到了那种绝望的地步。现在。。。比赛结束都好久了唉。。。
剧情已忘,李廷鎮的颜应该是我当时喜欢的点....
如果有3.5,我比較想給這樣的分數……發揮得是不錯,但這種主題—三十歲的緊張、意外同居,日劇實在太多了。看著看著就覺得沒有比較好。
不俗的韩剧 两星给秀爱 一星给允儿 一星给颜似7v的女二和假装会弹吉他会说西班牙语的女三
虽然女主很可爱,演得很卖力,但情节衔接得七零八落,叙事不连贯也没有条理,构图摄影配乐等硬件也很一般,如果我是07年看的话可能会打更高的分,但放到现在看,像这个类型的剧,绝对还是Tvn做得更好。
还是看不懂他的魅力 只知道 让人弃了两次的剧确实算不上好剧
本来可以很好~但是编剧不太行嘛!总觉得结束有点仓促,而且很多东西貌似有伏笔都没说清楚~
很温馨也很接地气的韩剧,喜欢这种有回忆的后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