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飞越老人院

飞越老人院,疯狂老人院,Full Circle

主演:许还山,吴天明,李滨,颜丙燕,田华,斯琴高娃,王德顺,贾凤森,牛犇,韩童生,黄素影,刘江,管宗祥,仲星火,蔡鸿翔,唐佐辉,江化霖,刘栋,张华勋,王连生,陈志宏,高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2

《飞越老人院》剧照

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1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2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3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4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5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6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13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14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15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16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17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18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19飞越老人院 剧照 NO.20

《飞越老人院》剧情介绍

飞越老人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续弦的老伴去世后,老葛(许还山 饰)在非血缘关系的儿女家处境尴尬,而跟儿子(韩童生 饰)的关系也始终没有松动。无奈之下,老葛辗转来到关山老人院,寻找当年同在一个单位的好友老周(吴天明 饰)。老周热情开朗,平日里组织这里的老人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为了实现各自人生最后的价值,这群老伙伴们毅然决定排练节目去天津参加比赛。可是,衰老与疾病让院长(颜丙燕 饰)无法下定决心开绿灯,而意外的事故更促使她对老周他们的表演下了禁止令。 即便如此,老人们也从未放弃。他们决定偷偷跑出老人院,寻找生命中纯粹的快乐与意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丹麦之子杀婴少女全能囧爸血色隔离蜡笔小新:我的搬家物语仙人掌大袭击对岸的家务事~这就是我的生存之道!~信长的主厨2健康又文明的最低限度生活我们做朋友吧夏威夷特勤组第五季死亡故事魔人刽子手金装律师第四季拜访小屋亚博夫妻密码太极侠记忆猎人大人的事情幸存的生命(理论与实践)恶魔的尾巴排球女将怀旧范儿的狂欢节玫瑰匠人讨厌你的方法拉斯提亚斯副总统第二季幸福家庭逐爱花样男子

《飞越老人院》长篇影评

 1 )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在电影院看完了期待已久的张杨新片《飞越老人院》后,擦擦湿润的眼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远方年迈的爷爷奶奶打个电话。

电话铃一响,听出孙子的声音后,电话那头开心、灿烂的笑声让我心酸:对老人来说,需要的只是那么一点点关爱。

继上一部作品《无人驾驶》关注都市男女情与欲的纠结关系之后,张杨在这部新片里直指中国社会目前可以说是最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问题,体现了导演出道以来一以贯之的敏锐视角和人文情怀。

影片自始至终贯穿于一股温情的力量,与《杀生》和《黄金大劫案》相比,文艺气质更为浓烈;而在这种文艺气质的背后,是对快要走到尽头的生命的本能怜悯以及对老人们挥之不去的孤独感的深切同情。

影片的具体情节我就不一一细说了,谈谈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地方:1. 恰逢节假日,小朋友和企业家们来探望关山老人院的老人们。

导演特意给了小朋友满嘴的口红和企业家送出的鲜红色的钞票两个明显的特写,暗示出这种所谓的关爱只是一种社会化的例行公事,是社会体制的一部分;老人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这种每逢节假日作秀和运动式的探望,而是长久的陪伴和关爱。

2. 当老葛儿子来给老葛退回20万块钱时,说了一句“这20多年你欠我们多少债”。

此时,精神不太正常的老高立刻爆发,朝老葛儿子扔去瓶子,并大声喊道:“只有你们欠我的债,哪有我们欠你的债”。

这句台词无非是表明,中国父母,至少老高这一代人,养儿育女的目的之一仍然是传统的“养儿防老”,因此父子之间并不简单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关系,而是父辈对子辈有着养育之恩,这种恩情债要靠子女对年老的父亲赡养来还清。

短短一句话,中国传统宗法制的伦理思想尽显。

3. 与美国那部著名的《飞越疯人院》相比,这部电影对老人院的飞越表面上看起来同样是对社会体制的反抗,但实际上,“疯人院”一片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独立意志大于一切,而这部电影里的反抗最终的结果,却仍然回到了传统的社会运行秩序和社会伦理,因为老人们之所以要飞越,不是为了空洞的个人自由,只是为了能再见远在日本的女儿一面,尽享天伦之乐。

“疯人院”里,幸福是建立在个体自由之上的;而“老人院”里,幸福则是寄望在他人身上。

由此也可见中西方社会伦理和历史变迁不同带来的价值观差异。

4.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人们逃出老人院,行走在去天津的路上时,路边出现的大片向日葵、奔腾的骏马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在这样一部严肃题材的电影里,出现这样的场景,既是对老人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赞誉,也是张杨导演一直以来的浪漫主义情怀的最好表现。

5. 在老人们开始表演节目时,响起的音乐是动画片《西游记》里的插曲。

用这样的音乐作为背景伴奏,一来可能是暗示老人们生命快要走到尽头,即将有可能驾鹤西游;另一方面,西游记里的西方是天堂,是极乐世界,这也代表了导演对这些可爱的老人们的良好祝愿。

6. 老周在影片中的搭档朱太太丧失了记忆,把老周当成自己的老伴,然而到了后来,两人似乎有假戏真做的意思在里面。

在老人院里面的同伴们谈论时,有一位老人赞叹道:“朱太太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把不该记得的都忘记了,把不该忘记的全记在心里”,这句话或许是老人们晚年生活的最高境界,因为如果老太太不失忆的话,或许她还沉浸在晚年丧偶的痛楚里,而无法跟老周享受晚年的快乐。

7. 老周的生命最终在海边走到了尽头。

他走的那一刻,天边升起了太阳,然而那太阳看起来,却跟夕阳一般,这或许象征了生命的周而复始,个体的生命只是人类生命和历史延续长河中的沧海一粟,无须悲观,也无须伤感。

最后,我想用《礼记》里的一段话作为这篇观后感的结尾:“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以此向本片导演张杨致敬,向在好莱坞吸金商业大片、严酷的电影审查制度和把电影视为娱乐品、消遣品而非艺术品的绝大多数中国观众的三重压力面前,坚守艺术底线和人文情怀的中国导演们致敬。

只要你们不倒下,中国电影一定能够拥有美好的明天!

 2 ) 人生的循环

看完《飞越老人院》,虽然从影片制作本身来讲并不完美,但是也不能否认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

影片所讲述的故事也很简单,主打温情牌,一方面反映了一种社会问题,也引发了大家对老人群体的立场的理解。

故事中,老人院的老人们要用他们自己创作的节目,去另一座城市参加比赛,但是由于年老力衰,行动不便等顾虑,得不到院方和家属的同意,为了看外面的世界,为了摆脱老人院枯燥的生活,为了老年的愿望,他们不顾一切地逃出了老人院,奔赴那另一座城市。

最后当然他们收获了家人的理解,并达成了愿望。

其实,都说老人家像是老顽童,家属担心他们的安全,担心他们的身体,害怕他们出事,希望他们好生休养,安享晚年,但是他们一点也不顾其他人的想法,断然出逃,就只是为了自己的一点小愿望,这似乎有点自私。

老人们自己的想法是,自己身处老人院,平时已不得家人陪伴,每天望着老人院同一片天空,看着身边的其他老人一个接一个死去,想着总有一天要轮到自己,天天就是憋着等死,一点活劲都没有,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死之前去一下没去过的地方,死了也不冤。

儿女们都只是想着自己,瓜分自己的家产,让自己在老人院好好等死,就只是为了让他们心安理得。

这似乎真正自私的,是儿女们。

而事实上,两者都没错。

我们少年的时候,莫不想着自己出去外面的世界闯天下,功成名就,衣锦还乡。

可是当大学毕业了,你父母是否要求你回到他们身边工作,在家里住着,过一份稳稳当当的日子。

可是,这并不是你的选择,也不是你的计划,如果你妥协了,等于把青春画上了句号,提前过上了八十岁的养老生活。

除了上下班就是回家对着老父老母,而这样的生活,你要过五十年,从出生长大到以后娶妻生子老死都将在同一个地方。

当你说出一个“不”,所以旁边的人会劝你:那是你的父母,你总是要回家的,早回去晚回去有什么分别。

趁着现在父母健在,多花点时间陪他们。

以后你在外地工作,回家也不容易,见一回父母也不容易,不要等父母病危了才赶飞机搭火车,还不一定买得到票。

你现在在外面也是干些青春活,过几年岁数大了,到时候人财两空就算回到家了,也找不到像样的工作了……首先,以我本身而言,我并没有说以后都不回家,我知道赡养父母是我的义务,也并不打算逃避,我只是要求给我两年自由,要我死之前先喘两口气也不过分吧?

要是这两年我在外闯不出名堂,我心甘情愿回去。

而且就算我再外地工作我又不是一定见不到父母,而且我尚年轻,父母身体也都还健壮,三五年间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还有,为什么在外地工作就一定是做青春活?

难道我建功立业的可能性一点都没有吗?

我要是一辈子仗着父母,那我才是没出息。

这听起来似乎是自私的辩解,不顾父母担心,只顾自己享乐。

可是父母可曾考虑过孩子的感受?

他们只是出于自己心安理得,觉得是为孩子好,一点也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只会说孩子不够成熟,不会想,自己的考虑才是对的。

人的一生,其实都没有长大,只是在不同的年龄遵循着不同的行为规范,成熟只是意味着你遵循社会的准则,会做出像绝大多数人一样的选择,当你在和自己相同的群体里,违反大多数人遵循的行为规范,你就显得不“成熟”。

我说这么多,意思是影片中老人院的老人们,恰似我们少年的时候,所以我说人其实根本没有长大。

人生是一种循环,我们与家人似乎总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大家都没错,既然没错,为什么不能互相谅解,互相尊重。

 3 ) 开着公交车旅行其实也不错。

老人都是容易感动的。

老人都是脆弱的。

或许武断,但是大多如此。

这个时候的他们是七零后,是八零后,是九零后。

他们声音听不见,他们口齿不清话说不明,他们腿脚不麻利走不快,他们老年痴呆卧床不起。

他们有自己的儿子,他们的儿子是某某集团CEO,是大律师,是大医生,是学校教授,但是他们依然在疯人院一样的老人院里面"安享晚年"。

并不是一定要描绘一个病态的老年人还有树立一个不孝的后代给大家看,只是事实上的确有很多的子女在口口声声吼着责任的时候却把老去的父母当成是一个负担。

在电影进行到大概三分之二的时候老周和自己的孙子在夜晚的河边聊天,老周讲了一个麻雀的故事给他的孙子听。

麻雀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年迈的父亲在和儿子聊天时候像是假装痴呆一样问儿子站在树上的鸟儿是什么,连续问了三次。

儿子不耐烦的告诉说是麻雀,最后一次回答甚至吼起来了。

这个时候老父亲眼里面噙着泪,从自己的荷包里面拿出一本日记本,上面记录着这个年轻的儿子小时候刚刚学会说话不久父亲带他出去郊游的事情,那个时候,儿子天真的问着父亲树上的鸟儿是什么,父亲高兴的说那是麻雀,儿子每问一次父亲就欣喜的回答一次,说不出有多幸福。

讲完故事之后老周的孙子给了老周一个拥抱,爷孙俩都哭了。

全社会,都应该为我们的老人们做点事情。

每个人都会老去,我们不能不顾一切的等到我们老了的时候再去哀叹,人老了不中用了。

而是需要每一个儿子,每一位女儿,莫要觉得给了自己的老父母每个月六百块就以为是尽到了孝道,莫要觉得把自己的老父母送去了老人院,就是尽到你们的责任了。

他们要的不是六百块,要的只是你在身边,哪怕只是一年短暂的一两次,他们都心满意足了。

我看着他们表演都不自觉的笑了。

是真心的笑,幸福的笑。

我赞同他们的生活方式,我觉得他们可以飞跃老人院,不光是老人这样,任何时段的人都不能过得太安稳把梦想搁浅,尤其是这个年龄阶段的我们更应该是这样。

他们告诉我要跟着自己的心走,要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要去迈开第一步。

走着走着。

我也会在者不自觉中,找到我们自己了。

再多的误解都会化解的。

搞不懂为什么有的子女荣华富贵而自己的老父母却没有落脚之地。

这是一种变态畸形的社会发展形态,应该要改善而且必须要改善。

愿他们就像奔驰的骏马一样,老骥伏枥,却志在千里。

拥抱生活去,在阳光下,在河流边。

放声大吼放声大叫,该忘得都忘掉,这才叫幸福。

2012/05/13

 4 ) 青春不再 梦想依旧飞翔

开篇沉闷迂腐的气息真的吓到我了 这就是人老了的状态 难以自理 毫无生气 每一天的心态都是等待 等待死亡 有时候真的觉得人变老很可怕 再也不复当年的年轻力壮 看着流哈喇子大小便失禁的自己该多痛苦……更有没良心的儿女寒着你的心 像他们说的 谁会真的心疼你 人老了 只能自己疼自己了……喜欢这帮老头子帅气十足的打群架的感觉 喜欢他们的老当益壮的霸气 喜欢老周坚强不屈的性格 为了梦想 可以打起12万分的精神 人这一辈 活的还不就是个精气神还不就是个梦想 劳苦一辈子 真的该为自己打算打算 看看一直向往的山川河流 走走一直想去的海岸 与奔马一起驰骋 和年轻小伙子们玩玩车叫叫板 多好 这样的万年才叫颐养天年 这样的生活才叫无憾 我想 我老了的时候 也一定要保持这样一颗年轻有梦想的心 要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活出我的精彩和潇洒 不要浑浑噩噩的度日如年 我要飞 我要自己找乐子 还有就是我一定不会让爸爸妈妈过的不开心……

 5 ) 那些年我们一起住的老人院

十几把老骨头最多点燃一堆柴火怎么想也都不会凑出一副好牌像清一色那样的,最好留给死亡更多的时候我们像孩子一样哭着尿床有时小心翼翼,有时肆无忌惮在那个歪曲的镜子里我看到了落叶又有一些哑口无言被废肉所俘获我的心像是宽阔抽屉里一粒发霉的药片正等着从以后巨大的骨灰盒里蹦出来不想眼睁睁地被人拍成墙上的黑白照片一辆老爷车在异常清晰的晨勃中抵达终点还是不能说出那些太多风骚的过往天有些黑了,一眨眼却又经历那么多所有的灯光最后都徒劳地通向同一个地方把我和影子分开,把故事和时间分开

 6 )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的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的,墙上刷得这句话让我触动很深。

看的人眼泪想往下掉,非常感人的电影。

适合年轻人,也适合老年人观看。

年轻人应该受到教育知道该怎样善待老人,老人也该反思自己不对的地方,多多思考该怎样和子女相处。

耐心,宽容,理解,沟通4要素具备才能构建和谐的父(母)子关系。

很佩服老人院里老人们的精神状态,虽然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烦恼和忧愁,但他们将痛苦埋藏在心里,乐观,开朗,积极的去生活。

坚强的面对生死。

讲的那个麻雀的故事,很感人,很有诗意,让很多做儿女的无地自容。

天底下父母对子女的爱是那么的无私。

但子女对待父母,何尝又不能像父母对子女那样的无私呢?

老人们的今天或许就是自己的明天。

这也是一部很另类的影片,主要演员都是70岁以上高龄的,很不容易。

大家的演出很朴实很真诚。

(另外也喜欢那个院长,作为这个年龄的女人,特别有成熟女性的味道,很有气质。

)结尾部分这部片稍微有点虎头蛇尾,看到最后就有点意犹未尽,怎么这样就完了。。。

另外作为一些细节,也不要去太在意报废车怎么上路,为什么轮椅老人能跑出门外等他们等逻辑的疏漏之处。

毕竟艺术总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

总之,这部电影是国产影片中难得一见的好作品,朴实而处处见真情,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

个人认为吧,说句不好听的,相同题材作品(老人院生活)的金马奖获奖影片《桃姐》,要跟《飞越老人院》相比只能算坨屎。

《桃姐》两个小时看的我想打瞌睡,平淡的不能再平淡了,看了一点印象都没有留下。

那种电影是给专家看的,飞越老人院这样的电影才是给普通观众看的

 7 ) 老有所依

“她什么都记得,却会忘记上厕所解裤带子。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该忘记的都忘记了,只记得该记得的就好。

”刚看完这部电影,我就想说编剧是谁。

一部让人如此感人又符合生活逻辑的电影确实难得。

这里面告诉我的,不单单是关心社会上这样一群呆在老人院的“孩子”,还有人性的亲情、自私以及现实。

总有一天,我会是一个老人。

我希望我的子女忘记我以前做过的亏欠的事情。

总有一天,我会是一个老人。

我希望我的家人不只是单单把我的责任扔给了养老院。

总有一天,我会是一个老人。

我希望在我为自己活的最后一段时光里面活出自己。

总有一天,我会是一个老人。

我希望即便我的生理已经不能自理我还有温存着一颗年轻的心。

为了那么一天,如今年轻着的我们,应该更加努力。

心里怀惴着美好,怀惴着期待,怀惴着梦想,地活下去。

 8 ) 我们终将老去

我记得在我年少的时候,村里有个很老的老太太把屎拉到裤子里,她儿子把攒了很多沾了屎的自己母亲的裤子拿到河边,一只手捏着鼻子一只手在水里冲掉衣服上的屎。

这个场景不知道被谁看见,在村里传开,就成了父母教育儿女的反面例子。

那个时候我的父亲也问过我,他说我老了以后如果也把屎拉到裤子里,你愿意给我洗吗。

我说我当然愿意啊。

其实我在心里仔细想过,我可能真的会有嫌弃的心理。

但我还是撒谎了。

现在想想,那可能是我对父亲撒的最大的一个谎。

现在父亲老了,自己也将步入中年,我仍是不明白,亲情的下行为何要这般残酷。

难道只是为了后代的繁衍,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孩子不厌其烦地告诉他树上的是麻雀,而对自己的父亲却只是把他当做老糊涂一样斥责为有病吗?

我们一把屎一把尿拉扯自己的孩子是一种幸福,而面对老态龙钟的父母,却会嫌弃那松弛老化的皮肤,那只剩一颗的牙齿,那拉在裤子里的屎……只因一种象征新生,一种注定死去吗?

好像我们都忘了自己也会老去,好像我们不知道自己也会把屎拉到裤子里,不知道自己也会死去。

儿女不知道老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正如父母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在我们成长的时候,我们希望选择自己想要的路,父母为了让我们继承他们未实现的梦,一味以爱的名义为我们安排着他们认为幸福的人生;在父母老去的时候,他们希望跟儿女多一点时间团聚,我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同样以爱的名义固执地塞给他们物质以代替他们渴望的团聚,以为那样我们就是孝顺的子女了。

以爱的名义,原来是如此的冷酷、自私、无情无义。

这是亲情的因果报应吗?

我们还是应当记住,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老去,我们谁都不想被别人以爱的名义剥夺自己应有的幸福。

我不敢去算自己陪伴父母的时间到底还有多少,我怕我算出一个时间,那个时间会让我流泪。

我怕我会得到报应。

我怕我老无所依。

我怕我会像电影里的老葛一样,把屎拉到裤子里自己去擦,那一定比现在流了眼泪自己擦,更加让我悲伤。

离乡背井十年了,这十年里,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大概不到半年,而这半年里真正让他们感到幸福的时间又有多少呢?

更加可怕的是:父母还有几个十年?

我们真应该鼓起勇气算一算,我们能够陪伴父母的时间,到底还有多少。

我们不要再为了一己之私,以爱的名义去伤害孩子和老人的心,剥夺他们的幸福。

我们真应该时刻记住,我们终将老去。

 9 ) 每个老人都是一本书

当我送走外公外婆的那一天,我才明白那是他们给我上的最后一堂课,他们在用最后划的这个”句号”告诉我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命,什么是规律。

我想我会记住”麻雀的故事”,也更明白了理解、平等对于老人有时候比同情和呵护更重要。

所以无需用那么学术观点的去评价这个片子,但凡家里有老人的、但凡经历过与老人分别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因片子触动到一些内心深处的感情,这就够了。

 10 ) 老人ホームを飛びだして

2012年东京国际电影节本来邀请了数部中国影片参赛,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部分作品单方面退出影展,而这部影片便成了独葩。

影片首映之后,观众席罕见地掌声不断,每日jp也用一篇极尽煽情的文章称有这等作品在,中日文化交流绝不会中断。

而且《欽ちゃん&香取慎吾の全日本仮装大賞》在片中的出现以及西城秀树名曲Young Man在老人院中作为体操歌曲播放也令日本观众感到新奇。

以上只是杂谈。

就我个人而言,这部影片观赏性不错,但也仅止于此。

就像每日jp也提到的,这部影片的父子关系交代仓促、从东北去天津取道内蒙不合常理、牧民如此轻易地将老人迎入蒙古包不符合实际。

由于太多这种匆匆交代的剧情、不合逻辑的故事走向以及平淡的高潮和结局,令整部影片给人的感觉更多是:这合理吗?

有些不真实哦。

反而影响了本片实际上想要表达的亲子关系的传达。

《飞越老人院》短评

可惜了主题

4分钟前
  • 推荐

从未想象,一群七八十岁的老人可以上演公路片。老戏骨们尽情飚戏,我也在从头到尾飚泪。支持国产好电影,在此呼吁大家都去电影院贡献一下票房吧。

5分钟前
  • 娜位小姐
  • 力荐

一方面觉得生搬硬套,生硬说教,一方面泪流满面。泪点太低

8分钟前
  • 山妖
  • 较差

老一辈华语电影人的聚会,也算是头一遭,也算是全明星阵容了。另外,多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吧,如果你身份特殊,就更要爱他们。你说呢?

10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张扬聪明。这样一个题材和这么多老演员,口碑一定不会差。可是电影的本源还是电影。从“电影”的层面来说,从张扬这么一个出道N久的第六代代表的角度来说,真的不及格,退步了,绝对的。想念《昨天》,想念《洗澡》,甚至想念《爱情麻辣烫》。张扬,你摸着自己良心说,你真的用心了么?

11分钟前
  • 歌舞伎町女王
  • 较差

主题很好,拍得却很糟糕。这是一部喊口号的电影,从剧作到导演都让人相当失望。片中所有的概念和想法都是由角色喊出来的,大量解释性的对白和抒情让原本该有的感动都变得很廉价。拖沓的情节与脸谱化的人物,还有从头到尾一刻都肯不停的配乐。有《桃姐》珠玉在前,这部实在是……

1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立意好但拍得不好,不好笑也没感动。

13分钟前
  • 豆丁
  • 还行

哎,又受教育了。挺推荐同龄人都来看看的。

18分钟前
  • 风语者木
  • 推荐

稍微渲染有点过。不过还是让我很感动!

23分钟前
  • 缩小存在感
  • 推荐

有一种感动叫做作。张扬基本可以去垃圾片导演行列了。

28分钟前
  • Cheney
  • 较差

老人们的表情让人多么动容

33分钟前
  • 麦麦
  • 还行

人物塑造多,但有些老人性格特点不突出,明显酱油,但总体还不错

34分钟前
  • 片翼之鹫
  • 推荐

....

39分钟前
  • 松子
  • 还行

老人的演员都很好,为什么一到年轻演员那里台词表演都不好了呢,要不是年轻人的表演不给力,就五星了!

40分钟前
  • Golden leaf
  • 推荐

《飞越老人院》看得人心平气和偶尔还一乐。张杨是个好人,这是他的电影一贯追求:善意温情;何况这些和蔼老人、戏骨,可能上银幕的次数会一次次减少。用通俗老套的方式包装太过理想化的故事,也许不被精英人群赏识,但是每天习惯于看通俗电视剧,早晚去参加广场舞的大叔大婶爷爷奶奶们一定会喜欢。

4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老人们的演技叫人叹为观止,不愧是有生活的人。剧本没有刻意煽情,把社会现实问题提到台面上来讲,需要莫大勇气。

44分钟前
  • 街头诗人
  • 推荐

一个个老人头从麻将洞里伸出来我特么就尿了,看不下去看不下去

48分钟前
  • Faner
  • 较差

桃姐+落叶归根+遗愿清单

51分钟前
  • Pirouette
  • 还行

台词也太老套了吧

54分钟前
  • 看不见的城市
  • 较差

老年人公路片

57分钟前
  • Annabel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