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观音》是很久以前看的,绝大部分情节都忘了,依稀记得安心和毛杰在索桥,安心抱着小熊和杨瑞在雨中哭着拥抱的情景。
之前看北京卫视《中国合伙人》的宣传,突然萌生念想再把《玉观音》看一遍。
于是,这几天心情很安静,在寝室一直看,前两个晚上都看到了一两点。
今天终于看完了。
整部电视剧就开头和结尾是现实场景,中间全是杨瑞的回忆,以及回忆中安心的回忆。
这种叙述方式我很喜欢。
我在这里只想说说我对结局的感受。
看到倒数第二集时,安心写信给杨瑞,念到最后“如果有来世,我希望你还能爱我”,“让我再抱抱你吧,让我再亲亲你吧”,眼睛湿润了。
想起他们的种种不幸遭遇,面对不幸和灾难那样的坚定,那样的爱着对方。
杨瑞被入狱后,安心背着孩子出现在北京火车站的时候,我还以为安心决心离开杨瑞,回云南老家,我还以为结局会是杨瑞刑满释放去加拿大后回来找安心的,结果是安心一到家就跪下求父母帮帮她,哭得太令人动容了,让我红了眼眶。
最后一集,杨瑞到了南德公安局,坐在那里等,画面切到了杨瑞的侧面,我还以为安心会出来,结果领导们介绍安心牺牲了,那一刻,我心里很难受,这个结局也太伤人了吧!
后来,她在墓前跪着哭着亲着安心的名字,我也流下了眼泪。
碰到了潘队长,才知道安心还活着,而是因为任务的需要隐姓埋名,生活在一个杨瑞可能一辈子也不知道的地方。
队长把玉观音交给杨瑞,我才明白,安心依然深爱着杨瑞,她希望玉观音能保佑杨瑞幸福平安一辈子,但是她无法和杨瑞见面,因为她有任务,她是一名坚定的女警!
最后杨瑞躺着床上,把玉观音取下,放在枕边,画面定格在玉观音后,整部电视剧结束,而杨瑞和安心没能重逢。
这样的结局方式虽然更合理,更能勾住观众的心,更能让观众发挥想象空间,但我觉得还是有些残忍。
我多么希望他俩最后能见面,能拥抱,能哭泣,再分开后我觉得都好受点。
可能导演以这样的结局为了告诉观众:安心终究会从任务脱离,终究会过着普通人的生活,终究会和杨瑞生活在一起,但这只能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的想象中。
这个电视剧是我少有的几部这么着迷的,而且多年之后重看还如此着迷的,故事太凄美了,女主人公的遭遇太不幸了,但她最后是幸福的,因为有个爱她等她的杨瑞。
看完之后,我在网上听了几遍《比我幸福》,很有感觉,歌词就好像是安心对杨瑞说的话一样。
后来又百度了《玉观音》续集,还真有续集可能的消息,不过我估计,可能性太小了,如果拍续集,安心和杨瑞见面后,肯定还是会重新分开的,因为安心的身份、安心的遭遇、安心的心决定了她会继续坚持缉毒战斗,但是我想,如果真有续集,不管结局如何,喜欢《玉观音》的人一定会满足,会感到安慰,不会再有结局看完后心里的伤感。
最后,我想说,虽然杨瑞和安心在开始前都有复杂的感情经历,但是他们在一起的爱情实在令人动容,虽然是一部电视剧而已。。。
“安心是云南边陲小镇南德的一名缉毒女警,待要与相恋多年的、在外地做记者的男友张铁军结婚时,她遇见帅气阳光的毛杰,与之迅速坠入爱河……安心回归理智与毛杰分手,但她已怀上毛杰的骨肉。
不久安心与铁军结婚。
某次执行任务时,安心和队友一举歼灭了以毛杰父母为首的贩毒集团。
毛杰得知安心的缉毒女警身份,对她展开疯狂的报复,铁军惨死他手。
出于对安心的爱护,老队长潘队为她伪造了身份,安心来到北京,结识杨瑞。
杨瑞原是花花公子,因拒绝一个女孩被对方陷害面临牢狱之灾,幸得安心四处奔走,他才将劫难逃过。
自此他心底认定安心是一辈子的女人,开始展开对她的追求,但安心因为毛杰一事一直躲躲闪闪,其后的故事亦证明毛杰始终如阴魂般不离安心半步。
”海岩貌似很谙熟于雕琢普通人的人性需求,把完美的不食人间烟火——却又触犯了爱的禁忌的安心呈现在一幕幕一场场的演出中,她始终在颤抖,维护自己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却又缺乏特立独行高标逸致的真实自我。
安心其实是个自私的人,在她和毒贩毛杰安通款曲之时她仅将此“艳遇”当做一时的放纵,欺骗并伤害了毛杰强烈焦灼的情感,继续选择做维护伦理的传统小妇人,在缉毒任务中毛杰的父母被判处了死刑。
当她得知毛杰被无罪释放的时候,心有余悸的她内心全是惶恐而非释然;她在毛杰哥哥毛放杀死她的丈夫张铁军的时候,她对于毛杰的仅有的爱意全部沦为憎恨。
于毛杰而言,人性的摧枯拉朽、颠而狂之本身与绝对正义的道德面孔是相互龃龉的。
安心也在成长的路途中自我省察,于是劝杨瑞不要去上告因嫉妒诬陷他的钟宁、钟国庆——一个强大的企业机器,人类道德良心史上的强权形象。
这里似乎暗示着一个信息:和新加坡电视剧《塞外奇侠》的杨云聪反省自己为了“正确的反清立场”杀死情人父亲纳兰秀吉相仿,安心寻求救赎的同时也开始掂量起了人性,关于自己是否应该把毛杰的父母送上绞刑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海岩的功利以及怯懦的倾向,他可以让安心杀死毛杰的父母,但却不敢以笔墨对抗更为强大的商界老狐狸。
海岩在刻画杨瑞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似乎可以冠之以“至情至性”的评价,并且也在故事的前半部分着力刻画其花花公子留恋软玉在怀的风流秉性,杨瑞的确也是为了爱情倾尽了所有,但是海岩对于笔下的男性的缺点是宽容的,在对男性的刻画中海岩维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但他的功力不足以刻画一个完整、丰富、自由的女性形象,甚至让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趋于单薄。
这部剧也体现了很多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失败和不足,体现出任由真如本性宣泄流淌和理智求存之间的矛盾设计。
总的来说我认为海岩总体上还是趋向于欣赏“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传统女性构建,而非划时代意义的人性化新女性,诸如曹禺的蘩漪等。
毛杰就是中国的希斯克厉夫,人当然要服从一些理智的必然律,接受更高意义上必然律的惩罚,但是人的理智倘若始终战胜情感,就不是个人主义文化的知觉者了。
为了普世真理牺牲掉爱的至高无上和纯粹剔透,中国文化的庸常伦理正是在践行摧毁一个人内心一意孤行、义无反顾的勇气。
所以中国难有像日本的《雾之旗》《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这样的作品。
十一年前,以为这是一部传奇,十一年后,发现这其实是一部忏悔录。
十年后再度观影,对它有了新的理解。
也明白了,为什么这部作品叫做玉观音。
予乐拔苦,是它更深一层的意义。
安心,以戴罪之身出现在杨瑞的生命中。
她为自己的不成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毛杰的变故,丈夫的去世,给父母徒增的负担。
她的负罪感和羞愧强迫她去弥补去改变。
这个美丽的姑娘,并不美好。
杨瑞,生活的锦衣玉食的公子哥,被安心的美丽吸引,因安心的经历沦陷。
在他的花花世界中,缺少这样沉重深刻的故事。
安心就像一块石头,深深的砸进了他的心里,他对安心的喜爱,不仅仅是男人对女人的情爱,也是杨瑞这个倔强男孩儿对深刻事物本身的追求。
其二人除了了爱情,还拥有了另一层关系——知音,那是对生命深刻的价值有着同样看法的两个人。
因为这些,他在安心离去之后,依然坚持着思念那个和自己只相处了很短时间的女孩儿。
安心,让他明确了内心深处的价值,他自己所坚持的倔强是正确的。
人的思想一旦有了外界的回应与认可,内心便无所恐惧了。
杨瑞是本作的灵魂。
迷茫——找寻——发现——挣扎——确定并且内心安宁,他完成了蜕变。
——————————————————————————————有很多人觉得安心就是整个悲剧的罪魁祸首,不单害苦了自己也坑死了队友。
我是赞同这一点的,但是理解和分析不应该在这里终结。
电视的倒叙过程,便是本作的灵魂导索。
安心叙述的过程,是她的忏悔的过程。
作者希望我们能够原谅她,接受她的忏悔。
作品向我们展示她的罪过,也向我们展示她的美丽。
虽然,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人能够左右观者的想法。
但作品也有自己的态度:杨瑞原谅了安心。
除了杨瑞,安心在也用自己的方式忏悔,令自己负罪的内心得到安宁,那便是她的儿子,小熊。
在小熊死后,安心面临着再一次的崩溃。
她失去的不仅是自己的至亲骨肉,也是自己对希望的寄托,对铁军一家的忏悔,对父母的愧疚,对毛杰说不清道不明的负罪感,这些都随着小熊的离开重新折磨着她年轻的灵魂。
作为一个观者,我原谅了她,因为她的心是接受这些折磨的。
——————————————————————————————观世音大慈大悲,慈,是予乐,悲,即拔苦。
批判孰对孰错,并非人生来的追求,尽管那会让我们感到畅快,感到充满了力量。
能够宽容,是我从作品中读到的新的意义。
谢谢
有人说这是男孩杨瑞在安心的鼓励下成长为男人的故事,那只是表象。
杨瑞其实只是一个说书人,从他的讲述中,我们得知了一个内心悸动的女孩怎样寻找安放初心之所,成长为女战士的故事。
她本是安心,应该过最平静安定的生活,那是她名字的初心。
可她却厌倦了凡俗,渴望战斗,选择了残酷的职业,就像她不能抵挡毛杰偶然激情的诱惑,忘记了给她稳稳的幸福的铁军才是真爱。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你死我活的斗争就是如此残酷,容不得一丝浪漫的幻想。
战士的职责与毛杰给她的爱恋、铁军和杨瑞给她的安宁,就像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可那时安心还很年轻,也很幼稚,她曾同时拥有过战士的身份和安稳的生活,也曾同时拥有过憨厚的丈夫和浪漫的情人,但这一切都是幻象,是梦境,是第一缕朝阳晒干的露水,是一闪而过的电光。
多少普通人可以忘记初心,付出的只不过是在白首时隐隐懊悔的代价,可在战斗、安定与感情三重旋涡中不停纠缠、分不清哪个才是初心的安心,却付出了父母晚年的安宁和至亲的生命,牺牲了美好的梦想与一生的坦途。
不要争论安心爱谁更多,也不必在意谁爱安心更多,那些热爱毛杰的小女孩们啊,当安心得知毛杰被无罪释放没被执行死刑,心中的愧疚立刻转化成隐隐的不安时,不正证明了她因留恋而对毛杰产生的所有同情与自责的虚伪吗?
而那个你们给予了最大同情的毛杰,无论对国家还是对爱人,难道不是恶贯满盈?!
在铁军死前,安心曾振振有词地大谈特谈感情与人性,以证明潘队长无情;在小熊被劫持前,她再一次热切表达着对普通生活的诉求,还是为了证明潘队长像法海一样不懂爱,但每一次现实立刻就以最残酷的方式回击了她幼稚的动摇:什么人性与感情,在切身利益面前,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那都是虚伪和虚幻的;战士的制服可以随时脱去,但战士的身份又岂是想忘就能忘、说变就能变的?!
多少人对毛杰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爱情而长吁短叹,多少人正平静安享铁军杨瑞那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安心就曾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不能理解老潘的坚守,而幼稚地视之为无情,却不知正是这些无情的战士们守护了饮食男女的生活,让更多人有机会去轰轰烈烈地爱。
没有这些战士们,一切平静与欢愉都将如那场危机四伏的泼水节,成为灾难前最后的狂欢。
而这些战士们太无情啊,连自己都可以牺牲,只为众生予乐拔苦!
因为一颗不安分的心,安心不是一个好警察,不是一个好妻子,不是一个好母亲,甚至不是一个好情人。
但即使是这样,她的骨子里依然是个好女人,因为在一切磨难之后,她终于寻找到安放内心之所,放弃来之不易的稳稳的幸福,回归战斗中去了。
她终于可以安心了。
这一次,她不是为胸中“铁马冰河入梦来”那样豪气的冲动,而是为了她死去的爱人和孩子,就像老潘为了自己死于毒品的父亲一般,坚定地看清了初心,重拾了信念,选择了战斗!
我相信,安心一定去做打入敌人内部的情报工作了,当她听到同事们说情报工作的短缺与重要、并再一次听到老潘战友的故事时的表情就有所预示。
有人指责她对杨瑞太残酷,然而有的人就是这样,可以一时忘记初心,却无法永远欺骗自己的内心。
杨瑞放弃贝贝,不也是这样吗?
这一次,安心终于可以安定下她那颗无处安放的心,于是她不再彷徨于特殊的工作与普通的生活间,不再纠结于那些幼稚肤浅的、叫做感情与人性的小儿女私情,不再游移于或贤惠或魅惑或花木兰式的不同角色之中,她终于可以像老潘一样过得坦坦荡荡、行得踏踏实实,用战士的利剑与隐忍,像一尊高贵慈悲的玉观音那样,为众生予乐拔苦。
P.S. 铁军毫不犹豫打开门的那一瞬间,证明了他的善良,也证明了他从内心接受了安心和孩子,否则完全可以继续置气将他们关在门外。
这一点,铁军比他做了一辈子妇女工作的母亲强,虽然铁军确实因安心的失足而死,他母亲的痛苦可想而知,不让安心参加告别仪式已是极限,连玉观音都不许铁军带走,就太过分了。
铁军母亲彻底和安心决裂、不让安心参加告别仪式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一枚玉观音,寄托了安心对铁军的哀思,就让铁军带走吧。
毕竟夫妻一场,婆婆对儿媳再多的怨恨,也不能把过往他们夫妻深情一笔勾销。
给安心对铁军的思念留一点点安慰,不好吗。。。。。。
可是话说回来,那枚玉观音,其实是海岩不让铁军带走的,毕竟谁戴上玉观音,谁就成为安心感情的归宿。
在作者的设定中,铁军只是安心感情生命中的过客,安心临走时给杨瑞留下的信也说她爱他胜过爱铁军,第一次见面就喜欢他了。
很多人都讨论玉观音究竟代表什么,我想每个人的理解都有道理。
在我看来,决定隐姓埋名重回缉毒一线的安心具备了观音拔苦予乐的品格,那尊玉观音便成了她自己的化身,陪在杨瑞身边。
而铁军走的时候,她的内心还在游移,还不配请玉观音替自己来陪伴他。
她的游移带来了灾难,而灾难又使她成长。
杨瑞,我走了,我不再回来了,你别找我,你找不到我。
你给我的这个家,我真的很喜欢,今天,我最后一次给你收拾这个家,擦每一样东西,我都忍不住要流泪。
你也许不知道我有多么爱你,我爱你胜过爱铁军,从我见你的第一面起,我就喜欢你了,后来你对我那么好,我真受不了。
我本来一直幻想能和你这样过一辈子的,但是杨瑞,我必须离开你,我不能在我的丈夫死了之后,儿子又死了之后,再去谈情说爱。
我不忍心抛下他们,自己去过幸福的生活,我没法安慰他们,我没法和他们挥挥手说再见,我没法转过身再不看他们。
他们曾经是我的亲人,他们为我而死,我每天都觉得他们在看着我,看着我。
我觉得我应该为他们负责,为他们做些事,甚至,为他们去死。
我知道,我这样离开你,是伤害了你,所以我开始还是从云南跟你回了北京。
我一直想忘掉过去,可是我没能成功。
我命中注定不能有爱情,不能有家。
杨瑞,你快点忘了我吧,越快越好。
如果我们都有来世,说不定还会见面,那就等到来世,那时候但愿你和现在一样好,和现在一样爱我。
让我再抱抱你吧,再亲亲你吧,我心中最完美的杨瑞。
对,我应该走,我应该背井离乡,走得越远越好。
是安心逼我走的,是她对我们的爱采取了不负责任的态度,她想要摆脱痛苦,所以她离开了我们的家。
我也一样,我必须远远地离开这个家,我也要摆脱痛苦,我想要忘掉这一切,我要得到新生活。
安心,你和这世界上任何女孩都不一样,你能让我难以把你忘了,所以我必须走,我要走得远远的,去一个绝对陌生的地方,好忘掉你,就像你忘掉我一样。
我本来想把这一生都给你的,安心,我本来想让你一辈子都过幸福的生活,安心,但你不要。
我至今都不敢相信我们竟然这么快就分道扬镳,从此再无关系,各自去过截然不同的生活。
也许只有到了明天,飞机载着我离开地面的那一刻,我才会去相信这是真的,这一切都是真的。
等到我们都老了,你还会想起这里吗,还会想起到小屋子来看看吗。
如果真有那一天的话,我还会像以前那样吻你的,不管你有多老。
如果那时你还想在这间简陋的小屋里重新开始咱们的生活,我会同意的,不管那时我在哪里,是贫穷还是富有,有无家室和儿孙,我都会来的。
我会告诉我的家室和儿孙,我年轻时曾有一场刻骨铭心的爱,这场爱,我不能忘记,我想作为这一生善待他们的补偿,他们会放我来的。
安心,我们还会见面吗?
不写了,我哭了,我不想再为你哭了。
第一次看玉观音,我还在一个懵懵懂懂不知人世为何物的年纪,最近,随着新版玉观音的翻拍,又引发了我怀旧的兴趣。
观音,本身就是一个消弭灾难的象征,然而也正因如此,观音自身却见证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
安心如同观音,但她却不是一个圣母的形象,她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因情感上的失足造就了一生挥之不去的伤痛。
很多人说安心就是一个狐狸精,毛杰因她而恨,铁军因她而死,杨瑞因她而长久的等待。
但安心却是这样的让人不可抗拒,她善良,纯净,没有心机,就如同她的家乡一样,原始,奔放而美丽。
她单纯得不懂得拒绝,爱上以后也不故作矜持。
她陪伴杨瑞共度了一段困窘的岁月,虽然生活很苦,但是看她每天早早起床洗手作羹汤,或许这是每个男人心中的一种期许,一种对妻子这一身份的向往。
玉观音是一部感情冲突强烈的作品,也是一部真正用心的作品。
很多很多的画面,尽管已时隔近十年,仍深深留在我的印象中。
小熊生病,杨瑞回家借钱跟父亲大吵一架,他愤怒的冲出家门奔进雨里,安心抱着小熊举着伞追在他后面,杨瑞转身紧紧抱住她,说他们会过得比谁都好,所有的眼泪都揉进雨里,所有的伤痛都一起吞下肚去。
安心与毛杰在茶馆见面,毛杰几乎疯狂的朝安心开枪,那么多的怨恨,那么多的愤怒,却也不能改变他曾经对她那么多的依恋,不能减轻他错杀自己儿子的悔恨。
孙俪,佟大为,何润东,那一年他们都还年轻,他们都还籍籍无名,但他们的认真刻画,让我今天想起安心,依然是那个纯净,简单,美丽的并不招摇的孙俪,依然是她当年青涩的样子。
演员的用心感动了他们自己,所以才能感动观众。
除了演员,音乐,摄像,导演,剧本都堪称一流。
画面始终带着电影胶片式的沧桑感,以倒叙的手法将一个颇有些悬念的故事不疾不徐的娓娓道来。
演员们没有惊艳的服装,甚至安心经常是素面朝天,但也正因如此,才显得情节和人物如此的接地气,杨瑞和安心携手走过的胡同,好像就是我们经常走过的那一条。
故事的结局是开放式的,却也不乏希望。
安心又回到了她出生入死的岗位上,但是在那里,她真的能够让自己安心。
杨瑞成熟了,不再是那个依赖别人的花花少年。
他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所爱的女人,也有足够的勇气抗拒内心的寂寞了。
伤我的,痛我的,似乎都已过去,我要的,我求的,幸福已不再遥远。
这才叫电视剧。
每个人物都有其内涵,没有人是完美的,想看完美人设的虚幻的请去看无脑傻白甜剧,这种内容充实且真实的剧不适合你。
说女主渣男主渣什么的,是不是韩剧看多了?
你生活中身边难道没有那种处着对象再勾搭其他人的男女吗?
我表示我身边有很多很多,诸如安心和杨瑞,我觉得很平常。
这也是给我们的警示,做人不要三心两意,会有无尽的痛苦。
人性的复杂其实自己多体会下就知道了,没有谁是单纯的,你们自己扪心自问吧。
叽叽歪歪的看个剧,还老说三观什么的,真心觉得肤浅至极,非得整天演五好四有青年和纯洁白莲花谈恋爱才不辜负你们。
何况这部电视剧你是脑子有泡啊看不懂,人家都讲了说这种是错误的,这样的三观是不对的,一再强调,你是眼睛不行了还是故意闭眼黑啊????
最后,看完剧感触很深,生活真的特别多无奈。
b站某人评论 觉得说的实在不要太对了
早期印象:初中时期听说的这部电视剧,口碑不错,印象中属于实力派。
电视剧的进入:实在是冗长而且混乱。
从开头设定的时间点来说,似乎是整个剧的大部分都属于回忆部分,而回忆中的人物又有时候处于二阶回忆状态,没有明显的分片提示,实在是有点乱。
人物安心——一个没有自我的女主:这个角色自打出场之后,越看越讨厌。
前几集她给人的印象是特别没见过世面,一套老旧思想。
但看到后面回忆部分就会发现,安心明明是个思想比较自由开放的人。
这种矛盾让人觉得这个女的太假了。
大约第十集的时候,我就看不下去了。
安心这个人太可疑,一方面她一再地对拮据地生活假装乐观(太明显的不快乐却强颜欢笑),另一方面她轻易就在已经订婚的时候出轨(以孤身一人的寂寞为由,之后用自己的自责和愧疚转移注意力,却从不谈跟张铁军敞开心扉),以及她脱口而出的一些欺骗别人的话(对毛杰对杨瑞都声称自己是教师,还编出……而当她说出真实身份的时候,仅仅她自己感到轻松,完全无视别人感到被欺骗),让我感觉她是个缺乏自尊心的女孩。
还有一点让我汗颜的是,这个女孩对爱情的认识太过肤浅,态度太过冷漠。
按道理说,当时的青年男女在一起都是很慎重的,而同学时期在一起的couple毕业后分配的地方不同,一个人放弃工作而伴随另一个人是很正常的“为感情付出”。
而她执意去偏远地区工作说明她不愿意付出。
从头到尾,我几乎没有看到她为她与张铁军的感情有何付出。
只知道她很卖力地照顾病危的老张,然后被张铁军和他妈看中了,挑选为未来儿媳的人选。
我不知道她为他们的感情做了什么。
我想也正是她没有为感情付出过什么,所以她轻易地出轨。
而她对待第二段感情的态度更是肤浅和冷漠超过常人。
两个年轻人在一起玩,一直到发生关系,她不承认自己爱毛杰(但居然可以和他发生关系),毛杰的感情热烈而冲动,他信誓旦旦地说为了让安心幸福他愿意去贩毒。
毛杰是愿意付出的,而安心压根儿没把这当回事。
她心里只想着,只要保存住张铁军对她的宠,她就能幸福,至于毛杰怎么样她压根没当成和自己有关的事情。
在第二段感情里她同样没有任何付出。
在对待杨瑞的时候,尤其让我感到厌恶。
她的消极冷对,本来已经让杨瑞心灰意冷。
一次偶然性的事件导致杨瑞帮了她一个大忙,由此她请他吃饭。
而后情急之下打伤了他,又去他家照顾他。
然后这个女人对杨瑞的态度就开始暧昧不明。
她让杨瑞见识了她的跆拳道、会开车、会持家、会照顾人等“十八般武艺”之后,无疑开始在情感上变得积极起来。
各位看官,在这个时候,您还能将她和之前那个单纯的、弱不经风的小女孩联系起来吗?
既然她是如此的强悍,她为何要表现出那样的一副单纯土气的样子呢?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意识到悲剧要在杨瑞身上发生了。
他将严重地偏离他原本的轨道,被安心一步一步地套牢。
后话就不说了,当我看到杨瑞迷茫着听钟国庆的摆布跟钟宁定了婚期,尔后安心主动给他名片,欢迎他去找她的时候,——安心绝不是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只希望平平淡淡地过日子。
她从未放弃自己的欲望。
好在这一次,她认真地对待了一回,在杨瑞入狱的时候,她不惜一切地求她父母救他。
单从对爱情的态度上来说,我第一次对她有了一点认同。
结果她还是不负责任地走了。
看完整部电视剧,我觉得安心这个人只能这么形容:隐藏在其他幌子之下的令人发指的自私。
也可以这么说,这个角色的存在,并没有其内在的生命,她的存在形式是依靠他人的需要而出现。
(张校长病危需要照顾,张铁军需要漂亮贤惠的女朋友,南德禁毒需要力量,毛杰受伤需要陪同,诱捕行动需要女主角,公安干警需要向组织汇报……一直到杨瑞泡妞需要“纯”)这个角色努力地解读和适应着一切的需要,而无暇去解读和认识她自己的需要,从而更不知道自己要为自己做什么,比如为感情付出,做她自己想做的事。
在通常情况下,她不了解自己也不关注自己,一副无私无害的面孔。
而在紧急的情况下,她就只有自己而无暇别人了。
在安心这个人的人格设置中,自我与他者几乎是对立而存在的。
这就是她人格最大的不完整之处。
总起来说,这部剧对主角这个女性角色的塑造让我相当不满意。
她生命处处都是符号和制度,仅有的生机(和毛杰)被她自己无情扼杀。
张铁军、毛杰、杨瑞——三个标准好男人:张铁军是一个有才华的记者,爱上了安心的美丽和贤惠。
除去有点点爱吃醋,对美貌的妻子不放心,认为安心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对安心的事业心能包容。
张铁军这个角色的描写力度非常轻,他几乎是非常普通的好男人,家庭出身好,事业能力强,懂人情往来,爱妻子,顾家,负责任。
一个几乎没有缺点的男人。
毛杰是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他率性,重情、为爱不惜一切。
他唯一的缺点是性格偏执,几近变态。
——他有强烈的爱和恨。
杨瑞,在感情经历中成长和摸索的男人。
他外表很滑,内心却很真。
从认识安心起,他从一般的泡妞逐渐演变为不断地为爱付出真心,他放弃了自己已经稳操在手的事业和婚姻,并与钟氏兄妹结仇,险受牢狱之灾。
这三个男人,在对待爱情上,要么就是非常的宽容,宁可自己吃苦也要顺着妻子,要么就是肯付出,牺牲一切也要给心爱的人幸福。
全是好男人啊。
至此,海岩这部剧,三个性格迥异的男人,没头没脑地爱着一个没有自我的女人,却已经成为了一部男人的赞美诗。
17年后重温《玉观音》,重新走进这几个人物里,发现一部好的影视作品能够发人深省即使17年过去了依然魅力依旧。
那个时候没有上仙,没有玛丽苏,没有脑残的编剧,那个时候的台词居然至今都不过时,不论是在里面讨论的职场、生意经、生活的道理还是情感表达。
看过《玉观音》的人,恐怕都有一些忘不掉的镜头,比如泼水节突然出现毛杰那一幕的惊悚,在旅馆里洗澡遭遇毛放复仇的害怕,杨瑞和安心在缠绵时突然醒了的小熊,在北京杨瑞追求安心时候的心动。
这部剧影响了许多人,年轻时看的是爱情,看她和三个男人的爱恨纠缠,羡慕于毛杰的刺激杨瑞的多情厌烦铁军的乏味;人到中年看的是人性,一个天生极具诱惑力的女人的悲苦人生,一个偏激冲动又不乏纯情孝顺的毒贩,一个游手好闲花花公子样子的巨婴的成长蜕变,一个四平八稳像极了生活中普通男人模样的张铁军,一个有着崇高理想稳重成熟的老潘,一个专横跋扈又维护爱人的钟宁,一个单纯富裕不谙世事的贝贝。
17年过去了,现在流行什么呢?
电视剧变成了抠图剧,电影变成了爆米花,看完了啥都不剩下了;漂亮的女孩子要学会利用性别优势,恃靓行凶,搞整形,实现阶级跨越?
男生呢学习PUA,套路白富美少奋斗几十年成为人生赢家?
还会有杨瑞,还会有安心,还会有老潘么?
都变成了老刘,迪厅里的漂亮女孩子们,生活中的你我他,那么焦虑,那么匆忙,那么渴望成功,那么想走捷径,那么计较得失。
突然觉得可笑不?
17年过去了,好多人变这样了,似乎变糟糕了。
17年后重温看到的弹幕也让人发笑,有骂荡妇的,有要追随毛杰的,有让安心不得好死的。
基本的三观去哪儿了?
那些《玉观音》试图传达的事:1、爱有许多种,终生皆苦希望爱是归途——毛杰那样的占有,铁军那样的踏实,杨瑞那样的包容,老潘那样的维护,父母的无私支持,钟宁的爱屋及乌,贝贝的单纯信任,还有安心那样——劈腿暧昧犯过错,补偿过爱人,胆小怕事的拒绝过,为了孩子拼命维护过,为了捞杨瑞倾家荡产过,最后,付出了大于错误本身的代价,把对爱的理解从儿女私情变成了保家卫国,她是整部《玉观音》里最伟大的角色,因为这部电视剧就是她从一个普通人修炼成一名战士的回忆录啊!
(那些开弹幕乱喷的脑残玛丽苏剧看多了,都接受不了英雄也是凡人蜕变了的道理了还是怎么的);2、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年轻时总是太冲动太自以为是,能量太大却头脑简单,有些错误犯了,就是一辈子。
安心的一段边界不清的出轨,激起了一个偏激冲动的男人的犯罪,让一对本该平安生活的普通母子阴阳两隔,让一个无辜的孩子从此停留在了3岁的记忆里;杨瑞的恃靓行凶、不负责任又曾伤害了多少女孩的心,让她们也许从此改变了自己对爱情的认识,变得患得患失没有安全感;老刘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差一点让杨瑞带着受贿的污点过一辈子;钟宁这样的嚣张跋扈又私底下让多少员工怨声载道从此家庭不宁呢?
犯了错,遇到了事就得扛下来,安心就是踏踏实实自食其力去抚养儿子,杨瑞就是得从此真心实意得去爱父亲、爱工作、爱将来的妻子,毛杰是毒贩罪无可赦,钟宁一定得改掉她跋扈的性子,贝贝就是得从失恋中走出来多接受点生活的打磨。
这是17年后才悟出来的道理,前半夜想的是自己,后半夜得考虑考虑别人;3、珍惜平凡珍惜踏实——故事好听,日子却不好过,珍惜那种踏实朴实的日子,这是一种幸运。
17年前,《玉观音》启蒙了许多的爱情观、人生观,追求刺激的爱情和人生,可是呢,只追求刺激去了,却没有看到刺激背后的价值,对他人的价值对自己的价值,爱情并不是非要追求刻骨铭心而去故意挑选HARD模式,而是在相互扶持中不离不弃遇事一起扛,事业不是非要经历破产监狱和东山再起,而是诚实守信,勇敢战斗。
最终,《玉观音》还是在17年后再次守护了一颗浮躁社会里的心。
感谢。
记得还是大一的时候零零碎碎的看了玉观音,对安心就情不自禁.这也许和杨瑞的处女情结类似.的确每个男人都会有最原始的冲动.慢慢的看到中间了,感觉杨瑞也像个男人了,也不在吃软饭了,腰板挺直了,开始和安心好好的生活.海岩就是那么的神奇和梦幻,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你设一下套,杨瑞住监狱了,过程我就不说了,但是我要说是安心做了什么呢?用家里所有的钱,包括她父母的,把杨瑞救出来,因为她明白这男人值得她去爱,这个男人也会给予爱最真挚的爱.爱就是这么简单.等杨瑞出来了,感觉应该是很快乐,不知道海岩为什么要设计去云南结婚,悲剧总是这样发生的.这会想到了毛杰,一个曾经深爱安心的人,一个酷酷的样子的帅哥,他是真的爱安心,那种发自内心的爱,虽然不真诚,虽然彼此利用了对方,但是我相信安心是爱毛杰的,因为这是她生命中的第一男人.铁军,我感觉和安心倒向一种依靠,安心累了,可以依偎在这个老男人身边,只是喘口气,歇会.而他呢,对爱的偏见,尽然如此之深,也许这是小男人.杨瑞,最后在安心身边的男人,爱安心的现在,也爱安心的过去,一路走来,对安心那片痴心,令人赞叹,也许男人只有真正成熟之后,才会去努力的真爱一个女人.安心身边的三个男人,就杨瑞活了下来,活的那么体面,但并不严顺.安心的玉观音,最后留给了杨瑞,那是什么?希望,还是?还记得安心的那封信吗?我不能在失去我的男人,我的孩子之后还能和你在一起,我不能,杨瑞,我是爱你的,我的心在颤.听听音乐吧,陈晓东的比我幸福.也许这个才是海岩真要给我们留在我们心底的东西.不过还想谈一下钟宁,一个爱杨瑞爱疯了的女人,报复,狠毒.爱一个人真的要发狂吗?值得探讨.最后让我响起这个令我一生难忘的曲调.比我幸福.望着广场的时钟你还在我的怀里躲风不习惯言不由衷沉默如何能让你都懂此刻与你相拥也算有始有终祝福有许多种心痛却尽在不言中请你一定要比我幸福才不枉费我狼狈退出再痛也不说苦爱不用抱歉来弭补至少我能成全你的追逐请记得你要比我幸福才值得我对自己残酷我默默的倒数最后再把你看清楚看你眼里的我好馍糊慢慢被放逐望着广场的时钟你还在我的怀里躲风不习惯言不由衷沉默如何能让你都懂此刻与你相拥也算有始有终祝福有许多种心痛却尽在不言中请你一定要比我幸福才不枉费我狼狈退出再痛也不说苦爱不用抱歉来弭补至少我能成全你的追逐请记得你要比我幸福才值得我对自己残酷我默默的倒数最后再把你看清楚看你眼里的我好馍糊慢慢被放逐放心去追逐你的幸福别管我愿不愿孤不孤独都别在乎!请你一定要比我幸福才不枉费我狼狈退出再痛也不说苦爱不用抱歉来弭补至少我能成全你的追逐请记得你要比我幸福才值得我对自己残酷我默默的倒数最后再把你看清楚看你眼里的我好馍糊慢慢被放逐放心去追逐你的幸福别管我愿不愿孤不孤独都别在乎!曾经有个女孩送我玉观音,让我带满三年,我却没有坚持,因为我知道那个玉观音象征着离别,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对那个女生说:我爱你,此时此刻,我还是爱你的.不过也许将来我再也不会再爱你了.因为我已经明白了玉观音.
现代中国的悲惨人生,结局安心应该是退役回家了吧?悲剧的起源是一次交友不慎:神经质的毛杰。毛杰的悲剧源于自身的性格缺陷,而铁军的悲剧更主要的是社会家庭的因素:生孩子是为了传宗接代,所以儿子必须是亲生的才能抚养。与杨瑞本来可以贫困但幸福的生活,可是结婚证明要到户口所在地开证明,这又是制度导致后来的悲剧发生。安心最后选择离开杨瑞可以说很残酷,但也在情理之中,丧夫丧子的她感到内疚,无法开始新的感情生活。杨瑞的苦等应该会有好的结局,他们再重新开始生活
电视上看的
没意思
这么好的剧居然只有7.7?看看现在的七分剧都是什么水平。我觉得对比一下这部就是满分
海岩的都市情感剧,在角色感情刻画方面是很细腻的,而一些貌似冗长,不断堆叠的对白和镜头的加入,让电视剧的真实感增加不少,有比较强的代入感。还有很多特别的意象,比如离别的车站、冰冷的铁轨、逼仄的巷口、繁华的街道……这种种再加上带有自我毁灭的悲剧爱情,让我看后很难忘。
一般,没有小说吸引人
对安心有种情不自禁的喜欢,从儿时的纯真干净,到长大的成熟勇敢,演的很真实,拍的很写实,喜欢这种融入现实的电影。
真的。看完了海岩的三部曲。可以说每一部表面都是男男女女纠葛,结果都是男性以某种形式解脱(入狱,死去),女的就得背着枷锁生不如死活着,看起来是胜了,即使是胜利也只能是一种惨胜。特别说说这部,写男主捂死自己和女主的孩子……
别管剧情是不是狗血,那会儿的电视剧,主角可以是有欲望、有缺点、有血有肉的人。孙俪颜巅时期,演技有灵气。
没看完 还是好看
看了一半。。。
虐人啊
啥
当时的孙俪(现在还比较顺眼哪里好看那 造型土 大饼脸 主角不好看就没什么兴趣
这里面演的最好就是海清了 霸道 任性 不讲道理都那么自然的流露
3.5
剧情狗血、三观不正、人渣集合,但是,浪漫、唯美、清纯,孙俪饰演的安心像有魔力般令人着迷
多年后再看,三观让我崩溃了……差差差
长大点后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虐得目不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