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评论“要是美国的电影都成真的话,,,超级飓风,,海啸,,陨石,,外星人入侵,,,病毒,,,哥斯拉,,,,,,,美国都已经灭绝了几十次了,,这次要换换口味了,,日本也开始自我毁灭艺术,,,,,”这样的话,也许是他不怎么看日本动画片的缘故吧。
日本的自我毁灭情节由来已久,而且是彻底的复原到亚当和夏娃时代,日本是战后重建国家,比很多现代发达国家更懂得什么叫从废墟上探索人类意识(当然这个过程和中国战后走的是不同的路,到底大家的基础不一样),所以日本比美国更会表现全人类灭亡后的地球,更多的渲染绝望,是我们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个死必是绝死。
相对美国,基本都会在解决上留下很大的余地,地球上至少也会剩下20%以上的人口存活,这种情节的区别是明显的对人类认识的不同。
不过的确,美国在灾难电影很强,而日本更倾向于在动画作品中表现这种灭绝情绪,而且技法娴熟,游刃有余,情节分支也五花八门,比美国的剧情丰富许多,在电影方面,日本好像就保守许多了,到底亚洲人普遍还是不喜欢看到祖国灭亡这种情节的。
中国有直面过这种主题吗,没有吧,我们只要埋头搞建设,艺术家们还没时间瞎想吧。
周末闲来无聊看的。
尽管海报做得不炫,故事也俗套,不过看得也是津津乐道的。
对日本人的闷骚与科技的前瞻性都有所领教。
再次把人类都感染了病毒变成机械,然后由一对美国夫妻去拯救世界,别说,内容还挺全套:未完成的爱情,美国式飚车,冷峻绝美的女领袖,日本人卑微好强的小心理,一个都不差。
片末,旧情人牺牲,日本民族完全灭绝,美国人拯救了世界,英雄凯旋。
这结尾真有意思,不是觉得日本电影人能多宽容,而是深感他们的危机感是多么强烈,这点确实值得学习,目光短浅总不是件好事儿。
喜欢女主角反复强调的那句:我讨厌机器。
高歌猛赞科技发展的时代,说句这话真让人解气。
人们对科技发展带来的灾难忧心忡忡,却孜孜不倦去追求,这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真可歌可泣。
话说若是真不要进步了,估计大多数人就该失业了。
这其中不乏包括自己。
算了,养家糊口永远比愤世嫉俗重要。
真正舒服的时候是回归幽静的大自然。
可日本科幻CG类,从未让人有舒服的感觉,机器、人、生化武器,冷冷的打来打去。
帅哥美女都是战争机器。
只是消遣吧,因为我喜欢看热闹。
让人能想起自然的好电影就是苍之茧,简短深奥得像颗针,估计能让那些沉沦无休止的麻木生活,远离美好时光的人们哭泣。
以上两段跑题。
但对这个电影,也确实没啥再想说的。
喜欢科幻,喜欢动画的人,没事儿了看看,还是很不错滴。
画面好也罢,剧情差也好,一条KB的洪蛇还真是让我觉得新鲜.金属可以引来金属洪蛇.悲伤就会招来悲伤洪蛇.洪蛇是一种很KB的东西,它有狗一样的嗅觉,到处嗅它的名字.哪怕翻山越岭,上天入地,也会寻着味道,以正弦波的方式甩到面前.所以我们不能有金属物,不能有悲伤,不能有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东西.有,也要把它藏的好好的,千万不能被洪蛇嗅到.否者,那条可以在地球表面及里面自由正弦前进的洪蛇,就会旋转着把你吃掉.然后和成百上千,金属又或者是痛苦的人们转在一起.接着,去嗅新的受害者.我想做一条KB的洪蛇,把我喜欢的人统统嗅到.然后,让我们在一起快乐的翻山越岭,上天入地,以正弦波的方式前进.忽的又想起白川.那个桌子上摆满同样长度削尖了铅笔的程序员,和那天夜里,他走进的seven eleven.如果白川是一条洪蛇,将会是最KB的一条洪蛇.最最KB的一条.
我相信不会有太多的人看过这部电影,或是因为“动画”这个标签,或是因为“日本”这个标签。
虽然我不算喜欢日本,但是也打小儿就没有抵触的意思,家里最爱的电器全是日货,爱看日本动画,偶尔听听日本歌曲,再来就是游戏机——一水的日本货,包括现在上班路上必备的小P。
有点走远,因为有很多人有盲目的爱国主义精神(我身边就有),一天到晚把日本骂来骂去,烦死了,而且号称绝对不和日本的东西沾上边……我倒!
想想会错过多少好的东西啊!
就如本片,以我个人的观点,不看或者是还没有看过是很可惜的,首先从画面上,虽说是现在流行的卡通渲染的风格,但是丝毫不会让你觉得假到哪去,衣服的飘动,人物的表情,机器的金属感,还有壮观的“洪蛇”,无一不刺激着观众的眼球。
其次是音乐音效,虽然算不上超一流,但是日本在乐器上的造诣也早就从他们发达的动画水平上领略到了,这部电影依然保证了较高的水准,如果说开篇的歌曲风格不喜欢,没关系,那么结尾的就应该能习惯了,不过本人最喜欢的还是中间的插曲,虽然没有人演唱,但是在不同的情节下却发挥了不可小看的作用,尤其是快到最后反抗组织突入大和重钢时的音乐,很激情,和画面情节配合的很好。
最后当然是剧情啦,其实以前的《苹果核战记》就和本片一样,有画面,也有不错的故事情节,至少比起同样靠CG技术的《贝奥武甫》要强了不知多少。
故事发生在2077年,那时的日本处于各项领先的时代,无论是机器、电器还是武器,都很牛(我们就在这里打个哈欠,当作没看见),但是呢,日本政府实际上什么用也没有,全被巨头公司“大和重钢”所垄断,并实行了长达10年的锁国政策,即日本在这10年间没有一个人出入过日本境内,上空笼罩着电磁云,即使雷达也无法侦测(让我想起了红警中的高科),船只都需要经过N多红外线的侦测才可以入境,很强很可怕。
镜头来到美国洛杉矶,有个组织叫做:“SWORD”,他们发现日本最近貌似有些行动,已经锁国十年的日本如今是一种什么面貌,没有人知道,是进步?
是落后?
也没有人知道。
但是通过一次追捕行动猜测到了日本已经采用了一种高级的技术,即将机器与人组合,美其名曰——进化。
“SWORD”派出一队秘密小组潜入日本,打算搞清楚他们在搞什么鬼。
(很符合美国的风格)女主角的名字叫维克希尔(VEXILLE),在法语中是军旗的意思,据说是导演根据圣女贞德高举旗帜的形象为主人公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很有意思,本片的片名也由此得来。
介绍的只是个电影的开头,后面想看的就自己去看吧,反正画面和音乐确实很赞!
但是标题为什么要叫“在画面中反思”呢?
并不是我要反思,而是导演们,日本人们,他们在反思,总归来说和《终结者外传》有异曲同工之处,一个拥有思维大脑却身体脆弱乃至死亡的人总是希望自己的思想可以延续下去,希望不死(秦始皇那会就在想这个),但是上帝只给了我们平凡的血肉之躯,要想不死,就只能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终》不同,日本人采用的是更加高级的金属生物技术,但是说来说去还是将有生命的人类变成一个冷冰冰的机器,只不过拥有自主思维罢了。
不幸的是“大和重钢”不但实现了这个技术,并且让整个日本的公民都“享受”了这种待遇,并且在本国试验体不够的情况下打算将触手伸向美国,很疯狂的想法,但是谁又能肯定这种事情就永远不会发生呢?
最可笑的是当所有人都被蒙在鼓里成为试验体的同时,作为疯狂人士的开发部长,自己却没有注射药剂,成为日本境内唯一一个正常人,当自己最得力的助手知道这个事实后,很自然的要解决掉这个疯狂的科学家,将世人蒙在鼓里,大言不惭的讲着永生,自己却不以身作则——我想这也是科学家比较讨人厌的一方面吧。
当然,如果说本片的卖点,当然还是日本人引以为傲的动画水平,无论情节、配乐、画面乃至声优,可以说是一部非常不错的作品,其中后半段突入“大和重钢”的那段十分出彩,壮观的洪蛇群还有高速的改装飞车,加以激情的背景音乐……一切都是那么享受。
本片的阵容也是不错,著名的《苹果核战记》与本片同属一个导演,也难怪风格很像,声优的阵容也是十分强大,不仅有演艺界的明星助阵,更有朴璐美(《钢之炼金术师》中的爱德华,《死神》中的十番队长冬狮郎,《大剑》中的特雷萨)这样的高手参与配音(貌似朴璐美配男性小孩的声音有一套),值得一听。
总体说来还是很刺激的。
画面感觉还是2D和3D之间的产物,和老美的3D还是有一定差别,当然也有可能是日本人自己研究的3D效果。
还是不太习惯面部曝光过度的效果,缺乏立体感。
逆向思维的话会推出很多电影的不足,但是如果只是简单的去观赏,情节还是很吸引人的。
面无表情的看完整部影片,心里却激荡异常。
至于内涵,是单纯的商业电影还是带有所谓危机意思的反思电影,普通的观众大概只有猜测的份了。
真正的意图大概只有编剧和导演知道吧,不过取得了预想中的成功,也算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一口气把《2077日本锁国》看了下来,颇有重新再看一遍的愿望。
画面很精美,节奏很到位,音乐很好听,总的来说,应该称得上是佳作。
这部动画片很好,不过,故事真的很俗套。
不超过一百个字就可以描述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一位科学狂人主导着这个地方,他将自己的人民改造成生物机器人。
大多数人在改造过程中失去生命,并且科学狂人还将目标瞄向了其他国家。
为了拯救人类,英雄们消灭了科学狂人。
很俗的剧情,不是么?
这是科学狂人类科幻作品的典型套路,又被制作方按照“勇者斗魔王”的传统模式演绎出来。
在《2077日本锁国》的末尾,当大反派死掉后,他苦心经营的壁垒式巢穴迅速崩坏,然后沉入海底。
我不知道有多少电影、游戏、以及动画片出现过这种桥段:魔王死掉了,他的城堡轰然倒塌,英雄在晚霞的映衬下走向远方……用的次数太多之后,这种表现手法未免让人忍俊不禁。
但是这部动画片确实很好。
就像蛋炒饭,就像炒土豆,很多人都会做,但每个人做出来的味道都是不一样的。
我并不需要详细的说明《2077日本锁国》的剧情,但也许有必要介绍一下这部科幻动画片的结局:在即将给全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的时刻,少数残存的日本人用自杀方式消灭了那个幻想由日本来统治世界的狂人。
一份评论文章这样写道:影片“锁国”的构想源自当今日本社会的人的“闭锁”现象。
手机、网络让人们的联系越来越便利,却荒疏了面对面的交流。
科技的突飞猛进是不是正在不知不觉间斩割人与人的连接,让我们越来越孤立?
曾利导演心中的这份不安正是本片主题的来源,而片中所虚构的封闭的日本以一种极端的形态暗示出现代社会的真实形态。
我想,《2077日本锁国》“以一种极端形态暗示”的并不仅仅是某种由高科技带来的病态现象,也许还涉及更为深刻的内容。
比如在自己的梦想中幸福生活的右翼势力?
比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等领域把手伸得越来越长的大型企业?
在最后的战斗之前,女主角之一告诉她的同志们,“一定要把这个国家还给人类。
”这是一句人性的宣言,这是一句反战的宣言,这是一句英雄的宣言。
也许,曾利先生等制片者意图交给观众的,就是这句话吧。
影片的介绍很是宏伟,可惜最终看下来却看到了那宏大外表下的空洞。
我不知道导演想表达的核心到底什么。
日本人一向有危机意识,可并不是把自己整灭亡了就能拍出好电影来的。
除了精美的CG外和强大的音乐,整部电影只剩下无病呻吟的情节,单薄的人设,以及一个莫名其妙的结局。
无可救药烂俗的三角恋后突然转到这一句——“只要我们的希望传达到下一代,我们永恒的生命便仍可延续”这句看似很“崇高”实际无比突兀的台词给这部影片画上了一个可称为大败笔的结局。
问:《2077日本锁国》(ベクシル -)与日本沉没有什么区别?
答:一个真人演,一个CG人演。
到最后,都是人性闪光,咣当世界得救。
刚开始怎么也不想到会是小日本拍的片子,把整个日本变成荒凉之地,按日本人的思维应该不会对本国干出这么BT的事没想到一切都是为了最后的点睛——As long as we communicate hopeto the next generation,we ourselves gain eternal existence(大致意思是:只要将希望穿承下去,我们的精神将永远延续下去)。
看来这也是日本粪青拍的呀,对国内现状非常不满,想寄电影来表达对国家的寄望!!
发现小日本最近喜欢这个方式发泄,前几年拍的那个想表达改宪法,想改变战后所规定日本武装的自卫队性质!!
真是个YY的可恶种族!!
第一眼的感觉:日本的电脑技术太强悍了!
虽然结局是美好的,但我总觉得异常的压抑,不仅仅是因为片中充斥着金属的厚重和压迫感,更多的是对影片所构建的未来的感到不寒而栗。
当我们被冰冷的金属包围,该到何处去寻找真实?
再多嘴一句,影片的OST太强悍了!
我发誓一定要把它找出来
很喜欢这种游戏式的煽情,100分钟的CG,是奢侈的享受。
WOW,霓虹国对灭绝看的如此云淡风轻,我们是否该别指望中日友谊日久天长了乜……
动画水平我看中国人是怎么也赶不上别人了,只能从故事开始下手追赶吧。。。
额。。。。
画面不错,剧情。。。。一般般
光凭几个人要推翻政权,并且堂而皇之的成为可能,打死我也不信。看罢此剧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本事。什么种族全灭这种题材我看也没有哪个国家有这么极端的想法,日本把这种危患意识灌入国民头脑中,实在太可怕了。
前面很好,后面啥玩意
结尾....唉
苹果核,沙丘。。。
这画风接受不能 还挺壮观的
非常震撼!娱乐,商业也充满了哲学的思考!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才合适了!
真的不太喜欢日本人做的3D动画,效果比洋人差多了,还不如好好发挥自己的优点呢。
比不上APPLESEED,但是也不赖
制作精良
特效方面软肋很多,物理效果不是很强。剧情方面,你就凑合着看得了!
CG风格很像无敌破坏王里面那个御姐......其实创意不错呀,不过剧情微微有点单薄,其实可以拍成很牛逼的大片或者写成小说的吧...日本人的悲观主义啊...
这部动画可以算是日本人把自己民族毁掉,来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吗?后半展开收尾做得不好,CG就没得挑了,但是主题升华没弄好,浪费了有意思的好设定。动画制作:Oxybot等。
就是人做的有点蠢。其他连音乐都很棒
剧情太差
小日本画谁都像小日本~~~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