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讲讲这部电影的大致剧情来帮助看过电影但不明觉厉或是懒得看的同学们理解,在很久很久以后,一个老年死宅利用dna技术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三位女神造出来放进了三个使用未来技术造出来的接近真实恐怖游戏的世界中一遍又一遍玩弄。
在无数次的循环中,部分配角产生了自我意识开始引导主角发起了一次对造物主的反抗,即通过在游戏开始时自杀来强制结束游戏,让游戏宅失去游戏的乐趣。
然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死宅是没有未来的,咳咳,开个玩笑。
那么我们谈论这部电影的时候该谈些什么呢,我想,女权主义和女性自我意识觉醒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电影中,死宅所创造的恐怖游戏世界中只有女性的存在,所有的杀害也都是针对女性,也是撒足了廉价番茄酱。
在游戏世界中所有的女性角色,此时都已经被物化,成为男性取乐的工具,满足男性某些需求。
这一点,从女主角突破次元之壁来到现实世界时,有一群男人排着队对着游戏海报(即印了三位女主的电影海报)撸,有很清晰的反应。
他们,并没有将女性视为与之有相同权利地位的人。
那么我们回到现代社会,虽然女权运动进行的轰轰烈烈,但是,在社会中很多不明显的角落包括许多女性内心里,也没有真正的对男女平等产生认同。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 真实魔鬼游戏。
看见这个名字可能大家并不能把它和电影内容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个翻译有些问题,或许叫 真实躲猫猫游戏 比较恰当。
如果大家看过原著及一系列衍生的电视剧电影什么的就知道,这是一个大家快跑,被鬼抓到就会被杀死的游戏,因此,奔跑在这一系列电影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即意味着生。
在本电影中,女主角通过不断的奔跑奔跑,自我意识觉醒,认清了这个世界的本质而最后选择了死亡,来获得真正的安息。
整个过程充满了死或生的美感,这大概来自日本人与生俱来的自毁倾向吧。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一件事,以上内容都是我强行吹比的结果,完全是为了显得比较有逼格,我之所以对本电影抱有强烈的好感,是因为脑洞大到突破天际。
一开始以为是一部普通的b级血浆片接下来又好像是校园百合纯爱电影,此后又经历了恐怖片,动作片,青春励志片,科幻片等一系列转型,最后只想说一句,园子温,我真是猜不透你,这波脑洞,我给10分。
电影类型是恐怖。
但还是大着胆子看完了。
女主光子遇到了诡异的事情,怪风扫过将经过的任何东西斩断。
上课时,老师突然,拿出枪支,扫射学生。
结婚对象竟然是猪头怪人......恐怖电影的恐怖元素对于死亡的恐惧,对于打破我们思维安全区感觉反常的恐惧。
(认知失调)和对于未知的恐惧。
它全占。
电影的空境很舒服。
画面没有乱七八糟的颜色。
空阔寂寥。
很有意思的几点。
正常情况下,女生穿短裙都会穿打底裤,防走光。
但是,这部电影中不止一次出现,女生飞奔而过,掀起裙子,露出内裤的画面。
像导演的刻意为之。
像很多影视作品中,描绘过很多男生意淫女同学上下楼梯时,会不小心会露出内裤,满足自己的怪癖。
女主从校园时光走出来,发现自己变成启子,被女警带上警车,送去结婚。
从自己发光的光子,变成照亮他人的启子。
(也可能是我想多了)。
一次人生的转变。
一开始,我以为是因为结婚了,所以名字变了(日本文化)。
警车本身,很具有强制的意味。
被警车带着去结婚。
现实生活中,结婚是一个很难逃过去的命题。
好像只要工作之后,你就会被人不断的问,有没有男女朋友,什么时候结婚?
结婚并非自己想要,而是被迫,承担社会责任而已。
婚礼上,猪头新郎被棺材装着。
很具有视觉冲击,没有想到导演会这样设计。
从立着的棺材中,走出一个身着新郎服的猪头人身。
“丧偶式婚姻”是大家一直关注过的话题。
也有很多影视作品。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0坡道上的家》,我自认为,对孩子需要讲温柔,该讲道理的时候,讲道理,不能轻易打骂。
但是,在这部电视剧中,小孩子不断得将食物丢在地上,妈妈和她讲道理,她还不听,继续丢,桌边,爸爸和奶奶冷眼旁观。
随着,妈妈的教导和小孩子不断丢东西的动作,怒火随之燃起,好想暴打小孩一顿。
电视剧中的妈妈为了小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出了很多努力,可在爸爸和奶奶的溺爱之下,又打回原形,爸爸和奶奶又责怪妈妈没有教育好小孩子。
爸爸的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失和家庭生活中缺位的婚姻,被称之为“丧偶式婚姻”。
电视剧以放大和艺术化的手法,突显“丧偶式婚姻”给家庭带来的巨大伤害。
某些程度上,“爸爸”的角色,在家庭中,如同死了一般。
婚礼上,一开始表达热情祝福的宾客,脱掉衣服,撕扯女主。
形成巨大的视觉冲击。
神圣的教堂,一群只穿着内衣和内裤的女人们,撕扯着女主。
表明上恭喜祝福女主的宾客,暗地里,希望女主过的比自己差,用这种方式伤害女主。
这像不像,你周围的亲戚和所谓的朋友,一边说着祝福你,一边又暗搓搓得,希望你倒霉,别过的比自己好。
在成长路上,不在一条赛道上的人为你欢呼和鼓劲。
教导女主不要东张西望,集中精力。
代表着挫折的怪风;代表着成人规则的“女教师”;代表着“婚姻关系”的猪头新郎,一起追赶着女主。
一条赛道上的同行者,被猪头新郎踢到在地,从平坦水泥路,到崎岖的山路。
这是故事的终点,但又是另外一个开始。
女主一路走来,从光子,启子到泉。
不同身份的变换,让她忘记自己到底是谁。
被暗中帮助自己躲避怪风,成人规则和猪头新郎的朋友――秋,要求,记住自己的名字是“光子”。
不是所谓的启子和泉。
我只是我自己,不是别人。
在妻子,同事 甚至母亲身份之前,我是我自己。
女主来到一个平行世界中,发现自己是一个150岁的老人,制造的克隆品,是被老人制造的一款游戏。
还被老年人要求,完成自己的愿望,和自己年轻的身体,做爱。
女主最后,杀死了年轻的肉体,并大喊到“不要玩我们了。
”“不要再玩弄我们了。
”......最后,用老人的拐杖刺死了自己。
电影的结尾是女主躺在雪地中,站起来,奔跑。
再一次,感受到了日本的死亡美学。
这部电影,让某些人跳脚了。
觉得,电影设定中,猪头新郎是在“丑化男性”。
这是没有分清艺术表达和现实的区别。
现实生活中,存在这种“猪头新郎”,但并不是全部男性都是这样的。
导演这种表达,只不过是,让大家引起重视,罢了。
电影是好电影。
看的人,是猪是狗,还是人,就不晓得了。
看的时候这破网卡吐我了。
游戏里,只要主角不死,一切故事都会继续下去,惊悚的猎杀会一直持续,伴随而来的死亡也会不断发生。
所以为了拒绝被只当做npc玩弄的最彻底的反抗,就是身为女主的光子,启子,泉,在不同场景下走入所有人视线时,决然地走向毁灭。
印象很深刻就是女主回忆里超自然跳进湖里说的那句“想要改变命运的话,就要做自己想不到(一般不会做)的事。
”秋叶飘落四散,雪花纷飞落下。
无数次失去灵魂忘掉过去,也只为“活下去”而一直奔跑。
只求活下去却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的光子,杀死自己“最好的朋友”逃出了虚拟世界。
她从(杀千刀的)制造者处得知自己本体已然死去,自己只是没有灵魂的复制品后,麻木接受了他恶心的安排,又突然在服从的前一秒幡然醒悟,毅然决然地选择杀死了自己。
雪太大了。
至此在所有存在过的场景里,每个光子,启子,泉,都选择在意识到诡异降临之前自杀。
最后不知道是在哪个平行世界,她躺在雪地里重重叹了口气,说“终于一切都结束了呢。
”一开始 诶 这是个鬼片吧卧槽 女主好像在做梦,好像只是个恐怖片卧槽 无限循环,好像是个npc自己有了意识的故事,好像只是个游戏诶,是个科幻,怎么搞起了克隆dna啥的了最后,卧槽,片里这些憨批娃儿男人咋那么ex原来这是个抨击男的把女生当做玩物的,内核是平权的……惊悚片。
至此可以解释为啥有牺牲的地方全是女生了。
配乐很好听,结尾是后摇,我爱了
如果抛开影片最后,老宅男对情节背景的解释。
这部电影绝对可以成为可以媲美楚门的世界的一部电影。
我很庆幸还有那么多人看懂了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给五星。
这部电影是我近来看的电影中为数不多的可以让我完全投入进去的电影,没有一丝分神。
唯美小清新的画面和血腥的场景之间的转换产生的巨大落差让人有种别样的体验,配乐也堪称完美。
影片唯一的败笔就是结尾对背景的交代,瞬间让电影掉了一个档次。
有种国产三流恐怖片的即时感,虚拟现实的游戏让人不禁有种网游小说改编的错觉,而结尾总结的模式又让人感觉在看小学生的作文。
恐怕导演也是害怕观众看得莫名其妙,而强行加入的吧。
即便如此这部电影依然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佳作,导演的野心很大。
表达的东西也很有深度。
粗看下来影片是想表达出日本女权主义的呐喊。
在结尾之前影片中除了猪头男没有其他的男性登场。
而女主逃离之后的世界则是男人的世界,而自己则是一款游戏的主角,自己的所有悲伤痛苦友情无助,都不过是男人的一场游戏,自己不过是男人操控的玩物罢了。
看到这里女权主义的内核已经呼之欲出。
我们已经从荒谬怪诞的情节看到了女权主义的内核。
如果导演是个女权主义者,那么影片所要表达的东西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可导演偏偏是个男性。
这样我们就应该解读更深层的东西了。
把女权主义的主体女性和男性抛开,女权主义的核心是什么?
是不自由者追求自由,是被压迫者反抗压迫。
再把我们自己套进去,你发现了什么?
对,我们是不自由者,我们是被压迫者,女主是我也是所有人。
这时影片的整个脉络就清晰了,这不就是我们从出生到成人不同阶段的角色转换么,每一段情节女主都会换个面孔换个身份。
而我们不也是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第一个场景女主是在写诗的毕业生,第二个场景女主是个高三的女生,第三个场景女主是个待嫁的人妻,第四个场景女主成为了一个马拉松运动员。
这四个场景暗合了我们从孩童到学生到步入婚姻再到马拉松般的下半生。
孩童的梦(诗)还没做完我们就成为了学生(女主角问秋,我一直都在这个学校吗,之后秋对她说,这是你的教室,这是你的座位是对她身份的确认)刚适应这个身份又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别人的新娘,昔日的恋人还记忆尤新就要与莫名的人成为夫妻(亲人朋友都觉得她老公很帅,可事实上就是一个猪头,而秋对她说魔鬼的仪式就要开始)到最后一个场景,我们发现之前角色转换时女主都是嚎啕着,而到了这个场景并没有嚎啕,而这次女主发出了疑问也得到了回答(我为什么要跑?
同伴回答她你从小就这样跑,现在也要像小时候一样跑。
快到终点时女主转换了方向而得以进一步接近真相)电影中的超现实也一直在提醒主角,人生就是超现实,受不了超现实就输了。
只有做出打破常规的事才能改变命运。
在女主走出虚拟世界前,秋让它反复确认自己的身份才能到达另外的世界,她是光子不是启,泉或者其他人。
你看,这与我们的一生多么相似。
拿起笔就告别了童年,穿上校服就成为了学生,离开老师我们就告别了教室,穿上婚纱就成为了别人的新娘,然后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往前奔跑直到终点,你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向前跑,别人告诉你向小时那样一直向前跑就好,人生多么像魔鬼的仪式,到了读书的时候你就去读书,到了结婚的时候你就结婚,到了工作的时候你就工作。
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你要死要活,后面自会有东西追着你前行,你一路跑一路失去,每一次转变身份都会惊慌失措都会失去一些朋友认识一些新朋友,你成了xx的朋友,成了xx的恋人,成了xx的学生,成了xx的妻子,成了xx(职业)。
你是别人口中的我的朋友、我的爱人、我的学生、我的员工。
这些都是你,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你,抛开别人赋予你的身份,你是谁?
谁才是真正的你。
只有确认了真实的自己才能摆脱魔鬼的仪式,否则,游戏还会继续重复,我们都是生活的傀儡。
看完上面的东西再回想一下剧中除了第一次场景转换之后的场景转换中反复出现的镜子,还有除了第一次场景转换主角没换样子名字,之后的都换了这个细节。
体会一下这句话:我在我眼里看到了我自己。
死去的中学女生就好像在表达另一句话:很多人活到七八十岁,却在20岁的年纪死了。
真实魔鬼游戏,这部电影唯一可圈可点的是颜值。
听说这是这个血腥恐怖片,开始我还有点拒绝,因为我这个人向来胆小,连咒怨都不敢看。
后来又听说这是喜剧片,才点开看了。
影片的开头很日系,阳光,少女,还有羽毛。
美丽到我想去找医生整个女主的鼻子和额头。
然后,下一秒,便开始了“死亡如风,常伴吾身”的模式。
其实开始我是严肃的,但是看到强大的主角光环,还有各种故意博取眼球的死法,原谅我,瞬间就出戏了。
各种颜色的内裤,故意露的,不故意露的,然而,这个不是小黄片!
因为不了解原作者也不了解导演,所以也实在是搞不懂,为什么突然出现的大鲨鱼一定要咬下体,一下又一下。
只让人觉得下半身一阵寒冷。
整个电影像一部角色扮演游戏,也算是影片题目的直白写照,杀光所有npc就可以进入下一关。
作为观众,我一直默默的忍耐导演毫无节奏的循环,一直期待着某些意想不到的发展。
一直到女主走到转职大厅,哦不,成就展列室,哦不,充气娃娃实验室。
总之,看到一个白头发的猥琐老头对着一个大箱子电视,摇晃着一个看起来比红白机还要古老的游戏遥控器,对女主说,你是我制造出来……好想吐血,导演敢问你影片的成本是不是都用来请妹纸了?!
作为观众,我也不是那么物质的人,没关系,经济问题嘛,不耽误我们的主题。
然后全剧唯二有台词的男人出现了。
话不到两句,就脱裤子,然后就要在老头的指挥下上演现场AV!!!
然而,我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了满屏幕的红色羽毛?!
哦,不对,我不是在看小电影啊!
其实,平行宇宙,最为现在科幻热的题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梗,也是一个很让人憧憬的命题(怀念一下日漫家庭教师的蓝波)。
只是,最后以一个玩游戏的老头结尾,总是有些虎头蛇尾的意思,瞬间拉低了档次,不知道得还以为讲“论充气娃娃有思想的危害”呢。
另外,着实不理解导演的血腥和色情。
疯狂咬下体是几个意思?
整部影片撕各种女配都各种残忍,有折胳膊又丢脑袋的,为毛到最后杀难得出现的大概是男主的时候,就用了一堆红色羽毛做代替,莫非是经费不够?
不理解还有,为啥女主穿越回来,出现的地方是都是男人的厨房,还有都是鸭子的红灯区是几个意思??
咋不直接穿越到男澡堂呢。。。
虽然食色性也,但是,也不至于但凡要表达点内涵深刻的东西都要和性靠个边吧?
难道只是为了刻画最后出现在剁肉的男子?
有人说影片表达的是反男权,或者,其他什么的,也许吧,反正我没看出来,虽然里面有一些寓意,比如即使是头猪也要嫁这种。
但是女主最后选择死亡,只让人感觉到“想摆脱现状,去死就可以了”这种消极态度,反观全剧到都是些男生福利和高能,看完影片,感受到得是来自导演森森的恶意。
影片开头,看公交车相关情节还觉得莫名其妙,到了婚礼场景时,已经能隐约感觉到这是一部奇片,各种隐喻、象征呼之欲出,越往后看越觉得导演有心。
最后女主角自杀时我差点流泪了,她用死完成了对既定的命运、可怕的规则和恶意的操纵者(男性)的反抗,多么绝望。
一幕幕都像噩梦一样恐怖、荒诞,既然是噩梦,当然缺乏一目了然的逻辑。
不过,跟着那种氛围和感觉走,相信导演的逻辑,相信自己的感觉而非思维,就会发现一个精心构建的、完整的、有象征意义的的世界。
许多场景都如从深层潜意识里化出,那份直击人心的恐怖并非只是来源于血腥鬼怪,而是我们都曾经梦见过的、幻想过的、害怕过的恶、荒诞和无意义——身边的人被毫无预兆的灾难杀死;本该保护我们的老师却朝学生开枪射杀;人群看似在欢笑祝福,真面目却是敌意与厌恶;在对女性来说有神圣意义的婚礼之上,自己却将被献祭给一个丑陋可怕的猪头新郎;以及自我的错位和丢失——自我的失去,将意味着彻底的迷失,思考和反抗的力量也就失去了源泉。
那个叫“超现实”的女孩,竖中指、说脏话,也充满了质疑和反抗精神,与这个超现实世界宣战的方法也是被她所道出:“要想改变命运,就要做以前绝不会做的事情。
”想看一个起承转合明白晓畅故事的人可以不用看这部片子,纯粹想猎奇血腥暴力场面的还是再看一遍《电锯惊魂》好了。
没认真看就嚷嚷着说烂片的人,和当初说《聂隐娘》是烂片的应该是一类人,其实看不懂只是相关的知识储备还不够(虽然我也还不够),所以真心想看的人,可以先找一些优秀的影评,然后再看。
其实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还有点像《傀儡人生》,看似莫名其妙、毫无意义的奇怪故事,其实值得认真的,严肃的解读。
等我以后多看一些理论书,再试着写一篇长文分析之
我是以恐怖片的眼光来看的,影片的开头也确实刺激到身为恐怖片影迷的我,鲜血淋漓,惊恐的嚎叫,残疾断臂都深深的刺激着我的g点,可故事发展到中期(第2部分)画风一转怎么女主由弱受就变成强攻了?
面屏都是女人,胖次呀!
欧派呀!
这都是福利。
由此影片由恐怖片华丽丽转身成为艺术片,第3部分,就是维护女人的权利而进行的抗争,女主终于见到了支配者,此时,画风又由艺术片转换成文艺片。
导演的功力可见一斑。
以上的只是个人观点,总想写一份有深度的影评可是功力不够,只能写成小学生作文了。
这是一部励志片,女主全程3分2时间在奔跑,还脸不红心不跳!
这是一部教育片,教育我们不逃课不青春!
这是一部女女片,tmd就没有半个男主!
不得不说,只有日本才能拍出这种电影,还不露点,失望。
女主演技很做作,还不如女配1号和2号。
其实电影这样东西,表面出彩固然好,内涵丰富就更加好。
这电影明显就是后者比重大。
就好像讨论什么最后都可以归咎于哲学,内涵最后都可以归咎于命运。
有这么形容命运的:这世上有样极为牛逼的存在,从来只有它掌控别人,而不被任何人掌控。
这电影里面也非常突出了这点。
有一千个如果,有一千种说法,但无论什么都可以说,这就是命运。
不要跟它争辩。
就像诸葛亮一样。
诸葛亮什么时候最牛逼?
事后。
最后女主自dui了,向命运提出了抗争,但事实呢?
这事没完。
但是仅限于电影长度,电影结束了。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什么唯物唯心?
人生短短几十年,开心就好。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女权主义电影。
导演园子温延续了一贯的血腥、暴力和荒诞的风格,但在这部片子中却意外地显得克制。
尽管整部片子看起来光怪陆离、不知所云,但其中暗含了大量的铺垫和暗示。
看懂这些铺垫和暗示,对于理解这部电影来说非常重要。
首先,我先还原一下整个故事的背景。
女主光子在2034年春天去世,一名对她一直有着不良企图的男生在150年之后利用未来科技成功地克隆了女主,并顺带也克隆了她的朋友们。
但是这些克隆体并没有生命。
变成老宅男的男生利用这些克隆体制作了一部游戏,风靡全球,这部游戏的内容就是操纵女主摆脱追杀。
但是在这款游戏的一遍又一遍运行中,女主的朋友们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她们逐渐产生了意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后面解释)。
影片的内容就是从这款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游戏的一开始进行。
首先,女主被怪风追杀,整车的人被拦腰截断,死状恐怖。
这是游戏的开始阶段,玩家一般要先在这一阶段熟悉操作。
女主被玩家操纵,一路逃到溪边,脱下血淋淋的衣服,换上路边的学生服,完成变装任务,随后来到游戏的第一幕。
女主逃入上学路上的学生潮中,认识了自称是好基友的秋,以及平子和另一名外号“超现实”的女生。
随后四人逃课,来到树林里,玩家又操纵女主熟悉了一波操作。
在树林里,外号“超现实”的女生阐述她的观点,主要有两个:1、这个世界存在无数个平行世界,无数个平行世界存在无数个可能。
2、想要改变既定的生活轨迹,就必须做出“超现实”的行为。
这两点非常重要,基本上解释了整个故事内容,后面谈。
女主四人回到教室上课,正在板书的老师突然狂暴化,掏出一把加特林机枪,扫射全班。
女主完全被吓傻了,这个时候,平子和“超现实”冲进来救出了女主,但这两人随后也被杀死了。
女主又开始了一轮大逃亡。
玩家在操作女主摆脱各种地雷和扫射之后来到一座城镇,随后进入游戏的第二幕。
在第二幕里,女主的容貌发生了改变,事实上是玩家变换了角色。
惊慌不知所措的女主被带到婚礼现场进行化妆,好基友秋突然出现,她赶跑了一群喋喋不休的女人,并对满腔疑惑的女主说:“现在还不能告诉你。
”暗示了整个游戏已经发生了变异,但还在原来的设定之内。
紧接着女主被一群疯女人逼迫嫁给一个“猪头”。
忍无可忍的女主用秋给她的破碎啤酒瓶杀死了“猪头”,开始了反抗。
这一幕里,玩家操纵女主对现场的女人进行杀戮,并得到NPC秋的帮助。
但是双拳难敌四手,女主和秋杀出重围后,NPC秋引开了追兵,女主被大桥上的一名女生招引,随后进入游戏的第三幕。
在第三幕里,玩家又变换了角色,女主的容貌自然又发生了变化。
这一幕里,玩家操纵女主进行马拉松比赛。
比赛中,队友的激励使女主回想起小时候的事情,这一段应该是女主光子童年真实的经历并为游戏制作商老宅男所熟知的,因为这段回忆引起了女主的强烈共鸣,激发了她奔跑的动力。
然后第一幕里的三名好友出现在马拉松队伍里,女主正在诧异之时,第一幕里的Boss两名女老师,第二幕的“猪头”突然出现在她们身后,紧追不舍。
在秋的指引下,女主越过高山,踏过平原,一路跑进一间废弃的砖窑(注意这个砖窑,后面还会出现)。
一名神秘的女生突然出现,她挟持了女主,并控诉她“因为你大家才会死掉”。
这时秋又一次突然出现,轻易地制服了神秘女子,并带着女主又一轮狂奔。
至此,整个游戏进入完全不同的一个阶段。
秋要女主记住自己的名字“光子”,并不停呼喊之后,女主的样子恢复到第一幕的样子。
秋要女主破坏她创造游戏通往现实世界的出口,女主不忍,但最终还是这么做了。
女主来到现实世界,被一名年轻男子招呼,但陷入昏厥。
醒来后,女主发现自己在第三幕里的废弃砖窑中,一阵过度后,她看到墙上站着一个个穿着学生服、婚纱、马拉松运动服的女生,随后见到了老宅男。
老宅男要她与曾经招呼过她的那名年轻男子OX,以满足150年前的梦想。
躺在床上的女主想起“超现实”的话,杀死了年轻男子,随后自杀。
然后,游戏里三幕的女主都选择了自杀。
影片最后女主躺在雪地上,说:“结束了,终于一切都结束了。
”接着起身奔跑。
全片结束。
整个影片最重要的助推器是秋,她的一次次出现成为全片一次次的拐点。
那么这么一名本该在游戏第一幕就被杀死的酱油人物怎么有如此的变化呢?
答案事实上在“超现实”阐述她的观点时已经给出了:这个世界存在无数个平行世界,而无数个平行世界存在无数个可能。
在这款游戏的一次次运行之中,某个平行世界里,程序运行出现了BUG(也许是某一个过程出现了故障),女主光子的朋友秋、平子和“超现实”产生了人的意识,注意,她们本来就是人类的克隆体,并拥有了可以自由出现在整个游戏任何时候的能力。
她们逐渐意思到自己其实是游戏里的人物,随着游戏一次次地运行,她们被一次次地杀戮,这使她们极度痛苦,但又无能为力,因为她们被游戏设定的程序所控制。
这个时候,她们把希望寄托在完全不受限制的女主身上(事实上女主受玩家控制),她是整部游戏的主角,她才能改变整个局面。
于是在第一幕里,“超现实”故意阐述了她的观点,这段话给女主光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然后三个人按照游戏的设定心甘情愿地被暴走的老师杀死。
在第二幕里,秋冒充了原本为女主提供武器的人,这可以从秋极力按照游戏设定(杀死女伴、提供武器)进行,安抚女主但又强调什么都不能说这些表现看出来。
但事实上由于秋等人BUG的存在,整部游戏已经大乱。
第二幕结尾,女主说:“好像有什么东西跟过来了。
”这是游戏中枢逐渐意识到秋这些BUG的不合理,决定铲除她们,“这些东西”是跟着秋而不是跟着女主的。
所以在第三幕中,秋等三人一出现,女老师和“猪头”(游戏的保护程序)也立刻出现,并且只追秋而不追女主。
因此可以设想在原本的第三幕中,女主一路跑着马拉松,最后在废弃的砖窑到达终点,从而结束整个游戏。
但游戏既已大乱,连路人也产生了自我意识,事实上在第一幕中溃逃的路人对女主大喊:“光子,快想想办法,到底发生了什么,快想想。
”就已经在暗示这种变化了。
到了第三幕,路人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甚至试图杀死女主以实现自我救赎。
而站着一排排披头散发的女生正是被杀戮的路人亡灵(其实是游戏的废弃数据)。
秋带着女主跑向砖窑的黑暗深处,实际上暗示从游戏结束的最终场景回到游戏主菜单的过程。
回到了主菜单,意味着游戏回到一开始的临界面,女主也恢复到第一幕的样子。
秋要女主破坏她,因为只有破坏这个混乱整个游戏程序的BUG之首,游戏才能结束,女主才有机会来到现实世界。
而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秋身上插满了电线,正是这些电线的存在才使游戏程序能够轻易地控制她,她才不是完全的自由。
女主来到现实世界的过程中来到了老宅男制作游戏时产生的意念世界。
这个意念世界只充斥着两个元素:食欲和淫欲,正是这两个元素驱动着老宅男完成这部游戏。
女主在这里遇到一名年轻男子,这名男子显然是认识女主的。
他说:“没事吧。
好开心啊,还认识我吗?
连名字都想不起来?
真是没办法,可我真是震惊,你竟然来到了这里。
光子,现在与你过去陈旧的世界不一样了。
”这一系列的台词暗示这名年轻的男子正是年少的老宅男,一直苦苦暗恋着女主可女主对他连点印象都没有的可悲吊丝啊。
随后女主昏厥,醒来,走出游戏的最终场景——砖窑,最后在背景是雪天的开始界面来到现实世界游戏制造商老宅男的面前。
注意观察老宅男的游戏画面,在第二幕里女主是拿着破碎啤酒瓶战斗的,因此那群疯女人见到女主用啤酒瓶代替鲜花,并不感到诧异,是因为这都是游戏设定。
从老宅男的话里,我们推断出女主的身世,同时,“在你不知道的未来世界里,你的DNA被好好地利用了”,这句话可以推断,老宅男用女主的部分DNA制造相当多的克隆体,这些克隆体被用来调试和制作整个游戏。
因为在全片中女主唯一的一次受伤,即树林里手指流血,此时她看见两名女生站在山坡冲她笑。
这两名女生,一名穿着学生服,另一名穿着婚纱,正是女主在第一、二幕所穿的衣服。
这正暗示正是她的DNA制造了这些克隆体。
其他的克隆体被老宅男安放在墙上的壁洞里,可以看到她们所穿的衣服也是女主在三幕游戏里所穿的那三套。
而女主和她朋友们的克隆体被罩上氧气罩,小心地保护了起来。
最后部分,前面的那名年轻男子出现,但他并非老宅男,他说:“游戏里的是你吧”,显然他并不认识女主,因此可以判断这名男子应该是老宅男的子孙。
女主在老宅男的驱使下,躺在床上,想起“超现实”的话:羽毛从空中落下的时间和落下的地点都是确定好的,想要改变既定的生活轨迹,就必须做出“超现实”的事。
女主意识到终结自己的生命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超现实”的事,于是在干掉老宅男的子孙后,女主自杀了。
于是游戏里的三个女主都自杀了(第三幕女主的死亡应该是因为前两幕女主死亡,数据丢失而死,因为她的身上只有血迹,没有伤口),游戏里的所有人因此而避免了被屠戮的设定,得到了救赎。
最后一个画面,女主躺在类似游戏开始界面的雪天地里,起身奔跑,暗示她最终也得到了救赎。
一个意象:枕头。
大巴上的枕头、树林里的枕头、教室里的枕头、现实世界的枕头。
前三个枕头的出现都紧跟着一场对女性的屠戮,而最后一个枕头却成了杀死年轻男子的工具。
实际上,枕头指代着婚姻契约,更进一步来说,象征着男权主义。
每一次男权主义的出现都是对女性的一次血腥摧残,而最后女主终于奋起反抗,撕碎了男权主义,干掉了直男癌,大喊“不要再玩弄我们了!
不要再玩弄我们了!
”,女权主义高涨到了极点。
几处细节:1、第一幕中,两位女老师面对神情怪异的女主光子,以“女生总是有点怪怪的”这样一句发自女老师之口颇有怪异的话解释过去,实际上这是男生在制作游戏,设计台词时,以自己的男性思维揣摩虚拟出来的。
2、老宅男在见到女主时说:“你终于来了。
”似乎老宅男对女主的出现已有预计,程序出现BUG也在预料之中,只是女主最后的极端行为是他没料到的。
导演园子温在最后没有让女主杀死老宅男,因为老宅男一死,整个游戏世界就会毁灭。
他选择了妥协,让游戏里的人物得到救赎,这样的克制和他上一部作品《地狱为何恶劣》的极尽癫狂给我的印象完全不一样。
我因为女主特林德尔•玲奈而看的此片,不过老实说,此片节奏鲜明,叙事流畅,配乐出众,确实值得大家看一看的。
============================2015.11.25补充================================昨晚太困了,没把意思表达完。
1、老宅男对女主光子的态度,并非暗恋那么简单。
他说,为了150年前的梦想,要女主和自己的子孙OX。
暗恋者的梦想,一般来说,当然是希望和所爱的人在一起。
OX这种事,虽然追求者可能会偶尔想想,但对于青涩的年轻人来说,绝不可能将之当成梦想来追求。
这说明老宅男对女主有一种霸道的占有欲,他对女主的迷恋已经达到了病态的程度。
2、园子温的妥协不仅仅表现在没有让女主和老宅男同归于尽,在游戏第二幕和最后一个场景中,事实上为了更能体现男性丑陋猥琐的淫欲思想,让那群疯女人和年轻男子脱至全裸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但园子温保留了他们的内衣,当然这可能是出于对影片分级的考虑,不过片子里的其他血腥暴力场面早已不适合部分人群观看。
女主后来虽然以自杀的形式为游戏里的其他人物换来救赎,但是女主的自杀本身只会导致游戏的不断重启,其他人物的命运早已注定,只是被拖延了时间而已,这种妥协的救赎根本不彻底。
3、启子和泉是否是女主光子不同年龄的形态?
我认为不是。
因为老宅男很清楚地表示,他复活了女主和她的朋友们,而氧气罩里的人,除了三个女主之外,分别是秋、平子和“超现实”三人而已。
启子的朋友女警官友子、激励泉的三个马拉松妹子并没有被复活。
所以启子和泉是光子的朋友,并在游戏切换场景时,充当女主灵魂的容器。
============================2015.11.27补充================================多谢豆友们的提醒,最后部分的斋藤工(原来骚年叫这名)应该是老宅男的克隆体,我之前的解释太牵强了,不好意思哈!
斋藤工是老宅男的克隆体的话,就带来两点思考。
1、老宅男所制造的克隆体并没有原来人类的记忆。
事实上从女主一开始就没有丝毫以前回忆和印象的残存就可以看出来。
那么老宅男和女主的关系就非暗恋那么简单了,但由于女主丧失了从前的记忆,所以只能推断出老宅男对女主有很强的怨念。
2、为什么斋藤工刚见女主的面,打完招呼就脱裤子?
我认为这是这一种思维定势。
即未来世界里,男性普遍把女性当成OX的工具,或者准确来说,男性普遍把女主当成OX的工具。
由此可以推断,老宅男把利用女主的DNA制造的各种克隆体当成充气娃娃卖往全世界,女主在未来世界里扮演着类似充气娃娃的角色。。。
cult片拍出了新高度。
超现实主义叙事充满了隐喻,使故事成为一个寓言。
结尾稍弱。
一是为神秘力量给出了一个解释,满足了理性出口,但却落了俗套。
二是光子最终发现自己受大他者控制,以自杀的方式反抗,又落了宗教性自我救赎的窠臼。
女性主义的意味自不用说。
男性角色直到影片结尾才出现,不是邪恶大Boss,就是对女性的普遍凝视。
而女人们全都表现为鲜活美好的肉体,但也非常脆弱,死亡随时会降临。
那个美好和恐怖的世界里只有女性,只有进入真实世界里才看到男人,男人和女人之间没有直接的冲突,对女人的杀戮是通过看不见的风以及掌握权力的极少数特权女性进行的,想象界的秩序控制在男人手中。
这是明显地对男权世界的隐喻。
最后光子以自我毁灭的方式对抗这个秩序,其实也是暗示了这个秩序的不可动摇,只能以不配合的方式抗争。
片中当然是暗示了这种抗争的成功,但如果把这种黑暗邪恶的劲头贯彻到底,把结果改为抗争失败,不提供任何虚假希望,可能更有现实意义,也更有力量。
我觉得很美很高大上很后现代
虎头蛇尾
立意是有的,想要表现一个女性主义的故事,比如真实魔鬼游戏是男人创造的一个女人互相伤害的雌竞世界,女老师杀人、被女闺蜜朋友们送上莫名其妙的婚礼,逃出绝命之后却出现一堆男性在嘲讽的点评她们这部“作品”。可惜园子温精神状态存疑,伏笔飘忽不定剧情又太过表象,像在故弄玄虚…
不是gif我才不看这个无聊的电影呢→.→
欣赏不来 不如只看谷阿莫
狗屎导演,价值观有屎,垃圾电影,性侵女演员,这种狗屎就该去死,傻逼,给高分的人是不是脑子也一样有屎啊,这种垃圾人类就给被淘汰进焚化炉人道毁灭好吗!
为了反游戏的游戏。中间还有一些国产三流电影趣味的露内裤镜头,真是一点意思也没有。
跳出被操纵的宿命的方法是,去做平常不会做出的行为。
很园子温,很血腥,很莫名。
比电影更恐怖的是女主角上扬的鼻孔和大峡谷般的法令纹
看到一个只有女人的世界和一个肮脏的,只有男人的游戏差不多有了一些想法... 但看了谷阿莫的解说我觉得怪不得我语文解析从来没得过满分。
是女权片儿?
乱七八糟的,但挺美的。
与想象中的无脑血腥不同,影片试图用非常另类的方式讲述一个非常深刻的社会问题+一个细思极恐的超现实议题。野心非常大,但隐藏在这样的表现形式下恐怕难以被绝大多数人接受。反正我很喜欢。
我擦,这什么逗比剧情啊,连故事都讲不清
除了姑娘们都挺漂亮 无他
是神作还是胡闹?争议很大。但我还是很喜欢这部混沌、超现实与诗意并存的奇妙作品。园子温才华横溢、天马行空,借着山口悠介的原作进行了自己的发挥,才成就了这样的全新故事内核,是完全不同的走向。少女们都被折腾坏了,全力奔跑,奔向不知名的未来。
就是看玲奈来的。全片最好看就是逃课那段,真是年少肉也嫩裙底杀死人。看官带着龌龊的眼光看着玲奈,片中老宅男亦是如此窥视光子。这视角可没白给阿!
片子一般但有点喜欢园子温。
哈哈哈好女性主义啊,要是高清看起来会更养眼吧,配乐选了mono加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