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踏浪》看到现在根本停不下来,谁懂啊,感觉编剧真的很会写,从小在东北长大的我感觉每一个人物都被具象化了,爱闯荡的二哥、懂事的大哥、凝聚家里的妈、口无遮拦的大嫂、泼辣的妹、贤惠识大体的二嫂……而且看到现在真是每集都笑点不断,主打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东北人家的欢乐日常,人物鲜活、剧情接地气更适合中国宝宝的东北味下饭剧,没看的姐妹真的快看看吧,入股一定不亏!
让你知道什么叫嘴角比AK还难压,每次刷到彭锦绣和罗十福吵架的情节我脸都笑酸了。
分享剧中几个我非常喜欢的人物给大家,要不说艺术来源于现实呢,感觉剧里每一个人物都像是身边真实的例子。
彭锦西,励志爽文男主,长了一颗会做生意的大脑,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时候勇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为县里第一个万元户,成功迎娶了罗虹,而后又将吃螃蟹的方法慷慨大方的分享给别人,让大家一起赚钱,和罗虹一起白手起家,成立了锦虹泳装厂,带着全家一起过上了好日子,真正诠释了“贤妻扶我青云志,我还贤妻万两金”!
嗯……两口子怎么不算是强强联手呢。
罗虹,知识分子、县里唯一考上的女大学生,聪敏贤惠,是贤内助也是彭锦西事业上最好的帮手,认定的事、认定的人一定会坚持到底。
这一点和谢永强真的好像,也不知道罗十福(谢广坤)带出来的大学生为啥都这么犟,一身反骨,不管怎么拦着,一个就要种果园,一个就要嫁彭锦西哈哈哈哈哈。
彭锦绣,古希腊掌管骂人的神,一张嘴骂遍全村无敌手,气急了直接就动手,曾经的战绩,骂厥罗十福、薅掉罗十福十几根头发、水泼贾为民、把贾为民扔进酱缸里等等,每次看到锦绣骂人感觉自己的乳腺都通了,妥妥的爽文吗这不是!!
要是吵架能有锦绣这张嘴,这谁还受气啊哈哈哈哈,全家脾气都好的情况里,就应该有一个这样的,我为锦绣举大旗!
励志、创业、喜剧、爽文、东北味,部分标签我就放这了,这剧你就看吧,一看一个停不下来,注意!
摸鱼的时候可千万别看,我都怕你笑出声被老板抓到,吃饭的时候也别看,容易喷饭哈哈哈哈。
看到十多集,看的很开心,很下饭,很满意跑来豆瓣一看,短评里乌烟瘴气要是说文学性或者艺术性,这个剧比不上这个比不上那个,我也能接受但是一边倒都是因为乔杉和杨子姗组cp,从而判断导演恶俗,还说乔杉是资本的丑娃娃………现在的豆瓣er一定要通过否定一切来凸显自己的独特吗???
确实,乔杉不好看,在高清摄像机下还还挺丑,但这并不妨碍这是一个好剧,温情,幽默,正能量,合家欢,每个人的特点都刻画的很好。
锦西家里穷,一家五口人只靠大哥的工资,但是家里吵吵闹闹却那么的幸福。
罗虹她爹重女轻男,虽然觉得秦升家境好,能给傻儿子安排工作,但依旧说出了让女儿学业为重的话。
演员们的演技都不错,没有让人出戏的,台词也很好,不知道杨子姗是不是自己配音,东北话说的太自然了。
别那么大戾气,什么女拳南拳北腿,男导演怪癖,价值观崩塌的,你就当做一个温情长小品来看,多点宽容多点开心不好吗?????
这个比南来北往强了一万个黑土无言!!!
最近发现一句话:我的乳腺也是乳腺生活中有很多的不爽了,但是有一部有乐趣的爽剧疏通也挺好。
看了大概不下5遍,这部剧越看越上头大概列一下我喜欢的原意1 东北语境+包袱,在整个剧中穿插的比较多,桥段设计的也很巧妙,虽然有些过多但是也正常。
哪怕当一个长线小品也有趣2 选角+演技,看过里面弹幕说,阿这个乔杉的颜值如何如何,咱就说生活中处处都是颜值逆天的帅哥美女的偶像剧还没看吐吗?
而且这个也不是霸总甜宠的主线剧情,角色落地,完成度高就行了,至少我看着不违和,主角性格刻画的明显丰富,哪怕配角也是很真实,就像在看90年代的TVB,几个主角性格刻画的到位。
3 共鸣感强,举个例子,1988最开始的时候大家觉得就是儿时的自己家,那这里有着更加充分的时代共鸣,当然这个人群要再往上提一提,毕竟真正有共鸣的不一定会在豆瓣看评论,估计这个剧还是北方语系的人会更喜欢,毕竟文化差异是巨大的,就像其实广东人有一些也答不出(宫廷玉液酒)与其他在历史大背景下表达东北或者其他地区改革开放的剧不同,这个剧没有用很宏大的正剧的感觉去进行铺设,而是通过一件小小的泳裤的变化,反应整个时代的变化和经营者的变化。
从不开放到逐渐开放,到小作坊,小集群,工厂代工,自有品牌建设等等,虽然他们可能不懂的所谓的市场名词,商业逻辑,但是在朴实的生活中,一样把一买一卖的日子过的很惬意,红火。
这部剧说不上就多么多么好,可能过几天大家就逐渐淡忘了,但是确实是一部可以让大家舒服的剧,别总盯着人家的颜值~而是演技与角色塑造能力
1978年,20岁的辽宁兴城人彭锦西被情敌秦升举报“投机倒把”入狱,失去了上大学的资格。
彭锦西出狱后自产自销做起泳裤生意,女友罗虹不离不弃,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喜结连理,彭锦西成为当地第一个“万元户”。
1980年代初,政策放开,远亲贾为民等人效仿彭锦西建作坊做泳装,开始与他展开价格战,彭锦西夫妇见招拆招,既巩固了本地市场,又团结了同行,彭锦西领路让“兴城泳装”走向全国。
上世纪90年代,彭锦西遭遇秦升复仇和市场整改的双面夹击,跌入低谷,他依旧乐观,凭借过人的智慧,几经沉浮找到突破口,建立正规工厂和自主品牌,成功突围。
之后,彭锦西夫妇带领“兴城泳装”乘风踏浪,成为全球最大的泳装生产基地,世界上每4件泳装就有1件是兴城人生产出来的。
没有那么严谨的结构性,没有高深、值得深入思考的文学性,故事的前后逻辑、影片的艺术性也没有那么高,但是我就是喜欢!
叙事清晰,情节简单,但是笑声不断,适合男女老少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个热闹,上班一天精神压力很大,看上几集这样的欢乐剧,一天的不愉快一扫而空,我和老公也能找到一起看的剧啦!
推荐,真心推荐!
感觉近10年第一次跟着更新同步看完。
感觉东北正在不断崛起,各种以老东北为背景的电视剧不断涌现,说明东北正在成为主流。
从《漫长的季节》到《南来北往》再到这部《乘风破浪》,年轻人想要的自由和老人让其进厂上班的愿望反复冲突,可能这正是东北的症结所在。
再聊回剧情本身,总体来说不拖沓,节奏不能说连贯,但是不磨叽。
演员本身演的也很好,毕竟大多数都是东北土生土长的人,都有过亲身经历,也算的上是本色出演了。
给于洋的演技点个赞,贾为民虽然有时候表现的夸张些,但整体刻画的很真实。
个别演员还是有些许做作的表现。
就那么地吧,生活类的电视剧,没必要挑那么细。
编剧—永远的短板,不得不说有些故事情节的设计,为了搞笑而搞笑,为了对比而对比,有些脱离现实。
比如大嫂这个角色,为了突出大嫂的小市民形象和没文化表现以及达到搞笑的效果,很多事情都逻辑不通也有为常理。
还有秦升这个角色,就那么执着刻意的衣冠禽兽,又回到了国产剧的一个通病,必须有一个从头到尾的男小人或者女绿茶。
必须用反一的坏来突出正一的好。
这是一部在严格意义上没有绝对主演的一部以励志为主导方向的宣传片,整个片子看下来,于其说是励志,还不如说是历经磨难,市场波澜没见多少,倒是不停的有人祸降临,市场变迁在这片子里只能算是衬头,只要没有人祸,一切都在计划范围内有序地发展; 保健杉,算事爱笑里面目前比较成功的,但放在当年,他可没有修睿的辨识度,没有张子栋的才华,没有肖旭的坚持,但现实就是这样,就算顶着张大饼脸,游走在投机倒把都能掉脑袋的年代里,还能拿下杨子姗这样的女主,真是验证了,只要跟对人,其他都不算啥; 再看看其他的人物设定,不学无,一事无成术的小舅子,只要稍微努力,就能拿下脾气暴躁的小姑子;一出事就相互猜忌,互怼的一家子,实话说,可能这片子的受益面是在东北么,就喜欢这样热热闹闹的;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在视觉以及深度上都远不足的泡沫剧,实在是不配励志这个词,如果论多元化的话,乔杉在这部剧中的转型,远不及大潘这几年的质变。
主线很好,选角失误。
多好的体裁,可惜了,七十年代末的乡村,没有胖子,罗虹的爹选角太太太失败了!
一部好剧,从头到尾,从内到外,从主线到副线,都会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年代剧,不跳戏就是好戏。
如果只是看一乐呵,也算行,仅仅只是看一乐呵,总觉得差点意思。
我一看罗虹她爹,我就想乐,太失败了,这角儿选的!
年代剧通病,一群40岁的人演少年,里面男人的发型不热吗,个个都是那种头型,用来掩饰年纪吗?
乔杉那么胖,哪像穷人家的孩子。
杨子珊老了,再扮嫩也不像高中生。
还有谢广坤,那发型,那肚子,比领导干部的都大。
至于剧情,有点太儿戏了,卖干豆腐被抓了,他明知道自己考上大学不能有闪失,换个别人去交下罚款就行了,非要把自己搭进去。
第二集,那是蹲监狱啊,难道不剃大光头吗?
随便看看以前的电视剧,里面的犯人都是光头或者极短的头发。
看这部剧可以看到非常多东北人日常生活,包括行为习惯,语言习惯,生活日常,简直好像那个纪录片一样,锦溪他妈简直东北老太太,锦绣就东北老丫头没嫁人就这样,老大就东北家里老大不吱声那样,大长脸那个滚刀肉,东北大赏,南方朋友可以可以通过这个电视剧科普一下北方生活。
兴城的泳装这么发达我也是被科普到了,虽然剧情逻辑硬伤,但是年代剧还想要展现更多生活细节的确37的长度不太够,节奏快,加上乡村爱情推进法,的确要是放到艺术品里不够格,但是喜剧加上东北生活我确实吹爆。
这真是越拼命想真实立体化,越是夸张纸片化,就靠强挤的笨幽默吊着这口热乎气。
水平好烂 整一些喜剧演员凑数呢吧 剧情一点亮点没有 喜剧不是年代也不是 四不像的电视剧
先给四星,想看乔杉去大保健
乔杉出走半生,干来干去还是澡堂子的那套买卖。
救命啊,为什么要乔杉和杨子姗演情侣,好可怕的一张脸
自然的演技让这部剧更具有真实感
乔杉!
我已经被这个剧每个男角色头上每顶乌黑茂密的假发深深吸引了,此时如果能植入一个洗发水广告将是绝杀,我买!
演员整体选的年纪偏大了,没有青春感。演的最好的是谢广坤。。
喜剧的部分很好,乔杉,于洋和唐建军都有水准以上的表现。韩云云尽管撞型了别人,但也算可圈可点。杨子珊会藏拙,融入东北环境融入的很好。就是这个编剧发神经,最后几集强行把路都堵死。这个难道是想反应东北政商环境历来很差?结束的没头没尾,坏人没有得到惩罚,好人没有东山再起。看了个寂寞……
这一大家子的人真是太会来事了,这几百上千个心眼子,这随时随地戏精上身,这幺蛾子出的,哪怕再搞笑再温馨,也坚决不想摊上这帮家里人。
烂剧中果真有战斗机啊,这啥啥雕剧。看了几集作呕
看一乐
“你们家祖坟冒青烟啦!”“谁?谁干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般般
一开始家颇人妄还行,后面以德报怨666
当小品看还可以,当成剧看,男主形象减分!
高开低走。有点可惜
尴尬,无聊,完全看不下去一点
乔杉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