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短评里很多说后半部分整段垮掉拖全片后腿的。
并不是呀!
才子佳人的戏往往避开结婚后的柴米油盐与磕磕跘跘,职场打拼的戏往往在一番努力后成功站稳脚跟并升职加薪时戛然而止,但世事往往并不如此,暴富才是一段更复杂,矛盾更多,经历更丰富的新故事的起点。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电影里暴富的夫妻照样无法一起继续走下去,电影外新闻中中彩票一夜暴富的,不是一方裹挟钱款人间蒸发,就是扯破脸皮离婚离得很难看。
与其说有钱/没钱使人变心,不如说突然有钱/没钱使人际关系变得极为不稳定。
这种不稳定实际上由突然有钱/没钱后造成阶级改变所造成:可能是主动寻求阶级跃迁(比如女主有钱后就想融入上层艺术领域),可能是被动遭遇阶级跌落(家道中落/特殊时期被批斗/遇到下岗潮等等)而这种财富的突然变化导致的阶级改变,又往往使人不幸福,因为即使物质条件满足了阶级标准,精神层面也很难接近当前阶级的平均水平,我觉得这个才是影片真正想告诉我们的。
影片里女主对于“高档品味”的刻意追求无法换来他人认可的目光;家道中落的人想融入平民百姓的生活格外艰难。
为什么古代千千万万流芳百世的作品出自被贬黜的文人墨客之手,而非得中科举,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仕宦之人。
可能也与前者精神层面无法融入肉体所在的阶层,而产生巨大的不幸福感,进而化悲愤为力量有关。
想做的,都留在梦幻的档案里。
不想做的,却令我们每天风雨兼程。
片中人不仅夜以继日的想了,而且大刀阔斧地做了。
但结果又如何呢?
当主人公双手各持一模一样的珠宝,无法分辨真假时,捧腹之余,涌起的是酸涩。
一个男人,连做一个小偷的梦想都履被剥夺,他的生活该是怎样的一种哀伤呢!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哀伤。
伍迪艾伦老是这样,深刻但不玩深沉。
阳光幽默,背后却是暗色。
像这种夫妻二人共经贫穷到富贵在到失去一切的大起大落经常可以看到,但是表现手法是喜剧的人让人新鲜。
男人的幸福在于control,在于让妻子有所依赖,当妻子不再需要自己,而是去和拆白党一起提高艺术修养的时候,男人的问题就在于整天打牌、吃油脂食物的生活,即使坐拥亿万,也丝毫没有意义,于是男人说:“I quit”,不带走一份钱,还是去偷,偷的时候,有一种自己是天才的感觉,偷回来,老婆已经破产,那么回到以前的状态,功臣,谁是功臣,谁不离不弃,一切就是这样,于是一个恶俗的问题又出来了:“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不是奢侈品”如果要相信爱情,那么它是不是无法换回来的,哪怕任何财产,如果不相信爱情,那么人生将如何过下去,也许严重了,那么婚姻到底是什么?
我们怎么去看周围的人,那些一夜暴富的人,那些贫贱的每天辛苦工作,互敬互爱的两口子,我么如何面对自己?
woody allen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有的艺术家成名之后哪怕再试图去体验生活,也写不出来洞察人性,融入生活的佳作,他可以
哈,好喜欢这对小人物,夫妇俩很登对呀。
艾伦讨不到钱自个上阳台郁闷,她会跑去‘好吧,说说你的想法’。
听到弗伦奇被骗光了钱财,拿着自己‘英明’策划偷来的珠宝就奔去解救爱妻于危急,‘一听到我就来了’,才不计较有过的隔阂间隙,满满都是爱。
还有,伍迪·艾伦拉着梅兴奋描绘重出江湖大计时,我觉得他太可爱了。
以及“我叫梅,我是来把风的”,哈哈,拙劣到有趣。
简单的蠢笨才不易吧,现实里磨光棱角的圆滑与精明,谁会觉得有趣?
所以你觉得他们滑稽吗?
嘿,分明是有趣
雷·温克勒(伍迪·艾伦饰)是一个有犯罪前科的洗碗工。
他的妻子,弗伦奇(特蕾西·厄尔曼饰)是个专给人修指甲的美容师,她处处留心,希望丈夫能安于过平静而安稳的生活。
当她意外地得知雷正在策计一个抢劫银行的计划时,她便极力阻止,拚命反对。
可雷决心已定,他准备找上三个愚蠢的同伴一同去实施他的计划,并且千方百计把妻子拉进来,要让她在甜饼店里打头阵。
很快,一个一夜暴富的银行抢劫行动便开始了!
不过似乎一切和他们的想象并不一样……
1.夫妻俩之间的对立:关于高雅格调与低俗品位。
首先定义妻子追求的高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雅,而是它背后的上层阶级。
她的老师看似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实则价值观也是和他们一样的,尽管能欣赏艺术并分析得头头是道却不引以为乐,而是为如何变得富有苦心盘算。
而丈夫的低俗,更多地像一种平民审美和市井的处事智慧。
有些目光短浅,有些市侩。
但讽刺的是,即便妻子作出了这么多努力,她还是得不到其他上流人的认可。
阶级跃迁本身就是一件带有歧视和偏见意味的事,上升时辛酸,固化便迫不及待成为新的一环,谈何容易。
在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中有这样一句话:“标榜虔诚不见得就虔诚。
”同样,推崇高雅也不见得就高雅。
当然在努力提升自我时这个阶段总会经历,也算不上多么恶劣,但总是应该意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并往后者靠近。
区别在于,自我的成分有多少。
2.抛开这些,单论审美及品鉴能力,片中很有趣地较量了一番所谓高雅和低俗“哪个更有用”。
开锁和偷窃、分辨真伪项链等营造良好的戏剧冲突,也令人思考。
总得概括来说,它们的用处看似不同,其实都是来源于其中可以被称之为“技能”的部分,比如撬保险箱、识别珠宝。
但对于真正不同的观念和眼界给人境界上的划分却从未提及,然而欣赏艺术所带来的启迪与愉悦、良好教育带来的素质与涵养,这些绝对比背下所有以a开头的单词有用;在俗世摸爬滚打熟习的人情世故,经历逆境时练就的坚韧达观,这些也绝对比观察到银行旁边有一家待租的店面有用。
从环境渗入到内里的才是真正的宝藏。
这些也是夫妻俩从巅峰跌落到低谷还依然保有的东西。
还有贫穷和富有。
Frenchy享受前者带来的物质,Ray则“hate being rich”。
如果不能利用好富有背后隐藏的资源和选择圈子的权利,那么Frenchy就真的只是在挥霍金钱。
而如果意识不到他真正需要的是自由和生产价值的创造,那么Ray就只是在拿情怀遮掩偷窃的本质。
这一点可以在对于他们两人性格的分析中更详细地提到。
3.对于人物性格的分析,两个人都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丈夫可以说活得真实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可以说不求上进,心术不正;妻子可以说率真执着,有求知欲和上进心,也可以说爱慕虚荣,天真愚蠢。
而两个人历经从物质到精神上的分裂还能end up together,我倒认为并不是他们真的有多么爱彼此,虽然妻子曾对老师说道“我认为出身背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也是可以在一起的,因为他们有激情”,但那是出于别有用心的言外之意。
更可能只是因为太多共有的经历和记忆形成了一种类似捆绑的精神效果,习惯使然他们已不再能离开对方。
这从经济学上来讲也是合理的,如果要再找到一人培养出同样的熟悉和默契,成本远远比维持现有要大得多。
现在有多少夫妻之间真的存在爱情呢?
人们说责任、承诺,本质上是婚姻的契约形式所带来的植入潜意识的捆绑感。
4.视角。
区分拜占庭和后期绘画的一大重要标志是人物和构图不再是平面而是有了立体感,即台词所说“perspective”。
个人认为,区分文艺作品高下的一大标志也是视角。
当一部影片给你多重观念的反转与碰撞而不是传达单一价值观,当人物可以被作出多样的个性化解读且都给人以启发而不是只有简单的二元对立,它才算达到了一个更丰富的高度。
5.总之,一部十分优秀的影片。
这是我完整看完的第一部伍迪艾伦的片子,然而我已经很明确地感受到了他的个人风格。
密度极高的台词,老套经典的笑点,当你开始感觉有一些无聊想要放弃时,那是他在挑选观众。
那就作出你的选择吧。
笨贼想通过饼干店作掩护,挖地道抢银行,可惜他们的水平可远远不及越狱里面的scotfield,计划搁浅,然而生意却红红火火...美国纪录片节目60 minutes主持人之一Steve Kroft也到里头客串了一把。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笨贼们把水管挖爆的那一场,警察到饼干店买东西,听到了异常的动静,问老板娘怎么回事,而被水淋得个落汤鸡似的woody Allen恰好跑出来,怕计划暴露,便谎称自己是个"plumber"。
真是个可爱的小老头!
Woody Allen,再加上突然间有趣的讽刺与幽默,缓解了有时过于严肃的主题。
尽管片中静态对话太多,室内场景太多,几次让人昏昏欲睡,但是最后毕竟还是让人有“拍案惊奇”的感觉,这为本片挽回了不少体面。
看电影想到这个时代的中产阶级 去银行的地图就是那美好的中国梦 or美国梦我们愿意为之愿意付出努力 汗水辛勤 战战兢兢勤勤恳恳 真正带来财富的是什么呢 是cookie 计划外的计划 歪打正着sunset的繁荣没有任何的理由 是cookie好吃吗 大概是欠一个机遇 瞬间带来无尽的富有 好像带给你一切这他吗不就是房子么中产阶级积累财富最快的方式不就是房地产吗 这十几年房价也不是谁预料到的 也不是谁控制的了的 sunset倒闭的时候我真的想到了次贷危机啊 - -这财富它来的渺茫 去的时候 也一样渺茫
无心插柳柳成荫,谁都没有在意的饼干店居然成了国际超级大企业,所盈利远远超过他们去抢劫的隔壁那家小银行.短短几分钟的银幕时间里,伍迪让所有看电影的观众圆了一次典型的美国梦,同时又在观众还在沉浸中随手击碎了这个美丽的幻想.没钱时候宁愿犯罪也要搞钱,有钱时候有无论如何不能习惯,宁愿去偷项链也不接受妻子的巨额财产,伍迪这个小老头的观念很怪吗?
在滑稽夸张的心理和行为背后,伍迪面对自己心爱的小人物现出了温心的笑容.在这部作品中,伍迪几乎放弃了以往所有那些特殊的手法,反以近与通俗剧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戏剧性急速变化的现代童话故事,童话的主角俨然是都市生活中普通的小人物,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手法实现他们的梦想,最后再给他们田园般无奈的安慰.虽然影片带着"穷人有穷命,穷人有穷服"的麻醉效力,但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温欣的祝福,给一众劳苦一生的小人物以慰籍.伍迪老了,反抗社会的勇气的毅力早在20年前就开始消退,《傻瓜大脑科学城》中勇敢反抗集权社会(尽管是以自己的方式)的滑稽斗士,到《安妮.霍尔》中冷嘲热讽不肯低头的纽约知识分子,到《星尘往事》中彷徨无依的喜剧演员,到《犯罪与不端》中面对暧昧的道德社会垂头丧气的电影导演,再到这一部中随波逐流的社会小人物,伍迪30多年逐渐消磨的锐气可以划出一道清晰的抛物线.是好赖物,还是这个越来越不需要思考的反抗的社会,把这个拥有自己一个人美好天堂的独立大师推落凡尘人世的呢?
又一出玩笑人生
失望
开头确实精彩。越来越难看。
傻逼。。
各种奇怪的反转。换个角度还是戏谑一切。
Woody Allen really has a way of winding me up. This is almost as irritating as Midnight in Paris.
想去挖洞盗窃却无意开饼店成功致富后来家道中衰的故事,开头有点好笑后来感觉一般,三分二后弃剧。比起男猪其他片,台词并不幽默情节又不逗人,举止蠢得更是小丑化的没心没肺,不好玩。
money与love不可兼得,不仅俗而且假…… 两星创下Woody新低
啊,这对倒霉鬼,这对活宝!老伍,你真的太话痨了!
哈哈哈哈
这片子在伍迪艾伦的作品里面虽然有一点黯淡,但是作为一部“神偷片”,倒是有很多惊喜。
缺了点灵魂
一开始的无厘头,偷盗团队突然发现了做饼干可以发家致富,到了后面居然讲回了婚姻二人差别(品味)的影响,结尾依然是和好如初,这种前后反差有点大的伍迪艾伦不太行,感觉是前面想了一个故事,想着想着飘了,就又规规矩矩写了后面的。
HAPPYACCIDENT
贫贱夫妻百事吉这个译名还真是准确啊~虽说TraceyUllman是有史以来最难看的艾伦女郎,但是电影本身非常有趣,无论是前半段的偷窃还是后半段的对新生活的不适应,特别是当老公步入新生活时拼命想退回来的时候,值得我们好好沉思
“你要怎么发大财?抢银行吗!?”“你怎么知道的??”前半段太有意思了,没想到那么快就发展到曲奇帝国,后面又是Woody Allen拿手的讽刺段子,但整体趣味性差了好多。阴错阳差,兜兜转转,两次偷盗都没有成功,但都靠老婆“妙手回春”了~三星半
闹剧,没啥意思
当年第十放映室在一期关于“地道”的专题节目中提到的电影,便一心想寻来看
老艾伦很是有趣。
剧情很简单,阴差阳错的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