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百年虚云

百年虚云

主演:李起厚,尹治,斯琴高娃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9

《百年虚云》剧照

百年虚云 剧照 NO.1百年虚云 剧照 NO.2百年虚云 剧照 NO.3百年虚云 剧照 NO.4百年虚云 剧照 NO.5百年虚云 剧照 NO.6百年虚云 剧照 NO.13百年虚云 剧照 NO.14百年虚云 剧照 NO.15百年虚云 剧照 NO.16百年虚云 剧照 NO.17百年虚云 剧照 NO.18百年虚云 剧照 NO.19百年虚云 剧照 NO.20

《百年虚云》剧情介绍

百年虚云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二十集电视连续剧《百年虚云》是以中国近代禅门宗师虚云长老心坚行苦,慈悲济世的一生为蓝本而编剧的故事。 1840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泉州知府萧玉堂夫妇中年得子,不料生下一个肉团。萧夫人惊骇而亡,萧玉堂悲愤交加,命仆人将这一肉团丢弃。一药翁飘然而至剖开胞衣,一声惊天动地的啼哭,虚云就这样来到了人间,由此开始了他长达一百二十年,经历四十八奇的求道旅程。 本剧通过富于禅机禅趣、曲折生动、真诚感人的故事情节,展示虚云长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为法忘躯的一生。通过离尘出家、觉悟之路、庚子西行、重振鸡山、藏汉弥兵、佛心护国、慧灯长明等七个部分,再现百年难遇的一代高僧的传奇经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是你妈极品飞车生活启示录别扭兄弟再见吧惊雷传说之无界吸血鬼姐妹3死者的天启喋血英魂印巴冤狱世界奇妙物语2017年秋季特别篇怒火攻心缉枪双面陌生人租借女友第四季将心不灭大漠江湖诡打墙豚鼠特攻队海军罪案调查处第四季惊变28天布衣神相矶野家的人们:20年后的海螺小姐兄弟班圣诞树2遥远时空中3无尽的命运阿孖有难天罡奇门阵跑调天后

《百年虚云》长篇影评

 1 ) 佛教题材中的第一剧,但还是有很多严重的问题

佛教题材中的第一剧。

李起厚演得非常好,是全剧一大亮点。

但是,很多剧情是虚构的,且不是很符合佛教思想,编剧与导演对佛教的理解还是非常浮浅,也不是很用心,比如寺院的生活礼仪,稍微用心一下就知道。

导演陈家林呢,以前也是这样,可能戏说历史已经习惯成自然了,总觉得历史事实没有他虚构的精彩,虚云老和尚一生不够传奇?

不够丰富?

不够精彩吗?

为什么要另外虚构呢?

只能说明自己浮浅,对祖师大德的人生没有深刻的理解吧!

佛教题材非常非常丰富,拍1000年也拍不完,是影视艺术创作取之不竭的素材宝库。

在唐朝和南北朝时,佛教徒非常积极地充分利用那个时代最好的传媒工具,来向民众传播佛教思想,很多剧本都是佛教徒创作的。

我们这个时代人们最喜欢的媒体就是影视艺术,它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既然事实已经如此,佛教就应该积极参与这种新型的传媒载体-影视艺术的创作,尤其是剧本创作,这一点对佛教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2 ) 百年虚云:电视剧讲的明白佛吗?

《百年虚云》是一部20集的电视连续剧,每集50分钟。

这是一部传记,主角是和尚,虚云法师。

关于虚云,最大的争议是他的年纪,他是不是真活了120岁?

电视剧,有图有真相,还有爹娘,给了一个回答:1840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泉州知府萧玉堂夫妇中年得子。

1840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个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有鸦片战争,有林则徐。

和尚是佛的信徒。

世间众人,见不到佛,常见的都是和尚。

和尚怎么样?

就是佛怎么样。

一位120岁的和尚,这一生到底是什么样呢?

电视剧,能让你跟着虚云的脚步走,看到他如何做事、做人,做和尚,做徒弟、做师父,做各种选择。

如果爹已经给你娶了两位漂亮的媳妇,洞房都ready了,你会选择出家吗?

如果你见到真正的慈禧老佛爷,跪还是不跪?

和尚有好有坏。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高僧总是很少的,淫僧总是不断的。

电视剧,能把高僧的德行传播到全世界。

世间众人,熟悉了高僧,自然就亲近了佛。

虚云法师,在电视剧里,可以塑成不坏金身。

每一段剧情,每一句台词,都可以自带慧根。

1840年,到,1959年。

120年。

这期间,两次鸦片战争,一次太平天国,两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

这期间,中华民族历经百年屈辱,终于建立了新中国。

这期间,多少人民英雄流血牺牲。

可是,佛,做了什么呢?

虚云法师,活了120岁。

他又做了什么呢?

电视剧,用故事回答了这个问题:虚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就等于,佛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佛最擅长的是放下。

电视剧,特意拍了一个段子,虚云法师背姑娘过河。

徒弟问师父:师父,你破戒了,你怎么能背女人呢?

师父说:我过了河就放下了,你们怎么还没放下?

电视剧《百年虚云》用故事讲佛,目的只有一个,让你亲眼看见:世间有高僧,有人真信佛。

至于你信不信?

佛肯定是拈花一笑,靠你自悟。

而,虚云法师会说:人生就是,Just do it。

解决问题,一要有心愿,二要有能力。

佛只能劝人动心。

你要想升职加薪,加班和学本事,那才是必须滴。

情人节你没有情人,与佛无关,别赖菩萨,抓紧约会去。

约着一起去烧香,也是个好办法。

 3 ) 信念的力量

发现好多留言的都是研究佛学的人呀。

我对佛学没有任何研究,看这部电视剧也是偶然的机会,但是看完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啊,总要有点执念,心中都个东西支撑着自己,总要保持善良的心,去对待别人,即使从最小的问候开始。

我很纳闷的是,电视剧中的很多人为什么称呼别人都那么难听,野和尚?

是不是那个时候都这样子啊。

看这本书和当年看梵高传一样的感受,是什么支撑着他们一直追求一个东西啊,他们不累吗?

不苦吗?

我很自惭形秽啊。

 4 ) 致敬虚云长老——中国近代佛门宗师、禅宗泰斗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得知了《百年虚云》这部电视剧,最初会对此剧感兴趣完全是为了长老120岁高寿之故,哪知一集集看下来,却深深地被长老慈悲济世、心坚行苦的一生所感动。

剧中,虚云长老的俗家本名为萧古岩,出生于1840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乃泉州知府萧玉堂之子。

萧玉堂夫妇盼了多少年,才于中年之时等来此子。

这原该是喜事一件,谁知婴儿及地乃一肉团,萧夫人大骇而逝,萧玉堂悲愤之下命仆人将其丢弃,幸亏药翁融镜及时赶到,剖开胞衣,孩子方才啼哭来世。

古岩幼时常伴在佛堂念经的祖母左右,及8岁进学堂,因其天资聪颖,所学甚速。

一日,因缘际会认识了一名小和尚,渐渐对佛学产生兴趣。

对于所阅的佛学典籍,过目不忘,悟性极高。

1850年,古岩11岁之时,其祖母因担心古岩看破红尘,断了萧家香火,在临终之前为孙子定了谭、田两家的小姐。

1852年,古岩随父护送祖母、生母灵柩回老家湖南湘乡安葬。

一次,与其叔父进香南岳,生了离尘之念,不愿归家。

其叔父因担心侄子有出家的念头,派人告知其父萧玉堂,将其接回身边看顾。

萧玉堂害怕唯一的儿子削发为僧,于1856年逼已17岁的古岩同娶田、谭两位小姐为妻。

原以为贤妻美妇会绑住他那颗不安份的心。

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古岩一心向佛,心定意坚,虽与两位美丽娇妻同房两年却无染。

1858年,19岁的古岩,心知求佛学法之事不可再拖,于是作了一章《皮囊歌》,趁着夜深人静,离家至福州鼓山涌泉寺拜师。

并与次年,由妙莲和尚圆授具戒。

1860年,古岩得知其父动用了福州知府的关系来追捕自己,便趁机逃至后山狮子岩礼忏,前后长达6年之久,每日与虎狼野兽为伴。

此时,萧玉堂也已去世,家中只剩其庶母王氏及其谭、田两位妻子,家道中落、古宅幽幽,最终寡母弱妇一起落发为尼。

1870年,虚云前往天台尤泉庵,求学融镜老法师,跟随融镜师弟融心学习天台教规。

在天台山修行5年后,又四处云游。

1882年,已经43岁的虚云,为报父母恩,发愿由浙江普陀山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朝礼山西五台山,春潮秋凉、夏炎冬寒,历经3年方才到达五台山。

此举当时感动无数僧、俗人。

虚云从普陀朝香五台时,其妻田娥英已经离世。

他在途中还渡化了谭世奇的儿子谭成,一个做惯坏事的小霸王,最后却成了造福一方的良医。

世上缘分往往如此,强求不来,虚云一路走来,遇见了多少人,有好有坏,遇见了谭世奇、谭成,甚至见到了田娥英和谭湘月收养的孤女幽莲,偏偏一心想见他的谭湘月反而无缘与之再见。

虚云用了近10年的时间,完成了拜山宏愿。

1895年融镜老法师圆寂,56岁的虚云开悟得道,成为我国禅门一代高僧。

光绪二十六年,虚云来到京城时,正值八国联军侵华。

虚云因道法高深、慈悲心善,受到肃亲王以及慈禧的待见。

并于1900年,带着在京城偶然救下的孤儿梦灵,保驾扈跸慈禧一行西行。

此后,虚云长老带着徒弟梦灵继续游走,寻访迦叶道场鸡足山。

当虚云到达鸡足山之后,却发现鸡足山上下尽受崇善控制,僧人常常下山向百姓“强求”香火钱,山上道德败落,僧人吃喝嫖赌、杀人放火,毁尽佛门清规。

俗语有言,一山难容二虎。

住在鸡足山钵盂庵的虚云等人虽无争斗求胜之心,奈何他人功名成败之心太重,削了发、披着袈裟,却于佛门清净地包养他人的妻子,炼制“极乐丹”坑害当地愚昧的百姓。

都说害人终害己,崇善想方设法对付虚云,为了陷害虚云一人,他甚至不顾刚刚出生的儿子以及为他深藏大院、不见天日多年的伊妹,抛弃自己的徒弟,最终弄的众叛亲离,孤身一人。

而虚云凭着大胸襟、大慈悲,于1904年,在大理提督的帮助下,驻锡鸡足山钵盂庵,修复迦叶道场,让其重现中国佛教名山大刹的风范。

1913年,滇川形势严峻,部分藏人不承认民国,大战一触即发。

为了民生国计,云南都督蔡锷请虚云长老出谋划策。

为了免息干戈,汉藏共处,虚云长老决定前往藏东丽川求助于东宝仲巴法王,借助法王的力量游说西藏活佛签订和平协议。

因为当时的利益纷争,虚云长老等人的藏东之行,注定充满艰险,走了20来天才见到法王。

东宝仲巴法王不愧为一代得道法王,不仅具有大慈悲心,而且智慧超人。

借着闭关修行的名号,骗过寺里某些居心不良的喇叭及访客,偷偷与其他三大活佛会面,并成功劝说三大活佛签订和平协议。

虽是一纸文书,却令汉藏弭兵,挽救无数生灵。

只可惜牺牲了善良无辜的李和尚和吴礼。

而梦灵在经历过藏东之行后,最终看破红尘,在虚云长老为其剃度后,更名无梦。

解决完汉藏弥兵一事后,虚云长老继续其重建名刹古寺的大愿。

1920年陆续修复昆明西山华亭寺,1934年修复广东韶关南华寺,1944年,105岁的虚云开始修复乳源云门寺。

在其修复南华寺过程中,虚云长老收留了不少被战火迫害的难民,创办学堂,培养中国下一代人才。

而在修复云门寺期间,中日战争更加吃紧,无数孤儿难民朝云门寺涌来,为了救助100个失去父母的孤儿,虚云长老带着门徒在黑夜中冒雨前行。

因为日军离云门寺越来越近,为了100个孤儿的安全,虚云决定向广西将军李济深求助,当他写完书信交给门徒观本之时,嘱其告之李将军,“他一生别无所求,但求李将军尽速派人来接孤儿前往大后方安全之地。

”他一生“恶事不为,众善奉行”,从不为己求人,一旦求人也皆是为了百姓苍生。

在修复云门寺的那段日子里,虚云还救下了被众人误解的阿牛,教会了阿牛做人的道理。

谁知道,这个一直被村人误解为小偷、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在日军为了“皇粮被抢、日兵被杀”而到处搜寻领头人,准备屠村之时,阿牛冒充领头人,牺牲了自己一条命,救下其他村民。

在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虚云已经经历太多太多了。

虽然,1952年,113岁的虚云长老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并一再收到北京来电邀其来京居住的电报,却依然驻锡于庐山,种花浇水、修身养性。

1953年,114岁的虚云长老发愿重修江西云居山真如寺。

1956年春,真如寺诸殿堂房舍次第落成。

虚云长老在云居山遇到的“老树仙”也算一位神人了。

据他说,他种树的时候,山下的药翁还未出生,而如今那药翁已经75岁了。

“老树仙”种了一辈子的树,漫山遍野的树都是他一个人、一颗心、两只手种出来的,只是种树种的不知今夕是何夕了。

想来也是一番大道理在里头,只是我一介俗人,难以看透。

想那“老树仙”说的也有道理,管它今夕何夕,反正“月亮圆了是十五,月亮不见是三十,青草出来是春天,雪花下了是冬天。

”人活一世,又何必一定记得自己年岁几何呢。

虚云长老有言,“刚看到山的时候,会说‘啊,那是山。

’;刚看到水的时候,会说‘啊,那是水。

’;等到看多了,‘山不是那山,水不是那水。

’;等后来再想想,其实‘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

’”百年岁月也不过弹指一瞬,各人所见所得自是个人因果。

虚云长老高寿120岁,于1959年示寂于云居山的茅棚。

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

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

但叫群迷登觉案,敢辞微命入炉汤。

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虚云长老一生受尽九磨十难,万里跋涉走遍了道场,忙忙碌碌只为了重建六大名刹古寺,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出家人保存一领大衣。

他一生历经四朝五帝: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经历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战争、八年抗战、四年内战,目睹了中国的百年战乱、沧桑巨变。

一生肩挑中国禅宗五大法脉,弟子门徒数以百万计,乃中国近代佛门宗师、禅宗泰斗。

 5 ) 幸福人生当看百年虚云

“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最初知道百年虚云这部剧是13年左右。

最初知道虚云老和尚是在几岁时,听法师讲经时记住了这个名字。

当时小,不太懂!

一直没去深入了解。

13年仅仅是偶然在电视上看了不到半集。

一直到14年年初,在比较迷茫的时候,想起了这部剧,于是翻出来从一而终,一气呵成看完!

中途多次深深感动落泪,虚云老法师波澜壮阔而又精进坚韧的一生深深触动着我,对我当时整个精神进行了一次质的升华、飞跃及洗礼!

百年虚云可谓称得上是佛教人物传记第一剧,这四字是一诚法师(虚云老和尚弟子、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题。

此剧拍摄出来后,光过审就6年之久。

当中我们可以想象剧组经历了多少坎坷考验挑战,不过还好,最后终于面世!

这部剧基本算是完整的讲述了虚云老和尚的一生,主线脉络清晰。

但由于老和尚一生经历沧海桑田,内容格局过于庞大,再加上某些因素,好多传奇经历还未呈现其中,比如云门事变、陕西设坛求雪等等。

基本就是老老实实把老法师的一生讲述完毕。

但仅仅如此,都让人看的感慨万千,剧中完全是朴素平凡不加夸张的演绎。

此剧主演都是重量级别的,著名话剧老艺术家李起厚,斯琴高娃等。

不得不说,剧中每一个角色都很用心,跟导演有很大的关系。

尤其是李起厚老先生,他的演技彻彻底底的征服了我,让人感觉他就是活生生的虚云法师,不可不谓功力深厚。

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内心对虚云老和尚的认知理解和深刻感悟,才能呈现伟大的一生。

片头片尾曲也很nice,片尾曲是虚云法师所写的辞世诗: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

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觉安,敢辞微命入炉汤。

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可惜虚云法师扮演者李起厚老先生已于2018年5月辞世,深感惋惜!

大爱的老艺术家一路走好!

这部剧不是干巴巴的讲佛教理论,更主要是通过虚云法师的一生真实经历,让观众从中自己领悟,所以本人认为此剧不存在对佛教理论认识不够这种情况,毕竟是一诚法师等多位高僧大德参与制作。

真正的佛法阳光,开放而博大,润物细无声,而不是狭隘,干巴巴讲述。

细心人能感受到此剧幕后人员的良苦用心。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虚云老和尚的一生,大家可自行购买虚云老和尚年谱去深入了解。

在当下这个大环境下,能有这样的良心好剧问世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大家也不要要求太高,毕竟参与制作者更想把它拍的更宏大具体全面一些,但迫于一些限制,所以只能这样,但我认为这丝毫不影响此剧的闪耀光辉。

虚云老和尚从出生到少年产生出家念头,到不顾一切阻碍反对,排除万难出家,这是怎样的大丈夫!

出家一心潜心修行,自度度人。

在家人苦苦追寻中,依然坚守初心,毫不动摇,可谓是信愿坚固!

这让我想到我们自身,在自己的目标梦想前,是否能做到像老和尚一般雷打风吹不动,抵御重重诱惑,坚固坚韧不拔!

接着老和尚为追求自己梦想,深居岩洞苦行6年之久,与虎狼为伴,真菩萨也!

用我们世俗话讲,虚云老和尚也一直在追梦,他的梦想是开悟看破放下,了知生命真谛,自度度人,普渡众生!

跟我们凡人一样,这个过程中他也有迷茫,也有瓶颈!

但他始终珍惜做好当下每时每刻,初心不退,精进不退!

这是最难得的,这一点上我们常人又能否像他一样呢?

岩洞苦修过后,虚云法师后拜融镜长老学习天台教观,未报父母恩发宏愿三步一拜由普陀山起拜五台,再后徒步走访佛迹名山大川,西至印度,这个过程虚云法师修为已经很高了。

修行也是能量积累的过程,量变产生质变,在老法师几十年如一日的修行生涯中,本身能量已经聚集到一定程度!

高旻寺打禅七则是虚云法师转折点。

这之前,法师经历落水一难而有惊无险。

高旻寺禅七,能量汇聚,在第七天沙弥倒水时不小心烫到法师手,顿时杯子噗通落地,此时虚云法师开悟。

这开悟让人感觉好比置身一个大皮球中,能量已经充的够满,忽然杯子落地一声如利刃划破长空,拨云见日,突破瓶颈,即刻开悟!

法师即写了一首偈子: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

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歇!

又曰: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

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此处甚为感动!

虚云法师开悟那一霎那,脑海中几十年的经历过电影般的一幕幕呈现在眼前,让人不禁感慨世事如烟沧桑巨变,人生意义到底是为何?

说到这,剧中配乐也是满分,很有感觉!

虚云法师之后陪慈禧西行,一路普渡众生,尽自己所能,愿力广大!

发心大爱振兴多处佛教道场。

最让我感动落泪的一个镜头是幽莲将信物送到虚云老和尚面前时,读到谭氏写的信,阔别几十年,离尘别故乡,沧桑岁月感,让人顿时感动落泪!

坚守初心,不动不退,一往无前!

几十年人生,说短也短,说长也长,虚云法师的几十年是追梦不停的几十年!

当时我再度不禁感慨,常人能否像虚云法师一般长远心如此。

人生不应当将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享乐上,而应该延长自己生命的厚度!

其他还很多,就不多说了。

这次再度回想起来,让人深深感慨!

这部剧的正能量一直感染着我,给我动力!

感恩虚云法师,顶礼一代传奇高僧大德虚云法师!

此剧良心,当中有很多智慧,不信,你且来看!

幸福人生当看百年虚云!

 6 ) 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看过蛮多高僧大德的事迹或者传记,最让我感动和钦佩的莫过于印光法师和虚云法师了。

至于印光法师,我至今不敢直视他老人家的双眼,哪怕只是他老人家的一张照片,每次看都觉得很羞愧和心虚,那眼神直射心底。

而虚云法师,则让我觉得亲切和感动,他经历的九磨十难,我扪心自问根本做不到,设身处地想想,才发现他老人家的行为是多么难以超越。

还记得那首虚云歌么?

少小离家别故乡 天涯云水路茫茫百年岁月垂垂老 几度沧桑得得忘但叫群迷登觉岸 敢辞微命入炉汤众生无尽愿无尽 水月光中又一场顶礼赞叹之!

 7 ) 安身立命,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4集:注意寺院仪式和作息;5集:修身只是自了汉,我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度度人,出世间而不离世间的境界;6集:重心不重相,上报四重恩(佛恩国土恩众生恩父母恩下济三重苦,行人之所难行忍人之所难忍;7集:胸有成竹的忍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博大的涵养,广阔的胸怀是站在更高层次上的宽容;11集:上鸡足山的机锋较量;19集:只要有佛缘,人气有了什么都有了!

安身,如何定位自己,将依于所扮演的角色,而安份地把现前所扮演的任何一个角色,尽心尽力的诠释,表现出规规矩矩的模样来;如果,更能从角色的内涵,培养依佛陀所教,依佛陀之法的甚深修养;那末,便可以称得上安身了!

  立命,任听所谓的命中注定,即凡俗者沦落“未知”的窠臼之中;若如是,将止于悠悠放任的日子,耽于畏缩恐惧的心态之下;当知行者学佛,立命之道,全在唯自心的修养,依正念而思,正行而为,践履六波罗蜜法,立慈悲喜舍之心;则慧命如拨云见日,身与命、常住湛然清净之境界里!

  因此,千佛山的格调,以“清净、庄严、淡泊”配合“不管人家对不对,自己一定要对;做对了是应该的,做错了赶紧忏悔。

”以之为“行道”的家风,即是既能安身,复能立命的指导原则;可以使行者于修养的过程中,从凡入圣,从业入道,以至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殊胜之境。

  安身立命,肯定于因何不能安,不能立;于身者,因何欠安?

于命者,因何难立?

自己的身命,因何自己不能主宰?

是谁、促使其不能安?

复又促使其不能立?

行者学佛,当知华严经中所说: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自己之身,自己之命;唯自己之心,依教如法,正念正行,即得身安命立。

亦如心经中说: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若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作为,必然远离颠倒梦想;久而久之,何愁不得究竟涅槃,常住如佛如菩萨般的绝对圆觉之果位!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颇引人深思,这使我们知道佛的教化有深刻的人间性。

在《心地观经》里说:四重恩是:一、父母恩。

二、众生恩。

三、国王恩(国土恩)。

四、三宝恩(上师恩)。

三途(三涂)就是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苦有三苦、八苦(三途苦,八难苦)。

何谓三苦?

乃三界中一切众生所受之苦也。

一、苦苦——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单指人间言)二、坏苦(坏是坏灭,苦乃迫恼之谓)三、行苦(行是迁流不息生死无常之意) 一、四重恩 四重恩是:上师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 1、父母恩: 一个人来到世间为人,首先是父母之恩。

十月怀胎,生养哺育,才能长大成人。

养子方知父母慈。

到了一定的时候,自会领悟其中的含义。

报父母恩,有了这种意念才有和睦的家庭,慈祥的父母,孝顺的儿孙。

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来说,衣食住行无不来自众生之恩,每个人的劳动都是为了对众生的报答。

报众生恩,有了这种意念才有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互相尊重,互相照顾,建设文明的社会。

2、国土恩(国王恩): 报国土恩。

我们赖以生存的国土是无私的,山川,水土,粮食,矿藏,传统都是国土对人们的奉献。

使国土庄严是我们报恩的职责,也是我们为后辈应尽的义务。

3、上师恩(三宝恩): 对佛教来说,佛、法、僧三宝使人们取得智慧,证得菩提,获得解脱,是人们的上师。

三宝之恩自不能忘!

佛法僧三宝是佛教徒认为最重要的,但经典里却把父母、众生、国王放在三宝之前,可知一个人如果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众生的护持之恩、国家的安定之恩,那么这个人说他竟能报答三宝之恩就很难真实了。

4、众生恩: 云何念众生恩?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

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劝发菩提心文》说:“我与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互为眷属、父母、六亲、乃至师友。

而彼众生常为我身作大饶益,或顺我志,令我欢喜;或逆我志,令发道意;又能示现一切极苦相貌,令我惊觉,不生贪著,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是故众生恩德亦复无量,不可言说。

”尤其是“上报”这两字应该记住,修行者若把自己摆在众生之上,只能“下化”,不能“上报”,就扭曲了佛的教化,因为若无众生护持,不要说修菩提大道,我们连活着都十分艰难呀!

真是令人动容的见地!

我时常惊醒自己:面对众生,要牢牢记住“上报”两个字。

一个人明白了做任何事无不是为了报恩,那就真正地、自觉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位置及生活的目的。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以同样份量来报偿我领受了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我强烈的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常为感觉自己占有了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 上师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

报恩无尽啊!

由此可知,忘恩负义的人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果报决定在阿鼻地狱。

知恩报恩是「行好事」的先决条件,这是「行好事」的大根大本。

在佛法里面,到什麼地位的菩萨才落实知恩报恩?

《大智度论》说,知恩报恩是二地菩萨以上主修的课程,所以二地菩萨才真正落实了。

回向偈只有八句,而「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就占了两句,因为这两桩事情要紧!

古大德、诸佛菩萨、法身大士确实受人滴水之恩,必定涌泉为报,对於恩德念念不忘,所以我们尊称他为佛菩萨,尊称他为法身大士。

二、三涂苦(三途苦):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1、三途(三涂): 就是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贪嗔痴称为三毒。

有这三毒,就堕落到三途。

2、三涂(途)之苦: 苦有三苦、八苦(三途苦,八难苦)。

何谓三苦?

乃三界中一切众生所受之苦也。

①、苦苦—— 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单指人间言) 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之苦自不待言,就是生存人道,以感有漏之身,有生老病死,已名为苦,再遇到其他苦的环境,如冤憎相会,恩爱别离,所求不得,乃至天灾人祸等苦,一切众苦追迫,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

譬如畜生已受痴昧无知之苦,更加被人鞭打、宰杀、烹煮、食啖等苦,其义相同。

②、坏苦 (坏是坏灭,苦乃迫恼之谓) 乃六欲天及色界天所受之苦,天上虽比人间快乐得多,但是非永远,有败坏的,如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人虽受衣食随意,宫殿庄严之乐,乃其有漏十善所感,终有福尽堕落之日,其时有五衰相现:一、衣裳垢腻,二、头上花萎,三、身失威光,四、腋下臭出,五、不乐本座,其时痛苦非常。

涅盘经云:‘天上虽无大苦恼事,然五衰相现,极受大苦,与地狱同等......’。

就是色界的初禅天得......此乃世间有漏之禅,终有变坏之可能,当其定坏之时,生大苦恼,随念坠落,此即坏苦也。

③、行苦 (行是迁流不息生死无常之意) 此乃无色界天所受之苦,此天无色质之累,有空定之乐,虽是最高之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八万四仟大劫,然而寿满定尽之时,还要堕落轮回,其时生大懊恼,如箭入体,其痛苦莫可言喻!

“智度论”云:‘上二界死时,生大懊恼,甚于下界,譬如极高之处,堕落碎烂’,其痛苦可知矣。

虽未堕时,也不免常受行阴念念迁流之苦,故曰行苦。

 8 ) 值得尝试的道路

前段进间还在想,如果把玄奘相对真实的取经历程拍成电视剧,或者拍一下真正修行的人的电视剧可能会不错。

正好出差福州时去西禅寺,在佛物流通处买了这百年虚云的碟子,效果不太清楚,挺可惜的。

估计是小成本制作,里面有许多有名的演员,估计多数是友情出演了,这片子把虚云老和尚从生到死的经历用20集电视剧讲完了。

个人觉得这是挺好的一种电视类型尝试,希望以后可以出来一部精品吧。

演虚云的演员,到中年之后的演员演得不错,前年的青年之类的就太做作了些,而且片中的配角们都比较失败,太脸谱化了,显得很弱智,倒是几个老和尚演得还不错。

台词对白挺失败的,只有虚云的台词设计尚可,片中把一些常见的禅词都揉合到里面去了,但一些打机锋的对白很白痴,这种片子应该请有相当佛学功底的人来帮忙的。

再者就是电视里把虚云的爱国主义跟维护国家统一着墨太多了,搞得有些CCTV的感觉。

场面不够大,群众演员也很少很不专业。

这些都是败笔。

虚云之后,中国佛门再无大师了,剩下的是释永信之类的丛林CEO,佛门道场现在基本流落成门票景点,当地政府把每一个寺庙当整成了生财工具,而这不知需要多少个虚云才能改变,真修行的僧侣中国现在有多少个呢?

 9 ) 大菩萨是也

虚云老和尚一生都在精进修行,活了120岁,遇到事却从不推诿,直至临终。

早年离家抛妻只为出家修行,妻子父母找来也闭门不见,看似是无情,实则是欲求修行的道心坚固,不想再被欲念牵起妄想烦恼。

独自在窑洞苦修五六年,一心一念已修炼出成,接着经由融镜老法师亲自点拨指导,经文教义已通大半。

后发愿从普陀山到五台山三步一拜朝山,为报父母之恩情积累功德,途中又遇故人,此时心性已有锤炼,若有半点不好的心念恐怕都走不到五台山,可见其心性坚固、善念深厚。

朝山完毕后,经国家社会动荡,参与协助慈禧太后政事权商,为避免国家子民的生命风险。

藏独期间也以身犯险,亲自去藏地求和。

后又搭建寺庙,亲力亲为,没有半点懒惰,以身作则。

慈悲宽容、禅定智慧影响了非常多的世间人和出家人,以其为佛教之表率。

即使是遇到了外道佛教,也不叫嚣打击,而是做着身为佛教弟子应该做的事。

对人既有悲心、又有智慧,既圆融看待佛法,不在外相上恪守佛弟子的身份、又时时刻刻关照内心起心动念,保持心不散乱。

一生做尽善事,不居功,不自傲,不恋名利。

此,大菩萨是也。

顶礼虚云法师,合十!

 10 ) 虚云老和尚云门宗再传弟子,云门宗第十四法脉传人,云南鸡足山虚云寺方丈惟升和尚著

《虚云老和尚的足迹》2003年12月1日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惟升法师,字明空,1973年8月生于广东。

1992年4月剃度出家,师承虚云老和尚弟子云门佛源禅师。

1996年7月毕业于云门佛学院教理专业正科班。

1997年2月到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鸡足山创建虚云禅寺,2002年4月起任该寺方丈。

图书目录序言1高僧的诞生2辞亲割爱入空门3礼拜明师正见开4色情引诱心不动5虔礼五台报母恩6震古烁今的行脚历程7在高曼禅寺禅堂开悟8拜舍利燃指供佛9无有恐怖佛境界10长安施法济灾民11隐居终南山12再上鸡足山13三上鸡足山14在鸡足山初转法轮15腾冲募化遇奇缘16圆融诸法 狠抓戒禅17缤纷法雨洒南洋18力谏朝廷息教难19弘法曼谷国王皈依20请《龙藏》回到鸡足山21家人来信22为宾川人民化干戈23维护祖国和平统一24教化李根源将军25与袁世凯当局抗争附:滇西宏誓佛学院26教化土匪息战乱27中兴华亭禅寺 造福昆明人民28卫教一幕29驻锡鼓山振僧纲30整理史文 印经弘法31六祖托梦回曹溪32护国息灾度忠魂33移锡云门祖庭34创办云门山大觉农场35协调军民关系36德镇日寇37弘法洋城 绯桃献瑞38法驾潮州 万众欢喜39弘法香港 盛况空前40鬼神护法41美国詹宁女士来华皈依42主修《云门山志》43愿于爱国作先锋44身受磨难神游兜率天45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46弘法上海 因缘殊胜47在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大会上48选举新方丈49余乐不尽照真相50重兴光孝寄望后人51留遗嘱示寂云居52舍利传神53虚空无障碍 云彩有光辉后记

《百年虚云》短评

情节太拖沓了。作为影视作品,水平不高。大师真是大丈夫,大气魄,大智慧,大慈悲本来看的都有点鸡血感了,还好那天看《更好的世界》被泼了冷水喜欢最后讲山水的那一段

8分钟前
  • 扶摇散人
  • 还行

“我刚过河把她放下,你怎么又背起来了呢”

13分钟前
  • 推荐

拍的简单朴实,不矫揉造作,很符合佛教电视剧的风格。将虚云的智慧与悟性提现的很好,顶礼虚云大师,我也要更精进!

18分钟前
  • c
  • 力荐

观剧过程中数次落泪,为虚云老和尚的慈悲喜舍感怀不已。电视剧编导演俱佳,国产电视剧难得的佳作啊!阿弥陀佛!

20分钟前
  • 沈永
  • 力荐

额,令人慨叹,观于虚云法师圆寂65周年,农历九月二十日。

21分钟前
  • 李觉吾
  • 推荐

蛮好,推荐,

24分钟前
  • 持尘
  • 推荐

故事是好故事,看得我都想出家了,不过台词欠修饰

26分钟前
  • 酒西
  • 力荐

虚云抛妻弃父出家,不尽孝道,出家后反而是三步一跪五台山报父母恩,百思不解。虚云随后的修行弘法令人尊敬,只是觉得其出家无缘由。当人经历了生死别离苦痛疾病世事沧桑,到老了的时候自然就接近于超然的状态。又何必像虚云这样呢?

30分钟前
  • 牛羊肉干泡
  • 还行

僧者大义,佛者大爱

33分钟前
  • qushry
  • 力荐

一代宗师,无限敬仰。后辈学佛,自勉精进。

34分钟前
  • 小呆
  • 力荐

整体nice,有些过程有虚构的嫌疑

38分钟前
  • 久等了。
  • 还行

太有教育意义了,好多地方挺感动的,越后面越好看,反而虚云年轻的时候没那么有意思

43分钟前
  • 龙小姐
  • 力荐

看这部剧难得的让人一点都不浮躁,格外安宁。

45分钟前
  • 看剧达人
  • 力荐

最后一集让我只能打一星了,整个剧情与传记最多算是半真半假,应该叫戏说虚云,连三国演义的七实三虚都没有,法难一个字都不让提拍个空气啊

46分钟前
  • 胡杨路远
  • 很差

这演员,没的境地,真演不了虚云大师,剧情虽然波折不多,看得还是很有味道的。

48分钟前
  • 张十三
  • 推荐

虚云老和尚行难人之所难行,忍人之所难忍。他的传奇经历真是上了一课。他对佛法的弘扬让人赞叹。

53分钟前
  • 悦已
  • 力荐

我看到一半,没有耐心再认真看了。论编剧,表演,美术,真心都不怎么样,已经过时。唯有虚云老和尚的人生经历是长存的。记住了不做自了僧,而要自度度人。另封建社会对女性破坏太大。

54分钟前
  • 玫瑰灰
  • 还行

处处是修行啊。

56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力荐

阿弥陀佛!虚云法师,这样的善知识我今天才得以了解。慈悲的虚云法师!这部剧看得时候流泪很多次,也有多处令人笑出声。

59分钟前
  • 无极仙子
  • 力荐

很好看!

1小时前
  • 抠门芬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