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给的8分,感觉我看了个假的李鬼剧。
第一集还凑合,第二集崩的彻彻底底的,豆瓣怎么给了8分?
谋害三任丈夫骗保案的女骗子,在被绑架以后,明明可以找一个远一点毫无规律可循的地方,把人和手机分离,让警察追踪手机信号结果扑个空,然后用她杀害前几任丈夫的方式来直播杀死她,比如定时让她在透明玻璃盒子里被淹死,或者被自动注射药物而死,怎么都比弄个汽车炸弹有更有创意吧。
安排从停车楼要开车狂奔十几分钟道学校操场上,原本还以为这个汽车炸弹至少也得是伊拉克炸美军M1坦克专用的不低于500公斤TNT当量的爆炸效果,结果最后一看爆炸效果,感觉大失所望,也就跐了个火,有效杀伤半径连二十米都不到,还不如个105毫米榴弹炮的效果。
还搞那么大阵仗,至于嘛而且看车一路开过的路边有很多黑乎乎的空地,随便找个地方不行吗?
非得跑到学校操场弄个鸡飞狗跳?
男主蜜汁自信的毫无逻辑,为啥你自己陪女诈骗犯在车上对方就不能引爆?
还说什么我也在车上如果也死了你怎么和全国观众交代。。。
幼稚不幼稚啊,都警察队长了,还搞小学生级别的道德绑架那一套。
再说了你自己要找屎,凭啥能觉得对方就无法和全国观众交代了?
你谁啊你,大韩民国缺了你就不转了?
女主也崩的无法理解,跑去学校找妹妹,路上一直打电话,也不认真看人,结果还得靠同学帮忙才找到自己妹妹,那可是你妹啊,又不是个耗子,有那么费劲找到吗?
还有明知道车要爆炸了,还要奔着车跑过去,到底是几个意思呢?
是第二集就爱上男主了,要跟着一起殉情?
还是说心疼女骗子,想去帮忙解救女骗子?
再或者想混个烈士,然后让妹妹当五保户从此可以免费吃皇粮?
已经对后面不抱期待,就随便看看朴成雄和林智妍吧
选剧:《国民死刑投票》7分/三星写在文前:例行叠甲,以下言论均为本人一家之言,你若不同意,那一定是你对。
当然,也欢迎理性探讨。
周日在朋友圈说手痒了,要写剧评,结果周一回家又后悔了,发现或许这剧似乎没那么值得一写。
虽说现在网剧这边论质感来说,还是中日韩三家看韩国(我阅片量少勿骂),但这片跟很久之前我同样想写最后又放弃了的《解读恶之心的人们》一样,都是那种经典的韩式刑侦悬疑“代餐”。
——吃了,但又觉得没吃。
——看了,但又觉得没看。
——摆烂了,但又没完全摆烂。
喏,这就是跟当代人减肥吃代餐的道理是一样的。
一、关于主要男性角色一个冷漠的人,还有两条性格近似、却命运迥异的狗。
冷漠的人,是真·男主权锡柱。
这个人我一开始打脸就觉得——哦,又是个经典的韩剧下大棋反派是吧?
教授(莫里亚蒂?
)+高智商犯罪(韩式经典)+心理学(社会派经典)=典中典BOSS有一说一,朴成雄之前的剧我就看过一个《雪滴花》,再往前的唯一印象还是他跟秋瓷炫在釜山电影节的主持人cut。
现在韩国这帮叔字辈的感觉演现实主义都一个样,耍帅的就白衬衫黑大衣(《超异能族》里的赵寅成和柳承龙),苦逼一点的要么是精神疾病(《超异能族》里的车太铉),要么就是经典搞笑番担当(《模范出租车》朴镇彦),而剧里的角色权锡柱明显是前者的画风。
只是执棋者未必真冷血,他的女儿是他复仇的理由,而他的儿子却成了他复仇的代价。
编剧的目的应该是让这个人设成为——外冷内热,看似冷酷实际是个好父亲的形象。
但看完结局之后,我只能说这剧本老朴尽力了,能有现在的60分已经是他很努力的结果了。
两条狗,是男主金武灿和表层反派李闵秀。
一条是警犬,不择手段,宁可伪造证据也要抓捕凶手,代表有残缺的正义。
一条是疯狗,同样不择手段,只是他的所作所为并不代表正义和彰显人性人伦。
这种强烈的既视感我从《窥视》就有了,同类型的人,因为境遇、DNA、命运等等的捉弄而走向两个极端——如果从戏剧上看,以我对这类型的了解,往前追溯大概能到萨特的境遇剧,也就是把人放到极端环境里,观察人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
其实现在很多剧的底层逻辑也是这样,仿佛没有个极端环境,人就不会做事了一样,无论好坏,无论中外,都是如此。
《洛基》,时间线崩毁;《超异能族》,朝韩战争;《大宋少年志》,国仇家恨;《国民死刑投票》,满是戾气的当代社会舆论场。
我也是创作者,所以我也明白这种设计的必要性,只是同样的东西看多了总是会厌,而且有时候同类型的东西一旦看久了,文化产品真的也会反向培养观众,就像看久了短视频,就无法处理长篇故事的文字量,韩式刑侦看久了,就没法接受现实里的警察都是普通人而并非美男帅叔或者好看的小姐姐……真正的一线连睡觉都难以实现呢,哪还有心思去捯饬头发和造型啊。
二、关于主要女性角色一个吵闹的人,一个疯女人,以及一只秃鹫。
吵闹的人,是女主朱玄。
智妍呐,你又换工作了?
这次是来网络组了是吧,下次咱记得找点靠谱的剧本哈!
这个角色如果不是林智妍出演的话,估计八成观众看到第三集就该开骂了,哦,现在一样也有不少骂角色的,可惜了,这点上她的剧本命确实不如《超异能族》里的孝周欧尼。
我理解网剧脸谱化人设的用意,也理解剧组想要通过林智妍来降低这个角色因为过分吵闹浮夸而带来的好感败坏,但我真的不理解既然都想到这儿了,就不能调整一下剧本逻辑,让这个角色更“合理”一点吗?
作为角色,她确实撑起了剧里的女性高光部分(先不考虑注水和在观众层面上是否真的高光);但无论是作为警察,还是作为姐姐,她都只能说全、不、合、格。
疯女人是闵智英。
这个角色分析起来其实很简单,她自己也在最后一集里跟新议员的对话里说过了。
“在那个案子中,我最后悔的事情只有一件,我应该要尽早劝他去自首的。
但身为母亲,我却犹豫了很久。
”“真抱歉,我只是想问你,为何要支持加害者家属的人权?
”“我们只是一群处境相同的人,在分享彼此的悲伤与无力感而已。
没有什么其他的用意。
”而对这种角色,我想说的话在剧里也由议员说过了。
“……我也没有别的用意。
只是你们那些分享悲伤的时间,最好还是……多用来为受害者与受害者家属想想吧。
这就是我想说的。
”嗯,这就是我想说的。
一个单纯的溺爱型母亲,一个纯粹的恶女人。
就酱。
秃鹫是记者蔡道熙。
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精致利己主义知识分子/媒体人形象。
嘴上喊着公平民主自由,私下里权钱交易、指黑为白,一切为了流量。
他们或者她们并不杀人,手不沾血,甚至狠起来的时候,为了迎合大众心理,连自己和自己的职业都骂(自黑自嘲的绝不在少数),但每个死者死的时候,它们都要来分一口肉,喝一口血。
就像秃鹫。
有受害者的时候就直接上,没有受害者的话制造受害者也要上。
当代新闻人的良心和脊梁我曾经一度觉得是调查记者,但这个职业似乎已经死去多年了。
三、关于类型与它在探讨的聊完了角色,我想大家基本也就能明白我题目的意思了。
都是再经典不过的构型,都是再经典不过的角色,就像一份韩式拌饭,米饭、蒸蛋、胡萝卜、辣白菜、肥牛和辣酱,每样都是经典款,你能说它摆烂吗,不能;但你能说它没摆烂吗,这么多年了也没见有谁革新。
所以就这么凑合吃着吧,反正高低也吃不死人。
说完角色,再回到故事本身。
架构和情节没什么好说的,角色逻辑都是依托答辩了,难不成还有人指望剧本能有逻辑?
那第三集炸车我还一度以为真要炸死男主了就是神作呢……这部剧唯一值得讨论的内核有且仅有它的主题。
相比于国民、死刑、投票、舆论杀人这种司空见惯、老生重弹的命题,这部剧我断断续续看完之后想到的更多其实是一组词——罪与罚。
、概念很简单。
什么是罪?
——违反公序良俗,违背法制人伦,与人类普世价值相悖的,都是罪。
那什么是罚?
——是人类集体或部分群体,基于理性与社会经验所施加于异常个体的矫正性措施或者消除手段。
我没什么法律知识,也不怎么经常接触法律工作者,虽说有一些律师或者公检法的作者朋友或者老友,但也很少会讨论到这种层面的话题。
若是单纯处于人文角度的考量,不考虑参照陀氏《罪与罚》的模板,就现代社会来说,罪与罚的两个层面上其实都有不少新问题,而若是基于本剧以及近年来的社会现状,我这里想提出的有两点。
第一,关于罪。
过去的罪,大多是冤有头债有主,是你西门庆真的勾引了潘金莲,是你胡汉三真的镇压了农民运动,所以能够基于真实行为与历史,是有迹可循的罪。
但网络犯罪及舆论犯罪不同。
人言可畏在网络时代第一次具象化了。
相比于肉体损害,精神损害基本都是个体化的,很难给予一个普世化的、标准化的罪恶考量。
有人在网上骂自己讨厌的人,结果ta吃药/跳楼/割腕自杀了,这个人有没有罪?
人都有讨厌他人的权利,也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因为一句话而因言获罪,是否“小题大做”了一些?
但与此同时,讨厌和表达确实都是权利,但权利和义务也是相统一的,你享受了权利,便就要同时履行义务,也即为你的言论负责。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负责没问题,可是要负多少责,负什么责呢?
我们没法单凭主观判断一句话出口时,说话人到底是真心还是不小心,正如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的道理一样。
可如果就此放弃不追责,那实际造成的精神损害与名誉损害,以及社会性死亡,却又何尝不是一种犯罪?
在剧里,这种选择被具象化为按下选择的按钮,来判决一个或许根本与你无关的人的死活。
在剧外,每个社交平台上,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在上演这样一幕。
《国民死刑投票》里后期有个很鸡贼的设定,他给了“弃权”的选项,从而看似在某种程度上破除了境遇剧的极端环境塑造,似乎是给了正常人一个“不沾血”的选择。
但实际上,在现实里是没有弃权的选项的,尤其是在网络戾气日渐极端化的今天。
你站错队了,顶多是对手打你;你不站队?
装什么理中客?
怕不是双方一起下场打你。
说回剧情,这部剧之所以我今天决定墨迹这些跟大家白话,其实主要最后有一点触动了我,让我觉得这编剧高低在立意的时候还是有脑子的,只是可能剧情确实写得一塌糊涂。
——面对李闵秀、闵智英的具现化的罪,我们只需要法律和正义的警察就行。
——但面对权锡柱这种灰色的、抽象的、看似站在民意角度,实际却是在滥用私刑的罪,我们需要谁,又需要什么呢?
从表层上看,狗脸确实在“惩恶扬善”,杀的都是大恶人,民众拍手叫好。
但实际上说,就像我们为什么要硬性要求司法制度一定要写入被告法律援助一样,这无关善恶,只是为了程序上的正义与公平——私刑为什么会被废止,就是因为人类永远都无法保持绝对理性,而要是无法保持绝对理性,那么当初惩恶扬善的私刑,就具备着某日落到无辜你我头上的可能。
而那个时候,民众早已不再关心你是否真有冤屈,他们就像法国大革命里的雅各宾派一样,只是想看人头滚滚、血流满地罢了。
所以这才是权锡柱最大的恶,因为他的行为实际上是在释放人心底的恶魔。
无罪的恶魔。
第二,关于罚。
说完了网络犯罪与舆论犯罪,那么与之相关的惩罚自然也需要并行讨论。
古代早有因言获罪的文字狱,而相比于那个时代里的重刑惩罚,现在对于舆论的惩罚力度则明显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
——要么没出事,“你怎么那么玻璃心人家随口一说你想那么多干啥”;——要么出了事,“都怪你如果不是你嘴贱人家怎么会死你快点给人家以死谢罪”。
喏,反正我觉得都不是啥好话。
基于我上面说的罪的特点,罚也随之变得“个人化”“私人化”起来,惩罚的程度、形式全凭受害者的受害程度和社会影响恶劣程度来判定,这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够满足大部分情况的需要,但归根结底来看,它依旧不算是成形能够沿用的制度法条。
我才疏学浅,也确实找不到任何具备可行性的答案。
但《国民死刑投票》里给了一个不算答案的答案,比较抽象,也很个例,但在我看来却比现实中的任何刑罚都更合我的心意。
——当权锡柱抱着为女儿娜莱复仇的心愿使用私刑之后,他付出的代价是视作亲子的金智勋的死亡。
这是一种充满了宿命论的答法,但这个答法的取巧之处在于,它没有法律的普适性与规则性,但却又在人情与逻辑上完美符合了人性中最为潜藏的几条DNA之一,也即等价代换。
简直梦回《钢之炼金术师》有木有,你想要获得什么,便要做好失去什么的准备。
而如果,我是说如果,有没有一种可能,抽象的罪也就只有抽象的罚才能对抗?
诅咒别人时,若是想到这诅咒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人是否就不会再诅咒他人?
诋毁别人时,若是想到这诋毁也会在自己身上生效,人是否就不会再诋毁别人?
简而言之,也就是当每个人都心知随便诬陷比人的代价注定要高于诬陷行为本来带来的收益时,那么出于趋利避害的人性,大概也就很多人不会做出诋毁或诬陷的事了吧?
当然,以上只是想象,现实社会远比想象复杂的多,也困难得多。
这些只不过是看过剧后的感想,估计现实里要真的遇到,怕不是还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金牌法则。
但退一万步讲,这剧能让我想到这里,也算是还凑合了。
不推荐,但是万一看了或者看完了,也不妨跟着我的思路一起胡乱想想,总比想到看了烂剧就觉得贼亏要好多了,你说是吧?
演技全员都还不错,女主妹妹一般般。
评分是给的3星剧情,加1星演技。
但是真是高开低走,这里面的主角没有一个人能让我接受的,越看到后面越心里梗的慌。
教授,一个法律学者,很多人顶礼膜拜的法律专家,因为女儿的案子杀人坐牢我可以理解,但是后面制造全民死刑投票我真的无法理解,这难道不是在践踏之前恪守的法律吗?
还有这个投票有对国民有任何教育意义吗?
除了把冤屈的真相公布天下,更多的只是让公众参与了一场杀人游戏而已,这真的是正义?
多数人投票让人死,他就真该被杀死吗?
谁能保证信息是真实的?
就算是真实的,又是全面的吗?
会不会有失偏颇?
这国民死刑投票难道不是更进一层的舆论杀人或者让民众对用暴力进行报复更推崇了吗?
仿佛回到了水浒传的世界,需要侠以武犯禁?
这难道不也是对法治社会的恶意影响吗?
最后他的自杀,我是真的无语了,杀死了变态,却留下了变态的妈妈,然后自己决定自杀来表明自己恪守法律,让大家还是要遵守法律……就很一种有问题私下寻仇,然后杀死对方后自杀说我遵守了法律……这不是啊,这就是暴力报复,自我了断,法律在这中间都没有起到作用,他能自杀是自我道德的作用。
就教授和这一群人的作用,除了寻仇,不知道有什么积极意义,还搞得好像给公众上了一课一样,上了个鬼,还不如不上。
另外,男主的思想,我也是无语,剧里一直没有批判,男主也没有改变。
即使他做假证害的杀人凶手变无罪,他还是这样,只要能抓到他认为的凶手就可以。
但是问题是,剧里从来没有探讨过他经手过的案子,认为的凶手真的都是凶手吗?
没有经过程序正义的正义还是正义吗?
如果碰到男主这样的警察,刚好你有嫌疑,虽然你知道你不是,但是他认为你是,做了假证,你要如何自处呢?
这个剧里最不舒服的就是这一点,男主一直强调结果抓到犯人就好,做假证也可以,没有一点点批判……看的人如鲠在喉,如芒刺背……最后主任作为警局的叛徒,给罪犯提供消息,最后没有任何惩罚,反而轻飘飘的一句没脸面,所以辞职了,还要后面来一幕和睦幸福的场景,真的讽刺……最最最让人无语的就是那个高中生的死,就很很很突兀好吧,一群高中混混就这么突然胆子就这么大了,就这么疯了,就直接因为钱和生气就杀人了?
真的无法理解……能给8分很大原因是演员演技,男主演技真好,剧的内里思想甚至不如国内的古偶剧沉香如屑,沉香虽然剧情难看,但是内里思想还不错,有现代法治社会气息,虽然是不一样的剧,但是真的剧的内里思想能决定一个剧很大一部分
这部剧最令人费解的就是男主的行事逻辑,太迷幻了。
编剧有没有考虑过到底设定是什么?
前后矛盾。
男主既然是能为实现正义捏造证据的警察,怎么后面又拼命阻止教授,又死命救那个变态老师?
他不是说过如果他是狗脸他第一个也是杀那个变态吗?
都不用他上,只要不救就好了啊。
教授死了后,他又变成狗脸行事了?!
人的行为方式逻辑内在统一的,不可能这么逻辑对立价值观混乱。
编剧要负很大责任。
为了看你,当然剧也还不错,就是更新太慢,一个星期一集,本来很有胃口的,结果被这样调着难受。
既然拍完了就一口气放出来吧!
其实事情都有两面性,指望不了法律的正义,那就自行解决。
如果法律严谨,公平也许就没有私刑了。
虽然没有绝对的公平,但也要过的去,也要符合社会规则,道德底线。
当然最开心的还是看到朴海镇了,加油加油韩国欧巴
小冒坚持原创的903篇 替天行道剧集推荐。
一部电视剧,如何被排播拖累?
《国民死刑投票》就是最好的例子。
开播的时候,同行衬托,杀出下等马的重围。
好不容易有些流量,有些话题,有些记忆点,套路之中有点小惊喜。
自己生生作死了自己的路。
不过就12集,一周一集,还有停播,播了好几个月,观众想看都看不到的艰难。
逼着观众遗忘。
我也就是本着,看都看了,还是看完大结局。
故事虽然套路,又是那种,打着正义旗号,替天行道,私下执行审判的剧。
讨论的依然是“无罪的恶魔”,各种方式和原因,无法真正让他们罪有应得的情况。
这部漫画,让这个组织,设计了一个全民强势植入的APP,选择让大众从旁观直播开始参与审判,然后参与度逐渐上升,真的握有生杀大权的一票。
当你面对那些血淋淋的事实,那些钻了漏洞的恶魔,你的选择是什么?
这种类型的剧真的有很多,我写了太多。
能不能真的做到,避免以正义之名,行不受拘束的报复行为,最后架空正义?
昨天写的《非法正义》4个主角全员疯批:替天行道的剧,为何越来越多?
《恶魔法官》池晟朴珍荣《恶魔法官》打破Privilege,爽剧里的正义之光《开始辩论》公诉律师+连环悬疑+反转点睛:踏实剧本,好演员,就该是标配《模范出租车》1&2季五一长假,新剧盘点安排上(30+部韩剧韩影篇)《惊奇的传闻》1&2季深刻漫改捉鬼小分队:演技新生代能崛起,才是创作之光韩剧《再次我的人生》/《Again my life》李准基重生爽剧:日行十善,收获复仇者联盟的守护说实话,相似主题,讨论空间和论据都差不多。
所以替天行道,故事真的都差不多。
匿名带着“狗面具”的人在大韩民国审判“无罪的恶魔”时与警察等其他人物发生摩擦而展开的故事某一天全国民下载了手机APP开始国民死刑投票,嫌疑人们展现了自己的罪恶犯罪事实,然后全国民开始投票,根据赞成和反对死刑的投票结果来处置嫌疑人,如果赞成多的话会被处以死刑.这部剧会让人反思:国民死刑投票的问题是万一嫌疑人是被冤枉、无辜的人怎么办?
嫌疑人的人权又如何保障?
怎么可以通过一个多数人的投票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爽剧看多了以后,确实越来越难以引发真正的兴趣和激动。
我也不知道是因为审美疲劳,还是反而看透看淡了种种,不得不接受不能改变,无能为力的现状,总之,评判的阈值越来越高。
那还是提提其他,被排播拖累的看点吧。
演技方面,熟悉的演员都是常规操作,稳定发挥。
虽然没有新鲜感,总之不会出戏。
朴海镇各种原因,不复当年的热度后,资源都很虐。
这一部的表现没有特别惊艳的地方,毕竟我是看过《坏家伙们》的人。
朴成雄大叔,也是一如既往,很稳,很贴,依然没有太多不一样的存在感。
实在是太熟了。
林智妍在《黑暗荣耀》之后,也算没有五官乱飞,声嘶力竭。
大大咧咧的程度还属于能接受的范围。
反派小哥哥选的很好,我很喜欢那种神经兮兮的病娇感。
金材昱的《Voice》毛泰九,朴成勋的《精神变态日记》后,很少有靠反派角色让我心动的演员了。
这个小哥的名字都很难查到。
依稀记得他曾在一些剧里的镶边男二号,男三号。
剧情方面,相比漫画版原作,电视剧的区别还挺大。
会扩充增加很多内容,也需要根据尺度调整案件,所以漫画版看着也不错。
案件本身也很中规中矩。
如果我文中提到的剧,你很多都没看过,那这一部可以快乐追起来。
已经完结,可能观感更好。
作者:年读120+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50w+,用爱发电。
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
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百家号/头条/腾讯新闻读书账号@芸淡风倾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倾。
公众号/豆瓣@芸淡风倾,微博@芸淡风倾_紫薰。
坏人都从学校下课到家里再从家里到警察局了。
你一个警察说“马上到”,然后人家都说我自首了。
你才从警察局大厅准备出发。
你同事随时可能死于非命,真的我无力吐槽。
其次,如果真的想抓一个议员,真的有那么难吗?
女主刚当上警察就能调出所有闵议员的黑历史。
那么大一个南部警察局都知道背后是他在使坏。
就是没人查,其他人不查,我可以理解。
局长和部长有交易来往。
男主那么在乎正义的人。
一直想扳倒闵。
非要抓住他儿子再来扳倒他。
我真的无语。
然后就是金智勋的黑客技术。
一个高三学生可以把全国的黑客甚至是警察局的网络信息部都当傻子在戏耍。
那我该说他是天才还是上帝?
甚至没有一个人可以发现自己被植入病毒软件了。
还有就是权锡珠在杀李尹成的时候。
明明看到警察来了,他要发呆,直达警察已经在脸上了。
他才晃过神说:“哦原来,我还要掐死他”,随后开始强行推动后面的剧情。
那个闵议员和男主的前辈什么垂的通话记录坐实了的杀人证据,这也是剧中唯一给这个议员留的证据,最后说是他秘书背锅。。。
我也是太难理解编剧怎么想的。
太强行了欧巴。
最后警察抓的好人受害者都抓到了。
坏人要不死了,要不还在逍遥法外(各种证据都有了)。
男主为了快速破案。
长期捏造犯罪证据,并且无罪,这种价值观真的很难苟同。
emmmm,整个剧情有点像大侦探,一问不认识,一搜都有仇。
教授的小迷弟居然没注意到自己的学生就是教授想收养的儿子;他都偏执到杀掉教授女儿了,愣是没注意到那个养子。
(这个演员的微笑很带感)
教授呀,也看看我吧前期剧情还是很紧凑的,投票杀人;后面养子戏份变多,且养子精通计算机的时候;经常追剧的朋友就可以猜出,他一定有一些特殊身份,比如狗脸。
后期剧情总给我一种要烂尾的感觉,当然人物关系和回忆的插入是很有必要的,整个时间线也因此慢下来;最后大结局,有点离谱了,三号就教授死不死这个事情,给人一种狗脸是邪教组织,说到必须要做到,一点感情都没有的一群机器人,明明教授刚和他养子那么煽情;还有为什么养子被一下子打死了,是怕他的编程能力太强,第二季坏人不好用程序作恶吗?
(我还是莫名磕妹妹和狗脸的cp的)
落汤小黑狗+粉伞大白兔再说说人设,我的天啊,女主一直在大喊大叫,她不是警察吗?
网络组也算警察吧,她是《黑暗荣耀》里没西八够吗?
自己想干嘛干嘛,最后组长去开门拯救,~哇哦~王子来拯救你了~大可不必。
우리教授在最爱的女儿身亡后,明明有怀疑的人选,仍然在监狱卧薪尝胆8年,和仇人合作;只是因为对国家法律失望,所以让国民投票决定犯人的生死;但是在50%国民弃权,认为教授不该挂掉的时候,毅然上吊?
这不是国民投票的结果吗?
养子突然直播,剧本不对了?
死脑筋只有一条路?
教授对于法律学术和正义的追求应该大于对女儿的爱吧。。
剧集最后预告剪的真是很有水平,中国预告是下一集的精彩小片段,韩国预告就是综艺恶剪。
第二季期待填坑
这个题材本来就不算新颖,很多刑侦电视剧都拍过这种“觉得自己是救世主是英雄在替这个社会解决垃圾”高智商罪犯。
但是这部剧我还是觉得还不错。
首先我很喜欢的是这部剧把故事拍的很完整,以及给了很多狗脸身份的误导:先是男主然后是那个行为奇怪的男老师再之后才是教授最后是是一个组织。
完整除了把以前的事情以和现在的案件线性交代之外,还体现在教授和男主的性格转变。
首先是男主,我想他变成电视开头就强调的疯子人设就是经历了自己好友的女儿的残忍经历和无奈愤懑的结局,再到后面他依旧靠着做假证以确保能抓到那个议员,女主和他说“看来你还是没有理解教授的意思”(但是没有拍之后他是怎么办案的,所以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理解女主和他说的话);教授是在最后一集才有所动摇,他明白了他如果不为了女儿的死报仇他的儿子就不会死。
说到教授的人设,他不同于其他高智商罪犯的是他还有人性(不是心里只有宣扬自己的英雄行为这件事),他很在乎他的儿女们,而那个跟随教授的狱警,即使到最后民众的投票是不让教授死,他还依旧执着于让教授去死,因为他偏执的以为教授死了,这个社会才会有所改变…剧里其他几个人也很有看点:从小娇身惯养的反派长大了衣冠楚楚的做着老师、智勋和女主妹妹这两个高中生。
其次是节奏除了开头几集有点拖沓后面一直都不错,很能吸引人看下去。
之前就会穿插一些以前的镜头,到第七集的时候,导演把过去的事情串起来放给观众看了,然后回到现在,几个主要人物在警局门口的碰面。
最后,最后一集的设定适合拍第二季,留了悬念:教授还活着吗?
槽点:女主的妆造。
除了波浪头之外,那不停再换的时尚穿搭是怎么回事?
还有男主每次手上脸上都是那样得几条细长伤口…男女主演技都不行,不过智勋和女主妹妹的演技还比较贴合,教授和那个变态男老师的演技不错。
标题仅代表个人,你如果想让女主嘎,整成大男主去办案,我也没意见。
甚至很欢迎悬疑剧都整成大男主、大女主,没有感情线注水的剧情真的很赞。
这部剧更得好慢,8月10日开播的,这都快一个月了才更了4集。
看到现在最惊艳我的就是第二集的最后部分,如果真把男主炸死了那就很棒啦。
比起看主角开挂,我现在更爱看主角花式去世。
每集都有一个小时,其实很拖沓了,能花半个小时讲完的剧情,非得撑到一个小时。
尤其是男女主互动的感情线,看得好尬。
基本上只要反派不搞事,那剧情就没有起伏了。
后面在反派们不间断刀人的基础上,加入了议员划脸、反派人前笑得和善人后眼神不屑,稍微有了些看点,不那么无聊了。
不过比起某沁的恋爱脑,本片的女主好歹还会有所推理,从而怀疑男主是不是之前就来过监狱男的家里;比起某沁不顾孕妇死活的职业素养,本片的女主最起码真的会搜集资料来体现她的职业技能。
如果感情线的镜头不是太多的话,还是值得再追一追的,就是更得慢很容易忘掉前面都讲了些啥。
还有举报上司真的不是什么污点,还能更好地体现女主不畏强权的人格魅力,没必要塑造个恶毒女配人设标配的女记者来洗白女主。
另外前期就把男教师是反派给透露出来,在悬念方面就很弱了。
观众就只剩下好奇角色们的故事了,比如暗恋女主妹妹的计算机技术男是怎样的家庭背景(他奶奶就不像是个简单的人物)、他为啥爱观察模仿男教师{如果他观察着观察着就此和男教师发展出耽美线~那会很有意思嘿嘿(ಡωಡ) }、他又发现了男教师的多少秘密;女主父母的死又隐藏着什么真相、如果后期狗脸的目标是导致女主父母出车祸的元凶,那女主还会坚定自己作为警察的责任全力缉拿狗脸嘛{这个矛盾点我非常想看,就爱看正派角色的堕落};男主真的那么正义嘛{这个角色的高光在逮捕利用监狱职权行贿者的那段,真的帅到我了,很反套路的操作(*/∇\*)};{还有探视完直面众多记者闪光灯的那段,虽然对反派的狠话放得很蜜汁自信,但帅就完了};还有监狱男出来后又要做什么{可能光男教师一个反派搞事情太单调,于是放监狱男出来一起搞事情}如果监狱男出来伟光正了、加入主角团了,那我感觉就挺无聊的。
最后题材真的很新颖,可以一看的呀。
朴海镇是真帅,妍珍是真会演,但是配角有事吗真的演的太陈旧套路脸谱化了吧……
可惜现实里我们没有上帝视角
继之前看过某警匪剧之后 史上最烦女主又出现了 甚至是成双成对的 你们姐妹俩简直就是雌雌双煞==明明就是没有战斗力的“网警” 还是有事没事一个人往最危险的地方冲 关键时刻不知道开枪 拦不住人 也斗不了罪犯。妹妹呢,哇——自以为聪明到爆炸正义到无与伦比,然后每次出现不是妨碍公务就是打着我干什么都是对的名号任性大闹。然后被换证物的事男主被误会了十一集,最后一集也依然不给别人解释╮(╯▽╰)╭到底在演个啥真的无法理解—,—
太差劲了,从男主发现炸弹之后竟然不是找拆弹专家而是一路狂飙到操场?路上发生车祸炸了不是更危险?一个小时的投票时间都不能搞定炸弹,然后连入侵全国网络2次的狗脸都查不到一点蛛丝马迹,那说明这国家的网络防火墙就和纸糊的一样,缅北吗?查无此人?这完全就是挑衅政府了,还用的着几个搞笑警察在那查案呢,不如拍成搞笑片得了
难看,主角团没一个智商在线。看到第五集了,还是没看出女主妹妹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哪儿哪儿都有她啊!
说实话朱玄的演技挺差劲的,只会咬嘴唇、瞪眼、大叫,长相也很普通没有记忆点,每次出任务都是精致的妆容,口红腮红眼睫毛一样不少,警察也要服美役哈哈。相比之下,教授的演技就非常到位,尤其是哭戏,失去至亲以后确实就是他那样撕心裂肺地嚎叫,看得我也哭了。这才是好演员。
讲道理,从女性高光《黑暗荣耀》转向给油腻丑男和傻子男配当背景板,妍珍呐,真是搞不懂你。
停播复播之后开始拉胯,韩剧大魔咒来了,要烂尾!
内心怒骂西八,坏人可以随便输,好人却要赢得谨小慎微。女议员以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了,那个和她竞争的男议员居然有卢武铉和文在寅的影子,必须有人牺牲来唤醒良知。结局在我这里也能说过去,毕竟要把一个政治人物彻底搞下去也不容易。得有第二季吧!留个念想。抛开结尾,讨论一个问题,我们也会在很多地方看到类似投票的地方,投票问题可以很极端,当我们投下票后,我们可以看到百分比,我们看到赞同的百分比时我们会认为这些人也太极端了吧,但是当我们又看到反对的百分比时,我们又会感觉,这些人怎么会这样。这就是要反映出来的问题。或许我要看看漫画安慰安慰自己了。林智妍真得超美。前半段的卷发有少女感,后半段的直发有成熟感。还有为什么模范出租车的团队不到这里来呀。
一集
无趣
请所有韩国发酵男星都去学习朴海镇的驻颜术好吗
最后结局太次了,题材取胜
有点水
意料之中的烂尾
一般,很一般
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滥用私刑。
也就只有反派有点魅力了
本以为是爆款,看了三集真的追不下去了,剧情发展真是有点侮辱人的逻辑思维了,不知道怎么这么多人给高分的
剧情紧凑节奏快,话题尺度大,看起来挺爽的。但最后两集为了拍第二季故意留了很多空白,节奏和剧情都有点被打乱。有些人物的动机说得不太清楚,话题探讨如果再挖深一点就好了。期待真的会有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