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五个都二十岁的时候,他们都有着可期待的未来,现实还没展现出张牙舞爪的模样。
这五个人里有四个都对自己现在热爱着的事物有着长久的热情,有着想造就一番事业的野心。
是的,除了吴根泰。
他对于音乐了解甚少,唱歌与其说是理性的规划不如说是一种天本能驱使。
他在被李章熙发现之前都没想过自己可以作为一个歌手生活,被招过来后与其他两人的摩擦都让他想放弃了。
是闵紫英光芒万丈地出现在他眼里,掠夺了他所有的选择。
从那以后他就成了女主的向日葵,傻瓜一样,有一点阳光就可以蓬勃生长。
你在我的身边,我就会努力学吉他,给你唱一辈子的歌。
你离开了,那吉他对我来说就是随便就能丢开的垃圾,当歌手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知道演员是你的梦想,所以离开时我不会挽留你。
意识到你的梦想被威胁的时候,颤巍巍地选择用毁灭别人的梦想为代价来保护它。
因为不想看到你痛苦难过的样子。
对吴根泰来说,闵紫英是他的全部。
而对闵紫英来说,吴根泰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已。
电影想渲染的“美好”,是这两人还没遭遇现实考验时那份纯真美好的感情吧。
毕竟其他三人的塑造都泛善可陈,四个玩音乐的人之间的羁绊也很松散。
照理说最动人的应该是吴根泰和闵紫英的爱情才对。
但是仍然刻画的不够,没能更好地两个人的惺惺相惜,分离时的无可奈何,分离后的念念不忘。
于是这个“如此美好”,给我的感觉就是几个久不相见的朋友聚在一起喝酒时氛围正好说出来的感叹,过完今晚又是回到没有彼此的生活,各自安好,连想念的余味都没有。
打在胸口的力度不够。
拿歌词来比喻,就是金莎的“最后一个夏天”和汪峰的“再见青春”的重量对比。
前者或许能淡淡地让人想起最后的夏天,后者却是唤起了一整个青春的悲伤和痛苦。
本是冲着韩孝珠看的,看完发现,虽然韩孝珠这次演的是一个为梦想抛男主的角色,但无法掩盖这部电影对我的触动,很喜欢这部电影。
为了初恋,出卖所有朋友,包括自己。
猛地一看这剧情似乎太假,但自己仔细思量一下,也许在那样的情形下,自己也会做出和这傻男主一样的举动来。
爱情,友情虽然无法比较俩个的轻重,但选择时总会选择距自己心更近的那个吧。
看到闵紫英的第一眼起,我想闵紫英就成了吴根达那颗心的归宿,青春年少时的初恋,总以为那就是将来会陪自己一辈子的人!
即使她要远去,也甘愿为她献上自己的一切,为自己的爱献上一切。
傻小子也会长大的。
《如此美好》早就出了资源,却一直躺在我的硬盘里,提不起兴致观看。
豆瓣上的简介是这样写的:“影片将老一辈歌手赵英男、宋昌植、尹亨柱、李章熙等C'est si bon成员20岁时期的故事搬上大银幕,充满复古风情”,这种简介,不知是谁写的,也真是醉了。
不知名的导演、不知名的演员(金允石大叔除外),再加上不了解的题材,决定了这部影片的命运,最大的可能就是从硬盘直接搬迁到回收站,从此消失无踪。
然而世事总是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在电台做了一期《薄荷糖与韩国音乐》的节目,我开始大量涉猎韩国摇滚乐。
在做这期节目之前,经常会有朋友会问,韩国也有摇滚?
语气中满是鄙夷和不屑。
我非常理解朋友们的态度和疑问,因为我自己也是一样,一直认为在世界范畴内,只有欧美和中国大陆才有摇滚。
即便是带给我们音乐启蒙的香港和台湾,都没有摇滚生存的土壤,更何况那个偶像团体横行的韩国?
然而韩国人却用电影和综艺节目告诉我,韩国不但有摇滚,而且历史悠久,风格多元。
最关键的是,直到当下,他们还可以凭着自己喜欢的音乐,过上正常的生活,不用担心他人的嘲讽。
话题扯远了,因为语言不通,在寻找韩国摇滚歌曲的过程中,导致我走了不少弯路。
最后意外的发现,在一向被我轻视的综艺娱乐节目《我是歌手》韩国版当中,竟然有大量摇滚歌手混迹其中,参赛期间演唱了诸多摇滚名曲,更令我惊喜的是,里面的对话和歌词居然都有中字。
就这样,通过我是歌手,我对韩国摇滚的了解日渐加深。
印象最深的是,紫雨林乐队第一次出场演唱的《捕鲸》,无论是丰富的编曲、爆发性的演唱还是洒脱的台风,都令我折服。
“走,出发吧,向着东海,去捕猎鲸鱼吧”,高亢的副歌带给我无限遐想,也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首气势非凡的歌曲。
或许凡是逐海而居的民族,歌曲的意象中总少不了辽阔的大海,香港如此,韩国也是如此。
在反复观看的过程中,我意外的在字幕中发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宋昌植,《捕鲸》这首歌的作者和原唱。
或许因为年代过于久远,网上根本找不到关于宋昌植的具体信息,就连《捕鲸》的原版,都消逝在时间的长河中。
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另一档综艺节目《不朽的名曲》中,我终于找到了宋昌植的现场版《捕鲸》。
两把木琴,明快的节奏,简单的和声,豪放的演唱,寥寥几句,就把青年人对自由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
之后我陆续在网上又找到了玛雅、复活乐队的现任主唱郑东河、苏灿辉翻唱的版本,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相当摇滚的编曲,各有千秋,难分优劣。
这首歌对歌手的要求很高,必须有极强的爆发力才能将其成功演绎,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面对难以驾驭的高音,这几位翻唱者均轻松完成,也让我对韩国歌手的唱功刮目相看。
《捕鲸》最早在裴昶浩导演1984年的影片《寻鲸记》中作为主题歌出现,为影片增色不少。
裴昶浩乃是奠定了韩国电影基础的80年代实力派导演中的一员,和林权泽、李长镐一起支撑起了那个万马齐喑的黑暗年代的韩国电影。
影片描写了一个对大学生活极度失望的哲学系学生,和一个身份神秘的乞丐,一起护送哑女回家的故事。
这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片,大学生的愿望,是做一个捕鲸猎人,要去帮助弱者,去找寻人生的意义。
捕鲸其实是一种意象,充满着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失望和对全斗焕政权的不满和愤怒,也是对自由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
然而这样直白的表达,显然和官方的宣传策略相左,最终歌曲被禁,宋昌植被封杀。
熟悉韩国近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那段时间,正是韩国民主化运动如火如荼的年代,政府的禁令,反而成了催化剂,让《捕鲸》在地下广为流传,成为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们最喜爱的歌曲之一。
出于对《捕鲸》和宋昌植的喜爱,我才把《如此美好》翻了出来,想对他的音乐历程多一些了解。
没想到影片一下子就将我们带回到韩国的六十年代,首尔的一家音乐鉴赏室C'est si bon里面,来自延世大学的尹亨柱独霸大学生之夜的十期冠军之后,迎来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对手和最好的朋友,来自弘益大学的宋昌植。
两个音乐天才的碰撞,火花四射,也激起了对方的斗志。
在那个一把吉他走天下的民谣时代,尹亨柱的深情、细腻和宋昌植的高亢、奔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老板才产生了让两个人组成乐队推出唱片的想法。
然而两个桀骜不驯的人需要一个缓冲剂,于是真正的主人公吴根泰才幸运的加入乐队。
其实影片并未把尹亨柱和宋昌植的故事当做重心,反而对这个虚构的人物吴根泰倾注了更多心血。
有音乐,当然就少不了女人。
作为缪斯女神出现的紫英,一出场就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
两位天才的求爱居然全被无情的拒绝,女神却对木讷而简单的吴根泰情有独钟。
甜蜜是短暂的,女神最终决定为了事业放弃爱情,而吴根泰则黯然退出乐队,结束了自己的音乐生涯。
宋昌植和尹亨柱则另组twin folio,红极一时。
关于剧情不再赘述,说穿了还是关于初恋、爱情、友谊和背叛那点事儿,但这个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真的拍出了那种美好的感觉,虽然我们明知六十年代的首尔肯定不像影片中那么美不胜收,女孩的打扮和妆容也不会那么新潮和时尚,但片中那些美妙的音乐,还有那些为音乐痴迷的人,轻易就将我俘获,在怀旧的气氛中沉醉不已。
有的时候,那些深情的告白,用歌声来表现,远比用对白更能打动人心。
六十年代,在我们还是一片东方红的时候,韩国就已经开启了民谣时代,而当我们开始偷偷听邓丽君的时候,韩国已经迈入摇滚时代。
1961年,韩国摇滚教父申中贤就已经组建了韩国历史上第一支摇滚乐队add4,影响了一众后辈。
而进入七十年代,除申中贤的女弟子金秋子、Pearl Sisters华丽登场外,更有the devils等多支乐队,在首尔午夜的俱乐部里,公然违背政府的禁令,挥洒着自己的青春,传递着摇滚的火焰。
要知道,在当时,敢于在宵禁的夜晚,站在舞台上放声歌唱,就是最最摇滚的行为。
摇滚乐的最大价值体现,往往不在其发源地,而是在那些极权和独裁的政体之下,其原因就在于,摇滚乐的精髓便是追求自由,崇尚个性,激发你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些,都是极权国家最最害怕出现的情景。
《捕鲸》出现的八十年代,韩国的摇滚乐,已是百花齐放,仅我所知,就有殿堂级的乐队野菊花,民谣摇滚的山之声、五根手指、爱与和平,重金属的先驱复活乐队等先后涌现。
九十年代以后的摇滚乐队和歌手,更是数不胜数,像参加《我是歌手》的YB、紫雨林、GUCKKASTEN、SINAWE、朴完奎、金京浩,都是个中翘楚。
其实,像《我是歌手》这种超级大众的娱乐节目,还能出现大量的摇滚歌手,这本身就说明摇滚在韩国还是拥有不少的受众和市场。
同时,因为这些歌手的参与,也让节目内容更加丰富,不再只是简单的比拼唱功,还可以透过对歌曲的改编,让观众看到选手对音乐的领悟力和表现力。
在偶像团体劲歌热舞席卷一切的韩国,还能有一档综艺节目,倡导回归音乐的本质,唤起人们对经典歌曲的热爱,实属不易。
第一次写影评,给个4星吧。
女主角是这样的:美丽,性格外向,完美的女神形象。
一直爱着一个略坑的“欧巴”,同时备着男主这么一备胎。
结果欧巴赏了他一巴掌,然后果断转向备胎。
在与备胎交完期间尽到了女朋友应尽的责任,宽容鼓励备胎。
无奈社会现实,欧巴突然就牛逼了。
各种关系各种门路把女神直接拿下让其回心转意了。
然后女神回归欧巴,备胎就歇菜了。
20年后,最终没有和欧巴白头偕老,这时候又开始还念念不忘备胎当年的好。
然后才发现,当年备胎牺牲了朋友保全了他。
各种痛哭流涕,在我看来就是洗白。
最可悲的是备胎,这才是真正备胎要做的事情啊。
众备胎好好学习。
中间有个情景真是好,女神问:你能为我做什么?
啧啧啧,真是道尽社会沧桑。
社会虐人千百遍,纵是女神又如何
关于青春,关于音乐,关于爱情。
总是能被这种类型的电影打动……复古,音乐好听,女主好看,剧情起伏就够了。
第二遍看完,总觉得女主不够喜欢男主,从来没有表达过自己的心意,好像只是喜欢被男主喜欢……里面的每一首歌都很好听觉得影片最美好的部分就是三人合唱的时候。
最可惜的部分就是根泰没有听到女主的语音。
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爱情啊,不值得牵绊二十年……还是兄弟情义最珍贵啦。
本片的复古风浓烈,但总体来说还是一部包装外衣的韩国爱情影片。
只不过灰姑娘变成了灰王子。
尹亨朱、宋昌植、吴根泰三人出于对音乐的热爱组成了合唱团体,尹亨朱、宋昌植极富才华,但有些水火不融,在碰撞下虽然艺术佳作不断但性格冲突过于猛烈,而吴根泰则正好居中融合,三人成为出色的团队。
而同时又一起爱上了美貌的闵紫英。
吴根泰是三人中最不起眼者,但却与闵紫英开始相爱并交往,只是这种身份才华的差异显然已经注定的结局。
由于是时代背景,军政府独裁的影响出现了,这个团队以及他们所在的音乐工作室“C’est Si Bon”被查处关闭。
爱情没有了,吴根泰也消失了。
影片可以分成两部分,到后面大家已经年过中年,终于恋人又再度相会,这时一个埋藏的迷也浮出水面。
故事虽然以复古加音乐为主要背景,但显然还是表现着吴根泰和闵紫英之间的无结果的纯爱。
如果放在国内可以归类为现在名声比较臭的青春片题材,片子是按照真实人物改编,不甚了解,但把此片作为一个青春片的话也并不是一部上乘之作,顶多是部及格的作品。
三个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人机缘巧合组成三重唱,一起燃烧青春岁月,一起唱歌一起追姑娘。
而在关键时刻一人退出,而另两人在红破天际之时遭好友背叛跌入低谷。
而这一切原因都是因为姑娘,此等价值观实在让我接受不了,这样的爱情太过极端。
片子中年时期所占的篇幅比较多,导演似乎非得讲究个有头有尾,将故事讲的异常完整,导致没有一点想象的余地,看完觉得索然无味。
另韩孝珠在此片中真不讨喜。
其实对这部影片没有特别多的感悟,这究竟描绘的是梦想还是爱情,我并不那么确定。
很多的不理解,很多的不认同,难道因为爱的人结婚了,就可以彻底放弃歌唱事业?
难道因为你深爱她,就可以随便污蔑要好的朋友?
这样的爱,究竟是伟大,还是自私,我已经说不清楚了。
说实话,除了章熙 (晋久饰) ,其他电影人物都没有深刻印象,可能还是觉得太过平淡吧。
男主吴根泰(郑宇饰)不是事业型的,最多算是一枚暖男,也许这样才符合平凡的设定。
在我看来,这角色不怎么讨喜,为了喜欢的人毫无底线,放弃了事业,放弃了友情,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到头来什么都失去了。
女主角闵紫英(韩孝周饰)除了漂亮,也没觉得多么讨喜。
你说她和男主是谈恋爱吗,我不知道,还是因为有一个对她很好的人,可以不停的取暖,传说中的千年备胎,莫过如此吧。
说实话,女主很现实,很自我,这样的人应该会生活的很好,至少事业会很有目标。
但我不喜欢她,倒不是因为前面的两个形容词,是因为她对感情太过玩世不恭,没有爱情,怎么可以肆意玩弄对方的感情。
早知道对方太认真,早知道自己不在意,就根本没必要开始。
好吧,因为不理解,所以也没办法认同,可能女主做出这样的选择,才能获得世俗的成功,太过执着的,未免曲高和寡。
当越写越多的时候,我才发现,也许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男主的影子,为了一个并不会属于我们的人,或者说并不太会实现的梦想,放弃了太多,失去了太多,耽误了年华,蹉跎了岁月,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值得吗?
不值得,可是发现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现在会不会觉得,为爱付出所有,很不划算。
终成眷属还好,否则真的是虚度年华,耗费青春。
看看电影中的某人,事业、友情全都抛弃了,到头来女友居然和别人结婚生子。
很讽刺,又很心酸。
痛苦的领悟,连哭泣都只能背对着那个人,否则连尊严都没有了。
我可不可以说,善良痴情的人都是傻瓜,一如老实的男主,一如你和我。
别人没把你当回事,你还是痴情地那般执着,哪怕要不停的伤害自己。
其实,爱对了人,付出的感情才有意义。
清醒点,才不会那么受伤。
我喜欢电影里面的章熙,似乎就他一个人一直很清醒,一直很温暖,一直旁观着朋友的喜怒哀乐,适时的给予鼓励和安慰。
也许因为他早就明白,低到尘埃,只会换来一场辜负。
此间年华,也未必换来一世美好。
你看,深情终究错付,你可曾遗憾?
你可曾后悔?
那些言语,其实不必再多说了。
作为一部“半纪实”的商业电影,我觉得主创在感谢吧。
一者感谢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让各种情感得以体谅,让各种价值观得以接受。
因为男主的这种行为,若不是猪脚光环,被骂有异性没人性都是最轻的。
看了前半段,已经准备吐槽豆瓣的资料描述,哪里有韩国瑰宝金允石。
而片尾才出现的金叔的一句台词,我觉得亮出了吴根泰这个角色的内心底牌:他们不是我的朋友。
很多人会以为这是他因为内疚而说的狠话,但在我看来,是真心话。
大多数人都应该有这种印象:有不少工作上的同事伙伴,工作场合下还蛮默契,吃工作餐或者年会的时候也会有说有笑有吐槽,但仔细想想,好像几乎没有私交,更谈不上互相走进心里。
片中唯一和男主有私交的是词作者,而出现的戏份(年轻时候)无一不是为了给男主泡妞添砖加瓦。
二者要感谢韩当时政府还没那么恶劣,如果像某国一样以把人整死为核心指导思想,这些后来的老人们也没有相拥尬笑泯恩仇的机会了。
三者要感谢美利坚这块Free.Land,不仅是所有失意者被迫害者的避难所,而且还能让你重新发光发热。
这个世界上默默无闻但从事着或者热爱着音乐艺术的一定是绝大多数;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是绝对的少数。
还有一部分,其实就是在各种小场里和忠实的歌迷分享音乐的那批人吧。
第一次看韩国《我是歌手》,前期有邀请的音乐人的各种介绍,很多都是隐退幕后很久的神人。
最难请来的之一就有唱响《我是歌手》第一曲的李素罗。
听完我眼泪都下来了,原来世间还藏着这些好听的歌曲。
片中吴根泰剧片尾字幕描述应该是杜撰人物,另外两个是真人。
尹亨柱不是很熟。
而宋昌植的大名,在当年看韩国综艺的时候无数次被提到了。
借助该片,对那个时代有了小小的了解。
然而剧本的格局偏小:既没有像很多作品详实地描述和批判政府的黑暗,更没有抗争;没有那个时代的更丰富的描述,大量篇幅都在男女主如何小清新地谈恋爱上。
这点让我有些失望吧。
看了豆瓣评分,先是不解为什么这么低,后来看了几条评论,大概了解了。
爱情:确实,没有体会过爱情的纯真与甜蜜的人是找不到共鸣的。
也不会理解男主的笑容。
那高高在上的美丽女子,日夜思念,她拒绝了那么多优秀的人,却为我倾心。
但她注定是在他之上的,然而与她在一起的美好,怎么能憋住不笑出来。
就像当初,我见到她那止不住的笑容。
友情:男主与制作人的友情,让人回忆起我们真挚感情。
现在有多少音乐人可以把自己的歌送给别人是基于友情而不是没有办法不送?
又有多少友情可以让人从一个眼神就能明白他想做什么 (F和铉),而现在又有多少友情可以让你肆无忌惮让你说就赖你家不走后,两人开怀大笑;在深夜叫醒自己朋友让他帮你举话筒让你给心爱的人唱歌?
多么令人羡慕的感情,章泽看到学长向女主求婚后看了一眼,完后死死的盯住自己的朋友,那表情,我记不清我是多久没有见过好友如此替我担心,为我感到难过。
真是美好。
音乐:音乐性不必多说,掺杂着世代的背景与浓郁的情怀。
三人从最开始的不和,到慢慢沉浸在旋律中,互相相视一笑。
没有接触过的人,确实很难体会其中的美好。
几个声音与乐器的融合,没有默契,怎么能行呢,而那种默契带来的快乐,本是也是美丽的音符。
情怀:时代背景非常到位,宵禁,学披头士走路,警察,量裙子,查毒品,后来的移民潮。
包括章弛的发型,他骑的摩托车,记得我哥哥也有一量,大概也是那个时代的背景与情怀。
总之,这确实是一部好电影,他给人的共鸣太多太多直到让人泪流满面。
没有交集的人是看不到纯真的感情的,而有交集的人怎么会不被他 ‘如此美好’ 的岁月打动。
男角色都太丑了真的看不下去。孝周多漂亮的啊
虽然我是冲着孝珠欧尼去的,但是影片最后拍成了一部爱情片也是略不开心。如果说是乐队线,感觉并没有很红就衰落了,风头完全被爱情线掩盖了啊,爱情线,最后也太狗血……当然wuli欧尼是美的,ost好好听啊。
不管怎么看都觉得主线是爱情。。。反而觉得本来的想法被掩盖了,就是一部爱情片啊,结局略逊
#寒假作业#三星半吧,前半部分上个世纪的戏简直太好看了,歌好听人也真诚。但最后现代戏部分太尬温情了,巧合也太多,减分。ps 郑宇老了变成金允石也太不科学了哈哈哈哈
拍的什么玩意,剪接得乱七八糟,前面感情不深,后面却莫名其妙高潮起来了,完全是被女主吸引过来看的,嗯,纯粹是看样子了。
复古感做的不错 金喜爱金允石一出来片子顿时又上了两个台阶
如此美好
韩孝珠美,片子太长了。。
那些爱与恨,时间带走了吗
青春如此美好,有过那些伤也会过去,十年二十年,我突然觉得我们的炙热年代也很快过去,生活还是得有点激情的希望才好。今年三十了。做点随性的还不难。有条件的时候怕是没心了。本电影让我落泪的青春剧。虽然没有那么体会到人家的时代。
看的我尴尬症都犯了,越到后面越扯淡,一星给韩孝周,太美,金允石演痴情男怎么看都怪怪的
可以,玩转男生
复古的风刮了一轮后终于只剩下一股子馊味儿了,女神和衰男那条爱情线完全是一副牵强附会的样子,以至于最后的背叛都让人觉得毫不意外,歌手的副线则是用怀旧金曲进行填充,对于三兄弟之间的友谊编剧压根就没想建立,这也使得几十年后当秘密揭开时观众根本没感受到这其中的挣扎。
好希望戴眼镜的是男主!感觉其实尽管韩孝周很美,但她就是一个坏女人啊!男一也有点…为了爱人,还是一个把自己甩了的女人,出卖自己的朋友,其实挺渣的。
基本只是为了看韩孝珠
换演员后完全对应不起来很跳戏,心疼三个朋友。
No.55 节奏拖沓,音乐不错。如果不是韩孝珠,这女主得多讨厌啊。
[pc]导演<恋爱操作团>,又名“巨声架势堂”。民谣年代,复古纯爱。真实音乐室,真人非真事。韩孝珠,<请回答1994>“垃圾”。“不要爱上我,你会好辛苦”“辛苦才是爱,容易的话就不是爱情了”。有虐点
影片里的爱情、友情甚至青春的表现完全比不上音乐啊。
冠以人生命运的大命题,内容却平淡的出奇。有故作深情的做作之感。金允石大叔的演技,和韩孝珠加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