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成都那会儿,经常和朋友半夜开车出去找吃的,在一个小巷子里总有一对老夫妻在,一个推车上面做着酒酿小汤圆、小馄饨(抄手)、泛着红油的牛肉面,热腾腾香喷喷的,吃的胃又满足又温暖。
就算已是凌晨一点多,都还是会有人开车过来吃,点碗面开瓶酒,大家安静的吃东西聊聊天,老夫妻俩有时和我们搭搭话,特别舒服,我想这才是中国人的深夜食堂。
日本原版9.1分,中国版本第一天首播3.2分,这脸打的啪啪的。
广告硬性植入,老旧斑驳的木屋改成了大酒吧,黑社会龙哥被小年轻的刻意莽撞模仿的彻底让我看的想打人,吴昕看的我想骂人,频频出现的统一方便面让我想捅人,最后黑社会小弟送葵花油的广告也硬性植入了,看到这我想杀人。
把我的日剧经典糟蹋的一塌糊涂。
只能用丢人现眼评价。
这可能也是豆瓣上国产剧翻拍就低分了。
丢人现眼~~~
观影时间短的普通观众看深夜食堂华语版,并不会有太深的想法,只会感觉如下:“哦,广告好硬!
”,“天哪,演技浮夸!
”,“OMG,为什么中国会有居酒屋?
”,“神经病啊,谁天天半夜跑出来吃泡面,家里没热水?
”,“我日,哪家小孩天天吃宵夜,编剧带没带过孩子啊?
”很可惜,如果你是这样的观众,那么接下来的日子里,你将会被洗地洗到怀疑人生,因为剧情有跌宕起伏,演员有好有坏,无论什么剧,总有可洗之处。
随着赵又廷的来去,大量的水军果然开始充斥豆瓣微博微信公众号还有影评人当中,更有很多逆反心理的普通观众发出声音,为什么大家都不理性客观的看待这部剧,这样真的公平吗?
赵又廷和小朋友演技好好,好感动啊流泪了,为什么评分还是这么低,为什么隔壁的XXX和XX都有4/5/6分,而这部剧只有2.X分,这样是跟风,是煽动,是无脑黑!
那么,下面我就跟你们讲讲,为什么深夜食堂华语版必须死,献给想不明白的理性逼和赚昧良心钱的水军。
因为你目光短浅,只能看到这部剧,看不到未来的N部华语版。
深夜食堂华语版,绝对是中国影视史上留名之作,但绝对不是流芳百世。
为什么?
因为他的制作开创了一种全新,强大而完美的资本运作模式。
那就是流量广告剧:1.大IP引流;2.强人气阵容;3.利润全部来自播前广告赞助;4.播后随便洗洗甚至保持沉默;5.恶评反而会吸引观众带来流量;6.流量进一步推热广告商的产品。
这种模式完美的解决了各种翻拍和改编经典的名声和利润很难两全的问题:1.评价不好?
没有关系,口碑不好可以洗,重要的是这部剧投资方和演员都提前确保赚钱了,赞助商因为恶评反而吸引了热度,钱花的值,共赢!
合作愉快,这个模式环保可持续,下次继续;2.利润来源?
别幼稚啦,早就不再来自于票房和收视率了,改为播前的广告商赞助,观众的播后感不再重要,从而让影视商和投资方都从作品和内容上都解脱出来了,再也不用苦苦思考剧情和逻辑了,可以随便强推三线小明星了,编剧也可以网上随便雇个人改编一下IP就省钱了,从而完美的避免的因为播后收视率和口碑下滑带来的利润负面影响,甚至因为恶评如潮,广告商产品的热度大增让下一部IP剧的广告商赞助标准提高了;3.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很多从业人员还是要脸的啊,周围亲戚朋友都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回头没法和大家好好玩耍了怎么办?
好苦恼啊,没关系,你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谁啊,是黄磊啊,是人民教师,是老戏骨,是精明人,是徐志摩的扮演者盛世美颜,是那个在视频里大喊着“做演员就是一颗心,没有心就不要做演员”的热血青年啊,是他,开创了这个模式,我们还怕什么,我们影视圈的普通从业者难道还不相信黄老师开创的模式?
难道还不紧紧跟随,等什么呢,现在不做IP剧十年之后就失业!
那么这种模式的后果是什么?
1.国产剧纷纷追风,导致流量广告剧盛行,迫使观众放弃国产影视;“老王,最近有啥好欧美日韩剧推荐啊?
我剧荒了,新的老的我都刷了3遍了。
”“啊,老于,我最近在看一部玻利维亚的剧啊,虽然特效假了一点,但是据说都是真脸演员,而且不带广告!
”“唉,老王老于,你俩聊什么呢?
电视剧怎么可能不带广告啊,我老婆现在都不逛淘宝京东了,看电视就足够了,现在最热的APP《IP购》都支持当前最新剧中的心仪产品一键购买了,整剧产品打包购买还能八折加包邮!
”2.不再追求剧情和评价,演员和剧情门槛进一步降低,劣币驱逐良币;“黄总,你手上还有IP剧嘛?
人家好想红啊黄总你就给人家一个主角演演嘛”“小丽啊,好好好,你放心,我肯定让你当主角,喂,小黄啊,你现在的那部IP剧主角是谁啊,啊,硬汉张涵予啊,这样,你上网随便找个编剧,把男主角给我改成女主角,把他换了让小丽演,对,就是上次一起吃饭那个小丽,什么?
播后预期评价会进一步下降?
太好了,我给你多找几个资本雄厚的赞助商,记得谈得时候多收钱啊!
咱们可是按照流量收钱的!
”3.以前的老戏骨和专业人士也无法免俗,纷纷下海,并义正言辞;“老张啊,你赚的也太少了,孙子最近要结婚了,非要买北京三环之内的大三居,要1个多亿呢,你这一年兢兢业业演戏才几百万,连个厕所都买不起,还总被抢角。
”“老婆子啊,我要带着我的好名声进棺材,不能临老了晚节不保啊。
”“呸,你个穷酸,老娘自从跟了你就没暴富过,你看人家黄老师,都60了,还在生第10胎,拍IP剧给老十的房子嫁妆私人飞机早早就准备好了,你再看看你,你是有人家原来的名声好还是你赚钱足够多啊?
”“唉,好吧好吧,我打个电话,喂,黄总啊,黄总你好,我是老张啊,上次你说的那个IP剧里面的角色能给我说说吗?
啊?
这个角色脸上要贴广告二维码?
这可不行啊,连脸都不要我做什么演员啊,什么?
2000万?
嗯,我考虑考虑,什么?
5000万不二价了?
好吧,二维码就二维码吧,比穿海报的那个角色强,演员不就是出来卖的吗,卖演技也是卖,卖脸卖名声也是卖,就这么说定了啊黄总,我马上就去你那签合同。
”4.发现了稳赚不赔的模式,资本大鳄开始跨入影视圈,追逐绝对利润。
“黄总,我是小黄啊,最近这部IP不行啊,观众审美疲劳都懒得评价了。
”“真的假的?
怎么回事?
这样下去没有流量了可不行,什么?
又有穷鬼发文章让大家不要再上IP剧的当了?
哪个论坛?
”“是豆瓣,黄总。
”“娘希匹,喂?
是豆瓣的X总吗?
我是黄XX啊,你好你好,听说因为影视圈观众流失你们也人气大不如前了?
是啊,谁能想到呢,那我想问问,你们豆瓣转让吗?
我出2个亿,毕竟你们网站的框架也值点钱,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小黄,回头你去看看业内水军哪家强,给我买下来,把豆瓣的各种用户数据刷上去,我再给豆瓣买点流量,流量引流量,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不愧是黄总,不愧是流量大亨,高,实在是高!
”写了这么多,也不知道大家看明白没有,深夜食堂华语版的模式是一种崭新但极具传染力和破坏性的模式,再加上黄磊的个人效应,资本追逐利益,圈里追逐流量,极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利润流量广告大增但极其空洞无内容的中国影视圈,而这其中,深夜食堂华语版就是先遣军,是资本和黄老板的一次试探,如果你作为观众,选择沉默,选择忍让,就会有白夜行华语版,三体华语版乃至斗破苍穹华语版,如果你还不理解,那可以理解为这是日军侵华的918事变,是试探国力,如果你作为民众,选择沉默,选择忍让,就会有沪淞会战,731部队乃至南京大屠杀。
而且更细思恐极的是,深夜食堂华语版的发行计划和这个华语版的起名,本身就代表了资本的野心,所有的华语圈,大陆港台甚至东南亚,都是资本规划好了的跑马地。
综上所述,作为资本新模式先遣军的深夜食堂华语版,本身就是带着颠覆性和破坏性而诞生的,它存在的意义不是剧情泪点,不是明星嫩模,不是场景特效,甚至不是流量,就是资本运作,所以深夜食堂华语版必须死,而且必须死的很难看,这是杀鸡给猴看,也是以儆效尤,否则当第二部流量广告剧开播的时候,你就明白我说的是什么了,现在资本还好,还把你们观众当人,只不过是当成傻子,如果你们现在反应不过来,将来只能做资本家圈里的猪,让你出笼你只能出笼,因为你没得选。
我一向不是很喜欢日剧,因为表演风格大多浮夸。
就连比如广末凉子,在电影与剧集中的表演也是全然不同。
也因此我愿意追的日剧就少之又少。
但《深夜食堂》却是我极少每一集都看过的日产电视剧。
所以昨天发现国内翻拍版上架了的时候,我还是很有兴趣的点开看了一集。
观后感用四个字就可以形容——悲从中来。
首先是选角。
我一直怀疑大陆电影制片们对于观众的智商有严重的错估。
观众对于他们好像只是一个用标签来区分的目标群体。
所以在拍电影电视剧时,就好像做菜一样,有人想看无脑女的爱情故事,他们于是找了吴昕。
小鲜肉好像也火,那就加一个帅哥,黄磊演技不错,好主角就他了。
所以一集片子看下来,就好像是抹茶麻婆豆腐或者酸辣冰激凌,端上来好像没啥问题,一口下去只想后悔自己味蕾被打开了。
故事与台词方面也是同样惨不忍睹。
如果一个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一辈子只能看一部中国电视剧,而他运气不好刚好看了这部,那我估计他百分之九十会对中国人的智商产生好奇。
剧中人物的对话,可以说只要高考语文超过及格线的人就看不过去。
一种小学生式的互相嘲讽,一堆作者可能还洋洋得意的机灵。
一集四十分钟,却连讲一个完整的故事都做不到。
意义不明的对话和日食记式的烹饪镜头充斥了大半集电视剧。
并且翻拍版似乎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表现出制作者愚蠢的元素。
比如说烹饪,这个元素在原作中其实与其说是主题,倒不如看作是某种情绪与故事的象征。
因此菜式和故事都呈现出来一种极简白描的风格。
而国内拍摄的这一版则用极其生硬劣质的方便面植入广告来替代了串联起原版故事与人物的菜肴。
一个为爱情悲伤的少女难道只配吃老坛酸菜吗?
太过分了吧!
而且为什么要把所有的电视剧都拍成都市言情剧。
翻拍版一开头的城市全景镜头和《小时代》或者《欢乐颂》有什么区别?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相信这样的拙劣与文化背景是没有关系的。
同样是以饮食作为线索穿起故事的电影,李安拍的《饮食男女》就非常精致而丰满。
他知道自己要拍什么,怎么拍,决定翻拍《深夜食堂》的人却不知道。
他们看到这部剧很火,或许看了以后也很受触动。
但具体为什么,怎么做,他们一概不知。
而如此的成品表现或许是工业与市场发展程度的反映。
但中国既然曾经靠文化影响了上千年我们的邻居们,那到现在这个时代与他们相比即使中落,也不该到这样不堪的地步。
湖南卫视员工发长文怼观众——嗯嗯,至少观众能说出该剧不足之处,但是这位员工在评论里回复,“你们可以评论我也可以评论”,但实际上,她并未评论这部剧到底精彩在哪里,只是……人身攻击喽?
真不明白,那么多的批评建议,在人家制作方看来,都是污蔑?
还是只期待大家拍手叫好呢?
不过评论当中,已经把另外一个节目失败也翻了出来。
深夜食堂中国版,完全不符合国情啊。
得这么本土化才带感。
第1集:东北金链大哥和穿貂小妹,带着小弟们来吃小烧烤,顺便收收保护费。
第2集:几个上海金融男走进来喝咖啡,吃青团,畅聊名利场。
第3集:三位互联网创业失败者,吃着火锅,畅聊人工智能和VR技术 ,筹划第四次连续创业。
第4集:二十线监制和三十线小导演,吃着小龙虾,筹划四十亿票房的电影大项目,旁边五十线整容脸演员崇拜的看着他们。
第5集:两个大妈跳完广场舞,来店里喝汤,聊着家长里短,一个吐槽儿子儿媳不听话乱花钱,一个着急儿子毕业一年了居然还不结婚。
不经意听见店里其他三个客人小声聊天,说要去吸一口粉。
大妈出门后,默默的打了举报电话。
第6集:一群的士司机,喝着啤酒撸着串。
从美国川普上台,聊到对华影响。
从中东战局,聊到二胎和房价。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未完待续。
———————————————————微信订阅:cmf2015 ,可能是全网福利最多的电影话剧号,经常组织看话剧活动。
休息日的上午睡懶覺,10點多了還窩在床上刷豆瓣,意外看到了友鄰轉發《深夜食堂》中國版的吐槽圖片,開始以為是個模仿秀類的娛樂節目,沒想到在豆瓣一搜,真的找到這個翻拍條目的時候,我心裡一萬匹草泥馬奔騰而過!!
為了壓壓驚,破例煮了包出前一丁做brunch = ===========以下渣畫質,且有硬廣植入,觀看須謹慎==========這是昨晚砂鍋燉黑母雞,吃剩下的一些雞和雞湯,就拿這些倒入小鋼鍋中做底湯:
沒有高湯的方便麵都是耍流氓!
然後臥進去一個雞蛋,畫質渣沒對上焦請忽略:
連個臥蛋都沒有的方便麵,問問你大學室友答應咩?
隨便揪點生菜:
值幾毛,翻拍裏居然只有那麼點?
咖喱口味的方便麵,粉包適當放一些:
全程不到7分鐘,硬廣植入“出前一丁”妥妥的什麼?
你說沒有酸菜?
你用的都是山寨日式裝扮,吃的卻是統一老壇酸菜碗麵?
出前一丁給了我多少錢,我要用酸菜!?
==========日式拉麵==========其實出前一丁和日式拉麵都是在日本方便快捷的代表:堂食付款用自助機器,叫號進入窗口式吧檯,有時甚至全程看不到服務員的臉,拉麵直接從窗口遞出來,吃什麼自己自助加,便宜、流水線作業。
再po兩張在最近在日本吃的有名的快餐拉麵店“一蘭拉麵”和京都“拉麵小路”的拉麵照片:
一蘭拉麵,中間紅色的是唐辛子
拉麵小路的德島東大拉麵,生玉子(雞蛋)無限免費吃最後友情提示:家庭煮方便麵,請一定用袋裝!
袋裝!!
袋裝!!!
第一集三姐妹来店点了泡面,黄磊拿出某师傅牌桶装方便面(一定不能是袋装),画面响起画外音:虽然是普通的方便面,也能做出不一样的美味……三姐妹吃饱走了第二集客人来店点了煎饺,黄磊拿出某码头牌速冻水饺,画外音:虽然是速冻水饺,也能做出不一样的美味……客人吃饱走了第三集客人来店点了炸鸡块,黄磊发现没有某大牌冷冻炸鸡块了,拿起手机,拨打了某团外卖电话,不一会客人就拿到热气腾腾的开封菜上校鸡块,画外音……音你妹!
这破店该倒闭了!
第二集,看了不到2分钟,已经看到客人拿着安居客招贴在店里比划,并有客人拎着两瓶金龙鱼油茶籽油来吃饭了。
厨房墙上赫然挂着三条没开封的妙洁保鲜膜和两盒泡面,还贴着一张思念汤圆的广告,案板上的抹布妙洁二字一定要朝上,然后黄磊端出一口永丰源logo特写的锅……都这样了,最后还能口白一条徐志摩式的画外音。
商业化ZB我是服气的……
中国版《深夜食堂》没有想象中那样不堪,毕竟还是很成功的广告。
朋友托我给她带份泡面,这时我刚看完一篇吐槽这部剧广告铺天盖地、演技拙劣的评论。
我走进便利店,下意识买了一桶老坛酸菜方便面。
我承认自己被那张吴昕斗眼面目扭曲像外星人一样捧着泡面的图片以及黄磊那一小坛子酸菜所影响。
不管我们如何评价它,广告商的目的达到了——拉动产品销量。
可惜我买的是康师傅。
黄磊老师是极具中产阶级气质的演员,相貌儒雅英俊,家世优渥,自身又是北京电影学院教师,太太是全职主妇,女儿上的是私立贵族小学,说一口流利英语。
如果中产群体要找代言人,黄磊老师当之无愧。
日本实现了中国中产们的理想生活。
街道干净、人人恭敬有礼、注重生活细节、情感细腻。
日本产马桶盖、日本产口罩、日本产保健品,家里没有一两件made in japan的人,是称不上中产阶级的。
中产阶级代表黄磊遇到中产阶级归宿日本,选择《深夜食堂》这样备受城市中产推崇的人文关怀日剧翻拍,似乎我们也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温馨情怀。
然而方便面、可乐、白酒、垃圾袋这些饥渴难耐的广告赞助商成群结队,朝着屏幕呼啸而来的时候,中产们温情感性的梦,碎了。
日版《深夜食堂》本身并不中产,小店处于歌舞伎町较乱地带,食物普通到平庸。
再看店内客人:黑社会人员、普通白领、脱衣舞女、AV男优、拳击手,莫说中产,连主流都算不上,可说是社会边缘人物。
然而这群人凑在一起,饮酒食菜,云淡风轻地谈过往,只感慨世事无常。
自镜头前升起一股热气,软化每颗在城市拼搏的人心。
中国中产们在羡慕:为身体提供食物,为灵魂提供慰藉的居酒屋简直是喧嚣中最后的精神栖息地。
黄磊老师作为中产阶级样板,自然知道什么样的居酒屋为他们喜爱,也清楚什么样的菜品受他们欢迎,于是中国版《深夜食堂》横空出世。
问题出现了:边缘人物的故事怎么迎合讲究、挑剔的中产阶级?
中国版《深夜食堂》这样处理:日式美食、居酒屋以及个性人物为中产所喜爱,全部保留;国内一票赞助商对这个热IP期盼已久,见缝插针地加广告。
再加上黄磊老师一直备受赞誉的厨艺秀,以及一波二线明星。
成果是豆瓣评分2.4,网络恶评如潮。
画外音是黄磊老师用浑厚男中音朗诵课文般的解说,画面是他精心制作五彩斑斓神似米其林餐厅出品的菜肴,和原版家常菜相差甚远。
且不说街边小店里见证一位歌手走红全过程有多小概率;最怪异的是,三个站在都市生活风口浪尖的女人,碰到一碗红艳艳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辣味的蟹面,竟然不用手机自拍?!
船员捡到女孩碰巧亲妈是公司总裁,不讹诈抚养费倒争取抚养权?
编剧你们再写剧本多看看社会新闻不要沉迷知音故事会。
汉堡、鱼松饭、酒蒸蛤蜊这些中国环境下精巧费心的食物受到中产阶级的热捧,可惜他们与廉价速食绝缘。
剧中植入的泡面、可乐、白酒,中产阶级们避之不及,更止不住地嘲讽“统一给了你们多少钱”“丢人现眼”“黄磊的后半辈子捞金方法”。
一方面想讨好中产阶级,另一方面对钱的渴望迫使他们塞入密集广告,破坏剧集的观赏性,降级到广告长片的水准。
富裕起来的中产阶级不再为物质发愁,然而灵魂时刻处在阶级跃迁的焦虑之中,《深夜食堂》某种角度是他们自身的影射:精神上希望享受岁月静好,体验平淡清苦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肉体上对钱的渴求丝毫未减,想方设法寻求上流社会通道。
《深夜食堂》既要阳春白雪地讲人情冷暖,又要大把捞金,是不是和你国中产很像?
再具体点,黄磊老师有3个孩子,再加上老人、太太的生活费用,一年应该有几百万的开销,仅凭他的工资和片酬大概无法满足。
只好上各种综艺节目,电视广告还要开公司。
现在还要牺牲自己好演员的人设,举着一小罐酸菜,对镜头说“刚进了老坛酸菜”。
你以为他想啊!
你能想象徐志摩中年发福不写诗改开小馆子吗?
然而理想的生活无法靠理想支撑,精神也只能停留在精神,要想活得好,还是要挣钱。
不管这部剧质量如何,广告商已经成功了。
看完这部剧,你们可能也买了一些某小白白酒、某事可乐吧?
三颗星给赵又廷
赵又廷演技在线 ,这几集我给满分。很多年没看哭了,感人。
有点无聊了
不行了,必须强推6/7/8集,马克的女儿,催泪弹———————-md,那些给一星的一星没有好好看,豆瓣的评星真的是太随意了
看了眼恶评如潮的《深夜食堂》,平面照看着还行,结果到戏里,就说说外观吧,服装、造型、道具、群演,没有一样适意的。原剧简洁的台词有浓浓人情味,现在变成碎嘴唠叨,还尽显鄙俗。连黑社会老大的墨镜都没选好。
没看过日版,不过马克那集要哭瞎了都
我就看到了昊然弟弟在里面演周杰伦经纪人.....
两集撕逼,换来一锅铺着蟹壳的方便面。谁吃过酸菜螃蟹请告诉我是个啥味…….p.s. 国产剧一如既往的拿观众当低能儿,日版中意会的神笔到了国产剧一定要言表,就像蟹面一定要铺上蟹壳才知道是蟹面一样……
这四分只是为赵又廷,乐乐这集打的,第一集吴昕的真心可以打零分
美食如沧海 而编剧却不愿取任何一瓢饮
黄磊老师估计很想演这个角色的,反正在乌镇摸姑娘的腿也是摸,在深夜食堂摸姑娘的腿也是摸。当个老板守株待兔摸多方便
马克故事之后的觉得越来越好看了。本来就是翻拍原著,可改的空间不大,能慢慢加入本土的饮食文化已经很棒。日版的2、3季跟韩版在很多人眼里也不做好。流星花园当年全亚洲都在拍,日式化的高校文化都没改的,尊重原著也不是简单的事,其实。
还好吧 我没那么刻薄 台湾导演导的那几集都蛮有诚意的 最好看的我觉得应该是马克的女儿 舞者和拳击手这三集 就因为这三集 我给三星
前面几集真的很渣,但是打一分的你们肯定没看到马克的女儿,赵又廷和小女儿演得真的不错,虽然剧情有点硬伤
食物不错
我不喜欢看《三姐妹》、《流星花园》,其他的单元其实都很正很在线啊!
说实话第一个故事真是看不下去,各种广告植入出戏,大概是中国电视剧想象 都要有投资商才能运转。演员演技也尴尬到不行,本来是期待的。不过第二话明显好一点,又看了赵又廷戚薇那一话,加一颗星⭐ 看后面
国产剧就是有能力把各种戏里各种类型的女人都变成每天想男人的花痴,三观负分
中国的深夜食堂 是大排档,路边推车和烧烤摊
其实并没有很差,比起那些大ip还是良心许多。只是这种现实主义台味太重,小家子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