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时间来看剧。
在日剧当中,虎代表的都是不太修边幅的热血笨蛋,龙指代的是温柔善良却羞于表达自己的傻瓜,两者也算是日剧中最常出现的两种主角。
记得小时候还看过动画片龙与虎,虽然差距很大,可也是有异曲同工的感觉。
以往觉得最迷人的地方是演员细腻的表情,现在惊叹为何会有如此精彩的剧本,故事如此值得回味看了这么多年日剧,到最近每一部剧的每一个主角配角,都能想到他们在其他剧中的角色和表演,每部里面的场景摆出,能记得起会是哪一个年代,那时是什么样的剧情当道。
有种厚积薄发的感觉。
推荐!
包括每段落语的内容和每集的截图希望喜欢的人来捧场啊里面有长濑智也、冈田准一、苍井优、伊东美咲和北村一辉哦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63ffe01009640.html
果然是宮九的经典之作,剧本的安排十分巧妙,主线是长濑去学落语,每一集的剧情刚好又能合上这一集中出现的古典落语段子。
看每一集的古典落语的时候我就在想,日本的落语跟中国的传统相声段子很像啊!
都是有故事情节,有讽刺,结尾时还有反转,而且,这些段子很多观众都听过,但是不同的演员表演出来又是不同的感觉。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良良演的那个恃才傲物的年轻落语演员和师傅共同演一个段子,小虎说良良的表演更好笑,但是师傅的表演会想让人再看一遍。
看的时候我就觉得相声也是这样啊,年轻演员通常口齿伶俐、表情丰富,演出来有种轻快的感觉,更容易引人发笑,而老相声演员演传统段子则是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更有余韵。
没有看过真正的落语,但是西田敏行讲落语的时候真的有种天津老相声演员说相声的感觉,不紧不慢地上台,把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段子像讲身边发生过的故事一样对着观众娓娓道来。
演这个角色的时候,长濑还没那么像黑社会,哈哈。
其实长濑的性格跟小虎还真有点相像,都是十分耿直,也十分真诚。
我觉得长濑表现得最好的是SP中落语表演结束时的眼神,他讲完人生中的第一个落语段子,观众开始鼓掌,他看着给他鼓掌的观众,有点开心、又有点惊讶、还有点松了口气的感觉,真的表现得太到位了。
至于准一,我对于准一的印象一直都是动作演员,后来才知他也是杰尼斯的,还是V6的,再然后才之后原来他是个腼腆的关西人,哈哈。
准一的表现目前为止来看中规中矩,人设是落语天才,但是还没看过他表演落语段子,应该之后几集会出现吧。
演长濑老大的本身就是落语演员,而且在剧中还说关西话,还挺可爱的。
看过几个宮九的剧,虽然题材不同,但是宮九的风格还是挺明显的。
后来宮九本人上奔奔奔发现,他本人跟他写的剧一样的风格,真是太好玩了!
豆瓣处女五星好评给它了。
真的很好看。
从自恋刑警过来的。
一开始看的时候,就觉得很不错。
虽然说里面讲的段落笑点并不是能很好的能get到。
但还是觉得好笑。
有的时候就跟着剧情里的人一起笑。
最后也特别感人,也很温馨。
很久都没这么感动过了。
看最后一集的时候,眼泪就不自觉的往下淌。
宫九真的厉害。
看日剧三四年了,终于慢慢了解宫藤官九郎这个人了。
说是“鬼才”完全不为过的。
无论监督是(导演),宫九的味道基本都不会变。
对于气氛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的太到位,这种正面的.和谐的.有趣的交际关系,一旦渲染出来,其氛围是让观众沉迷其中的。
但是一旦过分,就会形成一种“乌托邦”式世界。
但这不就是影视作品对于观众来说最大的意义吗。
去体会在现实生活中体会不到的故事,情感,世界。
宫九剧塑造的人,抛开个性鲜明不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恶意”,无论怎么样,无论做什么说什么,他们都是不带有恶意的,甚至都带有先天性的“善意”.“友好”。
每个人都有个“有趣的灵魂”。
在这种人际基调下,一切都变得有趣,活泼起来,在这种基调下,伤感给予的情感体验也是双倍的。
之所以前面说会有乌托邦式的感觉,是因为看似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无恶意”交往,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人与人之间的“恶意”在地球上任何角落都存在,而我认为“宫九式人文”在现实中的优越性就体现在,他向日本社会宣扬了这种精神和价值观,宣扬人的“真善美”。
第二个特点就是剧本是创造力,这个不需多言。
宫九本身就是位编剧。
从多线叙事,倒叙五花八门的也都玩过。
略过此外我认为宫九在讲故事的时候,不老实。
具体表现在片中就是有些场景,剧情太跳,节奏前后不一致。
就像一辆在直路上平稳行驶的车,突然给你来个小漂移。
从十几年前的《虎与龙》,到现在的《监狱里的公主大人》都有这个现象。
但是不可否认这也成了宫九叙事的一个风格。
顺便一提宫九的宠儿们简直不要太多。。
用爽了就一直用。。
没有角色也得强行加。。
宫九作为日本重量级,国宝级编剧,其影响力当然可以在影片的制作中轻松了跨越编剧这个角色,从而用自己的态度对影片的创作进行360°的“干涉”。。
他甚至还可以来演。。
为什么选择在《虎与龙》下写这条小感。
第一是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作品。
第二是我认为近些年的日剧质量有“质的下降”。
凌晨两点。。
思绪有点混乱,回头再慢慢写。
我果然好喜欢落语。
特别是每一段故事那一句似完非完以一个快速而仓促的お辞儀而结束的オチ,我认为那就是我个人理解的俗世生活中的禅意。
这个故事就是个纯粹的男人故事了,宫九最得心应手的角色范围。
每集的剧情和落语形成互文,虎与龙形成阴阳两极,从馕开始到馕结束,何でごった(寒い),可以说是让人非常舒服。
顺便说句,那时候无论是长濑智也还是冈田准一还是苍井优都颜值绝杀,只是看脸我都能吃下三碗饭,谁能想到这俩男人都变成了战斗猩猩并离开j家放飞自我了呢(虽然是好事)。
西田敏行果然是老戏骨,演技精湛。
虽然受限于他的外形条件,他和长濑搭戏总是演一个带点搞笑又有点严肃的父亲角色(想来还真是,虎与龙、自恋刑警、我家的故事都是一个风格,长濑虽然角色变化大点,但总感觉都不太聪明),这点有点缺乏变化性,但他把每个角色深处的根把握得恰到好处,不得不让人赞叹。
好笑的是,鹤瓶在里面虽然没有在高座上好好讲一个故事,但那几个上高座的场景他那个貫禄简直冲破屏幕,一看就是说落语的大御所,根本掩盖不住落语家的气场。
我之前从来没意识到过,原来这就是专业对口(?
)
自宅真的没啥可看的东西了,前前后后不知处理掉多少。
这东西看了不下20几遍,已经变成生活良药。
每次看都有新的认识,每次看都有新的感悟。
看到台词都背出来的时候我还是会看。
不放手。
就像IWGP、木更津一样。
至宝。
当年还没月半的长濑智也确实蛮帅的哈。
一脸凶相却一心想让自己的谈吐风趣幽默引人入胜。
帅哥何必如此自我为难2333每一集都是一个落语故事,古典落语穿插故事本身的情节最后变成了现代落语,编剧还是蛮会写的。
在看虎与龙之前我先看了长濑后来的自恋刑警,发现好多演员都跟这一部差不多啊,搞笑一把好手。
然而自恋刑警的时候长濑已开始月半。。。
(歪了)冈田准一在长濑身边显得好小一只啊,那种时而精明,时而小怂的样子挺有趣的。
跟女店员Risa的互动也很有趣。
苍井优真是个甜妹子。
组长笑福亭鹤瓶我看到他的脸就要笑,尤其他笑的时候,那独特的门牙我看一次笑一次。
清水美智子(相声夫妻里的妻子)出来的时候我看着眼熟了半天才想起她是真人版樱桃小丸子里的妈妈,那集略催泪啊。
总的来说,古典落语和现代情节的穿插编写得很不错。
该搞笑的地方也能没压力地笑得出来,所以给高分。
虽说有些剧情比较套路,稍稍有点强行励志,但是总体还是很好看的。
2018年看《虎与龙》,的确迟到了十三年。
长濑智也与my boss my hero中区别不大,浮夸的黑道行径,男主耍帅的方式,在2018可以成为沙雕式的槽点。
所以01年的道明寺设定,05年的长濑智也,到18年就成为《我是大哥大》可调侃的素材。
(实名不喜欢男主搅动舌头的一切画面,有碍观瞻,虽然男主长得像我哥。
)剧情跳跃,时代感强,所以跳戏是正常的,以上纯属个人不喜,并无碍宫九该作品成为经典。
以下为赞美之词。
1. 大型下町风情旅游节目惊讶地发现13年前的浅草寺、仲见世街和现在几乎没什么差别。
剧中可见,寒冷的晚上更有一番风味,尤其在浅草寺小舟町大门左前方街头吃热乎乎的关东煮。
之前去完浅草就心心念念パンダ、パンダさん跑到上野,下町走得不多,也没有遇见落语寄席唉。
剧里多处可见吾妻桥,隅田川的Superdryhall地标,隅田川被一群海鸥围绕的水上巴士。
剧中的古典元素较为清晰可见,而原宿等潮流原宿就待潮人挖掘了。
至于花街柳巷层面,并没有走过人形町没有见识到落语《明乌》的大门。
2. 江户时期场景的还原落语本成就于江户时代的庶民,剧中讲落语时古代与现代故事情节的交织,极大还原了江户时期庶民生活,侧面反映经济环境、社会阶层等。
虽可惜来不及去下町风俗资料馆(听闻多为明治时期)但剧中与在江户东京博物馆了解到的江户子全然一致,包括庶民的一生及衣食住行等。
3. 落语家、老戏骨的加持的确,长濑智也和冈田准一能记下那么串落语台词并流畅表现已属优秀。
笑福亭鹤瓶不愧为落语家,虽然讲的段子2个不到。
西田敏行大幅度圈粉,非专业出身,在剧中作为师父表演多段落语,出演多段落语段子,尤其游女形象,实在是深入我心。
中老年人讲落语,有种看过太多而娓娓道来的味道,西田敏行本身就是卖萌能手。
也难怪冈田将生难以掌握住真人版昭和元禄,原著妖孽的师父形象比《虎与龙》中师父屯酱的设定要难得多。
另,惊现星野源。
4. 宫九试图探索落语可能的发展先是看《昭和元禄落语心中》才跑来看《虎与龙》的,私以为传统文化的发展的确需要推陈出新。
《虎与龙》的痞子元素在18年看来略赶客。
所以,从漫画带动动漫,再发展到真人版的殉情的主题漫画《昭和元禄》,正是日本人欲将其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体现。
但就《虎与龙》本身,以情节带动落语故事将古典落语旧瓶装新酒,宫九做得十分到位,不断探索落语发展的可能性,讲适合落语家自身的落语,这在《昭和元禄》中也是作者点出的、两位年轻人助六的志向。
就日本传统曲艺的发展,现除落语影视化作品较多而有了解外,并不能体会到浪曲、能乐或傀儡戏的内容。
回归到我国,本人最喜刘宝瑞《官场斗》。
而如何坚持古典并推陈出新,且不论是否均为精品,相声人一直在努力。
5. 落语本身精髓在“落”,让听众有なるほど的恍然大悟之感。
与相声的捧逗还有些区别,落语情节有笑有泪,有艳情有恐怖,实在是适合短篇的故事会读者。
最后记一下各集落语主题(内容非梗概,仅为本人回忆所用而记录)(1)芝浜:不务正业的酒鬼渔民捡到五十两后大肆宴请,被告知是一场梦。
(落很精彩:不想又成为一场梦)(2)馒头可怕:最害怕的是馒头,其实最喜欢馒头。
(落很精彩:之前最怕的是馒头,现在最怕的是热茶)(3)茶会: 只知赚钱的大爷不懂茶道却附庸风雅,邀请三人参加茶会。
三人怕丢脸而急于搬家,最后结伴同去茶会。
大爷本想偷学三人的茶道礼仪,不想三人均不懂茶道。
(4)権助提灯:正房和小妾互相劝说男人去对方处居住,下人权助往返提灯多次直至天亮。
(5) 厩火事(马舍火灾):试探丈夫对自己的心意(6)明乌:害怕孩子正经,又害怕孩子过于正经。
年轻的少爷去吉原嫖妓。
(7) 猫之皿:高秀敏和范伟小品,如果我用这个古董碗来养猫,不时就会有人以三两来买猫。
(8)成就心:小偷跑进家徒四壁的八公家里,八公突然回来小偷急忙躲进柜子。
八公叫来房东,想着被偷可以不给房租。
房东想记下被偷的东西以便报备或让老板娘分配,八公套问房东的家当自己依样说自己东西被偷。
房东说自己的棉被是花木棉,八公就跟嘴说自己丢失的是花木棉。
小偷从柜子里听不下去而出来,揭露八公欺骗房东,并说自己盗窃是出于成就心(一时冲动)。
结局一:八公被房东质问,说自己也出于成就心;结局二:房东问小偷从哪里来,小偷回答说从花木棉里来。
(落:里的谐音梗。
)(9)疏忽长屋:将本人从家中找来与街上的尸体对比是否同一人,讲因为粗心大意不知道自己死了。
(10)品川心中:品川妓女哄熟客同殉情,推其下水后被告知有钱了,不管客人死活开心回店。
(11) 亲子别:离婚后,想念分开多年的孩子。
再次重见时改邪归正努力工作,给孩子钱,回归亲情。
孩子就好比联接木料之间的钉子,钉子松动的话,可以用铁锤敲一敲紧。
(落:谐音梗)(12) 三枚起请:三个男人同时拿到同一个游女的期请(向神佛起誓的誓言纸),同去找游女,告知其“说谎的一张起请会杀死熊野的使者三只乌鸦”,游女说“天下的乌鸦都死了,就能睡好觉了”。
(落:游女是白天睡觉晚上行动,乌鸦白天叫声较大。
)
這個片子,個人認爲很好的又一次張顯了宮籐官九郎的特色,雖然看起來一切是那麽的無裏頭,實際上研究起來裏面又是有著千絲万屢的聯係更加重要的是其中將日本傳統的落語結合故事的内容進行推進,實在是特別又比較新奇,所以我個人是比較推崇這個片子的
没有很戳中,不是很明白→_→不过它传达的感情接受到了,很真诚。
充满了日式的幽默,但是看多了很疲乏……后半截竟然神奇地有点伤感起来
不是很喜欢这种夸张的演出啦..不过剧情还可以吧
宫藤官九郎的最高编剧作品,古典的落语和现代故事结合的叙述方式太牛了!各种搞笑加励志再加上华丽的卡司绝对五星的神作!
第一集还有点抽,第二集就已经明白路线了,很好玩,长濑啊长濑,你也太夸张了吧,太可爱了!
在宫九剧里没有绝对的主配角之分,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性格丰满到骨骼与发丝的存在,几乎不会有特别讨人厌的角色。讲年轻人,也不忘上一代,每个人的故事都很有味儿。龙二是天才,在我看来,虎儿才是真正的天才。一个热血白痴贸然闯入落语界,嬉笑怒骂间所有人都被改变了,落语也有了更普世的意义。
羡慕这个国家如此自如地热爱自己的传统。
其实作为日本人可能很喜欢看吧 的确把传统和流行元素结合得很好 但是作为不喜欢落语的人。。。好吧 长濑和冈田CP不错
我就记得特别看不下去
宫藤是神人
忘了看完没看完了,俩个帅哥罢了
完全不了解日本文化,优酱真是可爱啊~
一个真正好的编剧能够驾驭各种题材。
长濑智也!苍井优!宫藤!完全没感觉......
宫九真了不起,神经病的表皮下是认真细腻的落语故事,以及一出浅草之歌。另外,原来落语的不少传统段子是从《笑林广记》、《笑府》来的。
不卖腐就一般般
真是,最后一集干嘛弄得那么感人
这部感觉在我这里分应该不会低了,1080p的版本大大大加印象分,当年我看池袋的时候可是只有480p……但是我对宫九的恨应该会塞进坟墓。
相声
旺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