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恐怖片爱好者却并没有看过多少恐怖片的我,颇有些叶公好龙的意思,所以在选择看恐怖片的时候通常会犹豫很久。
而《招魂》,是朋友推荐给我的,说是很适合我这种胆子小又想寻求刺激的人。
朋友的推荐没错。
如果问我这个电影恐怖吗?
我可能会说恐怖又不恐怖。
不恐怖指的是并没有多少可怕的镜头,没有厉鬼狰狞面目,没有无尽绝望暗无天日。
而恐怖指的却是影片结束后回想起的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故事框架很老套,荒野小屋闹鬼事件,这些套路在我所看的不多的国产恐怖片里时有出现。
但是招魂的导演却很有想法,这个故事还是依旧精彩。
罗杰夫妇二人带着五个孩子搬去了郊区的大别墅。
那里曾经是一个绝望的女人的房子,她的房子被抢走了。
所以她杀了自己的孩子向魔鬼献祭,最后吊死在门前的大树上,以获得诅咒占有房子的人的能力。
夫妇和他们的孩子在那里遇到了很多可怕的事,自动响起的八音盒,停止的钟表,柜子里的拍掌声,小女儿看到的死去的男孩身影……直到最后,驱魔人夫妇和主人公一家齐心协力赶走了厉鬼。
整部电影没有几个直白的视觉冲击的画面,更多的是留白渲染,以留给观众无尽的想象空间。
记得最深刻的三个镜头:1:女主人收衣服时,床单被风吹走,不知挂到了什么东西,渐渐勾勒出一个人形,床单慢慢渗出红色。
女主人忐忑惊恐的表情,音乐戛然而止。
乌鸦嘎嘎飞过,一切都静下来。
2: 女主人和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当她去找孩子时听到了衣柜里的击掌声。
于是她很高兴的说着“终于找到你了”,打开柜子,里面却空无一人。
3:小女儿在睡觉时,忽然觉得有人拉她的腿,她被弄醒,眼睁睁看着虚空里的力量拖着她的腿要把她拉下床!
这个场景让我很长一段时间晚上睡觉时不敢把腿露在外面,必须用东西盖住。
这三个画面都没有狰狞的鬼出现,但看到时都会有一股寒气从脚底冒出,下个画面会是什么?
想象脑补是会让人记得更深刻的,这些个画面才是最恐怖的。
影片高潮是驱魔人夫妇来到小屋驱魔。
小女儿被厉鬼拖着在屋子里乱甩,一家人手忙脚乱地去救她。
女主人被魔鬼附身,想要杀了她的孩子,她却一直用坚强的意志和魔鬼做斗争。
驱魔人夫妇在地下室里的相依相助,危险里的温情不需要语言描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知道他们彼此信任。
就算厉鬼再可怕,那个时候所有观众都知道了,这一场斗争,驱魔人们会赢。
最深刻的恐惧固然让人害怕,但人性的温暖让所有人都有信心。
这并非“邪不胜正”说的套路安排,而是自然而然的众望所归,想要让恶魔远离美好的孩子,想要让驱魔人夫妇历经风霜雪雨后都能好好活着相伴一生,这样才能让这部电影在恐怖的氛围里不让大家恐怖。
观众看电影就像吃饭,对像除了必要的条件外,个性化需求也是不可缺少。
有些人喜欢文艺范,有的人喜欢商业大片,还有人喜欢搞笑的、严肃的,或悲伤的、悬念叠生的……选择看什么片,除了兴趣还要当下的心情。
对于大多数喜欢看恐怖片的观众来说,娱乐性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因此惊悚程度成了不少人衡量恐怖片精彩程度的标尺,基于此恐怖片也一直处在比较电影市场较为边缘的位置。
每年电影市场上都会出现几部深受欢迎的作品,像《林中小屋》、《黑暗面》、《孤儿》这类在悬念、惊悚点、剧情方面做出很多巧思的电影自然会受到观众青睐。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另类电影都是好的,过分注重形式化和血腥暴力的作品仍然不会得到市场认可。
当年《女巫布莱尔》以伪纪录片的特色跃然成为该年度最具关注度的作品,之后类似作品层出不穷,却优异者凤毛麟角。
其他风格或创意的恐怖片,结局也大多如此。
在这些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恐怖片不断涌现之时,观众对恐怖片的欣赏需求也在逐渐改变,单纯吓人的片子逐渐退出市场,一些关注社会问题,内涵被重视的片子日渐显现其优势。
在2013年,一部名为《招魂》的由华裔导演温子仁推出的作品,得到了不少观众的好评。
该片的最大亮点清晰可见:不再追求形式上的风格化,也不给剧情添加标新立异的元素,而是将恐怖片忠粉们倒背如流的经典作品做了最极致的拼贴。
像某些伪纪录片一样,《招魂》号称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剧情中随处可见《驱魔人》和《鬼驱人》的影子。
这两部非常经典的作品对恐怖片日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启发作用,不过导演并没有像《驱魔人》一样大谈宗教与恶魔,也没有像《鬼驱人》一样,对恶魔带着纯粹批判的视角。
以驱魔夫妇寻找恶魔真相的行径,把驱魔和被附身很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能达到此效果,得益于电影叙事的严谨性。
这部作品的叙事在招揽经典作品剧情的基础上,大走复古路线。
不少情节甚至惊悚点并没逃过观众的预知范围,导演和编剧也没刻意回避这点问题。
尽管“预知”会降低影片的惊悚程度,让惊悚点的爆发力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
但是丰满的剧情还是足够hold住了全片的可看性。
相信大多数恐怖片粉丝对07年的西班牙恐怖片《孤儿院》仍会有印象,伟大的母爱光辉为影片增色不少。
在《招魂》母爱的伟大被很好传承下来,行将结束之时把影片推向情感大爆发的高峰。
剧情排布精巧、感情铺垫足料,演员的发挥也相当重要。
本片女主角维拉·发米加本就是戏精,恐怖片出演经历也相当丰富;男主角帕克里克·威尔森也是为不少影迷称道的好演员,同样在恐怖片诠释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有了好演员的加持,影片的可看性自然会提升。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本片定能得到所有观众的认可。
当前,恐怖片的受众男性观众低于女性观众,主力观众群也集中在年龄35岁以下的层次。
对于套取经典电影的手段来说,年轻观众少有经典影片的基础,即使看过也未必与相对年龄大点欣赏的视角相同,很难在片中找到怀旧或共鸣等情愫。
70年代恐怖片的风格与现在的恐怖片审美有着很大的不同,一些在过去有新意的亮点,如今也被用得乏味可陈。
因此,本着找“被吓”心态观看这部电影,很有可能陷入“无趣”的感觉中。
《招魂》野心足够大的上乘恐怖片!
鬼王温子仁的片子很少让人失望,不同于大部分传统欧美恐怖片,《招魂》没有反转、没有血腥、没有一惊一乍。
前半段用一个个细节做足了恐怖氛围的营造,让后半段的所有诡异事件显得既出其不意又合情合理!
看似在帮助别人的主角夫妇,何尝又不是同命相连的受害者呢?
风中的人形床单、黑暗中耳旁苍白的双手都成为了经典的恐怖画面!
8分!
推荐!
ps:其实全片最大的恐怖点是“真实事件改编”!
《招魂》的故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伪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将这种假假真真的效果做足。
作为一部典型的美国恐怖片,搬家、闹鬼、驱魔,这些都显得中规中矩。
近几年来,恐怖片市场逐渐没落,不仅主旨不再鲜明,而且纯粹的生理惊悚越来越多,无法造成心理上的共鸣与思想上的延伸。
比如泰国恐怖片《旧情不散》,为了让人们思考一个关于“爱情中是否存在自由选择”的深刻主题而拍了一部恐怖片,却交了份烂剧本,直让人惋惜。
再说到去年和今年的恐怖片,更是惨不忍睹,只剩特效和拙劣的化妆技巧。
能够脱颖而出的,少之又少。
相比之下,《招魂》这份规规矩矩的答卷,反而让人看到制作导演和剧组人员的真心诚意、良苦用心。
这是浮躁的恐怖片市场,乃至电影行业需要学习的地方。
如果无法做出一个新颖独到的电影,那也可以向旧时代经典影片们致敬,拿出诚意来完成一部致敬片的拍摄。
这是一部以现代手法拍摄的旧时代恐怖片。
我们在受着惊吓的同时,还可以好好欣赏一下那时候美国人们的穿衣风格、生活习惯等等,有点像时光旅行。
演员的演技都可圈可点,阵容也算强大。
不论是时代、拍摄手法,还是故事结构,《招魂》都像是在刻意让人重温和回味纯正的经典恐怖片。
所以这场旧时代恐怖片的视听盛宴,绝对不容错过。
取材自真實事件被搬上大銀幕的電影不少,但是觀眾多半都是在電影播映到最後才得以一窺當事者的廬山真面目,例如《亞果出任務》與《打不倒的勇者》等。
但是《厲陰宅》竟然用逆向操作的方式,讓當事人在宣傳的「《厲陰宅》真實檔案中現身,等於直接告訴觀眾:《厲陰宅》的故事是真的。
《厲陰宅》的故事敘述42年前,佩倫一家人搬進了一座位於羅德島,屋齡超過三百年的房舍,全家人原本以為這將會是幸福的開始,但事實上,這是間被猛鬼佔領的房子,從1863年開始,這裡就發生過許多不幸的事件,導演溫子仁表示,佩倫這一家七口的案子,是美國知名的超自然現象研究專家華倫夫婦經手的四千件案件中最棘手的一件。
這個事件在佩倫全家人的心底隱藏了三十年,直到五個姐妹當中的安德莉雅將家人的經歷出版成書,她們的經歷才被攤在陽光下;她回憶:「當時她的父母親只想給她們一個安身立命的家,但是這間超過三百年歷史的農舍在過去至少有八代的人曾經住在這裡,許多人過世之後拒絕離開這個地方。
」在這一世紀之間,這間農宅的靈異事件頻傳。
她們在搬進這個「新家」的第一天就已經感覺有許多異常的現象,媽媽卡洛琳甚至說:「你可以看見他們,你可以聞到他們,就算你看不見、聞不到,你還是可以感覺到除了我們一家七口人之外,還有很多『人』住在房子裡面。
」安德莉雅說:「在我們住在那間房子的十年裡,我只下去地下室一次,那次的經驗告訴我,絕對不可以再到地下室。
」而五位姐妹中年紀最小的愛波,甚至親口證實跟其中一個年紀幼小的鬼魂當朋友。
世界首屈一指的超自然研究專家-羅琳華倫,透過此影片,親身介紹她驅魔收藏的靈異博物館,館中所有的物品不像遊樂園的鬼屋般,只是嚇唬人的道具,每一件物品都是華倫夫婦真實驅魔過後的收伏品,這些收伏品也都需要定期請神父來鎮壓。
羅琳華倫 表示:館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依舊是電影【厲陰宅】中的那「安娜貝爾」玩偶,她曾經做過太多傷害人的壞事,到現在她還是絕對不會再正視她一眼!!!「 如果有一天,我們的故事被拍成電影,我想佩倫家族事件,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題材。
」這是已經過世的艾德華倫,在有生之年唯一提過的案例,儘管他們夫妻在過去用超過50年的時間處理過數千件的靈異事件,其中2部還被拍成電影(《陰宅》與《康乃狄克鬼屋事件》)但是唯一讓華倫夫妻倆念念不忘的就是30多年前發生在佩倫家族的事件,也就是由導演溫子仁執導的這部《厲陰宅》。
在電影拍攝前,工作人員搭建了一座透明的博物館,裡面放了許多模仿羅琳女士自家靈異博物館的道具,當她第一次到現場探班時,立刻感覺到異常的擾動,她指著數十公尺遠的靈異博物館告訴導演:「那個地方讓我不舒服。
」導演溫子仁說:「怎麼會,這個博物館場景只蓋好3個月,裡面只有道具。
」她說:「道具裡有古董,附著不太好的東西,尤其是一個舊的娃娃,負面能量非常強。
」這個娃娃後來在華倫女士的堅持下,不讓它在鏡頭上出現,她說:「接觸到這個娃娃的人,只會招來噩運。
」薇拉法蜜嘉說:「以往電影殺青後,總會有人向導演要求帶走片場裡的一些小道具回家做紀念,但這次卻是罕見的沒有人願意把任何東西帶回家。
」
上映5天,票房近8亿,DC凭借《海王》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而在这场翻身仗背后,导演温子仁至关重要,凭借《海王》,华裔导演温子仁正式跻身好莱坞一线大导演的行列。
【《海王》导演温子仁】在此之前,温子仁是业内公认的特别会“花小钱办大事”的导演,深受投资人喜爱。
早在2004年,温子仁就用120万美元的投资,收获1亿多美元的票房,而这部电影就是《电锯惊魂》。
【温子仁导演《电锯惊魂》剧照】2013年7月,预算仅2000万美元的《招魂》,在全球赚取了3.17亿美元的票房,有人评价:莫名其妙,但又不得不服。
2013年9月,500万美元成本的《潜伏2》,收获了1.6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大家发现没有,这些电影有两个共同点。
第一,都是恐怖片。
温子仁既能拍出波澜壮阔、绚丽多彩海底世界,如《海王》,也能拍出令人头皮发麻,看一次两个晚上不敢睡的恐怖片。
第二,这些都是评分很高的恐怖片。
《电锯惊魂》、《潜伏2》、《招魂》、《闪灵》、《死寂》……评分都在7分以上,要知道,恐怖片6分以上就算是好电影。
【《死寂》剧照】事实上,在拍《速度与激情7》、《海王》这类好莱坞商业大片之前,温子仁就是靠恐怖片起家的,说他的代表作是恐怖片也没有什么不妥。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部温子仁的经典恐怖片《招魂》,这部电影也能充分体现他的导演风格:隐忍克制,善于氛围营造和心理暗示,最典型的特点是:全片看完,那东西只出现了2秒钟,却能吓你两个小时。
转天晚上一想,一晚上都睡不着。
20世纪七十年代,两对夫妇带着他们五个可爱美丽的女儿,搬到了位于罗德岛哈瑞斯维尔的一幢旧宅居住。
这里古色古香,风景迷人,充满田园的快乐与喜悦。
谁知好景不长,接二连三的怪异事件相继出现……先是一只鸟莫名其妙死在窗下。
接着,母亲发现:房里的小女儿,跟空气对话。
这里有点像《遗传厄运》里的那个小女儿,但没有《遗传厄运》那么外显:把诡异用化妆的技术写在小女儿的脸上。
更恐怖的事情来了:母亲跟小女儿玩捉迷藏(要我说心是真大),她一走进房间,房间的门自动关上了,同时,从衣柜里伸出两只手在拍掌。
注意:这个拍掌的并不是小女儿,而母亲蒙着眼睛,全程跌跌撞撞,她全然不知危险的到来。
母亲想不通:明明听到拍掌的声音,为什么没有见到小女儿?
她打开衣柜,里边空空如也。
小女儿哪去了?
到底是谁在拍掌?
按照一般恐怖片的手法,此时,鬼怪会从衣柜里扑出来,但温子仁不一般,他也不拍一般的恐怖片。
生活继续,这家怪事不断发生:八音盒自动响起,钟表突然停止,家里的狗也死了,每次都是奇怪的拍掌声音,鬼却一直没有出现。
不过,正是这种形式才让这部恐怖片更吓人:你知道鬼就在屋子里,但他一直不现身,却阴魂不散,还有什么比这更吓人的?
电影继续,直到第43分钟,鬼才第一次露脸——亮相时间,两秒。
为了不剧透,就不放鬼的图片了。
影片的高潮部分到来:驱魔师埃德夫妇到来。
他们确定这座阴气十足的大房子的症结所在:那里曾经是一个绝望的女人的房子,她的房子被抢走了。
所以她杀了自己的孩子向魔鬼献祭,最后吊死在门前的大树上,以获得诅咒占有房子的人的能力。
【绝望女人上吊自杀】最终,现住户的女主人被魔鬼附身,拖着小女儿在屋子里乱甩,一家人手忙脚乱地去救她……而驱魔人上场……驱魔人胜利了吗?
交给大家自己去发现。
在温子仁众多的恐怖片之中,我最喜欢这部。
一方面是因为它精彩的拍摄手法:克制、心理致胜,全片只死了一只鸟、一只狗,鬼出现后只露脸2秒钟,没有血浆,没有吓人的鬼脸,但就是这样,吓得很多影迷不敢睡觉,壮汉在电影院里哇哇大叫。
【豆瓣上的短评,代表很多人的心声】另一方面,这部电影丰富了恐怖片的内涵:爱与亲情。
魔鬼附身母亲后,想要杀了她的孩子,她却一直用坚强的意志和魔鬼做斗争。
驱魔人夫妇被困在地下室后,相依相助,危难时刻见真情。
厉鬼可怕,但人性的温暖让所有人都有信心。
事实上,拍恐怖片起家的温子仁,在电影《海王》里也有恐怖片的神来之笔。
在海沟王国那一段,海王手持照明弹,下沉途中,密密麻麻的怪物围过来,密集、暗无天日,让很多观众产生深深的恐惧感。
【《海王》里的海沟王国】
【海沟王国壮观又恐怖的情景】在《速度与激情7》,温子仁也有惊悚恐怖的神来之笔。
【《速度与激情7》惊悚场景】之所以能拍出这么多精彩的恐怖片,跟温子仁的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
14岁时,父亲额过世对他打击很大,此后,很多惊悚恐怖异于常人的念头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而他的恐怖片融合东西方恐怖片的特点,也与他对于东西方民族文化都很了解有关系。
正是在东西方文化间自由切换的能力,造就了他东西方通吃的特点,既有《电锯惊魂》这样的西方器具恐怖,也有《招魂》这样的东方心理惊吓。
他的恐怖片还有很多,看过的,可以来聊聊。
↓↓↓↓↓↓
乍一看,貌似最后女巫好像被打败了消失了,大家生活回归圆满,但是那个丑陋的布偶还没被镇压住,那个被寄宿的八音盒还在继续回转。。。
故事才刚刚开始一个好的故事总能耐人寻味,在原本的故事情节上,让观者自己想象出其他的故事情节来。
这个影片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只是就这么评论的话,其实不会有任何影片塑造的那种恐惧感,但是有些细节,值得我们注意。
那个橱窗里的娃娃,故事当中,小朱迪,曾经因为好奇和害怕被那个关在娃娃里的鬼怪入侵了,让她被锁在房门里,看到一个怪物在玩弄着那个娃娃。
也就是说其实这个鬼怪是可以轻松转换寄宿位置的。
从一个房子跳到另外一个房子,一个物品到另外一个物品。
那个神圣清除仪式并不能完全把鬼怪送走,或者消灭。
否则那个房间里成堆的物品早就应该是清理干净,随便让别人把玩的。
但是招魂师大叔,还是不让别人碰那些物品,而且说,让“他们”就待在里面好些,意思就是只要人类的精神力不够强大,那些东西就有机可乘。
意味着,每增加一个东西到房间里,邪气就更重一些。
那么总有一天这些东西会完全压过他们。
这些东西还会继续暴走。
三句话说明The Conjuring(《招魂》)的出众之处:驱魔题材枯木逢春;温子仁不玩血腥;吓人!
说起驱魔题材恐怖片,其第一经典自然便是1973年的The Exorcist(《驱魔人》)。
(以我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颇不够味。
)然而《驱魔人》之后山寨四起,官方的续集也据说沦为笑谈,该题材被大毁特毁,几十年间愣是不易找出另一部好的驱魔电影。
别说我们这些与基督教义没半毛钱关系的异国无神论者是如何看不懂驱魔片的,怕是西方国家里生养在宗教氛围中的新生代观众们也难想象《驱魔人》的往日荣光了。
再看《招魂》,老派的驱魔故事搭配上以“电锯惊魂”系列闻名的温子仁颇看上去有些不伦不类。
我很好奇电影要用什么来吓人,因为不管用被恶魔附体的倒霉蛋、用触目惊心的血腥戏,都不能对久受历练的现代恐怖片观众产生深刻的效果。
结果呢,《招魂》利用了人的想象力,实现对观众心理的全面控制。
该片的头四十分钟是我所看电影中最长的四十分钟。
然而在这四十分钟里有什么呢?
一家人、一栋屋、一个带镜子的音乐盒、一个古老的衣柜、一个灰扑扑的地下室、几扇门还有几扇窗,以及死狗死鸟、亮相两秒的老妖婆、几次本质上无害的灵异场面。
这些东西本不足以惊吓现代观众的东西变得很折磨人的关键在于,那种缓慢的、悠长的、略带摇晃的、带着强烈的暗示的展示性镜头。
这种镜头虽然没有直接呈现可怖的、刺激性的东西,却能神奇地驱使想象力,叫观众陷入难以自拔的负面妄想。
我们看过太多太多的恐怖片,脑子里早就存有无数邪祟的意象,被《招魂》的画面这样一勾引,像疯狗出笼般涌到意识表层的该是多么触目惊心的玩意儿!
这样的手法在当今特效主导的恐怖片界可以说是难得的“文艺”与“素淡”,却提供了纯粹的惊吓体验。
但心理被调动到这种程度的时候,真是随便什么都能把观众吓尿。
结结实实把我惊到飞起的是一次拍手。
我跟你说那简直是这么些年来最吓人的一次拍手!!
经由这种手段,《招魂》成功地使观众经历与角色类似的心理折磨,离成功实在没什么距离了。
就算电影接下来的灵异、附身、驱魔等照搬所有老梗和俗套,电影其实也能及格。
更何况温子仁手里还有“真实事件改编”、“足质足量的视觉特效”两张牌来确保看点,电影后半部的驱魔大戏想不引人入胜也难。
最后要提的是,电影给了个圆满结局:除了酱油狗和模型鸟,全员幸存。
比起《驱魔人》同归于尽的坏结局,《招魂》的故事无疑能够给观众提供更好的心理缓冲。
因此招魂具有了更为实际的娱乐性,换句话说就是看完了不糟心。
只是可怜那头女巫邪灵虽然神通广大,比《驱魔人》里的老前辈强了不只十个等级,此役却只有斩获一只萌狗和几只呆鸟,可以说是憋屈爆了。
24:20 熊孩子陷害老妈的捉迷藏游戏啊,后面衣橱里面拍手那儿开始我认真进入了剧情。
28:02 克里斯汀被鬼抓脚,这里这妹子太大胆了,还敢大半夜往床下看。
36:34 鬼说你敢关我,老子把你撂倒了简直小菜。
39:10 妹子别再梦游了,吓死姐了。
64:30这里是比较关键的情节,为后面的高潮部分做好了铺垫。
卡罗琳和女鬼的亲密接触……所谓“我一口大姨妈喷死你”!
68:22男警官作死,此处有鬼出没请注意提前安抚好自己的小心脏73:00女驱魔人掉进地下室,这里是个小高潮,真的吓到我了。
从这里开始整部剧高潮迭起,小萝莉捡的八音盒太吓人了。
76:52 这里女驱魔人已经安全了,在我终于松口气儿的时候,下一个高潮又来了,看一看和上一次的时间间隔,基本上喘气儿机会也没给我。
南希是个好姑娘她很萌,鬼你别欺负她。
81:12 朱迪,也就是两个驱魔人的女儿,十分可爱的小萝莉,真的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啊,胆子太大了家里都是鬼还敢乱跑,差点玩儿脱了。
86:57 这儿就是64:30做了铺垫的高潮,卡罗琳被附身,带着两个女儿回旧宅,从这里开始全程高能,要不是我妈在我旁边看电视我中间有好几次差点儿把电脑脱手砸掉地下。
每个人的G点不同,上面的是我总结出来的比较吓人的或者比较关键的情节,但是很多地方就算有了心理准备还是会被吓尿。
也可能有的部分大家会觉得一般吓人,我只是总结了我比较印象深刻和我认为比较关键的部分。
片子的起因完全是旧宅的女主人诅咒霸占了她土地的人。
这要搁中国,估计拆迁大队都要遭殃了。
整部片子简直就是中国人的咆哮啊。
“我让你们丫的住大房子!!!
我让你们丫的买得起这么大的房子!!!
老子TM三代人的钱都不够买个三居室的你们丫的住别墅!!!!
烧烧烧烧!!!!
烧!
烧!!
烧!!!!
”下面来谈谈整部电影吧。
我看到介绍是个讲凶宅的故事而且是真人真事儿改编的就有了兴趣。
因为近些日子一直在看贰十三写的《凶宅笔记》 。
我就很好奇这种一看就知道拍出来必是烂片败票房的题材是怎么成了北美票房冠军并且被大家夸得天花乱坠的。
我查了查,IMBD上面的评分是7.8,烂番茄新鲜度达85% ,CinemaScore上观众评分为A-,这对于恐怖片来说无疑是很高的评价了。
说实话一部恐怖片在我看来没什么期许,或者正是因为没有期许所以这部影片给了我惊喜。
在之前我的印象里恐怖片还停留在【为了想吓人而恐怖结果制造了搞笑气氛】的阶段。
因为我去电影院看的国产恐怖片基本上都是哆嗦着进去哈哈大笑着出来的。
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去看笔仙,看了40分钟之后她就开始低头刷微博了,然后直到最后一声鬼叫结束她有点昏昏沉沉的抬起头,问我,结束了吗?
其实这部片子也是慢热,不得不说我要感谢腾讯视频的高清效果,因为在前面我还能盯着帕特里克额头上的坑嘲笑他(真爱粉别喷,他很可爱)。
但是到了卡罗琳和女儿一起玩儿捉迷藏,衣橱里突然有人拍了两下手那个情节之后,我前一秒还在嘲笑演员脸上的痘痘的表情直接僵了,不不,我是吓尿了。
全片印象最深也是让我决定给这影片5星的情节是个不太起眼细节,也可能大家都不会记得。
就是28:02时候,克里斯汀被鬼抓脚,然后她看到了门后有东西。
在这里她没有大叫,而是颤颤巍巍着哽咽地喊了一声“南希”。
这种效果让我感觉非常真实,一般来讲,只要是恐怖片一看到鬼里面的人物立刻就会大喊大叫,对,这是本能。
但是在这个情节里克里斯汀先是被抓了脚惊醒,又看了床下,最终看到门后的东西,在这过程里她已经惊恐到了极点。
在惊恐到极点的时候,人会发生语言障碍,甚至有失语症的情况。
我觉得这里导演的细节处理的相当的好,气氛营造到了极致,人物情绪十分写实。
后来南希被叫醒,走到门后,门突然关上,这时克里斯汀终于崩溃的尖叫出声,将情绪完全发泄出来,观众的点也被带到了恰当的地方,所以让我感觉很过瘾。
在前半部分情节有些拖沓,可能是在做铺垫,但是不得不说太冗长了,可以讲得更简洁。
能感觉到导演确实想讲好这个故事,所以在很认真的交代旧宅以及旧宅主人的背景,只不过如果烘托的时间太久观众会没有耐心。
就好比前戏做得太长对方就会不耐烦企图快点高潮一样,然后就会被按快进键。
有些不足的就是男主人太出戏了,最后女主人被附身的时候大家集体嘴炮企图唤回她的本体,男主人一段很深情的台词说的面无表情,先生你这样我会怀疑你们要离婚了好吗?
还有就是虎头蛇尾,高潮淋漓尽致,突然就欢天喜地大结局了,能不能给我一点时间做一个悲伤的表情啊最起码?
整体来说,我非常喜欢这部影片,它吓得我看完之后的第二天才敢写影评。
简直是轮圆了一耳光抽到了国产恐怖片的脸上。
唉,国产恐怖片还得加油啊。
解释一下所有出现的鬼。
不想被剧透的可以不往下看。
衣柜里的鬼,八音盒里出现的小男孩,女驱魔师掉进地下室之后看到的胖子,和警官作死的时候看到的口中一直念叨着“是她逼我的”女佣人。
这差不多就是所有出现的鬼了。
首先是衣橱里的鬼,她是附身在卡罗琳身上并且杀死自己孩子并且诅咒占领她土地的旧宅的女主人。
哦对,上吊的也是她。
女吊死鬼,还把自己7天大的孩子献祭给撒旦了,烧死的。
在熊孩子八音盒里出现的小正太就是熊孩子口中所说的罗伊,大概也是被附身在他母亲身上的旧宅女主人所杀。
至于小正太被附身的妈妈,应该就是女驱魔师在地下室里看到的胖女人。
这是我猜的,因为只有她和小正太出现在了八音盒里面。
警官所看到的那个口中念念有词的女佣人大也是被旧宅女主人所害。
男驱魔师有提到那些搬进旧宅的人最终都由于女主人的诅咒死于非命。
而女驱魔师在河中错看成了自家小女儿朱迪的那个鬼,是被淹死的一个小男孩。
女佣人是在吊死女的诅咒后土地上工作,然后被逼自杀的。
因为女吊死鬼的土地有200英亩,拍卖的时候是分开拍卖的,所以淹死的小男孩和女佣人都不是在这座宅子里死的。
PS:我觉得片尾曲比正片还要恐怖……可能是音乐太吓人了。
片尾103分钟多一点那里有个细节,十字架放倒了。
因为被吓了一跳所以我就手忙脚乱的关了网页。
猜测还会有第二部,感觉娃娃才是重头戏啊。
“我被给予,也被带走,你出生的时候我就存在,你并没有要求我,但我会一直跟随你直到你死去”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自2013年由詹姆斯温,温子仁开创的一个特别的电影宇宙——招魂宇宙。
首先做一个预警,招魂宇宙的这些个电影,绝非善类,绝对不是老少咸宜的电影,而是超重量级的鬼片,如果对恐怖电影不怎么感冒的或者不太能接受的朋友,千万要谨慎观看电影。
开始那段是《招魂2》中一个性命攸关的谜语。
看过电影的朋友应该已经知道谜底是什么了。
没看过的话不妨猜猜看。
希望你能猜中,否则,也许你将被魔鬼吞噬。
招魂宇宙电影现在已经上映的有《招魂1》,《招魂2》,《安娜贝尔1》,《安娜贝尔2,诞生》,还有2018年最新的一部《修女》。
另外已经提上日程的应该还有《驼背人》,《招魂3》和《安娜贝尔3》。
我因为看的恐怖片并不多,所以我也很难去给这个系列的惊吓程度和精彩程度下定义。
首先我可以告诉你的是,这些电影都是由温子仁导演或者监制的,而温子仁目前来说绝对算是最卖座的恐怖片导演,说是恐怖一哥也不为过。
举个例子,2016年《招魂2》上映的时候,同期进档的还有千呼万唤使出来,观众期望度极高的《魔兽》,但是很灵异的事情发生了,在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当时《魔兽》的北美票房,居然败给了《招魂2》这部小成本的恐怖电影。
事实上,招魂宇宙的其他电影也都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而且全都四两拨千斤,小制作大回报。
总成本1亿,总票房15亿,赚钱的效率可以说很高了。
参考:《招魂》成本2000万,票房3.2亿
《招魂2》成本4000万,票房3.9亿
《安娜贝尔》成本650万,票房2.57亿
《安娜贝尔2》成本1500万,票房3亿
《修女》成本2000万,票房3亿
另外,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招魂宇宙的电影全是源自于历史上真实的事件。
尤其是《招魂1》和《招魂2》,对真实事件的还原度是非常非常高的。
如果我们看电影的话,记得要看最后的字幕,会放出当时真实事件中的一些影像资料。
招魂宇宙里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驱魔人夫妇,丈夫爱德沃伦,妻子罗琳沃伦也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他们是至今世界上唯一被教会认可,持有执照的驱魔人——官方的。
老太太现年91岁,依然在世呢。
电影里真实事件的相关资料在网上也都是可以找得到。
有些还专门拍过纪录片。
驱魔人沃伦夫妇第三,拿我自己作为一个参考标准。
我自认为吓点还是比较高的一个人,虽然也害怕,但是基本不会反应到肢体动作上去,比如一个抽搐,一个大跳什么的,这个不会。
看恐怖片的时候就始终保持很平静的状态,也不知道是神经大条来不及作出反应还是怎么着。
我去玩那些实景鬼屋的时候也经常喜欢走在最前面,跟身后的人拉开一段距离,然后干嘛呢,就去找里边那些工作人员,有一回我就抓住一个正在玩手机的骷髅,我过去还给人家吓了一激灵。
但是,在看招魂电影的时候,我还是会感觉到很不舒服,瘆得慌,不是因为一惊一乍的镜头和音效,招魂成名说实话不是靠的这些,这样的招数其实谁都会,你在路上找地方躲着然后冲出去喊一嗓子也可以吓到人,但那不能叫恐怖,那叫神经病。
温导拍恐怖片真正的功力是他在镜头上的留白,永远让你在观影时保持一定的盲区。
比如,一些灵异的镜头经常是故意让观众看到,但电影中的角色还蒙在鼓里,让你替角色的命运担惊受怕。
或者,是让视觉和听觉隔离,放出奇怪的声音,但视觉上封闭起来让你看不到,只能去猜,去想象。
温导还喜欢在虚焦的镜头里藏东西,你本来应该是去看那个对焦的镜头的,但虚化的部分才暗藏玄机,人的心理就是越是不让看的地方越想看。
另外是会运用一些特别诡异的拍摄角度,感觉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偷窥电影角色。
反正看的过程中就会让你觉得,是不是有些个不干净的东西,其实是真的存在的,只不过我们没看见。
我这里指的不是在电影里,而是我们自己的真实世界里。
恐惧往往都藏在我们的盲点里。
之前一直很害怕一个恐怖故事,这个故事还不是鬼故事,但我每次想到就有些不寒而栗。
说的是有个女生,晚上走在路上的时候感觉身后不远处一直有一个人,不管她往哪里走这个人都在,而且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于是她开始加快速度跑起来,跟着她的那个人也开始跑起来。
女生慌了,跑进了附近一个公共厕所,躲在隔间里,把门锁上。
刚锁好门就听到外面有急促的脚步声,女生吓得不敢发出声音,蜷缩在里面,一动不动。
外面过了好一阵后才慢慢安静下来。
但是即便脚步声已经消失了,女生还是害怕地不敢出去,担心碰到追她的那个人,安全起见女生就在厕所里呆了整整一个晚上。
一直等到第二天天亮,女生听到清洁阿姨说话的声音才醒了过来,她听到清洁阿姨在用严厉的口气说话“你是谁啊?
”。
此时,女生抬头一看,有个男人扒在隔间的门上,只露出一个头。
听完这个故事,我就会一直脑补那个男人整晚上偷窥的画面。
虽然故事根本就没提偷窥的事情,但是这个留白是我觉得最让人后怕的地方。
不管我们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我们心里都会有恐惧,恐怖片的作用就是放大我们的恐惧。
平时你晚上洗澡,肯定不会有什么怕不怕的问题。
但是如果这天晚上你刚看了恐怖片,那可能就不一样了,洗头发的时候可能就会担心了,担心自己睁开眼会不会看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担心打开浴室门时门外是不是会站着什么。
我自己其实不太爱看恐怖片,也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喜欢看恐怖片。
后来我发现,其实这就是一种寻求刺激的方式,只不过每个人认可的刺激不一样。
有的特别喜欢坐过山车的人,但一看恐怖片就哭得稀里哗啦。
有的人他能看恐怖片,但让他坐跳楼机那就是要他命了。
反正不管是跳楼机还是恐怖片都不是我的菜。
我只是纯粹通过观影体验来建立一个惊悚程度的参考。
如果从惊悚程度排名的话。
招魂宇宙的这几部电影排名如下:《招魂2》>《招魂1》>《安娜贝尔2》>《安娜贝尔1》>《修女》如果从电影推荐度排名的话《招魂1》>《招魂2》>《安娜贝尔1》>《安娜贝尔2》>《修女》 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修女》---《安娜贝尔2》---《安娜贝尔1》---《招魂1》---《招魂2》今天还是冲着温导来聊,所以主要还是聊《招魂1》和《招魂2》这两部,因为他们是温导的嫡出,其他的说起来只能算是庶出。
先从招魂宇宙的开篇之作——《招魂1》开始《招魂1》拍了2个故事,一个是安娜贝尔娃娃事件,一个是佩伦家闹鬼事件。
这两个都是真实事件改编。
安娜贝尔我们先来说安娜贝尔娃娃的故事,《招魂》电影里交代了那么一段作为序章,说有两个护士遇到了非常离奇的事情,其中一个女生有一个娃娃,是她妈妈送给她的生日礼物,这个娃娃在电影里面的样子确实非常狰狞,一眼就让人觉得非常地不舒服。
这个娃娃跟真实事件里那个娃娃差距还是蛮大的,真的那个娃娃就要和谐很多了,至少看上去像是个玩具,我想说,电影里的娃娃,作为母亲心得有多大,才能送得出手作为给孩子的礼物。
关键是,这个娃娃除了长得吓人之外,她还会自己动。
护士妹妹每次回家经常发现这个娃娃要么移动了位置,要么头自己歪了。
有一次她们回家看到的景象实在是动静太大了,以至于让她们不得不求助于神职人员。
她们回家的时候,家门口留了一张纸条,上面用红色的蜡笔写着“想我吗?
”一进屋,发现娃娃就躺在走廊里,手上拿着红色的蜡笔。
俩姑娘打开房门,发现房间里被红色的蜡笔涂得到处都是,家里已经被搞得乱七八糟,她们存放照片的相框也都被砸坏。
于是姑娘们当即把娃娃扔进了垃圾箱。
到了晚上,她们听到沉重的敲门声,去开门的时候,发现门外并没有人,但地上又留下一张蜡笔写的纸条。
最可怕的是,娃娃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坐在了屋内的椅子上。
最后他们找来了电影的主人公驱魔人沃伦夫妇。
两个姑娘告诉沃伦夫妇,曾经有个叫安娜贝尔的灵体,一个小姑娘,寻求过她们的帮助,问她们能不能附在娃娃身上跟她们一起生活。
姑娘们是护士,出于同情,她们同意了安娜贝尔的请求。
沃伦夫妇指出,她们大错特错了。
答应了这样的请求就相当于赋予了鬼打扰自己的权利。
他们同时提出一个理论是,鬼不会附着在没有生命的物体上,它们摆弄这些没有生命的物体是让人们认为这些东西被附体了。
但其实必须要有生命才会被附体,有了生命才会有灵魂,而鬼最想要占据的就是人的灵魂。
这是招魂宇宙一个大的设定。
调查完以后,沃伦夫妇请了专业的牧师团队为闹鬼的房间进行了祝福。
最后他们带走了安娜贝尔娃娃,并把它锁在了自己的超自然博物馆里,对,他们有一个博物馆,而且是对外开放的。
但这个娃娃是被锁得最牢的一个,并且标注了“千万不要打开”的字样。
电影里安娜贝尔娃娃的故事到此为止就没有再展开了。
但真实的事件比电影里描述的,更加离奇。
当时沃伦夫妇请了一个叫Jason的牧师来祝福这间公寓和两位护士。
完了以后沃伦夫妇就把安娜贝尔带走了,他们把安娜贝尔放在车后坐上,认为这样比较安全。
但在每个危险的转弯处,刹车以及引擎系统都会失灵,最后终于出了场不是特别严重的车祸。
沃伦夫妇就在安娜贝尔上撒圣水,放上十字架,车子竟然真的恢复了正常。
安全到家后,罗琳在家里听到了某种野兽的吼叫,房子里到处都可以听得到。
之后,罗琳在听Jason牧师的电话留言时,她竟然也听到了一模一样的吼叫声,她觉得大事不妙,马上打电话给Jason让他开车小心,结果Jason说:“今天我的刹车失灵,发生了一场严重的车祸,我的车现在是一坨废铁,我没事。
” 现在,安娜贝尔就在沃伦夫妇的超自然博物馆里关着,刚开始是跟其他博物馆里的陈设一样是没有关着的,但有个警察在博物馆里被安娜贝尔袭击过以后就把她关了起来。
被袭击的警察描述说“这个娃娃是活的。
”本身这个娃娃看上去还是蛮可爱的,一点不像电影里那么恐怖。
但关于她的传说真的一点都不那么可爱。
现在温子仁的电影里面,她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梗。
听说《海王》的电影里面都有安娜贝尔的彩蛋,但是我看的时候没有找到,有人说是在湄拉藏飞艇的那个箱子里。
由于安娜贝尔娃娃的传说实在太经典太耸人听闻了,有人觉得只是传说的话有点浪费,所以就为她专门拍了两部独立电影,如此一来就开始有了招魂宇宙的概念。
《安娜贝尔1》掌镜是电影《招魂》里的摄影师,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请的女主角,自己名字就叫安娜贝尔,百度上查你发现名字叫“安娜贝拉·沃丽丝”,但其实英语拼写是同一个单词。
故事讲的是《招魂1》护士家娃娃闹鬼之前的事情,电影最后的镜头就是一个母亲在二手商店把安娜贝尔买了下来准备送给自己的女儿。
电影其实并没有用太多笔墨交代安娜贝尔是怎么来的,但是很明显,里面有好几场戏,是根据民间关于安娜贝尔的传说来拍的。
比如牧师带着安娜内尔开车回教堂的戏。
《安娜贝尔2》的导演算是温子仁的大弟子,温子仁拍恐怖片,他也拍恐怖片,温子仁拍超级英雄,他也拍超级英雄。
DC的另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沙赞》就是他掌镜。
《安娜贝尔2》的故事是安娜贝尔娃娃的起源,说安娜贝尔其实是一个工匠的女儿,她的父亲给人做限量版的玩偶,这个恐怖的娃娃就是安娜贝尔的父亲亲手制作的。
但是女儿因为一场意外的车祸不幸夭折,车祸时手里还拿着这个娃娃。
《安娜贝尔2》的结尾也交代了和《安娜贝尔1》故事的衔接。
最后那个被魔鬼附体的小姑娘,就是屠杀《安娜贝尔1》里女主角隔壁邻居一家的那个女邪教成员。
当然,安娜贝尔独立电影里说的这两个故事历史上并不存在,主要是创作者根据传说里的桥段再次创造的。
接下来我们说《招魂1》的主剧情。
佩伦一家《招魂1》的主剧情是,佩伦家闹鬼事件。
故事开始是佩伦一家乔迁新居,搬进了郊外的一座大别墅里。
搬家的第一天就发现他们家的狗死活不愿意进屋子,还冲着屋子里大喊大叫。
佩伦丈夫拿他也没办法,就把他留在了外面。
没有想到,第二天他们家的狗就死了。
再后来,又有鸟死在了同样的位置。
佩伦他们在房子四周盘查了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于是这个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然后佩伦太太发现自己的身上莫名其妙出现了淤青,而且越来越多,像是被家暴过一样。
再然后佩伦太太发现家里的钟全都停在了3点07分,每一个都是。
总之一搬进新家后诡异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而且愈演愈烈。
佩伦一家一共有五个女儿,因为屋子很大,她们可以在家里玩捉迷藏,游戏规则是,找的人要蒙上眼睛,躲的人躲好以后就不能再动了,找的人可以要求躲的人拍手来判断位置,最多可以拍三次。
有次玩捉迷藏时,佩伦一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被木条封起来的地下室。
观众看到这里肯定会觉得要出事儿,这个地方被封起来一定是有原因的。
而且按照恐怖片的规律,地下室里绝对没有什么好事,招魂里面也不例外。
首先,我们一回想,狗和鸟无端死去的位置,正好就是在这个地下室的通风口这儿。
但是佩伦丈夫像是得了宝一样,觉得白赚了一个地下室。
作为上帝视角,我们是挺替他着急的,其实对于电影里的角色来说有这样的表现很正常。
然后佩伦一家真正的噩梦就开始了。
从下一次的捉迷藏游戏开始。
家里小女儿因为年纪太小,姐姐们玩捉迷藏从来都不带她玩,于是她只好求助自己的母亲跟她一起玩。
这一天其他人都出门了,只有佩伦太太和小女儿两个人在家。
母亲蒙上眼睛跟着拍手的声音去找小女儿。
她跟着拍手的声音上楼走进一间卧室,这时候,不知道是谁的手从衣橱里伸了出来拍了第三下。
佩伦太太蒙着眼睛到衣橱里去摸,她在衣橱里还能听到有呼吸的声音,但摸不到人,摸到一半,身后传来了小女儿的声音。
更可怕的事情发生在晚上,有一个女孩子,晚上睡觉时经常被凭空拽腿,但醒过来什么也没有。
另一个女孩子,晚上会梦游,对着那个伸出手的衣橱一个劲地撞头。
我觉得梦游真的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我有心理阴影。
梦游的人你很难叫醒,有时候还是睁着眼睛,但看到你似乎也不认识你,会乱说话,力气比平时还大,这看上去真的就像中邪了一样。
为什么说我有心理阴影,因为身边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是不是梦游我无法判断,我宁愿相信是梦游,不是其他的。
是我妈,她有过几次让我非常害怕的梦游。
症状出现的时候,双眼是睁开的,但是似乎看不到眼前的东西,因为这个时候我感觉她已经不认识我了,或者根本不知道我的存在。
跟她说话,有时你感觉好像她能听到,可以跟你交流,但大部分时候好像她又听不到,答非所问。
面部的表情明显跟平时是不一样的,眼睛无神就感觉她看到的东西跟我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
最让我害怕的,是她会突然大哭,过一阵又突然大笑,阴晴不定,还会胡言乱语,说根本听不懂的话,有的听上去像老家的方言,但又不像,我把发音记下来等她醒来时问她,她自己都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症状出现的时候,根本就叫不醒,只能靠自己醒过来。
其实我是不太相信鬼神的,但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也尝试过看筷子能不能立起来,扔硬币看能不能站着的这些民间鬼神占卜的手法。
看恐怖片是一回事儿,真的一些你无法控制的事情发生在你身边时又是另一回事儿。
从那以后,我虽然自己依然秉持着科学的唯物主义价值观,但我再也不轻易对超自然的现象或一些民间的应对方法妄加评论了。
因为知识永远可能会有局限,当出现一些我们目前知识无法解释的事情时,有人就会采取也许不那么科学的措施,你不要管它究竟有没有用,是不是封建迷信,但至少它对当事者来说是一种心理慰藉。
只要做得别太过,不去伤害别人,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这世界上天天有人在用各种套路在坑蒙拐骗,封建迷信和那些明目张胆竖立着科学旗帜的骗术比起来,真的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最可怕的,其实是那些自己帮不上忙,但却喜欢说风凉话的人。
等奇怪的事情发生在了自己身上时,就不那么好笑了。
扯远了。
回到电影剧情。
有一天晚上,佩伦太太听到屋子里有奇怪的声音,她觉得家里可能进贼了,跟着声音就走到地下室的门口,当佩伦太太警告地下室里的人不出来就关门的时候,自己被推下了地下室,并且,地下室的门被关上了。
这里的情节,我觉得是全片最让人毛骨悚然的地方,之前花了很多的篇幅在铺垫说捉迷藏,最后终于在这里爆发了。
之后佩伦一家就迫不得已请来了沃伦夫妇。
沃伦夫妇来了以后,他们的能力第一次在电影里面得到了展现。
太太罗琳沃伦其实有灵媒体质,她可以察觉到灵体的存在,可以看到鬼魂。
也可以通过触摸感应到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当电影里面要展现罗琳视角的时候,我劝大家要特别当心了,因为她可以看见普通人看不见的东西,你可以理解吓人的镜头要比其他角色多很多。
但是,罗琳使用这个技能时会有代价,每次使用的时候,就有可能沾染到其他维度的东西,就相当于暂时打开了连接不同维度的通道,你可以过去,别人也可以过来。
丈夫爱德沃伦是没有灵媒体质的,但是他对超自然现象有研究,还有一套自己的理论。
他认为灵异事件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出没”,这个阶段你会感觉到一些异常的响动,比如门莫名其妙嘎嘎作响,或是仿佛听到有人在跟你说话;第二个阶段“压迫”,恶灵会找心理脆弱的人作为目标,尝试击溃他们的心理防线,扭曲他们的思想;第三个阶段“附身”,当第二阶段得逞时,恶灵就将附体到人的身上,占据他们的灵魂。
沃伦夫妇做超自然研究时,比较客观的是他们采用了一系列科学的仪器,比如他们设置了红外摄像机,当温度有异常波动的时候,就会自动触发拍照,他们认为灵体的存在会影响周围的温度,一般灵体出没时会突然降温。
他们还会用录音设备在各个房间接收声音,听有没有异常的响动,感觉比咱们这里立个筷子啥的还是要靠谱很多了。
我们现在的科技还没法告诉我们异世界究竟存不存在,但也许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个灵异现象没准就可以用科学的术语来解释了。
比如我们都听说过一个叫“暗物质”的东西。
这个东西,其实对于人类来说既看不到,也听不到,更摸不到的,我们之所以认为它存在,是基于对自然现象合理化的一种倒推。
因为在宇宙中我们发现了违反牛顿万有引力现象的存在,只有当假设有“暗物质”的时候,牛顿定律才能够继续成立。
沃伦夫妇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就是,对于异世界,我们不要一味地去否定它,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它一样也是可行的。
万一哪天科学界真的宣布发现了异世界,那么我们跟当年烧死哥白尼,烧死布鲁诺那帮人其实就是一个性质。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后,他们发现佩伦一家现在住的这栋房子原本属于一个叫贝斯希芭的女巫,她杀死自己7天大的女儿献祭给撒旦后就在湖边的树上上吊自杀了。
死亡时间凌晨3点07分。
佩伦家小女儿一直把玩的那个八音盒就是这棵树下面捡到的。
孩子被视作是上帝赐予人类最大的礼物,如果将上帝的礼物献祭给撒旦,那么她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要向撒旦表忠。
房子闹鬼的事情实锤以后,要让教会神职人员来给房子进行祝福,但有个前提,必须要给教会切实的证据,教会内部还要一层层打报告,走流程。
人家也是按章办事的,你别说,这是有道理的,否则这个事情就没有了严肃性。
你不能像咱们一些偏远地区,给了钱就给你办一场法事,跳大神。
回头是不是真有其事就说不清楚了,教会自己的公信力也会受损。
所以沃伦夫妇就带了自己的团队住在佩伦家闹鬼的房子里,安装了各种各样的专业设备来采集证据。
这些设备确实捕捉到了一些灵异现象。
他们发现了一个小男孩的鬼魂,小男孩算是比较中立的,他主要还是想有人跟他玩耍。
但发现大BOSS,还是得女主角罗琳出马,罗琳看到以前受害者的灵魂,发现贝斯希芭女巫想要附身在佩伦太太的身上,并且支配她去杀死自己的孩子。
当中还穿插了一段沃伦夫妇自己家里闹鬼的戏,也是一波小高潮,房间黑下来的时候,你明显发现这种黑暗不是关了灯后的那种黑暗,像是房子被黑洞吞噬了一样。
这次闹鬼的起因应该是跟女儿和母亲带的同款项链有关,母亲罗琳的项链不小心留在了遇到恶鬼的地下室,然后竟然触动了沃伦夫妇家里的安娜贝尔,这里的原理我看得不是很明白,但应该是想说罗琳在使用自己灵媒能力的同时也会付出遭受恶灵侵扰的代价。
因为之前丈夫就劝过太太,是不是咱们就收手不要再干了,不行咱们还可以写写书什么的,维持生计应该不成问题。
但太太还是坚持要干这个行当。
这个问题在第一部里留了个伏笔,到了第二部就彻底爆发了。
影片到了最后,其实还有蛮温馨的地方,因为我们看到家庭给人的力量还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并没有看完依然让人觉得后背发凉的那种感觉。
电影的最后,沃伦夫妇将佩伦家的音乐盒带回家里放在了超自然物博物馆,同时教会的最高权力组织——梵蒂冈方面,看了材料后也同意了佩伦家的请求,答应帮他们做净化和祝福。
整部电影当中,最让人提心吊胆的还是前期沃伦夫妇没有介入的这个阶段,沃伦夫妇介入以后虽然恶灵出没的频率更高了,但是明显观众心理上有了一种依托,对于闹鬼这件事情,至少有了希望,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世界上有人可以替我去出这个头,摆平这件事情。
这层心理保护膜其实很重要,它可以帮你抵消掉很多的恐惧感,当灵异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愿意去求助非科学的一些途径也是这样一个道理。
如果你找的是科学人士,人家说,要相信科学,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被科学证明过。
一句话就把你打发了。
其实这样一点作用都没有。
毕竟真心有求与你的人,是希望你能解决问题,不是希望来听你上课。
何况有没有鬼,目前既证明不了有,也证明不了没有。
对未知事物的敬畏感还是要有的。
然后我们再聊一下佩伦家闹鬼的真实事件:佩伦家的长女安德莉亚(Andrea Perron) 说《招魂》“忠实地反映了我们在农场上面临的混乱与危险”。
贝斯希芭也是1800年代真实存在的人,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能指出她是女巫,但她的小孩的确是在她的照料下死去。
验尸报告上写着死因是缝衣针穿过了小孩的头骨,当时的人也相信那个孩子是被献祭给撒旦了。
后来法院判贝斯希芭无罪,但人们仍相信她是女巫。
佩伦太太曾表示自己突然觉得腿上有疼痛感,查看后发现腿上有个圆形的伤口在流血。
之后她的女儿在书中描述那个伤口是“完美的同心圆…就好像大型的缝衣针刺穿她的皮肤一样”。
他们也注意到这栋老房子过去曾发生过许多自杀、自然死、强暴甚至谋杀案。
与电影出入比较大的是,贝斯希芭最后是老死而不是自杀,佩伦太太也没有尝试过要杀死自己的女儿。
《招魂1》就说那么多,接下来咱们聊一下变本加厉的《招魂2》《招魂2》整体结构上跟《招魂1》一样,一个小故事作为序章,接一个主线故事。
也都是真实事件改编。
在电影开场之前,有一段沃伦夫妇自己的陈述,大意是他们经历了很多悬案,也算是见过世面,但有一个案子是所有案子里最恶劣的一个。
阿米蒂维尔阴宅
凶手然后就开始了通灵仪式。
一群人围坐在小圆桌旁,灯光昏暗。
这是沃伦夫妇在调查阿米蒂维尔事件的现场。
罗琳通过通灵术,仿佛穿越到了凶案发生的那个时间。
她看到了凶手笛福正用一把散弹枪将自己的父母以及4个兄弟姐妹一一处死。
凶案的现场非常血腥,凶杀屠杀的都是自己的亲人。
在目睹整个凶案发生后,罗琳似乎还看到了其他的东西,她跟进了一间地下室,结果遭遇了鬼修女的威胁,他预见了自己丈夫爱德被利器捅穿身体的一幕。
在《招魂1》里面一直铺垫的设定终于要应验了。
罗琳似乎必须要为自己通灵的能力付出代价。
与鬼修女交锋过后,序章就结束了。
这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引出了鬼修女这个恶灵角色,2018年鬼修女也拍成了独立电影。
电影对阿米蒂维尔事件其实并没有给予太多的笔墨。
但这个事件,我想多说两句,因为我在看真实事件资料的时候,感觉到后背发凉。
真实事件的资料是这样记载的:1974年,笛福一家以低廉的价格,买下一栋高级别墅,这座房屋此前就发生过凶杀案,不过从外地搬来的笛福一家并没有在意,然而他们搬入新居之后,发生了许多怪事,小孩一个个撞邪,连保姆都被吓疯,最后笛福家里有6人在睡梦中被枪杀,凶手就是笛福家23岁的长子罗尼·笛福。
直至今日,被判终身监禁的罗尼·笛福还在监狱服刑。
罗尼坚称自己杀人没有动机,他曾为自己辩护称,行凶的那晚他听到了某种声音,精神开始错乱,变得根本无法自控。
但调查发现,罗尼曾经是有吸毒史的。
最后陪审团没有相信他的陈述,否决了他的辩护,判处他终身监禁。
可是这个已经盖棺定论的恶性案件有一些出乎常理的地方。
6个死者被刺时都分别在自己的房间里,听到枪声难道不应该跑出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而且死者最后都是俯卧在床上,头枕着手臂,且头上均出现了同心圆样的创口。
这件事虽然奇怪,但我们依然可以理解为是凶手行凶后把尸体摆成了他想要的造型。
但是,凶手是凌晨3点多用散弹枪行凶,可周围的邻居却都声称没有听到过枪声。
之后到了1975年12月,有一对夫妇不信邪,强行搬进了这栋发生惨案的别墅。
开始时候他们不屑一顾,但是在朋友的反复劝说下,还是找了牧师来祈福消灾。
然而当牧师洒圣水并念祷告时,屋里有一个清晰的男性声音叫他们“快滚”。
后来在这对夫妻身上发生了一系列怪事:丈夫乔治总在凌晨3:15自动醒来。
后来他知道这就是罗尼开始杀人行动的时间;妻子凯思林每晚重复一个清晰的噩梦,梦见凶杀案案发当时的情景,甚至能指出谋杀的顺序以及每个受害人呆在哪个房间;凯思林在地下室的柜子发现一个小小的隐藏隔间。
隔间的墙面被漆成红色,在房子的建筑蓝图上也没被标出,他们家的狗非常害怕这个秘密房间,总是远远躲开这个地方;乔治称他哈曾看见妻子突然变成一个90岁的老太太。
这样的怪事还有很多。
这对夫妻最后撑了不到28天,实在受不了搬走了,不过,他们没过多久就相继过世了。
这个耸人听闻的故事被改编为小说并于05年拍成电影叫《鬼哭神嚎》。
然后我们看《招魂2》的主剧情:讲的是英国非常著名的恩菲尔德闹鬼案,这件事上过新闻,拍过纪律片,许多恐怖片都是从这个案件身上找到灵感改编而来的。
恩菲尔德闹鬼案电影中对这个案件的还原度非常之高。
比如女孩们玩笔仙;家里面家具自己会动,女儿珍妮中邪后反重力地弹起来并漂浮;警察上门调查发现椅子自己会动;科学小组录音录到了从小女孩嘴里传出的老年男性的声音。
电影中一直不肯离开屋子的名叫比尔的老头也是确有其人,因为脑溢血死于一楼的扶手椅上。
这些情节都高度还原了当时的情景。
包括珍妮录音时被要求在嘴里含一口水以防作弊这样的细节也被电影复刻了出来。
甚至珍妮曾经确实有弄虚作假扩大影响都没有放过。
《招魂2》的惊悚程度比起《招魂1》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温导的恐怖片,你很能难判断惊吓点的具体位置,不是说没来由地吓你一下。
而是你明知道接下来可能会有惊吓点,也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最后还是被吓到了。
有时候是连续切换镜头,你根本没法预测惊吓点会在哪一次切换中出现,只能任温导宰割。
有时候是明明可以安排惊吓点的地方,但偏偏没有,当你心理暗示可以放松警惕的时候,惊吓点又猝不及防地出现了。
其实不光温导的恐怖片如此,商业大片里也有温导的私货,比如《海王》,经常角色之间对手戏演得好好地突然墙被崩了,吓你一跳。
《海王》里第一反派奥穆王还是温导恐怖片的御用男主帕特里克,对,就是《招魂》的男主角爱德沃伦,《潜伏》系列也是他。
所以经不起吓的你,看到《海王》里奥穆王的戏时,你得小心了。
温导拍恐怖片可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在很多人认为续集往往是狗尾续貂时,《招魂2》的成片效果却异常地出色。
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加入了鬼修女的角色——Valak,收获了不少观众的尖叫声,也开启了招魂宇宙的另一个篇章。
在《招魂1》当中沃伦夫妇几乎是无敌的存在,而在《招魂2》里,他们自己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当然这在真实事件中是没有的事儿,真实事件中,沃伦夫妇的确参与调查过此案,但他们的参与度并不高。
电影中他们将直面强大到罗琳都手足无措的恶灵——鬼修女。
讲到这里,你还记得开场时的那个谜语吗“我被给予,也被带走,你出生的时候我就存在,你并没有要求我,但我会一直跟随你直到你死去”这是被困在屋子里的比尔留给罗琳的一个谜语。
其实老头是个中立角色,他只是回来看看家人还在不在,但却被更可怕的恶灵限制了自由,老比尔迫于淫威只能通过打哑谜暗示沃伦夫妇战胜恶魔的方法,谜底就是——名字。
我知道很多人对大boss被喊一下名字就乖乖就范的事情耿耿于怀。
其实,在西方驱魔前先喊恶魔名字也是有典故的。
首先名字这个东西,最开始并不是谁都能有的,强力的恶魔才有名号,而且还有记载,就比如电影里的鬼修女,名字叫Valak,其实她是《所罗门之钥》里记录的所罗门72魔神之一的Volac,虽然拼写不同,但发音是差不多的。
这个魔神跟蛇有很大的关联,罗琳喊他名字时就说了他是蛇之侯爵,在电影《鬼修女》里也能看到蛇的标记。
所以,强力鬼都是有头有脸,有名有姓的。
如果一个魔鬼连名号都没有,那顶多是一个喽啰,估计也就是一杯圣水的事情。
而有名号的恶魔,是不会轻易以真面目示人的,都是会有所保留,有所隐藏的,你自己想想所看过的艺术作品里是不是都是这样的。
能一上来就让你看清楚自己样子的,基本也就是恶魔中的无名小卒了。
所以,如果有名号的恶魔被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那它的弱点也就暴露了,因为它是有注册过的,信息是公开的,就像工商登记一样。
电影里最后罗琳喊出Valak的名字以后,仔细看就能看到恶魔真身的样子了。
有人知道自己的弱点,而且还是专业的驱魔师,那还不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啊。
恶魔也有脑子啊。
所谓的驱魔,其实也不是真正置恶魔于死地,只是将他们暂时赶走而已。
Volac——Valak关于名字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回想一下鬼修女的名字究竟是谁告诉罗琳的呢?
是鬼修女自己啊。
为什么鬼修女要把自己的名字告诉罗琳让她有机会把自己扳倒呢?
跟人打仗故意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是傻子,就是另有所图。
所以我们猜测,鬼修女体内可能有不同的人格,或者说叫鬼格。
其中向善的一面告诉了罗琳制服恶灵的方法。
因为鬼修女也是被附身的,残存的人性觉醒了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有可能,鬼修女跟老比尔一样都是被恶灵控制了,身不由己。
要么,就是鬼修女在下一盘棋,故意让罗琳念出自己的名字,她才可以升华到下一个阶段,毕竟罗琳是灵媒体质,在异世界大有可为,被她喊出名字的意义也许跟其他人喊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些都是我虾扯蛋的猜测而已。
有趣的是,罗琳在圣经上用笔刻出鬼修女名字的时候,她身边的书桌上摆着几个木头做的字母,拼起来正好是VALAK,也许,这个名字真的跟她为什么有通灵体质有关。
也许,就是下一部电影的伏笔。
本来想着《鬼修女》的独立电影里会不会有答案,结果只交代了鬼修女是怎么缠上罗琳的,《招魂2》里的这个坑还是没给填上。
总之,《招魂1》和《招魂2》都是质量非常上乘的恐怖电影。
看的时候我会有种很强的代入感,特别是当听到爱德提出的“出没”“压迫”“附身”恶魔活动三段式的理论以后。
因为我觉得我曾经到达过第二个阶段。
这件事情我现在想想还是心有余悸。
我有一个舅舅不幸在车祸去世,我返回老家参加他的丧事。
去的时候我没有任何的不适的症状。
但是中午吃过饭以后,我就明显感觉到没有力气,伴有低烧。
开始我觉得就是着了凉,沾染风寒,感冒了。
但奇怪的是,除了感冒的症状之外,我的两个肩膀还非常酸痛,从开始不舒服过了大概1个多小时,我的两个肩膀已经酸地不行,胳膊都快没法动了。
之前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肩膀会有这样的感觉。
下午的丧事后来我就没有继续参加了,直接找了个地方躺着,想着发烧,可能捂一捂出一身汗就好了。
但等我醒过来的时候并没有好转。
老家办丧事,一般都会请法师来做法,我的另一个舅妈就帮我把法师请过来,在我睡的地方做了个法,具体他干了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
我就记得法师走了以后,我舅妈说的话,像是在帮我把去世的舅舅劝走。
那个时候,真的有那么几下子闪念在想,是不是有什么在我的肩上。
睡了一晚上以后,烧没有完全退,肩膀的酸痛略微缓解。
第二天,我强行爬起来参加了早上的丧礼。
老家礼数比较讲究,我晕晕乎乎跟着大部队走了大概三四里路去祖坟上把礼数给办了。
因为该行的礼数没有行的话在当地是非常忌讳的。
办完以后就让人把我送到火车站坐火车回家了,到家赶紧吃了退烧药,肩上的酸痛才算是慢慢好转过来。
其实我更愿意相信是生理健康的问题,但我找不到答案来解释肩膀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觉。
事情过去以后,我也没再多想什么,只是从此以后对任何未知都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毕竟,举头三尺有神明。
点击收听“有声影评”,内有真实事件录音
我常说的那种知道“尽本分”的类型片,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许是怪我口味太重,真没觉得有多恐怖。不过就是那种很传统的一惊一乍渲染声效的鬼把戏,将鬼屋和驱魔两种鬼片的桥段融合,也许它的优点就是有条不紊的叙事节奏吧,剪辑和节奏上是非常标准的类型片,复古和传统的原来还可以吓人。★★★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看了这部号称年度最恐怖的电影,居然没被吓到【好样的,各种恐怖元素很足,但结尾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温哥基本动用了所有可以吓到人的元素,驱魔的部分较弱,魔鬼都是强大的,怎么这么快就被赶走了呢?
这个真实故事究竟被拍了多少次了,我觉得挺没劲,为毛分还这么高
结局不满
对于这种类型有点审美疲劳了,虽然拍得还不错,3.5星吧
根据真人真事改篇,编剧保留很多原故事这里可以加一星!前篇幅还可以,后面有点草草结束~整体还可以。PS:手法新颖。
开头看见狗狗不肯进屋,就知道这屋子肯定有事~~据说狗狗猫猫的能看见或者能感觉到异类,而人类却看不到。。8过那个娃娃那么难看搞得有点看不下去。。最近是没什么耐心。。
很明显被高估的片,但是作为一种类型,什么时候音效出现,故事转折,场面调度,纪实拍摄,技术上的高度纯熟标志着詹姆斯温成为恐怖大师,缺的也只是创新,另外法米加究竟看了什么不吃不喝八天,肯定有续集,结局差一点,综合四星。。期待9月的潜伏2。。。
我傻逼看它
看完后只想说詹大导现在拍片越来越商业化且越来越没水准,完全找不到拍《电锯惊魂》和《死寂》时的灵气了,取而代之的是毫无亮点的剧情和被无数恐怖片用烂的镜头,电影唯一优秀的也就那海报了。还有能再别搞驱魔小组什么的了好么。
神神叨叨,故事讲得稀碎
捂眼看完。
凑合吧
找不到惊吓点
看完两天睡觉不敢关灯。电影院里的壮汉也吓得乱叫。可仔细一想全片只死了一条狗和一只鸟啊。
为什么这里面的娃娃也这么丑???
抖了五下
。不要买法拍房
有两个180的转镜头印象深刻,一是小女孩看床底,一是一楼驱魔二楼寻人,场面调度也不错。不过最精彩的吓人手法都在预告片里了,我还等最后反转呢,结果屁都没一个...影片没有潜伏惊艳,詹姆斯温要加油啊!
似是而非的鬼片啊= =!「miss me?」这都算哪门子事233333333333好挫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