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Love and Bruises,母狗,婊子,Flower,Chienne

主演:塔哈·拉希姆,任洁,加里·勒斯培,邵斯凡,源利华,尚于博,崔卫平,张献民,曾美慧孜,樊尚·罗蒂埃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中国大陆语言:法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1

《花》剧照

花 剧照 NO.1花 剧照 NO.2花 剧照 NO.3花 剧照 NO.4花 剧照 NO.5花 剧照 NO.6花 剧照 NO.13花 剧照 NO.14花 剧照 NO.15花 剧照 NO.16花 剧照 NO.17花 剧照 NO.18花 剧照 NO.19花 剧照 NO.20

《花》剧情介绍

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段绽放在北京的中法恋情凋谢后,花(任洁 饰)决定辞去在北京当老师的工作,前往巴黎寻回男友,但终究还是没能令其回心转意。在陌生的城市游荡,迷路的花偶遇了一位法国蓝领马修(塔哈·拉希姆 Tahar Rahim 饰),马修即刻向这位中国姑娘大放殷勤,并暴力地占有了她,而绝望的花也误打误撞地对马修萌生了情愫。虽然马修疯狂地爱着花,但他和他的朋友们却似乎一直把花当婊子看待,两人之间的裂缝渐渐判若鸿沟。在巴黎浑浑噩噩的度日以及与马修间的爱怨龃龉让花开始想家,她开始探寻,在性与爱之间,自由与乡愁之间,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本片根据旅居巴黎的中国女作家刘捷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蒙上你的眼:逃出巴塞罗那必杀仕事人2019魔法少女育成计划敌营十八年Y医生:外科医生加地秀树第3季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造纸人生茅山天师忍者蝙蝠侠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橙子与阳光魔法少女伊莉雅第二季雪豹行动设计爱情爱情有点蓝之蓝色爱情海幽冥狂野生活西西里著名的熊入侵事件杀人者的购物中心女校召灵佳偶自天成打黑重案组沙漠之花中华厨王之厨王之王东北偏北出租车Byplayers2:如果名配角在TV东晨间剧里挑战无人岛生活的话少年不良慕尼黑百战天龙第一季

《花》长篇影评

 1 ) 你是爱情的信徒,还是低贱的母狗

文/迦南Canaan这部拍摄于2009年的电影依然是娄烨在被禁时期拍摄的片子,依靠法国发行商发行、面世。

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的中文名字取的是女主角的名字,《花》;然而在最开始这部片子的名字其实是《Bitch》。

《花》这部电影依然属于娄烨式的情绪电影,有他标志性的手摇镜头、绝望而压抑的性爱、以及浑浑噩噩的主角们、和一个总像郝蕾的女主角。

我们很难评断电影之中的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毕竟电影在展现女主角花的性格方面的确有所缺失。

但娄烨仍是那个最会拿捏女性心理与情绪的中国大陆导演,他依然在大胆的描绘与探讨爱情和性欲、女人与男人。

电影之中,花几乎被所有男人称为bitch。

在法国,她被马修的朋友看作可以随意强奸的对象;在中国,花的老情人私下对新欢说“她是个贱人”。

好像在男人的世界里,花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贱人,是只母狗。

他们这么想或许也有据可依,毕竟花为了一个法国男人抛弃了老情人从北京飞到巴黎;毕竟花和马修会在酒吧、街头肆无忌惮的大声做爱,还让朋友给他们拿包。

花仿佛格外的推崇“性”。

电影开篇,就是花千里迢迢从北京到巴黎找到那个男人要求他再打一次“分手炮”;而电影结尾,花接受了老情人的求婚,结婚之前又跑去找马修,所要的也是再打一次“分手炮”。

花好像是被“性欲”驱使着、操纵着的女人。

其实并不是这样。

在电影之中,马修几乎被符号化成为一个极其“野蛮”的人,他没受过教育,是个蓝领,没钱没教养。

电影之中花领着马修见花的朋友的那场餐馆戏的描写露骨而讽刺。

马修的思想简单而粗暴直接,“送她花,然后像个真正的男人那样和她做爱”而那个中国人却把这句话看做对他的侮辱。

于是马修说出了一句最点题的台词“怎么了?

你是不是性能力有问题?

”是的。

也许在娄烨看来,那些假惺惺的做作的文人知识分子,都是被阉割的男性。

在法国,花与马修疯狂的做爱,花每次都会大声的尖叫,痛苦的却夹带着欢愉声嘶力竭的尖叫。

夸张,却是她从未体验过的快乐。

甚至她与马修的开始,其实也是马修粗暴的强奸了花。

花是享受的。

因为在北京,在她那个知识分子的圈子里,只有平凡的买菜日子和来自五道口的花衣裳。

多么讽刺的对比,不知道娄烨所讽刺的是中国与法国的差别;还是对知识分子的嘲弄;结合到娄烨当时被禁时期的背景,亦或者还有自己的处境在其中呢?

花爱着马修,这点毫无疑问。

可她究竟是爱她这个人,还是爱的是自由无拘无束的性呢?

娄烨没有给出答案。

很多人觉得最后花回到北京是一种解脱。

其实回到北京才是花悲剧的开始。

我宁愿她永远留在法国,谈着和马修门不当户不对的恋爱,彼此相互伤害着,被朋友甚至马修称为bitch。

马修不会是花最好的归宿,但起码,她是快乐的。

起码她是自由的。

结尾,花与马修分别,走在街上,嘴里吃着杨梅。

不知道在花的心里,性与爱情的滋味、自由与平凡的味道究竟是酸是甜呢?

 2 ) 与其说是文艺片,不如说是纪录片

看了很多洋洋洒洒的评论,从人物的情感动机,性与爱,阶级与思想等等层面去分析,不过一想这是娄烨的电影,想想他的受众,也很正常,为了文艺嚼劲脑汁的去赞美,不过我作为一个理科医来看,心直口快花,我不喜欢这部电影,也没有那么多好分析的,这就是一个极度崇洋媚外的女性瘾者罢了(((PS先声明,我并不觉得与外国人交往就是崇洋媚外,尊重各种异国恋情,但是影片中花的慕洋情结已经快溢出屏幕了,以至于让人反感了 马修就是个强奸犯加卑劣的人根本没得洗))与其说文艺片,不如说是一部对于大部分类似女性的纪录片哈哈哈?

 3 ) 爱是一种未曾破灭的激情

我是因为看了《苏州河》而想看完娄烨导演的所有电影。

就是一见钟情,就是他电影的所有元素都刚好合我心意。

手摇摄影,昏暗色调,太过真实的普通人,暧昧不清的关系,漂浮不定的结局,压抑又绝望,类似我所关注的犄角旮旯里破败的美感,不由自主被这些若吸引。

一些人说娄烨电影是在博眼球,噱头大,没什么实质的东西,就像矫情的文艺青年语病呻吟。

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就像有些人喜欢榴莲,有些人却很反感,逼那些不喜欢榴莲的人说它好是很难的。

所以这种电影自己看完往往无人推荐,基本上都会是,这电影很无聊啊,不知道讲的什么。

很鄙视的说你竟然喜欢看这种没有内涵的色情片。

我刚好是那种矫情做作肤浅的人,所以我要说的,只是我非常主观的感受,不代表大众,也不为认同。

《花》这部电影,我觉得太真实了,像是监控器记录下来的生活,没有丝毫的修饰甚至说很随便,电影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因为不尖锐不鲜明而让人觉得异常真实。

我看很多人说花就是个婊子,也是呵呵,在她身上,我只是看到绝望和漠然,无所谓又决绝。

电影不过是把所谓大尺度片段描写了出来,像对待吃饭喝水一样,这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也不特别,如果电影忽略那些片段,只是暗示性带过,我们只知道她有一个法国男朋友,中国有暧昧对象,我们刻意表现她在学校的生活,与朋友相处的场景,还会有人说她是婊子吗,我不知道为什么但凡看到做爱,都会有人骂女性婊,很悲哀,物化和贬低女性的,往往是女性自己,男性往往一边意淫一边嫌弃,都很可笑。

这和觉得生孩子是头等大事,做爱却有伤风化的思想有什么区别。

在我看来,马修这个人非常有代表性,代表了大多男性,不论国界。

都说男人由性生爱,所以后来的马修是爱花了吗,我倒不觉得,我看到的只是由性衍生出的更强大的占有欲和依赖,他哪里是爱花啊,他太像千千万万个中国男人了,他太爱自己了,自私的小孩,因为是小孩,所以像大多小孩那样头脑简单没有担当不会解决问题,可矛盾的是,他的年龄又让他自己以为是个男人,流淌着强烈的征服欲。

他们是相爱的吗,或许是,又不是。

在马修说想结婚的时候,我觉得他是爱她的,在他像发泄一样的做爱时,他又是不爱她的。

花对马修,她或许只是孤独,只有在做爱的时候,她觉得孤独被隐藏,她后来回到法国为什么找他,也许是因为想念,这种想念太像爱了。

我们总喜欢贴标签,但是在生活中,标签是很难贴的,电影里的人往往好人就是无比善良,坏人就是无恶不作,爱情就是情比金坚,很单纯,英雄不会生病,女神不上厕所。

但生活中,不是这样的,人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样子,美好和瑕疵共存,不能用好坏去判断,所有人都趋利避害,所有人都恶意揣测,这是人性啊,不是黑白。

所有概念都模糊不确定,是流动的状态,我们在追寻却不知道自己在追寻什么,我们渴望自由,也不知道自由是什么,每一个向往自由的人,颠簸过后,都变成主动寻找笼子的鸟,无论这笼子是否符合想象,终究是什么都没有找到,只是累了,想歇歇脚。

娄烨电影的概念就是没有概念,不下定义,正是这种不清晰,更能深刻体现人性。

那晃来晃去的镜头,昏暗的色调,像极了我慌张的内心。

 4 ) 梦里早知身是客,却把他乡当故乡

电影一开始是花在巴黎追着前恋人Thierry请他回心转意,Thierry说他已经不再爱花了,爱她的时候是在北京,现在对她已经没有感情。

花一直说,我们再做一次爱好吗。

Thierry说,回学校吧,你会有很多新的男友的。

其实这一段可以看到花和Thierry的爱情是发生在北京,Thierry是个老男人,可能以前在北京,这样的男人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在中国和一个中国女人在一起,有一段恋爱能帮助他打消异国寂寞以及拥有一段异国恋情的经历,很显然Thierry没有想过要和花结婚,甚至可以猜测他已有家室。

回到法国,他对花的感情完全没有超过让他为了花跨越文化界限在一起生活的程度。

而花也许带着对这段感情的美好向往,来到法兰西,可是这里毕竟是异乡,就算是寄住在同胞的屋檐下,她还是需要用身体来做交换。

中国留学生的道貌岸然并不比法国人高尚多少。

其中一个细节特别刺痛我,那个中国男留学生对花说,以后要把鞋子放在屋里,不然客人来了会笑话。

其实在那个小而又小的公寓里,他不会有什么“客人”,更不会有人笑话放在外面的鞋子,他在给花压力,告诉她你在我家住,他在像收留流浪狗一样收留花,而价钱是花用身体来偿还。

花失恋了,她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可是在没有亲人朋友的法国,除了学业的压力,她还得生活下去。

她有痛苦,需要发泄,却一言不发。

她接收了法籍阿拉伯工人Matieux的搭讪以后,并被半强奸式地在工地和他做爱,我觉得这是花失恋时的放纵。

后来她立马搬离中国留学生的家,搬去Matieux那里住。

可见,和Matieux在一起比和同胞在一起更让她有尊严。

可惜,她的尊严,Matieux同样不待见。

中国女人的矜持在法国人眼里一文不值,所以她也没有必要伪装什么,Matieux的性爱带有强烈的占有性,也许这让花有一种被爱的错觉,一个人来巴黎,被曾经爱的人抛弃,没有钱租房子,学业功课法语都是难关,她想要这个国家的自由,想要这个国家的好,可是她始终是个外乡人。

作为一个外国人,她的专业根本不可能在法国找到一份正式工作,如果她不和法国人结婚,是不能留在法国,那么法兰西好处只能是暂时的。

Matieux是法籍,一个搬运工人,连大学都没上完,试想在中国,一个中国籍的搬运工人,像花这样的大学教师会这么迷恋他吗?

当然,我并不认为花对Matieux有爱,其实她很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身在他乡,真的需要一些途径去宣泄。

即使Matieux把花扔给他的朋友一起“享用”,即使知道了Matieux已经在老家和一个黑人女人结婚,花依然把自己放纵到肉海情欲中。

中国,花回到中国,过去的男友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百依百顺。

花又恢复了中国女性的矜持,同一屋檐下,两人什么都没有发生,如果花不爱他,那么为什么她能和Matieux见第一次面以后明明厌恶这个男人还能被半强奸式地和他做爱。

也许她本能地抗拒中国的某些封闭的东西,比如政治上的,工作上的,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方式,那些主旋律的东西从学校领导对花提出聘请的言语中可以感受到花并不是很高兴回到中国,这让她觉得压抑。

也许就是这种压抑,她才会对那个法国男人Thierry念念不忘,甚至还跑出国去找他。

可是他乡毕竟是他乡,花始终是一个中国女人,无论去哪里,她始终是喝着中国的水长大的女孩。

在法国,女人可以不结婚,可以不生孩子,甚至可以和各种男人各种做爱,没有人会批评你给你压力。

最终,花还是选择了不再折腾,回到一个稳定的生活,在社会主义的怀抱里做自己应有的贡献,就像中国男友说的那样。

最后,她回到法国处理剩下的事情。

她找到了Matieux,无法抗拒自己对这个男人的迷恋,又一次做爱。

当她告诉Matieux自己要回国结婚的时候,Matieux打了她,说,你既然都要结婚了,干嘛还回来和我做爱。

其实这段挺有趣,Matieux当初同样隐瞒了自己已婚的情况,甚至把花和同伴“分享”,在这里,可以看出Matieux对花是有爱的。

这个爱,建立在性上,因为年轻。

但是,尽管如此,他们还是继续做爱,暴力式地。

女性肉体的解放是法国和中国在性上的最大不同,包括社会舆论和压力中国依然还是把女性放在一个被压迫的地位。

全篇无数的做爱镜头,看似有些太多,但每一次都能让人感受到花的内心挣扎和情绪的释放。

花渴望那种释放式的爱情,超越欲望压抑的热情,但她的自我压抑在不多言语的表情里表现出来。

你想要的不可得,不想要的却自己来找你。

法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文化排斥远远大于人们外表所展示的,夹杂在两个国家两种文化之间,想要融入,人家却把你挡在外面,回去却又多不甘心。

需要多少代人的努力,我们才能跨越国籍,文化的界限世世代代。

把两头的好处都占了这样的美事作为一个在法国的普通留学生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这却是所有在法国的华人认为最理想的状态。

整部片子,几乎全程手持摄影,镜头晃得厉害,给人多少心内的动荡不安,依然那么的“娄爷式”。

看到一些评论说这个片子丢中国女人的脸,但试想男猪脚换成中国人,会有不一样吗?

总之,以本人有限的情商和智商,我愿意给这部片子高分。

 5 ) 我们都是那个花,与文化差异无关

看了娄烨的「花」,把碟放回整理得干净有序的箱柜,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可以独自沉静在影片中思考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因为情感、未来、选择而纠结的日子,每个细腻点的人都会有的纠结吧。

花,你太真实了,因为女人那点儿事儿。

马修足够吸引你吧,肉体上,情感上,但你能跟他么?

所以可以跟他疯狂做爱、爽的时候大声喊出来,所以可以在他朋友面前不用矜持、肆意示爱,所以甚至可以硬硬头皮试着带他进入一下自己那个貌似亲密实际也他妈无所谓的朋友圈子,但你不会在他说道要跟你结婚生小孩时正面、认真地回应他,也不会真的说出那句你自认为奉若神明不容荼毒的"我爱你",因为你从未想过今后要走进他的世界,那一切早晚与你无关。

但你爱马修是真的,是原始的,是来自内心的,是不勾兑其他物质的,即便尽管连你自己都不可能接受这种爱情。

难道你对他身体的渴望是假么,难道你想起他时不自觉又无法抑制的上翘嘴角是假么,难道快乐时可以肆无忌惮的叫喊呻吟是假么?

然而终究,你还是等待着这场感情的结束,或者说,收场,也许就在开始时已经在等待。

那么的恰好,马修其实已经结婚,两年前跟一个来巴黎火车上认识的也曾青春过的卢旺达黑人姑娘。

其实无须管他们如何在一起,是否真爱过,无须管她依然美丽还是早已屈就了底层的生活,因为这些真的与你无关,只是马修没有告诉过你,是他犯了错。

在一切令人如此不舍但又可以结束的当口,你用发烧生病的身体表达内心的纠结,用终于可以说出口的"我爱你"传递你的心意,用夹杂着鼻涕的最不计形象的眼泪释放真实的哀伤与缅怀,可所有的这一切大概更多的还是歉意吧,对马修,也对自己。

不然,比起当初面对马修跳楼割腕时的妥协,此刻面对马修气急败坏的绝望终是一言不发,心狠了何止千万倍。

必须有歉意,但歉意是因了结束。

回国,面对那个温吞絮叨的想抽他的前男友,你选择了敞开你的怀抱,一种理性的敞开,一种看得见过程的敞开。

不然,要怎么办呢,你想正经白个头偕个老了,人总不能老装嫩挥霍青春吧。

可不要忘记,你是个对爱情有过理想的女人,那些因爱刻下的痕迹你不会去磨平反而要小心珍藏没准儿何时拿出来欣赏。

也许你一直在等一个来自巴黎的电话,即使不是马修但只要关乎他。

真为花的中国未婚夫悲哀啊,你控制的平静下波澜涌动,他却永远没机会知晓一星半点,就算他想。

印证了马修遭致口角的那句话"不行就直接跟她上床",「花」里的中国男人,连在床上都展示不了他们的雄性特征。

你悲情地赶赴巴黎,义无反顾地追寻至马修修养身心的父母家中,想要感动自己,仅此而已,因为除了做次爱,又能怎样呢。

终于用这样的仪式祭奠了自己的爱情,今后你可以虚伪地活着了,不用大伤元气地面对自己的感情。

好了,终于可以说说马修了。

很多人说「花」表现了花在中法两种文化差异下的挣扎,我怎么觉得很扯,关乎两种文化差异吗?

马修就是法国文化么?

马修代表的是一种单纯的原初的感情,不被任何文化之类的东西修正、左右、复杂化,当然也不受任何文化熏陶下的理性所保护、修复,所谓"以理化情"。

对一个曾经几乎算是强奸了的女子生病时不知该如何的抚摸,轻柔的进入,令人柔肠百结内心起伏不能平静。

这样一个孩子一样的男人,受伤后除了躲回父母身边,指望时间舔舐伤口,还能怎样。

再见花时他那明明激动得想要叫喊的内心不明所以的情况下,只得硬生生憋在普通人相见的客套寒暄中,我都想要说,去开个房间吧,那样能直抵心灵。

可还是刚才那句话,这一次,做个爱又能怎样呢。

只是马修天真地问出花答应了嫁给她的男友后,勇猛的他,不举了。

这次,他真的气急败坏。

这次,他真的没有来送她。

因为他知道,这次真的再与他无关。

 6 ) 性爱

《花》又是娄烨的一部关于爱,关于建立在性爱基础上的爱的电影,如同《颐和园》里的独白一样,“什么是道德,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那便是道德,我和他彼此熟悉,我和他彼此身体熟悉,从而对成功怀有勇气”,熟悉的身体和满足的性爱关系往往比爱情更能给人带来安全感,正是如此,花才会说出开场的那段对白,“再跟我做一次吧,哪怕你不爱我了。

”这也是花一次次对马修失望却一次次原谅他并继续那段纠葛关系的原因。

人可以骗得了自己的心,却往往逃不了身体的感受。

 7 ) 文艺女青年需要什么样的生活

娄烨是国内最会拍女性(或文艺女青年)情绪以及身体质感的导演,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所谓“小资产阶”、“文艺青年”的自恋审美,用形式感迷惑人,而是以女性视角细腻窥探当代中国人混乱中的爱与痛,最近露面的《花》也没让人失望,依然美丽的手持摄影,迷人恍惚的色调。

这部电影可能没有他即将上映的院线片《浮城谜事》能被很多人看到,却将是他作品中难以抹去的重要印记。

文艺贬值的年头,文艺青年已经是一个变味的挖苦人的词汇,文艺女青年因其性别原因承担的冷嘲热讽更甚一筹。

我看到一些文艺女青年,像珍稀动物一样坐在一堆男人中间,烟瘾大,酒量猛,不畏荤段子,甚至在一些时候,还得讲点更出位的段子,来表示自己对性别的无所谓。

仿佛个个都可以修炼成苏珊•桑塔格、汉娜•阿伦特、西蒙•波伏娃这样的女战士。

这是真的吗?

其实,在压抑的人情世相、男权社会下面,敏感的文艺女青年比谁都有所谓。

这些喜欢读书,情绪敏感,品味精致,追求理想主义生活的文艺女青年,需要什么呢?

娄烨用《夏宫》和《花》两部作品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社会生活相对闭塞的80、90年代,像余虹这样的女孩,刚接受自由思想启蒙,通过解放身体来认识爱情、认识自己,主动选择漂流。

沉浮在感情的漩涡里,几经动荡飘零,余虹还是发现,还是需要一个本分的家庭,让她安静生活,臣服于物质生活。

而她思念的周伟他们出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寻求独立的过程,或者是失望后的逃亡。

在知识女性经济已经可以独立,出国像出省一样简单快捷的时候,像花一样的女青年,没有和现实死磕到底的心,需要已经是自然主义生活,摆脱形而上学装腔作势,对爱情、对生活简单的忠贞,真诚的信守。

花厌倦功利至上的国内生活,几乎看不起身边的中国男人。

在国内痴心等他的男人,单调像块木头,手上戴着俗气的佛珠,在艺术院校当老师,却几乎是生活的奴仆,以稳定工作、稳妥结婚为基础,想留住花儿,甚至不惜痛哭流涕,越是这样越被看轻。

而另一个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出国就是来镀金,自私小气,阴郁沉闷,花和他拼一间屋,必须牺牲身体,他才能心理平衡。

花对国内大牌文艺青年们形而上的生活也不是太感冒,影片插入了花回到北京,为法国媒体采访电影学院崔卫平、张献民、郝建老师这样活跃的知识分子作翻译,也是漠无表情无所关心,还在想着法国男人。

在国内,文艺女青年最高的姿态,可能就是像崔卫平这样的公知,有固定工作,对艺术侃侃而谈,一年出三两本书。

而花听多这样的自由主义言论,是不是早就麻木了,她更看中理想中的简单生活。

实际上,我们也看到在《夏宫》里,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酒吧里谈论文艺、民主、自由的崔卫平老师这代人,到今天还在谈论相同的问题,他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在改变他们,还是什么都没改变?

阴森的墙壁仍在,一切顽固如初,只有生活还在继续,花显然不是学术女,和在咖啡馆里夸夸其谈、写作的通常文艺女,她只是一个敏感的需要拥抱的小女人。

让很多中国男人纳闷,也是一直争论的问题是,外国或者外国男人究竟给了文艺女青年什么,让她们毫无顾虑地投奔而去。

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是给予了她们作为人和女性的尊重理解,东方式大男子主义减少,性别压抑降低,整个社会是一个更符合自然生活的开明自由的环境,追求文艺也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再被看成怪胎,即使一辈子坚持不婚、同性爱,也不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奇异者。

诚然,《花》确实没大幅强调花作为文艺女青年的显著特征,只是在情绪上进行渲染,很多细节需要去联想和补充,但在刘捷同名半自传体小说里,女教师花像所有国产文艺青年一样混乱无定形,困惑于身体和思想对爱情认知的窄巷里,要么俗下来,要么飞起来。

爱是她的全部,爱也不是她全部,她一直没搞明白自己是谁,只是按直觉和情绪生存,不安于现状乃至于伤痕累累。

这种伤是这个时代中国给予文艺青年们的鞭笞,如果不具有一颗敏感的理想主义心,该吃吃,该睡睡,不看书,不写字,成为一个和大多数女性别无二致的人,忘掉文艺,那么有伤也许不会再疼。

而且必须清楚一个事实是,这片土壤不可能诞生西蒙•波伏娃,也不适合张爱玲、朱天文出现,当然你可以说我们有李银河、安妮宝贝、廖一梅、木子美等等,确实她们正是国产文艺女青年的象征,某些地方也许正接近于花。

可以想象,在日本、美国、法国,或者其他一些国家,如果一个女性热爱写作,痴迷于摇滚、电影、音乐这些现代艺术,甚至“以身试法”陶醉于性爱研究,估计没几个人会奇怪,并冠以文艺女青年的有色眼镜进行打量观察,非得把自己逼成一个战士,也不必因为追逐内心感受,而被主流生活尴尬地“抛弃”。

孱弱的东方女性花走了一个极端,以为用身体就能留住爱的男人,花儿变成草儿遭到了抛弃,影片开始就呈现这个东方女孩的性格悲剧。

《花》是娄烨表达欲望强烈却被国内被禁声期间,以“局外人”的身份观望中国的一部电影,这种“局外”除了导演在一定程度上被流放,整个片子大部分场景在巴黎完成。

更重要的是,娄烨确实以局外人的视角,旁观了今天部分中国文艺青年的精神面貌,隐约对无能为力的社会生活本身的一些失望,也许也是对一方面文艺领域装腔作势一方面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中国困境的灰心。

 8 ) 情欲与解救

看完之后想给四颗星。

先说里面我喜欢的地方:酒吧。

不太明白为什么原名《花》后来被翻译成了《bitch》,原谅我真的不想使用那个词。

即便是在豆瓣条目上英文全名也只是《love and bruises》。

爱与毁伤。

晃动的镜头,冷峻的配乐。

占据整个电影四分之一的做爱场面。

这一切究竟要说什么呀。

有爱情么?

没有。

一切不过是情欲的表现,而表现手法又是那么单一。

花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究竟想从一个粗鄙的水管工那里获得什么呢?

巴黎的天空和北京的天空一样灰蒙蒙的,并没有多么洋气。

电影中的人与电影外的观众一样,都在骂花是个婊子,只懂做爱这件事,甚至在做爱过程中也并不美丽,枉费“花”这样一个好名字。

然而我的心中没有一丝愤怒和鄙夷,甚至我羡慕花,不管是花在法国的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述也罢,还是回国后在采访中帮助翻译也罢,导演似乎在透露:其实,所谓解放,性解放,精神解放都是我们心中的幻想罢了。

即便是在开发的西方国家法国,女人的地位一样不高,一样没有站在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就更不要说在相对保守的中国了,传统的眼光无时无刻不注视着你。

花回国以后住在前男友家,前男友的现任是怎么说的来着:花在法国跟很多男人都睡遍了。

所以,贞节牌坊这种东西并没有被放弃,它只是被一层纱盖着,不那么刺眼了而已。

为什么我喜欢两个酒吧里的戏?

在那种模糊的环境下,在酒精的迷醉下,所有的底限都不复存在,情欲被尽情释放。

我们真的需要解救吗?

花有茫然过么?

这两个问题算是问题么?

至少,在电影中,扮演者任洁一点儿都不美,当然她根本不需要美。

在这个压抑的世界我们早就不在乎什么是美,什么是自由。

我们就只在乎,这个世界有没有按照我们所设定,所想的规则转动。

我们站在高处,想去解救深陷情欲不能自拔的花,却忘了我们自己也需要被解救。

 9 ) 谈谈《花》的女性问题和肉体体验

与我来说,《花》是娄烨的一部迟到的新作。

虽然迟到,但一切又在预料之中。

这部电影依旧延续了娄烨一以贯之的形式与风格:镜头游离在不同的肉体之间。

而在常人看来这种肉体的游离其实是一种越界,即随意超越道德为个人所规定的界限。

即使这样,娄烨的关注点也并不是道德层面上的,而是通过肉体深入到私人的精神上来讨论。

《颐和园》的余虹、周伟、李缇,他们透支着巨大的生命力,最终也只是一场徒劳和浪费。

《春风沉醉的夜晚》的江诚、罗海涛、李静,爱情和性欲在三人之间萌发并发展成错乱的关系,他们在色欲中几近毁灭。

性、肉体、欲望,对娄烨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花》继承着这一切并又发展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对女性的生活现实的关注。

事实上,娄烨并不是一个女性电影的导演,但是《花》却是一部典型的女性主义电影.。

《花》在主体上讲述了“花”背井离乡在法国漂泊的生活的故事。

这个女教师辞去北京的工作前去巴黎于她的恋人相聚,却意外地遭到那个男人的抛弃,便只能哭丧着脸阴雨绵绵的城市里飘荡。

之后,“花”遇到了法国劳工马修,他们由粗暴无礼的性开始彼此进入对方,接着升华为歃血为盟的“诡异”的爱。

然而,由性升华为爱并不是电影的高潮,电影的高潮始于“花”的朋友对这份诡异的爱的质疑,“像这样的男人,你怎么可以和他来真的,你傻逼啊你!

”由此,电影的叙事急转直下。

马修合法妻子的出现打破了“花”的幻想,而超出“花”的幻想之外的是马修在火车上又结识了他的新女友、新情人。

这里的矛盾在于,一边是缺乏爱而渴求被爱的知识女性,一边却是生活艰辛压抑了性而要释放性的劳工阶层。

表面上看,知识女性的爱和劳工阶层的结合是水乳交融的、灵与肉都得到升华的。

但是这层表面太薄,马修那形同兽类的粗鄙性欲把这层表面击破得粉碎。

于是,“花”最终选择离开马修,而与中国的老师结婚。

她在中国做出选择之后,又返回巴黎与马修告别,在翻云覆雨的床底之间将她的选择告诉给马修,马修怒骂了一句,“你真是一个妓女!

” 这部电影的名字显得非常平凡:《花》,而“花”就是小说的主人公。

如果这样理解也就很平凡。

事实上,电影所改编的小说原作名为“母狗”。

在小说里,马修爱上“花”,但是他认为对待“花”并不需要比对待一只狗好到哪里去。

很显然,“花”既是叙事的主体,又是一种象征。

“花”是女性的象征,一种关于女性阴道的隐喻——一种绝对的、女性本源的存在。

正如片名所暗示和象征,《花》在内容上是十分注重表达女性的精神历程和内心世界,十分注重揭示女性被遮蔽了的压抑痛苦的。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里所展现的女性并不典型。

在许多文艺作品里,关于女性的生活现实,在多数情形之下,女性依旧按照两种传统类型来塑造。

她们要么是贞女烈士,要么是妖妇荡女。

乍看之下,“花”好像属于后者。

但她妖吗?

蜡黄而有雀斑的肌肤,耷拉着凌乱的头发,“花”是一个不善于美化自己的女人。

她荡吗?

“花”在落魄之时,遇到她以为值得把自己托付给对方的马修,“花”与马修没日没夜地做爱以释放她内部的压力,又有什么正常不过的?

因而,“花”并不是某种典型的妇女形象。

电影所要着重强调的女性是这么一个非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受过良好教育的她们在两种文化背景下生存,但这种生存又被挤压,便转向男人而寻找依靠。

在与男人的谈情与做爱之中,她们看上去仿佛超越了生活的现实,实际上却更深地堕入丧失女性自我的陷阱之中,屡屡地被男性欺骗、抛弃,接着又带着伤寻找新的依靠……她们不断地在这之中转圈、循环,完全失去了摆脱男性的生存依附和精神独立的可能,成为男性操纵的木偶,其女性特质在一次又一次的沉沦中走向灭亡。

从这点上说,“花”又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娄烨镜头下的物形象,他们起初无不是超越幻想地我行我素仿佛经放逐于社会契约之外飞翔,但最终又总是处处碰壁、绝望地完成那一次次致命的飞翔,而难以在现实的土壤上驻足。

具体到《花》这部影片就是,“花”自以为马修是那个可以与之共度余生的人,但事实又不是她所想那样,便退回到自己,在巴黎那令人绝望的狭小又混乱不堪的生存空间里,经历了欺骗之后却还要承受病痛的折磨。

但从客观上来讲,“花”又说不上是经历着特别的不幸,虽然有些困难艰苦,但这里面没有大灾大难,只是平淡无奇的现实,普通的留学女青年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着的无生气的现实罢了。

《花》的另一个典型的娄烨元素,就是大尺度的性爱场面随处可见,这种性爱并不很激情,倒反带着锐痛的窒息而有些恶心。

但是,在道德内涵十分混乱的当下,我们自然而然不能用传统的道德尺度去评价“花”以及“花”那畸形、诡异的性与爱,但她的方式显然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她既付出了女性作为人类的尊严的代价,又终于没有逃脱宿命般的命运。

娄烨所热衷的肉体描写,我一直以来很愿意把这个元素称为“身体写作”或者“躯体体验”。

在人们所熟知的文化传统中,躯体通常是叙述回避的对象,因为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分散人们对于躯体存在的过分注意。

人们让种种快感和痛感在躯体内部流窜,躯体的秘密颤动不该任意公之于众。

因此,娄烨那肆无忌惮地公开了的卧室里甚或是卧室外的性经历,轩然大波也就理所当然地呼啸而至。

但《花》和《颐和园》一样,在性里面隐约地交杂着政治因素在里面。

“花”在法国留学学习的是性别政治,研究男权视野下女性的存在;“花”归国后为法国记者做翻译工作,记者们所访问的那些公共知识分子们谈特谈自由和民主问题,其中一位老师说道,“被寄予的快乐并不是真正地快乐”…… 娄烨之所以把性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我觉得在于他认为躯体不可能蒸发在“历史”和“文化”的重重帷幕之后,躯体的感觉有理由构成“历史”和“文化”的某一个局部,哪怕是极为微小的局部吧。

 10 ) who are you

我不喜欢这个故事。

花这个女孩就跟她从头至尾的发型一样,太过漫不经心。

电影里床戏不少,但是拍得一点儿都不美;电影里冲突也很多,但是拍得一点儿都不吸引人。

这不是一句批评,因为他丝毫夸张的表现力反倒让人沉迷。

从头至尾,我的吸引力都在花的头发上。

她甚至在换完衣服之后,头发埋在了T-恤里都不把它拉出来。

这就是她的生活。

随意但丝毫不舒适不潇洒。

她和马修的爱情,我甚至不知道他们之间能不能叫爱情。

我感觉不到哪怕是一丁点儿的爱,连喜欢都不多。

花是个弱点很多的人,马修也是。

两个十分可怜的人也是弱弱相吸才走到了一起。

刚来北京拿那几个星期,每天早上我都会和暂时借住在我与别人合租的房子里的一个男生一起去上班。

我问他:你有没有发现北京的情侣似乎特别多,路上都看不到自己一个人走的人。

他说在这样一个城市,人很容易孤独,很容易就会和另一个人在一起。

我觉得这很可怕。

日子越往后,我越能体会到他所说的那种孤独是什么,但是还好,我并不想要糊弄。

大抵是这样的恐惧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过很多次,所以我也没有强烈想要摆脱这种境况的欲望。

我不知道怎么来总结花,只觉得娄烨把这个人拍得很好,真的很好很好。

那些像她头发一样的漫不经心让人有特别真实的难受

《花》短评

老套,放现在人物太假,太做

3分钟前
  • 外外
  • 还行

这张碟我留下了,因为有些露点

8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跟原作相比,删去了所有物质层面的内容,只留下了精神层面,“爱”。床戏拍得蛮节制。最可惜的是删去了原作中那些与电影相关的内容,女主角在法国读的简直是社会学。所以如果没有读过原著,放眼看去只是肉和肉。娄烨招牌式的手持、低照度和跳切。竟然想起三毛与荷西。男主竟然好像小法,萌啊……

12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这部戏的失败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样的故事剧本,你的主角要有一定的立场和态度,不能无意识没有point没有plots的就这样迷失。一个劲做爱,你又不是《九歌》好么?!观众只会感到confused.....两颗星给女主角全裸的身材,是我菜。

16分钟前
  • 劳资脾气不好
  • 较差

那些因本性单纯仁慈而轻易委身很多男人的女人宛若母神(这里所说的母神为字面本意),却被虚伪卑劣且精神阳痿的男人诬蔑为“母狗”或“婊子”……

21分钟前
  • 丁小云
  • 推荐

女主太丑了,大眼袋,尿毒症脸,没胸。镜头晃得我眼晕。。。。。。另外,学了一招,两个场景之间不好过度的话,就来一段床戏。。。。。。

23分钟前
  • chenlei
  • 很差

那種痛好像能切身感受到一樣,知識層與藍領。(婁燁選了in3的歌⋯⋯)0319천장관

24分钟前
  • 看守煙霧的人
  • 推荐

作者写了什么导演就拍什么,真实诚,真无聊。以前的性后面还有点什么,这次什么都没有了,女主角在电影里可以没情商,导演和作者智商也没了。镜头晃到底,毫无理由,要么就是装。没有最差只有更差。这下某人更可以说留法女生潘金莲了。

27分钟前
  • corbelle
  • 很差

娄烨观影终章:花 自此十二部完结吊打大多所谓现实电影知识分子“花”被工人马修扛着的“阳物”撞到开始了被男权、文化强势规训的宿命课堂上讲的是女权 课下却只能弓背栖身 喘息是生理结构造成的吗 是自愿的吗马修是施暴者 同时又成为被施暴者同情的对象旗袍 中国字 筷子 东方主义想象的中国符号充盈在外国男人脑海是爱一个符号 是猎奇 贪婪 探索 性?但终归不是传统意义忠贞等牌坊美德遇见疯批浪漫主义时 何处皈依 何处安放无处不在的权力视野与斯德哥尔摩症候探讨延展了花的善良与软弱 他者与自我 当非理性的情感在倏尔片刻压倒一切醒来后 在透不过气的压迫镜头里她在巴黎幽荡 回国却也无处栖身花终于无处可避 被碾碎在地 凋亡

30分钟前
  • 未铭先生
  • 力荐

要情色没情色,也不知道在表达什么。用这种最无趣的方式来讨好欧洲观众和投资人,塑造的中国女性形象刻板无趣。为何不去涉及更宏观的东西。我觉得娄烨是翻拍【天一言】的不二人选。

35分钟前
  • 全力少年eason
  • 较差

娄烨可以把任何城市都拍成脏乱差又到处都是啪啪啪的样子。老师谈感情就谈感情好吗不要画蛇添足来一笔政治。每一部不论任何主题都来这么老三篇就要成祥林嫂了

37分钟前
  • 马自挂
  • 还行

爱的最强烈表达就是操 没有更多了

40分钟前
  • 六兔
  • 推荐

相对于原小说里的男女主人公 我更喜欢片子里的 摇晃的镜头也挺能表达那种不确定和现实的感觉 有的时候就是你躺在他怀里 心里却想着 怎么办啊怎么办

41分钟前
  • Y.15
  • 还行

就这部片子来说我同意韩寒说的娄烨不是个好导演。

46分钟前
  • 任我凋零
  • 还行

比春晚好;這次終於不沉溺了;配角的台詞都好self-reflexive明明是導演自己的心聲;女主角的刻畫扁平了,一貫的我行我素唯愛至上然而淪為了一個道具

48分钟前
  • 林檎
  • 推荐

遇人不淑有时候是因为你自己不淑,当然,被称为Bitch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一种向外寻求安慰的渴望,中国文化才是最大的“花/Bitch”的复合体,但是对此娄烨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花”最终的无依和性别无关,而是一种存在的无依,是绝对的,这才是可怜之处。

50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政 治隐喻自然不去谈他。算是细腻。但这镜头从头晃到尾,够晕的。

54分钟前
  • WinTerCome.MG
  • 还行

在父权社会下,女性自由地享受性爱就是不道德的,就是“婊子”,性生活是她们最见不得人的,代表她们放荡肮脏;而男性把性作为炫耀的资本、茶余饭后的谈资,上一秒还沉浸在鱼水之欢,下一秒就用最下流轻佻的话在朋友面前侮辱她。哪里又有冠冕堂皇的爱呢,暴力地占有她的身体,蛮横地侵蚀她的灵魂,把她当成发泄性和欲望的客体,把她当成原本应该平等的关系中永远的“第二性”。

55分钟前
  • 甜梅号抛锚
  • 推荐

露骨的情欲传达对政治性诉求的不满,但矫情做作的政治性符号嵌入看似“激进”,“民主”,实则陷入公共知识分子的怪圈。张、崔、郝的露面,彻底暴露娄烨在政治上幼稚的偏见,而且其试图在《浮》的上映等问题上继续与体制斡旋,实不明智。一个成熟的艺术创作者应持更优雅更成熟的姿态,而不是如此般呈现

5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较差

我爱你,但是你给不了我生活。故事本身有点弱,娄公子拍得不错。

1小时前
  • freeup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