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一天

One Day,真爱挑日子(台),情约1天(港),一年恋一天,一天的恋人,年年有今日,每年今日

主演:安妮·海瑟薇,吉姆·斯特吉斯,汤姆·米森,朱迪·惠特克,蒂姆·凯,拉菲·斯波,约瑟芬·德·拉·波美,派翠西娅·克拉克森,肯·斯托特,海达·里德,阿曼达·费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一天》剧照

一天 剧照 NO.1一天 剧照 NO.2一天 剧照 NO.3一天 剧照 NO.4一天 剧照 NO.5一天 剧照 NO.6一天 剧照 NO.13一天 剧照 NO.14一天 剧照 NO.15一天 剧照 NO.16一天 剧照 NO.17一天 剧照 NO.18一天 剧照 NO.19一天 剧照 NO.20

《一天》剧情介绍

一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88年7月15日,一所大学为毕业生的狂热所充盈。籍着这股躁动,轻浮的德克斯特(吉姆·斯特吉斯 Jim Sturgess 饰)穿过层层人墙,寻找可以与之共度这最后狂欢与浪漫之夜的尤物。他将目光锁定在艾玛(安妮·海瑟薇 Anne Hathaway 饰)的身上,一个来自普 通工薪家庭的聪慧女孩。然而短短的交流过后,他们之间什么也没发生,却又注定改变了彼此的一生。在之后的岁月里,两人以友人知己的身份时聚时散,彼此分享着人生的苦辣酸甜和各种感悟。德克斯特经历着事业和婚姻的起落,艾玛品味着底层人生的辛酸。他们是远在天边心也紧紧相连的知己,是深锁心中最为笃真却相隔最远的爱恋…… 本片根据英国作家大卫·尼克尔斯(David Nicholls)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规则改变者白纸青春冲吧,兄弟史上最强大魔王转生为村民A我是乔治娜第三季没听说离婚后这么受欢迎被风吹过的夏天LaOctavaCláusula死后文大刀记女法医JD破坏之日风继续吹单身毒妈第五季住在清潭洞寻铃格尔尼卡完美无瑕可爱的小东西旋涡走过冬季不要睁眼高地:苏格兰狂野之心血色圣诞猛男诞生记她痴迷于我的丈夫恋上纯喫茶3天国牧民命运呼叫转移弗兰克和洛拉

《一天》长篇影评

 1 ) 动人的不是爱情,是两个交错的人生

如果在对的时间遇上一部对的电影,便会深深地刻下烙印,难以磨灭。

电影强大的感性力量,从内心唤起愤慨与惋惜,失望与希望,带给世间最令人心碎的遗憾和惆怅。

伴随着岁月无可奈何的流逝,将一对“傲慢与偏见”的男女写得如此动容。

想起当年陈可辛讲解《甜蜜蜜》,最后一幕黎小军和李翘在电视机前停住脚步,唏嘘一笑。

他们没有在一起,就像许多年前在火车上擦肩而过,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

我个人更崇尚这样的结局,一瞬间的空白,留下沉甸甸的回忆。

《杀人回忆》永恒的未解之谜,真实又无奈。

《熔炉》最后一句台词是“他们依然抗争着”,比除恶扬善大团圆的结局更发人深省又束手无策。

《迷雾》雾散了,用智慧汗水拼出路的英雄生不如死,安于现状懦弱等死的人得救了,以前我和同学还说这是史上最贱结局,可恰恰反思,主角真的是英雄吗?

像《心慌方》里狂妄自大的昆廷,这是人类悲哀的自嘲。

爱玛莫利身上能看到许多人的影子。

一副近视眼镜、政治文化衫、手里握着英语历史双学位证书。

平凡、有梦想的普通女孩,也有小女孩的心思,一年前的舞会上有了自己暗恋的男生——德克斯特梅休,一个浅薄、自恋却不失幽默英俊潇洒的花花公子,偏偏对这个角色恨不起来。

就像《那些年》,成长最痛苦的事就是同龄的女孩总比男孩成熟一些。

所以我会一再包容。

他也想成功,让父母为他骄傲,想光鲜体面,不被任何麻烦纠缠。

就像班里最差的学生也想好好学习,可他本身慵懒、顽劣、喜欢逃避。

就是这样性格迥异,甚至党派和信仰都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看似两条平行线,不该有交集。

1988年毕业那个夜里,两人相遇了。

可这次短暂邂逅却深深地刻入了彼此的生命。

二十年,德克斯特经历了事业的大起大落、母亲的病逝和婚姻的离散。

爱玛也尝尽了底层小人物的辛酸。

他们焦灼、倾诉、挂念、幻想、安慰、伤害、总在最需要彼此的时刻一再错过。

(此处略去两千字,我原来写了很多。。

)2004年圣威史逊节,天上淅淅沥沥下着小雨。

像往常一样游泳,然后骑车去见德克斯特。

隐约觉得什么东西在左边掠过,身体突然变轻,脸贴着地,本能的去找车,却忽然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

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似乎很害怕,到底怎么了,德克斯特一定着急了。。。

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德克斯特拿着手机,在咖啡厅的玻璃门前向外张望。

他不知道我在哪里,他会着急的。。。。

然后所想,所感消失了爱玛梅休死了书中把爱玛的死亡写的如此平静,也正是这平静文字令人惶恐、措手不及、令人窒息的痛,整个天空都塌了下来,压得人喘不过气。。。。

为什么大卫尼克森会让艾玛这个人物死呢,二十多年像一场梦,是远远超过肉体精神层面的柏拉图式爱情。

可这种理想状态的爱是不存在的,没有王子公主一辈子幸福甜蜜,生活中只有柴米油盐。

婚后会分歧会吵架,理想主义一点点变质。

像红玫瑰,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则有恃无恐。

爱玛不会永远静静的站着、默默付出。

德克斯特顽劣的个性又可以坚持多久。

人性本身的自私尽显无疑,选择悲剧,完全是内心对爱单纯的信仰,作者苦心经营的柏拉图式爱情最终会败于世俗。

也只有死亡才能通向永恒。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最干净的爱,最悲痛结局。

相遇不晚为何匆匆,一曲高歌千行泪,情在荡气回肠中。

结尾闪回我最喜欢,二十岁的爱玛和德克斯特朝山下跑去,一路青春飞扬。

同一个镜头四十多岁已两鬓斑白的中年男人带着女儿上山,女儿说着爱玛一样的话。

他望着二十岁的自己,画面定格,已成永恒。

二十多年,时过境迁,山还是那座山,你给了我生命中最美的记忆。

分手时“祝你一生好运”。

转身的那一刻,华灯初上。。。

我们不知道未来会什么样,只是我爱你,一生都不会变。

影片动人的不是爱情,是两个交错的人生。

彼此放任,又相知相守。

没有伟大的人物也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

只有两个自私的男女,源自生活,是你,也是我,在不经意间点亮了彼此过去的誓言像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可终究是阵烟,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及远去的笑声,再次见面的我们又经历了多少路程。

生命与告别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青春

 2 ) 为傻x织毛衣的爱情

这么执着看起来这么不值得的痴恋只能发生在文艺女青年身上啊!

即使"I don't like you any more."了还是“I love you very much.”啊!

为什么?

因为在你的人生还没有展开你还戴着傻气的眼镜没有什么恋爱经验甚至什么都没有或者全然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也不相信自己能拥有什么的时候,你被一个人发现了,而且恰巧是你偷偷喜欢着的看起来那么耀眼那么帅气那么高不可攀不可能出现在你生活里的那一个。

那种欣喜,是绝对比美梦成真还要意外的无法言喻的激动啊。

即使他对你的感情根本无法与你对他的感情相提并论,可你还是兴奋地把自己所有的联系方式留给他,生怕他联系不到你。

然后你紧紧抓住这相识的契机,写长长的信给他,寄明信片给他,分享你的生活给他,听他说他的烦恼,甚至关怀他的母亲。

他一句随口说出的鼓励都可以支持你走过很长一段艰难的路程。

他不需要做任何努力就可以让你开心得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你紧紧地抓住和他的联系,即使身处异地也不能阻隔你热切的心。

你抓着他,就能抓住你最美的爱情。

然后你成长了,你outgrow他了,他还留在原地,越混越像个人渣,或者该说是,你把他远远超过了所以看不上他了,如果你们在生命的这个阶段相遇,你根本不可能爱上他。

可是没有办法,你早就爱上了,并且依然那么爱他,还要继续这样爱下去。

即使你剪了利落的短发,穿上漂亮的裙子,在最文艺浪漫的城市生活,有了自己的房子,出了书,实现了梦想,那么独立,那么耀眼,甚至不再孤独了,找到了另一个文艺青年。

可你还是放不下他。

如果说一开始选择待在朋友的位置是因为自卑因为太重视而害怕失去,后来是因为你成长了独立了所以爱情不是必需品了,而且你们亦渐行渐远成了两个世界的人了,可是到最后你发现这些理由都失效了。

在漫长时光里你们的相互陪伴,开始于你一往情深的坚持,却由不得你说结束了,他早已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你的一部分,是一个始于少女时代的情结,更是一个躲不掉的劫。

到最后他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你了,才意识到你的重要,跑来找你,要跟你在一起。

你故作坚强,却还是没有办法拒绝他,没有办法拒绝那个少女时代的自己曾做过的最闪亮的美梦。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文艺女青年的爱情总让外人惋惜不值(我毫不费力地就联想到了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当喜剧演员对男主说出那句“你不配”时我想是说出了许多观众的心声。

可是文艺女青年们总能因为一些最不起眼的开端而产生出最深刻的爱情。

因为yy的能力和各种或细腻或宏大的感情,正是她们所最不欠缺的。

只要给她们一个目标,她们就能一直和自己恋爱下去。

她们天生擅长暗恋单恋苦恋异地恋旷日持久希望渺茫地,恋下去。

但是最后看到她被车撞到的那一幕还是狠狠地难过了。

如果男主争气一些,她就不用大着肚子还要踉踉跄跄地骑文艺的复古自行车了,至少可以坐在四个轮子的有安全带的文艺的二手车里吧。

 3 ) 《相由影生》——一生只搞一个人?

我不是很喜欢与“剩女”谈感情,因为,通常这类人对待感情都会有些特别的执着怪念。

那天我的一位单身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现在的男人是不是多情成性,个个朝三暮四,还能相信爱情吗?

”哎呀,棘手的问题,一个没有过恋爱经验、本对爱情充满希冀的人,因为爱情生活里的世态炎凉,而信心破灭,最终沦为剩女,那是多么该死的一件事。

然而追根溯源,问题的逻辑都建立错了,意识形态的偏差直接导致上层建筑的扭曲。

多情不过是爱情的一种表达形式而不是定位因素。

多情者未必不真心,不过是对待爱情的所求不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需求”——对爱的需求。

马斯洛理论说人的需求将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因为需求的不同,价值观与行为体都将不同,那么,表现在爱情形式感上也会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我推荐这位朋友去看《one day》,一部预告片和最后20分钟能打满分的爱情电影。

有人说它讲的是一只爱情长期备用胎的故事,女主从故事开始到结束一直是作为男主失意低落时期的感情驿站,纯粹是空窗期的心灵鸡汤;也有人说《one day》所讲的不过是一位纯情女与放荡男的成长与救赎,故事中的女主因为男主给出的一个情感机会,牺牲了自己全部的爱情权利,而我们的男主似乎吃准了女主的痴心绝对,对待女人如走马观花般的放荡不羁,最终女主用爱情的宽容与生命的终结拯救了男主无病呻吟的堕落。

而我看《one day》,最大感触是:爱情世界里,真正活得痛快的,要么是如男主那般的人,经历很多,要么是如女主那般的人,一生执着。

爱情,可以表现得恶俗,滥情,或奇葩,或极品,可以冷酷无情无理取闹,可以莫名其妙不可理喻,但是只要这情它有真心,那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被原谅,被接受的。

还记得电影中男主设计女主跳水裸泳那段,在湖中两人赤身裸体时,男主对女主说:“…but you and me ,it would be different, I think we’d want different things, and I don’t think I’m ready, you know …”。

其实男主一直都很清楚自己对爱情的需要。

影片中,两人在之后经历了不少虐心与擦肩而过,但最终能走到一起,除了因为男主的爱需要落叶归根,也是因为女主对爱执着需求的始终如一。

我很不待见那些动辄就把爱情上升到伦理道德或责任品行的观点,似乎爱就必须始终如一守身如玉。

爱,因为神圣,必须毫无瑕疵。

可谁又告诉你爱就是圣物呢?

和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一样,爱,不过是人的天性、性的自由,是一种情感需求,是需求,就有生有灭,有高潮有低落。

感情世界如现存世界一样,没有随心所欲的成功,只有毫无经营的失败。

爱情,它终究不是婚姻,最终的美好不过是开始时的暧昧心跳与结束时的相濡以沫,而那中间漫长的过程,你可以选择用婚姻的枷锁去浇铸它的情有独钟,也可以选择放任它的随兴自由。

对待爱情,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最重要,界定清楚自己的需求层次才能找到匹配自己的爱情方式。

别让坟墓成为爱情的墓志铭,就别苛求爱情的长河里一生只搞你一人。

聪明的女人必须懂得被爱与被需求,正如聪明的男人必须懂得爱与需求。

 4 ) 再给你一天的时间,你愿不愿意说出那句正确的我爱你

在一段尚不明了对方心意的感情中,最常见的情况是两人好不容易终终于于越走越近,却在相隔一步的地方停了下来,开始怀疑彼此,开始患得患失,站在原地等对方先抬脚到自己这边,等了一会儿见没有动静,于是转头离开此生不复见。

我曾说,男女之间最美好又微妙的感情发生于彼此未点破,互相试探的过程中,一经点破,双方的缺点井喷般暴露。

你的才情变成矫情,你的温柔变成幼稚,你的上进变成强势。

他的浪漫成了敷衍,他的潇洒成了风流,他的事业成了重心。

两个人都大呼上当受骗,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如电影中所示,但如此坚挺的忍耐实在不符合我的性格。

岁月那么长,稍不小心你就已经消失在人海了。

你知道的,我痛恨此时的自己,我痛恨在这样的时间遇见你,我太想跳过所有的幼稚与你一同前进。

前路太遥远,我怕你等不及。

在你面前,我永远显得那样自卑,笨拙,不知所措。

世上最肮脏莫过于自尊心,我想我这辈子都要与它相伴了。

我曾干过那么多冒着傻气的事,我想表现的如你身边同龄人一样的优雅成熟,可是我的小心思总会被你一眼看穿,我是多么的沮丧,多么的不甘。

我与那个巴多胺分泌到失眠的姑娘一样,一点都没有长进。

告诉我,我要以怎样的速度才能优秀的让你满意,才能自信的与你面对面。

是不是还要20年?

其实在我隐忍的岁月里,你不过是个我和自己较劲的影子,我想快点长大,快点与你同齐,但我跨越不了时间的河流,如电影中一样。

男男女女,他说我爱你,她说我不信。

他其实没有动情,她其实已当了真。

有没有一天,你我能真心相待,在一个正确的时间,你说我爱你,我说带我走。

你知道的,时间太慢了,岁月却太快了。

其实,爱就在你一转身的距离。

 5 ) 当他们的爱情只剩下了幻灯片

简而言之,我觉得这不能算作一部电影,只能说是一组制作精良,高速播放,还配乐的幻灯片。

导演图省事,把每年的7月15日简化为一个平均长度5分钟的片段,然后把20个小片段拼凑在一起就成了一部电影,男女主人公之间所有欲说还休,难以表达的感情都在这种简单粗暴的拼接过程中损失殆尽。

我只能说,这种耍小聪明的做法未免太缺乏诚意,不仅缺乏诚意,搞砸的风险还很高。

这就如同你明天期末考试,但是今天晚上8点还什么都不会,一学期也没有去上过课,这时候比较理智的正常人的做法不是抱着书从头开始啃,而是对照着答案把前几年的考试题多做几遍,以图摸出规律,至于明天到底考些什么内容,出什么类型的题,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这么做的结果通常只有两种,一种你很倒霉,碰上的题昨天晚上都没做过,你又什么都不会,只能考砸;另一种你很走运,出考题人跟你一样懒得花心思,出的题跟前几年都是同一种类型只不过换了个数,于是你不费吹灰之力地高分通过,不仅如此你还要在心中窃笑,隔壁同学苦逼哈哈地学了一个学期,天天泡图书馆早出晚归最后分数甚至还不如你。

根据我个人亲身经验,这两种可能性发生的比例大概是8:2,也就是说你这学期上5门课,但是你天天蹦迪泡吧谈恋爱什么也没学,最后期末考试大概能过一门废4门。

具体到这部电影,它很不幸地属于第一种情况。

不仅是这部电影,我敢说所有试图走简约路线的导演最后都会以失败告终。

因为拍电影不是考试,你答对一道题就得五分,走运的话蒙上百分之九十的题最后A+。

电影是一个感性的东西,是不能量化的,一个好的故事可能给你带来一个及格的分数;靠谱点的导演会运用比较优美的电影语言使其更上一层楼:比如好的叙事结构,合理的节奏,以及调教有方的演员;更加细致的导演还会关注技术层面的东西,比如镜头调度之类的;大师都是善于在电影里营造氛围、渲染情绪的,但是又跟煽情有所不同,八分以上的电影都是有一种情怀在里面的,可以带动观众的情绪。

这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没有近路可以抄,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都会在全世界观众面前一败涂地自惭形秽。

尤其是对于这样一部感情成分很重、主观性很强的作品,其实是很难拍出味道来的,简单的罗列事件是注定要失败的。

最后,我的朋友黄冬冬在看这样一部电影的时候竟然感动得哭了。

其实我很想告诉她,这并不是什么”special bond“,只是煽情。

狗血+表情+配乐,十足的电影技巧,纯技巧,说起来都觉得冷酷且不诚实,你只不过是被煽到了而已。

但事实就是这样,所有内在感情不够强大,本身无法感动人的电影都会使用这一手,从唐山大地震到金陵十三钗,无一例外。

这就如同有些事可以让你发自内心的笑,但有的人挠你你也会笑,但并不是因为觉得可笑。

 6 ) ONE DAY

我很少在看电影之前去看影评。

我以为这是个平淡加点小清新的爱情片。

浪漫却又历经磨难,老套的桥段加上养眼的男女主角,然后是个HAPPY ENDING。

听人说就是无数个备胎血泪史中修得正果的一个,以为就是励志为爱坚持和永不言弃的热血故事。

原来我错了。

高潮是女主死了,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游了泳,打电话给男主,说很爱他,就像过去20多年来每一次说爱他的时候一样真挚,然后骑个脚踏车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死了。

那一刻我吓到了,比《死神来了5》里面任何一个血腥的镜头都让我害怕和恐惧。

她熬了20年,熬了整整20年才等到他事业低落,离婚自由,才等到他说想和她一辈子在一起,才等到他说想娶她想喝她有一个属于他们的孩子。

然后,一切还未开始,就结束了。

她在等待中坚守着这份爱,直到她哭着对他说,你知道我是怎么过的吗,你知道我是如何每天和一个不爱的人在一起生活的吗,我爱你,那么多。

女主的执着是放在内心深处的,当每一次男主低落难过人生挫折才想起她的时候,女主都会默默的在身边,直到他容光焕发的离开,心理多么扭曲的姑凉。

你爱就爱吧还写下来,这不被人发现在日记本里永远的7月15日和永远的“好朋友”。

这三个字是人渣男主对两人的定义,你敢再人渣一点吗?!

爱滚床单的男主和一爱就成永恒的女主是悲催三流爱情小说的两个主要因素,要么极度洒脱要么一生执着,你对人家姑凉呼之则来挥之则去,想干嘛干嘛,人家姑凉精心准备无比期待的三年见一次还被你随意应付,你说人家容易吗。

你娶富家千金组建家庭信誓旦旦对妻子说这就是我一普通朋友,其实你想说缩写的PY吧,其实你潜台词是想说炮友吧,然后人家姑凉终于名成利就,完成了做儿童作家的心愿,又找了个称心如意的法国人,你一离异失业的中年男子开始不爽了,才一句话,姑凉就跟打了鸡血似的飞了现男友扑进你怀里,做备胎的孩纸真心的让人又爱又恨又怜悯。

第一晚后男主说我们做好朋友吧,好朋友这三个字何时被拿来做激情退去后的开场白了,女主背过身去脸色落寞的说好,你看,这种时候你丫就该狠命抽他几巴掌然后骂句脏话闪人,那么此后你还有机会放低此人开始新的美丽人生,若你错失了最初这个机会,那么就注定你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甚至这一辈子都难逃厄运了。

最可怕的不仅是他用好朋友来牵制你,最阴险的是哭着和你说我爱你,但是。。

巴拉巴拉。。

使你觉得不放过他是莫大的愧疚,于是给他自由的同时还给了他以后随时想回头勾搭你的权利和借口。

可这又不算个悲剧,当男主和前妻所生的女儿一起攀爬当初他和女主爬过的山头,小孩纸问你想念她吗,男主说,当然了。

那一刻洗尽铅华的男主真的很迷人。

只可惜,爱了他一生的人再也看不到了。

如果生命只有那么短,为什么要绕这么一大个圈,浪费了20多年来每一次的7月15日,莫非是为了成就更好的我,莫非是为了证明苦恋我的你。

女主曾心痛不已的说我很爱你,但不会再爱了。

此时背景音乐应该是林宥嘉的《说谎》吧。

ONE DAY,我再也不会静心等候,不会为你的快乐而快乐,不会为你的低落而难过,再也不会无论和谁在一起都可以为了你放弃,无论生活在哪里都可以为了你而转移,再也不会任你用言语和行为来伤害我,却不撤离不放弃,因为,我死了。

 7 ) One Day 说爱你

大多数爱情电影对感情的处理都过于简单,爱或者不爱,付出和被感动,相似的人物性格设定,共同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局,然而,你我都知道,真实的爱情故事远不是这样。

而《一天》是一个跳出俗窠的电影。

整部电影主要描述了从1988年7月15到2008年7月15日在两个人身上发生的故事,更直白点说,是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一生的痴恋。

中间穿插一些回忆,有些碎片化,有些平淡。

想要刺激可以看《敢死队》《碟中谍》《007》,对于这部电影,我却认为这是最好的叙事。

两个本没有太多交集的人,在绵延二十年的时间里却藕断丝连的联系,除了这种串起时间点的表达,还有什么方式能更加集中和戏剧化?

虽然很多影视作品称颂的都是男人的长情,但女人很多时候对爱的隐忍比男人更加深厚绵长。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男人的宿命是在世界和自己爱的女人之间寻找平衡,而女人的宿命是找到一个男人然后将自己的世界拱手让出。

我不是歧视女性,反而是赞颂她们在爱情中的坚贞。

电光火石间迸发的似火爱情自然让人艳羡,但随岁月如水悠长了一世的感情又何其让人嗟叹。

徐志摩在《忘了自己》里写到,“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

只求在我最美好的年华里,遇到你。

”以这句诗的世界观来说,大龄单身女青年虽然过得独立自由又率性,但不能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里遇到自己最爱的哪个人,终究是一种遗憾。

比如一朵花,在盛放时无人欣赏。

而爱玛遇到了。

他英俊,性感,幽默,多金;而她年轻,美丽,聪明,独立。

这个故事无论在当时结果如何,都应当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年轻本身就是用来挥霍和纵情享用的。

阴错阳差的,那天什么也没有发生,这也让一场相遇超脱了性,而向爱发展。

暂时的曲折,却是为了更久的余味。

海瑟薇有非常棒的演技,无论是被婉拒时床尾那黯然的表情,街上偶遇他父母的尴尬,还是转身离去时脸上漾开的微笑,都精确而传神。

从电影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了她是这样一个姑娘,聪明,独立,好强,但是骨子里又是那样的敏感和柔情。

在最开始的时候,她应该就知道了这个男人对她的好感远不及她对他,但她并没有选择切断联系这种最好的方法,而是选择与他做朋友,一辈子的好朋友。

对一个人爱到一定程度,便愿意以朋友的身份在他身边。

这是很多悲剧的肇始,我一直都不相信分手的恋人能成为好友,若非是双方都有感情,便是一人爱的太深。

姑娘,你若以为爱是自尊,是你不爱我,我宁愿忍痛离去,是你心里只能有我一个人,绝不做你的退而求其次,那么你还不够爱。

当你真的足够爱一个人,你愿意以一种最低的姿态,最云淡风轻方式留在他身边,什么也不为,只求成为他生命里最微弱的存在。

在此,我奉劝那些分手或单恋未遂的姑娘,如果确认对方对自己已无或并无感情,不如尽早离开,朋友这种慢性毒药,只会让你越陷越深,不可自拔。

我不相信爱玛一开始就那么爱吉姆,但日久天长又何不能愁刻骨铭心。

你爱我,我爱你是世上最完美的爱情,你爱我我不爱你,次之,最痛苦的是,我爱你,你不再爱我,而最最悲哀的是我爱你,你有点喜欢我。

如果我爱你,你不再爱我,不过是曾经如此,以后不再的遗憾,接受之后,不过是18个月的生理习惯期;而我爱你,你有点喜欢我却可能是一辈子的牵绊,前者总不甘放弃而后者总不能给予。

如同身上的顽疾,不要性命也无法根治。

为了不让对方起疑,你只能将海一样汹涌的爱伪装的湖水一样平静,将每一个饱含深情的句子打磨的漫不经心。

而你不知道,假装不在乎你是这个世界最痛苦的事。

此后的岁月里,他们各自经历生活和爱情,或得意,或失意,但每年都会在7月15日这天联系。

这部电影的一个伟大之处在于,他将吉姆作为一个男性的代表,刻画的非常真实。

他并不是一个爱爱玛却花了20年才觉醒的人,他的确开始不怎么喜欢她,他身边有太多的女人。

他每一个都喜欢,连酒吧里偶然遇到的也不放过。

即使结婚生子,他依然跟女儿介绍那些他拥有过的女人,他以此为荣。

很多人在评论里把海瑟薇比作吉姆的灵魂伴侣,而其他的女人都是肉欲。

其实大可不必,如果这样的话,岂不说明soulmate用了20年才打败sexmate。

爱情不是soulmate和sexmate这样的清白对立,它有很多中间环节,如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

吉姆就是一个花心的人,对于他来说,more is better。

不是所有人都认为忠贞不移是最好的爱情,但悲哀的是,爱玛是。

至于爱玛和Dex为何最后会走到一起,我想这是因为他们各自都过得不如意。

尤其对于Dex来说,这个所占的成分更多。

与妻子离婚,事业无成,而爱玛是这么多年以来唯一一直默默陪在他身边的人,事实上,到这个时候,dex自己应该也搞不懂对爱玛到底是爱还是依赖。

爱玛虽然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人,但是那个人的确并不足以击败曾经dex在他心中的位置。

Dex说的对,你好歹找个帅点的!

如果爱玛找到一个dex2.0,那么她肯定不会执迷不悟,可惜她没有。

第一个男友,性格懦弱,长相愚笨,简直是dex的反义词,无非通过对比让自己更喜欢dex,而之后的这个依然如此。

爱情不过是你在一个人身上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快乐,并且穷其一生去追寻这种快乐。

解药就是找到一个能超越他的人,而爱玛没有。

她前男友在dex面前的吐槽说明了这一点,“只有在你面前,她才是鲜活的”。

整部电影最打动我的就是那句经典的话,她伤心的跑出去,又不甘心的跑回来拥抱着dex,满眼泪痕的说:“I love you dexter so much,I just don‘t like you anymore!

”(这句话也在风暴里出现了,远没有此处来的恰如其分)是受到怎样的伤害才能让一个姑娘对你说出这样的句子?

我想很多人身边可能都有这样一个以朋友之名默默爱着自己的人,但并不知道。

有一天,他或她突然对你说,我曾经那么那么爱你,但是我现在不爱了。

被无知无觉爱过的你,会是怎样的怅然若失还是无所谓呢?

只可惜,一个人苦苦坚守了几十年的爱与不爱,可能对于另一个人,都没有任何关系。

痴情和无情都无错,错只错在他不喜欢你。

还记得dex告诉爱玛他要结婚时,爱玛落寞的样子,整个城市的霓虹都照不亮她暗淡的眼睛。

天大的委屈无人诉说,心心念念的人就在身边却又那么遥远。

那样极致的痛苦下还要伪装成快乐的样子,拼命的撑住却还是在拥抱时泪如雨下。

影片的结尾是个被反转的happyending,爱玛死在去见dex的路上。

他们最终还是无法相守,可是对于爱玛来说,她已经获得这一辈子的极致快乐了。

Dex带着女儿来到他们之前到过的山坡上,这里依然有大片的草地和呼啸的风。

Dex告诉女儿,爱玛曾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人,女儿问,现在呢?

dex说,当然是你了。

爱玛你看,这个男人懂得关于爱最深的道理。

你一辈子可以爱很多人,也不一定非要排序,只需要记得每次都另起一行。

 8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整部片子的很棒的OST和很美的取景都给了情节很大的渲染。

我敢说这是很多女孩子年少时都有过的情怀和冲动,喜欢上一位帅气又性感的万人迷。

影片拍得真实残酷而美丽,有让人微微触动的力量。

片尾闪回两人相识的第一天是最动人的一笔,物是人非而生活继续的感觉悄悄传达给观众,导演充分尊重了观众,没有说教,而是让观众体会那轻轻招手的所有苦涩。

这酷似“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结尾,何其完美。

 9 ) 当伴侣给不了你情绪支持,就去看电影吧。

今天再次看电影《One day》,才看出这部电影讲的不仅仅是爱情,而是人生的起伏,事业有高低,爱情和婚姻以及育儿的一些新的思考。

伴侣对这类电影不感冒,看到一半就去跟朋友赴约了。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大学时,11年前暗恋一个留美的学生,他推荐我看的这部电影,我因为女主角最后的结局,把这部电影视作烂尾片。

这里要剧透了,不好意思。

人怎么可以死呢?

尤其是好不容易得到爱情后,一切不应该是朝着完美的大结局走吗?

如果生活不是越来越好,会突然戛然而止,那么我的努力争取又有什么意义呢?

殊不知,爱情如果跟功利心绑在一起,就是一种灾难。

《One day》里两个主角,都曾因为生活压力,而选择一个能在经济上有所帮助的伴侣,后都发现搭伙过日子,都会被岁月无情的剥夺当初将就的理由。

大学的我,是功利性爆棚的时代,那时候看这部电影,我的功利心本能排斥着这部没有“好结果”的电影。

当时所有的努力都是为找一份好工作,也想出国留学,更希望能通过写小说,一夜成名。

反正做什么事情,都因为有“功利”二字推着自己往前冲,充满了劲头。

这份功利,还融进了我的交友目的。

本部电影也讨论了友情,顺便提几句友情的感悟。

大学我想多交当地的朋友,很想跟杭州室友搞好关系,因为以后想在杭州立足。

这种功利性交友,急需要扎根一座城市的交友模式,建立有效社交的想法一致延续到海外生活。

殊不知,我们的功利心根本跑不过生活的变数。

那些为了“交往“而”交往“的朋友都不是靠性格互相吸引来的,自然会散,因为不是一路人,就算打过招呼也会转脸就忘。

如果异性朋友,多年后,转脸还忘不了的,或许跟男主女主一样,可能是爱情。

交友跟爱情是通的,都要看缘分,看是否合得来,他们真是不应该是为了“互相帮助,有利益共享”而出发的。

我总是不敢深思,和伴侣在一起,多是因爱情还是因为他的经济条件,想到这点,都会吓出一身冷汗。

何时起,自己的爱情观不再是那么单纯的因为他好看,他打篮球很帅,在一起有共同的爱好,互相吸引而在一起。

我的爱情观变了,变成了,他对我好,在一起踏实,有安全感,所以我们在一起。

但是你说,既然不那么喜欢,那就分开。

还没到要分手的阶段,但确实也没有到认准对方,死死咬住不放开对方的阶段。

也会设想分开后的场景,在日常里如果自己出现极黏人的状态时,做出一个脑海中的分手练习,想象我们已经分手了,我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我还是要单独做很多其他的事情,生活里的难题和压力都是要自己面对。

他的存在,并没有影响我成为我想成为的人,我只是在懊恼自己对生活的抗压力和成长速度。

为什么会有这样“变态”的分手演练,因为不想太依赖一个人,每一次太依赖,总是把期待值拔的太高,最后导致期待落空。

也常怀疑,如果跟一个人在最好的青春在一起,分手后不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吗?

怎么会一场空呢?

那些一起度过的时光,在岁月记忆的滤镜下,还是会变得闪光。

即便是那些不愉快的日子,也会在分手后,成为一个人生活的动力。

因为知道,与不爱的人在一起,日子会更不开心,分开反而是对各自的尊重。

因为在一起努力过,不合适就是不合适。

如果分手能遇到更合适的人,真是幸运,自然会更珍惜。

这次再看这部影片的原因是因为看了《看电影了没》的推荐,得知故事女主也是一个在大城市里希望通过努力,实现写作梦想的人。

为了写作梦想,做服务生,做老师,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实现了梦想,得到了自己久违的爱情,多像是成年人的童话故事啊。

最近我的写作停了下来,因为情绪不佳,总是能找很多让自己焦虑的事情,论文,期末考试,新工作的同事关系和来回交通,甚至半夜说梦话的邻居都会成为自己闷闷不乐许久的心结。

我停了写作,因为我的功利心告诉我,我靠写作,撑不起自己要的生活,写作也许就将成为我一个情绪疏导的发泄口而已了。

我没有什么写作的天赋,那些写的东西不过是东一棒子,西一榔头的自说自话而已。

最近我也删了些朋友,也停了很多社交。

因为功利心让我失望的发现,那些朋友,不会在我需要帮忙的给予帮助,也有很多不靠谱,经常迟到和失联。

现在缓过来后,再看那种功利心的交友,真是幼稚。

朋友的功能有千万种,有些朋友能给予情绪支持,有些朋友能给你分析问题,有些朋友就是朋友圈点赞的,何必那么较真呢?

期间也经历过情绪低谷,所以看到电影里男主落魄的时光,竟然有共鸣到一边抹泪一边鼓掌。

是啊,事业有起色的时候,人最容易看不起别人,反而会出现和好友、恋人出现分歧的时刻。

当事业进入低潮后,才发现自己其实多么的不堪一击,那些人前光鲜的掌声,声色犬马,夜夜笙歌的夜晚,终有落幕的一刻。

电影里,男主因为女主的离开,变得消沉,在酒吧里闹事被打伤,他躺在前妻家前,前妻送男主回家的车上,女儿在后座把有血渍的父亲的手从身上移开,抱紧了怀里的小兔子玩具。

男主侧躺在车后座,感受到女儿的嫌弃,憋着哭的场景,是整部影片,最让我感动的场景。

当父亲狼狈到让自己女儿都嫌弃时,真的是人生最黑暗的时刻了吧。

电影里男主跟女主在一起,互相能给予对方很多情绪支持,对着电话厅,能讲很多很多的话。

这是让我很羡慕的部分。

伴侣不擅长表达情绪,每次跟他表达一些情绪,得不到想要的共鸣,真是让人偶尔会失落。

但是生活已经教会了我,完全满意的生活跟完美的伴侣一样,是不存在的。

情绪支持对于情绪化的我来说是很重要的。

但是如果伴侣给予不了,就要自己从其他的途径获得,也尝试从固定的朋友那里索取,发现自己的对于外界的情绪支持的依赖程度,已经到了上瘾的地步。

认识到这一点后,写作的功利心反而减轻一点,因为我写作的大部分目的是为了情绪的输出。

写作是节省部分看心理医生的费用,以及给自己一个专心时间段,整理自己的思考,减轻自己任性,跟男友哭闹索取关注的次数,也减轻了无法找到情绪极度共鸣朋友的失落,更是让生活的压力,有一个泄洪的沟渠。

生活的一些磨练,原本以为会没有痕迹。

今晚竟然从看电影,而且是重看一部电影里得到启发:啊哈,之前觉得没有力量的电影,11年后再看,竟然有这样奇妙的共鸣。

那些暗黑失眠辗转的夜晚,那些空虚迷茫的时刻,向我展示了生活华丽的背后。

那些隐忍与失去,那些怅然若失,那些以为得到了就会幸福的传说,是成年人的童话故事。

记得,这本童话书再难都要含泪读下去的,你要相信,就算结局不算圆满,所有的人和事,都是会被翻篇,翻过去了,新故事就开始了。

 10 ) 拧巴的人生没什么值得歌颂的

两只男女备胎又亲又抱又滚床单了十几年终于肯在一起了之后,女主角就在韩剧一样为戏剧冲突而戏剧冲突的烂桥段车祸中挂了。

类似两小无猜,或大明星这类以拧巴为情节主要推动力的故事,不管费多大劲煽情,在我看来拧巴的爱情和人生就是既无意义也无情趣。

其中最好的要算《两小无猜》,就当欣赏了精神病人的狂暴人生。

什么叫“we have today”?

就是当谈恋爱则谈,当腻歪则腻歪,不开心了干脆分掉。

老来拥有塞满一火车皮的好的坏的回忆,而不是干躺在床上YY二十年前的那一天我要是这样那样就好了。

片里最嗲的是Dex父母,风韵尤佳的妈妈说,“儿子你快看,阿兰德龙在那儿也。

”“什么?

”“噢,是你爸爸。

”绕具生活情趣的女性都有一个不善言辞的老实丈夫,这样他们才不会互相损耗。

《一天》短评

看不下去!

9分钟前
  • lara
  • 很差

琼瑶的剧情都比这个高几个档次!!!!!!!对智商景色还有BGM的严重浪费!!!!!!!垃圾。

11分钟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很差

十几年的备胎何必呢!

16分钟前
  • 俞鹅宝没余额宝
  • 还行

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时间飞逝也无法让人忘怀相遇的那天,而以后的日子,我们都曾过着自己不想过的生活,也经历着那些不爱的人,即使相知相伴,也未必会圆满。生活或许就如同流水账一般,可电影如此的话就不那么有趣了,俊男美女外,影片的调调是我喜欢的~

18分钟前
  • Granite_花花
  • 还行

叙事真糟糕, 很难让观众入戏. 既然是改编于一部小说, 那么我相信原著必然有一些闪光点, 不过这部电影实在不敢恭维. 尝试过喜欢这部电影, 但确实没有任何的可能性. 结构松散, 苍白无力, 或许这本用不同的时间坐标串联起来的小说根本就不适合拍成电影. 就当作看Jim Sturgess和Anne Hathaway这两演员吧.

22分钟前
  • icebloom
  • 较差

兩星半。這位羅勒沙菲女士,總是有本領把一個讓人有點小期待的電影拍得不痛不癢不痛不癢不痛不癢,還不如看李大仁。另,當初到底是誰先幻想出的什麼約好一年只在特定的一天特定的地點聊聊彼此的生活?害人不淺吶。

24分钟前
  • 让保罗切小田
  • 还行

我觉得这个可能在书里的效果好一点,看电影的感觉就像在看个有20张ppt的presentation, 由于给每张上面分布的时间不觉得,有时候感觉衔接有问题。不过整体来看赏心悦目,尤其是男主年轻的时候,一出特写,全场女的就都hold不住了,淫笑声延绵不绝....

25分钟前
  • Iberian
  • 还行

不好看,我最讨厌看的就是所谓最好朋友的性向相对个体,墨迹到欠抽的爱情,真正不作死就不会死,顺便势必会作死几个身边人,太烦人了。这还带上了韩剧的不在一起作死别人,在一起了作死自己的情节,更加讨厌,一点意义没有。拍摄每年的同一天应该是一个有趣的设置,可是能拍成流水账~~~也是一种本事。

26分钟前
  • 画瞳
  • 较差

"I love you,so much.I just don't like you anymore."除了这句话以外,这片子最好务必不要在我脑子里再停留任何画面了,好乏味。

28分钟前
  • 小小
  • 很差

Carpe diem, Carpe Hathaway! 海瑟薇的角色综合了Emma的美丽单纯 + Shammy 的智商情商+本姑娘的为人处世之道;男猪特像Jean Baptiste d'ECS bizut LLG, 我最不待见的类型!故不能理解女猪怎会乐意与他暧昧那么久。PS:在

33分钟前
  • Shudoku
  • 较差

她死后,才出现的那特别一天所有的温暖细节。岁月是滂沱的泥沙俱下,每个人都太想要个让自己愉快生活下去的理由。我想你,就像想起年轻时代的光荣梦想。得与失在这滂沱里终将流失泥泞。

34分钟前
  • 珍妮的肖像🦤
  • 推荐

动人的不在于爱情,而是成长。从理想主义的毕业生,变成真正成熟的大人。一步一步坚实走来的Em,迷惘彷徨最后幡然醒悟的Dex。坚守和放弃,失落和寻找,很难称之为好电影,却叫人一看再看,真是奇怪的存在

39分钟前
  • ふふちゃん
  • 推荐

故事大纲和安妮是吸引点,只是拍得太烂了 播了一半果断按X 空了还是看小说吧

40分钟前
  • Mioko
  • 很差

结果是烂片

45分钟前
  • 哥特金属私生子
  • 很差

期待很久 ,感觉有点失望。。不过还不错吧

50分钟前
  • 大力水手
  • 还行

海报的确太经典。为什么今天才知道吉姆斯特吉斯这枚尤物⁽⁽ଘ( ˊᵕˋ )ଓ⁾⁾*

53分钟前
  • Alain
  • 推荐

难投入,难感人,叙述糟糕,男主真帅。

57分钟前
  • Chèvrefeuille
  • 较差

总结得不错,一部讲述一条备用胎的成长经历的文艺小清新爱情片。

1小时前
  • 我不是混血儿
  • 还行

还是没《成长教育》好看

1小时前
  • 支支
  • 还行

以周年纪方式讲故事,意义不明;情感关系特别但嫌刻意,打动人的地方不多,因为说服力不够。值得一记的有两处:❶罹癌将去的妈妈对他说,她明白他想成为体面、有爱、有修养的男人,但,她觉得他还差得挺远。而且,她担心,他应该也没可能做到了。❷他俩餐厅外的那次拥抱和分别。海瑟薇说,我非常爱你,可是,我没法像以前那样喜欢你了。你已经不再是那个你了。——你应该没可能做到了。你已经不再是那个你了。所有走在下坡路上的人,都会在这两句话前沮丧得了无生趣的吧。

1小时前
  • 大头绿豆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