阉割版原文链接http://www.1905.com/news/20170129/1154032.shtml 如果我给《大闹天竺》当水军,我会夸王宝强是个好演员。
他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群演,成为被奖项票房双双眷顾的人气演员。
倘若说王宝强在《盲井》、《天下无贼》里的精彩表现是因为本色出演,那么这一路下来王宝强不断突破自己,演活了一个又一个傻子。
作为一名赋予了装疯卖傻角色无限可能性的特型演员,他精湛的演技有目共睹。
《大闹天竺》中王宝强再次展现了他炉火纯青的演技,并用他招牌的癫狂派装傻表演传染,不,感染给了全片的每一个演员。
而这一次,王宝强居然还做了导演,他的努力和成功就是这个时代精神的写照——不需要专业素养,不关心吃相难看,只要有人脉有话题,什么人都可以当导演,什么人都可以赚票房——这是草根的胜利!
这是时代的狂欢!
如果我给《大闹天竺》当水军,我会夸王宝强是个好导演。
他绝对是这些年演员/作家/经纪人转行拍电影队伍中的一股清流。
倘若说从前这个队伍的佼佼者是导演风格浓烈的郭敬明——把撕逼戏拍出波澜壮阔的迷幻感,再配以意识化的剪辑、排山倒海般的配乐渲染以及MTV式的摄影风格——让我们预见了他成为中国版Nicolas Winding Refn或者Harmony Korine的可能性,对男色的喜爱和呈现更是让他站到了贾曼、法斯宾德和保罗莫里西的高度。
而王宝强一下子就成为了郭导的强劲对手!
王宝强在《大闹天竺》中展露出来的导演风格和掌控力令人惊叹: 他在意识流叙事的道路上比郭导走得更远,每一场戏之间都抽离了内在逻辑性,叫观众难以琢磨人物的动机和关系——即便投入130%的注意力,你也无法理解为什么白客要踩着王晶电影里的机器人跟王宝强决战,吵完架准备回国的王宝强是怎么知道白客在染坊,为什么王宝强装在小楼里的监视器没有和小楼一起炸飞,黄渤派去的杀手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是怎么知道一行人没有死,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大Boss师傅——可以说《大闹天竺》绝对是一部“烧脑电影”!
片中的色彩美学同样自成一派,看似庸俗、滥俗、艳俗到极致的大红大绿,实质上是借用乡村暴发户式的浮夸审美,传递LGBT友好的理念。
其中一场高度风格化的慢镜头Color Run戏更是将这种美学理念和电影剧情同时推向了高潮。
王宝强还是类型片混搭的先驱者,拍一部加入异域风情的公路喜剧?
《泰囧》早就玩过了,宝宝的野心可大着呢!
《大闹天竺》还是部特效五分钱的科幻片、人物走位都衔接不上的动作片、一言不合就唱歌的歌舞片,以及极具中国特色的乡村Cult片!
片中对人物情感的描绘和探索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王宝强和白客的友情戏有多么匪夷所思,岳云鹏和柳岩的爱情戏有多么猝不及防,《大闹天竺》就有多么先锋和大胆!
如果我给《大闹天竺》当水军,我会夸影片紧紧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天马行空地植入了流行文化和异域风情。
《西游记》可是超级热门大IP,有了它就有票房——虽然蹭西游的流量早已成了华语电影的一大奇观。
再拉来六小龄童致敬下——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鸡年春节档要致敬猴子。
观众爱看动作场面,王宝强的武术底子不加一点动作戏岂不是浪费——虽然怎么看怎么像杂耍。
印度有什么?
纱丽染坊,加进来!
辣椒大赛,加进来!
开挂摩托车,统统加进来!
全国人民帮宝宝一起骂马蓉,电影里不黑一把怎么行?
既然是春节贺岁档,那就几个演员一起办场假春晚唱两首歌当彩蛋吧!
电影里往往会有点题的台词。
《大闹天竺》里我找到两句,不知你们觉得哪句更合适。
一句是“辣眼睛!
” 一句是“你们的脑袋是用来养鱼的吗?
” 如果你是因为同情王宝强才走进的电影院,那么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大过年花钱看(chi)烂(le)片(shi)的自己更值得同情。
刚看完《大闹天竺》,感觉这部电影完全可以入围2017年十大烂片之一(除非发生意外,还有比这个更烂的十部电影)。
其实《大闹天竺》完全用不着4个主演,只要王宝强和白客两个人演就够了(完全照搬《人在囧途》和《泰囧》;柳岩、岳云鹏、陈佩斯、朱时茂、六小龄童这几个人都是可以不出现的酱油角色。
尤其是柳岩和岳云鹏,你们俩跟剧情的主线有一毛钱关系吗?
忘了,这部电影没有剧情。
至于特效和武打我就不吐槽了,必竟这不是玄幻片也不是武打片,可是电影的情节完全连不上;看得我一脸懵逼,王宝强怎么就被黑衣人踢到了水里,还捡到一根金箍棒的?
这才是最大的硬伤!
电影最后的彩蛋,硬生生地把六小龄童拉进来,是本片最大的败笔,今年是鸡啊!
又不是猴年!
我叫王大锤,万万没想到,这次我终于不是屌丝了,成了睡着200平米大床,玩着飞行器怼钉子户的富二代唐森。
不巧的是我爸爸病重,临终前告诉我遗嘱在印度,并让身材矮小长相丑陋的卷毛钉子户武空护送我去印度寻找遗嘱。
到印度后我碰到了白白胖胖的下属朱天鹏,对我单相思的性感美女吴静。
为了私吞遗产,我爸爸的弟弟也就是我的叔叔派出两傻兮兮的杀马特杀手追杀我。
在钉子户的保护下,我幸运的躲过一次又一次追杀。。。
我叫王大锤,万万没想到最终我还是拿到了遗嘱。
原来钉子户武空不是穷小子,是我爸爸合作伙伴失踪多年的儿砸,在印度他们终于父子团聚。
我爸让他跟我来印度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感情。。。
我可能有个假爸爸。
怎么说呢,一种很矛盾的心理,因为结尾的花果山我心中唯一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想给个高分,可是也是因为其中穿插的西游记里的音乐和用了西游记里的化名:武空,唐森,吴静,等等想打个差评。
但是呢,因为没有太恶搞甚至于六小龄童的孙悟空还出现了,还是忍不住的很激动。
这部电影也算是数星星的电影了,出演和客串的演员也是十分多了。
虽然色彩艳丽的很晃眼,但是黄渤还是承包了不少的笑点,虽然吧那个造型已经无力吐槽了。
无论这部电影的剧情多么的幼稚甚至无无趣,结局也是给人一种强行升华的感觉,但是看的出来王宝强真的是花了大力气了,看的出来是十分卖力了,无论是精彩灵动的武打戏还是吃辣椒比赛时被辣的让人不忍直视的妆容,都是挺不错的部分。
小岳岳和柳岩那条不知道有什么意义的线,感觉完全可以忽略。
至于唐森那条,其实挺牵强了,但是他说搞笑吧,其实挺没意思的。
最最最让我惊艳的还是六小龄童老师,他现代装出现的那一刻就觉得挺激动了,最后以孙悟空的扮相出现,天啦,一举一动还是当年的模样啊,花果山的山山水水依然美丽,记忆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也依然不曾改变,也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无论过去多少年,在记忆中,都是最独一无二的存在,永远被人们所怀念。
这部电影形式大过了内容,逻辑上也是有点儿混乱,更好的电影应该更多的注重内容,而非形式的堆砌。
武打设计挺棒的,隐喻的唐僧悟空,金角银角大王等也蛮有意思,中间笑了好几次,还算是及格的公路片呀,一水儿的差评一星我也是有点懵逼……不过,柳岩 岳云鹏的角色毫无意义,演技也尴尬,砍掉都没影响。
还有最后尾声部分,特技1毛,最最后部分花果山逼出尴尬癌!!!
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贺岁片,王宝强一贯的搞笑风格。
王宝强自导自演的第一部电影,完成得还算不错。
西游记中的各种元素还有印度本国的本土元素都被非常巧妙地运用到了电影当中,同时喜剧元素也充斥着整部影片。
但总体感觉王宝强的表演略有些浮夸,他所饰演的武空既没有表现出人的憨厚老实,也没有表现出猴的活蹦泼激灵。
不过片中王宝强的部分动作场景还是挺不错的。
其余演员比如白客,总能看到王大锤的影子,跳戏比较严重。
另外还有小岳岳,看到他出场时总能想到他在相声舞台上的搞笑场景。
或许只有柳岩的高颜值和好身材才是全片最大的看点。
如果,平时有人约我看这部电影,我要跟他友尽!
可是,这次大年初一图个开心嘛,我TM买了四张票去看了这部烂片,我对不起我的观影生涯,我对不起我发过的不给烂片贡献票房的誓。
开场没赶到,等我坐定的时候,是一场对剧情推进毫无意义的天庭打斗戏,当我看到王祖蓝那比六一儿童节表演服还艳俗劣质的造型,我大概明白了本片的审美,等我看到陈佩斯病死了,我大概明白了本片的演技已经下线了,当我理清剧情,了解他们要上路去印度,我大概明白了这又是一部模仿人在囧途的公路喜剧。
通篇人物形象毫无美感,林永健的造型简直辣眼睛 ,白客王宝强穿的什么东西我看都看不懂,服装道具粗制滥造,剧情苍白无力,闭着眼睛都猜得出,场景镜头调度混乱至极,经费预算可能都被用来排片了吧。
结局又是致敬西游记,求求你们放过西游记吧,西游记那么好看,你们为什么要毁了它。
在电影院里,对着这满屏尴尬的演技,真是欲哭无泪。
其实我对王宝强的好感仅止于士兵突击,人在囧途系列傻憨的形象让他大获成功,可是在我看来,他努力营造那种我好傻哦大家快来爱我吧的形象,令人生厌。
高兴时,张开大嘴占据脸的二分之一发出令人尴尬的笑声,整个脸都快挤成一个失去水分皱巴巴的橙子了,难过时,更容易形容了,输出全靠吼,台词都不能好好说,再加上口音,没有字幕都不一定能听懂。
连演员都当不好,还想当导演了,不是科班出身,没文化不怪他,他能用的经验仅仅只有拍囧系列的积累,真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揽下了这个瓷器活的。
说白了,中国电影市场太乱了,什么阿猫阿狗流量小星都能当个导演圈圈钱。
身上有任何爆点的更加不能放过了。
王宝强离婚事件为他博了不少眼球,不少人为了他义愤填膺,甚至有一部分人还会走进电影院为他贡献票房。
这顶绿帽子挺值的。
说实在的,谁是谁非,我们都不了解,我们只是看客,我们知道的都是当事人让我们看到的,事实真相谁也不了解,而且,这又关我们什么事呢?
道德只能用来约束自己,不能约束别人。
这是我最后的倔强(╥﹏╥)
让人发笑是件简单的事,也是极其困难的。
大年三十晚上,长达4小时的晚会,很多次我明明觉得自己应该笑的,可就是笑不出来。
看着大红大绿堆满高饱和色彩的舞美,听着强行插入的各种千年老梗,我忍不住在朋友圈开始吐槽,有朋友留言调侃说我是在发送实时弹幕。
后来想想,算了,毕竟吐槽很容易陷落成为吐槽而吐槽,堆砌情绪,失去客观,尖酸刻薄。
我突然很怀念陈佩斯和朱时茂,怀念不如相见,站在贴满贺岁片海报的电影院,我毅然决然避开了《西游伏妖篇》《乘风破浪》,欣然选择了有陈佩斯和朱时茂客串的《大闹天竺》。
听着身边的小鲜肉们兴高采烈念叨着周星驰、韩寒、吴亦凡的名字,热情地讨论他们之前的电影作品,我顿时有了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羞耻快感,为自己的少年老成在心里暗暗点赞。
看了不过20分钟,王宝强和白客正准备大闹天竺,我已经想大闹电影院去退票了。
当然了,看电影没有退票一说的,否则全国的电影院得倒闭一半以上。
想掏出手机刷会儿朋友圈或者玩玩游戏,又觉得手机屏幕发出的亮光会冒犯到身后正你侬我侬说着甜言蜜语的一对年轻情侣,也会干扰正在聚精会神听妈妈讲解剧情的小朋友的注意力。
自己买的票,哭着也要看完,我成功做到了。
任何电影都有一个内核,如同药丸,通过故事,给药丸包上糖衣。
观众乐呵呵地嗦舔着糖衣,一不留神药丸也下了肚,回家咂摸咂摸,内化于心。
应该说,这是所有文艺作品的标准范式。
即使是仅囿于逗人发笑打发时光的爆米花片,也从来不会把自己局限在只顾挠观众咯肢窝顺带着从口袋里顺走票钱的低级套路。
王宝强的目的更不止于此,他的成功经历本就是传奇般的存在,首次当导演,在《大闹天竺》中,他更想向观众传达自己对生活的认知思考和某种他认同的价值观。
《大闹天竺》的内核很简单,也很正确——钱不重要,亲情最重要。
这句话在电影快要结束时由主角直接说出来,听得我一愣神,这也太强行插入了吧,之前所有的大闹经历插科打诨毫无逻辑,完全在指向另外一个内核——啥都不重要,开心胡闹最好。
要不然,怎么解释王宝强和白客毫无愧疚地搞砸印度邻邦欢天喜地的婚礼现场?
怎么解释王宝强通过作弊赢得吃辣椒大赛冠军被发现后又是大打出手继续砸场子?
除非解释成「我弱我有理」,所以我不必对规则产生任何敬畏之心,也不必对他人充满同理心,凡事对我有利让我能开心就好。
《大闹天竺》是部公路片,甚至可以说是现代版的《西游记》。
《西游记》里,唐僧领着悟空、八戒、悟净、白龙马去印度求真经。
《大闹天竺》里,唐森带着武空、天鹏、吴静、还有一匹不知从哪里突然冒出的白马,去印度找遗嘱。
86版《西游记》在各个电视台轮播播出了几十年,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对西游情节简直烂熟于心,《大闹天竺》直接套用,于是王祖蓝版哪吒强行出现,「大闹天宫」得以重现。
莫名其妙要去沙丽厂遭遇一群以吴静为首挽着布条荡秋千的惊艳姑娘们,「盘丝洞」得以重现。
吃辣椒大赛的主办方顶着牛魔王和白骨精的造型,于是「火焰山」得以重现。
到了结尾,六小龄童以美猴王造型现身,含情脉脉牵着王宝强的手向幸福深处飞去,这简直就是《西游记》本身了。
我完全可以理解,导演处处互文,向《西游记》致敬,可你拍的是《大闹天竺》,并不是新版《西游记》。
人物角色没有冲突,故事架构根本看不到,剧情推动不讲逻辑,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从《西游记》里敲下一些边边角角,闭着眼睛拼凑在一起,如果这也叫致敬,如果致敬是个人,他一定会感觉到智商受到了深深的蔑视和侮辱。
既然没有剧情,既然就是过年期间只图观众哈哈一乐,那我们可以再单纯说说笑点。
按理说,王宝强、白客、岳云鹏随便哪个单独站出来,就是行走的段子,不说话就能让人乐。
可在电影里,成功实现了1+1+1<3的效果。
笑与笑不同,有一种笑承认观众的智商存在,视观众的脑子为活物,呈现的场景或对话乍一看一听觉得很平常,再一回味,让人不禁恍然大悟捧腹大笑,笑过后五味杂陈。
还有一种笑,把观众当圈养动物,认为观众除了呼吸之外没有任何生命迹象,一切都是食物,只为果腹活命,满足最低级的生理需求。
因此,在《大闹天竺》里,我们看到的笑点是哪吒内裤上印个桃儿,终极杀手内裤上绣朵菊花,吃完辣椒嘴唇翻肿,胸口上烙个「我是狗」,讲个「亲爱的」的老段子……幸好,当这些笑点出现时,我身边的观众没有几个发笑的,更多的声音在嘀咕:这什么玩意儿?
我迅速从心底消除了对他们在观影时做出的各种不文明举动的嫌弃,对他们肃然起敬。
哦,对了,有个笑点还是不错的,白客被胶带粘掉了眉毛,真是万万没想到。
结果下一个镜头,眉毛又长出来了,速度真快。
《美人鱼》涉及到了拆迁,《乘风破浪》涉及到了拆迁,《大闹天竺》也以房地产商和钉子户的对抗开场。
坦然讲,我并没有指望这样的商业片能真正触及底层群体和权贵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能在影片中出现这样的场景,即使一带而过或者仅仅作为故事背景,就已经很不容易。
毕竟,商业片还是要有商业票房回报的,谁也不希望不过审,投资打水漂,导演成了「地下导演」。
同样,没有真正的人物冲突没关系,没有真正的选择也没关系,看不到两难境地迸发的人性光芒也没关系,我所奢求的仅仅是讲个好故事,起码是个合情合理,令人信服的故事,从头到尾能串起来,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尴尬与无语。
《大闹天竺》全都完美避开。
与其当导演,王宝强更适合去竞争一年一度的晚会导演。
无论是对大红大绿颜色的偏好,还是含辛茹苦向观众喂食宁愿哭也笑不出来的笑料。
都很符合。
精彩影片一向体贴观众,即使全片一气呵成,但为了照顾观众膀胱,会忍痛割爱牺牲几个小片段作尿点。
这一点,《大闹天竺》更体贴,因为全片都是尿点。
还有一点,导演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喜剧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逗人笑。
我在本片上映前一周观看了此片,在与媒体同行观影并交流后得出了以下结论,提供给广大观影人做参考。
1.本片有笑点,但都是尴尬得让人笑不起来的笑点。
2.王宝强和岳云鹏的表演做作至极,观看后可能会造成不适。
3.影片剧情不能说有尿点,应为整个片子的剧情就是一个尿点。
4.本片的拍摄手法极其诡异,多数镜头十分混乱,令人不解其意。
5.本片的画面感与地方台电视剧基本无差。
总之,现在阿猫阿狗都自称导演了,拍出的片子水平参差不齐,而许多烂片却能取得高票房,真是耐人寻味。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不是影评人,不是媒体从业者,只是一个陪家人看电影的普通观众。
观影之前看到一水儿的一星差评还有些后悔大过年的买了个烂片的票,但看完之后我觉得该给这片儿正个名。
总的来说是一部还看得过去的电影,有故事有笑点。
尽管一些特效的确劣质,故事桥段也看得出套用模版没啥创新,但鉴于本身贺岁商业喜剧片的定位,该笑的点也都笑出来了,我觉得没什么值得过度苛责的。
那些说有些笑点低俗的,星爷成龙电影里的荤段子还不是笑得前仰后合;还有说导演没文化的,致敬教父就是高逼格,致敬西游记就是农村土逼咯?
更有甚者扯到导演私生活炒作的,至少我看这片不是因为同情他才来看的,而且把影片本身和导演私生活扯到一起真的道德,真的职业嘛?
总之一句话,电影本身可能值不上全价票,但是过年带全家到电影院图个乐呵的,完全可以考虑,没有评论说的那么不堪。
人家毕竟第一次当导演,中间还发生那么大的事,能不能多些宽容和鼓励?虽然笑点低俗尴尬,故事无聊、表演太过,台词也幼稚生硬,但色彩斑斓很喜庆,异国风光很养眼,武打动作轻盈流畅,宝宝也很努力。所以综合评分4.5分,三星!打5星鼓励下。宝宝加油,下次争取做更好!
王导也算是演了一点好片子,对于情感的理解怎么就那么肤浅:诙谐幽默被国内破网络用语毁了;剧情设置绝对不是个新手写的,再怎么新手,也写不出这样的狗血,肯定是在北京被一帮所谓的专家坑了。我第一次看电影实在忍不住了。王导,你还是暂时别当导演,专心演戏,好好学习吧
看过那么多电影,第一次有一部电影让我觉得多看一秒钟都是对自己的侮辱。
烂的我想去支持马蓉。
娱乐性也是可以的,也有感动的地方。为嘛分数那么低呢?
万合天宜2017应该很缺钱,才让白客接这部戏吧.....
终于知道不好看的印度人什么样了
《大闹天竺》可以说是一部令人目瞪口呆的作品,王宝强初涉导演那“鬼斧神工”的执导功底,集低俗、浮夸、幼稚为一体的大成,居然使一部喜剧电影做到了从头至尾都无法为之一笑的登峰造极,而那几乎是处于癫狂状态的自嗨,更将一个烂字发挥的是如此让人不禁为之拍案叫绝。
笑点有余但过于强硬,王宝强是个很不错的演员,但导演对他而言是次不成功的试水,故事想讲述的东西大多老生常谈,情节处理上也不那么打动人,10分的话勉强8分
好烂!整体很业余!镜头节奏剪辑就像王宝强说话似的又快又亢奋又不清楚,半个小时就烦了。潦草的印囧外景村炮般的美术设计和特效,广告植入和套用西游也显得恶心和鸡贼,所有演员也都傻傻的没演技特别凑合,笑点动作戏歌舞场面尴尬无聊。大年初一能坚持看完的都是英雄,不如看春晚了。
别太刻薄,比想象中的好一些,我觉得宝强的第一部还行,不过不是专业出身,好多地方转折特别突兀,笑点还可以。特别要称赞的是柳岩的扮相,刚出场时候特别惊艳!!至于片尾找爸爸致敬六小龄童,就太刻意了,不过这部电影全是完了宝强一直想拍猴的梦想,也算功成了。
挺好的商业片,故事很烂,过程很陈旧,起码一个导演开始成长,提供快乐.
一个人离婚、背叛和打官司跟他拍电影好坏有个毛关系,我看你们是联想过度了吧。
什么鬼?把这几个演员去掉安安静静看会印度歌舞和风光不好吗
感觉同人电影里算不错的,笑点挺多的,片尾还有点小动情!不过毕竟是王宝强第一次导戏,功力确实一般,感觉像既泰囧港囧后的印囧!
只能说图一乐呗
全片毫无笑点,且低俗不堪,从人物到情节到场景到到美术到台词…所有!均毫无营养可言。内容就是找钱、找女人,王宝强好一点--找弟弟,也帮不了片子任何。导演希望达到笑中带泪…真可惜,不好笑也不感动。为什么说连台词都没营养…因为通篇重复对方对白3遍的情况就不止三遍。一部极其浪费时间的片子
好好做演员吧,不是个演员都能做好导演的
至少也是一部诚意之作,现在各大网站都可以看了,支持!
故事框架比想象的好,细节嘛就不强求了,假的印度神曲值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