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有些年代了,当年的这两位,可是顶流。
如今,一个残了,一个废了,几乎都和管不住下半身有关。
故事里头,这俩人的故事,更扯。
文章每个星期都搭飞机,大概是搭出惯性了,感觉掐着点登记很刺激。
是的,这次刺激大了。
而白百何更扯,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在文章身上多摸会儿,反正就是拿着个探测器来回的摩擦,这种小问题,不能在五分钟内解决?
遇到这种事儿,文章抓狂,也可以理解吧。
但是,这事儿按照程序来办时,你嚣张一个试试?
文章彻底傻了,这什么情况,明明是你们的错,反而板子打我屁股上了?
于是,这件事儿突然变得无比紧急。
文章坐了这么些年的飞机,一次都没出过意外,就这次,漏了大单。
不是,作为一个白领精英,一点没有plan b,还非得被白百何拉着在机场上演飞奔?
其实,四个故事,都相当的小资。
那个时代,好像特别流行这种调调,什么社畜牛马,不存在的。
人家都是上上班,谈谈恋爱,就这么倍儿爽。
第二个故事……不得不说,能看到这么“骚”的郭涛,也没白瞎票价。
但……故事是真扯淡,整个故事,挂着羊头买着狗肉,疯狂消遣牛顿也就罢了,连数学也不想放过。
而且,一个数学家,还在课堂上讲哲学,这就是郭涛跨界的理由么。
如此放开的张静初,也很少见的。
所有,导演也是精心准备了“擦边”的海报,别说,这款海报,也可以给小编拿来擦个边,比“正经”海报正经多了。
这个故事讲的是,郭涛和张静初解锁了很多知识,但就是怀不上,特别是得知好友喜得贵子后,俩人发了疯的想要孩子。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郭涛当然选择正规医院咨询。
不过,既然是正规医院,给出的建议,也很正规。
气血两旺的郭涛,对自己的身体很有信心。
但耐不住接二连三的挫败,此时的数学家,心里头就有点嘀咕了。
今年的秋粮啊,是不是能丰收在望?
看郭涛佝偻的身体,看起来就悬呢。
本来满美好的“两人世界”,因为孩子问题,搞得彼此相当的不愉快。
张静初也是直接开了大。
这简直,让郭涛“抬不起头”来。
身为数学家,郭涛怎么能认输?
于是,他开始发挥自己的数学特长,说实在的,那满黑板的板书,小编敢打赌,郭涛本人压根就不知道是什么鬼。
最后,总结出问题所在,原来是——角度的问题。
第三个故事,莫文蔚也是“白骨精”。
白骨精的日常,就是劈劈腿。
不过,这次“小三”有点不知死活了,开车的时候,搞这些危险动作。
这下,麻烦大了吧。
莫文蔚还没太大问题,小三直接进了ICU,翻译一下,I see you。
其实,这场意外也蛮意外的。
莫文蔚作为一个老司机,而不是女司机,万万不会想到会车祸的。
但是,那天,就这么寸,交通灯出意外了。
这事儿蚌埠住,但身为白领的莫文蔚,完全不想向老公解释。
只是想通过行动,向老公表示道歉。
但是,身为程序猿的老公,面对这一片绿茫茫的大草原,选择了继续写代码。
此时的莫文蔚,相当的憋屈。
潜台词大概是,特么的,老娘已经向你表示道歉了,你完全可以想干就干,不干滚蛋。
这一天天的,白天也是电脑,晚上也是电脑。
你不这样,老娘能劈腿?
这个解释,完美。
故事的结尾,有点“意外”。
并不是说,原来小三家里还有一个大肚婆。
第四个故事,略显不搭。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在毒品那里,找不到你想要的安慰,只会让自己不人不鬼。
但是,完全不知道和“万有引力”有什么一毛钱的关系。
故事发生在北京。
围绕着爱情的主题,影片试图通过四个相互独立的片段,起承转折,引领我们重新审视这个古老的命题。
起——片段一:『邂逅』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再没有什么是纯粹的了。
任何东西都可以打上价格的标签:权利、肉体、器官、婚姻……当然,也包括爱情。
人类抛弃了最本真的情感,披着金钱和欲望的外衣裸奔。
现实太残酷,一缘起一缘灭。
当男主角抛开电话和老板,抛开航班和工作,抛开行李和束缚……我们不禁着急。
合同怎么办?
工作怎么办?
三年的努力怎么办?
我们想,这人疯了,还活不活了?
是的,面对一场持续了三年的爱情邂逅,我们可以一边迅速而冷静地计算并权衡着得失,一边麻木且自恃优雅地淡定着。
是的,他疯了,我们没有疯。
我们只是不需要爱情,只要有面包,我们甘愿裸奔。
承——片段二:『造人』究竟,性是为了繁衍,或者繁衍只是性的副产品?
一对有学识、有修养、懂情趣的年轻夫妇困惑了。
在这里,人类最原始的情感和冲动让位于科学,各个领域的科学:数学、医学、生物学、心理学、营养学、基因工程学轮番上阵……自从牛顿吃了树上掉下来的那只苹果,人类变得何其自信。
我们不曾意识到,由于盲从科技可以改变一切,人类丢掉了信念与精神的力量。
如果吃维生素就可以,我们还吃水果蔬菜干什么?
如果吃药丸就可以,我们还吃大米面包干什么?
如果有牛顿那只苹果就可以,我们还要亚当那只苹果干什么?
当性不再是出于两情相悦,我们还要爱情干什么?
转——片段三:『出轨』故事本身的结构很简单,中年IT男发现爱妻出轨,实施报复。
但得益于男女主角的表演才华,和对角色的掌控能力。
角色内心的那种痛苦、压抑和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全剧里唯一不需要对白的片段,完全可以默片的形式呈现。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真实婚姻和家庭——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有的凑和着,就这么过了;有的没能凑和下去,就这么散了。
当爱情遭遇劈腿,婚姻遭遇出轨。
我们不禁要问:叶的离开,究竟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
折——片段四:『重生』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都会无限忆及那个懵懂的、青涩的、意气风发的青葱岁月。
就象导演镜头里表现的那样,有冲动、有梦想、有喷薄的热血和蓝蓝的白云天。
年青时我们不懂爱情,所以我们才爱得纯粹、爱得彻底、爱得义无反顾。
说不清究竟是意味着友谊还是爱情,它们是烫那些和青春有关的日子上明媚的刺青——当多年之后我们老去,白发苍苍,最初的酸甜与感伤,依然是心底最深刻的印记。
伴随着成长,我们悄悄折起我们的羽翼。
因为拒绝伤害,我们丢掉了奋不顾身的淋漓。
当故事中的男女从悬崖边一跃而下,扑进群山和蓝天的怀抱,我们真的害怕。
害怕她不去拉开伞包,难以承受生命中爱情的轻。
蓝天下的爱情能够走多远?
降落伞最终会带他们飘向何方?
我们不知道。
但至少,发生过的是某种曾经存在过的真诚吧?
连这个都没有的青春,会苍白得让人大哭一场。
或许是因为采用的叙事结构和影片长度的限制,四段故事在剧情编排和情节过度上还是有些生硬。
但值得肯定的是,导演只是用一个个镜头去平和地叙述,没有刻意地提醒和掺杂过多的个人主观评判。
这代表着某种抑制、品味,以及对观众的才智的尊重。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导演在思考,我们——也在思考。
三月底我在电影院看到《万有引力》海报时,一度怀疑赵天宇上面有人。
海报的尺度让我垂涎三尺了一把,在发现导演还是《双食记》的赵天宇后我就对电影的上映更加期待了。
我觉得在五毛泛滥的年代,过度依赖豆瓣电影评分是不可取的。
《双食记》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这部融合“食”、“色”、“爱”的电影确实比很多国产电影都要精彩。
余男、吴镇宇以及江一燕的表演如同片中的老火靓汤,火候刚到好处。
这部片子至少还是有一些老戏骨,演员阵容也不会算是拿不出手。
说这些多,纯粹是想表达一下影片上映前我对这部片子的期待,不亚于片子刚开始时文章准备搭飞机冲上的云霄。
片子和《双食记》一样在不温不火中展开,却不像《双食记》越煲越入味。
如果你看过《纽约,我爱你》或者《巴黎,我爱你》,那么你会发现《万有引力》其实是部不折不扣的《北京,我爱你》。
影片围绕“邂逅”、“造人”、“背叛”和“重生”四个话题切割成了四个独立的故事,场景都设置在了帝都北京。
作为知名的MV导演掌镜的电影,也许把这四个故事当成加长版MV会比较说得过去。
剧情上的薄弱和故事的逻辑跳脱,使每个故事都拍得不咸不淡。
这四部短片更像是为了凑足97分钟而走到一起,不像是一部有血有肉的电影。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四个故事你随便去掉一个,也一点不影响这部电影。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要揽足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影片的开篇和末尾都非常小清新颇具台湾青春电影的特质,中间两段却又情色味十足像足了好莱坞速食爱情电影。
沾点麻酱又撒点辣椒,不南不北的口味真的让人很是分裂。
《双食记》的剧情出彩大部分得益于著名美食专栏女作家殳俏的原著,而《万有引力》完完全全戳中了赵天宇在编剧上的软肋。
影片完全不像《双食记》那么逻辑缜密,剧情也俗气到了一定的地步。
例如夫妻两人结婚多年无论怎么上演情色诱惑都未结一果,吵了一架跑到初次约会的地方野战之后就皆大欢喜了;影片也不忘和《观音山》一样提醒各位年轻人出门要随身携带酒瓶,因为不管是什么情况下只要朝着自己的头自爆酒瓶,一定会把烂摊子解决。
其他的,我就不剧透了。
“从搭飞机开始,到跳飞机结束”是整部电影的脉络,也是我看这部电影时的情感起伏。
坦白说,影片的不得力多少令人有些沮丧。
明明是电影行业的黄金时代,却遭遇大牌导演几乎江郎才尽新晋导演又给不足力的窘迫姿态。
一个13亿人的国家,却久久不能放映一部稍微有点深度的爱情电影。
我不怀疑电影人的才华,所以不说“拍不出”而说“不能放映”。
稍微有点儿搞头的宁浩,新片却被广电总局以“该片没有正面角色”为由封杀,说好的四月上映似乎又黄了。
难道真要整部电影都用足新闻联播的语气和词汇,才算是广电总局眼中的正面好片?
以这样的姿态要何年何月才能和好莱坞顶尖电影对抗呢?
给本片的三星中,其中一星给片子开场前电影院派发的神秘小礼品以及电影末尾莫文蔚的《宝贝》。
我最近有一个恶习,就是在一群文艺青年中有意无意地显摆自己的理科知识,提出各种物理生化问题来考他们,虽然仅仅是初中高中记得的那点玩意儿,但足以让他们气急败坏到有踹我的冲动。
我只是想看看科学的魅力到底能否吸引文艺青年,可是被我调戏又答不上来的人觉得我很欠抽。
而我今天就看到了比我更加欠抽的导演啊。
本来我以为导演过《双食记》的人,应该是挺有水平的。
可是导演高估了自己,抢了编剧的活儿,弄出一个看似大气实际装逼的短片串联。
我坐在电影院的黑暗中,默默告诫自己:这就是文艺片这就是文艺片。
宅男开始变王道随着《生活大爆炸》《社交网络》这类剧集和电影的大红,也随着人们越来越宅,本不该露脸的宅男们也渐渐乐于出现在镜头中。
四个故事中,有三个宅男,一个石油公司基层审计员,一个数学家,一个程序员。
唯一的一个运动男也是从事跳伞这项相对冷门的运动,在封闭的地方训练。
现在的文艺片都不兴浪子了吗?
全都专一得不行,情变也是被抛弃一方。
审计员高远送女朋友出国能哭得像孩子,数学家王勇被当成种马也不敢有二话,程序员周云山用监控录像看老婆每天出轨只敢坐在电脑前等她回家,跳伞男面对戒毒后寻死觅活的女友连命都愿意交给她,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都不负责任啊。
宅男是久坐的人群,久坐对男人不好,睾丸温度过高对精子不利,所以呢,数学家跟他老婆搞了那么多次就是没搞出孩子,程序员被他老婆撩拨到上床最终还是冷静地站起来说要去补程序(我同学说这肯定是有病怕传染给老婆),而跳伞男平时体力消耗过大以至于能帮女友洗澡从正面披浴巾而没有任何性冲动。
我想这是导演要告诉我们的一点理科知识。
正如《志明与春娇》中,张志明说:“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爱她而不操她,这就不是一个男人的逻辑。
任凭你们在那里搂着说我需要你你需要我,你还要我吗你是不是不要我了,琼瑶句式的台词太无说服力。
桥段用多就老套人一文艺起来,就以为全世界都是他家。
第一个故事中,审计员高远和安检员石晓琳都把首都机场当成他们家楼下广场,想奔跑就奔跑,拉着行李箱跑多危险啊,也不怕撞到人!
还特别用了慢镜头。
据我的观影经验,国产文艺片最经典的镜头就是奔跑,特别是在大马路上,大白天大晚上的啊,都不用看车的。
而放着外文歌追公车的桥段,早在《流星花园》中用过。
十年前的偶像剧桥段你都甘心抄啊!
我后面一姐们说:“为什么不打车呢?
”首都机场的出租车都是整装待发的啊,导演无视它们。
高远因为误机而无法将合同送到榆林去,遭到领导的训斥,他本人也气急败坏。
后面姐们说了:“不能传真过去吗?
”我查了一下,这种方式也是有效的,只需双方都协商好。
看来这是导演要告诉我们的一条法律知识,如果没有面对面签合同容易闹纠纷。
跳伞男帮女友洗澡的桥段是抄《朗读者》的,至于他女友躲在床底下我就不想多说什么了,只是他躺地上跟床底人对话时,我忽然想起了那个倒立女鬼寻仇的故事(男人躲床底以为可避祸,谁知女鬼死时头朝下,还是找到并吓死他了)。
桥段的堆叠调动了我的条件反射,当我看到高远终于能登机却开始回放石晓琳对他说的话并且嘴角露出一丝笑容的时候,我条件反射地想:要跑回去了。
果真。
当我看到程序员跟他老婆和和美美地煲汤突然传来机械的敲门声时,我条件反射地想:警察来了。
果真。
当我看到女孩半夜醒来往浴缸走的时候,我条件反射地想:要割腕了。
果真。
老能猜中的电影有什么意思啊?
公共设施尽胡闹第一个故事中,高远是因为没法过安检才误机的。
而那个”滴滴“叫显示他从头到脚都不安全的检测仪器,居然是出故障的。
机场怎么会容许这种事发生啊?
可它就是发生了,并且负责人的态度还十分恶劣,避重就轻,把责任推到高远头上。
这边高远还在被保安人员盘问呢,石晓琳擅离职守把他拐跑了。
第三个故事更恐怖了,红绿灯以及道路监控系统居然被想要报复妻子的程序员入侵并控制了。
红绿灯可以随随便便延迟啊,万一那条路上有别的车怎么办?
这样的人怎能不抓起来?
还有,他犯罪之后不能原谅自己,于是大白天的站在潘石屹的地盘上,以为会来车撞死自己么?
真是无视公共设施啊!
导演是想借此告诉我们,红绿灯不靠谱,过马路还是要看车而不是看灯的。
扩展一点来说,医院教的最佳宝宝孕育法也不靠谱。
让一个女人在性交前叼着体温计量三分钟体温,哪位老公还有性趣呢?
那个表情丰富的医生劝女人迂回点,女人迂回了,老公心动了,但是她在关键时刻又把体温计掏出来,老公夺门而出。
还敢哭哭啼啼说”他没有以前那么爱我“,是你傻吧,就不能先量完么?
就不能买一支电子体温计么?
最后老公自己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出他们的最佳受孕时间。
可是我敢打赌,那一大黑板的公式一定跟数据统计没什么关系。
不要以为会画曲线就会列函数式,不要看他写得密密麻麻,搞不好里面还有面积计算公式。
最后出来一字幕,属于导演解说了,大意是:万有引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虽然微弱,但是永恒。
牛顿你有没有想复活啊!
请看高中物理教科书理论: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我们之所以没能感觉出来是我们质量不够大啊!
怎么叫微弱呢?
好吧为了文艺,人性最大。
难道导演要说随便两个人之间都有吸引力么?
那更不对了。
你看跳伞男跟他的新搭档之间一点引力都没有。
所以啊,如果片名叫做《激素水平》,我还可以赞同导演在文艺青年中普及理科知识的良苦用心。
但是非要不懂装懂地讲万有引力,那就要露出理科知识缺失的马脚。
还真当文艺青年理科成绩都不好么?
就算恶搞,也要认真查资料。
大明星拍的小电影,清新而温馨有着文艺片的感觉。
机场的相遇和相识,湖畔的亲昵,十字路口的拥抱,夕阳下的亲吻。
很多格言式的对白或独白,很多毫不腻味和造作的的亲吻的镜头。
世界上一定有那么一刻,是亲吻最能表达爱,深一度沦为欲望,浅一分则不够深沉。
《邂逅》并非一个邂逅的故事吧,他们不曾相识,然而她对他却又那么熟悉。
白百合很像王珞丹,干净清新,眼神纯良,碎碎的齐刘海遮住聪颖的睫毛。
你以为猜到你的家乡生日是那么轻巧,三年来每周一次的相遇是机缘亦有着怎样的热切企盼。
三年前,你笨笨的;两年前,你送女朋友出国,哭得像个孩子;一年前,你喝多了。
你说送给我。
然后她帮他改签,穿着白色毛衣戴着白色耳机乘大巴离去,看不到他追来的身影。
是没有结局的故事。
有很多的空间。
总觉得一个无关风月的结局就很美好。
若是在一起,会不会她调离安检岗,他不再每周去榆林,他放不下的女孩回来了,或是种种阻却故事温馨美好下去的情节。
继续每周一次的相遇,偶尔一起吃鳕鱼堡喝黑咖啡,过安检时相视微笑,没有跌宕没有意外,你还会不会选择,宁愿承受所有那些,也要在一起?
《造人》是一个有关科学的故事,却又偏偏有一个反科学的结局。
他们那么相爱,却为想要宝宝苦恼。
于是所有的科学都不如真情流露来得实在和有效。
缜密的造人计划令人啼笑皆非,六块黑板的激情演算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引力床的搞笑色彩太浓。
不太有感觉的一章,结局却是序曲般舒缓温馨。
初次约会的地方终于成功地让他们有了一个宝宝,因为爱之浓郁,情之自然,让我想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碱场上的亲昵那一段。
用亲昵,因为毫不淫荡,只是纯然的爱的表达。
我们用数字计算生活,用逻辑推演人生,而那些意料之外的,才会真正改变我们的生活。
《出轨》一定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因之现实,因之丰满,因之凛冽。
在怎样的时刻,你会深刻地觉得彼此仍深爱,在没有了甜腻浪漫的青春以后爱人间是否还相互需要。
他说,我们会一直相爱的,他说,她一定会是个好太太。
可是她对另一个男人说,回家了,他说,我还要赶一个程序。
她一定不是仅仅贪图身体的欢娱才和王要在一起,是她说的太辛苦,抑或是我们都需要的温暖的陪伴。
木讷而有强迫症的程序员并非不是一个好的爱人,可是要在怎样的时候才会想起,我们也曾海誓山盟,也曾至死缠绵,才会发现爱还在心底,他仍是最温暖的需要。
没有一个系统是完美的,只要能找到漏洞,我就能写出补丁。
云山不是写错了补丁,而是找错了漏洞,生活不是用0和1就能找回真爱。
然而车流不息的十字路口紧紧相拥,那一句我也去和握紧的手,还是足够了。
他成功阻止了系统的崩溃,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生活里我们还不如云山,我们找不到漏洞更写不出补丁,任其崩溃——对不起,我知道的你深爱和需要太晚,我知道自己为你能舍弃一切也太晚。
《重生》是最爱,亦是最文艺的部分。
蓝天,白云,男孩女孩白色纯的耀眼的T恤,纯亮的阳光,彩色的降落伞。
干净白皙的脸庞,主角和配角俱是如此。
所有这些意象讲述了一个爱的故事,那样年少的不离不弃,深刻而且艰难。
男孩子深得清纯的酒窝,陪女孩一起躺在地板上说一切都会好起来。
她不会坠落,因为安全锁与他的紧紧地扣在一起。
为了他可以戒毒,他帮她洗澡,围上浴巾,接吻时头发滴着水,阳光清甜,是桂纶镁式的那一种纯白鲜明。
他载她来去,每一次的亲吻都如此真挚而毫不腻味,便是那么一个时刻,爱只该如此表达。
跳下去的一刻,甚至她抛掉伞环的一刻,我都以为他们会一同死去,浓烈而深切。
然而是我千疮百孔的心灵不能承受那么盛大的爱和温暖吧。
他的爱太盛大太温暖,她原该选择重生。
——我想有个人陪我飞翔,粉身碎骨,或是伴我重生。
一贯选择9分电影的我,这一次偶然看到了万有引力,虽然评分不高,但也许是演员名单吸引了我,所以决定试着看看,还是第一次在国产影片里看到这种国外电影里常见的套路,一部影片,由若干的小故事组成。
虽然整部影片没有惊心的剧情,内容也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新意,但是整部影片看完,还是禁不住内心的触动,每一个故事,都有不同的主人公,也都在折射着不同的人生,但是从每一个故事里,我们又都能看到那种偶然和意外的背后的冥冥之中的命中注定,其实所有的偶然背后都有着躲不开的必然,每一种人生,到底是必然,还是偶然,其实,就像万有引力一样,总有着一种躲不开的力量,遇见的,还是离开的,也都无需刻意,无数的偶然终究会成为一种必然。
机场的意外让他邂逅漂亮的安检员,却发现她对自己过去的一切了如指掌。
你叫高远,26岁,石油公司基层审计员,三年来每个周二都要坐飞机飞往榆林,爱吃鳕鱼堡,爱喝原味咖啡,身份证头四位是2201,三年前,你第一次来机场时傻得连超大的行李都要带上飞机,两年前,你送女朋友出国,那天你哭得跟个孩子一样,一年前,你喝醉了过安检,你把女友送的打火机送给了我,这里有16条通道,我每次都有十六分之一的机会见到你,我想,总有一天我会认识你。
我非常喜欢这一段的过程,却不想给了我一个莫名其妙的结尾,其实不止这一段,每一段的过度都非常不自然,就好像你甜蜜的吃着奶油冰激凌被人强塞进一块臭豆腐一样,我还在思考上一段的时候,下一段故事已经讲一半了.......文章最近蛮红的,到哪里都能看到他的影子,即使坐计程车,后座的杂志封面也是他搔首弄姿的玩湿身诱惑,但是关于演戏风格,我却还是喜欢原来《奋斗》里的向南,痞痞憨憨的感觉,感觉格外真实,经历了这么多不同风格作品的磨砺,演技是越来越纯熟,但是却没有了原来的那份真实。
这第一段其实最像MV,大段的背景音乐和内心剖白,谁说《将爱》是部MV?
我觉得赵天宇的功力要超过张一白,至少我觉得他现在还在实实在在拍电影,而张一白,这个我曾经最喜欢的导演,我看是吸大麻吸坏脑子了!
貌似这种由几段小故事穿插组合而成的电影很多,远的诸如《爱情麻辣烫》,近的诸如《全城热恋》《无人驾驶》《恋人絮语》。
但是明显《万有引力》在其中不算佼佼者。
看的出来,这个导演的经验可能还不太够,整个电影的节奏和结构都有欠缺,并且,投资应该也不会特别多,不过,绝对不算难看,还是可以看的,尤其有几段音乐配得真的很不错。
片头,导演即给出字幕一行,“万有引力是两个有质量的物体直接的相互吸引”,大意如此。
全片应该都在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其实想法是不错的,但是导演对于四个故事的安排显得太呆板了一点,虽然“邂逅“、“造人”、“出轨”、“重生”这四个小故事从寓意上说确实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但在故事与故事之间缺乏一些必要的过渡和联结,使得整部电影就像四个故事的简单拼盘。
四个故事比较起来,最喜欢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虽然内容都是经过艺术夸张的,但风格依然很清新,几个年轻演员演的也非常自然生动,文章那个哭得很孩子气的镜头,也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笑声。
尤其“邂逅”一篇,很让人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相比之下,“重生”篇的故事就比较残酷一点,让人有一种内心的沉痛感,但是男主角对女主角不离不弃生死与共的爱情还是颇为动人。
故事的最后,两个人双双跳下悬崖,男孩用生命来证明爱情终于让女孩彻底放下了那颗缺乏安全感的心,虽然应该没有人相信这种爱情在如今这个社会上真的会存在,但还是忍不住为之动容。
不过,那个悬崖峭壁的特技真的做的太假了,那个镜头一出来,整个电影院有一半的人在惊呼“好假啊……”于是那个本应该很美很震撼的镜头就这样被彻底毁掉……也许是投资真的有限吧,也可以理解的了第二个故事“造人”偏夸张搞笑的风格,除了对张静初非常不像33岁女人的卖萌发嗲表示适应不能之外,其他都还好,这也是整部电影中奉献笑点最多的一段。
Ps:大学里如果都是像郭涛这么时尚前卫讲课像总统就职演讲般慷慨激昂的数学老师,神马高数神马线代神马概率统计,一定不会有挂科的!
最后说说第三个,“出轨”是4个段落中最阴郁的,它用非常极端的故事情节告诉观众们,“出轨”是一件极危险的事情,不只是破坏婚姻,没准还会搭上小命!
不过我一直没搞明白第三个故事和万有引力之间的关系在哪里,是说妻子知道了丈夫的报复行为之后,反思了自己在婚姻中的不忠,于是开始找回了理智以及最初恋爱的感觉?
天,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细节一直很困惑,在故事的一开始,一个穿着高跟鞋的女人在车祸发生的十字路口奔跑,从鞋子的样式来判断,这个女人应该就是后来出现在病房的怀着身孕的莫文蔚同事的身在美国的妻子(镜头两次给了那双凉鞋大特写)。
她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她在这起交通意外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她看到莫文蔚如此痛苦而深情的握着自己老公的手,还可以如此淡定的微笑着面对莫文蔚,让我不得不怀疑,她也一早知道了两个人的奸情,但是这些剧中都没有做进一步的交代。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爱情小品,《万有引力》还是有特点的,但是导演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还是不够纯熟。
诸如,第一段故事,运用了大量的慢镜头,故事回放等手段。
虽然慢镜头有时候可以制造气氛,但是也不需要这么大量的频繁的应用,让人看着非常抓狂。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大量的回放镜头也显得很浪费时间,这不是拍50集电视剧,您可以尽情回放男女主人公过往的n多值得纪念的片段,这是一个仅有20多分钟的小短片呀……另,莫文蔚真的老了……太杯具了……新婚录像的那一段,有一个大笑的镜头,那个皱纹呀,电影后期为啥不处理一下嘛……显得太不真实了,很不像年轻女孩的新婚最后还忍不住祥林嫂一遍,特技真的太不给力了!
文章那段,因为工作关系,需要频繁坐飞机,认识安检很正常,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至于郭涛完全没有必要是一个数学家啊,还计算出了最佳生育时间,也太扯了吧,不过这对演员还可以。
莫文蔚那段是在告诉我们,发现太太有外遇了,千万不要冲动去报复吗。
跳伞这对,很朴实,很自然,很人性。
男孩的酒窝很看。
我还真是第一次知道,可以两个人这样一起跳伞。
拼盘虽然不是什么名菜,却是每个厨师必会的一道菜,宴席上这也是一道不可或缺的菜。
一道看似简单的菜,从选料,色彩搭配,构思,刀功,无一不考验着厨师的功力。
要做好这道看似简单的菜,殊非易事。
即不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能作料才行;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这道菜做的好。
《万有引力》就是这样一部拼盘式电影,由“邂逅”、“造人”、“出轨”、“重生”四个故事组成,这四个故事或悲或喜,酸甜苦辣俱全。
故事的起因都是一场意外。
”邂逅“的故事里主人公的爱情源于机场的安检故障,”造人“的故事主人公千方百计想要一个孩子,折腾半天身心俱疲,最后却是一个意外,女主人公受伤。
两人最终互相理解,有了爱情的结晶。
第三个故事里是由于红绿灯故障的意外引起的。
电影中郭涛说:”最终改变这个世界的都不是计算出来的“(大意,具体没记清楚。
)或许爱情也是如此吧,不能以具体得失来算计,包含着很多偶然不确定的因素。
四个故事中第三个出轨,似乎有《双食记》的影子。。
个人很喜欢第二个第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暗恋第四个是生死恋,在电视剧里见多了,没有什么新意。
第二个故事很荒诞,很有意思,有有些哲理。
第三个可以看戴立忍的演技。
我觉得导演这道拼盘做的很平实,却也没有什么新意,但也不会让你失望。
四个故事里总有你喜欢的,值得一看。
其实文章那段挺好的,其他的不太明白为何一定要加情色的部分,没有也可以好好地演。
多点啪啪啪会死吗…真的会哦
浪费时间
整体起来看还是味道不对。文章那段能不用creep装逼么。
万有引力很微弱,却永恒存在。
强势的导演,演员没发挥的空间
喜欢邂逅,喜欢白百合。
第一段很不错,后面的都没意思
戴立忍太帅了!
冷笑一声
难得一见的国产爱情片佳作,虽然有些夸张有些戏剧,但很温馨很动人。万有引力虽然微弱,但它永远存在
万有引力很微弱,却永恒存在
能感觉到导演是很用心的在讲故事,虽然太过刻意的制造包袱,导致几个转折点都显得有些突兀甚至离奇。其实四个故事都还不错,但唯有第四个故事是守住了结尾的力量,前三个故事多少都在转折点泄了气。总的来说是很惊喜的电影,在制作上或许粗糙了点,但仍然讨人喜欢。PS:我还以为戴立忍演的伪直男..
連著看了好幾天才看完,好無聊的劇情,看的我好困,浪費時間吶,看完也沒有放鬆的感覺,完全無愛啊。
《邂逅》、《造人》、《出轨》、《重生》
喜欢戴立忍那段儿~~~
买一赠三。第一段值六星。
看了第一个故事,后面快进看。。。太难看了
只看了文章白百合那段。。还不错
导演请我们喝白开水,喝了一杯,还有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