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寡妇联盟这个译名只是个噱头。
任何一个单身的女人,无论是否结过婚,或者离婚,或者丧偶,亦或者已经结了婚的,都会遇到工作危机,财政危机,感情背叛,渣男的戏耍。
每一个自强不息的女人都可以不依靠男人而自己去独立奋斗,最终达到自己财务自由或者别的目的。
每一个单身的女人都有奋斗而成功的权利,逆境中的他们往往迸发不可思议的能力。
每一个单身的女人可以忍受孤独,可以忍受成功路上的挫折与贫穷,但是单身的女人不能受到感情的欺骗。
如果,你就是那个渣男,你欺骗了他们的感情,那么不要意思,你死去吧。
The central plot line is not highlighted, and is distracted by a number of marginal figures and unrelated subplots. The editing is a mess. The pace of the buildup is super slow, and looks like going nowhere. The plot somehow lacks credibility, and it seems that this film is just for feminists.
可能是看完这个电影以后冒着雪骑车回家加剧了我的不满吧,我就勇敢打出一星了。
噪一把,并不负责客观,想喷的可以直接到评论区开喷了,省点时间。
本来觉得这个电影说实话我看到 Viola Davis and Liam Neesonon 组CP的时候就本能的感觉不妙,结果结尾最后的两枪真的就准准的打在我心上了。
意料之中的失望,就特别失望。
想想看这两年的荧幕上的跨种族CP吧,无一不是开场爱的无缘无故,结局撕的一地鸡毛。
从我个人的观影时间线上简单排一下吧,包括但不限于:1. Get out ,黑男白女,出场即恋人,最后你死我活。
2. A Simple Favor,黄男白女,出场即夫妻,最后你死我活。
3. Widows,白男黑女,出场即夫妻,最后你死我活。
WTF?
What are you thinking about?
更有意思的是1、3 的导演都是黑人,我觉得这释出的信号就是:今日之美国不分种族,大家共同拥抱保守主义。
异族通婚?
民族融合?
我给你看看血淋淋的下场。
灯塔国最终还是把塔拆了,灯抱回家去照自家后院。
美国梦醒,只剩下重归伟大。
对了,你们用Google 搜一下 Steve McQueen ,右侧百科页默认显示的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白人动作影星,演绎巅峰是《巴比龙》。
Black Steve McQueen 得过奥斯卡?
又怎样,施舍给你你还不给我老老实实跪着?
截图日期:11/29/2018最让我恶心的点说完了,再谈谈其他糟糕的地方。
几个战五渣师奶轻轻松松抢了500万,就靠着一个笔记本和一些小花样,闹呢?
现在拍犯罪片,是不是都是不要脑子就是干就可以了?
当然这个选角真的是高明, Viola Davis,Michelle Rodriguez 从《自杀小队》和《速度与激情》里染了一身血腥气和火药味,很容易让人忽略这个罪案的合理性,这也算带资进组了吧。
“看这些姐们这面相我就觉得一定行!
没毛病” ,就连新人Cynthia Erivo (平头司机Belle ),也是在今年的 Bad Times at the El Royale 里演过硬茬的。
再吐槽一下 Michelle Rodriguez ,我真的很不喜欢这个演员,她给我的感觉一直都是那种一脸屌得不行,实则家庭与和平的傲娇逼,只适合演电视剧和爆米花动作片。
这次她碰上了演技派我真是大期待,你来你来……结果毫无存在感。
说明导演心里还是亮豁的,你就负责镇场子就行了。
而故事中一些人物的软弱无能也随着故事展开莫名消解了。
刚开始,Viola Davis as Veronica 一听说要卖房子当场就尿了,Michelle Rodriguez as Linda 死了男人自己的店就没了, Elizabeth Debicki as Alice 一出场人脑袋就被打得跟狗脑袋似的,死了男人甚至都得去做鸡……这说明啥,说明这些女性在婚姻里并没有独立自主的地位,她们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生活上,都是依附于男性的。
个么好,你调子定的这么低,肯定是要跟我展现成长了咯。
那么我们再看看他们成长了些什么。
事变之后,Linda 给小孩甩脸子,给婆婆甩脸子(还有我不知掉这段戏干嘛使的,交代了她老公为爱和家庭决裂勇闯天涯,so?
我已经记不清她老公长啥样了),去调查建筑没有成功还特么差点被人给日了,唯一做成的一件事就是推荐了Belle 这个生力军;Alice 呢,成功做了鸡,靠美色得到屌丝协助买了二手车,靠演技哄骗大妈买了枪…以为和炮友有那么些意思了其实并没有。
行动当晚就被一枪撂倒。
我看到1:30:00 左右的时候开始慌了,以为这个电影是要奔着 5 个小时去的,结果他妈的这么样一帮人真的撸起袖子就这么上了…最后居然还成功了…话说这两个人那晚是去干什么的?
就为了多装两袋钱么?
找两个大型犬好不好?
喷了,最后两个人去医院留下那么重要的线索和证据居然最后还能全身而退。
这不是我印象中的美国。
剩下的两个人物:Belle 存在真的就是为了构成这个罪案80%以上的合理性,开车,侦查,在出现危机的时候果断开枪。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牛人,在这个影片里近乎是工具人,在个人生活上就有一场理发店的重头戏。
来的莫名其妙,去的也过于潇洒。
女主Veronica 塑造的是挺成功的,每天早上用闪回的手法把这个人物的经过一点点抠出来,情绪啊,性格啊,都表现的比较饱满。
她最大的 BUG 就是机械般秒怂,你都不知道为什么,我猜是电池没电了吧。
得知了自己的丈夫还活着,自己被骗了之后,不仅连面对真相的勇气都没有,反而!
莫名其妙地按照原计划继续走下去了!
我中间看到她对着那扇一脚就能踹开的破门沉思良久转身离开跑回家哭,真的,真的气得想把饮料扔到银幕上。
这么个人最后居然还活下来了,真可恨连叔没有利索点开枪打死她,我还会有点阴暗的欢喜。
那么好了,我们作为正常人来思考一下,为了什么在得知真相之后还要铤而走险?
为了钱么?
仔细想想,这个剧里,四个女人的犯罪动机其实是不强的,想来想去最后的动机好像都是为了钱。
没钱?
没钱就去抢点咯!
特别轻松。
这个美国真的是像在哥伦比亚或者在非洲一样,嘿,别说,还真对得上这个演员配置。
还有 Daniel Kaluuya as Jatemme 的戏份也是他妈的迷的不要不要的,又是爆头,又是小刀子戳戳戳,真的就是为了表现别惹我老子他妈狠起来不是人。
呵呵,你唬我咯,你是史上第一部 R级片吗?
同在档期上的 Overload 你不去隔壁了解一下?
太多这种莫名其妙的狗屁戏份把一部普通烂片拖到128分钟变成稀烂的傻缺电影。
结果最后呢,你不是屌么,高潮部分被人追尾撞了一下就死球了?!
真的是来搞笑的。
Jatemme 的存在,又杀人又捅人的,无非就是为了表现女主们面临的危机,塑造紧张气氛。
但是!
在中间连叔活着出现的时候,这些危机都不存在了啊!
冤有头债有主啊不是么?
这口锅真的这么香么?
不背不行了么?
所以最后女主们的行为就从被动犯罪,变成为了钱主动犯罪了。
主动犯罪并且成功,就是人物有成长,就是女权崛起了吗?
真的吓死我了。
我们想想,如果这个犯罪失败了,或者说截止到他们出发前的那一刻,这部电影表现出来他们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了吗?
说到女权,两个傻逼,一个怂逼,再来一个工具人,撑起来什么女权了?
其实想想看,这个电影的构成元素就是一堆民生新闻:《跨种族夫妇多年恩爱终成仇,拔枪对射令人唏嘘》《少数民族少年遭遇暴力执法,权力机关需要整顿》《无良政客官匪勾结,老父遭报应惨死家中》《失足妇女小艾真情款款,对方摊牌只是玩玩》……然而就是这么一大堆狗屁倒灶的东西,你能给攒出来模样来我也算你有本事,但麻烦真的别雄心勃勃去拍成犯罪片了。
既不深刻,也让人笑不出来,最后只觉得恶心。
原以为是寡妇噱头的《瞒天过海:美人计》;没想到内核充满了现实主义的自嘲和笃定:不是每个寡妇都是为亡夫复仇的穆桂英,她们看不透自己的人生,习惯了在轻飘飘的甜言蜜语后充当提款机和保姆的角色,自以为活在爱情里,黄粱迷梦尚未沉浸就被扇醒为老公收尸,背负上世俗强加的债务和委屈。
现实的残酷还在于没有一个绝对的好人。
影片戏谑的政治梗太多了;枪支贿选黑帮,过激执法种族歧视色情交易,这些现实绑架了所有可能善良的人,把他们变成一个个看似自私的“婊子”。
你可能再也见不到一个意志如此不齐的侠盗团,她们各自困扰,彼此怀疑,甚至都不会因为共同的悲恸产生共情!
她们是为自己而活,虽然看似狼狈苟且———但这个立意太棒了!
所有人的动机不是脸谱化地流水线展示,而是在复杂的人物关系中徐徐展开的,甚至慢到影片过了3/4才猜到一个女人诡谲的心态历程,这种不紧不慢的渲染用来分别刻画群像太高级了;即便消减了庸俗的观众习以为常的“大片”感。
分镜设计和结尾处理都精致干练。
场景选择也利落而富有典型性。
真心喜欢!
经典老剧重拍,大咖云集,演的认真,拍的用心,然后拍成了一部烂片,挺不容易。
黑白配、人鬼情未了、种族歧视、社区议员选举战、女人不是弱者、父亲的阴影、黑帮分子金蝉脱壳、白人警察滥用权力击毙黑孩、寡妇大劫案等等等等,每个桥段都能恍惚想起一部电影,让人不断出戏,然后又发现与故事主线关联不大,然后再努力回来,这片子确实够奇葩,很难明白导演想要表达什么东西,咱能不能专心致志的策划一场抢劫?
几个寡妇的抢劫动机很牵强,策划和组织很烂,技能手法很不给力,然后莫名其妙的就成功了,实在很无语。
还有连姆尼森,很混乱的一个人设,该死不死,该逃不逃,实在很丢黑帮老大的脸。
为何这么烂,还获得几个大奖提名?
想来想去,感觉应该是个土豪电影迷通过砸钱实现了一个自己的编剧梦想,他把自己觉得感兴趣的题材都堆砌在这个片子里了,成功的堆了一坨shi。
10月影院实在没有什么好片,好不容易有部2018年的widows,译名真得冷到让人掉一身鸡皮疙瘩。
10.16上映,排片少得感人。
导演成功把一个烂俗的本子拍得不那么套路,各种快速剪接、转场、反高潮的设计让片子更有质感。
可是中后段有点拖沓,结尾又结束得有点突然。
影院删减得有点明显,据说剪了5分钟。
Viola Davis女士的角色经历实在太像逍遥法外里面的AK了~角色情绪控制得很好。
刚在信条见过的Elizabeth Debicki美艳动人,而且不像信条里面那样瘦骨嶙峋。
Michelle Rodriguez的角色居然没有安排动作戏,有点可惜。
女主的狗狗实在太可爱了,像个大型玩偶,而且自带探测功能。
Liam Neeson最后表情狰狞的满面褶子让我出戏。
“He should have been burnt in hell, Chicago do.” 2018年的电影预言了2020年的事件。
翻译有些细节翻不到位。
前一小时看得我有点儿困一个小时后开始出现剧开头车爆炸的背后阴谋的解释有点儿太慢热了……我看的版本字幕翻译也折煞了不少兴致看在伊丽莎白的颜的份儿上 坚持看了下去整体觉得有点儿无聊
身高赞!
颜值美!
信条里也很惊艳!
虽然信条我也没看懂哈哈哈哈😂……看美女就够啦
一贯如之,还是得先梳理剧情。
看了一些评论中的剧情解释,觉得不甚合理。
其实Harry的假死动机并不在于钱。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Harry和Amanda有了婚外情在先,并育有一子(就是Amanda抱着的那个婴儿),Harry为了让一切变得顺理成章,就和小Mulligan一起策划了这么一出。
对Harry来说,这个计划能让整个世界尤其是Veronica相信他的死亡,顺便炸死Amanda的丈夫,他就能开始新的人生。
而Mulligan则可以不露痕迹地毁掉对手的竞选经费。
Harry把笔记本留给Veronica,实际上是在保护她——不管卖给Manning(可能性比较小)还是送给Manning,都能让Manning把矛头指向Mulligan,Veronica便能免于一死。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Veronica太有种了,竟用这笔记本开始了偷盗行动。
那为什么Harry会出轨呢?
很可能与他儿子的死有关。
他儿子因为一个违规的U-turn以及手没有及时放在交警能看到的地方,被交警开枪打死(和隔壁The Hate U Give串戏了。。
)。
Veronica貌似对Harry说了句“如果他是你和别人的孩子可能就不会死了”,暗指这起误杀其实是种族歧视导致的。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Harry要重新组建一个白人家庭(我记得Veronica最后指责Harry想要restart his life with a new white family)。
所以本片并不似Ocean's Eight那样的女性视角纯爽片。
还是要比预告片的内容多了些反转的。
但我还是觉得剧情过于无意义的繁复了,繁复到很多英语母语的观众都没看明白。
人物动机也并不足以支撑不确定性较大的如此一盘大棋(指Harry的计划)。
此外,前期花在女性角色的汇合以及找线索的过多笔墨,与最后草草收场的偷盗行动对比起来,头重脚轻了(Linda练习负重跑步是认真的嘛?
)。
某些细节也没法深究,比如,Jatemme Manning的狠角色设定与他的轻率死亡完全不符。
其实本片改编自83年的同名电视剧,故事背景从伦敦换成了芝加哥。
“Politics, race, corruption, policing, gender, all those things, it was all there, in Chicago.”这是McQueen的原话,也侧面反映了本片尝试捕捉的诸多元素——政治腐败、帮派、种族隔离、贫富差距等等。
有个镜头挺让人印象深刻的——Mulligan和他的女助理去一个贫穷的黑人区演讲完以后,开车回大本营的短短几分钟内,街区逐渐从黑人贫民区变为中产及以上的住宅区。
寡妇们的不同身份的设计似乎也在暗示种族隔离与贫富差距:一个住在湖景房的富人,一个苦苦挣扎的小企业主,一个被家暴的波兰移民,一个住在南部贫民区并同时打好几份工的黑人。
还据说Mulligan一家的原型是Richard J. Daley和他的儿子Richard M. Daley,他们担任芝加哥市长四十多年,因贪污腐败而臭名昭著。
你觉得他们的500万是哪来的?
可能正是从出卖政府合同中拿到的回扣呢。
其实我最爱的角色还属Veronica的狗狗!
(Olivia is a 3-year-old 15-pound West Highland white terrier whose real name is also Olivia.)(也许我还漏掉了什么,欢迎补充)
《寡妇联盟》美英合拍电影2018本片导演很牛,是《为奴十二年》大导演史蒂夫·麦奎因这位在戛纳一鸣惊人的导演在拍完两部独立制作的英国电影后,登堂入室跃进好莱坞,凭借黑奴题材荣登奥斯卡巅峰宝座。
此戏从电影编导技巧方面还是中规中距。
镜头处理、音乐、节奏都抓人、观赏性强,扣人心弦。
但是本剧的缺点也是,要说的太多、关于政治、社会、种族、贫富差距;黑道与宗教的关系、伪民主选举的暗黑等,结果是视点散乱不明主旨:本来明明女性崛起的主题,对女性们本身的探讨少,四个女主们个性不够鲜明,我们除了知道她们之前的职业之外,对她们心路历程一无所知。
她们之前有什么性格,喜欢什么,有什么追求,我们完全不知道。
所以刻画的表面化,思考性弱,很不深刻!
再者,主谋丈夫策划此次金蝉脱壳行动的动机是什么?
似乎也不是强大到可信程度。
所以二者不能兼顾的两难境地,影响了观众的共鸣。
一部讲政治多过讲故事的电影小品。
District 18。
电影中的18区明显影射的是芝加哥市南部(South Side)某个未通地铁的黑人为主要居民的地区,本来想在wiki上查一下这个区的政治版图,结果发现事实中的18区是北城某中产以上社区,熟悉芝加哥政治地理的看官们欢迎来补充信息。
选区重划。
在美国选区重划并非不常见。
虽然选区重划(以造成对于选举的实质性影响)造就了臭名昭著的Gerrymander, 但自从最高法院以“政治性问题”对这种做法不予置评之后,似乎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操纵选举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片中老Mulligen就用自己的政治资本为儿子赢得了选取重划和提前选举,意图打败帮会出身的Manning。
对于一个领导一个选区6代的白人家庭,并非难事。
黑人基督教会。
影片中Manning的名字提示他是来自穆斯林地区的非裔,影片中的黑人牧师是典型的非裔基督教牧师。
受各种原因影响,非裔美国人中有大量的基督教徒,在芝加哥政治起步的奥巴马就归属于一个受众庞大的芝加哥黑人教会,也为其赢得之后的选举奠定了广泛的民众基础。
如华人基督教会一样,黑人基督教会本质上也不是只向黑人开放的,所以无论是Mulligen还是Manning, 都试图通过赢得教会的方式赢得选民,这也是常见的美国政治现象。
音乐。
影片出现了饶舌歌手组合被黑帮枪杀的片段。
其实Rap乐在美国的确有不那么光彩的发家历史,致使很多Rap歌手的歌词都含有暴力、种族和监狱生活的描写。
死于帮会火并的著名说唱歌手更是数不胜数。
这段描写相当真实,Rap也的确是发源于街头,止于街头的音乐。
从这点上看,说唱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土壤欠佳,而国内不少所谓的说唱停留在模仿阶段更是形式大于实质。
Marcus的死。
Marcus的死可能在影射百人警察误杀黑人青年所造成的数起惨剧。
这种案件在美国历史上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也并不会因为人们聚集在一起悼念一两个被害人就变得销声匿迹。
比如奥巴马年代著名的Trayvon Martin, 轰动旧金山全城的Oscar Grant事件等等,但个人觉得导演在这个案件中的描写,至少在所给线索上看,并没有特别指向种族问题。
在这个案件中Marcus开车被叫停之后第一反应是去汽车的Glove Box附近保护礼物(?), 这个非常危险的动作本来就是美国警察的目标动作之一。
在危险的芝加哥街头,人人必自保。
总体上还是很喜欢这部片子插入的几个政治故事的。
说成犯罪片的话自然情节就脆弱多了。
美国种族问题的严重,并不是我们不说就不存在的,这点非裔和拉丁裔导演其实已经非常勇敢,不断冲破底线拷问社会对于某些问题的理解,然而华裔导演的力量就弱的多,镜头中的华人大部分追求的似乎只是简单的合家欢结局,这点好像更值得反思。
我觉得这样拍没问题啊,其实和麦奎因的个人风格融合的很好呀,挺喜欢的~比起短发好像更喜欢高妹长发的样子,爱了!
7/10翻拍自1983年的同名英剧
我很喜欢啊
可惜了一众好卡司
比想象好看很多?!除了结尾走得怪怪的之外前面看得很嗨,而且最嗨的其实是一个过渡镜头
麦奎因这部片子真的没什么亮点
片名Widows其实在拍科林法瑞尔就是个废材哈哈哈,比Ocean's 8好看
导演如此焦灼地摇着观众的身体问你明白了吗?我这么多的大义如此高级的价值观你看出来了吗?而我只觉得悲哀- 生活而已,何必为赋新词强说愁。
无法直视。剧情无比拖沓,看到最后也没觉得是为了刻画哪个人物的铺垫…
连姆尼森演员表虽然在男主位,但只是打酱油的。
导演没毛病,I blame Gillian Flynn。
《为奴十二载》导演,大退步之作。本片只想传达一个主题——女人不需要男人。这才是真女权!
连姆尼森演渣男有点转型失败的感觉 也怪剧本铺垫不够 这个人物的转变堪称莫名其妙 几位女主太棒了 无论是花瓶成为独立女性还是依赖丈夫的家庭主妇独当一面 都让人惊喜万分 8102年 男人终于也可以只是一个床伴 没用了就扔 无论专情还是滥情 都不是非你不可
可惜了Steve McQueen的好手艺,杀鸡焉用牛刀
7-这部可看性还挺强的,人物较多,关系稍微复杂些。节奏是比较慢的,慢慢叙述,期间有些出彩的段落,也有剧情铺垫反转,最后15分钟精彩收尾。
比凯特和桑爪那部《美人计》还无聊。而且这抢劫也太简单了吧!
魅力无限的维奥拉·戴维斯!其实就是一部很普通的常规类型片。
还是没有逃过豪华卡司必出烂片的定律,旁枝末节太多核心人物塑造欠缺说服力,爽片和艺术片两头都不着。
All I remember is the stone cold blank killer played by Daniel. He gave me chills.
没有高潮?么有好剧本,麦昆也没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