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动物
Animals,动物们,禽兽
导演:苏菲·海德
主演:荷丽黛·格兰杰,阿莉雅·肖卡特,帕特·绍特,欧文·弗热瑞,埃尔娃·崔尔,Fra Fee,Dermot Murphy,Amy Molloy,Kwaku Fortune,安东尼·莫里斯,Jamael Westman,穆里斯·克劳雷,Tar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语言:英语年份:2019
简介:未来的作家劳拉(Holliday Grainger)和她的室友美女泰勒(Alia Shawkat)在都柏林有一间凌乱的公寓,对酒、茉莉和一夜情有强烈的欲望。然而,当劳拉爱上了吉姆(Fra Fee),一个迷人但拘谨的古典钢琴家,泰勒担心聚会可能很快结束。 《Animals》改编自艾玛·简·昂斯沃思的2014年同名小..详细 >
所以她究竟写了什么,只是一些words
醉啦~
结尾的转变太突兀,感觉应该继续丧、继续颓、继续不归夜。按电影的逻辑,“作家”不是没灵感,而是没才华,结尾硬往回掰,完全立不住。两位女主性格丰满,男性角色太单薄。电影调性气氛十足, 动物隐喻与剧情还可以贴得更紧一些。
party gilrs turning 30的故事,反应女性在绝对的自由和范式的约束之间摇摆不定的心境。又丧又颠感觉世界随时都要崩溃但又潇洒不羁的格调是都柏林无疑了。
看完后脑海里只有一句话久久不能消去,WTF ?
很认真看了两遍,还是无法理解嬉皮士的文化
就像闯入都市的狐狸,被闪耀的霓虹灯迷住。
怀念喝醉酒后吟诗的某girl,但朋友永远不能成为束缚,享乐后更深沉的痛苦以及另外的生活没必要完全分享。文学改编就容易出现跳戏的高谈阔论,正常时候谁这样说话呀
似乎有一种所谓女性作品的风潮总是搞这种三十岁了还爱喝酒抽烟爬梯乱搞就人格不稳定事业很差对亲戚朋友来说是个麻烦。我不得不思考难道说因为全世界loser都这样?还是女导演想象的loser都这样?还是女导演都很怀念当年的年轻疯狂岁月?本片对我来说亮点在于身为女作家很能理解的一些细节,但旁人看来或许全是胡扯罢了
自然主义叙事无缝转入主人公内心世界,配上英吉利海峡高纬度特有的生鲜表演,实现对反主流状态极其生动而深刻的挖掘,两个女主太惊艳了。包括Nightingale,澳洲和爱尔兰混血作品真是火花四溅。
一方面对这种故作深刻又莫名高谈阔论的立意感到厌烦(还有在“专注说金句”这一角色形象不断固化的Alia),但又同时对片中给予三位女性角色各自在面对年龄大关或深刻、或痛苦更或是欢乐的观察想要称赞。优缺点一相抵,其实就沦为平庸了【非常好奇Laura到底写了什么。。
感觉新的一年看看这样一部电影,很有趣,很丧也很治愈
理想与现实、克制与随性之间的迷幻色彩~
烂掉的白天
还不曾有过一个时代像我们这个时代如此地具有自我意识,巴雷特在《遭遇虚无》时这样写道。“性”对于现代女性来说并非根本性议题,而是她们要进一步探索身份的前提。染上《神游症》的《都柏林动物》在空荡荡的夜里寻觅着自己的窝,这个令她可以安眠的“家园”无疑指向了一种令她感到舒适的存在:身份。因此将这部异域版《送我上青云》视为女版《在路上》或许再适合不过。影片刻画了一个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新身份的女性形象。友情与爱情的拉扯让她陷入了两难:一面是自由而狂野的派对,一面是稳定而专注的写作。成为欲望的奴隶还是成为艺术的室友,迷醉状态中的女主角无所适从。最终她在一种双重背叛下养成了“离开的习惯”,回归母性怀抱的她终于开始清醒、思考和质疑。这时一只灵狐从她的视野里跑进了黑夜,一个《非理性的人》也在字里行间诞生。
不知道俩人干嘛呢,费劲吧啦的,白天正事儿整不明白,一到晚上各种夜场,这在国内得是富二代才能有的生活,总之就是不知道俩人想干啥,靠着酒精麻痹了自己,然后日日如此…
终将经历 所以感谢经历
澳航的飞机上看的,事后看了评价好像电影还不错,但是我也不知道在飞机上看缺少了什么反正我是觉得很无聊。
地位和名誉都是隐藏人生另一面的虚无,活在当下,在生活中体会在回味中生活,这应该是最好的生活!
恕我眼拙,最后想说啥??就这么花天酒地、嚣张跋扈的狂欢下去??正统不是好东西,可这种反正统,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