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缪论之前等级森严。
少数的人打破缪论,以血和生命为代价,告知愚蠢的人,世界的真相。
《最终幻想-灵魂深处》并不是一部追求真理的动漫,或者说真理也不过是他想要表达的浅层面,因为当代有更危险的东西,他们诞生于真理,却掌握在不同的人手里,而人并不是可以预测行为的,尤其是感性充斥大脑,做出什么都是有可能的。
动漫勾勒的是末日场景,来自异星球的陨石,带来了奇怪的幽怪,他们一降临就覆灭了半数人类,后面更是杀的人类青黄不接,其他地球生物没有人类的智慧,几乎都覆灭了。
末日也会有英雄,时势造英雄是素来如此,希德博士就是这样的人,以智慧和知识,拯救幸存者,他发现了幽怪的能量波,制造出了能杀死幽怪的武器,为人类幸存者聚集的堡垒,提供了防护罩,确保人类的安全,不受到来无影去无踪的幽怪攻击。
说起幽怪,它的设定很有趣,说破就无趣了,需要带有疑问,才会跟着动漫走下去,也是为了诸君,耐着性子读下去。
幽怪除了攻击人类,留下完整的人类尸体外,还具有寄生能力,可以一步步蚕食宿主。
阿琪就是一位被幽怪寄生的人,也是希德博士的助手,负责外出寻找博士需要的灵魂。
那些灵魂来源多样,有的是遗存生命,比如草、鸟或鹰,有些是无生命的电池,还有的是幽怪寄生的人,阿琪也是其中一魂。
博士为什么寻找灵魂,是他相信地球有灵魂,出生在地球的生命,幼年会被注入弱小的灵魂,随着身体成长,到了肉体死亡,灵魂会回归地球之灵盖雅。
他的言论在剧中,差不多就是哥白尼,告诉全世界,地心学说是假的,日心学说才是真的。
除了跟他搞研究的,堡垒里在没有相信他的人,特别是一心想消灭幽怪的将军海恩。
将军希望使用宙斯炮,彻底结果了幽怪,将幽怪的大本营陨石,打的粉身碎骨,人们不在窝在堡垒里,继续当地球的主人。
博士不答应,在他看来毁灭幽怪的同时,宙斯炮的强度,也会杀死地球之灵盖雅,那样会使地球毁灭。
他的言论过于惊人,反对派是大多数,谁还会相信存在灵魂,那有些天方夜谭了,不过由于阿琪的存在,也有了一些中立派和支持者,不同意使用宙斯炮,而是给博士一些时间,集齐八魂,以方向能量波,中和幽怪的能力,使其灭亡。
仇恨遮掩双眼,蒙蔽理智,当仇恨者掌握力量,那他就会付出行动,轻者敌人死亡,重者牵连他人,世界因之战乱。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贪欲,第二次是仇恨,至于第三次,但愿永不发生。
将军海恩为了使用宙斯炮,故意放一些幽怪入城堡,营造生命威胁,借此让议会答应使用宙斯炮,不过受到仇恨懵逼的他,不曾想一个完全可以堵住的缺口,直接使城堡里的人,近乎全部死亡。
但他的目的达成了,使用宙斯炮毁灭幽怪,也在那一瞬间,击杀了盖雅。
不过虽是末日,但也有转机,阿琪搜集到第八魂,通过甘愿牺牲的男友葛雷为媒介,将反向能量波送入幽怪身体,结束了这一次灾难。
影片最想表达的,应该是人要爱护呵护地球,不要一意孤行,让欲望蒙蔽,做出毁灭的行动,譬如现存的核弹,就足以炸烂地球。
我们只有一个家,那就是蔚蓝的地球。
图片来源豆瓣
看完电影感到很惊喜,一是惊叹于当年就有如此的CG技术,二是深思于电影的一些内涵。
固然这部作品在剧情框架和人物设定上都显得有些老套(在当年算不算老套就无从得知了),但仔细想想影片关于“盖亚”的理论,关于生命归宿的理论,却实在耐人寻味。
“盖亚”是地球的灵魂,是万物生命周而复始的归宿——死去并非结束,而是落叶归根。
这样的理念具有浓烈的东方色彩,或者说是日本精神。
日本人崇尚自然,相信万物都有灵魂、灵性,导演坂口博信将日式精神融入这样一部指向欧美市场的影片,可能也是导致许多欧美人无法理解、票房惨败的因素之一吧。
但作为能够体会这种思维的东方人,我却觉得这样的解释很妙。
或许等我有了孩子,当他问起我死亡是什么,我会说,死亡就是我们的灵魂回归“盖亚”的过程,整个地球、整个世界的灵魂——“盖亚” 其实就是无数生命之魂的聚集。
所以我们要爱惜这片土地,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先生命的凝聚,是我们死后的回归之地。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影片对可怕的外星者“幽灵”有着异常柔和的解释。
多次强调它们并非入侵者,而是失去家园掉落地球的外星魂灵。
对几乎将人类赶尽杀绝的幽灵,却是如此温柔、包容的态度,这种“和”、“容”的东方思维难怪欧美人无法理解。
但我却打从心底佩服这种思想设定,对万事万物的客观看待、容纳宽容,多么难得而伟大。
这种胸襟与心态,在现实中也是无比适用的。
最后说一个亮点,那就是片尾曲。
当然这是个人喜好啦哈哈,可能也有人不喜欢这种风格吧。
总之,虽说不上是顶尖之作,但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是不错的,值得一看。
首先说一下,《最终幻想:灵魂深处》是日本的坂口博信、莫托·萨克巴拉联合执导,前者是最终幻想的开发者,而本作品也成为了后者的最知名作品。
温明娜、亚历克·鲍德温等配音并演绎的末日Cg电影,2001年7月2日美国上映。
影片的故事背景发生在2065年,地球已被幽灵侵占,人类只能住在一个全封闭的现代城堡里。
罗斯为了拯救人类,最终用残存在身体里的波长拯救了世界。
该片获得2000年第69届土星奖-最佳特别版DVD提名。
3D效果放在现在也是顶级的,对人物的处理还是优秀的,虽然简模细节很明显属于那个年代。
光效渲染技术一般般,但是动作连冠流程是现在国产动画还有待于学习的。
当然,目前国产和这个走的是两个风格,3D动画肢体语言上我们还有许多路要走,不过画质上我们确实已经很优秀了。
说到这我就想起了《哪吒重生》可以比较一下。
最近续更的《灵笼》才应该是和《灵魂深处》题材风格差不多的。
但是动作质量上跨越二十年还是距离这部作品有差距。
欣慰的是,画面很优秀!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部经典,当年成为世界的标杆,值得纪念。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次本片——基本上说是不明就里,但记得当年宣传时称,CG角色大可取代真人演员等等噱头。
必须得说这是一个写实主义的画面被安插在一个有点弱智的故事上——虽然情节不弱智,但是细节设定太多BUG和俗套(比如角色的表现),必须说,这是影响票房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像亚特兰蒂斯那部动画,情节和画面的搭配让它多少有点“不上不下”——大人不屑小孩不懂。
(其实阿凡达的情节也够呛——其实这一切评判都是建立在已有结果枝上的,如果人们对这部电影的反应完全相反,也许其缺点也成了优点至少是不被放大。
其实人们对最终幻想这部电影的评价完全有失公允)然而就像被很多人遗忘的亚特兰蒂斯还有冰冻星球(Titan A.E)一样,这是一部跨越电影、游戏、整个CG产业的里程碑作品。
反观今天再看当年,就连最终幻想当年最大的资本——画面——似乎也显得粗糙原始了。
但这恰恰证明了这十几年中CG技术的飞跃(快得不可思议!
)!
当然也许有人不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会被牵扯到恐怖谷效应,也许正因为这个,卡梅隆才很小心的在阿凡达上面避开了这个梗。
已经有好些个年头很少看日本的电影和电视作品,主要是小日本着实不上路子所导致的个人情感问题,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儿时乃至少年时代的很多成长经历和记忆都是伴随着一个又一个难以忘怀的经典日本漫画。
从《七龙珠》到《圣斗士》、《机器猫》再有后来的《城市猎人》以及《灌篮高手》等等,几乎每个年龄段都有着极其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引起大量的同龄人产生共鸣的,甚至可以说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有着划时代意义的经典漫画故事,伴随着我们这一代人成长,在那个日本漫画刚刚开始兴起,刚刚开始被引进的年代,也缔造了许多漫画的后来者难以企及的神话。
在属于漫画的神话时代的光环,渐渐淡去,岁月的年轮走入21世纪后,日本作为漫画的天堂,世界范围内漫画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
伴随着开放的逐渐深入,许多之前未被引进的优秀漫画也逐渐崭露头角,宫崎骏的“吉卜力工作室”生产出的一部部史诗般的精品,在漫画王国日本那都是神迹一般的存在,一些新崛起的漫画故事、电子游戏也是层出不穷。
其中就包括了眼前这个1987年由日本任天堂公司,发布在带给我无数美好回忆的几乎是最原始的游戏机FC上的一款经典游戏。
至今已然超过20年,第14代产品已经发布,依然保持长盛不衰,而这款经典游戏也是日本电子游戏史上,最为畅销,影响最大的游戏之一。
而作为游戏的衍生产品——改编电影,也逐步成为几大游戏开发商越来越重视的领域。
很多人熟悉的《生化危机》已经被好莱坞拍了5部,《寂静岭》也出了续集。
而本片则采取改编电影依然是动画片模式,没有真人演出的本片,则通过异常逼真的CG特效,无数精美的画面组合,达到几可乱真的画面效果。
本片的故事背景实乃近年较为流行的末世题材,在这个前提之下,整个世界变成了一张白纸,编导即可以开始随意的发挥,反战与环保以及对人类乃至整个世界灵魂的拷问成为影片的主题。
为了这个伟大的主题,美丽的女主来到了被外星生物侵略已然几乎遍地荒芜,杀机处处的禁区,收集她所需要的灵魂样本,以便合成扭转一切的大招,男主则在此时适时的出现,充当英雄救美的角色。
而那近乎没完没了的外星幽灵,以及好战的军阀成为两位主角达成目标的最大障碍。
真是不得不愤恨在如此的危机关头,总是有顽固不化的始终保持强力手腕的军方好战分子,总在危机关头扯后腿,将事情一再的推向无可挽回的地步。
总在危机关头让男女主角面临腹背受敌的绝境。
哎…………这种不把主角超度成真神就决不罢休的舍己为人的精神,这种宁可把自己陷于险地,甚至不惜身死也要度他人得道的慷慨精神绝对是值得敬佩的。
要是没这个疯子最后的一再开火,两位主角绝不能在最后关头完成逆转,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也。
在一切的灭世危机也好,外星生物的侵略也好,人类生还着之间的内斗也好,在各种危机和看起来匪夷所思的各种创意视觉的环保之下,爱情成为了最终的主题,也成为了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当最终胜利的阳光洒向大地之时,当代表着胜利与生机的信号到来之时,爱已然凝固在这美好的一瞬。
所有生命都存在灵魂而且表现为某种能量。
(这句话应该放在海报封面,把观众带入FF世界。
)一颗陨石上聚集了充满杀气和怨恨的外星灵魂……它坠落在地球上。
无处可归的外星灵魂肆略地球…………几乎毁灭整个地球文明。
梅内克博士发现了灵魂能量的奥秘,人类从而建立了防御系统。
梅内克博士与他的学生亚纪认为:用多个特殊生命制造一个“魂引”可以中和所有外星灵魂能量,最终让外星灵魂回归星际——如同地球灵魂都回归地球内部的“该亚”一样。
但由于“该亚”并未得到证实,博士的计划受到了质疑……然而军方却有其它的打算………………作为一个从没有玩过FF系列的观众,我必须说——这是一部画面异常精美几乎完美的超时代作品。
但——故事背景逻辑一旦比较复杂或玄幻,接受的观众先就必然减少一半(比如黑客帝国2,3)!
唯一可能挽救的方法是: 电影简介。
(那几十个字的简介有时候的确会关乎成败生死。
)因为故事背景和逻辑比较复杂,唯一方法就是: 抛弃神秘感,实实在在的介绍故事背景!要不就把类似的介绍放在电影前段。
这部2001的作品会告诉你————什么是完美的视觉!
廖杰克是谁?
难以置信,这是二零零一年的作品,意味着是十年前的CG技术。
跟最近的作品比起来,它们几乎在视觉上没什么区别,甚至优于很多作品。
这可以说明对于当时来说,最终幻想系列确实是最顶端的技术。
头发、皮肤、瞳孔、人物的行动,十分之贴近自然。
故事框架和《日本锁国》十分相似,或者是后者跟它十分相似。
大约此类作品都是这个模式,未来的高科技,自然不复存在,入侵者,回归的理念。
不过这类影片本身就不在于讲故事吧,探索的是电脑动画的技术表现。
片尾突然声音一转,听见了熟悉的前奏,然后就听见了hyde的声音…难道《spirit dreams inside》这歌一开始是为这片子准备的?
当初听的时候可完全没想到…
如果不是有論文作為前提的限定,我一定不會那樣注意這部電影強大的動畫效果。
但當角度轉變,我不得不說,這是人類電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縱然票房不佳,但這部電影對於3D製作是不可言說的重要。
人物面部的表情,肌肉的紋理,幾千根頭髮飄動的效果,微笑時嘴角牽拉的線條。。。。
都是使這部電影突破動畫而更加具有真實感的必備。
--其實除了上述所說,還有一些隱含在電影內部的信息值得注意: 電影中龍形鬼魂所代表的含義無出東亞,這樣的細節設計跟當時中國威脅論估計也脫不了干係,而與此相對比的就是曾兩次出現在影片中的白頭鷹,恐怕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會是美國吧。
無怪乎如此,即時我們再把它當做日本動漫的典型代表,他依然是美國好萊塢式大片和日本新動漫結合的產物,而災難片中一再重複的美國救世主模式以及以破壞紐約為代表的美國城市的受害者角度也讓以日本遊戲為基礎的電影看起來有些不倫不類。
關於Gaya與靈魂的理論也應該是美國清教教育的平民化宣傳吧。
女主明眸清如水,末世枯寂绝望生。
其实身在梦境里,梦醒地球蔚蓝莹。
地面城市荒废尽,只因幽灵肆虐中。
女主通灵见未来,人类糜灭日已暝。
高层会议讨论中,动用星炮灭幽灵。
力排众议导师阻,声称地球有魂灵。
鹰派将军勃然怒,痛恨幽灵绝不容。
家人因彼皆丧命,孑然一身恨无穷。
女主毅然挺身出,组建小队遗迹行。
甫一靠近心灵悸,引来巨型众人惊。
吸食灵魂众皆恐,真灵到手撤退匆。
人类武器亦发威,险之又险终逃生。
将军狠辣施毒计,控制护罩暗开城。
幽灵顿时蜂拥入,大肆吸食生灵溶。
尸骸遍野将军孽,城市毁灭基地崩。
死中求生特战队,驾车疾驰路途凶。
英勇阻敌几战士,人力微渺渐无声。
前仆后继护飞船,千钧一发终升空。
仰望星空意沉痛,劫后余生互慰情。
将军阴谋终得逞,生灵涂炭震高层。
外星陨石是祸源,动用星炮要清零。
女主通话忙阻止,已然深入来其中。
将军冷笑令发射,直击地心灵河鸣。
连续发射星炮爆,疯狂将军自毙终。
天崩地裂已无计,队长诀别愿牺牲。
真灵必须魂为引,女主悲恸泪递呈。
抚慰地球平静后,山河无恙旭日升。
阴阳两隔人作古,辛苦功成哀曲萦。
我看了一些影评,集中观点认为当时的票房惨败一个是因为在西方上映的时候很多人表示看不懂,另一个是由于北美上映档期等等因素,导致票房惨败。
一些正向评价认为这部电影在当时看来,CG效果还是非常震撼的,并且叙事及精神内核是东方化的。
首先对于大部分影评的观点我基本都是认可的,在2001年的时候,你可以想象这部电影CG效果无疑确实是非常棒的,耗时4年时间,投资金额如此大,动用如此之多的计算机,你能够从电影特效中看到AKI头发上的每一根发丝,质量上确实的肉眼可见的能看出飘逸的发丝、分毫毕现,衣服上的褶皱、人物脸上的表情、金色暖光的效果等等,在当时的技术来说,都是非常精良的。
我个人在这部影片里非常喜欢各种类型的武器及飞船等的效果,由于是电脑效果,所以在武器等造型上可以天马行空,所以可以看到各式各样非常炫酷的装备,为此我还特意截了几张电影图片。
现在再来说说东方内核,影片中盖亚(Gaia)是地球之魂,孕育所有地球上有灵魂的事物,虽说gaia名词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众神之母,名词释义的源头在西方,但是这种生命体的诞生、如何孕育星球生命的特质、加上最后润物细无声的能量消耗转化结局,包括影片中你会发现,那些幽灵的形体有一些龙形图征,这些因素其实都非常有东方特色。
东方文化多元兼并,大道三千,和而不同,我显然是认为并不是个人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任何事物都不能忽略多方便因素制约影响。
我个人感觉可能一些基本定位或者故事核心等等的一些问题在当时来说还是有待考究,当然并不止这一个因素的影响,环境的制约、市场条件、大家对CG技术的认知等等因素。
但是总之,在技术层面来说,我个人还是非常肯定这部movie的,至少在2001年,是很棒的技术了。
今天1.5号周四接着看了《最终幻想:灵魂深处》,也是系列电影第一部,是2001年Cg电影的巅峰之作!!日本的那个制作公司因此差点倒闭(被收购了)。讲了2065年猎户陨石带来了外星幽灵,地球被占领,剩下封闭城堡。希德博士、罗斯(女)、格雷共同找到第八个灵魂释放波长,净化掉了外星魂
让史克威尔被收编的片子
剧情狗血不解释。
偶然在数码影院看到,现在想来没什么印象,只觉得“幽灵”的设定很有意思
最难忘怀的不是故事,而是女主的头发。
大地女神盖亚.说灵魂,归宿,相信.那些存在的异质世界,是一种地球世界的对鉴.灵魂强大与肉体的本质.而起对抗则是一个倾倒性的胜利.用原始的生命力量融合在原始的生命力量之中.过于强大的科技则是一种暴虐,相互伤害相互反弹.或许,最后的信念和希望能够化解.回归大地母亲盖亚的怀抱.这时很温暖吧.
二十年了,再看当年的这部CG作品竟然一点不觉得粗糙,而且越是放大细节就越是细腻清晰,人物神态面部表情之自然甚至比当今的面部捕捉也不遑多让,可想而知二十年前问世时是怎样的叹为观止惊为天人,这看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好的科幻作品内核永远是哲学与生命,想象力、视觉效果、观感质感全部拉满,而且在节奏把控和紧张氛围营造上做得非常出色,代入感和沉浸感极强。但缺点是情节处理和故事铺展上有些草率和匆忙,结尾相比于过程有些简单得夸张了,想要展现是云淡风轻广袤开朗给人感觉却是戛然而止的无力。总体来说是相当精彩的观影体验。
和FINAL FANTASY根本没有一点关系。。。。
画面很强,即使过了10年多仍旧强大,剧情当年看的VCD,完全不知所云,觉得太次了,如今蓝光认真看完,基本都看懂了,仍然觉得差强人意。史克威尔当年拍这部片差点破产,靠FF10和FF7外传才活过来,坐拥FF和DQ两大王牌游戏大厂,如今变成了手游大厂,跳了7年FFV13也变成了FF15,另人唏嘘不已啊。
马屎皮面光
狮子座某星球毁灭,盖亚碎片坠落地球,灵魂化作无形入侵者。人类到2065年已困守强磁场笼罩的堡垒城市。安琪闯入旧纽约回收第六魂,在锐眼队保护下逃离。队长格雷感染幻影病毒,幸得安琪微操祛除。海因将军主张用天基武器宙斯加农炮摧毁陨石,西德博士主张寻找八个天地之魂构建反生物波。安琪坦言感染病毒却被抑制共生,说服议会暂缓炮击。安琪前往土桑荒原回收第七魂,体内病毒引来大批幻影。锐眼队阻止监察者处决安琪。海因借口叛国拘捕众人。海因打开屏障放幻影入侵,以塑造英雄形象威逼议会,低估幻影堡垒沦陷。狱中众人只有西德、安琪、格雷登上运输机。海因谎称幻影破解屏障,议会批准炮击,摧毁陨石但涌现更多幻影。安琪在陨石坑找到第八魂,净化过程因地球盖亚被轰碎中断,直到西德用其灵魂充当媒介向外星盖亚传递反生物波。
这片子,怎么说。。坂口博信一定会把它列为人生的败笔吧。我本来是对FF系列不屑一顾的人,看了这片子都开始同情起来了,完全在砸FF的金字招牌嘛!!!总之,fans骂了个够,制作方赔了个够!
这部动画片的创意太妙了,至今记忆犹新
在电影CG道路上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可惜那苍白的剧情
世界观不复杂,而是故作高深。
票房滑铁卢,不过其实也没那么差吧,挺奇怪的……
呃 原来我小学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奇奇怪怪的动画片就是这个... 人物混乱剧情瞎掰台词装逼,不过日漫改编到现在也是这个德行....
美式动漫,不大感冒
里程碑式的电影(全cg电影的始祖啊),剧情还好,结尾的草草结束应该是经费不足了吧...好喜欢片子带来的那种好似在梦中那种无助的感觉,好像一个人在宇宙中,却又不是。
(两星半)设定挺有趣的,还有橙色的梦。不过故事却是极其俗套,情节如RPG支线般草率,好莱坞式的爱情与牺牲。给女主角的声线+0.5星吧,温柔又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