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erine得势后,对知道她混乱过去的Joan和老情人不但没有赶尽杀绝,反而在宫廷里在身边给他们安排职务,实在缺心眼地令人发指。
如果没有苟且不轨之事也罢,偏生自己又不那么清白无辜,没有洗刷过去重新做人,显然这么做是一条自取灭亡之路啊,看得我都被她的单纯和念旧所感动了。。。
这让我想到了第一季的白金汉公爵,又是一缺心眼。
对国王不满全放在脸上,有点谋反的意图唯恐别人不知道,对着三个不相干的人讲他的弑君计划,其中就有老狐狸样的博林。
就这样的缺心眼还能行谋逆之事吗,难怪还没咋地就被抓了砍头。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里的衣带诏事件,董承等人在汉献帝授意下谋除曹,行事可谓极密,比老白的程度高明百十倍。
然而也免不了被更狡猾的曹操发现,诛三族。
很悲惨。
这样的事还不止一件。
我不知道这是个人原因,还是英国国民普遍如此,抑或是编剧编的简单,白金汉公爵的小小伎俩显得智商情商非常低下。
相比而言,我们中国人当真有耍阴谋玩手段心肠狠手条辣的传统。
当年的女皇JQ呼风唤雨的时代,曾经在上海与她接触过,了解她过去的人无一不倒霉。
她是睚眦必报的典范,利用WG整倒多少人。
想到这位女皇,我深深为Catherine的稚嫩和她即将遭受的悲惨命运感到怜悯。
心狠手辣是生存之道,妇人之仁只能自取灭亡。。。
当然啦,这部剧里有两个人的心术是可以和中国人拼一拼的,一个是亨利八世,一个是萨福克公爵。
亨八的虚伪,残忍,在镇压北方约克郡叛乱的事件中表现地淋漓尽致,有人主的手腕(想到了二十年前敏感数字事件)。
萨福克公爵是厚黑学的高手,这点毋庸置疑。
第四季刚出了四集,还没有看到一半,非常期待它的情节发展。
据说会有玛丽和伊丽莎白的对决。
这才像话。
父慈子孝,兄友弟悌从来不会出现在帝王家,这是到目前为止让我觉得比较假的地方。
总体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男神担纲更没的说。
化妆服饰相信都是下足了功夫的。
好在英剧没有那种“这个人混蛋,但是我们一定得往圆了说”的那种倾向。
纵观欧洲历代君主,傻子精神分裂患者蛇精病变态性欲狂各种都有,拜地域所赐,这些历史还都差不多流传下来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亨利八世固然做出很多事迹来,但是个人觉得他没完全疯,毕竟没有像路易十四那么疯的把宗教撇一边让自己担纲宗教的作用。
这点上弗朗西斯是个聪明人,当着教皇面忍就忍了,大不了我来个非暴力不合作你拿我也没什么办法。
要是亨利八世在他那年纪估计早就发飙将教皇艹翻。
不过这是小影评,也不是什么科普历史的,所以到此为止。
剧组花了很多心思是必然,虽然结尾那画面美的让人无法直视和整个剧不是太亮的色调不相称,但是也算是出彩。
服装造型更是给人感觉柳暗花明,明显能让人感觉到“虽然皇帝操蛋但是老板姓过得还不错这不衣服都越穿越好”,当然整体的美感和透着文艺复兴时期光芒的波及亚家族没法比,大不列颠的盎格鲁萨克逊人种在审美上还多少有那么点法西斯,到海对岸的法国就更磕碜了,充分体现了法国和英国是世仇的观点,这点上让人拍手称赞,即不得罪法国人又狠狠的讽刺了法国所谓的时尚,不禁让人想大喊:黑的漂亮。
作为杀妻狂亨利八世的扮演者男神更是没的说,少有的多血质,虽然英国演员要绅士的绅士要颓废的颓废要小清新的有小清新,但是这货是独一份,他的爆发力世上独一份,俊美或者说曾经俊美的面容配合爆发力来饰演历史上的这皇帝,太契合了。
大不列颠的历史从从写来自然不如我天朝5000年长河雄壮威武,且做小品细细观之方能得其乐趣。
看到这一季我已经被这个问题困扰好久了。
第二季开始他进行宗教改革,英国人民被迫改信新教,那他自己也应该是新教徒吧。
第四季开始又在宗教的问题上纠缠,如果他信新教,那王后宣传新教他为什么要允许主教指控王后,还允许那个Gardiner主教逮捕那么多新教徒咧?
还有他女儿玛丽,一直虔诚的信封罗马天主教,他也不管不问嘛……他到底信仰神马!!!!
以答主对历史上的都铎王朝有限的认知来看,《都铎王朝》连续剧对历史的还原度是相当之高的。
很多剧情都生动再现了亨利八世时代流传下来的诸多历史真相以及被采用的论述。
因此在历史爱好者眼中,《都铎王朝》连续剧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更直观地认识那段血腥肥皂剧般的宫廷历史以及阴暗的政治权谋。
《都铎王朝》最令人惊喜的莫过于无论是主演还是配角,他们在演绎历史人物时都展现了自己的精湛演技。
有的时候甚至不需要台词,一颦一笑甚至轻微的眉毛耸动,都能带出一连串的好戏来。
《都铎王朝》非常精致,连小伊丽莎白公主也一样。
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乔纳森·莱斯·梅耶斯饰演):
乔纳森扮演的亨利八世是英国历史上最声名狼藉的帝王之一,亨利最广为人知的造型就是他是一个拖着伤腿的超级胖子。
曾经热爱运动、精力旺盛的亨利八世中年以后源于一场摔伤使得性情大变,脾气坏地令人吃惊。
而从此以后亨利八世飞速发福,他的饮食量严重过度。
亨利最后胖到他最肥大的盔甲里可以塞得下同时期皇宫中最强壮的三名侍卫。
而此时都铎王朝的御膳房仍旧热衷于源源不断的提供食品,丝毫没有为国王的健康着想。
而饰演亨利的乔纳森·莱斯·梅耶斯本人都承认自己和亨利的体型差距太大。
乔纳森身材瘦削健美、英俊漂亮,扮演年轻的亨利国王还说得过去,但后来相对于他的角色,他就显得过于帅了。
当然考虑到观众并不愿意看倒胃口的胖子,保持雄性性感的乔纳森自然一口气演到最后。
不得不说乔纳森的演绎非常出色,他把早期亨利暴躁乖戾、喜怒无常、声色犬马、唯我独尊、对王后情妇和朝臣近乎无情无义等种种令人厌恶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等到亨利在杀死第五个妻子后的那种对人生、对国家政务的疲惫,对亲情的更多渴望,其性格开始变得成熟凝重等转变处理得十分自然,十分打动观众的心
乔纳森的亨利在临终前不断看到自己已经死去的头三位王后,一个人快到人生终点时,那些爱与恨、伤与痛重新回到他的躯体灵魂内做出最后的总结。
乔纳森晚年的亨利甚至比年轻时更能突显他卓越的演艺才华。
乔纳森显然也很善于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记得很清楚的是仆从暗示性地问他是否要介绍亨利认识某个宫廷贵妇(这时候安妮王后还在怀孕),亨利不便明说愿意结识,而是朝仆从眨眼来表示认可。
不用一句台词就把深刻的意思展示了出来,可谓举手投足皆是戏。
他在演绎暴怒的亨利时(不得不说这样的镜头非常多),乔纳森会非常入戏,把自己气得脸红脖子粗,让朝臣们都本能地退避三舍。
第一任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玛丽亚·肯尼迪饰演)
玛丽亚的精彩演出把这位历史上多灾多难的王后展现地形神兼备。
其实凯瑟琳王后最重要的特质不是弃妇或受气包,她在历史上是个很有作为的王后。
凯瑟琳的父母都是君主,侄子是皇帝。
她自己有着十分威严的女王风范。
尽管她被渣男史上的帝王亨利八世休弃,但是她的坚强勇敢被世人所传颂。
玛丽亚饰演的凯瑟琳是骄傲的,正如角色本身至死也自称英格兰王后,没有向任何威胁她的各种势力低头。
玛丽亚的年纪也不小,足足比扮演丈夫亨利的乔纳森大十三岁(历史上的凯瑟琳只比亨利大六岁)但是演员巨大的年龄差异突出了凯瑟琳错过最佳生育年龄、色衰而爱弛的宿命悲剧,但是她无疑是最为高贵、最有女王气质的一个。
相对于玛丽亚饰演的凯瑟琳王后,后来的安妮·博林等王后都没有这种威严女王气质。
某些尊贵是独属于这位英格兰历史上最受人同情和爱戴的王后的。
玛丽亚的凯瑟琳也有脆弱的时候,当她被亨利本人告知要与其离婚后,这位骄傲的西班牙公主一直等到亨利离开才伏地痛哭。
她的惨叫声痛彻肺腑,直击观众的心田,让观众的整个灵魂都随之椎心泣血。
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娜塔莉·多默尔饰演)娜塔丽·多墨尔算得上是《都铎王朝》的压轴巨星。
正是由于她对安妮·博林这个饱受争议的女性角色的精彩演绎,她和《都铎王朝》被世界上更多的观众所熟知。
娜塔丽的安妮·博林突出了她的宿命悲剧以及留在史书上的那些浓墨重彩的痕迹,将安妮·博林的整个灵魂都展现地极为成功。
历史上的安妮·博林据说不是美艳绝伦的女人,娜塔丽本人也不算是非常漂亮。
但是她的每一个眼神、一举一动在服饰搭配的帮助下都展现了狂野危险的魅力,这正是安妮·博林的突出特点。
娜塔丽将安妮·博林的智惊宫廷、引起轰动的传奇演绎得入木三分,是所有扮演安妮·博林的演员中伟大的丰碑与标杆!
娜塔丽的安妮在看到因莫须有的通奸罪被斩首的兄弟乔治·博林时,发自肺腑的痛哭很容易联想到她的存在也曾带给凯瑟琳王后的痛哭哀叫,这个时候不是完全不同情她,而是同情地非常有限。
娜塔丽在演绎这个场景时十分融入角色的内心,效果十分逼真。
再次为娜塔丽的经典角色点赞。
第三任王后:简·西摩简·西摩王后在历史上就是惊鸿一瞥的存在,而《都铎王朝》中她也是一朵刹那芳华的百合。
知性温婉、年轻美丽等形容淑女的词汇尽可以放在这位王后以及她的扮演者身上。
第四任王后:克利维斯的安妮安妮公主即克利维斯的安妮王后算得上历史上亨八老婆中结局最好的一个了。
亨利八世不喜欢她的长相,但是安妮公主在《都铎王朝》中算得上相当有气质的一位。
她非常爱笑,尤其是安妮离开宫廷后她笑得非常开心,而她做王后的时候显然总是愁眉不展。
或许正应了心情好人也会变美,被废的安妮王后以国王妹妹身份重返宫廷过节,显然得到了在场人士的尊重和欢迎,而亨利八世也开始觉得这位被休的妻子的好来。
初来乍到的时候安妮连打牌都不会,反而是被废之后学会了,居然还能和前夫玩牌玩得非常痛快。
世界上还真就是有这样的奇闻,一对没有同房的离异夫妻,反而是离异后产生了好感与爱情。
不知是距离产生美,还是因为亨利八世的心态已经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沉淀,过度的刺激已经吸引不了他,反而是岁月静好的温柔打动了他的心。
第五任王后:凯瑟琳·霍华德《都铎王朝》的凯瑟琳·霍华德可谓是六位王后中的一个亮点。
相对于其他比较稳重、高贵且充满淑女礼仪的王后们,凯瑟琳·霍华德正如历史上所描述的那样很不像王后之尊。
凯瑟琳的演员显然非常擅长扮演这类轻浮的女孩子,她在王后的婚礼上都像下流酒馆的妓女一样咯咯直笑,完全没有母仪天下的威严感,连她的女官都看不起她。
这也是历史上的凯瑟琳·霍华德的状态,相比其他五位王后,她最年轻也最没头脑。
这个十七岁女孩的见识里除了两性、裙子、珠宝以及王后这个头衔外,对国家大事、宫廷斗争一无所知。
甚至在她临死前都拒绝了和神父告解,因为她很少祷告,觉得上帝并不认识自己。
这位女演员的演绎无疑是成功的,她把一个极度轻浮、虚荣且没有头脑,完全不知宫廷险恶的傻丫头刻画得入木三分。
凯瑟琳的性感在于年轻野性,但她的野性美和安妮·博林的又完全不同。
安妮·博林是狡猾的,而凯瑟琳·霍华德只是个空有皮囊的傻瓜,而且她过度的纵欲和放荡令人厌恶,使观众巴不得她的通奸罪行赶紧被亨利八世知道。
《都铎王朝》每一季都有大量的情爱镜头,而凯瑟琳·霍华德无疑是相当有创意的。
她甚至能想到用木偶灯影来模仿情爱,这个细节也能看出剧组构思的巧妙以及《都铎王朝》镜头的华丽和艺术美感。
第六任王后:凯瑟琳·帕尔凯瑟琳算得上亨利六位王后中最没存在感的。
但是她的外形很像简·西摩王后,气质也是一流。
生动的配角:《都铎王朝》中很多扮演功能性历史角色的配角们都展现了他们卓越的演技。
1、安妮的宫廷乐师马克·斯米顿安妮·博林热衷于和艺术家相交,擅长拉小提琴的乐师马克·斯米顿自然是她的座上宾。
安妮被诬陷通奸的时候,马克被克伦威尔提审,马克不承认自己和王后通奸。
在严刑拷打下,马克被迫招供。
《都铎王朝》中的马克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尽管是个小配角却表现地非常突出。
尤其是马克在断头台上临死时的微微一笑令人动容,饱经磨难的他终于可以摆脱一切痛苦了。
2.乔治·博林的妻子珍·帕克以及著名政治家托马斯·克伦威尔珍·帕克也算是个都铎王朝的风云人物了。
她痛恨丈夫乔治·博林的不检点,因此在克伦威尔提审她的时候诬告了乔治与安妮王后乱伦。
珍·帕克后来在宫廷政治斗争中被处死,死前承认了自己诬告丈夫的事实。
《都铎王朝》中,克伦威尔和珍·帕克的对峙堪称精彩,他俩之间并没有多少对话,但是彼此的眼神交流就已经让双方心中了然,他们要联手诬告乔治·博林。
3.托马斯·博林在整个《都铎王朝》中如果只能挑出一个人说他该死,那就是有安妮的父亲托马斯·博林了。
这是一个无情无义、彻头彻尾的野心家,他的女儿们只能是用来高攀皇室的阶梯。
当大女儿玛丽逐渐失去亨利的宠爱后,托马斯·博林就觉得这女儿没什么用处了。
玛丽后来因为爱情与无权无势的斯塔福德结婚后,托马斯毫不留情的断绝了玛丽的补贴,因为她的丈夫不配做英格兰王后的姐夫,不能给博林家带来什么好处。
乔治·博林所谓的通奸罪曝光后,托马斯只想着和儿女脱离关系免得牵连自己。
他经过安妮牢房的床下时,看着女儿朝自己招手,却没有做出任何安慰她的表示。
这样绝情的父亲实在是令人吃惊,甚至连安妮的敌人都表示愤慨。
托马斯·博林的演员把这个混蛋演绎的活灵活现,最精彩的是他儿子死了、女儿也即将被斩首的时候他得知自己被赦免了。
他完全没有子女即将离开人世的痛苦,反而是自己还能保留伯爵头衔而压抑不住的狂喜。
《都铎王朝》的所有角色从扮相到演技都非常精彩,出色的配角还包括教皇教宗们、托马斯·沃尔西、托马斯·沃尔、玛丽·都铎等风云人物。
整体来讲相当贴近历史真相,有种半纪实性的色彩。
当然在服饰年代上有些错误和穿越,部分角色的历史结局根据影视剧的惯例进行了改动,不过这都是瑕不掩瑜的。
个人觉得《都铎王朝》的整体故事发展稍微有些过快,历史人物的出场和落幕功能性较为突出,但是我相信这已经是剧组所能做到的最好了。
相关链接:雲绯【影评】
写在前面吧,事实上亨利八世死后,都铎王朝的好戏才刚刚开场,然而受限于时代背景、受众的文化程度以及剧组的追求和预期,将此系列的重点放在了亨利八世和他的女人们身上,就如同大陆层出不穷的套壳宫廷戏上。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开始,相信如果世界依旧和平,将来还是会有对那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解读更深刻的剧本出现。
这一季亨利一生最后的两个有名份的女人打包出场。
首先不知道什么原因,纵横亨利八世时代的重要人物,诺福克公爵在s2安妮博林被斩后就不见了,既然这样,你还不如改编成全家被斩不是更人尽其用?
诺福克公爵不仅活的好好的,更是在1533年从萨福克手里夺回了军务伯爵的职位。
凯瑟琳是安妮博林的表妹,诺福克公爵的侄女,她进宫就是诺福克的安排,时任克里维斯的安妮的侍女。
熟悉吧?
他显然是对亨利八世专吃窝边草,侍女终结者的尿性知根知底。
所以这个安排显然是为了家族振兴下的一步远棋,但他也没想到这收获来的如此之大之快。
估计原先最多也就是让青春貌美狐媚的凯瑟琳·霍华德作为情妇,用肉身在巩固家族在朝中的利益罢了。
而之前估计拍了太多亨利八世睡宫女点戏,剧组怕观众无聊,让s3那个cos特拉法尔加的莫名角色去妓院发掘了凯瑟琳·霍华德。
而这一季,这个独眼角色又莫名其妙的不见了,估计是关系户吧。
这一季算是对克里维斯的安妮拨乱反正了。
上一季我就说编剧居然把亨利八世对她的极端厌恶诉诸纸上昭告天下,是不打算见面了吗?
这一季就当没发生过,而且温柔以待,而且还安排了场没必要的床戏。
凯瑟琳封后之后的剧情基本遵循历史,无功无过。
最后一任王后凯瑟琳·帕尔,据说是在亨利女儿家认识的。
照剧情来说显然不可能,这两位信仰不同,是不太可能有什么私交的。
然而凯瑟琳·帕尔的母亲做过亨利八世第一任阿拉贡的凯瑟琳的侍女。
缘分呐,亨利。
亨利死后,凯瑟琳·帕尔如愿的嫁给了托马斯西摩,剧中有所体现。
之后生下一女,几天后死于产褥热。
和珍西摩一样。
亨利八世的6位皇后的结局:1个抑郁而终,1个和平分手,2个被斩,2个死于产褥热。
亨利八世既不是高产也不算低产的国王,3个子女,其中一个嫡子,算是过的去了,然而三个子女按照继承法先后继承王位,而不是靠什么血腥的宫廷政变,这个“奇迹”算的上空前绝后了。
亨利八世的一生教科书般的展示了一个集权者如何为了一己之私,在一群下好者的协助下,永远的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基因和走向。
但这既不是他的初衷,结果也不是他能想象。
伊丽莎白奠定了大英称霸全球三百年基业的起点,而被称为“童贞女王”的她,心里恐怕永远笼罩着她父亲对她母亲所作所为不可磨灭的阴影。
终于看完了,这本是去年的计划,但再难看也终于看完了看到最后不觉得那么闷了,甚至还有些不舍,大约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在胡说什么啊!
)记得某人看到吐,硬撑着把下的Lost看完,大约也是这种感受吧1.戏的尺度越来越小了,从一开始的生猛到后来隐晦很多,导演你顾及观众的感受了啊(你知道我说的是Sex戏份吧)2.宫廷就是个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从沃尔西到安博林和她爹到克伦威尔,萨里到爱德华西摩(他能活着,我觉得一是国王真的爱他妹妹,所有王后里这位是真爱;二是他是唯一男性继承人王子的舅舅,三是国王快挂了。
假如国王活得再长一点,像他这样玩弄权术的人下场一样好不了),然后是加德纳主教,一个个人物随着国王的阴晴喜好轮番登场,然后各种死法,除了加德纳主教被驱逐出王宫(也归功于国王那时快挂了,同爱德华西摩)。
3.唯有查尔斯布兰顿从第一季坚持到了最后,这才是赤裸裸的真爱。
查尔斯死后,国王说:查尔斯布兰顿效忠于我以来,不曾背叛一个朋友,也不曾趁人之危,王宫中无人比他更配得上这番评价。
直让我眼眶湿润啊。
4.中国不提倡信教是有好处的。
看看英国,为了基督教血流成河,从安博林开始宗教改革到异教徒到血腥玛丽,单单是信仰不同就处死了无数人。
中国尽管有佛教道教等不同教派,却能包容,不至发生争斗。
顺便说一句,原谅我评论中人名全用了音译,我看的是风软的片源。
夸夸字幕组,这部片的翻译很到位,皇室语言的风格体现了出来。
亨利八世出生时母亲得了产褥热而死,导致了他从小缺乏母爱。
所以第一个老婆同意比他大好多的凯瑟琳,是恋母倾向,并且不同于欧洲君王们稳定的夫妻关系和找情妇,他总是废掉或杀掉王后明媒正娶下一个,因为被抛弃的一体两面就是抛弃爱人,所以废掉了凯瑟琳和第四个王后,杀了第二个。
而且对美色严重痴迷,王后和情妇不断,其实不仅仅是或者未必是性的贪婪,而是对爱的贪婪,想要所有女人爱他。
这就解释了他娶老婆不贪钱不贪权,只图美色,尤其喜欢危险和有攻击性的女人,比如第二个和第五个王后,不爱守规矩的凯瑟琳和第四个王后。
对第三个王后令人惊叹的懿德不为所动。
缺爱的特质导致了他的在欧洲王室里罕见的多次婚姻,也是他对老婆孩子冷酷绝情的根源。
而且有畸形的占有欲,对王后们的贞操反应极端,也是极端恐惧被爱抛弃,只能爱他,否则就抛弃。
类似于爱的迫降里孙艺珍扮演的尹世莉,一旦亲密关系发生动摇或有破裂的威胁,她不等对方抛弃她,马上抛弃对方,也是因为从小没亲妈缺爱,对爱的抛弃极其恐惧,包括对她自己的家人们也是抛弃和疏远的态度。
可能是从小缺爱的人,如果加上被管教严厉,极其容易有回避型人格障碍。
纵观全剧,有意着墨宫廷之香艳野史(HBO的限制级特色),然则细细想来,这位君王一生以来所心心念念的,只有国家社稷,祖宗江山。
皇后更迭是为了延续血脉,宗教改革是为了摆脱教皇的控制,又避免染上路德教所带来的混乱动荡,从修道院收集来的财富充实了国库,为后来的征战,海军的发展奠定基础。
皇后一号为了自己的正统地位始终置教皇的认可为最高真理,背后的是西班牙势力的不断渗透;皇后二号以及其所扶植的克伦威尔代表了新教势力,但北方的叛乱证明了全面新教化会带来动荡。
重要的是,这两位皇后都未能诞下健康的皇子,正如亨利所说,也许他自己被上帝所诅咒。
皇后三号,简西摩是如此的完美,她善良纯洁,又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正是在她的努力下,玛丽和伊丽莎白才得以回归。
可惜完美的事物往往刹那湮灭,她用自己的死去换来了皇子的降生。
皇后四号,可以说是唯一一个荡妇,但也是真性情的女子,皇宫对于一个年轻女孩来说还是太过危机四伏,正是西摩家族对于权力的欲望让她的有迹可循变为水落石出,最后落得一死。
皇后五号,同样充满智慧,甚至超越任何一人,作为新教徒却懂得宗教宽容,面对主教的迫害居然能反将一军,她的心胸和能力都值得这个王座。
也正是她和简影响伊丽莎白的成长最深,使她没有成为第二个血腥玛丽。
阿……亨利一生与太多女人打过交道,但他难道是为了肉欲?
非也。
全然是国家的稳定和强大。
在西班牙强盛时与法国结盟,在法国嚣张时与西班牙联合,外交内政,日日夜夜,是为了王朝的发展,都铎亨利,明君不过如此。
对于亨利八世,血腥玛丽,伊丽莎白一世,在喜欢英剧跟英国历史的人脑海里,这些当然是经常出现的历史人物。
这部剧名字叫都铎王朝,不如叫亨利八世的一生比较贴切。
毕竟都铎王朝的开始是亨利七世,终结是伊丽莎白一世。
然而亨利八世对都铎王朝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这部剧是Showtime的力作。
大胆, 出位,香艳。
这是噱头,但也能反应各种情感吧。
把色情的外衣除去,只有政治跟欲望。
亨利八世爱这些女人的,即使送两个上了断头台,即使迫不及待的要处死曾经同床共枕的妻子们只为了候补的下一任,前提是在得到前。
亨利八世为什么爱这些女人,出于欲望。
第一个老婆是西班牙公主,为了使自己名不正言不顺的王位被普罗大众承认,但生不出儿子,毕竟他家有皇位要继承的,但由于第一个老婆有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撑腰,小命是保住了,但婚姻被认为无效,因为弟娶兄妻(欲加之罪嘛)。
第二个老婆是伯爵的女儿,但因为有法国的社交圈,所以拉拢了法国,但还是生不出儿子,用跟自己亲哥哥乱伦的罪名砍了她(还是欲加之罪)。
第三个老婆是个平民,好在还有美貌跟温顺,想生儿子的亨利已经疯狂,这个老婆给他生了个儿子,但生儿子后就死了。
第四个老婆是德国公爵出生,也不知道是女方嫌弃男方有恶臭还是男方嫌弃女方长得丑,没给她安一个罪名,毕竟这位德国公主自称还没圆房(也有可能公主为了自保而已。
总之这回可以名正言顺的休掉了,且对方有德国撑腰)。
第五个老婆是年轻的侯爵女儿,也曾喜欢到自称humble,但是生不出儿子,背后又因为跟别人偷情而上断头台(偷情是有,归根结底是因为子嗣单薄且无权无势),最后一个是个嫁过四次的女人(所以嫁妆丰厚,连国王都要考虑女方嫁妆,更何况平头老百姓),老亨利原本也想搞她一下,实际上是吓的了她一下,最后死在她前面。
这难道不是一部政治剧?
就是政治力量的较量,浓缩在一部皇家香艳史里了。
你想看香艳,有,各种裸露。
你想看政治和宗教斗争,有。
跟法国关系不好了,反映到亨利的家里,就是砍了第二个老婆的脑袋。
跟西班牙交恶了,就赶紧拉拢法国。
你以为亨利是因为爱安娜博林才推翻天主教么?
No,作为国王,他最重视的是自己的王权,脱离天主教的束缚不过是政治上的需要,而这一切又由于安娜博林而变得更加理所当然。
你以为他不杀第四个老婆是因为善良?
No,守财奴一号的亨利才不会白白让嫁妆流失,左不过是因为不想跟巴伐利亚交恶。
能做到王位并发扬光大你得有俩优点,一是爱权,二是爱钱。
亨利八世做的很好。
换一个人来做王位,少一样都会反过来被整死。
所以这部剧是反应人性的。
我并不认为是亨利太残忍。
站在他的地位,任何人都会这么干。
事实上,他在英国历史上不失为一个有功的君主。
任何一个人,只要不是太懦弱的,行为上都不会有太大出入。
任何事情,任何历史行为,都大不过人性去。
PS:亨利埋怨老婆们生不出儿子,可事实也许是他自己的精子太弱,Y染色体游不过X染色体罢了。
断断续续地、终于把《都铎王朝》看完了,作为历史迷,毫不客气地打了五星,虽然有人质疑剧集的焦点在于亨利八世的宫廷秘史,但对于想要了解英国历史的童鞋来说,不失为一部好剧。
在没有看《都铎王朝》之前,对于亨利八世的印象只是历史课本里所述的宗教改革,看完之后发现这个人实在难以用明君还是暴君来形容。
他推行宗教改革,推动英国发展,但又反复无常、残杀大臣,同时不断对外用兵,劳民伤财。
而他的一系列所作所为与中国的一个皇帝很类似——汉武帝。
今天这篇文章就从不同角度来对比汉武帝和亨利八世,如有纰漏,尽请谅解。
1、两人都是守业者。
汉武帝是汉朝第五个皇帝,经过祖父、父亲两代的励精图治——文景之治,总算汉朝到了他手里,有点家业了,所以,他才可以肆无忌惮地“瞎折腾”。
同样,亨利八世是都铎王朝的第二任国王。
他的父亲亨利七世结束了“玫瑰战争”,开启了都铎王朝的新历史。
而亨利七世任内奖励工商业发展,也有“贤王”美称。
到他手里,自然是崽卖爷田心不疼了。
2、他们都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汉武帝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并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因为在他被立为太子之前,同父异母的兄长刘荣曾经当过太子,后来被废。
亨利八世是亨利七世的第二子,但由于老大的英年早逝,亨利八世成了英国王储。
3、两人都是赫赫有名的君主。
在中国,提起皇帝,刘彻能排前三,毕竟“秦皇汉武”这是后人对他的评价。
而且,他也当得起这个评价,《汉武大帝》片头有一句话,“他给了一个民族屹立世界的自信”。
汉族的名称因他而得。
在英国,提到国王,亨利八世一定也榜上有名。
由他一手开始的“宗教改革”,不仅改变了英国的命运,甚至整个欧洲的历史也因此改写。
4、他们都是改革家。
汉武帝的改革,分三个方面,一是意识形态,二是政治制度,三是经济改革。
在意识形态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改汉朝开国以来的“无为而治”。
政治制度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改革,把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牢牢地把握住国家的经济命脉。
而亨利八世也一样。
他在意识形态方面,推进宗教改革,信奉新教,强调个人对上帝的崇拜,而不是教会,并且倡导个人对《圣经》的解释权。
宗教改革的另一个直接影响是脱离罗马教廷的控制,同时他任命自己为英国教会的领袖,提拔平民,打压贵族,加强了中央集权。
不夸张地说,亨利八世统治下的英国应该是君权最大的时期。
5、开疆拓土汉武帝的开疆拓土,这不用细说,课本里有详细的介绍。
亨利八世虽然不能与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或者再往后的维多利亚女王相比。
但他在位期间,多次对苏格兰、法国用兵;也是他亲手征服了威尔士。
6、残杀下臣汉武帝对下臣的残杀,在历朝历代里也算是排的上名的,之前我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详细链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968024/亨利八世也一样,从最初的大主教托马斯·沃尔西,后来的托马斯·莫尔,还有托马斯·克伦威尔等等,亨利八世用人的原则与汉武帝一样,需要你的时候,你是大臣,不需要你,就送你上断头台。
7、多次换后并且都无善终中国皇帝后宫三千,这属于正常,但能找到真爱,不太容易。
汉武帝一生有两皇后,陈阿娇、卫子夫,再加上后面宠幸的李夫人,这算是汉武帝的一生挚爱了,这些女人无一善终。
而亨利八世一生取了6个老婆,也都结局不好。
在这点上,两人又看齐了。
8、临终托孤汉武帝在经历“巫蛊之祸”后,立自己的幼子刘弗陵为储君,临死之前,托孤霍光。
亨利八世有三个孩子,两女儿玛丽、伊丽莎白,一个儿子爱德华王子。
他死之前传位于9岁的爱德华,并让爱德华的舅舅做护国公,全力辅佐。
9、一生挚友纵观汉武帝一生,权倾朝野还能得善终的只有卫青一人。
而在亨利八世统治时期,有一个人也一直跟着他从壮年到老年,这个人就是萨福克公爵查尔斯·布兰登。
这两人除了军功卓著之外,也算是汉武帝一生的挚友。
而在《汉武大帝》和《都铎王朝》里,都有年迈有疾的大臣前往参拜风烛残年君王的场景。
这个巧合真是巧得很!
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时说过一句话:“誉满天下者,必谤满天下”。
这句话用在这俩人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虽然两人都有暴君的潜质,但总体而言,他们在推动历史进程上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不失为两个明君了!
烂到不解释
终于结束了。折腾,折腾别人折腾自己。受不了闪回。战线拉得太长,要重温第一季
华丽丽嘀服饰吖……不舍,我感觉我最美好嘅印象都留系1/2季了……
看到最后有点没劲
可能我真心不太适合一连四季都在换女人的戏码 吧
HBO出品?话说凯瑟琳这姑娘人见人爱啊。不过人家是真的通奸罪被推上断头台的,ANN是被冤枉的。各种历史剧不能弃啊。但是到了后面频繁换老婆也没啥看头了。。。香艳历史剧没了漂亮女主还有看头么?!
虽说人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但亨利八世确实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没想到看个历史剧,最后一集能哭成这样...
看完4季了,还是Anne这个女人比较有戏啊~
看到最后居然最喜欢第四季。
果然是一季不如一季,最后一季节奏和剪辑上把控的力不从心真是处处破绽。怀念S1S2时鲜美骄纵的安博林,和开始还只会露着屁股傻笑的Charles Brandon, 而不是最后分分钟眉头紧锁的Duke of Suffolk.
I LOVE Charles Brandon.
从此henry和anne,charles和marie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
总算看完了 越后面越索然无味了
最后一季剧本不知道在干什么。看在小乔的表演出神入化的份上就不一星了。忘记自己的长处沉迷自我感动,看来是很多剧都有的毛病啊。前几季都有新皇后和支持者与旧皇后的支持者的勾心斗角,这一季有Howard皇后的亲戚,但是这个角色又老又丑又没有演技也没有好剧本叫人看什么?这个剧的长处是娱乐化宫廷艳史,这一季H8年老,床戏担当变成了小皇后和侍从,小皇后演得挺好的,侍从不够帅,然后情节写得太差了。看了维基百科上的介绍,感觉这个皇后实际上的故事比剧中的有趣。亨超的角色终于演化成一个他擅长演的状态了,但我还是看得不耐烦。最后都是1.2-1.5倍速观看的。最后一位皇后演技也很堪忧,她一念台词我就起鸡皮疙瘩。这一季本来可以好好讲讲新教和天主教两派在变幻莫测的H8周围怎么互相争斗的,结果没有一个人的故事写好了
出续集吧,下一代也很有看透
尘归尘,土归土。繁华终落幕,一切皆虚无。
讲述英格兰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亨利八世的生平电视剧。介绍的私生活多了些,对其政治能力和历史功绩介绍的偏少,感觉过于八卦。不过这个国王的确是值得一写,一般做他的王后都没好下场,一个被废郁郁而死,两个被杀头,一个生孩子死了,最后一个也差一点挂了……幸亏国王死她前面了。
感慨,感慨时间
从第三季开始就轻描淡写了,毕竟安柏林是亨利都铎人生中的主角。
Charles才是真爱啊啊啊。。。好怀念轰轰烈烈的Boleyn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