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末日了,政府连男主家这种的人都要救的话,人类该毁灭救毁灭吧。
但凡救个正常人呢,起码身体健康,有繁育的希望。
末日了,人人自危了,大兵搁那还牺牲自我,给你一家人服务呢,还为了你家死小孩违反命令呢。
你男主就飞机想上就上,想下就下。
然后推迟所有人的时间,最后拉上一飞机的人为你老婆等着,丧失求生的机会。
自私自利到恶心人的地步还有,能不能不要每部灾难片放着逼小孩,关键时间给你拉,还不声不响那种
1. 胰岛素掉了,我可能也活不成了,关键是老公会气死,会把我骂死,我自己也会很自责,有可能会由老公去拿胰岛素,也有可能是我自己,我去拿的可能性大一些,因为我比较灵活吧!
2. 老公丢张纸条跟我说,我带孩子去南昌了,我们南昌奶奶家见面吧,我可能会把白眼翻到天边去,去哪里?
怎么去?
你们走就走吧,我回家找我爸爸妈妈,我要跟他们在一起!
3. 中国的路可能会更难走,高速想插应急车道掉头倒车,做梦吧!
4. 如果被选中了,那么走一走逃亡之路还是OK的,不过我觉得应该不会太远,地下掩体可能也就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吧,走起来不远,如果让我去上海,或者乌鲁木齐,那我就放弃了。
5. 其实我很害怕人性,尤其是很害怕面对灾难时的人性抉择,如果真的发生了,并且只有48小时的机会,我觉得我会跟家里人在一起,告个别,吃一顿饱饱的饭,换上干净的衣服,抱着我的孩子,一起走。
嗯,也许会喝点小酒,让孩子也试试酒的味道,虽然不那么好喝,但是可以缓解很多情绪!
6. 我爱你们,我的家庭!
我的一生并不长,但是有你们在身边,我很幸福,很快乐,感恩有你,你 means all,all of you,看到这条留言的,认识我的,不认识我的人!
7. stop,别瞎想了,活着更艰难好不好,好好的面对生活,过好每一天,这样,在那一天来临的时候,我们不会有太多遗憾!
来仔细分析一下这部中二电影的优质末日观:1。
世界末日倒计时了,您还在大包小包收拾呢,女猪还在还要跟面包刷果酱呢,建议导演看一下10年前的中国春运,末日逃生应该要挑个扁担挂两只土鸡腌鱼一边篓子一边桶。
再看看阿汤哥《世界之战》的末日逃生指南,1.一分钟内拿空冰箱的食物 2找电池 3 拿枪。
拿枪是对末日的最切实人性理解。
因为末日一定是人性恶的大爆发。
不用责怪小孩弄丢了胰岛素,毕竟人家是小孩,要怪就怪这对末日当头还在收拾尿不湿的婆妈夫妇,以至于东西太多让生命必备品遗漏了。
2.政府的末日指令安排居然是直接机器语言call电话。
在社会混了这么多年,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机器语言电话说你中大奖了你会信的话,建议你去医院看一下脑子!
3. 除了机器语言和短信外,居然直接电视广播通告逃生优选者名单,导演的幼稚无可救药了。
上面说过,世界末日一定是人性恶的大爆发,连公平的制度都无法维持,不公平的制度更不用想了。
如果电视广播:世界要灭亡了,我们挑选了一批人可以活,名单如下,其他人不好意思等死吧!
我相信获得逃生票的人在家看完报导就可以倒计时了,5分钟内绝对一群暴民冲进你家抢你的身份证和带二维码的手机,就算他们用不了也不能让你用。
“人不患穷患不均”,在世界末日之时居然公开搞特权优先!
这种事肯定是高度机密下运行,最好派个直升机去指定隐秘地点接人,如果发现你泄密立即取消你名额,参考指南皮特哥的《僵尸世界大战》。
4..还是关于行李问题,政府给选定逃生票的人的指南是可以带一个行李箱。
您当这是度假呢,这是末日逃生啊,少三个行李箱的重量就可以多载一个人。
至于食物被单等物品必须政府另外配置这样好控制,人应该只能带生命必备品,比如糖尿病的胰岛素。
都世界末日了还在带换洗衣物,美国的中产阶级和ZF连中国大妈都不如!
5. 末日的集中撤离最重要的是什么,秩序!
绝对的秩序,所以所有的末日电影维护秩序的一定是军队。
可是电影中根本不理解军队的意义,就正常情况民用航班一旦关闭舱门等待起飞,您提出要下飞机劝说一次不听,闹第二次就可以直接空警刑拘了。
电影的这种情况,作为军人应该可以将要求下飞机的男猪直接击毙。
6. 撤离的军用机场居然是完暴露在开大庭广众的,以至于没有机票人山人海堵住了通道,让有机票的人都很难进去。
美国那么多地下机场,隐蔽军用机场这个时候不用?
真实情况要是世界末日你公开搞特权逃生,没有机票的屁民会瞬间像丧尸一样顶着枪林弹雨挤爆你的机场。
应了陈胜那句鼓动的话:失期是死,造反也是死,那还是造反吧,毕竟造反还有点生机。
7.如果天上下起陨石雨,千万不要到桥下躲避,陨石的密度一般不大,直接砸死的概率低,但力度砸塌一座桥是绝对没问题的。
8.不让我们上飞机,谁都别想走!
世界末日电影中的一向反派嘴脸居然出现在了本片的主角。
最终映证本片主题:不让我们一家好,你们谁都别想跑。
看完本片后我有个想法,觉得如果要组织一场末日逃生,首先要把本片夫妇挑出来,公开处死祭旗,然后宣誓群人:要让更多人的逃生,这种害群之马必须铲除!
补习杰拉德·巴特勒电影之《末日逃生》(不妨戏称之《地球陷落》),看了陷落哥这么多电影,这部上映的时候应该去电影院支持一下的,遗憾了。
看了这么多好莱坞电影,我相信了一件事:喜欢一个演员的表演真是需要“眼缘”二字的。
陷落哥这张脸很结实很硬朗,留大胡子的话更有安全感,在我心中已成美国硬汉的长相标杆;另外一些男演员,例如克里斯帕拉特和马克沃尔伯格,他们的脸怎么看都一种油腻感,纵然演硬汉也觉得很别扭。
(以上偏题) 这次陷落哥回归平凡人生,建筑工程师,正闹婚姻危机,很可爱的儿子有糖尿病。
彗星要撞地球,政府选中一些人送往全球各地的秘密避难所,正有主角一家三口。
政府不会说,他们已经预测到这是一次全球毁灭性的灾难,选中一些在各行各业必需的人,已经考虑到灾后重建地球了。
不料儿子因慢性病不符合避难标准,主角一家于是踏上一条艰难的求生之路。
与以往看过的灾难片不同,没有那些指挥部里手忙脚乱、如临大敌的将军,没有白宫里油腔滑调、面目可憎的政客,这部片子没有讲任何关于所谓“政治”的东西:什么种族平等、男女平权、阶级分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它只是聚焦末世之下,以亲情维系的一个家庭,他们为生存竭尽全力,以及众多小人物,他们身上仍存在的善良、正义和勇敢。
药店里那个心存善念的劫匪、救下孩子的黑人士兵、营地里耐心指引的黑人小哥和提供药物的女医生、卡车上帮助男主的黑人小哥、主动让妻子搭便车的一车墨西哥人、最后的飞行员,还有最终被抓也喊着让孩子上飞机的夫妻二人中的妻子,还有要留在与妻子的回忆中直面末日的外公。
最终,我记住了这些人。
男主开走陌生人家的车,不忘留下字条;冒险去救困在车里的陌生人;飞机迫降后第一时间去救飞行员…… 末日来临,人人自危,自私、暴力、贪婪这些人性阴暗面如野兽被释放,社会秩序崩坏,能够解救人类的,唯有人类自己,唯有人性中那些最朴实又最珍贵的东西。
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多么希望不要有那些欺骗、背叛……回到家中,紧紧拥抱自己的家人,一起吃一顿晚餐,回想彼此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刻,这便很好。
影片最后,彗星撞击九个月后,阴霾散去,堡垒中的人们来到地面,看到了新生的阳光,听到了鸟鸣嘤嘤,就像诺亚方舟的故事:大洪水退去,鸽子衔回了橄榄枝。
想起片中大概两次出现的浸礼会教堂,我想,这是编剧想对人们说的,圣经里的启示吧。
另外的话:谁能想到这样的毁灭性灾难哪天就会降临呢?
如果有这样的一线生机,我会不会有勇气为之一搏?
如果以上说得太远,那么突发性的灾害比如地震、洪水、疫情,我该如何自救?
我觉得应该想一想了。
我说几点对即将观看或者有观看意向的人几点建议1、我不是黑2、这部电影前面1小时11秒全在讲娃儿的胰岛素丢了怎么办。
整部影片一共1小时59分钟就是说一半的时间讲了娃儿胰岛素。
3、这是一部灾难片。
4、别浪费时间看。
5、我看过得电影中最垃圾的一部影片。
6、我看过得电影中最垃圾的一部影片。
2星,小成本的老套末世毁灭灾难片, 想看大场面特效的就可以无视了。
因为投资有限,所以影片主要精力在于故事情节的演绎和人性的情感展示上,无非就是世界毁灭,人人自危,人性面领考验的同时,主角儿女多情,老人家也是个情种,孩子无助等等煽情桥段。
不太通顺,有硬伤,闲的无聊的话可以看看,没时间就算了。
本来以为是灾难片,哦NO又是美式个人主义温情片。
男主因为有利基建而且身体健康被选中,但是一家三口脑子不行。
救命药难道不绑在身上?
孩子乱翻家长下车怎么不清点确认?
不过选中健康人一是为了人类再生二是为了基因再选。
在生死存亡时刻还不知道“财不外漏”交浅不言深的道理导致孩子被抢、车厢打斗真的是太傻 活该。
导演可能没经历过春运吧,那也见过超级演唱会啊,生死时刻那么多人根本挤不进去,而且设置长长长弯弯弯的通道不给你闯入的机会,怎么可能还能进入!
女主爹给了一把枪才是做的正确的事!
人性很美好也很可怕!
末日逃生 (2020)5.42020 / 美国 英国 / 剧情 科幻 灾难 / 里克·罗曼·沃夫 / 杰拉德·巴特勒 莫蕾娜·巴卡琳
如果纯粹当一部灾难电影片来看,看客们吐槽无可厚非。
如果这是一个未来会真实发生的灾难,舒服的坐在沙发上看电影的看客们是否还能如此理性和淡定?
在真实的大规模灾难面前讨论人性善恶与否毫无意义。
如果未来有一天真实上演,人性的恐慌和可怕程度会比电影里面的场景放大一百倍。
笔者看了不少这样类型的电影了,只有这部最接近于暗喻来自另外一个太阳系的Planet X 行星(有真实新闻报道)同样巨大的慧尾会对地球构成巨大威胁。
这一天是否到来,何时到来无人知晓,说这个也有些杞人忧天,或许有些灾难片存在的意义就是导演提醒人们,地球的头顶时刻挂着一个达摩克里斯之剑。
对于这种全球性地球危机,普通人能够做的也就是该吃吃该喝喝,享受当下。
就像电影里面一样,危机来临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是被guojia选中的幸运儿,除了自救,别无选择。
面临世界末日,国家组织官方版诺亚方舟。
首先在人员选择上,建筑师是不是必要的。
如果确定地球都被夷为平地,那基本上幸存者面临的就是创世纪了。
在创世初,会想要盖高楼大厦么?
温饱才是首要任务吧。
有个草屋住先凑合吧。
想盖楼,估计得是几辈子以后的事了。
另外,男主不是政府官员,被选中是因为技能,那在被选中的人中,一定属于下层人员,这样的人能带家属?
那你不如直接选三个建筑师更有用。
当然有可能是为了安抚被选中者,一家都可以去能省去很多节外生枝可能性。
但你既然不想节外生枝,直接家用电视大屏幕放信息是几个意思。
你就确定人家没客人,而往往有客人的时候还是主人到处忙活,客人在客厅看电视,如果主人手机再放在客厅桌上就更方便了。
然后是保密工作,当然这种信息发布方式,就基本上告别保密这个词了。
但即便如此,当Garrity一家到达军事基地的时候,外面乌央乌央的人群,排了几里地的汽车,也够让人咋舌的。
人们不去政府大楼,不找警察局,都跑来军事基地,肯定不是有病乱投医。
肯定都知道了政府在选人,选的人要来军事基地集合。
也就是说,除了有二维码外,在信息掌握上,被选中者和无关之人所掌握的信息量完全一样。
然后在男主还不知道避难所的地点的时候,不但就已经有民间去往格陵兰的飞机在准备了,甚至电视新闻直接上避难所内部画面。
这是直接用大喇叭喊,关门大甩卖,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啊。
而最后当民用飞机到达格陵兰,本以为还会因为手环问题有一番纠葛,但无差别的所有人都叫上车运进避难所。
当然有可能是因为时间紧迫,无暇顾及了。
但也间接说明,手环无用,有飞机才是硬道理。
还是资本为王啊。
最后说人性。
捎上Allison母子的人,因手环黑化。
但如果他本身就是恶人,根本不会带陌生人。
而他的女友从起初抗拒锁车,到后来默默接受,拆穿后被士兵带走,回头喊,他还是个孩子让他上去。
来来回回都是人性挣扎。
生与死,是与非,善与恶。
当事情变换的速度远超你的头脑运转速度时,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你。
就像男主开头拒绝带上邻家女孩,却在结尾拦飞机,不带我们大家都别走。
所以一切言之凿凿的据理力争都是假的,你眼中的正义只与你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
彗星即将撞击地球,地表生物存活机会渺茫。
1.作为一个普通的没有任何优秀职业技能市民的我,没有收到政府发来的避难邀请卡…我老老实实在家观星…卒2.作为一个普通的没有任何优秀职业技能市民的我,虽然没有收到政府发来的避难邀请卡…不安分的我驾车逃难,结果三环堵车…卒3.作为一个普通的没有任何优秀职业技能市民的我,虽然没有收到政府发来的避难邀请卡…擅长骑行的我刷了一辆共享单车骑往最近的机场,机场极度混乱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故…卒4.作为一个普通的没有任何优秀职业技能市民的我,虽然没有收到政府发来的避难邀请卡…躲进了家楼下的民防车库,我躲过了彗星的第一波冲击,房屋坍塌,食物与水用尽…卒5.作为主角的我收到了政府发来的避难邀请卡,我并没有相信,于是我开开心心在家观星…6.作为主角的我收到了政府发来的避难邀请卡,我相信了,但是三环依然很堵……7.作为主角的我收到了政府发来的避难邀请卡,我相信了,但是机场还是发生了踩踏…8.作为主角的我收到了政府发来的避难邀请卡,门铃响了,三个穿军服的大兵把我护进了停在楼下篮球场的直升机,我皱着紧缩的眉头飞到了机场,看着即将毁灭的城市我感慨万千。
到达机场,通过干净整洁的贵宾通道优雅的登上飞机,机组很体贴为我准备了明天的日报,还有一杯65度的枸杞茶,吹吹杯中的茶末,我抿了抿…“告诉机长,可以起飞了…”
一年一部Gerard Butler,享乐无穷(就差18年的《冰海陷落》看不到[怒])。开始不久便呈现史上最蠢群众!前大半段和之前上映的《呼吸》一个毛病,一直聚焦冗长难熬的主角家庭逃生文戏,根本不符合“格陵兰”这个原片名(反而中文译名更贴切)。灾难下人性善恶的鲜明刻画和映现深刻有力,叫人摇头。真正大戏发生于后半段,从天而坠的陨石撞击群蔚为壮观,和同一天看的《海兽之子》都有陨石坠落的镜头,妙极了!结尾骤然感动一番,可惜全片格局未能彻底放开。
还不错啊,成本较低的末日片,聚焦小人物的经历,相比其他末日片少了很多宏观的描述,但是真实性似乎更高。
3.5/5 by tuning the white balance is not looks like a smart strategy to me. Story is interesting but no depth at all.
为什么不发射导弹阻击彗星?为什么没有中国堡垒?难道还忙着流浪地球吗?
大部分剧情居然是这家人走散后互相寻找。。。末日就20分钟吧,逃命过程挺轻松,主角光环比彗星碎片亮点,特效也假假的,啥也不是
这一家子不值得同情,嘴都没个把门的,脑子也不带出门。这种脑子拿手环有啥用呢?不过好看的在后面
人与人斗多过人与天斗,家长里短多过末日效果。仍可一观,3星。
片中告诉我们,职业选择要从对社会的重建贡献度出发考虑。
看了一半,侮辱智商系列。
Mainstream patriarchy stupid disaster
一塌糊涂,一个傻逼老婆引出的逃亡故事,说好的特效呢?
中段互相找人部分太拉跨,太催眠,非常劝退
天降正义那段很震撼,没有太多的灾难特效轰炸,主旨是人性与爱
世界末日来临,除了暴力,人们失去理智,也还有温情。谁不知经历一切巨变后还存有希望
从预告的手持摄影风格就确定了这会是微观写实版《2012》。很难想到动作片导演出身的里克·罗曼·沃夫能把末日倒数处理得如此细腻。美国国防部协拍了此片,罗宾斯空军基地正是美国空军装备司令部的驻地,片中出现的C-5和C-17正好在该基地的后勤综合体进行保养和维护,所以不要认为这片没有“大场面”。基地戏的群演来自基地官兵、国防部文职雇员、基地空军家属和军事承包商雇员。因为有国防部的介入,所以美军形象(以及FEMA等等)也相当正面,特别是“99%的军眷都未被选中”这句台词。原定导演是《第九区》的布洛姆坎普,主演是美队,后双双退出。我家头上就是航班进近航线,看完之后联想片中的C-17机群,既视感太强了。
科技能够带领一堆金属航向外太空,信仰却无法指引上亿生灵寻求避难所。家园、机场、高速,三幕速度与激情的逃亡;丈夫、父亲、罪孽,三重身份在灾难中获得救赎。白墙林立,警报只能被限制投放;死生面前,亲情也只得被审查筛选。末日烈焰不及妻子的怒火让此生难忘,狼狈的孤雄比塔尖的精英更值得敬仰。平淡时光里全世界可以与你快意乘风,末日降临时是否有人愿为你停驻脚步。
彗星撞击这种灾难设定果然还是比较有代入感。部分冲突十分没有必要令人厌恶。20/11/18
还不算太糟,埃菲尔铁塔还能辨认得出
比僵尸片丧尸有现实意义
无聊的行活,啥都有,啥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