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性格或许就非常适合拍老少咸宜的动画片,他们总是能在嬉笑间思考并传达出现实的东西。
从外星人的角度看待地球人的“入侵”,这个角度就非常美妙。
影片的前半段充满了叛逆的调侃,尽管后半段又回归到美式大片的套路,但仍不妨碍这是一部有想法的电影。
影片中还有好多恶搞经典电影的桥段,看过的会感觉非常搞笑。
霍金说过,不要努力去寻找外星人…………
首先,我是个很爱写影评的人,看完电影就想写点东西,不管写的怎样,总是一个表达和沟通的过程,带着思考来看电影,电影也会变得无趣,如果看过电影再去回想一下,那收获东西可能更多。
其次,对于电影本身,我想做的评价不多,理由主要是,这是一部动画片,无论如何总要拍的温馨和感人,充斥着友情、爱情和幽默,我并不是讨厌这些元素,而是看得多了也就木有感觉了。
最后,我想谈谈我对这部电影想表达东西的一点看法:.殖民主义、中国和士大夫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兴起后强大国家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渗透,中国的历史在1840年鸦片战争输给英国之后,开始了一个新的篇章。
一般人包括我,对那次战争的理解都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开始。
而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根据蒋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描述的内容:18世纪末,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在远东地区的贸易主要由东印度公司负责,为了开展与中国的贸易交往,英国派马格尔尼觐见乾隆皇帝,但乾隆却把它当作是朝鲜等小国的使节,要求其下跪,马氏拒绝,于是和平谈判到此终止。
19世纪,英国从事鸦片贸易,被林则徐禁烟运动加以打击,并对英国人的战斗力非常蔑视,后,英政府派海陆军队来华作战,而后清政府大败。
这段历史我们都很熟悉,可是对其解释却不相同,蒋先生认为我们的观念趋于保守,武器军队是中古的军队,人民和士大夫阶层是中古的人民。
同时,士大夫阶层有自己的利益,接受外来文化,就是断送士大夫们的生命线,他们也害怕民间舆论,所以没有人站出来以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来学习和改良,进而,耽误了20年的宝贵发展时间,使中国日更加难以适应世界。
我想蒋先生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意识到文化的巨大阻力,以及以文化为生命的士大夫阶层阻止改革,阻止进步的行为,在当时也是颇为正常的,因为进步和改革是在我们现代人眼中重要的价值,当时的人很难意识到自己的局限,也不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
在电影中,小绿人星球上大家也分为不同的角色,主要的有:主战派:高大的将军,士大夫:矮个子的博士,绿奸:善良的小伙子及其朋友,其他出现的人物值得我们注意: 电视台主持人和歌唱反战歌曲的歌手。
为什么要注意这两个人物呢?
主持人代表着新闻媒体,他们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和声音在民主国家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反战歌手组合,则代表了民主国家的社会力量,尽管是少数派,但是他们仍旧能组织到一起,发出自己理性的声音。
我想这也是民主国家才有的现象。
设想一下,鸦片战中之前或之后,中国也有自己的媒体来客观报道国内国外的事件,中国国内也有独立于士大夫阶层的民运团体,那么士大夫的利益将受到曝光和限制,政府主战或主和的态度也会受到群众的影响,这就是封建社会与民主社会的不同: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
至于绿奸(绿色小人当中的汉奸),他们虽然受到自己教育的影响,如宇宙范围只有500英里,以及媒体宣传的影响,如电影中播放的暴力外星人,但当他真正遇到外星人时,仍能够根据自己的良知独立的作出正确的判断,我认为这是难能可贵的,因为从众最易,自己想问题最困难,而只有独立思考,才能避免简单的是非判断,避免智力上的懒惰,我想,这个小外星人他做到了。
我想到了顾准先生,“知识让人求实,逻辑让人求是”,顾准后来说过,这一年的生活让他养成‘读史’的习惯。
这种习惯的好处就是“样样东西都要自己学着去判断”。
而在那个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年代竟能做到如此,也是我们必须尊敬顾先生的原因。
小孩子被关进小黑屋,十之八九会尖声惊叫。
其实那些房子无非徒有四壁装满了黑暗,没有大人口中的大灰狼更没有同伴口中的妖魔鬼怪,一切一切只是对看不见的黑暗未知的恐惧。
到海边游泳的人尽管水性尚可,救生衣也完整无损地套在身上,但游着游着总会容易产生莫名的惊恐。
脚下的虚无,海水的深邃,一下就把大白鲨的影子推向脑门。
茫茫大海下面的无尽未知,同样会让人产生不安。
遥望那璀璨的星空,你自以为真的向往那虚渺的自由?
兴许下一刻不小心碰见外星人,心里还会盘算着对方是用量子激光枪还是心理控制术呢。
《51号星球》出彩的地方,正正是盯准了人类这个脆弱的未知恐惧心理,把我们带向换位的角式易地而处地思考审视那种可笑的未知逻辑。
那种负面情绪的人群传播效应,那种个人安全防卫优先的思维状态却恰恰从侧面印证了人类的脆弱和保守。
如果我们要复活恐龙,我们就把它们关在孤岛上美其名曰侏罗纪公园;如果我们碰到落难的外星人,我们会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划出个第九区,用对待异教徒的方式边缘化他们;如果我们发现潘多拉星球,我们甚至会不惜以屠杀异族的代价占领稀有的矿石资源。
电影不只是故事,那是人类心理的重塑与再现,尽管那只是其中一个可能。
如果除去主角莱姆说的那句话——“将军,我知道你害怕的是什么。
你害怕的不是查克(地球人),不是怪兽和异类,你害怕的是未知。
我花了一生恐惧未知,我想你也是。
但是我告诉你,未知不一定是可怕的东西,他可以成为你的朋友,你这样想并不代表所知一切的终结,而恰恰正是新的开始”——这部电影就只会是宫崎骏口中那种“出口高度和广度都是一样的”典型迪士尼动画,但也正是这句话点透了人对未知恐惧的幻觉。
虽然一句话可能不足以扭转一部电影的价值定位,甚至不可能把它归为言之有物一列,但至少足以表明背后的想法所在。
起码,她能让我开开心心地笑过,然后不断回味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那样也挺不错。
"51号星球", 一部并不起眼的西班牙CG电影, 在许多风格上跟"怪物史瑞克"系列比较像(甚至结尾的CAST名单都做得很像"Shrek"里面的), 不过由于它把内容牢牢锁定在"科幻"上面, 所以两者没有发生撞车."怪物史瑞克"系列里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可能分析型影迷认为是关于丑陋的美丽, 孤独的幸福之类深刻哲理(并由此很自然对它的两部续集很不满意), 但宅属性的影迷可能对它恶搞经典的方面更感兴趣, 估计续集最能满足的就是考据癖们了 可惜"Shrek"中致敬/恶搞(同义词, 真的是同义词, 戴帽子一族不要义愤填膺了)的多为童话或奇幻片, 对于科幻涉及不多, 毕竟受故事背景所限嘛"51号星球"就很能满足科幻迷中的考据癖一族观赏, 作为一部2009年新出的科幻片, 上至"2001: 太空奥德赛"下到"Wall-E"被整了个遍, 充分满足了死忠科幻迷们回味经典的需要, 其剧情本身倒是相当普通(科幻迷甚至可以称其为"幼稚"), 而把主视角放在外星人身上的手法在近年来也算不上新鲜了, 尤其是大家都当过了一回"蓝猴子"以后 当然纯娱乐电影就用不着计较这些了, 从拿僵尸开涮的时候起影片的定位就已经十分明了了. 本片的画面不算牛逼, 但是画风很清新, 色彩靓丽."2001: 太空奥德赛": Chuck登陆51号星球以后响起了"2001"的经典theme, 还有他的飞船"奥德赛号""星际迷航": Chuck的全名叫Charles T. Baker 想到了谁?"星球大战": 片中有光剑对打的经典场面, 还有那个天文台有点像Tatooine星上Jabba的宫殿, 还有这个星球上的悬浮汽车的引擎声有点像"魅影危机"中的赛车"异形": 51号星球上类似于狗的动物就是.......异形"ET外星人": 片中出现了骑自行车的经典一幕, 另外军方有间房子的入口也跟"ET"里一样用塑料棚搭成拱形走廊"世界大战": 开头放的那部"画中画"影片"终结者": Chuck搞怪的时候模仿了一下州长大人"Wall-E": 那个像小狗一样的探索机器人再近一点还可以把"怪兽大战外星人""第九区"等算进去(其中"怪兽大战外星人"本身又是一部致敬老片的新片 = =), 至于跟"泰拉之战"就不是简单的关联了, 这两部片比较起来内容很相近, 有点"撞车" "51号星球"可以看作是和平轻松版的"泰拉之战"吧.此外还有类似阿波罗登月的插星条旗一幕, 还有类似51区的"9号基地", 坐落的地方很像加州沙漠里的荒凉地区, 以及经典的飞碟小酒吧 当然我肯定没列举全啦, 仅科幻部分就还有很多, 当然还有"闻香识女人""雨中曲"等也没提, 还有很多经典"出处"有待SyFy guys去寻找并享受回味经典的乐趣
充满童趣的一部电影,虽然是万年不变的外星人主题,甚至有些抄袭ET的部分内容,但是依然很打动人,有趣,天上会下石头雨,说是50年代的地球,又满地都是悬浮汽车,狗狗的尿可以当硫酸,舌头像蜥蜴一样。。。。。。
无不体现着创作者的丰富的想象力。
看惯了奇形怪状的外星人侵略地球的片子,难免的,人们也会想像,如果地球人是外星人,去造访其他星球会发生什么,是不是也会向地球人一样的反应,尤其是负面的反应,这个想法,我想就是导演和编剧想在本片虚构出来的情况吧。
可是,实际上,本片除了拿一大堆经典科幻片恶搞和致敬外,本身比较辜负了本片的想法,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外星人塑造的过于类人化了,这片子,与其说是地球人在外星的遭遇,不如说是一个美国人在欧洲或其他什么地方的遭遇,也许是因为本片是动画片,所以故事和走向,还是儿童片的套路,那就是,除了人以外的生物,其实,也和人一样。
这种外族进入未知领域的故事,类似的片子一大堆,不过,本片拍成了典型的童话合家欢顺便教育年轻人积极向上的片子,所以无论是故事还是画面都是为了服务15岁以下人群的。
本片在外星球塑造和环境想象方面没什么新意,都是很多电影到处可见的东西,就连那个最可爱的月球车,也直接“拟狗化”,让人想起了小日本做的宠物机器人。
希望将来能出个科幻版《格列弗》出来,呵呵。
没有考证过,但我猜想可能和一些传闻有关。
传说美国内华达州的51区是美军进行秘密试验的军事基地,其中也包括关于UFO以及外星生命的一些接触传闻。
而片中的第9区也许是联系了电影《第九区》以及曾经的太阳系九大行星而得名的。
作为一部娱乐为主的动画片,一些逻辑上的不合理完全可以忽略掉。
例如语音的相同,外形、生活习惯的相近等等,这也是为了更容易让观众接受。
而且也节省了时间用在关键情节上。
动画表情和语言很幽默,作为一部纯娱乐的电影,应该还算不错。
至于关于未知探索的主题思想,见仁见智。
为什么总把外星人的到来设想成是侵略而不是交流,是敌对而不是友善,源头是人类对于自身的邪恶的镜像。
未知会让人恐惧,也会让人向往。
关键看你怎么去面对。
相当具有美国特点的一部电影,先轻松,后来遇到麻烦,每个人突破自己的弱点,最后一切大团圆。
王小波曾经说美国电影像一顿快餐,吃的时候什么样子拉出来的时候还是什么样子,就这么扔了太浪费,加点作料又吃下去,再出来,如此反复,等到拉出来像一坨屎的时候觉得不能再用了,就扔了。
话说的有点恶心,但讽刺的很到位,你可以在每部电影里看到另一部电影的痕迹(当然,某些特别伟大的电影除外)。
这也不是说我不喜欢,人人都需要一种轻松的艺术来缓解日常生活的焦虑,这些电影正好符合了这一要求。
轻轻松松的大家一起,有什么不好的呢?
只是说这部电影很美国,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当然这类电影都是需要一个小小的,稍稍带点哲理的主题的。
我想这部电影中应该都是表示的一种未知的喜悦而不是恐惧。
人人都会有很多未知,小到明天的天气,大到整个人生,或种族的存亡,但并不是因为未知就去逃避,而是怀着一种接受的心情来看待。
从这么一部电影中看到一点点就足够了,毕竟你还轻松了那么就不是吗?
应还是地球 还是人类。
应还是地球 还是人类。
应还是地球 还是人类。
应还是地球 还是人类。
应还是地球 还是人类。
应还是地球 还是人类。
2009年,喜剧家庭奇幻科幻动画电影《51号星球 | Planet 51》虽然用了很多很多电影的梗,但是梗太多了就看不到电影自己本身的东西了,虽然剧情上是反过来外星人帮地球人回家,但是人设确实我感觉不好看。。
用奇葩形容也是可以的,恕我直言,用小机器人和小狗的视角拍会(主角)比这样好上百倍。
直接吐槽吧:1、上来的音乐还可以(然后音乐就没有亮点了)2、异形狗,是这个电影的亮点之一。
3、那美克星人,你懂的。。。
4、雌性穿裙子,雄性光着腚,这设定没谁了。
5、好萌的机器人,不当主角真的太可惜了。
本电影最大亮点!
6、士力架。。。
7、你能看到许多电影的影子《ET》《雨中曲》《第九区》《米老鼠》等等很多电影。
8、大众。。。。
9、⑨,你懂的。。
10、扫地大叔内心是崩溃的。
11、一言不合就虐狗。
---我是无奈的分界线---推荐指数:★★☆(5/10分),心思完全用的不是地方,太多的细节去致敬经典电影,而自己的人设不好看,剧情又低幼,这是一个观影年龄很尴尬的位置,不能说不用心,只是作为一个电影你失去了你自己的个性,没有了自己的灵魂。
只是一部向经典致敬的电影而已了。
good idea, bad story...
骗骗小孩子
还行吧
动画 阿凡达
看得我直打哈欠、困死、什么破烂情节太没劲了、给哥哥来点激情的亢奋一下呀
对各种老电影的致意、效发,不过这片根本达不到美国动画的普通流水线等级。
原来异形就是这样来到地球的...
原来51号星球就是那美克星。。。。。。。。
我觉得很有爱啊!为什么分这么低……
不得不佩服表情和动作细节
俗套幼齿,视觉疲劳
美国的英雄主义呀。。。一开始那个插国旗比较搞笑
发现第六百公尺的勇气
美国人太会yy了,都跑到外星球当英雄了。。。
登陆很有趣,异形就这样来到了地球~
好玩
好几个kuso的地方还可以,其他都一般
剧情有点老套,不过有些地方满好笑满感人额……
美国....
ILION ANMATION STUDIOS。人啊,妖怪啊,简直就是东成西就。去年old fasion的电影还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