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咫尺的爱恋》:小情感的大台湾“你以后会想我吗?
”“除非我老了,可是大杰的爷爷这么大年纪了依然非常爱大杰!
”一句台词,却足以让人久久的回味。
朴实无华,自然流露。
一句话,也是一种承诺,暖暖地,沁人心间。
明道的一句话,打动了我。
或者说是台湾的电影人因为是在用心的做电影而打动了我。
生活却不虚张声势,平凡却又不平淡。
真正的生活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近在咫尺的爱恋》中每一个演员的刻画都非常地细致而富有个性。
大杰(彭于晏饰)的油嘴滑舌却将感情深藏心底;小葵(郭采洁饰)率真而又执着;阿翔(明道饰)俊冷而又情感细腻;姗姗的才气动人而又坚持,非常清晰的表现在整个故事之中。
这部影片既青春又励志,当然更不会少了其中的爱情故事。
对于爱情,没有过多的渲染,却是让软软的心房受到了什么的触动。
这就是其中最台湾的地方,也是这么多年来台湾电影一直坚守的东西,很文艺,却不沉闷。
就像是一曲琴声上跳跃的音符,轻弹之间,撩动心弦。
这样的故事就缓缓的刻在了心上。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台湾电影,我是一个不会因为喜欢而去刻意的刨根究底的人,害怕将喜欢的东西拨弄的非常清楚之后,失掉了那种模糊的朦胧,丢掉了美的青纱帐,会产生另一种情愫。
小葵很纯真,她的语调、她的眼神,甚至是她嘟起嘴巴的时候,都能准确的传递信息;大杰,因为完成一个梦想,在不断的坚持与进步中,终于实现了对爷爷的承诺。
正如阿翔对姗姗的承诺一样,心底有一个目标,不断的践行,一路行走,终归会有高峰的一个点。
特别想说的是,当他露出自己的肌肉的时候,硬朗的外表,让人十分的羡慕,六块腹肌一目了然,光亮的胸肌和肱二头肌锻炼的比例恰当,甚是俊朗。
迟姗姗,或许是大部分男生喜欢的类型吧,执着,善解人意而又才华横溢,也是在不断的坚持着自己的艺术梦想;整个故事相对来说节奏比较舒缓,但是配以小葵等人的部分或耐人寻味或幽默风趣的台词,也让这个片子的舒缓有了调节的乐趣。
当然,就我个人而然,我喜欢这个舒缓,舒缓之余,可以仔细的去品味来自台湾的最用心做电影的电影人的影视表达,就像是品茗,需要含口蠕舌,用心来尝。
总体来说,与《一页台北》、《第36个故事》等地道的台湾电影相比,《近在咫尺的爱恋》还缺少的是一种“台湾气”的表达,但是单就从台词的雕琢与凝练以及对生活的思考等方面,《近在咫尺的爱恋》毫不逊色。
当你在这个大城市累的,想停靠一下,静静的再思索人生的时候,建议你挑选一个时间,坐在一个角落里,去用心的看一看这部电影,任凭岁月的洗礼,沉淀下来的却是我们在生活中凝结出的“晶体”,抛开世俗的烦扰,享受一曲唱自心底的歌。
@总体评分:7.8分#
总的来说,典型的台湾爱情电影,不是很经得起推敲,有点甜腻腻,但是也不会招致你的反感,能心平气和的看完,有欢笑,也有小感动,最后当然是个happy ending。
所以小情侣去电影院的话,这个片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推荐女生看的理由还有一个,彭于晏在里头大秀肌肉。。。
%>_<%,明道同学在彭于晏的六块腹肌衬托下愈发像个大包子海报也是个包子脸当然如果是万能的腐女看此片,相信会找到更多的乐趣。。。。
很喜欢郭采洁演的那个拳击社经理,长得很可爱。
出场很久都是个假小子样,喜欢拿拳击手套砸某男,到后来变淑女了穿裙子的样子居然很漂亮宜人。
于是莫名其妙想起五年前的一部大陆片《独自等待》。
龚蓓苾演的那个李静姑娘喜欢陈文非常多年,一起笑一起闹,也帮他泡妞,最后的最后,终于头也不回的潇洒离开。
而那部电影最出名的一句台词是陈文写的,“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
”所以, 小葵,你比李静命好 :)
我发现大家越来越不会表达爱,即,不会讲关于爱的故事。
昨天去看奥涅金,芭蕾舞剧,用舞蹈和表演讲了一个爱与不爱的故事,我向来喜欢话剧和音乐剧,我总觉得形象表演虽然直观,却不如话语文字有穿透力,不过昨天真是刷新了我的认识,舞蹈和音乐本身,就能讲好一个故事。
今天去看了这部电影《近在咫尺的爱恋》,按理说电影的表达要比舞蹈更直观有力,表达手法也更多样,但是这次电影却败下阵来。
电影讲了一个极其无趣的故事,女喜欢男,男要么是不知道,要么是忘记了,于是女极力启发男、唤醒男,最后,终于成功了,喜欢的人都在一起了,剩下的所有配角不知所踪。
你喜欢的人同时也喜欢你,这是多么小概率的事件;喜欢你的人却失忆了,这是小概率中的小概率;最后,这个人居然又重新喜欢上了你,冲破重重阻力和你在一起,这个概率,你赶紧去买彩票是正经!
电影也在于讲一个故事,所以你要拍电影的话,先要有一个好故事,然后想着怎么把这个故事讲好听。
但是你没有好故事的话,千万别瞎编,编不出来也别到处抄别人的,求你了。
开场五分钟以后就知道编剧要讲什么故事了,以及,他为什么要讲这样的故事。
四个主角全都是flat character,就是说,角色特征用一个词就能大体概括,大杰(编剧怎么想的,听上去像大姐)是有勇无谋,阿翔是没落英雄,小葵(编剧你这个日控!
不带这么编排Aoi!
)代表活泼少女,姗姗则是文弱淑女的化身。
嗷受不了了编剧是只上过初级班么?
为啥写这么直白单一的人物,单一也就罢了,还是这么常见的人物性格大姐鲁莽,阿翔稳重,小葵开朗,姗姗文气.......你再写下去就会变成一年级的作品了。
结果还真是,开朗的暗恋鲁莽的,文气的喜欢稳重的,鲁莽不解风情,稳重患得患失,爱情主题有了,再套一条拳击的故事线,故事发展过程中加一些莫名其妙的机缘巧合,附带着一些搞笑情节,找几个明星演出,就可以卖座了,于是,咳咳,此处文案一定会写“他们四个人纠结的感情故事就此开始”.......嗷你莫要讲故事了,你拿个绳子勒死我是正经......我能理解你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故事,我现在也是每天做些鬼也不要看的片子,谋生计促使每一个人不得不按社会运转规则行动。
但关键是,我们俯仰之间的每一次呼吸都在吸入灰尘,可这不妨碍我们做得更好一点。
魏德圣拍海角七号也只是应付差事而已,但是结果是应付,作品不能应付。
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作品看起来不那么乏味。
比如说可以不用flat character,塑造一个round character虽然费神费力,但是故事会好看很多,情节也会多些起伏。
而且,不管多少生计压力压着你,你一定要坚持,讲一个好故事。
你想要讲一个爱的故事,那你就去生活里找。
最有想象力的是生活,你要是找不到好故事,那是你没有好好生活,或者你没有好好观察生活。
平淡生活也有天水围的日与夜那样感人的讲法,轰轰烈烈的生活就更多了。
生活的实际,一定比你坐在桌前闷声苦想地有趣地多。
设身处地,把你放在爱的处境里,要充满真实的细节,让每个看到电影的人感同身受,头脑激荡:啊,我也曾是这个样子.......讲到人心里去的,才是好故事啊!
我喜欢能让我一遍遍思考的电影,说实话电影不就是为我们刷新认识的么?
你说电影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呢?
要是只是爱情故事,那我出去采访,每个人讲得都会比你的有趣;要是为了看看帅哥美女演员,那我买个海报天天看不就得了;要是为了听ost,我直接买张CD不完了;要是只是为了呆在电影院里90分钟,那我换个地方不就结了,还清净呢......我真的扯远了。
我想说的是,你如果真的想要讲一个关于爱的故事,那就专心去讲好了,就像四月物语,通篇只讲一个暗恋的故事,只有一条线,也是好故事。
真的没有必要为了讲述所谓爱情而附加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线---梦想、友情、青春.....你要是讲好了自然会有这些的,故事都没架构好,这些东西都塞进来了,我只能怀疑你的诚恳,很可能是为了填充时长才硬塞了这么多题材进来。
或者说,你写不出来,你根本没有爱过。
你在应付观众。
观众也会应付你。
好吧,我实在是太苛刻了。
我不喜欢不用心不诚恳的电影,所以这类一看就是为了档期赚钱火急火燎上线的电影我从来不喜欢,这次真的去看了,才再一次深深感到:我果然不喜欢看。
不过如果你不是为了电影而去看电影,而是为了和男朋友or女朋友多在一起90分钟,这也许没那么差劲。
片子情节松散,你们可以聊聊天,喝喝饮料,吃吃爆米花,即使打盹睡着了,睡醒了继续看丝毫不会跟不上情节发展。
而且屏幕上那么多明星脸,你们正好以此为话题,趁此机会多交流,增进了解。
综上所述,本片适合不看电影的人去看。
证明完毕。
+++++++++++++++++豆瓣观影志专场+++++++++++++++++++++昨天在国家大剧院看奥涅金,今天是豆瓣组织看电影,两场演出硬件条件迥异,可是我一样开心,前者是表演本身打动了我,而后者是因为,嗷,我总算是见到了影志。
事情是这样的,豆瓣前段时间logo上加风扇,影志说狂敲什么什么狂点左键多少多少下右键多少多少下给阿北发邮件就能换空调,我居然上当受骗了,这让许多人欢乐不已(小猫和tgm,我没说你俩)。
后来的后来的后来,我才发现上当了,输得好惨,鼠标坏掉了。
结果今天一进门,faint!!!!
居然是这么个童叟无欺的人,嗷嗷嗷,我居然败给这么个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真不值.....我可怜的鼠标,阿门......
承认这是一部文艺的、略带着小清新,其实情节非常狗血的台湾片。
非常非常的具有台湾的气息。
主演都带着浓厚的台湾腔,女二一出场就被断定是个地道的大陆妹。
但这不妨碍我对这部台湾文艺小片的欣赏。
至少看完之后有些话我会想要怀念。
题目就是我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阿翔说,我有个坏习惯,想哭的时候却会笑。
看起来这是一句很浅显的话,其实电影里仅仅也只是把它当做一个线索,融入在剧情的主线当中。
浅白易懂。
但是,其实这句话很有深意。
对我来说。
很多时候仅仅只是想让自己表现的没有那么难过,让周围的人不要那么为自己担心,哭的时候还在勉强着自己在笑。
结果就是越笑越难看。
可是在心里,我还是笑了的。
至少我自己觉得,我没有哭的很难看。
这也是第一次看郭采洁的电影。
之前没有对她有太多的印象,仅仅停留在这是一个台湾的发片歌手。
和张栋梁演过偶像剧,短短的头发。
还演过茉莉花茶的广告。
并没有对她有多少的喜爱或者讨厌。
但是看了这部片子,不得不承认,开始想要关注她。
至少这个娇小会撒娇的姑娘,戳中了我内心的萌点。
不得不让人觉得她可爱。
需要关怀。
最后和彭于晏在一起的场景,虽然狗血,可是看得我不自禁的微微笑。
这么一个高个子的男生,让我觉得像大熊,抱着这样一个小个子的女孩子,实在是太美好的画面了。
让我开始怀念校园。
怀念最美好的感情。
以上。
剧情有点儿狗血,编剧拼盘的痕迹太重了,可能想要表达的亲情爱情友情太全面,结果就是都不够深刻,但是有些小细节小对白设计的还是不错的,比某些国产大片还是强很多的,起码它讲了一个很青春的故事,给了我一下午的好心情。
说说演员的表现吧,明道毋庸置疑是众多偶像剧出身的演员中演技非常不错的,不过这部片子里没有特别出彩的表现,可能是角色局限,外形就不是很像大学生,身材也不大像是个拳击手,但是卓越的演技也基本弥补了这些不足,有些细节的眼神处理的很到位;彭于晏也并不是很多人眼中的花瓶演员,演技还是可以的,个人很喜欢他在听说里的表现,但是他总给我一种他不是大杰不是天阔不是范达音,他是彭于晏的感觉;郭采洁的表现基本上是个本色出演,无功无过的样子;倒是这个从来没有听说过名字的苑新雨的表现略超出了我的预想,气质很古典清新,应该很适合古装,表演也很自然,给人一种很清淡很舒服的感觉;阿信,真是个打酱油的,本以为他会华丽的打个酱油(比如说慧眼发现小玲是个可塑之才什么的),没想到打酱油还真就是个打酱油的,一共也没几个镜头。。。
虽然我并没有被所谓的热血感染(可能是自己年龄的关系,认为为一件成功希望渺茫的事情花费巨大精力是件愚蠢的事情,甚至小命不保简直愚蠢至极),也没有被那些情所感动(小玲和小葵那段家人之间的理解交代的不彻底,大杰和爷爷那段不知是看过太多类似的桥段还是什么原因,总之没什么大感觉,前后两段友情都有点儿突兀的让人费解,两对的爱情也基本没啥大起伏和悬念,坐我旁边的mm在某场景时潸然泪下,我很诧异),但整个过程中一直是以愉悦的心情去观看,中间不乏大笑和小浪漫,演员还算养眼,节奏很轻快,还有一个happy ending,能使人心情愉悦又不至于之后有什么深刻的思考,很多小情节小对白还挺浪漫的,总体来说,片子很适合情人节时学生情侣们观看。
喜欢的彭于晏,自爱情白皮书开始。
《爱的发声练习》里也只喜欢你。
要大红呀,阮经天都红了,你比他有实力。
立秋,不那么闷热的午后,我在朋友的带领下,第一次参加了豆瓣活动。
——高兴和期待我是台湾偶像剧和TVB剧集的忠实观众,各种新的老的,都看过一些。
对于那个当年在《爱情白皮书》里带着眼镜的瞿守,很是喜欢,今天他不再是瞿守,而是大家更为熟悉的彭于晏,喜欢他微笑和搞怪的样子。
这部电影很台啊,情节还是没有什么新意,但是总能在一些不注意的地方,加入一点有趣的台式幽默,总体来说是轻松愉快的。
除了彭于晏,还有一个可爱的“小男生”,她叫郭采洁,她演过一些些了,在台湾有“水女孩”之称。
但是我还是一直叫不太上她的名字,不过这次印象很深刻,很喜欢她的角色,单纯对自己爱情的执着,和对爱人默默的付出。
见惯了太多的争名逐利,他们的爱情像一缕微风吹过,清凉的,让人舒服,一下子觉得原来自己有点迷失了原来的方向,其实爱情还是一样很简单,“只要他在我身边就好”,对爱情的期待不是没有了,可能是被现实渐渐模糊了,他们好像提醒了我。
谢谢在七夕前让我看到这部电影,我想我会度过一个很愉快的七夕!
同时鸣谢积极带我去参加活动的菜包子,呵呵!
说实话剧情在某种程度上说没有新意也没有独特的亮点,既没有<失恋33天>的精彩绝伦的口水战以及年轻人对待爱情的各种新奇古怪听起来朗朗得意的理论。
它讲的却是最初美好爱情的清凉。
就像一杯玻璃杯的纯净水在午后的阳光下静静的独饮而下,那样的暖暖而平静,让人在心里潺潺的流动,动情的在回忆着什么,也许是最初似曾相识的美好光影吧。
青春,欢畅,一种轻松愉快洋溢的流畅感让你看完。
就像夏日来的微风,吹彻了心。
那样的舒服那样的享受。
有时候看着看着会大笑,因为接下来都被自己下意识的猜到了。
即使那样也不会心生恶念的去咒骂编剧的白痴,导演的无能,就像你不会讨厌微风那样自然。
因为甜美爱情的蜜牙牙每个人都心生懵念的美好。
不知道为什么有种回到高中生时候的感觉,美女帅哥那般清纯的故事也许总是我们的最爱,年轻如此,年老了也许也未曾舍弃。
微风吹过带来最初的美好。
一直以来很喜欢台湾电影,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那种味道吧,不知道为什么,也许大陆在遗失些什么吧。
台湾在电影的方面似乎一直保持着这种最初美好的特性,让人感受暖暖阳光的温馨沐浴,给予的是心灵上的慰藉。
生活静静如水,却也是在诉说着什么,很喜欢一部台湾电影<一一>,它给我的感觉就是静静如水却也是在诉说着什么。
以前一直都没觉得原来台湾电影那么文艺,像花吃了那女孩,听说,恋爱发音,还有最近桂纶镁那个,突然发现,原来台湾电影那么文艺,我写过听说的影评,因为那个片子喜欢彭于晏喜欢的不得了,这部片子,看完了就更喜欢明道了。
台湾电影的题材几乎都是以文艺为主,而且多数都拍的很干净,很温暖,让人看完像感觉很舒服,喜欢这样的电影,很清淡。
喜欢彭于晏和郭采洁、可能明道对的那个女生是新人。
总觉得有那么一点别扭、啊哈哈,小葵真是卡哇伊呢、超喜欢郭采洁的淡淡的清纯的感觉。
支持
╮(╯▽╰)╭
一般般。。
清淡到看得累。。
本来想冲着Eddie 多给点 不过是在太次了
明道
神马乱七八糟的! ps 万人迷彭于晏!
很多事如果我们愿意的话,随时可以重新开始。
胸肌两星 腹肌两星
浪费了彭于晏那张可爱的脸和那么好看的肌肉群=。=
彭于晏!!!!!!爱心~~~~~~~
哎哟,小清新,哎哟,平平淡淡的励志偶像剧哟,就是明道那个忍不住笑这一点很恶搞。哎哟,这种就适合拿来画画放松的时候做背景电影,纯粹不用用脑子地看……
陈信宏!!!你打了好大一瓶酱油!!!本色演出你的包子脸!!!导演太会赚票房啦,指着这张包子脸比里面所有男女主配角都好使啊!偶像剧所有元素大集合,随便看看就算了。
还不错的电影 彭于晏1年之内瘦了好多 身材变好了 脸也瘦了 难道打针了??
各种的不给力吧,但还是有一些诚意的,所以会越来越好的。
电影里演员的演技非常到位,出乎意料,很出色,为电影加分很多,本来一般的电影变得挺有意思。苑新雨很漂亮。。。
最初只是为了某些人而看 最后却是稀里哗啦……
怎么说呢,电影有两亮点:一是彭于晏很壮,身材很好;二是郭采洁很可爱,演技不错。对,再没有了= = 整片就是收视率不尽人意的台湾偶像剧的影院版,然后男一号明道和女一号苑新雨把电影的质感搞得很Low。对,结局跟小S说的一样,熊抱转圈圈= =
诶。没想象中的那么好。演员噢,除了郭采洁彭于晏以外都没什么看点了。剧情也就一般般。
郭采洁和彭于晏很般配嘛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毫无亮点,毫无新意,郭采洁无论从长相还是歌声都太没特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