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的演技没得说,戏里的伏笔最后也都一一出现了。
只是好的电影不一定要有激烈的冲突和枪战才会精彩有意思。
剧本台词没能让电影出彩许多,可能是导演太多了吧。
更像是快餐电影,没有太多的内涵。
但是看的出来好多细节,导演确实用心了,确实是想拍好电影的。
只是经验上不是太充足啊。
有些低俗的梗其实是没必要的。
一提起大东北,大家的印象大都是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还有大哥身边穿貂的扒蒜小妹,还有东方斯卡拉的小品二人转。
但看了这部电影《道高一丈》后,可能会让你对东北的印象有所改观,这部在哈尔滨取景拍摄的电影,故事非常写实,风格非常讲究,看起来非常很酷。
哈尔滨是座美丽的城市,有东方小巴黎之称。
但随着整个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哈尔滨有点落后了,虽然城市依然美丽,依然是小欧洲的感觉,但经济上似乎也随了欧洲,生活节奏很慢。
但这也让它保留了许多古老的欧式建筑,它们赋予了这个城市与众不同的特色。
哈尔滨四季分明,哈尔滨的人性格也真实不矫情,就像一把火,言语和行为直来直去总是能点燃身边的人。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哈尔滨的美,来到这里取景拍摄,比如电影《白日焰火》,网剧《无证之罪》都是在哈尔滨拍摄的。
再加上这部将于9月7日上映的电影《道高一丈》,好像哈尔滨的冰天雪地,到了冬季的那种萧瑟,能磨灭所有欣欣向荣,也能掩盖所有蠢蠢欲动,非常适合拍犯罪题材电影。
作为一部犯罪片,《道高一丈》的尺度国内少有,很黑色。
电影一开头有一段在结冰的松花江上用冰球打人的戏。
零下30多度的哈尔滨,江面变成天然大冰场。
导演为了配合这天然的景色,把这段戏处理得形式感很强,有设计感,也有好莱坞黑帮片的感觉,坏人作恶,总是能想出许多出奇的手段,冰壶削脸看得人肝颤儿,镜头也非常有冲击力,暴力美学的范本。
影片讲述了被警校开除的学生宋朝和警察刘海洋在警匪追逐、黑势力追杀的过程中揭露了一桩连环案件故事。
看似是一个普通的刑侦题材的电影,其实影片对宋朝这个人物的刻画更像是《谍影重重》中的伯恩,影片风格也偏动作惊悚。
宋朝这个人出场就很神秘,被黑社会追杀,还同时被警察通缉。
观众可以从种种细节中看出宋朝有难言之隐,但影片在这个过程并没给出真相,直到最后案件水落石。
所以宋朝这个人物一直在片中都是一个逃亡的身份,还同时肩负着查出真相的任务。
最近追《延禧攻略》的观众可能会觉得聂远扮演的宋朝颠覆了心目中的形象。
不得不说导演的这种处理很西化,因为这种处理方式势必会让宋朝这个人物突破一些尺度,打破很多规则,这种非官方的行为除了能给观众带来许多情节上的吸引和视觉上的刺激之外,还会给影片带来审查上的麻烦,所以这个度的掌握就很重要。
所长看过电影之后,不得不说这是目前国内犯罪类型影片中尺度很大的一部了,里面涉及了黑帮、暴力、火拼、强拆、变性人、黑警,还有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可以说是一部生动的当代浮世绘。
作为观众,我们见多了大团圆结局,这部电影最终的结局虽然依然是邪不压正,但付出的代价的确很大,不管是罪犯,还是无辜的人,都死了太多的人,这也是电影很现实的地方,真正的刑侦工作就是要有牺牲,所以说没有什么岁月静好,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安危都是有人代价巨大的默默守护。
影片将于9月7日上映,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去影院感受一下东北极寒天气的刺激,那酸爽。
你没有看错,片名没写错,将于9月7日公映的《道高一丈》,别出心裁。
而且该片也是算是今年国产电影的一个惊喜了,不在于别的,完全没有抱期待,但意外的不错,原因有二,其一为边缘化的动作电影无论从题材还是故事,在国内都比较少见,也非常大胆。
其二在于几位实力派主演的精彩表演。
先要插一句,相信很多朋友关注这部电影,是为了聂远而来。
《延禧攻略》火爆,“大猪蹄子”聂远粉丝暴增,也让这部《道高一丈》未映先红。
其实熟悉聂远的朋友都了解,聂老师成名已久,演技方面自然没的说,包括《绣春刀》里的赵靖忠、《三国》里的赵子龙,甚至《新西游记》里的唐僧。
这样多样化的角色,更说明其戏路很宽广,演技精湛,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在《道高一丈》这部电影里,聂远从之前的“大猪蹄子”,变成了一个亡命天涯、背负命运的硬汉。
没错,《道高一丈》的故事模式有点类似当年的《亡命天涯》,但内核更加极端,一位小人物的绝地求生,昔日同窗的恩怨,黑与白的实力悬殊的对抗,容纳于其中的就是大时代下小人物不甘随波逐流的挣扎感,最终的结局,也是“道高一丈”这四个字的最佳诠释。
聂远饰演的角色,一开始就定位了亡命徒的属性,其身份性质,决定了这个角色就形成了一种自我孤立的状态。
他与外界封闭,与自己的朋友疏离,甚至被人误解。
就是这样一个孤立的角色,却开始在逆境之中选择面对强大的邪恶势力。
正因如此,聂远饰演的宋朝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来洗刷自己的清白,没想到却越陷越深。
按照常理,他可以选择向警察坦白一切,也就没有随后的故事。
但正因该角色特殊的设定,他自我孤立,谁也不信任,别人也不信任他,更重要的是,不信任他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多年的同窗好友。
他唯一信任的人,就是曲高位饰演的黄天成,但后半段的故事走向,令人瞠目结舌。
相比之下,谭凯饰演的刘海洋作为人民警察,因为陷入执念,导致工作和事业停滞不前,甚至家庭也是如此。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海洋也是另一个宋朝。
因为这两个角色的设定,都是被孤立的存在,是角色属性决定,也是自我选择,从一开场他们就决定了他的边缘,因此当事件发生之后,他没得选择,只能走自己的路。
他们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只能铤而走险,孤注一掷。
个人感觉《道高一丈》,可以看作是内地版的《乌鼠机密档案》,且故事比后者更加具有说服力,聂远饰演的宋朝,谭凯饰演的刘海洋,两位对立的角色,从最初边缘到中段的反抗,再到结尾处绝命一战。
进阶累积的矛盾冲突,造就了《道高一丈》》具有异常张力的剧情,从最初的个人恩怨,最终拓展为一张逃不掉的网。
在累积的效应下,该片一步一步地构置矛盾冲突,直至营造到箭在弦上的紧张效果。
在本片中,从两位角色的体现上,绝非泾渭分明的黑与白,电影其实模糊了正义与邪恶的界限,突出的却是极弱与极强的差距。
在电影后半段,走上绝路的聂远,几乎是一人去对抗整个世界,警察、杀手、黑势力。
而故事中所有势力不约而同地共同将矛头指向了孱弱的个体,是残酷世界生存法则的“功劳”。
因为电影最后当宋朝的真实身份被曝光之后,我们会明白这一切都是这个世界残酷的现实与无奈造成的,包括人设甚至他的职业,都是如此。
《道高一丈》很写实,全程在哈尔滨拍摄,而灰暗的画风和冷峻的镜头,让人想起了林岭东的电影。
而该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大胆的故事走向,强大的黑势力,无法无天。
在此之上,把男人之间的情义看成了一种陷阱,这是本片大胆之处。
而聂远内敛的表演,成为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一个矛盾的个体,随着一步一步走上对抗“全世界”的过程,也是把整部电影的压抑的情绪推向炸裂的顶点,结尾一幕,令人热血沸腾。
该片将于9月7日公映,推荐一下。
聂远果然没让人失望,这个角色仿佛为他而生。
影片中悬念铺陈手法很老道,看得出导演是此类题材的好手。
于明加的反转确实开始没想到,此类反派应该也是中国电影里极少见的。
几场冰上追车戏份,惊险刺激但没有刻意追求场面的花哨,与人性刻画的部分很好地统一于现实主义风格。
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电影导演处女作!
观影日课之《道高一丈》一条鱼,习惯了自我的漫游,不再觉察水流的存在。
同一个梦境反复出现,会让人产生一种诡异的真实感,从而模糊了臆想和现实的边界。
过往的某些遗憾或者悔恨,不断被记忆反复强化,也会慢慢渗透进自己的人格特质。
那些直觉,让人难分清,是来自一种错觉,还是隐藏了什么天启。
所有的悲情英雄,难免要迫不得已忍辱负重,以一己之力对抗全世界,岂不知,一切无常之中的是非曲直,到底是因为命运已经彻底淹没了自己,还是自己曾经误解了全世界?
两颗星。
从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到《黄海》、《走到尽头》,韩国的犯罪题材一次次受到国内观众的追捧和喜爱,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韩国这类题材大胆、深刻、犀利,另一方面则是国产电影在这个类型上的匮乏,回顾一下,近年来除了导演曹保平之外,我们确实很难找到涉猎这类作品并表现出色的导演。
在这样的现状下,《道高一丈》的诞生注定会吸引影迷的注意,同时也显得特别有意义。
中国地大物博、我们不缺让人脊背发凉的案件作为电影素材,相信也不缺优秀的编剧和导演。
只不过由于类型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往往在创作之处的剧本开发阶段,他们就已经放弃了尝试。
就像现实主义题材《我不是药神》将话题瞄准医改,犯罪题材能不能讲一个大尺度的故事、有更真实、更生动的人物刻画以及更深刻的内涵,是这类作品的价值体现,每向前走一小步,都等于引领者国产类型片向前迈进一大步。
带着这样的预期看《道高一丈》,会得到令人兴奋的结果。
导演姜凯阳是黑龙江人,《道高一丈》是一个在黑龙江省取景拍摄的故事。
作为一个东北人,看到那些极具地域特色的符号,既熟悉又亲切。
而电影的剧情也非常接地气,聂远饰演的宋朝卷入了一起杀警案,被杀的人是他在警校的同学刘海洋的父亲刘守义,宋朝畏罪潜逃到海南,为了救自己的兄弟立果重返东北,一方面要应付刘海洋的追捕,一方面又要面对黑势力的追杀,同时又要保护需要保护的人。
《道高一丈》的剧本扎实、故事引人入胜,导演在拍摄的时候只有减法没有注水,所以100多分钟的电影完全没有尿点,从宋朝在天桥上被黑势力追逐砍杀开始,到冰天雪地中结尾,看个手机走个神都有可能错过重要细节。
并且环环相扣的剧情紧张和悬疑的氛围是持续走高的,在人证物证齐全的情况下,宋朝矢口否认杀害刘守义,在重回故地的过程中,他一方面救人,一方面也在慢慢接近事实真相。
充电宝、小金鱼,甚至一个细节动作,往往都有着前后呼应,都是观众猜测幕后真相的钥匙,电影没有给出上帝视角,观众只能跟着宋朝一起去刺破真相,这也考验观众智商的过程。
讲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容易,要让这个故事落地、完成写实且生动的人物塑造很难,我认为这是《道高一丈》引领类型片的一个进步。
宋朝以一个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出场,他为了救兄弟重返故地不顾个人安危,是个讲义气的人,同时也好勇斗狠正邪难辨;
怀疑宋朝杀了自己父亲的刘海洋是个人民警察,这个角色的塑造非常写实,他是一个除暴安良的人民警察,同时也展现了生活的一面,父亲遇害之后,他一心扑在工作上逃避家庭责任,家里暖气漏水不去解决,让自己母亲住大房子也导致夫妻矛盾。
而妻子和宋朝的暧昧关系也让他心存芥蒂,所以追捕宋朝既是公务也是私仇;
黄天成和宋朝、刘海洋三个人是一起读警校的好兄弟,作为一名警察,黄天成的家人重病急需医药费,陷入困境的他,在金钱的诱惑和良知之间挣扎、徘徊,是守住光明还是走向黑暗,他的选择对于观众来说同样是一个问号;
更难得的是,电影中的反派也坏的很不“单纯”,他们有势力、有智慧、有计谋,甚至将一个巨大的反转放到了最后,让人恍然大悟。
在人物塑造上,《道高一丈》打破了以往类型片中正邪分明、脸谱化的塑造,即便是警察也不再是高大全的形象,而是有缺点,更加生活化,甚至把黄天成塑造成了亦正亦邪的人物。
另外,正邪较量上也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石兆琪饰演的林会长完全留白,引人思考。
另外想说一下电影的动作场面,导演姜凯阳显然很喜欢韩国的同类型电影,请来了《黄海》的团队参与电影拍摄,于是《道高一丈》有尺度很大、非常过瘾的动作场面,电影开场就有冰球击打人头部的段落,后面聂远大打出手,在走廊连打十余人,俯拍的镜头很有《老男孩》长廊大战既视感;
另外还有冰湖上暴裂追车,有一幕汽车凌空飞起竟然没有用威亚,演员就坐在驾驶室……动作场面的点缀,丰满了故事和人物,让电影更深刻。
当然,有可怕的黑暗,方能衬托光明的可贵,电影并非仅仅是暴力和犯罪的粗浅呈现,正如片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善良终究战胜邪恶,惊悚且冰冷的故事下,包裹的是耀眼的人性光辉,这里先小小剧透一下,聂远饰演的宋朝正是那个在黑暗呆久了而向往光明的人。
正如海报上的slogan,做个好人,什么时候都来得及,这应该是导演创作这部电影的初衷,看到电影的结尾,看冰雪中所有的人都接近疯狂,宋朝的幡然觉醒,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做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梦,然后会在心里默念,做个好人,过平静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道高一丈》由姜凯阳导演,聂远、谭凯、徐露等演员主演,电影将在9月7日全国上映,到时我会再去看一遍。
作为一个警察,开始从刑侦角度看这部电影,可以说漏洞百出、乏善可陈,认为不及格,又琢磨了下味道,觉得换个很高的角度看,有些东西能说通了。
表面上看,电影围绕n前的一桩杀警命案,反映了几个警察之间的恩怨纠缠以及警察和黑社会集团的正邪对抗,主线就是破案,反派主要是那个人妖头目,最多就是那个只露了一面的集团老大。
这样一看,几个正面人物的行为完全不符合逻辑,各种幼稚失误脑残,最后靠强行拉低反派智商送人头体现了“道高一尺”,但真是这样吗?
如果换个角度回味,结果就不同了:任务主线不是破杀警命案为刘叔报仇,而是揪出黑社会集团背后的保护伞,一击致命!
为什么聂远要在已经暴露的情形下还要潜逃而不是留下来说清楚,因为刘叔交给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到幕后保护伞的决定性证据,如果没做到这一点,回到体制内即使能洗清嫌疑,在上有掣肘的情况下能有所做为吗?
要知道,最大敌人往往在内部甚至上层,而黑集团的触角已经延伸至方方面面,从防火强拆被安监定性为火灾可见一斑。
只有掌握了保护伞不应该是保护网的名单和证据,才能从根子上一举铲除。
所以为什么聂远可以忍辱负重,为什么这么重视友情亲情的他选择坚决不用u盘换人质而是最后用自己的命去填,因为u盘里的证据比什么都重要。
其实黑社会最可怕的还不是赤裸裸的暴力,而是对政权的腐蚀和控制,这也是这两年全国开展扫黑除恶打保护伞的原因。
可能是比较敏感,导演不便明说,只能在关键几个位置有所体现。
第一次在豆瓣上写影评。
这电影是我看过槽点最多的了,一星都不想给!
烂到家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对这部影片的期待还是很大的。
看完了电影,觉得无比之尬。
原以为是一部警匪片或悬疑片,没想到是给冰雪大世界做的一部广告片。
黑帮追杀主角,偏偏那场厮杀是在冰雪大世界,还是在晚上。
我想说冰雪大世界夜场门票三四百,主角和后面追杀他的那好几十号人都买票了么?
不买票冰雪大世界的保安是吃白饭的啊,就放那么一大波人进来?
如果买票了,那是紧张激烈的追杀啊,大家还有闲心排队买票入园,然后再继续追杀人吗?
飙个车也非得在松花江的冰面上,哈尔滨没路啦?
整啥景!
最后的搏杀,大反派点名让主角去“冰雪大世界”赎人,冰雪大世界请你代言啦?
啥啥都得在那儿!
反派把主角的朋友绑架,关的地方是哈肉联的冷冻库,有毛病啊大冬天的直接绑外面不比冷冻库里还冷吗?
费那事儿干啥!
再说哈肉联冷冻库里没有任何打斗情节,那还表示那里干啥!
剧中至少有3个长镜头表示了马迭尔冰棍,是为了增添哈尔滨元素还是打广告?
有这必要吗?
杀死老警察的时候,有个镜头明确晃了一瓶娃哈哈炼乳味的奶茶!
平白无故一瓶奶茶放在地上让镜头拍,硬广告也植入的太硬了!
还有,东北人就一定那么无脑吗?
就算是黑帮也不至于无缘无故杀人,连身边小弟也随意射杀,脑子有坑啊,几十年代啊!
简直是地域黑!
老警察对主角语重心长地说:“你要做个好人!
”老警察是啥年代的,还两极分化,反派就神经病一样地坏,好人就是大英雄一样地好,都要教坏小孩子了!
好多年都没有看过这么无脑,拿观众当傻子的电影了!
聂远刚刚演《延禧攻略》翻红,颜值演技都在线,怎么选这样的剧本来拍,自毁前程!
影片看过之后唯一的感觉就是乱。
太多的情节不够细腻。
冲突点比较多。
可能是为了体现个人英雄主义。
导致不合逻辑的事情占据了影片的大多数时间。
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胡龙男女声音转变的那一瞬间。
但是胡紫薇这个人物一出场就让人猜到了变性人这个设定。
前提的铺垫不是很好。
最多也就能作为一部网大小众电影观看。
作为影院上映电影有点勉强了。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3名警校学员毕业后,根据各自的方向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又因为一件案子三名学员又重新对案件进行不同的想法的故事。
影片的主角配角演技都十分在线,聂远演的较为血性方刚的男儿气魄,对兄弟的义气和为平反的满腔热血演绎的淋漓尽致,十分佩服。
聂远,一个被低估的演员,希望今后可以看到他更好的作品。
加油!
5/10,真的不怎么样
自从看了延禧攻略,越来越觉得聂远演技很棒啊!
看完没记忆点
四星给演员0
谁不想在冰天雪地里穿个貂
还行 整体挺流畅的 至少没有让人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剧情也比较紧凑 把哈尔滨冬天的那个冷劲儿拍出来了 追车的戏挺拼呐 大路虎就卡卡撞。
给大猪蹄子两个星
过了山海关,人人都有枪?浓郁的东北特色是本片抓人的背景,聂远为本片增色不少,前半部分的铺垫虽有俗套狗血的地方,不过也是很成功和抓人,飞车戏拍的也很专业。64分钟秒变无间道?剧情设置稍显薄弱,正邪两方脸谱化明显…不过在大陆小成本拍出这样的警匪片除了鼓励和期待以外你还准备要啥自行车?
欧买噶
无逻辑但是很好看
绑匪脏话都说瓢了嘴,说了两句就开枪,给狙击手机会,这绑匪是个傻子吧;那个黄天成是叛徒吧,说话轻飘飘的,像反派;朱大能耐不知道怎么就被毒死了。电影看到一半,依然没头没脑,莫名其妙;果然那个黄是反派。浪费时间
都是大猪蹄子的星
@@(2018-09-06)道高一丈(The Blizzard)(摄影风格还行。故事实在太老套了。反派变性的悬念设置还算可以吧,我是没想到。有些角色对剧情推进没什么作用,存在感很单薄。)
剧本太弱了 我一开始以为变性那段是我自己脑洞开太大 没想到这也可以😪
断层明显 主要是几个角色刻画的很扁 雪景对于救赎 正义的映衬也没有达成效果 更多的只是陪衬 更像是加了点“佐料”的前几年同题材电影 单人破众还不伤分毫 反转台词“我的蛋”真的强行出戏
大爱聂远!
良心话只得三星。然而比很多蹭热度的片子已经好了很多,所以加一星。导演节奏还需努力,演技都在线,剧情还行,细节上需要推敲的地方还很多。涉及反腐,但又一笔带过,是怕不能过审么?总体还行,可以看!
有點想去哈爾濱。
额……
啥玩意儿,男二给他死去的爹在冰雪乐园立了个冰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