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黄石第三季

Yellowstone Season 3,黄石公园,黄石之争

主演:凯文·科斯特纳,卢克·葛莱姆斯,凯利·蕾莉,韦斯·本特利,科尔·豪瑟,凯尔西·周,伊恩·鲍汉,伊登·布洛林,凯蒂·科克雷尔,乔什·哈洛威,考莉安卡·基尔彻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黄石第三季》剧照

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1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2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3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4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5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6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13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14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15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16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17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18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19黄石第三季 剧照 NO.20

《黄石第三季》长篇影评

 1 ) 期待第四季

或许是因为有了第二季的大失所望,在不抱什么期待的情况下看到第三季完成到这个程度,竟然还颇为惊喜。

不只是因为最后一集,前面的节奏能慢下来就已经是一种回归了。

作为新的矛盾冲突的对立面而加入的新势力和几个角色相比上一季都更加让人信服,从商业的纬度去争夺黄石也更符合这一剧集的创作初衷——传统和现代的矛盾。

可喜的是增加的商业部分并没有过多牵扯专业领域,点到为止,该真刀真枪硬干的时候还是不含糊,这才是达顿家族的一贯作风。

不满意的有二,一是杰米这条线的走向真的被我之前说中了,虽然勉强算是填了前两季的坑,但还是感觉多少有些狗血,寻父和背叛也总感觉缺少足够的铺垫。

二是里普和贝丝的感情戏增加的有些多,或许是想借此让节奏慢下来,其实前半部分大量的西部风光的壮美呈现,以及在其背景下家族成员的关系弥合已经逐渐拉缓了叙事节奏,这才是《黄石》真正的迷人之处,在此小火慢炖一般的铺陈之下,最后一集的高潮来得就更觉汹涌澎湃。

这集一开始那些张力十足的平行蒙太奇的剪辑,中间部分的精彩纷呈的人物群像演出,结尾异峰陡起一般的高潮营造,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节奏把控一流,堪比第一季第一集的开篇惊艳!

所以,怎么能忍得住不紧接着就刷下一季,至于结果嘛……你也猜到了!

 2 ) 带感

这一季带感!

电影的拍法,精彩的构图,“万马奔腾”的场景看得人热血沸腾,佐以铿锵有力的牛仔音乐和没有废话的对白,两个字:硬核。

论剧情,其实这是一部题材颇为沉重的剧,围绕着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印第安人与白人之争展开。

人类究竟应该大力发展经济,打造钢筋丛林,还是崇尚自然,保护生态?

这问题没有正确答案,尽管我爱钱也欣赏自由主义,但看到如此美好的自然风光将被改为娱乐圣地,也很有点想加入牛仔阵营血战到底的意思。

对我而言,这剧的看点一是在于领略牛仔文化,二是欣赏黄石美景,三是硬核的人设:顽固但血性的John老爹,率性的大姐大Beth和忠诚稳重的真男儿大姐夫,都是我的菜。

片尾的团灭略微突兀,且看下季编剧如何圆场。

PS:老Kevin比年轻时更有魅力。

 3 ) 缺乏深度

很久以前看的第一季,最近才看了三季,觉得还是老问题,严重缺乏深度。

这个题材有很多东西可以挖,《长日将尽》+艾略特的《荒原》,在表现女性主角这块还有《呼啸山庄》,都可以作为灵感源泉和文化引用,明白我在说什么的人应该立即就明白了,除了如此深刻的逝去之殇,野性与文明的拉扯,人世间无法停止的无常变迁,本剧厚重的历史背景冲突也一样能挖出深刻的东西,简直就是编剧发挥的先天圣体了。

但是一切都浮于表面。

不仅浮于表面,很多人物塑造实际上直接体现出了主创团队的认知局限,这就容易让观众感觉,那么戏剧化地搞一出,结果就这啊?

譬如jamie,首先我先不吐槽一个没有申请哈佛的人是如何被他爸随便一交申请就上了哈佛法学院的,所以jamie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高分考过了lsat.就我读书少别吓我…当然是我们也不纠结这种细节了就当他天赋异禀且进的是prelaw,然后你告诉我一个四十好几的聪明高材生突然觉得看清楚生父才能了解自己…呃 当然我是可以理解从第一季他这个人物的弧光就是不被爱的、精神同家庭格格不入的身份认同障碍患者,但是这样写人物真的更像一个十几岁的小朋友,它就是不好看。

我看到评论里还有拿来和绝命毒师去比的,让我非常费解这个等级差的也太远了。

有趣的是,这一作在改编《教父》方面着实是很不错的,不是说改得剧情优秀,而是编剧在重写技巧上非常成熟,把教父的所有元素都稍微重组了一下,几个子女里,一个死了(大哥/桑尼),一个火气大(贝斯/桑尼),一个领养的律师(杰米/汤姆),一个叛徒(杰米/弗雷多),一个领养的忠犬(rip/汤姆),一个继承父业的叛逆小仔(凯西/麦克),一个能力强大足以继承(贝斯/麦克)然后更有趣的是,即使复制了那么多教父的矛盾点,这部剧的人物塑造仍然有很大缺陷,主要是价值观和发展弧光的无趣。

所以事实证明,让一个故事好看的不是剧情而是如何讲述剧情。

 4 ) 不同价值观的对垒

看见很多人在吐槽第三季质量下降,忽然也想写写自己的看法。

有几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1,老板在营地不断被手机骚扰,于是决定将营地搬移到完全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让自己可以远离工作,好好陪孙子。

2,女教师劝说学生不要玩手机,警惕大资本控制每个人。

3,大小姐去质问银行家有没有考虑过本地人的感受,银行家说大家都变富有就没问题了。

相似的场景还有一些。

我们看到的是不同价值观的激烈碰撞。

科技的进步,物质的丰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富裕和便利。

但是当我们在享受这样的富足和便利的同时,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被深刻地改变了。

问题在于我们追求的根本是什么?

根本的目标是更舒适、更愉悦的生活。

那些科技和物质只是被用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

但是,人们的盲目在资本主义商业模式的洗脑下,让我们很多人变成了物质的奴隶,变成消费主义的傀儡。

互联网、手机和汽车有没有让你更累?

丰富的食物有没有让你健康出问题?

你真的更快乐吗?

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变得更好?

当然比以前好。

但是这种变好的速率远远不及科技和生产力进步的速率。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全世界贫富差距在不断增大,超级资本成长得越来越大。

回到现实看看美国,病毒蔓延难以控制,反种族主义抗议愈演愈烈。

这些看似有点匪夷所思的表象下,潜伏着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对抗。

黄石这个剧拍到第三季,可以看出主旨就是在强调对传统价值观的坚持。

然后每一季又有一个特定的矛盾冲突。

我们在欣赏美景音乐,剧情和人物个性时,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和生活的关系。

2020年,病毒,马斯克,特朗普......这一切都在预示着深刻的变革,这很可能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左和右谁会胜出?

最后,生活还是生活,岁月会抚平一切。

让我们静静地看剧吧。

 5 ) 家族与家族的区别,信仰与信仰的划分。

看到黄石第三季第八集结尾处约翰·达顿与女儿贝丝的几段简短对话,让我心生敬佩的是:令人敬佩、或者谈得上成功的一生,是拥有更多土地和财富的一生,还是像约翰·达顿一样,宁愿失去所有,也要守护达顿家族传承的精神和守护的承诺.....什么应该坚守、什么不能妥协,这才是相比他那叱咤风云、快准狠一生中最厉害的地方。

(7代黄石农场,一直被各种资本和与政府的勾结觊觎,资本方提出5亿美元购买,如若放弃这个条件,接下来要面对的将是被政府因没达成这笔交易,而以其它形式一点点征收和蚕食,农场将面临失去收入、但却需要用毕生的积蓄去缴纳仍然要支付农场的财产税,最后,不但约翰·达顿一无所有,他的后代们都会一无所有。

但达顿仍然选择放弃这次交易,他宁愿失去它,也不愿违背它。

了不起的老达顿👍👍👍。

最后,舍不得看舍不得看《黄石》第三季,终于还是迎来了他的最后一集。

艹他娘的杰米,这真的是TM的狗娘生养的狗逼家族基因,寻根儿居然是寻到的是自己家族白眼狼的杀人基因,这样他是“解释”了自己的懦弱和恐惧、还是“解决”了自己的懦弱和恐惧...?

他真TM的懂得什么叫懦弱什么叫勇敢吗?

艹他娘的!!!

贝丝啊!

我最爱的贝丝啊!

该死的里普从自己过世母亲棺材里拿出戒指这铺垫的,哭死我算了[泪][泪][泪]!

以为老达顿在那样直接的扫射下肯定挂了!

没想到給胸口的手机給挡下了致命的子弹!

第四季黄石牧场和黄石家族笼罩着一系列内外危机:内,是白养了狗娘生的几十年的白眼狼杰米,和现在贝丝不知道怎么样了?

她可是黄石家族的得力干将啊!!!

凯西我相信是没事的,他有一批那个州的老牧民们挺他和保护他的,倒是牧场里的那个凯西心软没解决掉的流浪歌手再回到黄石是个很大的隐患...;外,那就太多了...到处都是狼!

比牧场里的那些狼凶狠多了,血液里流的都是狼血。

再见黄石第四季要再等一年了[泪][泪][泪][泪]

 6 ) 一份个人的观影感受

国庆和感恩节长周末,把三季《黄石》看完了。

收获达到了预期,但感觉也没到网上吹嘘的神剧那个程度。

在好的文艺作品中,一个具体意象背后往往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和直击本质的诘问。

这部剧里,有这么几个点是很有意思的。

一是黄石农场,故事的背景/核心。

纵然对它有很多浪漫化的描述,纵然对西部风情进行了田园诗般的怀想、对忠于家庭和捍卫家庭的勇气(其实就是美国精神的某些方面)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赞美,《黄石》这部剧还是客观反映了农场作为封建残余的特征,也隐隐约约触及了美国精神背后的矛盾,或者说困境(我弱弱地有这种感觉)。

是的,黄石农场就是封建残余。

就算21世纪的第七代经营者开着直升机放牧、在资本市场融资,这也是一个有强烈封建色彩的组织。

它对东西海岸的金融、地产资本的抵制,本质上与工业革命时代的封建地主对产业资本的抵制没有任何不同。

观众轻易就能够看出来的反动本质,和整个剧对它的讴歌,正是这个剧背后最吊诡也最值得玩味之处。

让我们回溯到一百多年前,当达顿家的第一代拓荒者在西进运动的号角下,从东部十三州来到蒙大拿的荒原,从印第安人手中抢来了这片美丽丰饶的山谷之时,美国,已经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严格来说,是在英帝国/英联邦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的国家。

建立和发展北美殖民地的内在驱动力,就是资本主义不断自我增殖的内在逻辑)。

也正是资本主义对原料和市场的饥渴,驱使着无数新移民向西开拓。

而此时,殖民者在西部建立起的,却不是一个又一个资本主义的城市,而是一个又一个本应被埋葬在旧时代的封建农庄;让殖民者在北美荒原立足并扎根的,也不是资本主义的逻辑和治理结构,而是基于家庭、基于宗教、基于封建伦理和封建规则的庄园经济。

这种过时的组织,又这么岁月静好地在蒙大拿的荒原延续了七代人,等资本消化完东西海岸,才真正把触角延伸到这片土地。

电视剧中的吊诡,真正的源头,正是这一百多年前的错位。

于是,真正要深究的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一百多年前会出现这种错位?

为什么一个资本主义孕育的美国,在它的广袤边疆,仍有无数封建残余?

为什么美利坚要以一种先进和守旧混杂的形式存在?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不同方面给出很多回答,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资本主义本身,应是无国界、无民族的,它本身有拓展世界市场的冲动,却没有固守疆域的内在必然要求。

于是乎,资本主义催生的美国,却需要用种种带有封建主义、民族主义、甚至种族主义的制度和道德来将其自身塑造为一个实体。

于是乎,美利坚在其历史的源头,本身就是一种混合——资本主义的新世界与封建的旧世界的混合。

黄石农场的故事,就是这一百多年前的混合的回响。

今天美国社会的种种撕裂,也是如此。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黄石》抛出了一个问题,美国要如何对待它的历史(如何继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如何清算过往的罪恶),要如何塑造它的未来。

第二个点,是原住民的保留地。

开始看这个剧,也是冲着保留地的元素来的。

原住民在保留地的生产生活,他们面临的社会问题,保留地与各州(省)和联邦在经济发展中的斗争,是我在加拿大最看不懂的问题。

我对这个问题的陌生,恰恰如同有一次某个原住民酋长因为看我是中国人就问我要不要去投资他们保留地的矿,充满了无知和刻板印象带来的困惑。

这个剧塑造的保留地、黄石农场(封建的美国)和外来资本(资本主义的美国)的冲突,与加西因为管道建设出现的冲突,在表现形式上,充满了让人拍案称奇的神似。

通过表现这组冲突,《黄石》首先写实地描绘了原住民社会表面上的问题:原有生产生活方式被彻底破坏,留给他们的选择,要么就是尝试彻底融入白人社会,在自己的故土上成为一个无根的、被歧视的异乡人,要么就得留在保留地,忍受破败的基础设施,时刻担忧被强奸被贩卖,需要用烟酒毒品麻痹自己才能度过这看不到希望的生活。

编剧然后从理性的层面和诗意的层面对原住民的未来进行了思考。

理性的层面,就是剧里展现的冲突:已经被同化的原住民精英(被收养、毕业于哈佛、深谙商业社会规则的原住民酋长),试图用白人世界的游戏规则(美国的法律和商业规则)和白人出于愧疚作出的让步(保留地开办赌场的特权)为原住民社区赢得未来。

这个剧已经清晰地展现了这条路线的终局——当与白人利益尖锐冲突时,只有学习白人的肮脏手段才有获胜的希望,而这肮脏的手段,与当年白人对付原住民的手段一脉相承,是这些原住民在道义上永远不能接受的(如果接受了,就意味着当年白人与原住民之间的区别被抹平了,意味着原住民被同化,意味着接受比物理上被殖民被屠杀更为痛苦的精神殖民,这将是更彻底的失败)。

诗意的层面,编剧讲了一个童话故事。

达顿家的小儿子凯西出于对美好爱情的想象和对压抑家庭的反抗,同原住民女主莫妮卡生活在一起。

故事的一开始,他彻底反叛出了达顿家族,与莫妮卡生活在保留地。

但白人在保留地一样无所适从,平日里能够按照原住民的方式生活,但保留地与农场起了冲突时,当自己的兄长被女主的兄长枪杀时,他毫不犹豫地杀掉了女主的兄长——这个矛盾是精神层面的,原住民的价值体系,相较于美国的价值观,并没有吸引力(不能见容于现代社会)。

随后二人出现了矛盾,莫妮卡无法接受回归农场(回归白人精神世界)的凯西,想要通过出轨原住民帅小伙来结束他们的感情,但却在最后时刻停下——这是原住民的精神世界被白人贱淫后,再也无法回归传统的象征。

再然后莫妮卡回到凯西身边,搬到农场居住,通过老达顿的关系,得到了蒙大拿大学的教职,讲授原住民版本的美国历史——这是原住民的现状,事实上已经被彻底征服,最后的倔强,也不过就是白人留在他们精神博物馆里的标本——弹幕对莫妮卡和凯西的感情戏有很多吐槽,好多人骂莫妮卡bitch,明显是就事论事了。

其实这两人的感情戏讲的是原住民的命运,连台词都有双重意义。

编剧事实上给原住民的未来画上了一个表面上像童话故事的happy ending,细看却能看到血迹和泪痕的开放式结局。

保留地和原住民的故事是《黄石》的第二个看点。

如果编剧的野心和思考深度只是我写的这些,那么,这是让人遗憾的——因为这从头到尾都是异质的文化背景的观众在现实生活的表面所能看到的故事,充斥着白人主流舆论的narrative,压根没有原住民视角,对原住民思想和传统的刻画,仍停留在格言和猎奇的层面。。

可以说,这个剧得出的不过是一个粗暴的、本质上充满了白人本位色彩的结论。

第三个看点,是达顿家的家庭关系。

隐约能感觉家庭关系背后影射的民族性格,但我也吃不准。

大儿子,小儿子和大女儿是亲生的,是美国精神的真正继承者。

小儿子这条线叙述的是美国精神中的淳朴漂善良与外部世界的矛盾(包括与原住民世界的纠葛等),这条线是带有时代色彩的。

大女儿,我看不懂。。

我有点怀疑这条线影射的是女权等工业社会产物所面临的困境(终结了上一辈人,内心一直在面对冲突等等)。

但我了解不多,没法讲。

大儿子挂了,本身也是一个隐喻吧。

而二儿子,一个文明的、生活于法治社会规则之下的政客,一个不具备老达顿家族的精神、不见容于整个家族的利己主义者——到最后,居然是领养的!

——刚开始编剧只是隐晦的暗示,所谓法治,不过是新时代捍卫自己利益的利剑,所谓文明,不过是覆盖在丛林社会表面的遮羞布。

到后面就直接借原住民的嘴开始批判起来了,甚至干脆宣布,法治压根就不是美国的儿子,只是可利用的工具!

——真特娘嘲讽全开啊。

 7 ) 自驾过黄石和伯兹曼的影评

用了两周时间把黄石1-3季追完,第一次写个影评。

曾经自驾过黄石和伯兹曼,2014年从西雅图入境,直接转机伯兹曼,同机中国人,有一东北大姐带着一儿一女,家在伯兹曼;还有两姑娘,先从青岛到北京,是申请了黄石那边的暑期实习生。

东北大姐介绍伯兹曼是个大学城,落地后看见乡村特色的机场,都是原始的实木装饰。

取车后奔酒店,路边看见圆滚滚的牧草草垛,很是新奇。

在黄石西门住了2晚,第一天是个乡村风格的大木屋,很是喜欢。

第二天换的酒店有个大楼梯,旁边好几个野狼和野鹿的标本。

黄石公园就像电视剧里那样,有潺潺流水的小溪,也有大片枯死的林木;有飞流直下的瀑布,也有荒无人烟的草原。

路边很多房车驻扎,也有酷弊的摩托党在营地浩荡。

往南出了yellow stone就是Grand Teton公园,有个休息区,居然有大片的湖泊和游艇,远处山峰上似乎有白雪皑皑,据说派拉蒙多的片头山峰就是Grand Teton的主峰。

回到电视剧,民风淳朴泼辣,叙事张扬有道。

男一号是出演过《保镖》的帅哥,大姐和Rip患难与共,老二律师出身,却长着一副吸血鬼的外形,老三和印第安媳妇戏份不少,虽然弹幕都在骂印第安女人做作,但是我却心有牵挂,独自欣赏。

因为她的价值观虽然与达顿家族不太一致,但是其独立思考,勇于担当的意志,加上10分的身材相貌,完全可以撑得起这个角色。

她的眉眼很像我的EX,这是我的私心。

故事背景应该是在黄石公园的伯兹曼郊区牧场,我自驾时也见到当时散发的地产和旅游广告,的确建设了一些冬季滑雪场、分时度假村之类,也去了伯兹曼室内的沃尔玛采购,停车场上很多皮卡和中古车型。

感觉绝大多数游客和本地居民其实相安无事,各享其安。

剧中的冲突主线先从加州来的地产富翁,在度假和赌场项目上与达顿家族和印第安首领之间的博弈,后来加入了兄弟集团暴力搅局,打破平衡,终于促进前三方联手,做掉了兄弟俩。

而民间的江湖规矩,基本无视美国的国家法律和蒙大拿州治法律,游走在灰色边缘地带,编剧也是操碎了心。

各种小冲突不断,从家族内部的往事纠葛、牛仔的火车站之梗、印第安人的不甘,整部剧的剧情还是连贯有序的。

值得一题的是摄影和音乐,各种优美的外景构图是用力恰好,室内光源极为考究。

每集的背景音乐都是西部风格,从狂躁到忧郁,浓烈的西部风格。

居然大部分歌曲在QQ音乐上可以找到,这个必须赞。

第三季的矛盾集中在了一家资本巨头的入驻,最终爆发成团战。

这个剧情其实设计得有些唐突。

按道理,这种大型巨头企业在合法合规上已经具备降维打击能力,加上搞定了州长和检查长,对付达顿农场应该是稳操胜券,最后不可能被一个莫须有的性骚扰和生态小法规阻碍到实质开发进度,非要闹到炸弹冲锋枪袭击的,就是给第四季铺垫而已。

美剧的大系列,除了无聊的肥皂剧和科幻题材之外,这部写实类的大作,是值得肯定的,剧情瑕不掩瑜,单就敢爱敢恨、敢做敢当的人设,和纵马驰骋荒山野原的风景,足以值得谋杀我的闲暇时分。

河北老掌沟和军马场风景,有些类似黄石公园,可惜了,国内编剧写不出来,也拍不出来黄石这样的片子。

 8 ) 黄石

因为里面像jimmy这样的小人物描写真的很贴近现实生活,凯西的老婆在看到一帮学生在玩手机的时候那段话,还有她内心看到厮杀的折磨,每次凯西为了牧场打打杀杀的时候我都觉得这个女人影响了拔枪的速度;john每次面对凯西说的就是一个父亲希望我不再以后继续我们的生活方式保护家人保护牧场,每次看他们聊完都意味深长。

至于为什么beth那么憎恨jammy,我是后来才从剧情回顾得知,怎么说呢,开始我觉得她太扭曲了后来发现不是的,他剥夺了她当妈妈的权利,活jb该。

说说john,作为父亲和牧场的继承者,他做的只有不停的消灭想夺走牧场的人,而且做得很好,但他有时候又很抱歉,我很喜欢john这个角色,够硬,也很聪明。

狂野的西部不仅仅只是有牛仔和牛仔浪妹,背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矛盾升级,还有无数的厮杀要流血的,你确定你们很向往?

真的吗?

我不信;-),最后,就是狠人rip,太他么硬了,相信john部分底气就是来自rip,忠实而且话不多的朋友,关键时刻还能救命,脏活累活包圆。

编剧说实话对塑造人物形象很有见解,拿捏得很好

 9 ) 无论是善良邪恶,传统现代,资本自然,背叛坚守,死亡重生,俗套创新,家庭自我,为他为己等一切都不是关键,重要的是永远不要放弃自主思考

《黄石》这部慢悠悠的西部硬核生活片,吸引我们之处的除了剧中善良邪恶,传统现代,资本自然,背叛坚守,死亡重生,家庭自我,为他为己等观念的碰撞和赤裸裸利益,观念驱使下的大角色或小人物的自我行为,更重要的是教育人们永远不要放弃自主思考的能力。

第三季从与资本市场公司对抗展开故事,让人思考现代便捷和科技产品真的能代替自然平衡,金钱真的可以换来家庭和土地,现代文明就该替换传统生活,机械和城市就比森林动物更有价值,西装革履就比牛仔外套更文明,结果对于每个人都不尽相同,但重要的是自我思考的能力。

思考后我们或许会发现,资本和现代,文明和便捷有时会更残暴更无情,无论是国家,社会,企业等现代集合体都会以不同方式带来更大的伤害,也会不择手段消灭一切阻碍的人或事,今天如此,历来如此,而它们的目的从来都只有一个就是利益和发展。

从这一点来说,无论是约翰·达顿为保护农场而不惜杀人灭口和给人烙印等采取的一切手段,凯斯·达顿在经历反叛后回归家族却坚守自我的成长过程中的血腥暴力,还是贝丝因为对母亲去逝的自责和失去生育能力的放纵和保护家族的坚持,杰米在家庭和自我之间的犹豫,却最终接受只爱自我的内心选择不惜一切消灭曾经亲人现在敌人的残酷,亦或是莫妮卡对自己印第安身份的认识和了解,杰米对归属集体和保持自我的来回选择等等角色其实并无不同,他们都不过是在遵循自身的选择和理念,他们大部分人对于集体或国家层面是邪恶的,是违法犯罪份子,是应该清除的,是失败的作品,但在个人层面他们是成功的,始终忠于自己的。

他们一边用各种手段消灭自己的敌人和威胁,哪怕违法犯罪,另一边也不惜一切捍卫自己认为的公理和向他人给予帮助。

他们是矛盾的,挣扎的,混乱的,目的不清的,狡猾的,但也是鲜活的,存在的,坚持自我的,不像我们只是一具逐渐失去灵魂的躯壳。

所以这些角色和故事才如此吸引人去了解关注。

 10 ) 真正的爱情。就是敢于抛弃婚姻的勇气。其他都是狗屎。

我这个年龄已经很少被感动了。

然而在这部剧有两个场让我泪目。

Jimmy.是一个纯粹的多余的角色。

没有人能瞧得起他,包括他自己也瞧不起自己。

他唯一感觉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

就是他第1次鼓起勇气走上赛马场。

第1次拿到了奖金。

等他这个再回首。

也许改变了命运的黄土场,那一瞬间。

像极了许多许多年前高中毕业。

他只是从来没有发现另一种人生的可能性。

他需要一个把他一脚踹上舞台的人。

而他真的去做了。

哪怕摔的体无完肤。

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才能告别自己曾经的懦弱。

迎接。

哪怕一点都不完美的新生。。。

beth向rap求婚。

在一个瑞普要发脾气的黄昏。

黄石的。

远山在夕阳的映照下真的很美。

但是也没有美过beth的笑容。

这是真爱的光芒。

是的真爱。

我曾经无数次的天问过,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

我给我自己的答案是。

敢于抛弃婚姻的勇气。

瑞普和贝茨真的给了我最标准的答案。

也印证了。

这个古老的命题。

一纸婚约,不过是一门生意,不过是一纸合同。

我忽然明白了。

这个社会之所以让人类永远要套上婚姻的枷锁。

永远用婚姻来证明和捆绑两个人的爱情。

然后又用生育来捆绑一个人的家庭和生命。

我终于明白了。

这些都是远古的。

程序设计。

瑞普永远不可能领结婚证。

而beth永远不能生育。

这种精妙的设定让人醍醐灌顶。

他们有1000万个理由不去爱着对方。

然而就在这个如血的残阳下啤酒吹着。

在无垠的星河下疯狂的做爱。

在彼此的信仰中放肆的流泪。

tmd这一纸合同就是狗屎。

归根结底就是一门生意。

一门捆绑了人性捆绑了责任捆绑了未来,捆绑了信任,捆绑了亲情,捆绑的爱情。

捆绑了金钱。

令人恶心的生意。

《黄石第三季》短评

节奏还奇怪,酋长还在,要建机场的资本家还在,突然的就田园牧歌起来

10分钟前
  • leonardozhang
  • 较差

这剧从第二季就开始拉胯了,真不知道吹什么。

11分钟前
  • 心出发
  • 较差

比起一二两季,太过于闲适

16分钟前
  • ZzzBeatris
  • 还行

编到最后,美剧最大的问题还是剧本。真没必要续了。

18分钟前
  • york
  • 较差

整体来说一般,还是那些情节,而且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说杀人抛尸的处理,杰米的塑造(当然如果最后还有反转那就另当别论)。但是最后一集特别的精彩,把矛盾推向了高潮,同时把悬念设置足了,吸引着人们想看下一季。前九集30分,最后一集99分。

23分钟前
  • 天涯断肠粉
  • 还行

莫名其妙的剧情,假高深

24分钟前
  • D
  • 较差

E05,哦……我说他兄妹俩怎么这么恨,老妹儿只是想堕胎,Jamie直接给她绝育了!我擦……哎,这第三季结束的好突然!

25分钟前
  • 包子吃人
  • 还行

完全是承上启下的一季,既解释了为什么杰米会与整个家庭如此疏离,也将后面的冲突引向了恐怖事件般的级别。

28分钟前
  • 石墙
  • 还行

真不值这么多分,剧情实在拉胯,干实事的二儿子 养子都被边缘化,大姐吹的牛皮哄哄,半点实际的没做出来,小儿子一个莽夫,不懂为什么给他继承农场,两季过去了,农场主,印第安人,外来开发商走了旧的,来了新的三方势力基本没变,你演了个啥,这季再不来点实际的我改1星

29分钟前
  • 科科
  • 还行

抛开剧情不说,蒙大拿草原牧场的牛仔生活看得实在让人心驰神往,恨不能换种人生来过。这季节奏上很像谢里丹那部猎杀风河谷,前面大部分时间温吞悠闲,最后不经意间突然发力,惊掉观众下巴,也算屡试不爽了

34分钟前
  • River
  • 力荐

弃剧,受不了垃圾剧情。一流的题材、三流的编剧。凯斯一家都让人喜欢不来。老达顿、二子Jamie、Rip都令人喜欢。可惜了美好风景。

35分钟前
  • 无效的昵称
  • 较差

前几集写的过于划水,角色也平均用力,连个像样的反派都没立住,只能憋到季终猛放大招儿。Taylor Sheridan还是更善于写红脖下狗outlaw,整这种政商勾结豪门恩怨差点意思。当然台词还是一如既往的硬汉——“秘密就是心上的老茧,生的太多就没了感觉。”

40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为了最后五分钟铺垫了一整季……所以第四季啥时候出啊(没有人会不喜欢rip

41分钟前
  • blue-cat
  • 推荐

三星半。大概是续不下去了,这季充斥了太多“小打小闹”和尴尬的废戏时刻。

42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前面零零散散的煽情最后匆匆忙忙的结尾

43分钟前
  • dfwogj
  • 还行

无病呻吟

44分钟前
  • 豆友0yJTgYw790
  • 很差

本季要是没有最后一集,就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杰米不是亲生的,贝斯粗犷的风格越来越喜欢!莫妮卡越看越顺眼。硝烟,都集中在了最后一集。

47分钟前
  • 神哥
  • 推荐

俺都崩溃了,泰勒谢里丹,真有你的。

49分钟前
  • 胡萝卜玉米汁儿
  • 力荐

我终于明白了贝丝对吉米的怨恨来源,但是这么脑残的决定编剧真能往人身上安啊。 群鸦的盛宴啊,但是我竟然对主角们的命运没有一点担忧。因为除了对吉米还有一点可恨可怜外,对其他人一点共情也没有。

51分钟前
  • 百五言
  • 推荐

除了农场主小儿子和他老婆之外,没几个好人,最讨厌的就是那个里普,真希望他落得身死的下场。

53分钟前
  • 电影人生2016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