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是我小学三年级看的一本书,当时安妮的活泼热情给我的世界增添了无数色彩,长大了隐隐感觉到不服输的性子也许是安妮在隐隐地推动着。
人生苦短,世界却如此辽阔,约瑟夫姨妈的romance,柯尔毅然去追求理想的身影,还有那一场夏日舞会,似乎与渺小的我说人生就应该为了梦想去奋斗,而不是在过着大家想要你成为的样子,追求内心的平静以及人生的意义才是更应该去做的事情。
卡斯伯特姐弟对安妮的爱,以及黛安娜家庭矛盾的解决,编剧试图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爱,爱是向上托举,爱是彼此互相着想;同时安妮的到来也让卡斯伯特姐弟解开了过去留下的创伤,当马修勇敢地与他人交谈,临危受命做舞台致辞,天知道我有多么感动,一个内向的人迈出一步是无比的困难,更何况马修迈出的是两步🥹。
编剧把安妮的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了,让她成为了一个走在新时代前沿的女性,以及黛安娜和其他女性的形象,展示了女性不止有一寸生存空间,还可以独立地生存、不结婚、不生孩子,无需为了丈夫放弃自己的人生,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成为任何人。
不仅是女性形象塑造上的丰满,包括整个剧的色调也都很清新自然,看完之后内心会变得平静与柔软。
这部剧也探讨了很多历史问题,比如种族歧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城市与乡村的脱节,工业文明对传统社会的入侵等等,世界观非常宏大的剧集,根本想不到从一个小女孩的发展可以看到这么多有意义的事件,可以排到我年度好剧的前三了🥹🥹🥹。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影探”,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重口和尺度看多了,有时需要洗洗眼睛!
放心!
探长我不是要做什么眼药水的广告…而是这部洗眼神剧回归了 ——清秀佳人第二季Anne with an E
这部剧怎么个洗眼法呢?
明明是网飞纯品的电视剧,但画面却如BBC的风光片般养眼,每一帧都可以发呆很久…田野、河湾、碧海、森林!
而故事的背景还处在20世纪初的北美田园,那时候没有空调、没有WIFI,也没有手机!
只有返璞归真的农牧生活:种菜、耕田、打水…是不是很小(受)清(不)新(了)呢?
主角安妮,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
故事则是她在爱德华王子岛童年生活的经历见闻…
或许你会怀疑:这难道不是给孩子看的儿童剧么?
它确实改编自儿童读物[绿山墙的安妮]一书,由加拿大作家露西·蒙哥马利百年前写就的儿童故事。
原著以女孩安妮的视角,呈现了爱德华王子岛上的自然风貌与人文风物…故事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发行的版本不计其数!
甚至从电影诞生起[绿山墙的安妮]就不断被翻拍…最早有1919年的无声电影版,而之后几乎每隔十年就会有新版电影、电视问世。
安妮绝对是全世界最经典的儿童文学形象之一!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版本要数[红发少女安妮]…这部动画片由高田勋和宫崎骏这两位日本动画大师共同打造,红发安妮的形象深入人心。
最近几年也有[清秀佳人]、[清秀佳人:美好星辰]、[清秀佳人:火与雾]等多部电影电视…
虽然版本众多,但这些安妮都太过于奢华了!
精致的蓝色连衣裙,丝滑妥帖的红色发髻,白净的脸蛋和满脸影楼写真的表情…那感觉就像小学联欢会上,为了赢得目光而在妆容和服装上用力过度的文艺委员。
而当网飞版[清秀佳人]开播时观众的第一反应:这个安妮怎么有、点、丑…营养不良似的大脑袋,顶着干枯蓬乱的红发,披着破烂不堪的外衣,脸颊还满是雀斑。
看起来不像佳人,倒像是个难民…(本人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这位安妮和前面几位对比,简直是走错片场!
但是只看图片,不看实物难免错过精彩:距今100多年前的爱德华王子岛…传统、落后、泥泞、崎岖安妮并不是土豪乡绅的子女,除了上学之外,但凡春种秋收、生火做饭她都要参与。
因此她不可能和隔壁乡绅家的戴安娜那样精致。
虽然没了那份戏剧化打造的清新甜美,但网飞让这一版安妮赢在自然风采:每当她走过草地、穿过树林、漫步在乡野里…每一个画面都有着生动的美!
少了明艳和华丽的服装,安妮的灰白色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而童真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让人重燃对森林田野的青睐…
这些画面无形间写实了年代的样貌,甚至很多画面都和动画版中的场景神同步。
那种将“文字想象”写实的画面,美到窒息!
原版的故事讲述了名为安妮的孤女被爱德华王子岛的一户人家收养,曾经如噩梦般的遭遇被爱德华王子岛的田园生活和自然风光慢慢治愈。
而安妮的也悄然无声的改变了这里的人们…收养安妮的是一对老兄妹,哥哥马修内向少言终身未娶,妹妹玛丽拉严肃刻板终身未嫁…两人一生都守着家族留下的农场度日。
原本他们希望收养一个男孩打理农场,但阴错阳差等来的却是古怪的 —— 安妮
安妮能有多古怪呢?
首先她拥有谜一样的想象力…在没有网络的时代,读书是安妮最爱。
从神话故事到现实小说,就连骗子手中关于地理矿石的工具书都令她爱不释手…
她甚至还模仿书中的桥段,随时戏剧化的表演。
就连去鸡舍收个蛋,都带着自己做的花环幻象自己是童话里的精灵或是公主…
一颗浪漫的心,造就了她“话痨”的特质…(小嘴叭叭叭个不停的那种)她满脑子都是书中或浪漫或悲伤的笔触。
于是她还会把这些“做作”修辞用在现实生活中,就连祷告都希望用“更浪漫”的辞藻。
这要是放在探长我小时候…一顿胖揍!
虽然[清秀佳人]的剧情初看确实比较低龄…但是新版安妮为儿童树立形象的同时,无形中也给长大成人后的我们上了一课!
原来的故事教会孩子善良、勇敢…如今的故事在爱憎分明的是非观之外,还慢条斯理的融入了令人会心一笑的成人道理:第一季时有这样一段故事。
收养安妮的玛丽拉一生未嫁…她年轻时曾爱上一个男人,但遵循家族守护农场的家训使得她没能和心爱的男人远走高飞…一生未嫁,一生也未能与爱人相爱。
而看过王子公主的故事,无忧无虑的安妮希望能穿上漂亮的婚纱,但却并不是嫁为人妻…
对于孩子来说“婚姻只是一个符号”而非经历…安妮是被故事中美好的爱情和神圣的婚姻打动,而穿婚纱成了这种幸福瞬间的标志。
但现实的爱情却更像玛丽拉的经历,痛苦又遗憾…
而别人眼中疯癫老太太却点破迷津:人如果以婚嫁为先,总会有机会结婚成家…但如果你以事业为先却又想穿婚纱,那何必结婚,自己做一套穿上就是了!
玛丽拉因为传统的桎梏而放弃了爱情,但传统到头来却给不了她幸福满足…即便此生吃饱穿暖并坚守了传统,却仍不免在夜深人静时对着发黄的信件落泪。
而安妮天真的为了穿婚纱的梦而嫁为人妇,最终这场梦肯定也要被现实打破。
这个短故事讲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一定要看清选择,坚定选择,一生才会无悔。
类似的思考在新版的[清秀佳人]中还有很多…看起来都是讲给孩子的道理,但在成年后的我们看来仍是需要生活才能体验的真知。
越来越多的欲望和刺激,消磨了思考的时间。
就像之前火热的真人秀,明星们只是体验一番乡下生活就满屏幕的人生真谛式的感慨…
而如电影[小森林]那样回归田野的网络红人,用农耕式的衣食住行满足网路上无暇体味生活的灵魂…那感觉就好像我们这辈子都没机会那样活似得!
(也或许是我们自己没勇气那么活)
电影[小森林]剧照因为忙碌的我们很难有机会像安妮那样:踩着落叶和泥泞,嗅到水汽和草香,把丛林想象成鬼怪的栖息地,把树屋当作自己的俱乐部…走过结满豆子的秋天田野,触摸收获。
迎向吹起风浪的夏天海边,振臂高呼。
或许喜欢这部剧更多的是因为它给了安慰…能让我在这满目尺度里看到清新,还能让百年后的人们在忙碌中假装思考一下人生!
一开始淘金热的确有些看不下去,但其实这是一个推动男主回来的契机,而且对戴安娜的母亲及她们一家人相处也做了刻画和铺垫。
吉尔伯特出去历练,他回家也需要更多的契机,帮助黑人产子就是另一个契机,他自己出身也是胎位不正,母亲因为难产而死,到这里他已经确定了自己以后想要做什么,所以他终于下定决心回去继续读书。
安妮她们从女生和女生玩,男生和男生玩到男女一起玩游戏,情窦初开的年纪更在意自己的样貌了,安妮想把自己头发染黑结果染绿了,这几集中玛丽拉的话我觉得挺打动我的,好像有一句是说长相一般可以不被关注更自由做自己。
也告诉我们,人要学会接受自己,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妮剪了个短发我觉得还不错。
但我可能少看了一集,后面一集柯尔的手就伤了掌控不了画笔,所以才一起去派对。
戴安娜姨母办派对,很自然过渡到这里,这个派对很包容,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经过一个雕塑家开导后,柯尔的心结被解开,选择艺术的另一种展现方式雕塑。
这里的话我也挺感触,好像是说,艺术的魅力在于一个悲伤的时刻被这一个雕塑所展现,并且能够安慰另一个人。
人生和艺术的路不会是宽敞大道,有时候走到穷途末路了,要打破那堵墙,就能看到新的希望。
戴安娜姨母也有句话说人是不是只有走到了最后才能发现人生如此短暂,那段具体记不清了。
暂时看到这里,我个人是挺喜欢这部剧的,每个故事都让人成长了,每个人成长路上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管大人还是小孩,经历一番之后最终明白过来与自己和解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个和解的过程。
里面的一些话真的挺触动我的,我个人是喜欢这种一段一段的独白或对白的。
第二季第三集了,那两个杂皮啥时候能go away啊,我只想看安妮和小甜豆科尔的爱情啊,吉尔伯特去海外浪啥时候能归屋啊,爱德华王子岛那么美,它不香吗😊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为什么必须要140个字???????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不过,虽然是两个杂皮,但是那个胖胖的还是有点良心,不想那个纳森,空有皮囊,心坏完了,还tease 我们玛莉拉,个狗!
小小安妮的豆瓣评分很高,也有不少赞扬剧中美丽风景的评价,但我个人的观感却不尽然。
第一季确实不错,但是第二季就出了很多问题。
编剧的野心很大,第一季有一点女权主义的宣传势头,第二季狮子大开口,看上去是想囊括女权、女性觉醒,再加上种族歧视和同性恋,简直是想把所有当下的敏感问题一网兜。
种族歧视这个板块展示的还算可以,塞巴斯汀的故事线确实挺引人深思的,但同性恋这个part就是相当的离谱了。
安妮的男闺蜜柯尔坦白性取向其实是一条展示当时同性恋群体困境的方式,但是硬生生把原来看上去并没有明显gay迹象的男老师掰弯多少有点没必要——第一季开始,男老师念单词考安妮和吉尔伯特,每个词都在暗示女朋友,都在暗戳戳地求女友不要为流言蜚语忧心,咋的合着到第二季就偏偏整出个同性来了。
柯尔的同性恋故事线完全可以不用牵扯到男老师,剧本却一定要塑造男老师恨透了柯尔、婚前一段时期脑子不知道出了什么毛病脾气暴躁易怒的剧情,其实这么做完全是为了让男老师借此台阶下线,推动新兴女教师穆丽尔出场,但完全没有必要绕这么大一弯子:完全可以走男老师本来和Prisy订婚完毕,但是Prisy对继续读书仍有渴望(她妈妈本来也赞成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而男老师则希望Prisy婚后能安安心心当家庭主妇的,Prisy顺势觉醒,逃婚成立。
剧中的逃婚实在是太莫名了,难以接受Prisy以这样的形势突然从一个恋爱脑啪变成了独立女性。
女性意识觉醒可以有很多更好的表现方式,《我的天才女友》系列中,女主埃莱娜的觉醒就来自于失去处女之身的那个夜晚,残忍而引人深思。
再说回问题很大的女主性格,我以前读原著的时候也没觉得女主如此的闹腾招人烦啊,剧情的走向真的很大跌眼镜,尤其是女主在新老师组织的破冰游戏中的表现,像个大大咧咧、傲慢自负、巴不得自己成为舞台中心的幼稚鬼,安妮的想象力都无法拯救她的这种性格给人的不适感,顺便:安妮的想象力在剧中越来越让人觉得有一种自恋的本质,虽然明白那个年纪的中二少女多半有这种玛丽苏梦,但剧情的表现方式实在有点尴尬。
安妮作为一个自幼生长于孤儿院的女孩,最大的一种品质是乐观、坚强、无论生活多么的恶心人,她依然能够笑脸以对,第二季却弱化了原著的这一中心思想,把很大篇幅分给了吉尔伯特、塞巴斯汀、同性恋和大骗局。
安妮在被卡斯伯特兄妹收养的过程中肯定是有成长的,但是第二季和第一季相比,我很难看到安妮的成长,甚至我觉得第一季后期的安妮(帮着家里出售杂物偿还债务)还比第二季的安妮更懂事儿些。
网飞的服化道也必须加把劲儿,实际上就这部作品一直被褒奖的加拿大风景秀,这一季也是难以苟同,当然,加了这么多支线剧情和人物,确实没法子好好展现爱德华王子岛的自然美景了。
要写少女时代的故事,就好好写,如果硬要加别的元素,拜托也加的自然一点、适量一点,贪心的后果就是效果适得其反,现在的一些作品真的让人无力吐槽:还能不能好好讲故事了?
两天刷完了前两季后才发现看这部剧看的太晚了。
这部剧的制作厉害得让人惊叹 ——深度还原及刻画的那个时代下的西方乡村场景和画面;美得如画的选景;符合并突出各个人物性格的各种道具及装饰……看完第二季喜欢剧里的每个人物,除了这一季的安妮。
第一季里,安妮让我从有点烦到渐渐爱上她的天马行空,自信,坚强,善良。
可第二季对安妮的人物刻画把这些都打回了原型。
安妮的乐观开朗变成了无理取闹,怨天尤人。
第一季时她的冲动和急脾气都能被即使改正,又变回那个走路一蹦一跳的小天使。
而这一季呢?
遇到任何挫折和心酸都会冲最爱她的人发脾气,并且从来不会考虑到她身边人的情绪和想法。
为了博得新老师的喜爱,丝毫不顾虑同学和朋友并跟老师说他们的私事;随便冲那么爱她的Matthew 发脾气大吼大叫;意识不到自己最好的朋友的坏心情,也不听Diana的心事,只顾自己在聚会上玩得开心。
虽然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作者和编剧也许也希望把安妮这个角色塑造得更立体,但是这样的性格真的让人喜欢不起来。
反观其他人呢?
所有人都在成长。
Matthew和Marilla自从收养了安妮后,慢慢懂得如何照顾好一个孩子。
理解她,支持她。
接受新的思想,希望给安妮一个好的未来。
Matthew 为了安妮在话剧表演上也迈出了自己艰难的一步,帮助他们完成了整场话剧。
Diana永远都是一个小天使。
她在安妮难过的时候安慰她,永远都是温柔善良的样子。
在姑妈的舞会上,即使不能接受同性恋这件事,后面也成长了,懂得了更多,并最后和姑妈相互理解,相互拥抱。
Gilbert找到了想要做的事,并在努力实现它。
Sebastian 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开始为了自己的未来尝试做一个farmer…所有人都在成长,除了安妮。
我个人并不认为第二季加入更多现实题材,比如同性恋,种族的平等等等有任何问题。
这些都给这部作品带来了更多价值,也给社会带来了价值。
安妮这个人物我依旧还是喜欢她作为童话人物而存在的一点——浪漫和乐天派的童真。
希望所有人永远都像她一样,保留些许童真,无论遇到了多么糟糕的事。
先分享一组图。
第二季虽然不按原著走了,但剧本的质量简直和原著相媲美。
本剧最动人的情节便是约瑟芬太太的故事了,约瑟夫太太不论是在原著中还是剧中都是给人非常印象深刻的一个角色,同时也是安妮的知音。
安妮曾经跟约瑟芬太太提到过,自己想要当新娘,却不想成为一个妻子。
这话要是让林德太太或是玛丽拉听见了怕是免不了各种指责——毕竟她们都是那样墨守成规、保留着各种传统思想的人。
而约瑟芬太太当时的回答实属惊艳:我要是有这样的想法,我就会给自己买一件婚纱,这样便能满足成为新娘的梦想,而又不会真正成为一名妻子。
约瑟芬太太在众人看来是那种选择终身不婚的女性,但她自己跟安妮提过,对于她自己而言,她已经结过婚了。
直到第七集,约瑟芬太太的故事终于浮出水面。
这部剧惊艳的地方在于,通过短短的几句对话,旁敲侧击的方式就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便展现在眼前。
约瑟芬太太的人生本是没有色彩的,直到她——格特鲁德出现在她的生命中。
即使格特鲁德不在这世上了,约瑟芬的太太的仍将自己的房间按她生前喜欢的方式布置,那本自己送给她的《简.爱》就摆放在床头,房间里挂着她们的婚纱照。
她离开了,爱却依旧延续着。
即便是在这个年代,像约瑟芬太太这样的人依旧不被所有人认可,何况是在那个时代。
可她们甩开世人的眼光,度过属于她们自己玫红色的青春。
约瑟芬太太的聚会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独特的,有奇奇怪怪的艺术家,有热情奔放的钢琴师,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选择毫不犹豫地追求梦想和自己想要的生活。
聚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那样友好热情,来到聚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交上朋友。
世人可能认为,约瑟芬太太聚会里的人都不正常。
可我看到的是鲜活的生命和他们精彩绝伦的人生,他们抛开了所谓的规则,他们与现实抗争着,逆流而上,追寻着他们玫红色的生活。
真正不正常的人,其实在外面。
戴安娜认为约瑟芬太太这样的选择是错误的,是不正常的。
安妮告诉她,约瑟芬太太并没有毛病。
当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写下如此美丽的句子时,你怎么会认为她们不正常呢?
更应该为她们感到高兴才是。
格特鲁德对于约瑟芬太太而言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存在,她的出现让她黑白的世界充满了色彩,那些她写给她充满爱意的句子,时隔多年却依旧让她落泪。
她仍旧希望她们被认可,被铭记,即使是在另一个时代。
这个世界是充满着各种可能性的,爱也可以有着多样的表现。
人生何来错误。
Anne,a girl with red hair and many freckles on her face, Obviously she's not beautiful,but I like her indeed.《Anne of Green Gables》is my favourite book when I was a child.I love Anne so much for the reason that I have much in common with her.Not beautiful looking,her red hair and my dark skin color,and always hoping to be a beauty, etc.Though I was not as imaginative as Anne,I also considered myself as a princess from time to time,I tried to be full of passion with life and never throw in the towel.But just as the age grows,I lost much of myself,imagination,enthusiasm,curiosity,etc.Without these precious qualities,now I just like a puppet.I sleepwalk through my days,doing the things that I've learned I'm supposed to do.That's so tragical.I'm sorry for my dismay,and I'd like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happier.Um Gilbert,to be honest,I do feel a bit jealous of Anne.Though I bear great resemblance with Anne in many ways,there is no such boy in my life.Gilbert is so nice that I almost fall in love with the character,he is brave,considerable,kind and especially supportive in such a young age.But unfortunately,life is just life,even though I'm 20 now,I haven't met my boy yet.Then,Mathew,the best man in the play who devotes all his love to the people he loves.In my eyes,he is like an angel, being a little shy and introverted.I don't know how to praise him,once you see the play,you can get my feelings.Maybe,the pain that Anne suffered was just preparing for the day meeting Mathew.Anne is so lucky and happy to live with Mathew and Maria.She reaps friendship,relationship and romance as well.Anne is the great winner and she deserves all of these.I wish I could be better and to find my real self I once lost.
没看过原著,看了第一季和第二季给人感觉太过于想表达女主的思想,但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上全部都是靠她嘴上体现出来的,缺少行动上的表现,比如她作为一个思想比较先进的人,一点都不尊重马修的隐私,拆开信件看还帮别人回信,过后的歉意也不是很有诚意。
另外她弄坏头纱也是同样的情况。
还有一点就是她嘴上说的好听,特别看中和黛安娜的友谊,但是他们一起去参加派对的时候,她却没有发现朋友的情绪不太对,而是一直沉浸在她自己的兴奋中。
但是男主的戏份不是特别多,但是就感觉他是思想更有深度的人,他没有种族歧视是通过各种行动来体现出来的!
特别喜欢邻居大妈,和添加的给人!
每次看到女主,都让我想起三毛,每次看到黛安娜都联想到天龙八部里的阿朱!
小小安妮 第二季 (2018)9.22018 / 加拿大 美国 / 剧情 / 海伦·谢费 阿曼达·泰平 / 艾米贝丝·麦克纳尔蒂 杰拉丁妮·詹姆斯愿每一个人都不负天赋,像男主一样知道自己的方向!
小小安妮,改自《绿山墙的女孩》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本书,看了很多次,结果被翻拍成电视剧到一半就开始给我魔改。
政治正确改掉男主人设硬加黑人故事线,剧情被改了很多。
我最喜欢的部分,也不拍,还给我乱插入新的故事加配角,还贬低中心人物的品质让人感到女主轻信愚蠢可明明女主很聪明,我真的很恨呐。
近几年的美剧都有这些坏毛病,为了剧情冲突强改,呸!
什么时候编剧才能明白政治正确,不是万金油啊!
剧情冲突,不是让你乱改原著啊,老老实实照原著拍不好吗?
事业和爱情要拍就好好拍。
不要太偏重感情线,以至于全部放掉事业线。
无语 !
蛮无语的,这季非常不存粹,硬是把有色人种、同性恋、校园暴力、女权这些kpi在八集里全部完成,编剧的目的性实在太强烈,把这部童真简单的剧拍走味了!越看越觉得他们的思想变得理所当然,吉尔伯特变自私了,前卫女老师变懦弱了,安妮变上帝了…
同性恋、女性主义、种族问题,编剧想表达的内容太多,但是没有讲好,呈现出来就是又乱又矫情…… 明明按原著拍出来就很简单、很治愈……另外,老师的未婚妻逃婚的那个慢镜头,太小时代了……
难忘身穿婚纱的女孩惊慌失措地和伙伴们从教堂里狂奔而出,最终跌倒在雪地里,释怀大笑。
要不说是孤儿,我还以为是哪国的流浪公主呢…世界恨不得都得围着她转,整天大吼大叫,说别人闲话给别人惹麻烦,然后她先哭了?这么烦人的小孩,喜欢的各位,我在这里祝你们人人都喜得贵女。
请问编剧是怎么把每个人都写成神经病的?
童年就是好,可以随便犯错,然后再去纠正。安妮是幸运的,被绿山墙好人家收养。但这季一整季强调女性主义、讨好LGBT、讨好有色人种,揉了这么多流行的元素进去,有点疲劳。柯尔最后能和女主好友的姨妈住在一起,这个结局很好。
没有第一季感人和治愈 人设崩得一塌糊涂 情节也几近面目全非 原著里的安妮并没有那么任性讨人嫌 对观众童年回忆的破坏需要靠再倒回去看原著来治愈
尊滴很好看啊,虽然有些地方有点强行女性主义,不过整体还是和谐的!
把种族问题、女权、LGBTQ、校园霸凌等尖锐话题都杂糅进这个原本简单的故事里,不搭也要硬塞,胃口真是不小。坏人逃之夭夭,最后还一副受害者的姿态。不存在什么事物,砸碎了再拼贴起来,就能恢复原样,就能抹平创伤,这根本不是治愈。反复为了虐而虐,就像打断你的手再给你安个假肢,就happy ending了?太低级。
在安妮的鼓舞下,很多人都勇敢地跨出了人生第一步,这一季信息量好大,女性平权婚恋自由反霸凌反种族歧视撑同志方方面面都有顾及,又不像一般政治正确剧一样惹人反感,像一针夏日强心剂,安妮和吉尔伯特懵懂初恋有点甜,苍天啊请善待柯尔小天使吧,菲利普先生实力演绎恐同即深柜,史黛西老师也是红头发诶
好好的田园生活非得倒腾成这副模样?不是不接受改编,但能不能好好构思,不要一锅乱炖,不要拔苗助长。
安妮和绿屋的故事就很好,特别加入的同性元素、种族元素、童年阴影真的是duck不必。基尔伯特酱油了6集才回归,故事讲的也是七零八落,爱说闲话的安妮真是爱不起来了。
书粉不满意,把我虔诚沉稳坚定智慧的马睿拉写成被脏男人引诱的笨蛋,把主角安妮变成了一个普通聒噪的小女孩。不知道是导演还是编剧,迫不及待的在这个女性角色占大多数的原著里塞男人,让两个讨厌的罪犯戏份那么多,包括吉尔吉特的种族歧视的戏份也很多余。我看《绿山墙的安妮》看的是安妮的成长,是绿山墙的美景,是安妮与身边人动人的情感。不是这些莫名其妙的男的。
夹带私货太多了吧???
不喜欢女主 太作了!!而且自以为是,自己不开心就对身边的人发火 拜托她周围人对她多好啊!再怎么被traumatize过也该懂的感恩吧?
害 搞不懂编剧 想要发展各种剧情 又很离谱 淘金骗子发现了不说……中间女主各种发脾气 记得第一季第一集女主说会做一个乖女孩……后面几集更是离谱 自私鬼+说谎精+从不考虑别人 +自己被人吐槽就很委屈 还天天吐槽别人 不换位思考 说小孩 来了有两三年了 有些规矩还不懂 ……不是熊孩子了 整个人就有问题 搞不懂编剧天天小事就各种叫 对别人发脾气看不懂 现实中谁愿意和她做朋友 ……
花了一天刷完了,剧情和原著有很多不同,但也算比较有新意
只是想看一些简单纯粹的美好啊,这已经不是我的田园童话故事了!糟心啊~黑人、女权、同性、霸凌,集合了这么多主流元素来创新,不如说是胡搞吧,如果想要看这些要点,我去看其他剧不明显更畅快,这些人设越看越不讨喜,绿山墙的清秀佳人不见了。
这骗术持续至今依旧有效,人类的贪心是最美味的诱饵,即使是民风淳朴的小镇 孤儿都一样
我也是绿山墙的安妮,AnnE with an E那里的生活总是那么美好Anne,生活有时就像被那些坏蛋恶意毁坏的小圣地一样残酷太好了,太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