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秀的一季,本季轻松戏谑的轻喜剧外壳逐渐脱落,露出了悲剧的内核。
主要人物都遇上了人生的死局,等待他们的是命运的残酷。
最让人动容的当然是麦吉尔两兄弟的命运。
查克因为对吉米的熊熊妒火而在法庭上彻底崩溃。
而病情的揭穿也让他开始怀疑自我。
霍华德将他驱逐出律所最终将他逼上绝路。
他自认为自己臆想的已经病症好转,自认为吉米对他一点都不重要。
其实对吉米的鄙夷和嫉妒才是这荒唐的电磁明暗的病因,而这是他挥之不去的梦魇。
所以他最后还是向这个精神疾病屈服了,回归正常生活失败,自己也彻底走上末路。
第十集的表现手法简直和毒师第四季的“苍蝇”一集一模一样,歇斯底里的魔幻现实画面表现角色内心的焦躁与挣扎。
查克这个人物我自己是从来都没有一丁点讨厌过的,也许是我能理解他吧,以及他对吉米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对吉米的复杂情感也是合情合理的。
而这个角色的结局当然也是悲剧中的悲剧,可是一切都是自作孽的成分比较大,所以我对查克的同情感也是十分淡薄。
再说说吉米。
查克起诉他企图吊销他律师资格证的行为却将两兄弟都逼上了绝路。
整整一年无法作为律师活动。
如何独立自主的生存,支付与金合租办公室的租金。
这些压力将吉米急得跳脚甚至哭泣,这段时间也是他向索尔古德曼转变的关键节点。
但比他哥哥强的多是面对这些困境他贱招频出,利用自己的广告转播权玩了许多花样,虽然最后都失败了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沮丧沉沦,而是靠。。
离间老太太间的关系在养老院一案上大赚了一笔成功化解危机。
吉米的离间计看的我揪心无比,内心在呐喊:你丫要是真的为了赚这笔钱而毁了这个老太太的幸福晚年生活我特么永远不会原谅你。
好在最后我们的风骚律师良心发现,也许是金车祸对他的冲击,上演了一出自爆戏码,彻底告别了老年法领域,成功挽救了老太太间的友谊。
在此我也只能露出欣慰的微笑,查克对于吉米的判断是正确的,他永远不会好好遵守规则,为了赚钱什么坑蒙拐骗的贱招昏招都使得出来,但是他的本性依然是善良且富有同情心的。
这点不管是现在的吉米麦吉尔还是后来的索尔古德曼都没有变过。
金,女强人的工作狂性格,对查克的内疚与自责,两种心理驱使下她化身成不眠不休的工作机器,最后因为疲劳遭遇严重车祸。
在毒师里没有再见过这个两剧世界观里最可爱的女人,也许这次车祸就是她和吉米美好爱情遭遇的悲剧结局的开端吧。
查克真是想把自己弟弟坑到死。
麦克的反侦查意识真的牛逼。
炸鸡叔登场,还有查克这个老比是真的坏。
老麦克真牛逼。
吉米真要放弃了的话就没有后面的悲剧了,最后一幕剪影封神了这集大篇幅写老麦克,真的太有魅力了麦克。
炸鸡叔的计划慢慢发育了。
黑胖这几年减肥这么成功啊。
庭审太强太牛逼了,最后查克直接崩溃,吉米牛逼这集有kim玉足哈哈哈哈哈。
霍华德这个人反正从开始到现在还是挺不错的,没有啥缺点,只是立场和吉米不一样而已。
炸鸡叔底下制毒所要开始了,绞肉机登场。
查尔斯外出打电话的那段炫光和颜色卧槽太棒了感觉。
叮叮叔问纳乔好奇占炸鸡叔便宜那段太好玩太可爱了哈哈哈哈,RIP。
吉米真的是广告天才,Saul Goodman的大名第一次正式登场,ye,it just a name这集看的真糟心,吉米是真的天才,不管是骗子还是律师还是广告,不过是真的惨,吉米啊,太难了。
最后尽管是坑老哥,不过应该也是一半真情一半假意吧。
纳乔换药那一段真的惊心动魄,看的都出汗了。
吉米还是浑身鬼点子哈哈哈哈,一个磕倒拿下两次。
这集感觉是给最后一集承上启下,麦克入职,叮叮叔因为换药心脏病愈发厉害,查克拒不退休,吉米妙坑hhm,金出车祸不管是老太太还是自己老哥,吉米的内心始终是饱含善良,尽管他一骗再骗。
查克这个人真的是固执心狠,但是最后那样的结局也属实悲剧。
叮叮叔现在真成叮叮叔了。
记得看BB的时候Saul第一次出场,说出那句「Just give me one dollar」的时候就觉得这个角色很有意思,看起来特别歪门邪道的一个江湖郎中,没想到内里居然那么有职业精神。
所以当Kim就这样不经意地说出了这句「Give me one dollar」的时候一下子看剧的情绪就崩了。
因为知道结局,BB里Saul带着Francesca另开了看起来比现在更加不靠谱的律所,Kim早已不知在何方了。
所以在BCS里看到Kim总是心慌,生怕她出事——但心里明白Kim夹在风流Jimmy和道德秩序之间注定是会消亡的。
而好像只有Kim的消亡,才可以让Jimmy开始转变。
她在BB里出现的方式是我们后来看到的Saul,虽然依旧游走于灰色地带,却敬业,严谨,有原则。
一个有着Kim的灵魂的转变了的Jimmy。
就好像站在你对面的人虽然有各种缺点,但是他内在不是个坏人,你看着他乱七八糟的样子有点恨铁不成钢,这激发了你的保护欲,所以你说, Give me one dollar, now I'm your lawyer.
《绝命毒师》刷了不知多少遍。
尤其终结季看完后,编剧填坑能力惊为天人。
老白扫除一切障碍,完结了这个“高中教师步步为营,创造冰毒帝国”的神话。
本以为《毒师》已经是剧终高潮,哪不知一山更有一山高。
“Just when I thought I was out, they pull me back in!” 衍生剧《绝命律师》的天坑,让《毒师》死忠粉一个个又跳了进去。
Better Call Saul其实《绝命律师》已经是两年前开播的老剧了。
风格一如《毒师》,节奏张弛有度,全体演员演技在线。
有像小粉一样想混社会但滥好人心随时作祟的律师Saul,有像老白一样道貌岸然但是对自己兄弟捅起刀子毫不留情的律师Chuck;原剧里的Tuco,Mike,Gus,Hector等等全员粉墨登场,人设延续极好,把原剧里本就丰满的角色塑造地更加鲜活。
原剧中被老白“乱拳打死”的“老师傅”Gus《毒师》中为了塑造人物,时常会设计一些“略显拖沓”的心理侧写情节。
编剧的本意是想按照文学作品的“冰山理论”,来营造悬念,让观众自己从角色的细微动作、表情、行为、台词来揣摩人物心理,以及遐想之后的剧情走向。
原剧粉还得及第三季打了50分钟苍蝇的老白么?
这个系列剧的剧情亮点就是在此。
一些极反常,看似完全不符合人设的情节时不时在之前缓慢进行的铺垫后出现。
观众把跌下来的下巴装回去以后,第一反应是吐槽剧情狗血,但是细细想来,原来这个“狗血”情节其实已在之前铺垫之中初显端倪。
正如十数年前的高考作文题“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律师》的剧情不仅延续了这一传统,还在观赏体验上更上一层楼。
因为本质上是衍生剧,所以老角色的性格已经不用再加笔墨赘述,编剧可以把精力全部集中在制造起伏、营造悬念上。
《毒师》的拖沓感一扫而光。
任何一条人物的剧情线拿出来,都不熟任何一部神作。
个人最爱的还是“门卫老头”Mike的“护家狂魔”剧情线。
前警察Mike业务能力过硬。
无论枪法,追踪,反追踪,格斗,推理能力都是一流。
为报杀子之仇犯下命案,隐居到儿媳孙女生活的新墨西哥州小城,当上了一名政府单位停车场的门卫大爷。
门卫大爷的职业操守也是杠杠的为攒钱给儿媳和孙女买房,Mike接了一些黑道私活,认识了贩毒疯子Tuco的小弟。
小弟被Mike大爷的业务能力折服地五体投地,正好想要干掉老大Tuco,于是想高薪聘请Mike做掉Tuco。
小弟的计划简单粗暴一方面Mike不想再动枪杀人,另一方面儿媳和孙女的居住环境急需改善。
本着“孟母三迁”的“苦啥不能苦孩子 穷啥不能穷教育”的精神,Mike不惜设下苦肉圈套,在不杀一人的情况下让Tuco进了大狱。
苦肉计换来两万五千美金报酬谁知Tuco是墨西哥贩毒集团Cartel的首脑Hector(《毒师》中的轮椅男)的滴亲侄子。
大毒枭亲自折腰来劝Mike为侄子脱罪。
为了让侄儿少吃几年牢饭,老叔叔操碎了心Mike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早在之前剧情中把他耿直的职业操守刻画地非常到位了)。
拒绝为Tuco开罪。
然而大毒枭也不是好惹的,从墨西哥搬来救兵:熊大熊二 “光头杀手”兄弟。
极有压迫感的镜头
《毒师》中的狠角色兄弟,杀手代号47既视感
《毒枭学101》——搞不了你,我就搞你家人和《毒师》中老白人设颇为相似的Mike(真·护家狂魔)怎能忍受家人受到威胁。
功于心计的他先以进为退,狮子大开口向Hector索要五万美金“扛罪费”,巧妙利用毒枭的逐利心理,麻痹Hector。
让他错以为Mike就是一个抓住机会敲诈的投机分子。
《毒师》粉应该记得老白也对Tuco用过同样的手段
毒枭“道上混”的心理被利用了
微微上扬的嘴角,不甘和轻蔑的神情很到位老猎人Mike坐等风平浪静以后。
开始秋后算账。
先利用自己的侦查技能,摸清楚了Hector运毒运钱的套路,对运毒资的卡车来了个守株待兔。
钱藏哪里都摸清楚了本想通过毒资卡车劫案让警察盯上Hector的Mike,还是幻想着不用动枪,神不知鬼不觉解决这个对家庭安全的大后患。
哪不知Hector杀人灭口,把这笔损失雪藏了起来,来了个哑巴吃黄连。
无奈的Mike只好端起狙击枪,准备干掉Hector。
从台词判断Mike应该是越战老兵本以为事情做得神不知鬼不觉的Mike在蹲点狙击的时候,突然听到自己藏在后方的车子喇叭声响了起来。
循着声音过去一看,看到挡风玻璃上一张字条。
原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Mike深感无力看到纸条的这一刻相信Mike内心是崩溃的。
大概颇有种老司机开着迈凯伦被五菱宏光弯道超车的心情。
上一次环视四周还能看到光头兄弟这样的敌人,这一次环视四周,连鬼影子都看不到。
所谓最可怕的敌人是看不到的,演员的微表情把这种无力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演技完爆国剧几光年!
)第二季的“护家狂魔大战墨西哥毒枭”剧情线到这里戛然而止,万恶的编剧就让死忠粉们这么吊了大半年。
终于在上周开始第三季《律师》回归,Mike上演了一出追踪和反追踪的刑侦大剧。
(就不在剧透,大家可以直接从第三季开始刷。
)连这样的支线剧情拉出来都可以自成体系,跌宕起伏,更不用说主角Saul“街头小混混摇身一变成律师”的主线情节了。
情节已经封神,至于演员演技,镜头语言,人物刻画,心理侧写,配音配乐……几乎无可挑剔!
这一部剧,无论是不是《绝命毒师》粉丝,都绝对值得一追!
炸鸡店第一次出现,不得不说麦克还是嫩了点
第一次出现goodman这个名字
车祸前的kim
原来真有人收集箭头
大实话查克死了,赫克托倒了。
虽然不怎么喜欢查克,但是看到他最后被自己折磨直到自杀,还是有点令人难受,也许他才是最了解吉米的,吉米总是伤害别人,然后才会去后悔,养老院里的那个老太太也被他伤害的不浅。
感觉这一季有点压抑,可能是积攒的矛盾都爆发出来了吧。
另外毒贩这一条线也很吸引人,为了养活儿媳和外孙女在成为杀手的路上越走越远的麦克,为了不让父亲牵扯到毒品交易里面而准备对老大下手的纳乔,还有表面令人尊重值得信任的古斯,形象塑造的都有血有肉。
几个有意思的瞬间,为了截图从腾讯视频转到优酷(本来只想发几张截图,一直说我评论太短了)
主要内容来自主创的访谈Podcast看到E8的时候,正好House of card S5出来了,整个人就被吸引过去了,连着2天刷完这季后严重影响了心情..甚至没有任何兴趣再把精校的中文字幕版再看一遍了,堵心了好几天,知道这剧也就算完了,之后也没有时间和心情听 Better Call Saul的Podcast了,还好 仔细的看完最后几集BCS 完全是那个味道,还是那么合胃口,惊喜的巧合是E10里面Kim 提到的mocking bird 电影,前一阵正好补完了中文书和电影(196x的黑白片),正在啃原著,这是一本在美国本土的学生时代推荐的重要读物,细节各位自己参考豆瓣读书吧,里面的律师形象感觉正是影响Kim成为律师的行为准则, Die Hard 演员Bruce Willis 的闺女就是根据小说女猪脚 Scout 命名的。
最后放个跑题的图片做为结束,..反正也是幕后的信息...以后有心情再写吧
PS: HOUSE of CARDS S5 SUCKS###########/**S03E07**/###########5月29日应该是阵亡将士纪念日,是美国的holiday season, 会停播一周开始社区服务的角色是从本地上千个群众演员中挑选出来的,分几组面试,年岁大的一组,年轻的一组,顺便主创提到如果邮件自我推荐的话,发视频时候手机要横着拍。
纽约和LA有一些自助拍摄设施,提供声音,光源,方便演员自我拍摄推荐视频。
(卖吉他,拍广告那两个哥们是双胞胎)捡垃圾的场景是找了一个非常繁忙的高速公路,有些Jimmy捡的垃圾是Bank(也就是Mike)在镜头外扔的。
制药厂的犯罪男回归,虽然车卖了,但还带着那个黄色的手表,预示着他一直会走在犯罪道路上的意思。
本集中有几个Kim的场景会让人看着比较难受,原因是跟Jimmy之间的心境,对比从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参考在酒吧的场景(因为是冬天就没有拍室外游泳池场景)对比上一季他们两个的默契,自信,显然这次有了很大的变化,两人即使再努力找回原来的感觉,但都有勉强之感,也都没有这么自信了,即使看到了如Chuck一样自大,指手画脚的下手目标,也只能嘴上说说了,没有了心境。
主创也说了这段表达了很多情感,确实看的时候也确实感到。
另外的场景是Jim在车中被闹表惊醒,几乎跳了起来,也是对于Chuck,或者 Chuck前妻的事情无法释怀,导致谈生意时候,当那女士踩了一下Chuck再,Kim就自己失控窜了。
看着确实有些可怜,还不如Jimmy做“坏事”来的坦荡荡。
其实即使本集标题 叫花费,意思是说Jimmy让生活步步紧逼快到了死角,但其实我们也不担心,知道他总会有点子来绝处逢生而且也不会被自身“道德”所羁绊,还顺便最后狠狠的给Chuck埋了地雷,威力大小就要看据说情节巨多的第八集了。
另外主创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自己也还没有答案,也希望观众自己有这个答案,或者从后续的集中自己看到答案:Jimmy是被Chuck逼迫最终更成为Saul的,还是Jimmy本身性格里面就是Saul,而Chuck只是识破了这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最后,现在所有集的标题已经出来了(见AMC官网),把第一个字母拿出来应该可以解密了,大约可以预示下一季有哪个重要人物回归,剧组说好像是Breaking bad 第二季的一个人物,没反应出来是谁。
虽然剧组没说,但我个人揣测Mike去见拿乔的目的跟那个互助会女士的丈夫失踪可能有关。
###########/**S03E06**/###########本集的导演是Keith GordonDomingo 也就是 Breaking Bad 里面老白杀掉的Krazy 8 回归,但这时候他还不是crazy 8, 至于为什么变成了Crazy 8,也许跟遭到暴打认识到现实有关。
可爱的Lydia (Laura Fraser)回归,就是Breaking Bad里面Gus 死掉后,出现的欧洲分销网落的女头头,戴墨镜,从头到尾紧张兮兮的,这次回归她还没有这么紧张,也没有戴墨镜,为了这两句台词,只在提前被通知4个小时的情况下,从苏格兰飞到美国参演。
同时,在洗衣房因为没有时间制作 出售 标牌,影片里面也是后期制作放上的,仔细看了下,真是放的好,已经完胜国内巨额投资的大片了。
Hamlin 带到chuck 家的酒是35年的苏格兰威士忌,从盒子上的1966可以推断故事发生在2001年,根据Marydel liquor store 商店的报价大约在2100-3000$的样子,比他在第二季也带的一瓶酒到Chuck这里的那时候的酒要贵很多。
因为这个酒很稀有,拍摄的时候费了很大劲找到了稀有的酒瓶子,当然剧组也不能100%验证这个瓶子就是应该这样子,所以没有拍摄太多细节,至于盒子是剧组自己做的,瓶子里面装的是茶水,可以想象Chuck 闻酒的时候其实是在闻茶水....好奇怪。
关于Chuck 手抓电池的情节,因为是穷剧组,没法全部用后期制作,所以是实拍的电池滚到拍摄焦点处,但实际拍摄时候电池还向后滚了点,最后是后期制作给修正了。
在拍摄Breaking bad时候,这种软件还没有这么的好,可见技术进步这是快呀。
安排Jimmy打电话的情节也是故意为了让演员Bob过过瘾,因为这老哥本来就很能说,拍这段正好让他彪一下演技,而采用这用很灵活的剪辑手法其实是为了万一后面拍摄内容时间如果不够用,就从他这里减掉来腾时间。
Jimmy的广告剧情上是超快的完成的,而实际上这个拍摄也是只用了1.5个小时,剪辑45分钟就完成了,也因为剧组穷,不愿意花钱买后期制作的星形插件的效果包,自己用菱形替代+后期制作变成现在星星样子, 所以后期制作团队真是苦逼,没钱都让这帮人想折。
另外,拍摄的时候,正好拍摄到一只鸟从塔上飞过,也是很令剧组欢乐的事情。
###########/**S03E05**/###########本集的导演是Daniel Sackheim 编剧 Gordon smith, 本篇怀念的就是他老妈,去年去世,帮助了他在Breaking bad等有法律的TVshow,他姐姐也在这集帮了编剧很多法律上的拍摄用词问题。
这集基本都在法庭,对于拍摄来说其实难度很高,剧组也是拖到了不能再拖也要面对这一次的拍摄场景,因为电视上也很少有 律师协会的听证会参照,观众也不知道取消律师资格听证会的流程,所以主创就把表现兄弟两个人的真正头一次对话作为拍摄的重心了。
情节的主要逻辑很简单,就是用Chuck的手法(偷偷录音),反过来对付Chuck(偷偷放电池)这集法庭戏的对话非常长,大约有12分钟,对于演员的挑战也非常大,主演Bob(Jimmy)在最终脚本出来前的10来天,就已经在自己家里和主要人员对词儿了,且为了拍好这个听证会,剧组也仔细研究了新墨西哥州的律师协会具体怎么运作,还找了一个卡罗莱纳州的真实disbarment听证会的视频来看,5-6个小时的无聊听证,最后被告方还是输了。
相对Breaking Bad, BCS的剧本的台词改动的比较少法庭实际拍摄的时候,因为是冬天,日照时间其实很少,所以有一半的场景应该是晚上拍摄的,藏好了三台摄像机,同时拍摄,最后找最好的表情角度剪辑。
同时对于BCS本剧里面所有的法庭戏,导演到尽量每次用不同的角度来拍摄,增加新鲜感。
开头在Chuck房间拍摄的时候,因为都是烛光,对于拍摄有很大的挑战,失焦,光线不足等问题非常明显,所以剧组最后采用了Panasonic Lumix DMC-GH4 的相机来拍摄,大约1000多$,最后看起来效果还是相当满意的,这里提下,这个相机因为比摄像机小很多,BCS里面的很多场景,包括地上拍摄,倒咖啡,黑暗的屋子,烛光,很多都是用这个松下相机拍摄的。
另外剧组也使用了非常非常便携的LED打光的设备The Cineo HS,0-100可调亮度,在很多场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最后,主创提到了这里拍剧集跟好莱坞的工业很大不同的是,好莱坞的工业体系成熟,拍片子之前就会把很多东西定义好,比如电磁过敏应该是什么症状,怎么表现,而剧组拍的,包括BB里面,很多都是不同的导演不同的发挥和表现,前后也不完全一致,导演有很大的自由度,而好莱坞是没有这个自由度的。
###########/**S03E04**/###########本集的导演是 Thomas Schnauz开始的水下拍摄看着很爽,其实那时候是冬天,阳光也超短,拍这个场景用了1-2天,你想想Don Eladio毒品老大拍戏的时候那个冷呀, 而且本集拍摄的时候好像Albuquerque的天气也是风云变化,下午容易赶上暴风雨,剧组需要有专门监测天气的人员,看到暴风雨来就赶紧跑,好在来的时候差不多拍完了,最后只是一个遮阳罩被吹飞了。
从breaking bad剧情里面得知了老大 Don Eladio 是希腊人,从希腊继承过来的银色的眼珠,所以开始有winking Greek的台词(眨眼的希腊人)大约是有魅力的意思,Hector用老大名起的冰激凌店的名字。
这部戏里面 没有Producer限制任何演员某一些集必须出现的条款,所以有时候很久看不到一个演员,Mike和Chuck的演员也是第一次见面拍摄,不过两个人都是老戏骨,基本不用导演多说,完全的入戏,一起的场景演的非常的好,有意思的一点是,当chuck接近门的时候,Mike在门后是看了工作人员的提示才开始打电钻赶走Chuck。
Hector去炸鸡店捣乱的场景其实要有更多的情节,比如把雪茄放倒客户薯条里,鸡腿放倒大块头口袋里等吓唬顾客的情节,但由于AMC的时间限制不得不给剪掉了,而这个时候正好在制作第八集,据说是公认料最多的一集,可以期待一下,希望到时候别删太多。
在Gus 和 Hector 两个人在屋子里面对话的时候,Hector一直在点烟,抽烟,拍摄的时候其实Hector演员早已经戒烟,但为了拍摄不得不反复点烟,算是糟了老罪了。
剧组也是因为没钱,没法做假的抽烟特效.....穷剧组真是敬业,居然没都穷死。
Gus和Mike见面的场景本来是放在本集开始时候 但后来主创认为这是mike人生道路重要的转折点,且在黑天场景预示着黑暗的道路,因此放倒了中间,让人更加感慨 Mike的后续道路,且音乐也随之有变化( 参考BB Mike结局)剧组也不得不承认现在技术发展的太快,摄影技术的成本降低非常多,随便谁都可以来拍片子了,但如果真正如果要做好的片子,到今天不变的也还是要有好的脚本scripts(关于国内的脚本水平…此处省却1w字)/**最后,不得不说,老外在一块互相夸人的功夫确实一流,就跟窦文涛说过,老外说“great”, 你就当是个“屁”,他们对谁都这么说,这帮人访谈大约一半的时间是互相捧臭脚,还说的特自然. 听多了确实烦。
**/#有时间会再更新
渐渐知道为什么到第三部就追得有点疲,这部剧给我的感觉就是设计太精心了,剧情的种种推进逻辑性很强,但是又似乎完全是依推理而构。
Jimmy派人往Chuck身上放电池,有因异物感等因素被发现的可能,但是成了;Mike细节爆表,先把跟踪器电量耗尽再反追踪,倒也事事顺意;还有Mike反陷害毒枭时的枪鸣,每一枪都逻辑缜密,剧情也顺势发展;Jimmy做戏在人生低谷情绪崩溃,透露Chuck在法庭上的崩溃,也顺理成章达成目的。
Jimmy最后与艾琳做给老人家的show, 这个很绝,老人们很自然是会伤心唾弃Jimmy, 但给我的感觉是只要主角有个点子,剩下的人都按部就班去完成戏码就行了。
依照MBTI的理论,整部剧全是T人hh,(not my type), 当我以为Jimmy也要显露迷茫脆弱的时候,他不是在计算扳回一城的胜率,就是本来就在做戏反攻。
但确实他也是会伤心绝望,但也仅限于他的亲哥表现绝情的少部分情景。
这一部最有看头的肯定是Chuck, 那种极端自大到可以忽略孤独,漠视感情的人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成功引起了我对这个角色深深的厌恶,最后的点火自尽,极端自大人格的自我崩坏,实在耐人寻味。
也许是看了绝命毒师看这个体验感会更好,我从风骚律师第一季看过来,第三季给我的感觉就是,干。
是那种构思精巧而充实的的干。
但也许如果我看了Breaking Bad,某个角色的魅力已经感染了我,再来看这部剧也许会很不一样。
总之先把这部剧放放,以后有兴致再看S4。
古语有云: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故麦克隐于停车场,盖斯隐于炸鸡店,某男隐于兽医所,都属于大隐、至少是中隐之人。
若你要问:世间当真有深藏不露的高人吗?
答案肯定是肯定的。
单说老麦吧,他就像少林寺伙房那个烧柴的老和尚,从来就不是寺里的主角,也很少在大雄宝殿走动,但总能不时带给你意外之喜。
每每看到,心中便默念:WOWJesus 在他平凡的外表之下,藏着一把锋利的刀。
准确点说,是一把功能齐备、永不生锈的瑞士军刀。
下面,就大致梳理一下老麦的军刀人生,看图说话:图1,初见老麦,是在阿尔伯克基这座三线城市,一个公、检、法共用的停车场里。
当时,该同志正在岗亭,跟打杂律师吉米磨嘴皮,就为了3块钱……这场景,总让人想起某单位看大门的老汉:固执、死板、讲原则、不近人情……最让人不爽的是,他总是用一双死鱼般冷漠的小眼睛,阴恻恻地看着你,让你不由得心里忐忑、发毛,却又无可奈何。
此时的老麦,不过是个退休警察,一个在微薄的退休金之外,赚取另一份微薄薪水的糟老头子。
图2,故事展开,讲述老麦搬来新墨西哥州的前因:酒吧装醉之夜,设计干掉了杀害儿子的两个警察。
计谋名称:诱敌深入。
这时,老麦的心理特质开始显现:直觉、隐忍、心机、沉稳……老麦曾在那个全员黑化的警局里工作。
彼时,无论主动被动,他都参与了贪赃。
老麦这种事情,就好比当年阿勒泰黄金缉私时期的边防、公安,只要是沾边的,若想找几个干净人,难啊!
但谁会在意呢?
没人。
即使有人追查,最后也会不了了之。
后来,老麦为了儿子的安全,迫使他收黑钱。
但并没有保住儿子的性命。
这让他内疚、痛苦不已。
其实,儿子的死,是必然的。
以他儿子长期、一贯的表现来看,不论收不收钱,都不会得到信任。
我们知道,有些政府腐败案发,都是窝案,一窝一窝的,为何?
在大家都黑的情况下,你要么出局,要么同流合污,你选哪个?
况且,出局并不只意味着辞职、离开,还意味着命。
怪蜀黍们经常会说:你知道得太多了……所以,这道选择题,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难。
只不过,老麦没料到儿子的结局……
图3,还吉米人情,帮他偷来公务员的赃款160万。
由此可以看出,老麦综合了警察、间谍、盗贼的部分专业技术,初显瑞士军刀功能。
在此,有个让人带入感很强、心痒痒的疑问:一般人,完全可以黑了这笔赃款,失主不可能报案,吉米若追究,则既没证据,也不可能报案,而且,老麦很需要钱(我也很需要,呵呵)。
但为什么没有黑?
这说明,老麦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一个守承诺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作者在此省略好多字)。
图4,鳄鱼柔软的内心:对儿媳吐露真相后,也就基本卸下了沉重的包袱。
毕竟,覆水已难收,生活还得继续。
这种天伦之乐的温馨场面,也许就是他活下去的动力和意义所在。
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老麦保护孙女和儿媳、并让她们过上好日子的决心。
可是,如何才能让母女俩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首先,天天去跳广场舞肯定是不行的;其次,打卡上班也不行;再次,金融理财吧,没钱。
一个70岁的退休老头,在正常行业有可能挣到不菲收入吗?
有可能吗?
……怎么办?
于是,一个神秘的兽医(简称神兽),又朴素登场……
图5,兽医介绍的第一份工作:中南海保镖。
老麦,这个矮小、年迈的男人,夹在两个彪形大汉中间,毫无优势可言。
但事实说明:装逼遭雷劈。
就像一把开瓶器,只一招突袭,迷彩裤就被这貌不惊人的老头干翻在地,泄了气。
而那个恐龙般的壮汉,撒腿就跑……哈哈哈。
这里,不但体现出老麦阅人的经验,也体现了他的格斗技能————谁他妈说:廉颇老矣?
这也再次印证一个道理:不要以貌取人。
就像那位骨骼清奇、面如狐猴、瘦弱不堪的马先生,遭人嫌弃多年,后来竟成了天朝首富……SO,以貌取人是不对的。
证明完毕,请打分。
图6,黄鞋、黄悍马。
雇主拉风现身。
老麦虽然不炒股,但他也知道:这货就是个跳空高开的傻屄!
“低调、谨慎、守密是贩毒行业首要行为准则,任何从业人员不应招摇、炫耀……”摘自《黑社会完全手册》第二章。
作者:盖斯。
心智未熟、骚气冲天的秃头男,显然违背了这一神圣准则。
如果他看过盖斯的著作,可能会好一点,也许吧……老麦虽然很是抓狂,但作为一个有原则的人,并不想伤害他……其后,在累及自己以前,老麦化身政委、指导员,对该小盆友进行了成功的思想教育。
图7,作为一个人才市场主管来说,兽医有丰富的信息渠道,能让自己促成交易,取得提成。
但从对保镖的选择来看,他行事多少还是显得粗陋。
不过,能在这样一个凶险莫测的行业混,说明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而且,他算是老麦的引路人,就原谅他一次吧……
图8,老麦又一计:苦肉计。
事由:为了让母女过好日子,挣钱;帮纳乔搞定图库,5万。
最终方案,不是击毙,而是入狱。
于是就有了快餐店前这一幕:苦肉,外加双簧。
如果不是精心策划,让警察及时出现,恐怕五万都不够付医疗费。
这钱挣得不容易啊!
此情节,证明老麦抗击打能力超强,如果是70岁的我,被图库这么暴揍,可能就要挂了。
人呐,有副强健的不锈钢身板真的很重要……
图9,家门口脚垫下的白纸,脚印。
窥一斑而知全豹,对老麦的行事风格之印象,可以用成语堆砌:有备无患、未雨绸缪、面面俱到、思维缜密、条理清晰、细致入微……简直完美主义者的模范、标杆啊!
面对这样一个德裔处女座老警察,那些小混混的结局可想而知。
图10,单刀赴会。
没有刀。
在一帮真正的人渣、败类面前,表现出超越常人的胆量和勇气。
另外,也是重点:他算准大混混、叮叮同志不会把他怎样,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咦,这两句是不是有点眼熟?
图11,老麦考奥数指定不行,但要说动手能力,老麦一出,谁与争锋?
老同志经常亲自动手,解决一些生活问题,是出了名的不求人。
这不,又开始制作破胎器、拦截索,为下一步打劫叮叮做准备。
说到动手能力,前些时候,看过一个纪录片《深海挑战》,讲的是导演卡梅隆自己掏腰包,拉起一个团队,制造挑战者号潜水器,和国家无关,纯粹个人行为。
卡梅隆,大家都知道的,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国家地理学会的会员、探险家。
在团队的帮助下,这厮一个人下潜到海洋最深处,居然成功了!
回过头,再想想我们集政府之力、某台时不时拿出来夸赞的蛟龙号,让人实在不太容易自豪起来。
就普遍情况来看,美国佬的确比我们动手能力强,我们还需努力啊!
图12,“单纯抢劫状态下,非必要情况,无需杀人”。
摘自《处女座犯罪指导意见书》
图13,电锯,轮胎,20多万现金。
前期大量的侦查、准备工作,终于有了可观回报。
快意恩仇!
图14,抢劫成功后的小得意:请酒吧里的全体爷们喝一杯,呵呵。
这是老麦仅有的一次烧包表现,但在安全的大前提下,也并不算是忘形。
图15,由于老麦的抢劫,导致一个无辜市民被叮叮所杀。
这感觉大约就像对那两个警察一样,老麦认为一切都是因自己而起,责无旁贷,必须以革命的暴力对付反革命的暴力:击毙叮叮。
老麦打过韩战。
对于一个事事追求完美的人来说,我对他的枪法、单兵作战能力没有怀疑,完全符合情理。
但是,精明如他,也不知道身后还有个升级版黑老麦——盖斯。
关键是,这个2.0版的黑老麦,并不想让叮叮这么痛快的死。
在盖斯的心中,叮叮可能有N多种死法,比如:凌迟,车裂,剥皮实草……不管哪种死法,盖斯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让叮叮受尽满清十大酷刑的折磨,然后才能死去。
但个中原委,老麦并不知情。
此时的他,面对暗中操控的力量,面对一种更强大的存在,不免紧张、疑虑、心生寒意。
最终,该次事件,以强奸未遂收尾。
图16,麦克:蓝翔技校汽车修理专业第一期学员,技能认证等级:A级。
该学员成绩优异,特发此证……【蓝翔技校公章,略】为了找到身后这只黄雀,老麦从黄昏拆到日落,直到车七零八落,最后与主考官的交流中发现了问题所在……话说蓝翔真不是白上的,这娴熟的技术,不光能修车,还能拆车。
图17,活到老学到老,老麦又添新技能。
研究了神兽提供的射频信号仪之后,老麦即刻进入一场追踪、反追踪、反反追踪的游戏……他迫切想知道:黄雀,究竟是谁?
图18,城郊,西部公路。
有风吹过,在沧桑的面颊上落下几粒尘,没有人去拂……双实线上,两人站定。
枪,在衣摆之下;手,在口袋之外。
四只手,干燥,而且稳定。
谁也没有动,都默默凝视着对方。
天地寥阔,荒野无声。
安静,令人窒息的安静,连空气似乎也停止了流动……这是麦克第一次见到盖斯,也是盖斯第一次正面见到麦克。
或许,你可以把这叫做惺惺相惜,也可以叫做一见如故。
总之,就是从这里开始,他们完成了枪与弹的完美匹配,从此纵横江湖数十月,直到有一天,夺命书生的出现……多年以后,老麦捂着伤口,仍然想起这个美好的画面……临终前,他淡淡的笑了,然后艰难的对夺命书生说出一句话:fuck you!
据史书记载,夺命书生,姓白,籍贯不详。
图19,反复侦查、研究线路,确定方案的可行性。
多次抛投,老麦把一双漂亮的回力鞋挂在了车辆必经之处的钢缆上。
只一枪,鞋里飘落的白色物质,就断送了叮叮的生意线路。
有人对这里表示了一些质疑,在我看来,一切都符合逻辑。
像老麦这种细节控,什么事情不做到最确定?
毒贩每次藏枪停靠的位置,车辆行驶的角度、速度,天气情况,包括使之放松警惕的空枪等等,都在老麦的大脑沙盘上推演过。
应该说,编剧刻画人物是有所本的。
像老麦这种人,在我生活中都遇到过的,只不过不是白人,呵呵。
唯一的问题是,鞋子抛错了位置怎么办?
估计老麦还要买两双重新来抛。
图20,技多不压身,老麦继续开挂:为帮助吉米拍摄证据,身兼装修工、摄影师两职。
图21,夜深,人静,灯光昏黄。
老麦与盖斯第二次会晤,两人就是否加入炸鸡帮这个议题,展开深入、坦率、友好的磋商。
期间,也谈到理想、人生、八荣八耻等重要价值观问题……
图22,自学成才典范,最新技能展示:泥瓦匠,大工,建筑行业返聘老工人。
据称,蓝翔没有这门课程。
那么,老麦是否和吉米一样,参加了函授教育?
图23,老麦的原则和负罪感,促使他从纳乔处得到地址,并拿着金属探测器,在荒原上寻找被叮叮所杀的无辜市民。
找到了,总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从这里,不,从毒师到律师,你可以看出老麦是一个怎样的人。
也许,正因为他是这样一个人,这把永不生锈的瑞士老军刀,才被老白回了炉。
另外,该图中可以看到老麦的诸多分镜头剪接,忙得不亦乐乎。
不仅如此,纵观本剧,一个70岁的演员,经常性、长时间的表演体力活。
那些劳累的表现,不用演,都是演员身体的真实反应。
我说,导演你也真是够了。
但话说回来,这就叫敬业,对不对?
导演喊“Action”,你就开始演;导演没有喊“咔”,你就不能停。
你说是不是,尹天仇?
图24,垫着手帕打电话报警,临走还要把电话擦一遍,我也是醉了。
老麦,你不仅是完美主义者,你还有强迫症,晓得不?
如此看来,导演也是处女座,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图25,两只手,不再干燥,都沁出细密的汗珠,但他们依然没有拔枪。
终于,老麦和盖斯,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这一握,休戚与共;这一握,风起云涌;这一握,我特么忽然想到了某片桃园…………不行,出戏了,赶紧回来。
这一握,就基本握住了叮叮和大BOSS的命,大局已定。
米却肯黑帮的好日子快到头了……此时,古语又开始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杀其好基友、好儿子,然后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忧患既除、磨难已过,辉煌未来貌似指日可待……然而,他们永远想不到,斜刺里杀出一个夺命书生……
图26,图27,夺命书生,就像一颗璀璨的流星,在地平线上划过,绚烂、耀眼,转瞬即逝。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只留给世人无尽的传说。
据考证:夺命书生,本姓白,单名一个军字,别号:海森堡。
资料表明,白同志系老中医出身,专治不孕不育、以及各种不服……不得不说,夺命书生的横空出世,完全打乱了医疗、药品市场的既有格局。
他不走寻常路,不按牌理出牌,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大胆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最终在惨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得属于自己的份额,造成三分阿市有其一的局面。
就是在这期间,他让自己的同行、同事、上级领导都付出了惨重代价。
这代价,就是生命。
当然,老麦和盖斯也不能幸免。
不过,看完该剧,我可以大言不惭站在上帝的高度去分析:他们实际上是死在自己手上————盖斯追求极致,惜才,让老白有了可乘之机;老麦,百密一疏,手软,以至厄运加身……时常想:如果盖斯不残杀平民百姓(甚至小孩),不残杀自己的忠诚打手,不那么追求极致;如果老麦不雇佣三流律师,不对老白心慈手软的话,那他们有可能成为美国的坤沙&张苏泉,成为双剑合璧的一代毒枭……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吃瓜群众泪满襟,编剧不遂我愿啊啊啊啊啊啊……说到这,你们可能认为我三观不正,咱也不辩解。
只是觉得这两个配角太特么出彩了,给这部好剧增色不少,很赞,非常赞。
说到好剧,怎样才算一部好剧?
怎样才能炼成一部好剧?
对于前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标准;对于后一个问题,窃以为:好编剧、好导演、好演员、好龙套、好摄影、好道具,风云际会,才能成就一部好剧。
如果只是靠几个原则、几个代表、几个自信、几个正确……天知道,什么时候能拍出好剧来。
好了,瑞士军刀就先写到这吧。
本来还想写写绝命炸鸡,累了,就此作罢。
如果大伙儿有兴趣,以后有空再写。
最后,作为一个外语渣,我由衷感谢字幕组,是你们的默默付出,才让我在辫子,鬼子,公子,傻子…………之外,有了智力和美学上的另一种选择,谢谢!
首集一个老人拆车,末集一个老人拆房。
虽然剧集以jimmy命名,其实是Jimmy和Mike双主角,甚至Mike那条毒品线才是和BB相关度更大的那部分。
兄弟反目的真精彩,真的很精彩。
要说演,chuck可比jimmy会演多了;要说坏和给人下套,chuck才是让人骨头缝里冒寒气的坏.拍广告那一段心酸到家了。
什么叫“屁股决定脑袋”,位置决定了决策角度,这就是。
免费拍了第一条广告就想毁约的乐器店店主vs按照约定在脱身后付700块的社区服务者——如何定义“好vs坏”?
Chuck冷血且极度自私(一旦认为自己利益受到威胁就会尽全力反击),自负,虚伪,好面子;是那种会合理利用社会规则搞死别人的极恶之人。
但有一点,Chuck整个人是自洽的(知道自己恶毒并坚持恶毒下去)。
Jimmy的性格如此摇摆(后悔和chuck撕破脸,后悔让老奶奶landey失去朋友),一方面使计谋利用他人达成目标,另一方面等看到不可挽回的结果又后悔,可以说他是不掩善良本性,但同时这种瞻前顾后的性格很难做成大事啊。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jimmy一直勇于承担责任,勇于纠正自己造成的结果,哪怕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被自己搞臭的名声应该是jimmy成为无良律师saul的一大原因吧),but, it is never too late to make up for ur mistake.
Chuck:我把所有电器都关了,电表还是转,你们能来检修一下吗?
电力公司:可以,周四安排。
Chuck:周四?
能不能早一点?
我很急。
电力公司:周四。
—— 如果是 Jimmy ——Jimmy:我把所有电器都开了,电表完全不转,你们能来检修一下吗?
电力公司:五分钟后到。
*必须超过140字才能发送。
完美
亲兄弟何至于此?答案是:难以逾越的阶层。
抱歉,我弃剧了。
兄弟的较量
觉得导演在叙感情这条线上把握的特别好,没有满屏溢出的荷尔蒙没有一味的道德制高点,like it~
喜欢的一季,终于好看起来啦,还得是耐电王老登以及专业拍摄团队,索尔终于出来了。
这车祸来的猝不及防,吓的我把水杯扔了出去
【A+】本季好看程度是前两季的总和,而致郁程度也是前两季的总和。chuck毫无疑问是本剧塑造的最为复杂深刻的角色之一,我对他的厌恶甚至不下于skyler。但到了最后,你又不得不承认,他是最了解jimmy的那一个:他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天性使然,他注定会不可避免的去伤害别人,从始至终,他最为擅长的都是“破坏”而非“修复”。在这近乎无解的矛盾之下,我们似乎也能看见jimmy与kim这对“完美恋人”的感情终局。于是在这般无可逆转的宿命描写下,“过程”的未知感被无限放大,看着那些角色如浮萍般在命运中挣扎,心中又生无限叹惋。
越来越水。总是突然给你来一个生硬的反转,这套路都看吐了。能吸引我看下去的就剩mike 和 nacho 那条线了。
这剧算上毒师都八十多集了。这么多草蛇灰线,我估计也不是编剧提前全都想好的。而是他写着写着那些人物开始有自己的生命力了,然后他就顺着来了。
正如我一直所言:做一个纯粹的真正的坏人,不是件容易事。
一朋友说有点闷,但对我而言,就好像才吃了一份毒师的汉堡,结果又来了一盘律师的披萨,撑死的感觉不能再爽!!
有那么一瞬间,觉得Kim和 Jim那里有我想象中的完美爱情
还行吧,不太喜欢这种风格的剧,两星给演员!
一直觉得跟绝命毒师比起来少点什么,应该是缺少小人物那种心一横的狠劲,所以为什么喜欢老白喜欢麦克,总有一种绝处逢生的坚韧。说到底是伪君子和真小人盘斗。这一季结束,很期待下一季的发家历程
情节性或许不及上一季,但这一季每个人身上的宿命性达到了相当厉害的高度
…我終於看不下去了
一个炸鸡套餐只要三块一毛
别的剧集追着会有大失所望的风险,但是骚律师不会,始终保持着让人沐浴更衣虔敬观看级别的品质,令人叹服。
For my spoken English impro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