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己要培养一下英文感觉为借口,最近又把Boston Legal翻出来看。
只收藏了第一季,因为我独爱Lori Colson。
似乎很奇怪。
因为看Boston Legal的人,一般来说都盯着那两个男人:James Spader(Alan Shore)和William Shatner (Denny Crane)。
说到女人,似乎没有人记得那个只在第一季出场的Lori Colson,一般就能记得Shirley Schmitt,最多也就是Tara Wilson或者Sally Heep,或者是后面连出n季的Denise。
当然,我也很喜欢Alan,也觉得Denny很可爱,更喜欢Shirley的精明干练,他们都是有魅力的人。
但是这种魅力即使高涨到令人崇拜的程度,或者能够让我从心底赞叹甚至羡慕,却无法让我喜欢。
思思已经对比表示了无数次的疑惑:Lori Colson仅仅是长得四平八稳那种中上姿色,没什么独特的气质,不性感,也看不出有特别的才华。
而我,倒是那种一天到晚挑剔得死去活来的人,为什么单独喜欢这样一个平凡女人?
恩,其实我也不知道。
或许就是因为自己过于挑剔,所以会喜欢那个非惊艳非天才的女人吧,那个在人们谈论Boston Legal的时候经常会忘记的女人。
理性、美丽、善良、正义,却从不过分,永远镇定温和。
呵,哪怕是强自镇定呢。
她有着与Alan一样的正义感,但是选择了更加温和坚定的方式来表现,而非像Alan那样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这女人的眼睛实在是漂亮,不仅仅是外观上的大而有神,更多是眼底中如水一样深沉的温柔与包容,以及毫不掩饰的诚挚与坚毅。
她站在医院大厅大声叫着委托人的名字,然后沉稳地对面前的警察说:你看,他们都是我的见证人。
必须绝对真实的她纠结了很久仍然对委托人说谎,因为知道他听到真实情况之后一定会崩溃,然后面不改色告诉合伙人:我相信你也可以做正确的事。
她有与Alan一样耀眼的智慧,虽然她不会像Alan那样做精彩绝伦的closing,但是她可以想出用torts的原理去控告美国政府。
当然,一个仅仅有美德与智慧的女人无论如何不会招人喜欢,尤其是这个女人其实并不漂亮。
确实,并不能算漂亮吧,甚至不能算有魅力。
然而、就是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特别的女人,美丽而不完美。
明明是白皙的棱角分明的脸庞,却因为略略翘起的鼻头而硬生生显得有点娃娃脸;明明是智慧的眼波流转,却因为眼睛的过于明亮澄澈而显得单纯无知;明明是颜色恰到好处的美丽金发,却常常只是随意披散或者拢在脑后;明明是非常纤瘦高挑的身材,却总是用保守的职业装裹得严严实实;明明是坚定而勇敢的,却不敢面对一颗玻璃眼珠。
尤其是,明明沉迷于Alan,却无数次地告诫别的女律师(其实本意是借此来告诫自己):危险人物要远离。
到这里,真的就变成一个可爱的女人了。
我也便一面笑着一面感慨:天下女人一般傻。
或许正是因为看到她的强自镇定,看到她内心深处各种纠结,看到她永远地掩饰着对Alan复杂的感情,才让人觉得真实吧。
Schmitt的到来,总算让她不那么孤独了吧。
以至于第二季她的突然淡出,让我再也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我不是美剧Fan, 家长里短的《老友记》还能坚持看完,在国内大热的《越狱》,第一季已经让我觉得拖沓得不能忍受,而《迷失》,哎,故弄玄虚到NC地步,完全没有真正的想象力,一季看完,都懒得去探究编剧打算怎样收拾这个摊子。
但是,08年,一部美剧的停播上了中国娱乐新闻的头版,真是少见。
不由得我关注了下《Boston Legal》。
真正下决心把第一季拖下来,还是一年之后的事情了,因为,自从电视剧鼓励国产之后,能看的东西就实在太少太单调了。
连玩个游戏,都因为神仙打架,不能玩爽快了。
看完第一季,觉得关于美剧我是相当火星了, 开始把剩下的四季往下拖,顺手挖坟,挖出《The Practice》第八季,和所有能找到的James Spader 的电影,包括大名鼎鼎的《Sex, Lies and Videotape》。
说老实话,最后这部片子,我惊艳了,还好我是先看的《Boston Legal》,否则该以怎样的心情去面对时间的残酷啊。
那两部律政剧,不多说了,只说说题外话。
2004年, 曾经大热的《the Practice》已经到了第八季,收视下降,投资方砍掉了三分之二的预算,而且很明显打算这是最后一季。
制片人兼编剧Kelly心有不甘,开始重新亲自写本子,开掉了所有大牌演员,然后请来了James Spader. 说实在的这是个赌博,那时候 James Spader 刚演完 《Secretary》(此片后叙)。
可是估计Kelly自己都没想到,居然这季的收视上升了20%,而且 Spader 还凭此剧拿了个让所有人都很意外的艾美奖。
Kelly 如愿得到投资开拍姊妹剧 《Boston Legal》,第一季 James Spader又拿了个艾美奖。
第二季,我猜那些评委们实在是忍了又忍,才没把票投给Spader,隔了一年后,终于没忍住给了他第三个艾美奖。
说起来,我还是更喜欢《the Practice》,虽然凝重些,但是给了JS更多空间淋漓尽致地发挥演技。
莎朗斯通还在里面客串了三集,那个演技,和《本能》里一样好,性感、知性又危险。
貌似拿了个客串奖。
说实在的,她客串完离开那集说告别语时,感觉已经超出了角色,直接在挑逗JS了, 难道她也被JS电到了?
(汗)看完电视剧,回头来看JS的电影,哎,我又一如既往地小众了。
这个家伙的相貌,那么古典地美好着,简直就是被宙斯攫上天去侍酒的牧童一般,而演技,只能很俗地用天才来形容。
此人怎么看都应该是好莱坞两千万俱乐部的一员啊。
但是,他表示自己是标准宅男,就是那种上街买菜回家做饭带孩子陪老婆逛街最喜欢一天都赖在床上的宅男。
而演戏,大部分时候只不过是挣家用的业余爱好,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天分,偶尔接两部极端的小成本独立电影来享受下演戏的快乐,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So, 《Endless Love》,我发誓这片子是老早在咱天朝的电视台放过来着。
印象最深的就是做母亲的坐在楼梯上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壁炉边第一次ML。
天,他们居然放过这样的片子?
据说那片子里有JS, 但是我不记得了,所以看不看无所谓啦。
《True Colors》这部片子,忘掉啥政治法律正义公理吧,根本就是包着这层外衣的《春光乍泄》,花痴众的福气。
《White Palace》说实在的,导演把JS当花瓶了,但是,这花瓶太美好了,美好到无论导演、编剧和女主怎么卖力,都没法让这两个人看上去般配,令人生出关于鲜花和牛粪的不快想象,而JS是那朵鲜花。
拜托导演,如果不会拍床戏,就索性绕过去,或者穿越过来向李安先生讨教下,否则真是糟践了JS的性感啊。
《Dream Lover》好吧,JS继续美好着,让人不明白那女主是不是吃饱了撑的守着这样的福气不享非要把JS陷害进疯人院去,这样的情节应该选霍普金斯那样的来演男主才更有说服力嘛。
《Shadow Fear》我想JS一定是没钱了,才接的这部烂片。
《Watcher》难以想象这是基努里维斯拍完黑客帝国之后接的片子,这人咋想的呢?
幸好有JS, 这片子多少有些动人之处。
但是,好吧,比较明白为什么JS不是两千万俱乐部里的一员了。
但凡俱乐部成员,在靠闷骚片拿过奖之后,一定是要拍几部动作片的, 把自己吊在 悬崖、飞机起落架、大楼阳台边。。。。。。
等等地方来显示下上肢力量,纵猱飞跃显示下身手灵活。
可是JS练瑜伽练出来的猫样慵懒优雅的身段,实在不适合干这些事。
何况他是个大近视,叫他不带眼镜在场景中飞跑,根本就是对人家的人身安全不负责任嘛。
《Crash》,还是要声明这不是拿了奥斯卡奖的那部。
而是另一部小众得多的。
我想,我非常非常明白这电影要说什么,那种在极端的情境下在死亡的边缘的极端的肉体的欢娱,纯粹到完全可以忽略一切人世的规则。
戛纳的特别大奖是奖励给这种原子弹一般震撼的极端。
看到1/3的地方,我就明白了,后面的2/3大概还是在用一个个场景反反复复讲这个,但是,对不起,1/3对我已经够了。
《wolf》JS自己挺喜欢这片,他大概很享受挑战人、狼转化那种感觉,但是,我受不了他满脸毛的样子,没看完。
《Secretary》 第一遍看完,觉得这片子实在太weird了。
可是,有些地方又非常吸引人,忍不住要回过头去看第二遍。
看过两三遍之后,OK,虽然不能接受weird, 但是,正如JS自己说的,这其实是一部非常传统美好的爱情片,只不过爱情是用另一种语言来诉说的。
如果可以放开心怀,包容地来看待的话,真是一部美好的片子。
最后, 《Sex, Lies and Videotape》。
很早就听说过这部片子,因为这个题目,和零星知道的一点剧情介绍,直接归类进我不喜欢的那种密室BT片。
结果,一错过就是这么多年。
好在最后还是看到了。
我没有想到,这个题材是放在如此安宁祥和又明亮的小城中来演绎的。
其他的演员演得都很好,但是基本湮没在JS的光辉里啦。
安跑去找Graham拍录像带那段,看了很多遍。
Andie只是很到位地慢慢地流利地说出台词,可是,JS配合的表情,动作,和他用破碎支离的句子说出的话,哎,我太笨了,没法形容好,自己去看这部片子吧。
有人不喜欢说这部本质上很冷的片子却配了个温暖的结局,但是我喜欢。
据说这个结尾是演员自己演绎的,确是比原剧本那个婆婆妈妈的结尾好。
Ann: it’s going to rain.Graham: it is raining.Ann: Yeah不管是什么,都是什么要来了,什么已经来了,我们的一生不都是这样期盼和享受自己心愿达成的一刻吗?
So, the same for James Spader.
最初是看这部剧认识Alan的,然后又为了Alan追这部剧,越陷越深,开始寻觅Alan的过去。
无可否认,Boston Legal是一部很讨巧的片子,融合种种元素,法律、搞笑、社会现实、以及各类文化,当然,Alan更是一个很成功的角色,不完美但绝对让人喜欢,他有他的正义,有他的方法,有他特立独行的人生观。
直到看了The Practice,才真正认识到Alan不仅是一个善良并有些手段的天才律师。
或者说编剧在The Practice里想展现的不是一场喜剧,而是一种人生。
除去演员的外表和角色的个性,虽然喜欢Alan,但在看Boston Legal的时候绝不会把Alan和某些宗教形象相联系。
然而看了The Practice,(声明,这部剧几乎没有喜剧元素,与Boston Legal完全不同),Alan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堕落的天使,或者也可以形容为徘徊在善恶边缘的魔鬼,他眼底终年不曾散去的迷雾使得这个角色充满了不为人知的神秘,让人忍不住想要看下去,想要更了解他一些。
Boston Legal里的Alan是敞亮办公室里的鬼才律师,行事即使不羁,但至少他是有所把握的,他可以很好的控制局势发展,可能这也和这部剧的轻松定位有关,尽管话题多样化,但并不沉重;而The Practice的整个基调就偏向暗色,鲜有笑容,更别想见到耍宝的台词,除去Alan的一些表现性格的台词外,不具喜剧元素,当然,注明一下,我只看过第八季,所以评论和前七季无关,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剧Alan也许戏份不是特别多,但绝对是一大亮点,比Boston Legal有过之无不及,他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矛盾是极其深邃的。
无论什么时候,哪怕微笑,Alan总有一丝阴郁藏在视线后,仿佛他能够看透别人的心,读懂一切,甚至我相信,他只需一眼就可以判断委托人的善恶,然后用他自己的天平来裁断。
他是无惧的,放肆的,不顾一切的,并非不能,而是The Practice里的他根本不想控制局面,不择手段达到目的,他不计后果,无论将要付出什么,似乎Alan从来都不曾顾忌。
相比之下,Boston Legal里的他要保守的多,或许是Denny的友谊让他有所牵绊,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地是,The Practice里的Alan是疯狂的,病态的,他渴望感情但害怕被人理解,寂寞却逃避人群,像极了迷失在凡间的天使,换了规则的世界他猝不及防,也像极追逐正义的魔鬼,善与恶在心底撕扯,难以找到一个绝对的平衡点。
James Spader不愧是靠大荧幕成名的影帝,把一部电视剧诠释得意义非凡,就凭这点,艾美奖绝对非他莫属。
Alan Shore看了那么多美剧英剧,阅遍无数帅哥美女始终在我心目中排第一位的角色我的拙笔,只怕无法写出他的魅力之万一只能尽力列出几条我喜欢Alan的理由吧:1. 永远坚持自己的原则从最初的最初,Alan在TP8里出场的时候他就是那一个无视规则,按照自己内心的原则行事的人也许很多情况下他行事出人意表,甚至突破一般人的道德界限但不管他做什么,他永远是那个Alan Shore他始终坚持的是在现代社会衍生的条条框框、枝蔓交缠下不变的、却常常被蔑视的最真实的人性还记得311里Alan为Catrina飓风时为病人安乐死的女医生辩护的场景吗Alan在closing里说:Like those elephants in Africa, so many people, during that terrible time of chaos and desperation, seemed to lose themselves, seemed to lose their innate sense of humanity. Dr. Follette never did.She never did.Alan never did, never.That's why I admire him.In fact, all the characters I admire are those who never lose themselves, never lose their innate sincerity and humanity.2. 永远忠实于朋友刚刚回顾了下416,就是shirley为自己得Alzheimer's的父亲申请安乐死的那集,深深感动于Alan在长篇closing时骤然停止,然后又突然说起了自己最好的朋友denny正在early stage of Alzheimer's.当Alan用特有的语调说出下面这段话时,我想铁石心肠也会被这样忠诚的友谊打动的吧He trusts me to know when that day has arrived.He trusts me to safeguard his dignity, his legacy and self-respect.He trusts me to prevent his end from becoming a mindless piece of mush.And I will. It will be an unbearably painful thing for me but I will do it because I love him. I will end his suffering. Because it's the only decent, humane, and loving thing a person can do.记得tp8里的女律师对别人说过:你可以怀疑Alan的很多方面,但永远不要怀疑他对朋友的忠诚。
3. Long long closing呵呵,我觉得写下这个小标题就啥都不用说了这就是Alan的trademark嘛。。。
关于Alan closing的套路,大家已经总结很多了我只想说一句When Alan is giving his long and maybe predictable closing speech as usual,we are obsessed with him as usual.4. 异于常人的沉静气质记得刚开始看Boston Legal时,就觉得Alan与我看过的所有角色都不一样一开始说不出这种不一样是什么,后来慢慢觉察这是一种异于常人的沉静气质永远是那副不紧不慢的样子我最着迷于每一次他站起身来准备做他的long closing speech的时候不慌不忙地扣西装纽扣的样子果然是sex in suit原来性感有时候并不需要脱的。。。
Alan的这种沉静的特殊气质、幽暗的性感是我最喜欢的。
仿佛从来没有什么事情能让Alan惊慌失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是我一直追求的人生境界说了这么多次的Alan,仿佛永远也不足够其实Alan做什么,说什么,做什么样的closing,也许并不重要他本人浑身上下散发出的那种魅力才是根本Alan, You are really something!
影评很多了, 本来不想评论, 前人写得非常好. 但是太爱这部聪明的电视剧, 不说两句着实对不起良心.我们亲爱的Captain Kurk, William Shatner变成了满口疯话称自己有Mad cow disease的老人, 不断的自我暗示自己还是当年叱诧风云的牛人更加显示他老人家的不安全感, 这跟william shatner本人境遇其实很像(当年他是Captain kurk时那叫一个有杀气阿), 不知道他出演此角色作何感想。
这么豁达的接下这个讽刺的角色, 让我对这胖老头十分尊敬。
后来他除了一个自传, new york times的推荐语是这样的: it's Danny Crane's world, we just live in it. 十分贴切 :)Alan是本剧的顶梁柱阿,那么贱一张嘴, 可是每当他慷慨激昂地作法庭closing时,每个女生都会被迷的晕乎乎。。。
用剧中性感secretary的话就是:" that is the single sexiest thing I've ever seen a man do". secretary说完这句话, allan满脸认真地说”well, then u should see me do it naked."如果你对英语有一定的功底,你会深深爱上boston legal, 惊叹编剧的功力。
还有一点, 有脑子。
每个提到的issue都非常重要且迫切待解决,编剧把自己的对政治文化见解精彩表述,并很有脑子。
美国人民都该去看看这剧。
每集末尾,Denny Crane和Alan Shore结束一天的折腾,总会衣冠楚楚地在阳台小聚,左手威士忌右手雪茄,脑子里横陈着Shirley Schmidt,分享这浮光掠影的一刻。
终于第四季的某一天,他俩若无其事地告诉我们,第五季将是最后一季了。
虽然之前听过很多传闻,可毕竟Boston Legal的剧本和演员相得益彰,要收视率有收视率,要艾美奖有艾美奖,观众缘和专业影评都很旺,怎么说砍就砍了。
据说克林顿最喜欢的两部美剧都是ABC出品,一部是Grey’s Anatomy,另一部就是Boston Legal。
震惊是徒劳的。
以后看不到Denny Crane了。
Denny Crane出场时,已经英雄迟暮,不败纪录的光环笼罩下,是个状况百出的疯老头。
结过七次婚,真爱却过尽千帆皆不是;没有子嗣,手中仅剩大把钞票和为数不多的时间。
他肆无忌惮地我行我素,不合时宜地大放厥词,竭力使一生累积的盛名变得岌岌可危,然后让别人力挽狂澜。
他支持捕杀野生鲟鱼,不理会枪支管制,打伤过三个人,只有一次是正当防卫,光因为招妓就三次坐上了被告席(有一次是被冤枉的),一把年纪还拉上Alan去报名参加海岸警卫队(可能是怀念在海军陆战队的时光),Alan明明不会游泳,头脑一热也跟着下了水……这样的人生,可以概括为荒诞。
按照惯例,功成名就之后我们应该小心呵护,或许盛名能使我们不朽。
再加上年事已高,更应该自我麻醉,假装淡定是本色。
人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还有比死亡更可怕的失忆,总要做出徒劳的反抗,可是像Denny这样用颠覆过去来成全现在,似乎得不偿失。
或者干脆把自己当做行尸走肉,是不是更稳妥。
Denny喜欢搬出疯牛病来解释所有失态之举。
医生的权威解释是,这是阿尔茨海默症,还补充说,阿尔茨海默症将会在六年内夺走Denny仅剩的理智,不过好在他抽烟酗酒纵欲,不一定能活到那个时候。
这种病又叫做老年痴呆,一针见血。
你想反抗,但是面对看不见的对手,只能束手就擒。
衰老远比陪审团和法官更难搞定,即使是打赢过六千多场官司的Denny Crane,也找不出完美的结案陈词。
何况他的思维能力在减退中。
Denny Crane七十六岁了。
他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而他不肯在荣耀里沉睡,非要证明自己能强壮到底。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既能从心所欲,又不会触到法度的雷区,那是多么自由自在的状态。
但那只是圣贤的境界。
凡人却在挣扎,沉沦,强颜欢笑中,厚着脸皮跟隔门的死神叫板。
有人说是不自量力,有人却坚信这疯狂就是对生命的极端热爱。
缺少热爱,怎能撑过一生的纷繁嘈杂,何况其中欢欣与团圆本就不多。
如果人比命运强大,战胜命运有什么可赞美的。
就是因为人性的善变与软弱,才让蚍蜉撼树的一幕如此生动,才让每一分痛苦都鲜明,可歌可泣。
阳台一直都在,传奇的Denny Crane却将一去不返。
所以,如果曾经嘉宾满座,觥筹交错,千万记得人生得意须尽欢。
最俗套的,也最经年不忘。
这样的人生,可以概括为丰盛。
至于死生契阔,我们怎么做得了主。
最初看BL第二季是因为他的语言,就像我以前喜欢看West Wing一样。
后来开始迷上这出剧开始回味第一季是因为喜欢James Spader(Alan Shore)和William Shatner(Denny Crane)。
他们的表演实在太棒了。
在James得到Grammy奖之前我就预言他应该获奖。
到了第三季和第四季,我真的成为BL的Fans确是因为David Kelly,本剧的编剧,他是BL真正的主人,可以说他真正创造了BL。
BL作为一部法律剧其实重点不是罪案,不是律师的口才,甚至我认为无关法律。
而是通过这些林林总总的案件的庭辩,通过Crane Pool & Schmidt事务所的各个律师(主要是Alan Shore)的口对美国社会当今政治经济环境种族宗教反恐伊战等各个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有很多案件,比如小镇要求从联邦独立,小镇要求拥有核武器,控告军方将没有受过作战训练的弟弟送上战场,控告民主党没有规定党代表必须按照初选结果投票给党内候选人,控告教会规定女子不可以担任大主教....最精彩的案件其实在现实和剧中都是甚至不可能被立案的,但是通过这出剧,大胆指出美国社会一些矛盾现象,并且通过控辩双方的辩论对这些现象进行讨论。
不可否认的是编剧的偏liberal的观点会通过Alan Shore口若悬河的辩才得到最好的伸张,但是美国国内社会对于这些问题争论之激烈可见一斑。
通过BL其实观众可以更好的理解美国社会的热点问题,当然需要明白的是许多主张并不是美国社会主流的看法,并且与其对立的看法并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声张。
曾经看过一篇评论说很多美国人因为BL过于强烈的政治化,甚至“Anti-America"而无法看下去,引起收视的下滑。
可是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种可以对社会各种问题进行如此大胆而精英施的讨论是很难想象又非常过瘾的。
我向每一个关心社会关心政治希望了解美国核心价值观念的人推荐BL剧集。
可喜的是明年还有BL的第五季,我们可以继续通过此剧旁观美国社会,并且到时美国大选会引发更多跟热烈的讨论,拭目以待。
这部剧最令我欣赏之处在于法庭上不同政见、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关于美国本质的反复讨论。
美国人到底该不该合法持有枪支,对当局不满的小镇有没有权利提出独立,女人能不能当牧师……很多案件其实都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美国的人权到底有多大,美国的民主到底到何种程度?
因为热爱祖国而为她辩护的人,以及因为热爱祖国而抨击她的人,法庭或许本不是他们发表政见的舞台,但法庭又恰恰是他们最好的舞台。
令我震惊而又有些羡慕的是,他们没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却有几百年可以引以为傲的追求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斗争史,虽然在这追求的过程中,他们不可避免地一次次牺牲他人的独立、自由与民主,而且从不曾实现真正绝对的民主与自由,但是,即便有时堕落,有时走偏了路,但是总有人会站出来,说出来,而且有地方让他们可以站出来,说出来。
这也许是这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文化基因,只有他们会漂洋过海寄望于找到可以跻身的新大陆,在看似势不可挡的灭亡中求生存,然后在那片大陆上,和其他不同民族一起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并成为无可匹敌的超级大国。
America is not perfect. But who can beat her?
虽然如同Alan Shore 在对校长限制播出广播节目的陈词中提到的,现在的媒体不过是商业运作,这部片子也不过是商业的运作,即便在美国也不可能什么案子都有陪审团,什么案子的法官都会让律师那么激昂,英美法系的法庭里的沉闷也许只有去真正听审过才知道;而且片子里面充满了对美国的人道主义的宣扬,对上帝的信仰,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
什么阐述方式能够不带任何价值取向?
就是因为对人心底善念的渴望,就是因为那些处于不断需要在法律规则与自认为的实质正义之间的游弋和选择的挣扎着的法律人,我不可救药的喜欢上了这个片子让自己大客户的员工为了公众利益而反戈?
装扮成医生而告发带有危险的病患?
为获取信息而刑讯逼供的人辩护?
为同性恋人的孤单而利用民众的情绪?
为自由的吃红肉而利用法官的恋母情节?
Alan Shore & Denny Crane 是要迷失的我们的救命稻草吗?
他们那看似玩世不恭的态度,可每当夜晚降临,在那个城市高楼中的露台上,啜着美酒时那自省的、骄傲的或者略带感伤的脸,那是选择之后的平静吗?
毕业的时候没有选择作律师,觉得那种战斗的职业不适合自己,害怕自己为了当事人会不断和曾有的原则妥协,最后迷失。
没有当上法官,也稍有庆幸,以为自己可以不必为了是否收当事人的红包,是否要同流合污而焦灼。
其实,生活都是一样的,因为生活着的社会是一样的,无论如何逃避,都要作出选择。
我们会牺牲自己的工作,冒丢掉“执照”的风险,为了别人或者说为了心里的信念争斗吗?
不断的,不断的,用妥协是一种艺术来安慰自己,确一点也没有掌握妥协的艺术,只是不断的在妥协中迷失。
多么羡慕Alan Shore的游刃有余!
也只有他可以毫无顾忌的嘲笑那些道德禁忌吧,因为他实际上那样的纯真,即便偶尔是懦弱的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如同紧箍咒,对于质上不同的追求让我不得不不断的鄙视自己,如同半生不熟、一知半解的苦痛一样,是不是该放下了,就为每天一点一点的可能的进步法律的思辨也同样是激荡人心的一个意思换个说法,就会有那么不同!
想起《律政俏佳人》里,对亚里士多德那句“the law is the reson, free from the passion”的反思了,是的,无论什么,包括法律,都需要激情!
优秀的法律人,需要传教士的风范,因为都需要说服别人,带着对法律的信仰,因为只有信仰,才有激情
S01E01Head Cases开篇一、故事场景发生地1.Crane,Poole & schmidt律所(后文简称CPS律所)1)会议室:内部讨论、客户沟通等2)各主角办公室:客户沟通、主角间对话&balabalabalala3)走廊、休息室4)阳台2.法庭(含电梯出口至法庭的路程):当庭辩论,争取听证会、法官裁决或者评审团裁决3.其他:酒吧、度假地、各人居所等等BL以法律实践为取材内容,在场景选择上最主要是律所和法庭,基本上比较精彩的结案陈词和个性碰撞也都发生在这两个地方。
其中Denny和Alan的阳台夜话,香槟和雪茄,作为每一集的收场,亮点不断,可谓是本剧的最大的特色,没有之一。
二、本集主线开篇第一集,讲了三个案子,全部在本集内讲完,也就是都有了结果,其中两个上庭。
1.黑人女童能否在舞台剧安妮中扮演白人小女孩安妮案Alan辩护,和Brad就这个案子展开第一次较劲。
这个案子的矛盾在,私人投资方有权根据剧本要求和自己的喜好选择小演员,而按此标准黑人小女孩sarah其实连面试的机会都不该有,这个面试机会对投资方来说类似我们说的又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一早已决定小丫头不会入选,如sarah的母亲所说有面试机会而不能入选,小丫头会对自己的实力产生怀疑,而经法庭判定,入选的小姑娘实力相当,其中并无暗箱操作之嫌。
这个案子的看点在,天下的爸妈都是一样的,米国的母亲一样望女成凤到不计代价,而有一个强势母亲但心里很有主意小姑娘也都是一样的,她对alan从挑战到信任到完全满意,全部浓缩在三个表情里。
当然,本案的亮点是名人牧师的当庭演讲,米国真是一个崇拜个人演讲的国家,一场成功的演讲可以代替思考直接决定事情的走向。
这也是后来alan利用同一位名人做另一场演讲的出发点。
在这一场里我们看到米国社会对于“出其不意”(pull the rabbit out of the hat)的宽容甚至是热爱。
2.离婚丈夫阻止妻子携子移居案然后我们在这个案子里看到了米国法律的无奈。
夫妻之间承诺互供对方念完大学课程,可是丈夫在毕业找到工作之后抛妻弃子,妻子一边供自己念书一边抚养两个孩子,四年后毕业,得到的工作在另一个州,妻子想带着孩子移居但是丈夫以父亲探视权的名义阻止。
这个丈夫形象的设置,像编剧对“企业成功人士”的一个反讽,他四处留情,看见漂亮姑娘言行不经,招妓,完全不在乎自己儿子的心灵伤害,道德堪称卑劣,却不妨碍事业成功。
他没事找事,做的是损人不利己白开心干的事儿,损的还是他曾经爱过的女子。
可是,他会在法庭上掉一滴眼泪,成功让法官的同情站在他这一边。
宣判后丈夫看着绝望的妻子然后擦眼角的这个动作,对比强烈。
让我们把这个案子最为亮点的戏剧化的收场留给下文alan的人物介绍:)3.Ernie Dell要求私人侦探案这个案子穿插在剧集里,除了人物性格和故事本身以外,Ernie和Edwin一样,起到一个反衬的人物作用,衬的是Denny。
首先,Ernie不愿意别的律师哪怕是相熟多年的lori讲到底发生了什么,可见他与Denny感情之深信任之重,然后,Ernie被Denny一番真诚说辞打动,再然后,Ernie仍然不死心自己找了私家侦探得知了真相,他需要与Denny做一个决断,于是我们看到了两个Mr.Big之间的对手戏。
这个案子的看点在Denny面对Ernie两次的表现,你可以说这个老家伙很无赖,但你永远不能否认他自圆其说的本领和超强的气场,这在之后的剧集里会有强烈的呼应,Denny在说案子的时候说就算你错了你也要认为自己是对的,并且不断地说直到全世界都认为这是对的,这样你就能赢,赢就是全部。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因为感情受伤这回事,在米国,与年龄没有必然的关系。
恩哼,在之后的剧情里我们会看到Denny的受伤。
三、本集人物1.主亮相BL第一集开局如此之精彩,竟在一集的空间里完全讲清楚了主角复杂的性格和行为表现,人物之间相互映衬不断推进。
可见编剧在一开始写人物分析时对主角已经有了十分清晰地把握,每一集的故事都只是不断在验证、推进并秀出这一性格。
Denny Crane:有钱有势的胖老头,一亮相就跟性感不沾边,脑子看起来不好使,疯疯癫癫却喜欢管事儿,喜欢把sex挂在嘴边也就算了,却是真真的管不好他家老二,作为命名合伙人跟公司最大的客户的老婆上床。
与alan的酒吧谈话,与Ernie的两次交锋,侧面安排名人牧师出场,和最后的阳台夜话。
他的精明的生活哲学,可以没有理由,但是气场一定要强,直面问题,不追求意义,活在当下。
这个人物的有趣在,无论是他自己还是Alan还是剧中同事还是观众,都不能分辨他到底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什么时候真愚又什么时候是大智若愚全权掌控;他常常荒唐莫名但是又能出其不意;他害怕衰老但是常常气场强大到你觉不出来他的害怕;他会有困惑但是总能从纠结里解放自己。
2.次亮相所谓次亮相就是,大概讲出了他们性格中的一点到两点,但是之后的剧情里会有更多。
Alan Shore:反复又看了两次之后,我认为这一集讲Alan还是应该放到次亮相里来。
首先,他的法律技巧包括他精彩的长篇结案,没有得到发挥;其次,其他性格特征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反复论证和扩展。
这些性格特征包括:在黑人女童里他表现出一种民主观,与brad打赌时有调皮和对金钱的无谓,与sally酒吧聊天时对人性的直觉把握,活学活用“rabbit” 典故的聪明等。
反复看了几遍之后,我忽然有了一种奇怪的想法,即alan用妓女勒索的法子解决上文第二个败诉的案件并非出于某种高尚的道德观,当然更不是出于对Sally的爱护,应该是同sally在酒吧一回头,看到这个坏丈夫正是在CPS律所前台出言挑衅Tara的男子,于是他出手了。
所以BL剧的精彩也在,从并不伪装什么高尚,很多事情只是出于“我高兴”,而带来的正面结果,大多只是因为顺便。
Tara:借lori的口,说出Tara的Hot,而且是nasty hot,与Ernie调情一段,验证了这一论点。
但是Tara的律师能力和气场,在这一集还没有得到发挥。
Lori:知性,可依赖。
但是在她找tara的那一节,你会看到这个漂亮的金发女律师对不按常理出牌有一种天然的偏爱,这暗伏了她爱alan的理由,以及一直不曾被正面描写的她的过去。
Brad:代表一切正面的东西,自律、行伍背景、健身、良好的职业素养等等,但在剧里有趣的作为反面出现,事实上,他不喜欢alan因为他这么努力,看起来这么好,可是姑娘们都喜欢alan更多,打赌还是较劲,出自于小男孩的嫉妒心和虚荣心。
Paul:管理者,作为Denny的威胁存在。
Sally:在本剧里工作场合,几乎所有的女律师都以深色制服为主要穿着,唯有Sally一直相对花哨,这第一反映出她的俏丽,第二也说明她与这个行业match度不够,从而说明这姑娘作为律师气场不足,但是她非常善良,她爱alan爱的更是纠结。
她更像邻家女孩而不是职业律师。
有趣的是,这些一开始看起来有些讨厌的人,慢慢都会为俺所爱上,并且理由充分。
3.反衬人物Edwin&Ernie:开篇就拍命名合伙人被逼疯,而且以一种如此戏剧化的方式,一下点出律师行业的高压,本集alan与Denny酒吧戏和阳台戏里,都提到Edwin,一个崩溃的成功律师,和Denny一样成功。
对此Denny的解释是,他没事总爱怀疑人生,所以他崩溃,咱不怀疑,咱活在当下,所以没必要害怕。
Denny害怕过吗?
他说服Ernie关于骄傲的那一段,其实是在说服自己。
四、主角感情纠葛线Alan和Sally在交往,Sally爱Alan也知道他的性格里有很多自己把握不到的地方,但是Sally完全是个偏感性的女子,她看得到与Alan的感情开局并不如意,她还是要固执的走下去,哪怕后来会伤害到自己,其实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sally在众律师中偏弱。
Brad是Sally的旧情人,他曾经离开她然后现在也不喜欢看到旧情人与别人在一起,尤其这个人他很不喜欢。
Tara在这个剧里是情商很高的女子,Alan对她的迷恋从第一集就开始了,并且也为Lori和Sally看出。
Alan看出Brad和Sally之间有过去的笑容表情,直接叫我想起他后来知道Tara跟前男友之间的纠葛的反应,同一个男人对不同的女人的感情真的是不同的啊,心寒心寒。。。
Alan和Denny的感情,俺不说友情,因为感情在这里更合适:)这两个人有一种同类的认同,然而在表现上明明大相径庭,一个是彻头彻尾的民主党,一个是坚定不移的共和党。
Alan与Denny酒吧谈话首先确认了彼此的认同,Denny通过安排名人牧师扭转Alan的案子维护他,而Alan活学活用“rabbit”典故,也恰恰说明他对Denny行为的肯定模仿与升华。
你一定要相信我本集阳台夜话时Alan说“Denny Crane”时看向Denny的眼神,不仅仅是崇敬。
五、本集闪点1.Alan第一句台词是喊Tara2.Sally听到Brad名字表情很不自然3.brad将“对不起,我们不是来这里争这一点东西”这句台词还给Alan4.坏丈夫到CPS律所前台见到Tara,Alan插嘴5.坏丈夫在法庭宣判后擦眼角的动作6.Sally将Brad带到角落想问他为什么离开7.lori与Denny阳台对话8.名人牧师演讲之后在alan耳边说“Denny Crane”9.Denny第二次与Ernie交锋说了句go ahead10.Brad在阳台夜话时出现肯定alan时脸上展的一个笑容11.Denny初见brad与之拥抱与最后阳台时完全不看brad投向他的眼神六、语言趣点1.lock and load2.hunky dory3.schmuck非常6+1,阳台夜话tomorrow,这个词是本集的中心词,Edwin没有明天,Ernie恐惧明天,黑人小女孩歌唱明天,Denny和Alan讨论明天。
这一集的阳台完全是Denny的。
先看了第五季,满篇的左派激进言论,情感上实在接受不了;两位主角的结婚让这部缩写为BL的剧彻底坐实,只是结婚的理由怎么那么说服不了自己呢。ps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只看前三季。
看了2集直接看最后一集了,我冲着腐来的其实,感觉不是很合胃口,就直接看结婚梗了,这么太直白真的好吗(ノω<。)ノ))☆.。老夫老夫的还互相表白了好几I love U ,腻的我yoooooooooo没眼看,我只想说,其他欧美同人的夫夫们学着点,你们有本事腐,有本事也领证结婚啊。
只看过一集,除了那个黑人小孩比较出彩之外,其他真的很无聊
到第9集就看不下去了。《律师本色》里的Alan Shore是我的偶像,但在《波士顿法律》里,Alan Shore“堕落”了,而且带着同事一起“堕落”。一男VS三女,俗,很俗。一星是给Denny crane的“Denny crane”的。
以多年后的眼光看 一般般。。不过这帮律师口才着实了得!
原来不是想象的那样 而且大家都爱Denny 和Alan的私情
我最爱的淫贱二人组,我最爱的淫贱阳台时光。
多年以前看的,看了不到一季,没有看下去~可能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实在不感兴趣吧。。。
都说好看的不得了 我却是忍着看了几集 演员做作不说 摄像还时不时的变焦距 看的人眼花 在众多好看的剧集中 实在算不上是佳片 弃掉
时隔多年再看,终于明白当年为什么就算是神剧也看不下去的原因,厌女情节太严重了,女性角色孤立无援就算了,男性角色集体性骚扰(语言及行为),并且导致了重要女角色在第二季离开,太令人窒息了,我为什么不再看几遍the good wife/fight呢?
和傲骨贤妻,还有傲骨之战不是一个层次的。我是来看case和trial的,不是来看男主撩这个,撩那个的。
一般,说实话不喜欢那男的
编剧一点不专业,简直是对法律的亵渎!!!
里面的女性角色好傻,男的感觉强多了,女的就是只会愣在原地。看了几集,里面的女的各种问题和智障,优柔寡断,剧里果然还是男权社会。第五集脐带血黄头发这个傻逼女律师欺骗客户,还说脐带血被毁了。这什么傻逼啊,编剧想显示女性都这么傻逼,情绪化,没有职业素养? 看到这一幕真tm恶心死人了。两倍速看剧看到第五集就看不下去了
90年代末的律政剧,我大一时还听喜欢看的, 现在来重温觉得简直太恶心人了。男的都肥胖油腻,女的都性感苗条,日常性骚扰被当作喜剧来呈现,两个自以为是的老男人随意性骚扰同事和客户的行为被刻画魅力行径。 第一季编剧稍微收敛了下,到后面几季简直忍无可忍。
好吧....看了那么多美国律政剧就是萌不起来这部...我觉得自己太悲剧了那么多人推荐...挑战了三次果然还是人物设定不是我的菜
爱死了!!! 爱死了!!!我也爱波士顿啊想定居的城市像北京
跟傲骨贤妻有差距
I could be a good lawyer, or a even better judge, oh please, at least a juryman...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course.
不得不说…美剧的一季实在是太TM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