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学可以成为继吴京之后,第二个新中国最优秀的出品人!
显然,本片吸取了《浴血无名川》的缺点,一是战士们参战的原因不是早打完早回家,而是保卫祖国人民的和平生活。
影片不厌其烦地展现了战士们为何要参战的原因,显然是长记性了。
二是片中终于出现了朝鲜人民的身影,志愿军战士们不仅给朝鲜儿童发放了代表现代和文明的糖,甚至为了救他们而牺牲。
没错!
志愿军到朝鲜,就是为了把朝鲜人民从美帝侵略所造成的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片尾盲女带着家人祭祀志愿军烈士墓,更是全片的点睛之笔!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伟大的解放者、拯救者,我们要在电影中堂堂正正表现这一点!
《奔袭》一剧就做的很好!
李东学当制片人,前途可期!
李东学要想继续进步,还是要继续看左翼文艺评论!
祝好运!
《浴血无名奔袭》是一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感人影片,通过真实而生动的情节,展示了志愿军官兵坚决捍卫国家利益,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
这部影片中,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们不顾生死考验,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抗美援朝的钢铁长城。
他们面对强大的敌人,以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术技巧,始终保持了高昂的斗志。
每一次战斗都让观众们为他们的勇敢和无私付出而感到自豪。
此外,影片还展现了志愿军官兵之间深厚的战友情谊。
在生死关头,他们宛如一家人,相互守望相助。
即使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下,他们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幽默的态度,给观众们带来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总体而言,《浴血无名奔袭》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影片。
它以细腻的情感和真实的历史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艰辛与付出。
观众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电影的视觉享受,更能从中领悟到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战胜困难的信念。
其实之前也看过不少这类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但都是抗日题材的,抗美援朝题材的倒是第一次看。
当然大致的元素都是相同的,比如军人们坚强的意志,匮乏的物资条件,敌人的硬核设备等,但是元素最终的呈现效果是受导演影响的,就像同样的食材不同厨师做出来就会是不同的味道。
而这次的“厨师”做了一道很美味的“菜”。
最特别的当属是对于糖这一元素的设计,其实在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次,最开始是它作为稀缺物资,由军人分发给小朋友,然后是队友牺牲后手中紧攥的糖,再是后来军人又来给小朋友发糖,最后接受糖的小朋友长大了,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志愿军的墓前放一颗糖。
这里用糖这一元素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糖作为非常珍贵的东西,由志愿军分发给朝鲜小朋友们,是在战场之外的场景中体现了他们的无私与对朝鲜人民的友爱,另一层意思就是传承,最开始是老石发糖,后来在老石牺牲后,杜川继续来发糖,之后接受糖的小女孩长大了,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志愿军的墓前放一颗糖。
除此之外,本影片另一个很大的主题是“传承”。
杜川最开始所在的班除他之外都牺牲了,由他带着战友们的信念和希冀继续奋斗下去,后来他加入的队伍也因奋战而牺牲,但是却留下了最小的张娃带着他们的精神和希冀继续走下去。
如此不断延续下去。
另外,糖也是一种传承,在上一段中讲到了。
对了,不得不说一下主演李东学,果郡王的扮演者,电影开始了我才认出来,演的还是挺不错的,以及任天野老师的身材真好。
影片的演员表现非常出色。
主演任天野、宋佳伦、罗立群、娄宇健、郝汉、赵润南、李东学等人的表演都非常到位,他们成功地塑造了各自的角色,展现出了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
特别是任天野在片中的表现,他的演技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角色的魅力和魄力。
同时,张桐等特别出演和友情出演的演员也为影片增色不少,他们的演技也为整部影片带来了更多的看点和亮点。
各方面都很不错,不用夸,是金子总会发光。
第一部的时候就感觉很不错,将战斗场面刻画的很清楚细致,这一部更上一层楼!!!!!!
真的很好,夸的话豆瓣都不让我发了!!!!!!!!!!!!!!!!!!!!!!!!!!!!!!!!!!!!!!!!!!!!!!!!!!!!!!!!!!!!!!!!!!!!!!!!!!!!!!!!!!!!!!!!!
没想到一部网大电影能有这样超出预期的画面表现力和细节还原!
军迷狂喜!
从战术安排到战场环境布置,从敌我冲突背景到战士口音、武器装备、服装道具……难以想象主创团队做出了如此细致的还原。
像杜川手持的莫辛纳甘步枪,老黄浦驾驶的M16战车,甚至是缴获的美军巧克力,美军狙击手使用的夜视仪等等,你能发现很多一闪而过的镜头中都有着极为细致和考究的刻画,正是如此才将对于历史的敬意与热爱在每一帧画面中都得以展现。
主创团队对于历史背景的深度研究,让影片中的情节更具沉重感和真实感。
你会被敌我冲突的背景所震撼,你也会被战士们的英勇事迹所深深感动。
每一场战斗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推敲的,才能让观众身临其境,仿佛亲身置身于战场之中。
该说不说,比浴血1进步了很多很多。
1真的毁人不倦。
上一部我给了2星,一星还是给烟火的。
故事烂得没边。
说下2,本片开头硝烟转场到牺牲的3排战友坐列车离去那里是很有感情的桥段。
战争场面,以及虽然成本小规模略逊,但对武器的还原度上还是让人有惊喜感。
战斗场面很燃。
烟熏烧伤的化妆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2注重了人物尤其是群像的塑造,虽然手法上不新鲜,交代了下侦查排里的几个主要人物,大都语焉不详。
老黄埔说自己的妻儿被敌人炸死了,被什么敌人?
抗日战争淞沪会战?
看起来和美国人也没什么关系啊?
东北小伙子说,自己的学校被轰炸只剩下自己了。
朝鲜战争,美军是对鸭绿江沿线进行过轰炸,有平民伤亡记录,但有没有全校师生都被炸死的原型?
渲染仇恨要不要有些具体依据。
朝鲜战争毕竟不是抗日战争,有三光有南京大屠杀有万人坑有731的确凿历史罪证,所以可以尽可发挥着编。
这个朝鲜战争是个局部战争啊。
前面就含糊着说,黄埔是被敌人炸的,说的好像美军连上海都炸了。
这会就灭了学校。
这都是对历史非常不严谨的含糊的带节奏的胡编剧的套路。
如果小伙子说的是,被国军炸的,那这仇恨也算不到美国人身上啊。
当然什么介绍老婆之类的情节就更俗套了,几乎都是想当然的,我们的抗日神剧里屡见不鲜,为了表现我们的人民子弟兵的普通人性,好像就一定要扯到说媳妇上,这事有没有?
一定有,但要写就一定要生动,得有生活观察和总结。
电影《集结号》里的那一段多经典,廖凡给农村的妻儿写信,提醒老婆说“叫儿子遇到大牲口别从屁股后面走”多么有底蕴。
生活底蕴是实在的观察和体会,不是想当然和被套路洗脑后的信手拈来。
本片战争场面小而热血,男主有内心冲突的设计,这个是比1强的多地方,纠结的内核是否要搭上全排人的性命。
楚云飞和许和尚这俩工具人全程不止所云的打酱油。
既然是抢夺补给站,对方坦克装甲车快没汽油了,是不是把补给站的汽油炸了就搞定了,之前的补给站就是这么干的,这个再炸了,美军不就没有能力继续进攻吗?
至少修工事的时间有了吧?
这不就可以确保敌人无法抵达战略目的了?
前面杜川说坚守死磕是为了给后方修工事争取时间,结果工事修没修完不知道。
和尚一句全连上,好像的意思是阵地是死的,人是活的。
还修毛线的阵地呢?
师长说加两个连给你。
结果三个连就把美机械团包饺子了?
至少结局画面看起来是这样。
如果多派点部队就能前突搞定的事,那还在后面修啥工事呢?
这个前后也不搭的情节,让 侦察排所谓争取时间的牺牲显得莫名其妙?
而且杜川煞有介事地跟排里人说,修工事还需要4个小时!
意思是我们要坚守4个小时,后面的工事就OK。
这个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然后后面这4个小时的结果一点没看到。
战争不是热血上涌,突突就完事的事,那只能说是战斗。
侦察排全员牺牲,保了个种子回去报信,目的是加固防御,防止美装甲团突袭。
然后防御工事不修了,师长问魏和尚,你信不信杜川?
然后就咔咔一顿凸前冲锋。
一个排的小阵地就变成了大决战。
美机械团就废了,中效被爆头,军队被缴械。
防御工事修好了没有?网大也是电影,编故事得自圆其说,不能有些细节看着不粗,主线逻辑反倒莫名其妙。
韩奸的人物本来应该有很多发挥的,反正就是左右瞻顾,当奸细当得义无反顾。
给志愿军当奸细,当得热火朝天主动奋勇的,然后就逃了,报告中校,我有情报。
中校说,优待俘虏。
一枪毙了。
这个工具人的目的是啥,有反思战争的作用?
还是对韩国心态有映射作用?
还是就是来搞笑的?
韩国小姑娘以及石叔叔的糖的这段设计,算是网大电影格局里不多见的超拔段落,有人文关怀,有上价值。
抖音大V坚果熊,前几天把陈凯歌的《志愿军》损了一顿,然后又吹捧了这部,声称自己没看过1,准备去看。
坚果熊的历史解说和影评都做得很好。
就是这个事,我是真没想明白。
这部是比1强的多,比预期的要好,囫囵个看还行,一下嘴,全是毛。
2023年10月8日13:02
国庆真的不想外出体验人挤人,选择在家躺平。
看这部的时候其实没抱什么期待,但也许是国庆氛围的感染,里面的一些角色故事着实让我有些小感动,仿佛带着我们穿越时光,回到那个英勇的岁月。
一场拖延敌军4小时的任务,成为了一次生死考验。
主角们面对装备精良的敌机械化部队,只能依靠巧妙的配合、顽强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斗志。
影片中围绕队伍中的几个人物展开故事,既有大场面的呈现,也有小角色的细腻情感。
老金全身浴火的画面,老黄埔炸毁敌机后自豪的表情,情绪感染力很强,让人印象深刻。
无论是战友之间的默契配合,志愿军战士们对敌军的智慧应对,还是他们视死如归的顽强意志,每个环节从剧本打磨到演员的表现,都足见功力。
志愿军的战士们用自己的勇气与牺牲守护着我们的大后方,展现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品质:无私、奉献和坚毅。
属于无名英雄的故事,很值得一看!
影片的演员表现非常出色。
主演任天野、宋佳伦、罗立群、娄宇健、郝汉、赵润南、李东学等人的表演都非常到位,他们成功地塑造了各自的角色,展现出了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
特别是任天野在片中的表现,他的演技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角色的魅力和魄力。
同时,张桐等特别出演和友情出演的演员也为影片增色不少,他们的演技也为整部影片带来了更多的看点和亮点。
《浴血无名奔袭》是一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感人影片。
影片通过真实而生动的情节,展示了志愿军官兵坚决捍卫国家利益,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
影片中,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不顾生死考验,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抗美援朝的钢铁长城。
他们面对强大的敌人,以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术技巧,始终保持了高昂的斗志。
每一次战斗都让观众们为他们的勇敢和无私付出而感到自豪。
影片还展现了志愿军官兵之间深厚的战友情谊。
在生死关头,他们守望相助,宛如一家人。
即使战火纷飞,他们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幽默的态度,给予了观众们积极向上的力量。
影片不仅仅是一个战争题材的故事,更是一部催人奋进的精神之作。
通过英勇的志愿军官兵的形象,我们看到了坚持正义、保卫和平的力量。
这部影片向观众们传递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了人们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热情。
总体而言,《浴血无名奔袭》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影片。
它以细腻的情感和真实的历史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艰辛与付出。
观众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电影的视觉享受,更能从中领悟到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战胜困难的信念。
强烈推荐大家观看这部感人至深的佳作!
向英雄致敬
飞机被打了下来,好刺激的感觉。
感觉更多是套皮电影,借战斗排的经历(以排长为主线)表达主题【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全篇用不太重要的两个奔袭作为片名(情报员奔袭后方传递消息自我升华,后方连队放弃休整工事奔袭支援),全片军事逻辑也有大量错漏(炮击时不躲进防炮洞反而用拼命开枪还击等)。突然理解了为什么美国有大量的军事神剧,一是看着爽(自己人赢了+炮火轰鸣),二是彰显我军强大(境外作战赢了)。
相比于前作,叙事以及剪辑水平有大大的提升,没有像前作那样剪辑方面的混乱,前作最后的那决战是真的可惜,拍的是真的乱,但至少吸取了教训,演员演技整体都非常的稳,而且还有老戏骨把持场面,战争场面也拍的不错,很难想象这是一部网络大电影,军事细节的把控也非常的好,虽然我只能算半个军迷,但对于历史来讲,我绝对算是合格的历史迷,电影对当时的历史还原那是相当的好,真的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剧情也比较稳,虽然这电影本身有缺点也有优点,但这个电影还是值得一看。个人评分7.47
各类模仿剧情设计该休矣,志愿军主题应该尽可能从历史本貌去刻画
随便看了一下 什么时候打仗都必须要奏起交响乐来了(音乐一停战斗便完事挺合拍的)? 又见漫天的星光闪啊 闪,只是机枪就连坦克开火都纹丝不动的(谢馒头有那么强悍吗)...好吧,美国坦克部队后边却一甩黄种人,这该特效的时候你怎么又不耍呢?...这根本就在大型烟花汇演。。。。没看完
不好看
三星半水平,比第一部要好。剧情还是有一些瑕疵,希望以后能把故事和人物都立住。
为了拍而拍
历史
总体感觉还行 但也没啥新意…我一直有个疑问:那时候轰炸机抛炸弹有那么准吗 迫击炮也准 坦克炮也准 …
这集没看爽,期待下部作品
场景与人物的描写,平衡得不错。作为不那么出名的演员,不那么大的投资预算,有这效果,算是达标。 与《长津湖》相比,特技差一点。论人物弧光,没什么差异。
前面就含糊着说,黄埔是被敌人炸的,说的好像美军连上海都炸了。这会就灭了学校。这都是对历史非常不严谨的含糊的带节奏的胡编剧的套路。
现在就找不出一个老老实实拍电影的人,都是想方设法的取悦政府和投资方。一味刻意的主旋律显得很低级,抗美援朝的士兵很伟大,但是并非是导演塑造那样天神般的战士,他们的牺牲是壮烈的,请尊重他们把他们拍得像个人,而不是天神下凡或者妥妥工具人!
人民英雄永垂不巧
最后一场战斗没拍好,本可以更好。
打仗靠脑子的部分可以多一些,志愿军不只是人多,能冲,更有很多的阵法和思考,导演用点心吧
前30分钟还行,战斗一开始就泄了,回归神剧行列了
李东学可以成为继吴京之后,第二个新中国最优秀的出品人!PS:显然,本片吸取了《浴血无名川》的缺点,一是战士们参战的原因不是早打完早回家,而是保卫祖国人民的和平生活。影片不厌其烦地展现了战士们为何要参战的原因,显然是长记性了。二是片中终于出现了朝鲜人民的身影,志愿军战士们不仅给朝鲜儿童发放了代表现代和文明的糖,甚至为了救他们而牺牲。没错!志愿军到朝鲜,就是为了把朝鲜人民从美帝侵略所造成的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片尾盲女带着家人祭祀志愿军烈士墓,更是全片的点睛之笔!PS2: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伟大的解放者、拯救者,我们要在电影中堂堂正正表现这一点!《奔袭》一剧就做的很好!李东学当制片人,前途可期!PS3:李东学要想继续进步,还是要继续看左翼文艺评论!祝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