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1941年10月的上海,男主角保罗 索姆斯(约翰 库萨克饰)表面上是美国某报纸驻上海的记者,并且多写些亲德、日法西斯的文章,实际上他是美国间谍,到上海调查他朋友同样是美国间谍--康纳的死因。
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很快就混入了德国人的圈子,并且取得了与日本人合作的黑帮老大兰亭(周润发饰)的信任。
期间他发现兰亭的妻子--安娜(巩俐饰)行为古怪,于是决定跟踪,最终发现她竟然是一名地下党,从事暗杀日本人的活动。
他周旋于黑帮老大、日本情报机关和众多女人中,发现康纳死前一直在调查日本航母加贺号的动向,并利用日本情报机关头子田中的情人--纯子实施情报工作,最终为田中发现并暗杀。
不过似乎田中并不知道康纳的真实身份,仅仅是因为他是情敌而将其杀害。
最终在保罗针对纯子的调查、追踪过程中发现了一个个秘密,并且兰亭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子被日本人所杀。
保罗保护安娜逃离了上海。
本片与其叫谍海风云还不如叫上海情变,只是在谍战的外衣下讲述了一个个爱情故事。
能够与间谍有关的戏份真的不如男主角泡妞的戏份多。
而且巨大的乌龙在于,引出片子主要故事情节的康纳被杀居然是情杀而非工作性质的暗杀,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不知道主创是否是为了达到喜剧效果设置的该情节。
同样对于男女主角的相恋,本人认为有点无厘头,发展的毫无原则而言,完全与谍战找不到任何关联。
对于东方的谍战、东方的风情,鬼子导演终究没能找到准确的定位;只能说对于东方人的深沉、计谋、诡异,老外们还是玩不转。
本片只是利用几个华裔大牌打开中国的电影市场而已,又是一部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完全谈不到以剧情取胜。
所以一言以蔽之,除了明星,也没啥可看的了。
另外,中文版的人物配音有点滑稽。。。
没想到看到了一部爱情片,呵呵,本以为又是老掉牙的上海谍战片,巩俐的每一次转身,回首,低头,都流露出万种风情啊,发哥还是很有魅力,渡边真的演得好!
这个世界,爱情和战争一样有杀伤力。
主角因爱情死亡,配角因战争受伤。
深重的灾难里,发哥算不算主角,算不算痴情男一号,还值得商榷,这样的戏份会不会妨碍他以后的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或许是我想多了。
这不重要,重点在巩俐。
她真的很有,有难以抗拒的魅力。
她总是轻易地就让他们洋溢出自己的感情。
而她流露的感情更高昂、更深沉,也就是这部片子的中心思想。
我是这么简单理解的:男人怀抱爱情,他们爱你,但他们对你的爱都不及你对祖国的热爱。
感觉本片和柳云龙的《东风雨》有些雷同,故事都发生在上海,背景都是偷袭珍珠港之前,都是各种势力角逐珍珠港的情报,都是打着谍战片外衣的爱情戏,虽然导演演员都很用心,摄影美工过硬,片子都拍得非常唯美精致,可惜故事都胡编乱造,爱情都莫名其妙,.主题都主旋律得让人生厌,即使大牌也拯救不了片子的命运。
的确,片中的男人,不管是正方还是反方,都情深似海,比如田中对纯子的爱、兰亭对安娜的爱、索姆斯对安娜的爱。
爱本来是好事,但是你要爱的合情合理有因有果,不能让爱太突兀太莫名其妙。
否则,就是一个“假”字。
安娜在日本人眼皮底下从事拙劣的抗日活动竟然不会被发现?
田中为什么对纯子如此深情?
兰亭为什么不打死田中?
田中又为什么放走索姆斯和安娜?
索姆斯为什么会爱上安娜?
仅仅数面之缘安娜又为什么爱上索姆斯?
还有那明显是为了讨好某某某而口口声声的“地下党”,在1937年11月沦陷后的上海从事除奸抗日活动的主要是戴笠领导的军统,日军怎么会口口声声“地下党”呢?
难道是国民党吗?
最起码应该称为“地下抵抗组织”才合理些。
打住。
故弄玄虚。
好莱坞的剧情语言,但是情节太庸俗,可惜了大片阵容。
冲着巩俐来看的,可惜没有什么深度。
这样的情节太熟悉了,难怪在巩俐的影片中没有一席之地。
好像这个片子是讲给老美看的,语言风格都是美式。
感觉是拼凑了一个剧情而已。
当大片看多了以后,这个熟悉的风格就没什么质量了。
希望中国剧本好好突破,让巩俐这样的国际巨星有机会冲击真正的奥斯卡。
没想到豆瓣的评分这么低。
我觉得这是很好看的电影。
很好的把握住的当时的历史背景:二战初期,美国人在中日战争、德国发动的欧洲战争中保持中立,就算是有美国人被日本人杀死,美国也不会向日本宣战,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
主人公索姆斯在调查好友死因的同时,一路追踪的其实就是日本的舰队,索姆斯和康纳的线人最后发现贺咖号军舰不在了,直到田中点出珍珠港事件,也自然就知道,那9艘舰队就是攻击珍珠港的。
最后田中放过索姆斯和安娜,我个人认为一是索姆斯在他减轻自己情人痛苦的最后时刻帮助他,此时美日已经宣战,索姆斯当时看着田中的眼神是有国仇的,但是最后还是人情战胜了国仇;二是安东尼本来有机会打死田中,索姆斯当时也是拿枪指着田中,却留了一条生路给他;三是田中一直认为男人总是被自己最爱的女人被判,但结尾时刻看到索姆斯和安娜的真爱,大概也为之感动吧....电影还点到了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上海是唯一一个接纳犹太人的国际大都市这个史实,电影叫《上海》还是挺贴切了,上海的故事,就是当时国际形势变幻的缩影
周日赶个早场去三里屯看了"SHANGHAI"。
人不多不少,而且好多是上了年纪气质型的老太太,估计是未了再睹巩俐风采,也有可能都是上海人。
谍海风云这名字实在是老土死了,大写拼音的"SHANGHAI"不知道洋气多少倍,只能说王中军太投机倒把了。
电影情节实在没什么可说的,编剧和导演实在没有什么"谍战"方面的突破;在地下活动分子爱国情怀的表达上也轻描淡写的——毕竟是合资片,美国人大概也编不出什么太深刻的别人国家的爱国情结吧;爱情的表现上更是差强人意,那渡边扮演的日本军官田中,到库萨克扮演的美国探员索姆斯,再到周瑞发(纯粹大配角)扮演的上海黑社会分子兰亭,他们的爱情怎么都显得那么小家子气呢?
特别是渡边的田中,看似挺霸气的一个日本军官,竟然为了一个吸大麻的女朋友(而且还是他身边的探子)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说着什么“女人总是那么容易遗忘”之类的鬼话,最后还跪在即将死去的纯子身边哭得死去活来,还放走了巩俐和库塞克上船!
貌似性情中人,实际上很令人无语。
周大哥整个跑了个龙套,出场次数不多,而且又是个典型港剧里,虽然三妻四妾,但是对最爱的女人爱得可以牺牲一切,包容女人的所有过失,即使出卖了他欺骗了他,他也还是不能自拔,最后死在女人的怀里,还在为女人着想的大傻蛋。
至于库萨克和巩俐,这一对我其实觉得还挺配的。
但是不管两人怎么卖力,我就是体会不到那种应该有的火花。
即使那一场即将上床却没能得逞前的那段激烈的对手戏,我想问题在于剧本的空洞,而不是演员的实力。
这也是我给四星的原因。
那些谍战片该有的深明大义、爱国激情、视死如归的"大道理"似乎很难体会,灾难下的上海也无法让人体会到那该有的紧张和激动,大概是美国视角的缘故吧。
上次看到一篇中差评,有几个问题,我也想了想:1.巩俐的名字叫安娜:其实没什么不可以,毕竟安娜是上海高官的女儿,有洋气的名字也没什么不对;何况就像周润发演的兰亭有个英文名字安东尼一样,安娜可能另有中国名。
2.周润发和巩俐老在说英文:就像中央台拍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都是配中文一样,美国人毕竟有自己的语言考虑;另外,安东尼和安娜用英文对话都是在索姆斯在场的情况下,是出于礼貌罢了;有一场戏,安东尼还特意向索姆斯道歉,因为他和安娜用中文对话了。
3.上海为什么被故意做旧:好像也只是在港口和贫民窟那样的地方才有故意做旧,赌场那样的场景都是簇新簇新的呀。
不谈民族问题。
话说 我居然又一次被炒作得轰轰烈烈看后觉得票价不值的商业大片感动了。
好吧 是我高干小说看太多了。
演到安东尼跟着日本军官去旧房子找那日本军人的时候 在台阶上 他说:我没得选 只能这样才能救你。
我华丽丽的激动了 再到 安东尼马上就要死了 拉着安娜说 跟他走 我不能再保护你了。
上海最有势力的人,说着这样的话。
然后所有的情节一股脑的再次出现。
安东尼可以和情妇打闹 可以无视安娜和别人的情感 可以不顾一切。
但惟独不可以让人伤害她。
一直以来 安娜在安东尼的保护下 只是她不自知 或者 她不那么在意除复仇外的事。
甚至安排杀手时并不叮嘱被射击的人中有自己的丈夫。
一直的守护着安娜。
喜欢发哥的这个角色。
迷恋 不多嘴的各种电影角色不喜欢 老是把喜欢挂在嘴边的人付出了却能做到沉默 才是极致的爱吧
《谍海风云》里面的男人个个都深情得要死,不管是特工、黑帮老大,还是日本情报头目。
人人都是王佳芝。
对,他们连搞情报的方法也都是出卖色相。
尤其是渡边谦那个角色,哪里是狠毒的情报头子嘛,根本就是一个怨夫——里面男人聚会探讨的话题是:女人最是擅长遗忘……她们真是狠心的小东西。
对于我这个刚看了《无耻混蛋》的人来说,这群人真的是太不称职了。
里面唯一认真做事的就是巩俐了。
你看人家最后还在澳门又下船了,为祖国大业奋斗终生。
其实这部电影叫做《党的女儿》。
电影本身算不上无聊,剧本复杂,谍战、爱情的元素够料,演员表演精湛,巩俐的服装更是时装秀一般不停的换,音乐差了一点儿,但总体上就是不够出彩,虽然是向史诗巨著方面靠拢,却没有史诗类型片的气势。
剧本上,涉及的方面,主线的中日美,中方地下党、日方的情报机构和美国的间谍机构,再加上副线的上海黑帮、德国纳粹,几方面看的令人眼花缭乱,故事也很丰富,可是这么复杂的设计却没有达到足够突出主线的效果,导演败在了不能把握各方面的特点,做深度处理,最后出来的效果就是背景年代糊成一片,毫无史诗设定的立体感。
主线方面,最重的戏份都在美国特工保罗和中方地下党安娜身上。
保罗作为绝对的主角,主要活动都是独行侠,不断的在各种场合中转来转去,而特别是报社和美国情报机关的场景,有些时候会让人搞不清他究竟是在哪,导演对美国情报机关、报社和德国纳粹这些的方面的表现不够用心,从这方面就开始脱离了史诗巨著的方向。
直到后半段,剧情需要,他和安娜的戏份才多了一些,但是依然是脱离背景,并没有时代感。
安娜代表的中方地下党就处理得更简单,完全看不出组织性,难道地下党就该这么处理?
至于日方情报机构,基本上就成了仓库的代名词;德国纳粹方面至少还有个女配角;上海黑帮却看不到任何黑帮的影子,只有一身二爷的打扮和几个手下小喽啰。
演员都是熟人,所以表演也不用多说,约翰库萨克和巩俐的表演很出彩,渡边谦很出彩。
发哥还是一副老样子,朋友还在说小马哥又回来了,几十年不变的耍帅演出。
还有只赚到几个镜头的Jeffrey Dean Morgan,不得不说他还真是适合演回忆戏,从Weeds到Supernatural再到Grey's Anatomy,三部红剧不是死掉就是变回忆再就是鬼魂,转战大银幕第一部浪漫喜剧P.S. I LOVE YOU又是老套路走会议戏份。
落到现在这样的评价,导演要付一半责任,另一半责任则在美工方面。
服装方面很出彩,特别是巩俐的服装,旗袍一身一身的换不停,养眼度十分;各位男主角和男配角的服装也算是尽了力;只是到了路人甲乙丙丁就有点儿过分粗糙了,黑帮过于程式化。
更让人觉得抽离的是布景,内景部分做得还像个样子,但外景就很过分了,怎么看怎么像舞台剧,真实度大打折扣,一副西方布景师眼中的旧上海样子,再加上灯光方面,难道是唐人街吗?
也许西方人看了会觉得这个就是他们一贯了解的旧上海,但是在国人看来就有太过分了,有些让人想到Sin City那种夸张的漫画感觉。
这样的一部史诗片,这样的背景做不到支持剧情的需要,完全弱化了故事本身。
想找原声来再听听不过找不到。
其实配乐方面也是一个败笔。
开场还好,到了中段就开始跟不上节奏,而等到二胡的声音一想起,已经让我对配乐彻底失望了。
负责配乐的是一个叫做Stephen Edward的人,在IMDB上列了他从1992年到现在配的八十多部电影电视剧,大部分都是些无名的电影,唯一熟悉的就是1993年的太极张三丰,连一部好莱坞主流的大片都没有,快20年过去了完全没有长进,不知道导演是想多节省才选了这样的一个人来做这部电影,还是导演已经预计了电影上映后拿不到预期效果所以放弃了后期配乐?
比较满意的是电影的结尾部分处理得很干净,兰亭为了爱情保护安娜牺牲,保罗带着安娜一起逃难,遇到没死的田中,被田中故意无视放两人上渡船远走他乡,而保罗用旁白说明了两人最后辗转回国参加了抗日战争。
情节处理简洁有力,虽然画面因为布景的原因有点儿混乱,但总算是收住了尾,虽然这个高潮来得一点儿都不高,与前面冗长的铺垫相比,算是平静收尾。
如果只是去看巩俐和约翰库萨克,其实不会失望;如果只是去看小马哥二十年后再耍帅,至少看到最后会非常满意;如果是想看一场史诗大片,那么最后只会失望而归。
一部可以拍得不错的电影被导演、布景和配乐三方面给拖累了,成品变成了一部鸡肋片。
这是爱情片……无言了……2010.5.19
不错~巩俐好美❤但是编剧太过追求客观了,反而让故事不太客观。
好像是美人计+北非谍影+乱世佳人+泰坦尼克的混种版。巩俐穿白色晚礼服瞅起来身形与褒曼好像,高高大大的。小约翰同学最近怎么总是在演天灾人祸的片子。
我是有多讨厌巩俐啊。。。
可以看看,巩阿姨渔网装.....
在火车上,领导租了个类似笔记本的放映机,然后我俩观赏了这部电影。很没劲的电影。20块钱不如买成啤酒。
明明是部花痴爱情电影,还披一件谍战片的外套。(20100808)
这里面的巩俐还挺漂亮滴。
三星半。其实是部乱世爱情片,为何非叫谍海风云不可?上海元素略少,然则向广义的“中国”示好之心非常明显。不管是二战中国战区的正面呈现、对南京大屠杀的提及还是主人公对“上海”赤裸裸的示爱,都能看出一些很有趣的口风。情节就那么回事,不过不失,也没太多亮点。发哥这大号酱油打得……
一场情杀弄得和有什么国际阴谋似的,而且里面的间谍都业余的要命
齐聚狗血元素,共度欢乐时光!这真的不是部喜剧片吗?赌场邂逅,不打不相识,痴情而死的朋友和同样痴情的大反派日本军官。当最后小强反扑,碍事的丈夫必须死和反派放走两主角,终于娱乐的狗血盆满钵满,我等看的功德圆满。
开始时以为是谍战片,进行到一半以为是爱情谍战片,3/4时,这可能是一部爱情片,结束了,这到底是什么片?男人都是王佳芝,只有巩俐是党的女儿,但为发哥拔枪,小马哥附身还是给了四星。
男人们都为了女人死了
看见发哥重新操起双枪的时候内牛满面
渡边谦是亮点。。。整体气氛很压抑。。。
大妈,放开你抓着库萨克的手
东西方情圣决战上海滩
还行,就是没看懂到底讲啥的呢....
太棒了 这种特定年代下的故事最能赚到我的眼球~
开头和你说在上海,一天可以游遍全世界。。像在宣传世博。。。然后最后大家的最高理想都是离开上海去阿美利加。。。。还有。。这是功利的时装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