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警与匪、白道与黑道这对天生的对手与冤家之间的故事,古今中外流传下来的故事不知凡几,光是拍成影视作品的就数都数不过来,可以说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永恒的话题,白道与黑道之间的角力始终就没有中断过,古话说的好无论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还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两派势力只要是对上了,终归会有一方会胜出,不可能出现平局的现象,然后失败的一方,又不可能说完全被剿灭,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又再次将出现新的对抗。
这部电影说的是一个在20世纪40年代洛杉矶的匪帮故事,大反派为前拳击冠军,现任洛杉矶黑帮的头目,在他这一亩三分地上可谓是只手遮天,黑白两道通吃,不过呢这做人要低调,这黑帮过于猖狂了,就自然会出现一些硬骨头,不信邪的跑来玩命,有时候呢,这一不小心就让黑帮把自己的命给玩了,有时候呢就像这部电影中一样,这几个硬骨头实在是够猛,黑帮最终被瓦解。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感觉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演员阵容的构架都有点类似多年前的《洛城机密》,当然惩恶扬善的主旋律是不会改变的,在这个主题之下,将故事修改一下,将演员换上一批,就再次像流水线一般生产出这么一个故事,估计在那个黑帮横行的年代,像这样的故事多的去了,就看谁想拍,资金一道绝对不愁没有现成的剧本。
看影片的海报,就不难看出这是一部结合了老中青三代演员的作品,虽说都谈不上是超级大牌,不过呢也算是有老牌影帝、中生代实力派、还有青年才俊人气新星。
用来打发时间还是不错的。
作为老派警匪片和洛城黑色电影的忠实影迷,兼具两者特点的《匪帮传奇》把我的胃口吊了好久,但是,它的运气太背,作为“《黑暗骑士崛起》枪击案”的最大受害者,被动的修改扼杀了它的最后一丝爆发力,突如其来的“阉割”抹去了也许是它仅有的一股锐气,使其整个的沦为了一部华而不实的好莱坞流水线作品,不过,造成它中规中矩的原因可能不止这些。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有关上世纪美国那两个曾经危险而迷人的年代(20年代的禁酒令时期和50年代的司法腐败高峰期)的“怀旧派”犯罪电影虽然在产量上锐减,但在质量上却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些电影在风格上集体向着流行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黑色电影和黑帮电影看齐,在年代设置上也是回归到了那个“月光多于日光”的“黑夜电影”时期,艾伦寇尔特的《好莱坞庄园》和布莱恩德帕尔玛的《黑色大丽花》向比利怀尔德和雷蒙德钱德勒等洛城黑色电影旗手好好地致敬了一把,而迈克尔曼的《公众之敌》和萨姆门德斯的《毁灭之路》则像极了霍华德霍克斯和梅尔文勒罗伊等旧派黑帮片前辈拍摄的悍匪枭雄片,但到了这部《匪帮传奇》,虽然它依然有着诸多上述年代流派或是类型电影的特点,形如灯红酒绿危机四伏的暗夜大都市、崇尚暴力的边缘化人物、灰色焦虑的影片情绪和态度等等,但从看完第一款预告片后,我对它的感觉更多的却是只局限于一部80年代的经典——布莱恩德帕尔玛的《义胆雄心》,并且简直可以用翻拍来形容这种感觉,因为他俩真的太像了,只是相较于《义胆雄心》,《匪帮传奇》显得更加活泼和年轻,或者说显得更不真实,看完正片,这种感觉依然如此。
无论在摄制时期还是故事年代上,《匪帮传奇》都发生在《义胆雄心》的30年后,但这丝毫不妨碍在二者身上找到明显的相似之处。
首先是故事,二者皆是在黑帮崛起一手遮天,司法正义无法得到伸张的大时代大都市背景下,少数怀有对法律天职的忠诚信仰的义警联手游离于制度之外以暴制暴的故事,只是《义胆雄心》将发生地设在了私酒贩卖盛行的芝加哥,《匪帮传奇》则选在了另一犯罪重镇——更瑰丽喧闹的洛杉矶。
对比于《义胆雄心》中凯文科斯特纳、肖恩康纳利、安迪加西亚、查尔斯马丁史密斯组团合殴罗伯特德尼罗的超级梦幻阵容,《匪帮传奇》正义一方的气场显得有些弱,乔什布洛林和瑞恩高斯林明显是这个小组的支柱,可惜二者的性格都有些单一,布洛林的家庭以及高斯林与艾玛斯通的危险爱情这两条副线原本可以很好的丰富人物,结果都没发展得多出彩,或者说发展得太俗,人物过于脸谱化是《匪帮传奇》极大的问题,小组其他成员同样如此,以至于当他们中的一部分牺牲时也并未激起多少观众的情绪爆发,全然没有《义胆雄心》中肖恩康纳利的死来的痛心与震撼。
反派方面这次倒是请来了堪与德尼罗叫板的西恩潘,可惜米奇这个黑帮大佬角色同《义胆雄心》中德尼罗饰演的卡邦太相似了,阴险、高傲、敏感、膜拜暴力,甚至电影行为和某些关键台词也是极其雷同,在自己元气大伤后,恼羞成怒的米奇和卡邦皆是手舞足蹈的大怒“我要他们死!
我要他们全家死光!
”也许米奇这个角色比卡邦唯一个性了一点的特征就是野蛮和好色了,在结尾入狱前也比卡邦惨了一点——被布洛林海扁了一顿。
人物相似在正角身上体现得也很明显,布罗林明显对应科斯特纳,高斯林对应康纳利,瑞比西对应史密斯,剩下的三位小组成员对应加西亚,人物归宿也几乎相同,除了高斯林活着,康纳利挂了。
最后,还有情节桥段的相似,《匪帮传奇》结尾的酒店枪战像极了《义胆雄心》中那段经典的火车站大火拼,其他类似的段落还有很多,在此不再多言。
其实,除却《匪帮传奇》与《义胆雄心》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相似所引起的观影疲劳,导致本片内在更跌一步的还有那过于卡通化的风格。
曾经拍摄过惊悚喜剧《僵尸之地》的导演鲁本弗雷斯彻在处理本片时放弃了传统洛城犯罪电影的那种压抑冷峻的灰暗氛围,反而用一种轻松明快的叙事节奏和光鲜亮丽的视觉情绪来包装《匪帮传奇》,结果给我的感觉便是将一部硬朗厚实的《义胆雄心》活脱整成了一部《狄克崔西》那样的犯罪卡通闹剧。
也许对于一部正宗的好莱坞爆米花商业电影来说,如此的处理手法显然更为观众喜闻乐见,但是作为一部有着严肃沉重的灵魂和背景的《匪帮传奇》,这样的表述方式难免让人觉得有些不自重与轻浮,尤其以最后布洛林和西恩潘的那场格斗最为突出这点,显得十分的不切实际和多余。
也许,作为一部受社会事件影响而被勒令修改和延期的电影,《匪帮传奇》似乎已经注定了没法达到最终的预期效果,再加上原本就缺乏亮点和新意的剧本以及众主创的判断错误与走心,纵然怒射出了无数颗子弹,炸烂了无数辆汽车,虐杀了无数个匪徒,泼洒了无数包血浆,终究还是只有匪帮,没有传奇,外在与内在的原因共同击垮了这部电影。
前20分钟我耐心的看着,接着就是不断的快进。
心中帮导演计划着下一步的剧情发展。
整体的剧情很紧凑,进展和发展都不错。
特别是妻子帮助选择同伴那一段, 细心的妻子实际上是一位善良包容,聪慧大胆,有魄力的妇人。
整个故事的最终胜利她贡献了太大的力量。
这也是智慧胜于勇猛的一个号案例。
其实片中的匪首说过的一句话很重要,我相信没有我们贿赂不了的警官,那些无法贿赂的人,我们就干掉他。
是啊这也是一个社会的写照。
正义与邪恶共存。
他们之间的争斗只是关于生存的争夺。
你生存下来你就是胜利者。
我爸是李刚,李天一, 实在是特别失败的案例。
如果你能搞定,你就不会那样的沟通。
但是正义的胜利概率几乎可以被忽略。
为什么?
一个黑帮争斗的世界, 内耗会让世界安静平和, 只有黑帮的势力被打破, 那样才会导致世界的混乱。
所以平衡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当你要消灭你的敌人的时候, 你必须要看, 当这个敌人消失的时候, 下一个敌人的出现会不会打破目前的平衡?
恶势力的消失会容易让人们忘记什么是善良。
所以每种感觉的存在都有他的意义。
每段生活的经历都会帮助你成长。
但是, 最重要的是, 你总是觉得自己成熟很晚, 但是事实是你成熟的样子就是你现在的样子。
很悲催!
讲多了。
一部集中美女, 猛汉,贤妻良母的故事。
3星。
本来不想写这篇长微博的,但我真心的觉得140个字不够我骂的,既然导演你这么爱用汤普森冲锋枪,我就用汤普森冲锋枪突突死你。
有一种电子游戏叫动作类角色扮演游戏,比如《GTA》比如《恶霸鲁尼》比如《杀手代号47》。
《Gangster squad》(匪帮传奇)就是这样的一款电影游戏。
游戏做的像电影一样是神,电影做的像游戏一样是蠢。
《匪帮传奇》片如其名,简直是山炮到家了,即便是他的英文原名《Gangster squad》也充斥着浓郁的暴发户味道。
这就像把杜琪峰的《枪火》改名叫《保镖六人组》一样,都够在豆瓣上减掉一颗星的了。
但为毛我会去看他,因为我低俗,我被娱乐业最低级的招数吸引了——明星效应。
西恩潘,妈蛋,这制片方太了解广大文艺青年的心理了,西恩潘演黑帮老大,这片怎么也得和《goodfellas》同一级别的电影吧,结果看完以后我很担心他成为下一个尼古拉斯凯奇。
高司令,操,按好莱坞三年票房定律,这真是贵的一逼,炙手可热、红得发紫的正经一线,结果他还是演了牡丹花下死,做鸭乐无穷的风度飘飘的花花公子,以及再次证明了他是演仙道彰的不二人选。
石头姐Emma stone,她也是三年票房定律,真的贵的一逼,我有多爱她,就有多恨这片子,然后又是她和高司令,是说他俩打包签能便宜吗?
看完她的演出以后没有什么结论,作为一名直男我从不批评漂亮姑娘。
乔什布洛林,他是典型的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演员,科恩兄弟能把他调教成性格演技派,到了这就成了面瘫狂躁综合症患者,他有点像好莱坞的郑浩南。
除了这几个电影大咖之外,还有一票各美剧的主演。
由此你不得不感叹,全世界都是电影比电视剧高级。。。
但整部片子唯一让我欣慰的是《The Killing》的女主角Enos,因为她和电视剧里不一样。
西恩潘虽然也不一样,但是你就会觉得怪怪的不适应,这个角色没有长在他身上,作为一名老戏骨,你居然能从他的表演里找到汤姆哈迪的影子,还没人汤姆哈迪演的传神。
西恩潘在这个片子里很努力,但是努力对于评价一个演员的表演来说是个贬义词。
上面提到的每一个咖拎出来都能独挡一面,但是凑到一块也水到一块,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汤普森的打字机声: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The End此片显然是想致敬《The Untouchables》,但致敬的最好表达是挺直腰板敬个礼,顶多是弯腰鞠个躬,你要是自己摔的跟狗啃泥似的摇摇尾巴站起来,那叫谄媚。
同样是描写四五十年代洛杉矶犯罪的警匪片,《洛城机密》简直可以甩出此片一条平安大街,让你知道即便是不堵车的情况下,还有一万多个红绿灯阻碍你走向经典的道路。
20世纪40年代,前拳击冠军Mickey Cohen(西恩·潘 Sean Penn 饰)是洛杉矶最有势力的黑帮老大,他一边经营着卖淫、赌博等活动,一边贿赂洛杉矶警方和法官,在洛杉矶为非作歹,为霸一方。
洛杉矶警官John O'Mara(乔什·布洛林 Josh Brolin 饰)嫉恶如仇,从来没有畏惧过Micky,刚刚破坏了他的一个卖淫窝点。
这一次,洛杉矶警长Bill Parker决定对Micky展开决战,他让John组织一个秘密小组,以铲除Micky为目标。
John在妻子的建议下,找到了他在警局的朋友Jerry(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饰),同时也是Micky的情人Grace(艾玛·斯通 Emma Stone 饰)的男朋友;神枪手Max Kennard;同样嫉恶如仇的黑人警察Coleman Harris;前情报机关人员Conwell Keeler;Max的徒弟,墨西哥人Navidad Ramirez,组成了Gangster Squad。
他们在Micky家中安装了窃听装置,多次破坏Micky的行动,捣毁了他的多个赌博窝点。
他们本以为胜券在握,不料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有帅哥,有硬汉,也有残忍的恶徒,只是少了一些令观众迷恋的故事。
故事设置的背景,有点意大利黑手党的感觉,黑帮横行,无人敢管,甚至警察遇到都要视而不见,躲得远远的,以免惹祸上身,于是黑帮头头们更是猖狂不止,所作所为让民众是敢怒不敢言。
可社会的正义绝对不能由此泯灭,不然人们将永无天日。
于是,几个不计个人生死的警察出现了,他们以超脱寻常的方式,跳出警察的框框,去面对,去打斗,去惩恶扬善。
当年《无间道》堪称是香港电影的救世主,现在看来更是美国黑帮片的大功臣,它使得多年失意于学院派的马丁·斯科塞斯以偿奥斯卡的夙愿,但是最后一个黑帮大佬退出这片土地后,美国黑帮片再也没有什么惊世之作。
在看完这部《匪帮传奇》后,这一观点应该会得到多数影迷认同。
电影的阵容看上去无比的华丽,既有西恩·潘和乔什·布洛林这种实力派戏骨,又有瑞恩·高斯林和艾玛·斯通这种人气演技俱佳的当红明星,导演也是近年来颇具名气的弗雷斯特。
题材上是黑帮,多年来黑帮片没什么大动作,几乎被人遗忘,鉴于近年来奥斯卡的怀旧风气日浓,这部电影的野心应该不止是票房大卖,而是要在奥斯卡上也有一番作为。
可惜此片的表现着实令人失望。
超豪华阵容原本可以保证演技的出色,他们的表现也不可谓不够卖力,但是放在本片之中,不得不说这些演技高手被白白浪费掉了,瑞恩·高斯林演的年轻警察,有些许忧郁和不羁,这是为他量身打造的角色,可是这些气质没有成为主导他行为的因素,反而他冷硬的复仇情绪最为突出。
西恩·潘的角色应该脱胎于罗伯特·德尼罗在《铁面无私》所饰的艾尔·卡彭,为此他练出的一身肌肉也令人敬佩,他在凶悍的方面做得很好,可是缺少变化,没有艾尔·卡彭的奸雄气质,也或许编剧是想证明人物的过刚易折,只是太过片面。
而乔什·布洛林主角中最鸡肋的一个,身为团队领袖沉稳不足,好战性格又缺少铺垫,家庭的存在作用几乎为零,这个角色换做好莱坞任何一个年龄近似的演员都可以胜任。
还有艾玛·斯通是吧,差点忘了她,因为她仅仅是做到了一个花瓶的所有任务。
片名“匪帮传奇”这个译法其实值得重新商榷,因为Gangster有匪徒流氓的意思,而Squad则可以译成队伍警队,若直译成为流氓警队,则更加符合电影剧情,可是按照匪帮传奇这个译法,就会让人以为这是一个讲述黑帮内部的事情,也是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部电影并不是着眼于人物本身的发展,按照我国的说法这因该是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主旋律电影。
电影的故事也不出意外的向“好”的方向进行,黑帮的势力一步一步的被剿灭,在付出些许牺牲的情况下,黑帮老大最终被制服,这是最被主流所认同的故事。
情节不痛不痒,人物也是亮点不足,不但没有什么大的性格变化,连情感也虚弱的弱不禁风,高斯林和艾玛·斯通的恋情,更像是对金童玉女相爱的一厢情愿的想法,捣黑小队里的人物之间也都是冷冷冰冰。
正面例子可参看八十年代的《英雄本色》,此片的情节难以令人满意,人物的情感也并不复杂,然而能够成为经典除了吴宇森别具一格的视听风格外,力透纸背的情感也是重要原因,可本片不但在人物和情节上差强人意,在电影语言上也没有多少新意。
动作片近几年一蹶不振,成为垃圾档期的常客,这也难怪,老动作英雄拿不出新东西,而年轻人又难以独当一面,本片虽然打着黑帮片的旗帜,可以我看这更像是一部动作片。
在少数的几个近身动作场景里,使用了近年来流行的快速剪辑,在黑暗狭窄的空间里,敌我双方招招到肉,可谓真正的浴血奋战。
倒不是说不够精彩,只是新意不足而已。
而众多的枪战场景里,又在使用舞蹈式的升格镜头,这种情况如果套上吴宇森的那种悲剧气质,的确更加突出,但是这偏偏是好莱坞主流作品,这就注定了结局不可能惨烈。
那些场景单独拿出来效果还是可圈可点,但是在电影中不过游离于情节之外,打斗只不过带来了快感,意义不大,毕竟黑帮片不是超级英雄电影,靠堆积快感是无法赢得观众的。
好莱坞想借助此片来复兴黑帮片是失败了,黑帮片的套路已经被透支殆尽,在类型片发达的好莱坞更是如此,只有等到马丁·斯科塞斯或者昆汀·塔伦蒂诺这一级别的导演想拍黑帮片时才有可能出现杰作。
不过作为黑帮片影迷的我也并不是很灰心,毕竟吕克·贝松联手罗伯特·德尼罗的黑帮电影正在制作中,希望会带来一些惊喜。
很显然,Gangster Squad说的是John警官的反黑小队。
就警匪片来讲,该片毫无新意,完全就是黑白两道的大火并。
在一个政府暴力机构完全被黑帮老大收买和控制的社会,绕开法律以暴制暴就成了扭转现实的唯一手段。
不得不说,Mickey Cohen是个比较蠢的黑帮老大。
诚然,他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了洛杉矶的每一个公权力机构当中,警局、法院、交通运输部门都已经被他所绑架,他已经是这个庞大城市的主宰。
贪婪的人也分两种,一种是蠢的,一种是聪明的。
显然Mickey属于蠢的那一种。
影片一开始,就已经交代了Mickey对于这个城市的统治力。
而John竟然一开场就端掉了他的卖淫场所。
我不知道拉皮条挣的钱能不能买的了控制妓女而逼她们服的毒品,更不要说庞大的安保和武器开支,除此之外,还需要花钱给所辖警局打点一番。
我想,这一行要是能挣到钱,那除非把洛杉矶的女人都抓过来,让洛杉矶所有的成年男子过来嫖,或许能回本。
不过到时候拉皮条产业将严重吞噬贩毒产业的利润了。
毒品贩运也是一个高危行业,至少在一个公权力失去运行能力但媒体良知和自由尚在的社会,法律的程序尚未被践踏,那么毒品贩运永远见不得光。
赌场也是高收入的产业,但是对于一个志在称霸一方的黑老大来说,这些来钱路子,在组织草创之初原始积累还可以,一旦有了金钱和地位,一定要尽早改变自己的公众形象。
Mickey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的名义女友,也是他的礼仪指导师总是尽力帮他塑造一个全新的正面形象。
可是拳击手出身的Mickey,是一个言谈举止很低俗的Boss,他虽然衣着光鲜,但是谈吐欠雅,城府极浅。
只知道唯我独尊,不知道互利共赢,不知道黑道外交(越界挑衅芝加哥黑帮)。
一次次暴露了自己的性格弱点。
他经营策略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重大的改变,就是洗钱,控制西南地区的现汇渠道。
这又是极其危险的一步棋。
他似乎很享受这种挑衅法律底线的快感。
Mickey很自豪,多次自诩i'm the progress。
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Progress的。
拉皮条、毒品、洗钱、枪支和赌场,都不是可以长期发展的道路。
在掌握巨大财富的时机,居然不渗透到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正规产业:比如媒体、影视、大型基建工程或者地产嘛。
总之,当黑社会发展到了他那个程度,其实组织的兴衰已经于城市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我不知道如果一个只有拉皮条、贩毒、赌场和洗钱产业的城市,有谁能赚到钱,如果这个城市没有大量的中产和足够多的富豪,就是让所有的穷人和流浪汉去嫖妓、去赌博、去吸毒,他能挣几个钱?
早晚老大也得喝西北风。
Mickey的黑帮以他自己被生擒,手下大部分被击毙而告终。
聪明的警官John,抓捕整个过程没有太大问题,既秘密身份打击了黑社会的根基,又保护了重要的证人,完整的走完了合理的法律程序,明线暗线都彻底打败了貌似强大的Mickey。
Mickey的失败,在于他并不清楚自己的角色。
在这个城市繁荣、文明的时候,暴力很容易为他争取到金钱和权势,但是再富有的城市也经不起蚕食和吸血。
他说他爱洛杉矶,可是他并不会懂得去经营这个城市。
他完全有这个能力,去成为这个城市的执政者,去经营这个城市,可是他没有,他紧紧是把财富聚敛起来,然后让大多数人无路可活。
被颠覆,早晚的事儿。
世界上有太多黑帮,势力庞大之后纷纷转型成功。
电影《无间道》中的倪永孝,尚且还思忖着进入政界,做点干净的生意。
Mickey对于检方和警方这么强大的控制力,居然连这点心思都不懂,真是一个纯粹的强盗啊。
The whole town is under water. And you are grabbing a bucket when you should grab a bathing suit.You got to poke Chicago in the eye, why?What kills me is that you think you are new.You think I lack vision, it's the other way around.You got to wake up one morning with your best parts stuffed into your mouth.I'm sorry, did you say something?You were saying?
这电影上映的时候又是口碑差又是票房大败什么的,还有演员都在梦游之类的评价。
实际看了后觉得挺好的,虽然我不知道演员梦游是怎样的,但似乎确实某些演员有点出戏,不确定,另外剧情的某些地方非常的老套和说不过去,除此之外,也没什么不妥了吧。
战斗的场面在华丽丽的配乐下也显得非常过瘾,就主角们总是找掩体来打,不少反派就站在原地扫射这点比较无语而已,太有自信了罗伯特·帕特里克又是饰演年长的配角,虽然说出镜率比当初《X档案》的一号男主大卫·杜楚尼高多了,但似乎就只能做做打酱油的配角,长得还挺帅的就找不到一个主角来演预告片里某些桥段删除掉了,不知道哪些是重拍的,或许是桥段老套的那些?
……演技方面似乎西恩·潘最惊艳,果然还是演反派比较好秀演技么,你看《钢铁侠3》的满大人,多有气势总体评分:4.2/5.0(评分修正,原4.0)娱乐指数:4.2/5.0(虽然没有多少幽默的桥段,但情节紧凑,一点犯困的意思都没)一开始他们在筛选人的时候俨然一副《十三罗汉》的架势,又枪手又监听又智囊等等,各司其职,搞不好还以为是智商犯罪片呢,实际上在约翰的带领下,某些没有怎么训练过的队员就随着一起鲁莽地往前冲了,甚至连个好点的策划方案都没,连事先侦察也不搞,这不,第一次出动就碰了一脸灰了。
之后的几次只有袭击夜总会那里才有一个稍微详细点的计划,唯一还能鼓动人心的或许只有他的魄力和追求吧。
不过他们和革命者一样都是挺值得尊敬的,放弃本来自己的生活,什么回报都不要,就想铲除黑帮,让城市变得更美丽。
不过细节上也有几点不明白,例如米奇是怎样找到监听点的,哪怕他雇人使用相同的方法来确定距离,也不至于一下就找到吧,另外他也是怎么发现杰里的朋友试图带格蕾丝出城的呢?
还有第一次行动的时候都蒙面,后面就干脆不蒙直接出镜了...张扬成这个样子平时看这类型电影的公路追逐战都是老式的镜头切换,《匪帮传奇》用新拍摄方式来呈现,效果相当棒啊。
最后枪战虽然是老套了点,例如米奇和约翰拿着冲锋枪一阵对射啥事都没,但慢镜头还是很华丽的想不到预告里高司令很俗的“Not anymore"在正片里看上去是那么的酷。
神枪手虽然基本酱油,但起的作用似乎却是最大的,就凭着约翰那横冲直撞的计划,没有神枪手都怕要团扑了,只不过最后真的很俗套...影片最后制作人员名单的明信片很有意思
片子都能当轻喜剧来看了,越狱那段汽车拉钢窗笑死人~没啥新鲜的,最老实无害的肯定先死,还要有人在临死前发挥最后的光和热,帅哥抱得美人归,小分队舍身取义以小博大的精神也是老生常谈。不过影片情调搞的不错,跟年代画报似的,高司令提着嗓子说台词也很有意思~P.S.康妮才是真汉子!
我就不信高司令、西恩潘和艾玛斯通的脑残粉一点进度条都没托。本应看得酣畅淋漓的黑帮片,但这故事被导演讲烂了!
小蚂蚁扳倒大象的故事被鲁本·弗雷斯彻讲得毫无新意,或者说导演根本就没想要往黑帮巨片上拍,所以我们只能看到西恩·潘像演技指导老师一般拼命扮狠,而瑞恩·高斯林则负责搞定坐在屏幕前的娘们儿,至于剧情方面就是朝着所有观众都能想到的方向上进行,唯一让人支撑下去的应该就是打斗场面了。
沒有邏輯與漫畫化了的LA Confidential. 有壞人?射射射,射他吧!
高斯林你就帅死吧你就抢戏吧你就泡妞吧!潘大叔你隆鼻了吗你削骨了吗你变嗓了吗?
高司令完全狠不起来,脑残粉只顾着各种流口水就是了…
艾玛斯通搭上高司令,再有西恩潘,我管你什么烂剧情啊
啊!剧本其实很弱的,胜在卡司够华丽,摄影也牛逼!肖恩潘的脸都快皱成菊花了...高司令真是越看越帅,简直就一会移动的荷尔蒙发射器,做啥动作都那么性感!Emma Stone也太花瓶了,露背露大腿的才那么点戏份。Josh Brolin演过MIB3之后还真变成面瘫啦。其他人都好没存在感。当然追车枪战看着还是很爽的!
这种类型的总是有市场的,只要不是太频繁出现就行
电影三星 片尾加星。硬伤的SB反派不多说了 复古枪战的还原度 以及对20世纪初天使之城的精心营造好正。这剧情必须要回顾一下《洛城机密》 今年最佳卡司还是不解释了吧。西恩潘用生命演BOSS啊。还是给黑帮迷推一下吧。
这么强大的阵容拍成这个熊样……太让人失望了。
牛逼的反派,Hero+精英团队,这部影片有着我喜欢的模式,演员阵也足够强大,但总感觉冲击力不够,每次离高潮都差那么一点点,热血喷张和苍凉悲壮,导演和编剧,麻烦你们总得拿出一样吧!
113分鐘之後便不再意外metascore40分的悲劇。西恩潘和喬什布洛林倒也中規中矩,艾瑪的角色設定略殘——高司令的娘炮嗓是怎麼回事兒啊?!
演员很棒 不过怎么还是十几年前的套路
米国人民还是钟情无脑硬汉,高司令还是那么娘炮,哎嘛蝉联最无存在感的女猪脚
找这么多大牌干啥?破玩意儿
好有感,拍得就像游戏一样,为了打到邪恶的BOSS,男主角寻找自己的伙伴共同展开冒险之旅
至少前1/2都让我觉得,这种虽然俗套但是已然编排的炉火纯青的群戏始终能让人沉浸其中。不过再往下,越来越意料之中的发展就让人无法继续提起兴趣了。但不管怎样恰到好处的节奏,精致且经典的枪战,一幅幅绝美的美国40年代画卷还是能给人一场足够充实的观影体验
爲什麽每次都跟俺不喜歡的女演員一而再再而三地合作!!!討厭耶!!每次都安排最會耍帥的角色給他哈哈哈哈哈哈哈!!片子明明很不錯啊這麽低分!!4.7啦~
没预期精彩,可能是因为故事有点老套,一星给到哪都闪耀的高司令。这故事,整个就是《铁面无私》,最后甚至那个楼梯的场景看着都像…这片更血腥,以暴制暴的感觉畅快。高司令和艾玛这烟抽的,高司令一聊天就点烟…画面有点漫画感,但不是很强烈。sean penn总激动,感觉他是真爱飚演技…片尾的画有点意